① 手發麻是怎麼回事
不要以為手發麻只是單純的手腕問題,應該從手發麻的根源上尋找元兇。造成手部酸麻、疼痛的疾病很多,最常見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一、痛風:一名30多歲的男性,經常上網不到五分鍾,就覺得手麻疼痛不已,就醫檢查過程中,醫師發現患者的大腳趾、腳踝關節有紅腫症狀,抽血檢查,結果尿酸值高達9.2mg/dl(正常值應為4至7),確定患者有痛風,治療後,手麻及關節疼痛等問題都獲得改善。臨床顯示,手麻的患者中約有1%是痛風所致,可能因尿酸沉澱在正中神經處,壓迫到正中神經,而出現手麻疼痛問題。
二、一過性腦缺血:這是引起老年人手發麻的常見原因。老年人常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壓會引起血管痙攣,高血脂會引起血管硬化,加上老年人血液粘稠度會增高,睡眠時血流又緩慢,這些因素都會導致發生一過性腦缺血而致手發麻。因此老年人要定期查血壓、查血脂、做血液流變學檢查,如有高血壓或高血脂,要進行治療。平時多飲水,服用一些葯,降低血液黏稠度,防止血栓形成,改善腦供血,手發麻的現象便會消除。
三、頸椎病:頸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它是由於頸椎骨質增生、椎間盤退化或局部關節韌帶鬆弛而使頸椎局部的血管、神經組織受壓而造成的,其症狀表現多種多樣,手發麻是其症狀之一。患了頸椎病,做頸椎X光片可診斷,治療措施有理療、牽引和應用活血化淤的葯物。平時,可常做一些緩慢活動頸部的保健操,並要注意睡眠時枕頭高矮要適宜,一般以7-9厘米高為宜,不可過高或過低,軟硬也要適中,睡姿要正確,可避免頸椎局部血管和神經組織受壓而致手麻。
四、糖尿病:糖尿病會產生多種並發症,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就是其中之一,一旦發生這種並發症,會有四肢麻木和感覺異常等症狀。患了糖尿病,要進行正規合理的治療,把血糖控制到正常范圍,並注意補充維生素B1、B6、維生素C,還可配合應用銀杏葉制劑、川芎嗪等葯物,四肢麻木感便會消除。
五、末梢神經炎:如果長期消化吸收功能差,營養不良,會引起維生素B1缺乏致末梢神經炎,也會引起手發麻,此時只要注意增加一些營養,多補充維生素B1便可。
六、臂神經受壓:睡眠中如果姿勢不正,頸項偏斜或手臂受壓,會因臂神經受壓而引起手發麻,這時只要換個姿勢睡,活動一下手臂,麻木感便可以得到消除。
七、用葯過量:應用某些葯物過量,如慶大黴素,會發生口唇和肢體發麻的副作用,要注意避免用葯過量。
另外,懷孕也可引起手發麻。妊娠中後期,特別是孕7個月後,由於體內循環量加大及靜脈血液迴流不暢,即會引起手發麻、手指發脹。應採取的對策是低鹽飲食;時常活動一下手指;適當休息,多卧床,多做手指彎曲再伸直(即握拳運動)的動作;多吃含有維生素B1的食品,如堅果、全麥穀物、綠葉蔬菜等。
所以,如果出現手麻疼痛問題,最好找醫師診斷出根本病因,對症治療,切勿自行購買止痛葯服用,以免延誤治療的時機
.
② 手指發麻是為什麼
手指發麻預示了什麼疾病?
1、糖尿病
手指發麻,並且還會伴隨著酸脹的感覺,這是糖尿病的一個非常典型的症狀。那麼糖尿病為什麼會手指發麻呢?其實,這是因為血糖的升高影響到了手部神經系統出現問題從而出現的。
5、更年期綜合征
手指發麻還會出現在很多更年期中的女人身上。但這樣的症狀比較少見而且持續的時間也很短,所以可以不用擔心,調理好自己的心態,這種症狀會隨著更年期的結束而消失。
除了這幾種常見的疾病導致以外,許多孕婦在孕期也會經常有手指發麻的症狀出現,當然,這種症狀是正常的,不需要擔心。還有可能會因為不正確的睡姿,還有上廁所的時間太長,都會造成手指發麻。不過這些情況都不會給我們的生活造成傷害,我們可以用另外一隻手輕輕的按摩發麻的手指,這種現象就會慢慢的消失。
③ 手指發麻是怎麼回事
手指發麻是指手指有麻麻的感覺。手指的感覺神經是由頸段脊髓分出神經根,在頸腋部組成臂叢神經,再分橈神經、正中神經、尺神經等通過上臂和前臂,成為未梢神經分布到手和手指。
當這些部位的神經發生損傷、炎症、腫瘤、受壓等,引起感覺異常時就會出現手指發麻。
有以下幾種:
末梢神經炎
手指末梢神經由於中毒、感染、維生素B缺乏、手指供血障礙等原因,引起炎症反應,都可產生手指麻痛。大多兩手的手指同時發生,原因除去後常可恢復,口服或注射維生素B1、針灸等治療可促使恢復。
尺神經損害
前臂和上臂的尺神經受外傷,壓迫、或患腫瘤時,可引起同側的小指和無名指麻痛及部分手指活動障礙.在肘後部尺神經溝處較易受損傷或壓迫。多數在損傷後半年左右會逐漸恢復,但如患腫瘤、完全斷裂或嚴重受壓常需手術治療。
正中神經損害
前臂和上臂的正中神經因外傷、腫瘤、受壓等引起掌面,大拇指、食指、中指麻痛。在腕部最易受損傷或受壓,稱腕管綜合症,治療原則同前。
橈神經損害
在上臂外側的中下段處橈神經較易受損傷,出現大拇指、食指的背面麻痛及手指、手腕下垂。治療原則同前。
臂叢神經損害
在腋窩部或頸前部的病變或損傷,可引起尺、正中、撓神經全部或部分損害的混合症狀。治療原則同前。
頸椎病
由於頸椎肥大增生或頸椎間盤變性突出等壓迫頸神經根或頸髓,可以引起單側或雙側手指麻痛,右手指麻痛,有時整個胳膊到肩部都麻木疼痛難忍,握筆、織毛衣都困難。符合頸椎病的情況,信中說,當手下垂時不用力則手不麻也不痛。表示右上肢放鬆後即不受壓迫,病變還較輕。
④ 手發麻是怎麼回事,警惕小問題大麻煩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上班族在長時間的伏案工作後,往往會出現脖子酸痛、胳膊沒勁、手指發麻的症狀,很多人以為是過度勞累,休息不好導致的,因此並沒有重視。在這里提醒大家,手發麻是怎麼回事?很可能是頸椎病引起的。警惕小問題引發大麻煩。
手指發麻是頸椎病的常見症狀。那手發麻是怎麼回事呢?原來,頸椎病患者的手發麻與頸椎退行性病變壓迫頸部血管和神經有關,頸椎病患者的手指麻木有一定的特徵性, 常表現為無名指、小指、中指麻木, 有的時候也會出現五個指頭全麻。有時不僅指尖發麻,感覺遲鈍,甚至累及前臂、上臂,同時伴有握力下降。那麼頸椎病患者手發麻是怎麼回事?
《養生大世界》2003年發表了一篇名為「手指發麻警惕頸椎病」的文章,文中指出,由於頸椎病患者一系列病理變化如髓椎突出或脫出、椎體後外側關節突關節骨質增生、以及關節松動與移位,均可對脊神經根造成刺激、牽拉和壓迫,導致脊神經根和周圍組織的反應性水腫、根管狹窄及粘連,產生手指麻木症狀。由於累及部位不同,產生麻木的部位也不相同。
若頸7脊神經根受累時, 則可使小指、無名指有麻木感。因為感覺神經纖維的敏感性較高,在症狀上手指麻木表現較早而尤其明顯。
說到這里,相信很多人都嚇了一跳。原來頸椎病這么麻煩,不能因為手發麻這是個小問題就忽略了。在這里,建議大家如果手是持續性發麻,可能是頸部神經受壓,需要盡快到醫院治療,以免時間太久引起局部肌肉萎縮。如果是雙手、雙腳都出現發麻,就可能是神經受損,建議到神經內科就診,查明原因。
知道手發麻是怎麼回事以後,我們再來談談如何防治頸椎病。對於頸椎病引起的手腳發麻情況,若不是持續性發麻,可以通過一些生活習慣的改變來緩解。比如避免長時間伏案工作、不要斜靠著床頭或沙發看電視、手機等,睡覺的時候選擇合適的枕頭等。如果枕頭太高的話,破環正常的頸曲,直接損傷頸椎,所以一定要選擇合適的枕頭高度。
此外,頸椎病還應做到早確診早治療,這有利於控制病情發展,提高治癒率。根據病情,適當採取葯物、牽引、按摩、針灸及物理療法等來進行治療。其中葯物治療最常用的就是中葯治療。頸復康顆粒就是一種使用廣泛的中葯。該葯含有多種中葯成分。其中的蒼術、秦艽、威靈仙、乳香、沒葯等能夠疏通人體的經絡,祛除進入人體的風寒濕邪;川芎、丹參、桃仁、紅花、花蕊石等能行氣止痛、活血化瘀,通過促進血液循環來改善脖子僵硬緊綳的情況;黃芪、黨參、地黃能榮養經絡、補中益氣。頸復康顆粒可有效改善頸椎病引起的手腳發麻,脖子僵硬等症狀,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讓患者擺脫頸椎病的困擾。
手發麻是怎麼回事?警惕頸椎病來襲。小問題會惹大麻煩,一旦出現不適症狀應早診斷早治療。
⑤ 手發麻是怎麼回事
手發抖發麻可能是腦血管疾病所引起,一般多見基底節區的病變。基底節區出現病變時,患者可以出現錐體外系統症狀,可以表現為手發抖,也可以出現肌張力的障礙,同時患者也可能會出現感覺障礙、運動障礙,可以表現為手麻,也可以出現肢體癱瘓。
有些患者也可以出現偏盲或者象限盲,左側病變時也可以出現言語功能障礙。一般主要的病因包括糖尿病和高血壓,多發生於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
如果患者有心臟疾病,比如心臟瓣膜病、先天性心臟病、心房顫動也容易引起,臨床上也稱為腦栓塞。
⑥ 手腳發麻是怎麼回事
頸椎不好了,人體的頸椎不僅是支撐著人體的頭部,題裡面還含有血管與豐富的神經組織,要是人體的頸椎出現了問題,那麼就很容易導致頸椎附近的血管神經受到壓迫,容易導致身體出現單側麻木的症狀,就是自己的胳膊上的麻經被重重的硌了一下一般,導致發麻的地方不能夠正常的使用,嚴重在手腳發麻的同時,還會有一種過電一般的感覺。要是發現自己的身體出現了這樣的症狀,那麼為了自己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及時的就醫檢查很是關鍵。
動脈硬化了,隨著飲食水平的提高,在日常份生活中很多人都會或多或少的因為血脂偏高出現動脈硬化的現象。當人體的血管壁中出現較多的脂肪,那麼就會對峙血管壁變厚,在讓血管變得硬化的同時,也導致血管變得狹隘,就會導致硬化的部位出現血流不暢的症狀。要是動脈硬化的部位連通著人體的手足時,手足中血液不暢通的地方就很容易出現發麻的症狀。要是在日常的生活中經常的出現莫名的發麻的症狀,那麼在這個時候你就需要提高警惕了,因為這很可能是你出現了動脈硬化的症狀,需要及時的檢查身體,減少自己身體上的損傷,避免出現血管栓塞帶來更不利的影響。
腰椎也出現問題,腰椎與頸椎類似,它們都是人體脊柱的一部分,裡面含有豐富的血管與神經。要是人體的腰椎出現了問題,那麼不僅是會導致腿麻腳麻,有的時候身體整個下半身都會出現發麻的症狀。要是身體出現了這樣的現象,那麼及時的檢查治療,很是關鍵,避免病情延誤導致症狀加重。
血糖高導致的,大部分對於糖尿病人的印象往往都停留在三多一少上面,即吃得多、喝多的、尿的多、人消瘦這四種表現,實際上糖尿病也會給人體的神經帶來損傷,導致身體出現像是螞蟻爬過的麻麻的感覺。同時還會便隨著多種神經性的病變,會給人體帶來極大的威脅。所以要是發現自己的手腳經常出現蟻行般的麻木,那就需要及時的檢查自己的血糖水平,即使的治療緩解身體上出現的不適。
⑦ 手發麻是怎麼回事啊
1、上肢神經卡壓:一是拇、食、中指的麻木疼痛,常有夜間麻醒史,醒後活動可好轉。嚴重者可伴有手部肌肉萎縮,影響手的精細動作,這是因為正中神經在腕部受到壓迫,即所謂的「腕管綜合症」;二是環、小指的麻木疼痛,也可有夜間麻醒史,嚴重者伴有肌萎縮,環、小指的屈指力下降,影響精細運用。這是因為神經在肘部受到卡壓,即所謂的「肘管綜合症」。
2、頸椎病:引起手麻最常見的疾病就是頸椎病,它是中老年人好發的疾病之一。當人步入中年以後,一些器官往往會發生退行性變,當頸椎間盤發生退行性以後,往往會導致頸椎間盤突出或是關節突發生增生或肥大,這些突出的頸椎間盤或增生的關節突一旦壓迫鄰近的頸神經根時,便出現了頸椎病。頸椎病除了有手指麻木、感覺異常以外,還伴隨其它症狀,如:頸肩部骨肉酸痛,上肢有放射痛或活動障礙等。確診頸椎病並不困難,只要照一張X光片就可以了。另外還有一種檢查頸椎病的簡單方法,一個人托患側頭部,一手握患側上肢,將其外展90°,兩手同時向反方向推拉,有放射痛或麻木者可初步確診為頸椎病。
3、中風:引起手麻的另一常見疾病便是中風。《衛生寶鑒·中風門》曾說:「凡人初覺大指、次指麻木不仁或不用者,三年之內有中風之疾。」須預防之:宜慎起居,節飲食,遠房幃,闊情志。雖然手指麻木不一定會發生中風,但對於年齡在40歲以上的中年人來說,如果經常出現頭痛、眩暈、頭重腳輕、肢體麻木、舌頭發脹等症狀,且患者平時又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腦動脈硬化等疾病時,應多加以注意,警惕中風的發生。
4、更年期綜合症:進入更年期的婦女有時候也有手麻的現象,但是並不明顯,隨著更年期的結束,手麻現象就會隨之消失。
總之,手麻症狀的確診,還需參考頸椎片、肌電圖等輔助檢查才能明確論斷。一旦確診,如若症狀尚輕,則經正規的非手術治療,均可有不同程度好轉,如若症狀明顯,並出現手內肌明顯萎縮,則應及時採取手術治療,阻止病情發展,以免造成手內在肌不可逆的嚴重萎縮,導致手的功能嚴重障礙。郭曉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