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一般人政治面貌寫什麼
面貌如下:
普通人在填寫政治面貌的時候只需要填寫「群眾」即可,如果是團員之類的,就可以填寫對應的團員。面貌,原意指人的容貌、相貌,泛指事物的外觀,比喻事物所呈現的景象、狀態等。
簡介:
《屍子》卷下:「面貌不足見也,先視天下不見稱也;然而名顯天下,聞於四方,其惟學者乎。」文瑩《玉壺清話》卷三:「上曰:『怪卿(梁適)面貌酷肖 梁固 。』」
《西遊補》第三回:「行者心中暗想:他又不是值日功曹,面貌又不是惡曜凶星,明明是下界平人。」
《東周列國志》第七十七回:「楚臣子期,面貌與昭王相似,言於隨侯曰:『事急矣!我偽為王而以我出獻,王乃可免也。』」
B. 初中生的政治面貌怎麼填
按照實際情況填寫就可以了。是團員的可以再政治面貌欄里填寫「團員」,如果不是不用填寫,空著就可以了。
C. 個人簡歷政治面貌怎麼填
政治面貌有以下13類可填選:
01、中共黨員
02、中共預備黨員
03、共青團員
04、民革會員
05、民盟盟員
06、民建會員
07、民進會員
08、農工黨黨員
09、致公黨黨員
10、九三學社社員
11、台盟盟員
12、無黨派人士
13、群眾(現稱普通居民,與居民身份證相對應)
政治面貌填選的作用:
政治面貌,也有的稱做政治面目,表明了一個在政治上的歸屬,是一個人的政治身份最直接的反映,是指一個人所參加的政黨、政治團體;間接表明本人思想傾向、政治立場和政治觀點,政治面貌主要用於個人人事檔案、戶籍等填寫項目。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局發布了「政治面貌代碼「,以適用於使用信息處理系統進行人事檔案管理、社會調查、公安戶籍管理等方面工作時信息處理之間的信息交換。
D. 政治面貌怎麼填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4-28
E. 政治面貌怎麼填
在我國,政治面貌共分為13類,分別是:中共黨員、中工預備黨員、共青團員、民革黨員、民盟盟員、民建會員、民進會員、農工黨黨員、致公黨黨員、九三學社社員、台盟盟員、無黨派人士、群眾。
F. 政治面貌一欄小學生怎麼填
政治面貌一欄小學生可填群眾,因為小學生不能入團、入黨,按政治面貌分類屬於群眾范圍。
一、群眾介紹:
群眾是一個漢語詞彙,指「人民大眾」或「居民的大多數」,即與「人民」一詞同義。指一個人的政治面貌,即沒有加入中國共產黨或共青團的人。
二、引證解釋
1.指「人民大眾」或「居民的大多數」,即與「人民」一詞同義。《荀子·勸學》:「羣眾不能移也。」《史記·禮書》:「宰制萬物,役使羣眾。」 宋王安石《虔州學記》:「尚可以鼓舞羣眾,使有以異於後世之人。」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會議上的講話》:「有了不起的作用的還是群眾。」
2. 指沒有加入共產黨、共青團組織的人;指「未加入黨團的人」,表示「黨員」與「群眾」的區別,「幹部」與「群眾」的區別。
3. 指不擔任領導職務的人。
4. 亦作「群眾」。 亦可理解為需要有人領導的一群烏合之眾。
5.字面上解釋,是指聚合在一起的人的總稱。
(6)政治面貌怎麼填寫擴展閱讀
政治面貌,也有的稱做政治面目,表明了一個在政治上的歸屬,是一個人的政治身份最直接的反映,是指一個人所參加的政黨、政治團體;間接表明本人思想傾向、政治立場和政治觀點。
政治面貌分為以下13類,代碼及名稱如下:
01 中共黨員
02 中共預備黨員
03共青團員
04民革黨員
05民盟盟員
06民建會員
07民進會員
08農工黨黨員
09致公黨黨員
10九三學社社員
11 台盟盟員
12無黨派人士
13群眾(現稱普通居民,與居民身份證相對應)
G. 政治面貌該如何填寫
H. 黨員政治面貌怎麼填
政治面貌分為以下13類,代碼及名稱如下:
01-中共黨員
02-中共預備黨員
03-共青團員
04-民革黨員
05-民盟盟員
06-民建會員
07-民進會員
08-農工黨黨員
09-致公黨黨員
10-九三學社社員
11 -台盟盟員
12-無黨派人士
13-群眾(現稱普通居民,與居民身份證相對應)
政治面貌的作用:
如:某人加入了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即民革),則他的政治面貌就是民革黨員。如果是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他的政治面貌就是中共黨員。
對於大多數高中、大學生以及28歲以下的青年而言,政治面貌基本都是團員。相應的就填寫「團員」。
如果年滿二十八周歲,沒有在團內擔任職務,不再保留團籍,身份也就變為了群眾,相應的就填寫「群眾」。
如果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就填寫「中共黨員」,如果是預備黨員,就填寫「預備黨員」以此類推,依據個人實際情況,如實填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