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廣州天河區有哪些燒烤店好吃
這間以前是我最喜歡的燒烤店,整個龍洞步行街最火暴最出名的燒烤店就他們家了.
烤的種類也多,一般我們去到都必點一打中的生蚝18元,由於配料(蒜蓉)好正, 蚝又很新鮮抵吃.次次都吃得很過癮.^-^
再來就是全只的新鮮魷魚,他們家的算是大隻的.8元/只.新鮮甜美,我的最愛^_^
仲有沙鍋粥,清腸胃又抵吃,6元/小鍋,兩個人最後都吃不完
還有金針菇 玉米這些也一定會叫,都是做得好吃
總的來說我還是喜歡他們家的東西,雖然環境很一般,有時客多服務會不太周全,但基本上態度都是好的.^-^
推薦菜: 蒜蓉烤生蚝 全只魷魚 金針菇 玉米 青口
交通停車: 28 30 39 廣東工業站 下車後往步行街方向最多煙的地方^-^
B. 廣東人的江湖,一半在大牌檔
作為經常穿街走巷尋覓 美食 的吃貨,凡是有外地朋友問我廣州到底哪裡最地道最好吃。無一例外,我都會帶他們去一個地方 ——大牌檔 。
最好挑一個熱到爆炸的夜晚,一處看起來有點臟亂差的露天攤兒,大圓桌、塑料凳、大風扇、一群穿著褲衩和人字拖的老廣坐在周圍。
別說了,招牌都是X記、老X樣式的套路,周邊非常嘈雜,不大聲點餐伙計都不理你。
椒鹽瀨尿蝦、蝦醬炒通菜、炒田螺……還得要來瓶啤酒,大汗淋漓吹著涼風,是的,這樣的地兒就對了。
毫不誇張地說, 如果廣東人的夏天沒有了大牌檔,就跟咸魚沒啥差別。 去了趟大牌檔,才知道啥叫如魚得水。
宵夜的江湖氣,廣東大牌檔說第二,沒其他敢說第一, 要接觸最真實的廣東夜生活,就要去大牌檔。不來大牌檔,都不知道什麼叫廣東人的真性情。
鐵 皮 銅 骨 大 牌 檔
到底是「大排檔」還是「大牌檔」,現在都各有爭論。 但最開始,這類攤檔形態是來源於香港的。 根據 歷史 的記載,還是稱「大牌檔」更為准確,傳到內地,泛化用法取「排排坐」之意,才更多寫成了「大排檔」。
早在1847年,香港政府就開始設立小販牌照, 1921年,政府將小販分成固定小販牌照和流動小販牌照兩種,因此就有了「大牌」和「小牌」。
△不同攤檔會經營不同食品,各檔主互惠互利,增加生意。
上世紀50年代,街頭飲食文化相當興盛,當時幾乎在每一區的街頭巷尾都有各式各樣的地道「大牌檔」。
當局考慮到方便識別,還能扶助貧民有個糊口的機會,於是將「大牌」和「熟食固定攤檔」合二為一,都屬於固定小販牌照規管。
△60年代的大牌檔,大排檔一般靠近行人路那邊,擺放折凳,十分簡陋
相比起路邊攤檔,大牌檔的牌照是一張大紙,裱裝起來掛在了顯眼的位置上。 比起固定餐館來說,雖然鋪排雜亂無章,不講派頭,但大牌檔更靈活實惠。
最早期的大牌檔,頂多有個鐵皮鋼架搭建的廚房,蓋上遮雨檐篷,就可以起爐。 營業時店主擺出數張可以折疊的桌椅,晚上收爐時,店主會用木板、鐵皮擱在路邊捆起檔口,以遮蔽防賊。
△60年代街邊已經有不少大牌檔了
有草根的地方,便有大牌檔。 當時攤檔上大多藏在橫街窄巷,聚集的都是一些苦力,價格低廉的大牌檔成了這些底層足以歇腳果腹的好地方。
△60年代大牌檔,女人和小孩選擇坐在折台慢慢用餐
以最具代表性的雲吞面為例,上世紀60年代,就分大中小碗,大碗賣7毫、中碗賣5毫、細碗則賣3毫,一粒雲吞就1毫。
花5毫就能要一碟腸粉,叉燒飯就一元一碟。總之花一元港幣,都能好好享受一份早餐。
大牌檔糙是糙了點,但鐵皮銅骨,養肥了一大幫平民草根的胃。
當時大牌檔興盛期,一條街至少有20家大牌檔,大多晚上才出街,當時大部分平民百姓的食堂,第一是大牌檔,然後才是茶樓,之後又有茶餐廳等等各種食肆形態的競相亮相。
歷來的香港電影,都喜歡拿大牌檔做文章。
有話談不攏了,就到大排檔吹水,一舉酒杯快意恩仇,電影《無間道》里的大牌檔,烘托的是一種特有的江湖氣。
戀愛也可以在大牌檔里談, 比如劉德華和鄭秀文的《盲探》,吃浪漫法國大餐,吃鮑參翅肚,都不如啃大牌檔的鳳爪,那才是除去粉紅泡泡的人間煙火氣。
大牌檔,高手在民間
毗鄰香港的廣東,其實早在改革開放後,也有商販挑著擔、踩著煤爐車在街頭巷尾或者榕樹下擺起一個個小攤檔的形態。
直到香港大牌檔文化引入,尤其在廣州這一 美食 雲集的都市,大牌檔成了不可或缺的一道風景。 在廣州,音樂茶座、服裝夜市、大牌檔曾是上世紀90年代的三大標志。
還記得小時候,家附近街巷早早就開了幾間做早午市的大牌檔,早上通常有一些拿著報紙、收音機, 點 一件西多士配一杯奶茶的老廣。
中午供應的樣式可就豐富了: 一碗雲吞面、叉燒碟頭飯、一鍋煲仔飯、幾口炒牛河…… 廣州街坊們口中的「平靚正」大概也就這么來的 。
最誇張的是到了夜晚,走幾步路到西貢漁港,沿著珠江邊有十多間大牌檔,從傍晚6點鬧到凌晨4點, 好幾桌人乾脆赤膊上陣,邊吹著江風看著江邊燈火,邊喝著啤酒吃著爆炒田螺、各類海鮮,別提有多享受了。
當外地朋友過來問我哪兒的大牌檔正宗好吃,我都會跟他們說——
最地道的大牌檔一定不是那種看起來環境干凈、裝修講究的一個攤檔,鐵皮遮棚就ok。
炎夏你還別想著要它開冷氣,有個大風扇就不錯了;塑料椅和可折疊圓桌就行,潔癖可能看到餐具,會想著要用開水燙個好幾遍。
其次也別想對檔主和伙計的服務態度要求有多高, 叫一聲「靚仔靚女」是慣用稱呼,你也別想太多。 他們一般都忙到不可開交,一般很少主動過來問你要點什麼。
餐牌也很隨意,有的在牆上貼著紙,字體歪歪扭扭的,有的乾脆省去菜單,就口頭點菜。
大牌檔的主角,一般都是在夜宵場出現的。
有些菜看似做法簡單, 最常見的就是「爆炒」一類,這類精道就在於「鑊氣」 ,即你要看到廚師在爆炒的過程中,火光熊熊,「哄哄」作聲就是一種視覺加聽覺的雙重快感。
手法和火候都非常有門道,猛火中見拋鍋的功夫,眼疾手快,才能讓鑊氣剛剛好。
「豉油王」是爆炒類的一道常見的經典調味種類,別小看其中一碟「豉油王炒麵」,材料不外乎就是洋蔥、青蔥、芽菜、面條,但很多大牌檔就靠這道招牌稱霸街頭。
懂得調味精道的會加豬油炒,去大牌檔不吃豬油的都不算正常。
很多大牌檔的豉油碟頭飯碟頭面都是響當當的招牌,能將廣東人愛吃的鮮、入味、勁道合為一體。
雖然不是啥最頂級的貨色,但這種平民 美食 往往能秒殺酒樓茶樓等等高級的食肆。
去年米其林評選很多人都在說為什麼廣州的食肆沒有入選。 老藝術家當即就已經猜到如此,在廣州的 美食 圈,往往講的就是這種「接地氣」。
很多看似爛大街的家常小菜,非常不起眼,但這些攤檔都不足以吸引米其林評選的人,連環境一星都達不到。
廣州的平民百姓也不會care什麼米其林幾星。 最受歡迎的依舊是那幾家熟頭熟路的街邊大排檔和小吃店,高手在民間。
如果你深入到廣州大牌檔的氛圍,區區一碟炒田螺,配上幾口冰爽啤酒,你都覺得是人間絕味。
△爆炒是大牌檔 美食 的主題
大牌檔的生命力,遠比你想的更強大
上世紀九十年代,因為大牌檔的衛生太差,而且對珠江的污染太過嚴重,政府就開始進行整頓。
隨著越來越多高檔餐廳進駐,大眾爭相追逐精緻餐飲的潮流引進,街道上的大牌檔噪音、油煙、垃圾和擾民現象,以及食品衛生等等問題,也愈來愈放大了。
大牌檔的弊病很多,魚龍混雜的現象還特別明顯, 現在的大牌檔,盛況再不如前。
現代的年輕人對大牌檔的定義,也不過就是泛指在路邊,裝修比較簡陋的餐館。比如一些食街上,隨意炒幾個菜,加上幾張沙灘塑料凳,就是他們口中的大牌檔了。
他們更喜歡奔著網紅餐廳打卡,甚至還出現了網紅大牌檔,模仿香港傳統的大牌檔風格。綠鐵皮、昏黃燈泡、塑料凳這些元素都到位了,但總有一種作舊的扭捏感。
氛圍是可以拿來懷舊的,但核心還是吃。 經典菜式不僅價格也真不算親民,也缺少了原有的鑊氣。
「大牌檔」曾經一度是平民 美食 文化的代名詞,不僅在上海北京一帶的食街流行,還風靡東南亞乃至澳洲等地, 《牛津字典新增詞彙》也收錄了粵語里音譯而來的「Dai Pai Dong」一詞。
雖然衛生噪音環境堪憂,但大牌檔依舊在世界各地野蠻生長,靠著能屈能伸的鐵皮銅骨,以各種形態存在。
廣東代表除了傳統粵式大牌檔,還有潮汕砂鍋粥檔、粵西地區的狗肉羊肉檔等以特色出位。 有的闖出廣東,由南北上演變成各地特色的大牌檔,小龍蝦、擼串、燒烤、啤酒都是大牌檔的靈魂。
北京的臟攤兒和成都的蒼蠅館子,其實都算是大牌檔的孿生兄弟。
本質都是一樣 —— 露天、好味、抵食六個字 ,只要你不嫌環境臟,不嫌有人赤膊上陣,不嫌旁邊食客翹起二郎腿,嘈雜大聲說話,老闆態度還有點串,沒准真能吃到驚喜。
有的轉戰食肆酒樓,比如稱霸廣州燒烤檔多年的風筒輝, 從燒烤檔做起,現在轉移到租了一個食肆的二樓,專門做夜場燒烤。
都不知道輾轉了好幾處了,懂吃的老饕還會「食過翻尋味」找到風筒輝在的地方。
有的變成了四處飄盪的走鬼檔,比如曾經風靡大牌檔的炒螺明。 曾被稱為廣州「夜市妖姬」的他,以邊炒螺邊街頭賣唱為名,經常頭頂著金毛長發、推著舊式自行車,車後載著一小鍋炒螺的造型。
以前他經常在北京南、寶業路、越秀南一帶的大牌檔出現,現在已經慢慢消失在了食街大牌檔里。
熟客都知道以前凡是遇上炒螺明,就會點上一碟石螺,聽上一首鹹水歌。雖然總有人覺得他太俗不入流,但他就是真正的草根, 在 很多人心中,因為炒螺明,廣州的大牌檔有了一絲飄零世俗的煙火氣。
老藝術家覺得,這也許就是大牌檔經歷數次波折,就不會消失的原因。 大牌檔的存在,是城市市井文化的一個硬核需求。
蛻下白天的疲憊外殼,T恤人字拖出動,夜幕降臨才是大牌檔的主場。
活著總會有些心酸不易,城市裡的市民草根們,就 需要這樣的深夜食堂,走胃且走心。
在大牌檔,約上三兩好友,喝幾口啤酒,來幾碟小炒,與檔主閑話家常,生活里的甜酸苦辣都盡在話里。
在廣東大牌檔上,你永遠不知道一個穿拖鞋的廣東人家裡有多少棟房子。 在這里,管你 是 月薪3000還是月入3萬,都可能坐在同一家大牌檔里,被一碟15塊的炒牛河喂飽。
人與人的關系可以很直接,就連排隊、喧鬧、吵架都是無拘無束的,這是無法被其他食肆取代的人情味。
興起沒落都是任何事物的必然命運,大牌檔的變遷也同樣如此, 但放寬心,大牌檔的生命力遠比我們想像中更加強大。
突然心生慶幸,我們生活在被大牌檔滋養過的街道,擁有過大牌檔的黃金盛世。
參考資料:
大牌檔文化研究 何玉蓮
大牌檔的由來 大公報
細數銅皮鐵骨大牌檔 東方互動
大排檔還是大牌檔? 細說大牌檔進化史 聯合早報
曾盛極一時,廣州大排檔尚能飯否? 信息時報
你對大牌檔的記憶點是什麼?
【 今日作者 】
蟹老闆
編輯 | 周慕雲
排版 | 蟹老闆
商務合作請添加:Tortoise_Li
請註明九行+合作事宜
其他合作請勾搭老藝術家 chujanfung
C. 廣州哪裡有好吃的地方
廣州美食:蘿卜牛腩、老婆餅、避風塘蝦餃。
3、避風塘蝦餃
咬下去咔呲一聲,蝦餃酥脆,蝦仁餡很嫩、留汁,和炸蒜、豆豉、辣椒一起吃,更香!
D. 廣州哪裡有好吃的燒烤啊
在天河崗頂這邊很多``新開張的百腦匯電腦城6樓就有韓國鐵板燒,天河好又多旁邊也有一間專門弄韓國燒烤的``價格不貴又好吃
E. 廣州有哪些吃宵夜還不錯的地方
1.超級文和友:宵夜聚合體。廣州的宵夜江湖不缺少話題與傳奇,風筒輝、炒螺明這類廣州宵夜草根代表曾飄散四處,如今卻聚集在「超級文和友」里。舊式空調機、帶著鐵銹的防盜網、藍底白花的窗簾、竹竿上掛著工字背心來回飄盪的陽台……站在這里,彷彿回到了上個世紀80年代的廣州。1986年的報紙、1988年手寫的信、牆上泛黃的掛歷、塑料材質的大紅玫瑰、鋪滿整面牆雜亂的電表箱,各種老物件林林總總,十分用心。小圓桌在水泥地面鋪開,三五成群的人們隨意坐在桌前,喝酒聊天拍照。以阿婆牛雜、陳添記魚皮、恩寧劉福記雲吞面等為代表的二十五家廣州市井美食進駐,每一個店名背後都是一代老廣舌尖上的記憶。超級文和友涵蓋了街頭美食、市井的文化體驗和街坊文化的人間煙火。
2.寶業路宵夜:主打潮汕菜。寶華路宵夜一條街的大排檔不計其數。在大街小巷走走,散發香氣的小店隨處可見。以前的寶業路,蒲天光、移動的炒螺和魷魚絲是老廣們印象最深的東西。幾張凳子一張桌,沒有太好的環境和餐具,但附近的街坊評價很高,吃了這么多年,就是這個最好吃。
3.文明路宵夜:文明路這里沒有太多大型的宵夜街,都是一些小攤小店,卻滿足了附近的加班族。加完班的白領,隨便叫一份湯面,一碗甜品,坐在街邊,窗外是行色匆匆的路人和繁華的街景。
4.員村四橫路:忘不了,榕樹頭無名的小店。三、四張桌子的位置,甚至還帶點潮濕。阿叔炒粉、炒螺的香氣,很快就充盈在這方寸之地。街上有家甜品店,夏天有榴槤糖水,是店裡的斷貨王,冰凍的榴槤肉搭配清甜的糖水,簡直絕配。
5.崗心路宵夜:每到傍晚,安靜的崗心路總會因為這家店而變得熱鬧,門前排起長龍。每天進貨新鮮的豬雜,顧客們人手一張單,想吃什麼可以自己選。豬雜粥、清蒸排骨、拉腸,全部都是簡單的做法,保存了食材最原本的美味。
6.下渡路宵夜:燒烤,宵夜的王者。10點多,大排檔的桌子都擺了出來。在人來人往的街道里,三五知己聚在一起擼串,侃侃而談,便是快意人生。不但是宵夜的天堂,廣州人愛吃的早茶在這也很受歡迎,評價一直都很高。
7.洛溪食街:番禺的洛溪食街是一條熱鬧的宵夜街,檔口一般都會開到4點多。因為生意競爭大,常看到店員大聲喊客:「靚仔,小龍蝦45元一斤,要不要來嘗一下」。除了大排檔,也有小攤販。在昏暗的燈光下,攤主熟練地為客人打包。由於交通便利,漁人碼頭集海鮮售賣及加工於一體,讓食客們吃到第一口鮮。
8.陸居路宵夜:在江邊踩完直排輪,直接來這里吃宵夜。燒烤、粥還有雞煲,人氣超旺。煲仔飯的人氣也很旺,但在宵夜時間的人氣一般,因為分量太足不好消化。白天的時候是很多上班族的食堂。
9.上社大街宵夜:和外面的街道比,城中村出租屋集中的地方會有不少的美食小吃。水果、炒粉、燒烤、鐵板,什麼吃的都有。有一家讓人垂涎欲滴的砂鍋粥,自選配料,現煮現賣,不知滋養了多少深夜裡的胃。
10.棠德南宵夜:棠德南大批的士停運後整齊排開到街尾,場面十分壯觀。凌晨3點,整個城市已陷入沉睡,卻仍有攤販亮起燈光,燒著爐火,偶有加班到渾渾噩噩的過路人,即使無心進食,聞到這食物的香氣,也會少些疲憊,多謝活力。
11.南田路宵夜:炒牛河真的很受歡迎,無論是濕炒還是干炒,都會有喜歡的吃貨們喜歡,宵夜黨最朴實的快樂就是它。
F. 廣州哪裡燒烤最好廣州有沒有好的燒烤店
天河公園
交通:乘坐23、43、53、140、177、243、245、261、284、292、298、517、518、541、547、548、886等公交線路在程介村站下車便是 收費:門票3元。場內有一百多頭爐,每爐租金為40元/3小時,超時20元/小時;節假日50元/3小時,超時22元/小時。22點以後按深夜場計算,50元/小時。租叉1元/支,網5元/個,炭5元/袋, 營業時間:24小時
◇瀛洲生態公園
交通:乘坐86、252、35路公交車在瀛洲生態公園總站下車,往前走約10分鍾便到
收費:門票8元(加雕塑公園套票13元)。燒烤場不另收費。場內有30多頭爐,每爐租金20元/小時,超時5元/小時。租叉1元/支,網4元/個,炭5元/袋
營業時間:8:30-17:00
◇曉港公園
交通:乘坐44、45、184、188、530、542、543、546、548、551等公交車在海印橋南或曉港公園下車潮爆地,期相,yeah仔女,upyeah,非主流,86086,月影,星座,蒲場,東門,交友,靚女寫真,深圳校園,帖圖,動畫漫畫,貼紙相,MM圖片,校園,游戲,日記,音樂,部落+C2AAB}'h6X Is
收費:曉港公園門票3元,燒烤場不另收費。場內約有60頭爐,每爐租金40元/4小時,配叉4支,節假日50元,租叉2元/支,網5元/個,炭5元/袋
營業時間:8:00-18:00
◇華南植物園
交通:乘坐28、39、84、533、534等公交車在植物園下車 收費:門票10元,燒烤場入場不另收費。燒烤場約有30頭爐,每爐租金45元,時間2.5小時,超時15元/小時。下午四點後20元/小時。租叉0.5元/支,網5元/個,炭5元/袋,鋁鍋鐵桶3元/個
營業時間:24小時
◇青年公園
收費:免費,燒烤場入場不另收費。場內約有20頭爐,大爐租金為35元,中爐30元,活動爐(可在公園內隨意搬動)30元,時間3小時,超時10元/小時。租叉0.8元/支,網4元/個,炭4元/袋,鍋5元/個,桌子5元/張,傘10元/把。
◇西郊遊泳場
交通:乘坐9、19、34、61、85、86、555、104、105、107路等公交車在中山八路站下車,往回走在加油站入口行約5分鍾便到(黃沙大道粵南大街3號)
收費:門票10元。燒烤場約有30頭爐,租金為15元,時間不限,租叉0.5元/支,網3元/個,炭3元/袋,太陽傘免費供應
營業時間:24小時
G. 廣州哪裡有好吃的的地方
廣東,是一個能讓人對自己顏值充滿迷之自信的地方。
最近,#來廣東你就會變成靚仔#沖上熱搜,很多網友親測:是真的!
這條小街,沿路都是中式騎樓建築,走近去敲,能看到裝有花雕的牆壁以及樓柱上的淺浮雕,流露出滿滿的嶺南氣息。與此同時,這里還是老廣最愛的一條美食街,大街小巷,街頭巷尾,給無數老廣人的童年留下了各種難以忘卻的味道。
交通:地鐵二號線市二宮站D出口
H. 天河區哪裡有好吃的燒烤呀
只要偏僻一點的地方,基本上都會有的啦,至於好不好我就沒有吃過了,畢竟是個人喜歡,你問到的問題剛好我看見,那我就做個回答,我發現東圃的燒烤吧挺不錯的,空間夠大,特別是車皮河邊,現在是天氣熱了,在河邊上和一些朋友,喝上幾杯,聊聊天,看看風景,吹吹河風也是挺不錯的,應該也挺愜意
不過要注意別喝醉了,現在還不適合游泳哦,呵呵
I. 廣州哪裡的海鮮大排檔便宜又好吃
海鮮是沿海城市的特產,廣州是屬於靠廣東內部的城市,想要吃到新鮮又不太貴的海鮮,不是容易的事。那麼 潮汕明都砂鍋粥店 ,名副其實便宜又好吃!潮汕明都砂鍋粥店的海鮮全都是從潮汕地區速運過來的,在新鮮度上是有保證的。而且他是通過精算每天需求量,盡量少地出現海鮮再次擱置並冰凍起來的情況,潮汕明都砂鍋粥是以大排檔的形式經營的,所以夜晚是它的活躍時段。也正正因為它是大排檔的經營,重點講究在食物的地道,味道正宗。不重在講究用餐的環境要多豪華,所以在這里吃上新鮮好吃的海鮮,也不需要花太多的錢,可謂是便宜又好吃!潮汕名都的招牌就是海鮮砂鍋粥,這里的砂鍋粥的特點就是料足、味鮮!不添加任何的味精,沒吃一口粥都完全是從海鮮里熬出來的鮮味。來潮汕名都一定要嘗嘗這里的砂鍋海鮮粥,相信你也會像我一樣,吃了一次還想去吃第二次。 介紹到這里相信大家肯定知道 了吧,小編還為大家推介潮汕明都的海鮮燒烤,首先是燒生蚝,每隻耗都一大塊飽滿的肉肉,只是看,都已經吐口水了。那裡的燒烤師傅會先把耗洗干凈,然後直接放在燒烤架上,在耗肉上放進蒜蓉,烤一會就可以聞到蒜香味了。很快就上台,一口氣吃掉一個,滿口都是耗肉,非常滿足。還有扇貝、帶子、青口 想吃一次美味滿足的海鮮,潮汕名都砂鍋粥店是很不錯的選擇,值得去嘗試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