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旅遊各地隱藏美食大涼山篇,吉克雋逸的家鄉都有哪些好吃的
1、 火盆燒烤
我吃過的燒烤千千萬,但是大涼山的生猛燒烤還是讓我難忘。它就是在圓形的大火爐上直接直愣起一個大鐵網,然後把腌漬好的肉直接放上去,大家圍坐在大火爐旁邊進行烤制。烤的時候由於火爐的熱力太猛,所以總是會感覺很熱,這種一邊流汗一邊大塊吃肉的感覺真的讓人難忘。
2、 銅鍋羊肉
大涼山的黑山羊是當地的特色 美食 ,可以說出了大涼山幾乎品嘗不到。當地的黑山羊皮很厚,所以膻味很大,而大涼山又盛產銅鍋,所以衍生出了銅鍋羊肉這種頂級 美食 。吃黑山羊火鍋的時候,把片好的羊肉放進銅鍋中,由於熱量傳導快,黑山羊肉很快就熟了,再配上當地的特色蘸水,實在妙不可言。帶皮的黑山羊肉十分勁道,帶著濃厚的膻味,與其他地區的羊肉風格迥異,可說是頂級 美食 。
3、 銅鍋洋芋飯
銅鍋洋芋飯其實嚴格意義上不能算大涼山的特色,在雲南各地也能見到。然而我第一次吃銅鍋洋芋飯就是在大涼山的西昌市,一下子就被它濃郁的香味吸引住了。米飯油而不膩,粘卻顆顆獨立。銅鍋洋芋飯,顧名思義,是用銅鍋燜的飯。鍋里加上炒好的洋芋,四季豆,火腿等一起燜熟。它的做法簡單,既有蔬菜又有肉,沒有菜的時候,直接就這樣吃,營養又美味。洋芋軟糯的口感和火腿的咸香相互融合,再配上復古的銅鍋,實在是饒有風味。
4、 軟籽石榴
大涼山會理縣一直是石榴的主產區之一,這里的特產就是突尼西亞軟籽石榴和青皮硬籽石榴。一般種植在海拔1600m以上的坡地上。突尼西亞軟籽石榴的特點就是籽粒很軟,可以咽下;糖度很高,甘甜怡人;籽粒顏色很深,像紅燦燦的珍珠一樣迷人。而青皮硬籽石榴則是大涼山會理縣原先種植的老品種,硬籽石榴籽粒較硬,酸味明顯,但是比軟籽石榴更為清新。用比喻的形式來說的話,青皮硬籽石榴就是含苞待放的少女,而突尼西亞軟籽石榴則是濃妝艷抹的貴婦。每年8月底到10月初,就是石榴成熟的季節,彼時會理縣漫山遍野都是紅彤彤的石榴,甚是喜人。
5、 石榴花炒臘肉
由於石榴是會理縣的特產,所以由此衍生出的石榴系列產品很多,比如石榴酒、石榴花炒肉等。臘肉則是彝族年之際家家戶戶都會腌制的彝族年 美食 ,是彝族拜年時的必備主禮之一。將肉用煙熏上七八天時間,再繼續掛一兩個月左右時間,即可食用。
石榴花炒臘肉的口感還是很獨特的,石榴花脆脆的,吃起來石榴花的清香和臘肉的咸香混合在一起,很是可口。石榴花有清熱、解毒、健胃、潤肺、澀腸、止血等功效,所以這道菜也可說是風格獨具的民間偏方葯膳。
6、 坨坨肉
坨坨肉是彝族傳統 美食 ,彝語稱「烏色色腳」, 意思是豬肉塊塊。因其每一塊肉的重量均在二三兩上下,成「坨」狀,故名坨坨肉。做法是將豬肉或羊、牛肉砍好,用熱水煮熟,不下任何佐料,包括鹽;肉熟後撈起,再撒蒜水,鹽及花椒等即可食用。其味非常鮮美,因煮時不能爛燉,而是看「火候」,「火候」一到即熟,「火候」不到則肉生,「火候」稍過則肉硬,且要趁熱即食,所以一般情況下不易做此道菜。要有心品嘗最佳的坨坨肉,一要碰上彝族人喜慶節日如火把節(農歷6月24日)或辦事;二要到賓館餐廳訂做。我的運氣不太好,吃到的坨坨肉都涼了,而且還很硬,實在嚼不動,所以對這道民族特色 美食 印象還是不太好。
7、 彝族酸湯
彝家有句俗話:「八月野菜四月糧,酸菜圓根不可少。」在彝家人的生活中,酸菜是一年四季都離不開的佐餐菜。彝族居家,每家一個或幾個酸菜壇子,每個壇子里都盛滿各種酸菜。他們的酸菜分濕酸菜和干酸菜兩種。青菜、圓根、蘿卜葉等等均可腌製成酸菜。彝族酸湯就是以彝族自釀酸菜為基礎,配上豬血、土豆等一起燉煮的 美食 ,酸味濃厚,開胃健脾,口感獨特。
8、 彝族豬血腸
彝族殺過年豬的當天下午,家家戶戶將宰殺好的豬肉整塊擺放在祭台上後,就會相約去河壩裡面將豬大腸、小腸等清洗干凈,以備第二天灌血腸用。地道的彝族血腸用料其實非常簡單,用第一天殺豬時接下來的豬血和剁碎了的洋芋進行攪拌,然後將食材翻炒至半熟,出鍋後放入食鹽、生薑、木姜子、花椒、蒜等佐料,再灌進豬腸。灌好的血腸兩端用細繩拴緊,掛在房檐下把豬血瀝干,再燒堆柴火熏制十天左右時間。如此製作而成的血腸口感細膩清香,原汁原味。
血腸搭配的食材和味道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進行調配,比如糯米血腸、洋芋血腸、豬肉血腸等。
9、 連渣菜
連渣菜是一道很有彝族特色的風味湯菜。它是以黃豆作為主要原料,再將它磨成漿以後,放入菜葉、酸水製作而成。它可以不放任何作料,吃起來原汁原味、清爽舒服,也可以放入海椒面等作料做蘸水,澆在連渣菜上吃。它有色香味俱全的特點,清熱解渴的功效。
10、「橫狄」凍肉
凍肉,彝語稱「橫狄」,是彝族過年時給長輩拜年的最佳禮物。
「橫狄」是彝族年較為講究的一道 美食 。原料多採用豬蹄和肘子製做。
製作凍肉前需將豬蹄肘子等外皮烤至金黃色,再將清理干凈的肉放入鍋內煮爛後撈起,剔去骨頭並將肉剁碎,放上木姜、生薑、花椒等佐料,放回鍋里煮上一陣,以便使佐料滲入肉中,最後放入木缽內,放上一夜即成。凍肉柔軟可口,風味獨特,是給家中老者、長輩拜年時的必備禮物,也是彝族十分喜愛的一道菜餚。
大涼山的 美食 還有很多,我這里舉例的是我在大涼山收購軟籽石榴的時候吃過的 美食 ,其他沒有提到的 美食 歡迎大家溝通交流哈
最後給大家看一下我收購的石榴成品咯。
Ⅱ 到丹山赤水哪裡吃飯
早餐在體育館附近有一家同興林場豆花面。隔壁還有一家蹄花面,再隔壁有一家辣雞粉。轉盤那兒有羊肉粉和宜賓燃面。中餐,步行街有一家陳豆花。河濱路全是飯館。夜宵一定要吃新車站的血旺烤魚,還有康佳市場那一段路全是夜宵。都挺好吃。加油,還有一家賣豬兒粑在貴州都很出名的在人民醫院那條街。喜歡吃辣的就晚上到西門吃嗆鍋面塊,還有西門燒烤也好吃。電影院有插洋芋。好吃。東門河壩晚上吃炒田螺和龍蝦。最後就是一個壓軸好地, 就是九支一轉盤的一家夜宵店,叫(無餓不坐),建議你去嘗試一下。還有赤水河濱公路晚上可以喝茶。休閑吧。KTV等娛樂場所!你值得擁有!
希望採納!!!
Ⅲ 貴州鎮遠旅遊必吃美食
三味臭豆腐 鎮遠最具特色的小吃,順城古街的「三味臭豆腐」,對聯是「撲鼻聞其臭,入口生奇香」,四元一盒,獨此一家。 酸湯魚 貴州鎮遠酸湯魚的酸湯有多種,最常見的便是白酸、紅酸和辣椒酸。白酸是用米湯發酵而成,紅酸是當地的野生西紅柿腌制而成,而辣椒酸則是糟辣椒炮製而成。三種酸味各領風騷,天然渾成,色澤從米白、紅漸成耀眼的大紅,味道鮮美無比。 推薦妙味坊飯庄,在大河關碼頭斜對面。 陳年道菜 道菜屬於腌制壇儲食品,是貴州鎮遠流傳百年的腌菜製法,以大葉芥菜為原材料製作。道菜最初由鎮遠青龍洞道觀的道士製成,因此稱「道菜」。道菜蒸扣食品味道特殊,色澤油潤。陳年道菜系貴州省鎮遠縣特產,深褐色,香味奇特,在腌菜中,別具一格。相傳為鎮遠青龍洞中的道士所創,故稱「道菜」。 米豆腐 米豆腐和豆腐其實沒有關系。做法很簡單,先將米洗凈,浸泡一天,和水用石磨磨成米漿。將米漿放入鍋內燒熱,然後加點鹼,用力攪拌,直至煮熟再放於盆內冷卻,食用時,用細線將米豆腐劃成小顆粒,再放上各種辣椒末、香蔥、香油、醬油、酥黃豆、酥花生即可。但鎮遠因為水非常好,所以做出的米豆腐格外白潤清甜。 牛肉粉 花溪牛肉粉是貴州特色小吃,主要的特點是它的牛肉湯味道鮮美,吃來米粉爽滑微韌、湯味醇厚,辣燙鮮香。雪白的粉、醬紅的牛肉丁、碧綠的香蔥和香菜、玉石白的酸菜、清湯上面浮著幾滴香油,看那顏色就覺得舒服。湯里放有胡椒粉,另外也可以自己添加炸辣椒。 紅酸湯 它所獨具的色(鮮紅)、香(清香)、味(醇酸、回甜),令人胃口大開。 古城紅酸湯,鎮遠名吃,歷史老店,在鎮遠縣城無人不曉此店,經營數十年,風雨洗刷,歷史變遷,它依舊保持著它曾經的風格與方式。
Ⅳ 成都溫江哪裡可以燒烤,提供架子,自己帶材料的那種。
綠道吧 上次去河壩中間烤得 天氣好就很不錯 燒烤架是70塊錢一副
Ⅳ 內江有什麼好吃
內江的兔子面和牛肉麵是很出名的!當然,其他的面也不錯。至於其他的。。。。。。。好像還真沒了。。。。。。。
Ⅵ 南京哪裡的燒烤好吃啊
紫金華聯對面的三千里,新街口的世紀一品,華僑路的綠色燒烤,主要是環境不錯,比圖門王實惠,還有幾家實在是記不得店名了,就不推薦老.有個地方,那就是莫愁湖西路的徐州二姐燒烤,味道絕對一級棒,獅子橋的虎子燒烤.味道絕對正中,但是環境不好,不過你是要吃還是要情調?需求不同,選擇就不同!
Ⅶ 哎呀媽呀思密達,這座邊境小城讓我成功穿越
月初去了趟長白山,好不容易去一趟,順便去延邊溜達了幾天。
坐上二道白河到延吉到大巴車,迷迷糊糊睡著了,夢見自己在首爾明洞逛街,路邊賣魚餅大媽堅持用韓語和我交流,啥也聽不懂的我急得滿頭大汗。
醒來一看,前座不知道什麼時候上來兩個大媽,正在用「韓語」聊得熱火朝天,這不就是夢里賣我魚餅的大媽么。
車越接近延吉,路邊招牌上的「韓文」就越多,連馬路邊的橫幅都全是「韓文」。
沒錯,這是延吉
延邊全稱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是中國唯一的朝鮮族自治州,也是我國最大的朝鮮族聚集地,東與俄羅斯接壤,南隔著圖們江與朝鮮相望,而延吉是延邊的首府。
到了延吉,打個車去酒店,計程車上也是雙語播報,一遍中文「乘客您好……..」,一遍「嘰里呱啦思密達」的朝鮮語播報,哎呀媽呀,這代入感也太強了。
走在大街上俊男靚女都用朝鮮語溝通,餐廳里服務員用朝鮮語招呼著客人,公交車上也有朝鮮語的播報......朝鮮語和中文在這里並用,所有的招牌都是雙語的,非常神奇。
朝鮮語和韓語的關系就像東北話和普通話的關系一樣,除了音調的區別其他基本都是差不多的。有了這樣的語言優勢,延邊每年都會有很多人去韓國務工,也有很多人從韓國回來,帶來了不少韓國 美食 。
到了延吉,吃絕對是佔了大頭。之前多肉小姐姐有寫過 不用出國,在這座低調的東北邊境小城就能吃到最正宗的韓國料理 ,那篇文章里已經介紹比較詳盡了,我這次去又管當地人要了一些他們愛吃的館子,算是一個補充。
冷麵
朝鮮族的 美食 ,很多人腦子里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冷麵,來了延吉我才知道冷麵正確打開方式是和鍋包肉搭配在一起吃的。
剛炸好的鍋包肉泡進冷麵的冰水裡,溫度迅速下降,讓鍋包肉外面更加酥脆,吃一口鍋包肉,喝一口酸酸甜甜的冷麵湯,這是什麼神仙吃法啊。
推薦店鋪:
順姬冷麵 (牛市街無瓊花城二樓)
服務大樓冷麵 (公園路大學城B入口旁)
金達萊冷麵 (海蘭路388號)
石鍋飯
干飯人干飯魂,干飯人干飯要用盆,來了延吉,則變成了用石鍋。隨便走進一家店,我才知道原來石鍋飯有這么多種吃法。
明明看上去是一樣的菜一樣的鍋,為什麼延吉的就這么好吃呢。雖然每家的味道都有些差別,但真的都超好吃。
推薦店鋪:
全州拌飯 (參花街142號)
釜山石鍋飯 (公園街道延西街320號)
百年石鍋飯 (大學城2號樓1入口二樓)
包飯
包飯就是把肉給你烤好之後上上來,然後用生菜或者蘇子葉就著醬料、泡菜和米飯包在一起吃。肉的話有肘子肉、五花肉、牛肉等多種選擇。
每家的醬料和泡菜都會有些區別,還有些店還會給煮熟的蘇子葉和圓白菜的葉子,一個人點一份肉就夠夠的了。
推薦店鋪:
吳氏包飯 (延西街公園路1877號)
以勒包飯 (益華廣場)
元奶奶包飯 (公新街銀浦西20米)
參雞湯
參雞湯是用一整隻童子雞煲出來的,肚子里塞滿了糯米。煲好後用石鍋整個端上來,湯有點淡淡的人參味兒,清香不油膩。
參雞湯也有豪華版的選擇,什麼鮑魚的、鹿茸的、鰻魚的,真的非常長見識了。
推薦店鋪:
張師傅參雞湯 (新華街195號)
韓正參雞湯 (新興街57號2樓)
烤肉
既然是來體驗韓式美味,那一定少不了烤肉的。我之前一直以為這邊的烤肉都是用的延邊黃牛肉,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都是進口的谷飼牛肉,只是通過獨特的排酸技術,讓肉的口感吃起來更好。
牛排、五花肉、肥牛、肥腸都非常值得一試,加上特製的朝鮮風味醬料,烤的速度簡直跟不上吃的速度。
推薦店鋪:
大朴家烤肉 (新興街與團結路交匯處)
金博士碳烤 (梨花路銀浦洗浴中心對面4樓)
富太雅石板烤肉 (宜景公寓8樓)
大派屋 (園池胡同派出所西100米對面)
烤串
不同於其他地方的烤串,這里的烤串是每桌都配個烤爐,上生的肉串自己烤。
松板肉、雞腳、心管、胸口肉這些都是當地的特色,可以挨個嘗一遍,除了乾料,每家店還有特製的韓式濕料。
推薦店鋪:
金利串店 (文學胡同與進學街交叉口南50米)
豐茂烤串 (團結路與同仁胡同交匯處路南)
河壩燒烤串城 (公園三中東門南50米)
雪冰
去過韓國的朋友應該對這個名字不陌生,在延吉也能吃到超級正宗的雪冰。牛奶打出來的雪冰鋪上厚厚的黃豆面,裡面還夾雜著小顆的打糕,粉粉綿綿的口感真的停不下來。
除了原味的,還有抹茶、草莓、巧克力等各種味道可以選擇,一份很大,足夠兩個人吃。
推薦店鋪:
雪冰咖啡 (宜景公寓3樓)
勞頂笨咖啡 (二濱河路麗水宜家門市3號樓)
韓國食品超市
因為地理位置和語言的優勢,這邊的超市普遍都有很多韓國產品售賣。也有很多專門的韓國超市,國內估計除了延吉找不到這么齊全的韓國食品了。
各種韓國零食、飲料、泡麵、調料你都能在這里找到,甚至連韓國冰激淋都有滿滿的幾個冰櫃。
推薦店鋪:
隆瑪特 (參花街水上市場1樓)
友進瑪特 (愛丹路新興小學西側)
水上市場是很多攻略裡面都有推薦的本地早市,但早市顧名思義就是早上才有的集市,一般八點就收攤兒了,非常為難我們這種起床困難戶。我雖然每天睡前都定好了鬧鍾,告訴自己明天一定要早起去水上市場,但是沒有哪天是成功了的。
眼看最後一天了,我又成功錯過早市,當我陷入深深的自責,酒店前台的小姑娘拯救了我,「你可以去 西市場 啊,除了陪我媽,我也很少去早市」。
於是,我來到了這個全天開放的西市場。說是全天開放,但到了四點,也陸陸續續開始收攤兒了。所以大家最好能趕在下午 四點鍾之前 去逛。
西市場里分了好幾個區,各種泡菜、海鮮、干貨、調料玲琅滿目,真的非常長見識了。
我原本以為 韓式醬 就是黑色和紅色兩種,沒想到,在這里它居然有N種。有專門炒菜的,有專門做湯的,有專門腌制用的,反正做啥樣的菜就有啥樣的醬,還有為我們這種料理小白准備的萬能醬。用兩個字總結一下當地人的飲食大概就是-- 就醬 。
下飯菜除了各種泡菜,還有各種海鮮製品,不管買不買走到攤前大姐都會很慷慨地給你試吃,一圈下來我覺得都不用吃晚飯了。
生鮮區有北朝鮮過來的大板蟹、巴掌大的扇貝,以及各種從日本海過來的生猛海鮮,而且在這里買完旁邊就有加工區可以提供加工服務,比去飯店吃更加實惠。
如果你錯過了水上市場,然後連西市場也錯過了,那你還可以去西市場幾百米開外的延吉百貨大樓地下一層的 延百超市 。
延百超市是本地特產和韓國進口食品的集大成者。但我覺得延百超市的精華在它的熟食區和半成品區,你可以看到半個 美食 城那麼大的熟食區,還有各種 半成品的烤肉製品 。
這里的半成品烤肉比我去的任何一家烤肉店都全,此刻韓劇里闔家歡樂圍在一起吃烤肉的畫面浮現眼前,我還納悶怎麼人家在家輕輕鬆鬆就能吃上烤肉,原來他們的超市有這么齊全的半成品啊。
如果不是條件不允許,我真想原地買個烤盤開吃。逛完延百超市,我已經把下次來延吉行程的計劃好了:約三五好友找個有廚房的Airbnb,就著本地的米酒,把每種肉都嘗一遍。不知道有沒有「酒肉朋友」響應呢。
不由感嘆一下,原來菜市場和超市才是延邊人民飲食的精華啊。
推薦店鋪:
東方水上市場 (5:00-8:00 參花街1425號 )
西市場 (9:30-16:00 參花街819號)
百貨大樓超市 (10:00-22:00 光明街608號)
在延吉的第三天,我租了一輛車,准備開到琿(hún)春的防川村看看。車程約兩個半小時,當然也可以選擇坐高鐵到琿春然後再包車去防川。 防川是吉林最東邊的村子,到了這里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邊境。
從延吉過來自駕比包車要便宜,剛好延吉有神舟的租車點,加上我還是很想親自體驗一下這條邊境公路的,於是選擇了自駕。
延吉出發按著導航走,一路車不多,路況都很好。路邊捲起來的大草垛讓人想起了吃雞里的畫面。
這條路的最後二十多公里路叫 圈防線 ,基本就是在邊境線上行駛。馬路兩邊就是邊境的鐵絲網, 右邊鐵絲網的那邊就是朝鮮,左邊鐵絲網的那邊就是俄羅斯 。最窄的地方就只能容納一條雙向雙車道公路。
找個安全的位置停車,把手指伸出去意思一下-- 咱也算是出國了 。一天還去了兩個國家,可夠忙的。
圈防線的盡頭就是防川景區的龍虎閣,登上去可以 一眼望三國 。門票+接駁車要78元,小貴,但國內再也找不到第二個這樣的景點了,本著「來都來了」的旅行觀,還是掏錢買單。
上到龍虎閣,腳下是中國國土,東面是俄羅斯的邊境鐵路小站包得哥爾那亞,西南面隔圖們江與朝鮮豆滿江市相望,遠處隱隱約約還能看到日本海。
腳下的圖們江距離入海口僅十餘公里,那裡曾經也都是中國的國土,但一段屈辱的 歷史 之後,讓它成為了永遠也無法抵達的入海口。
這段 歷史 ,在龍虎閣的四樓的展廳有完整的講述。19世紀中期,沙俄在英法聯軍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同時,也趁火打劫強佔了黑龍江流域的大片土地,並強迫清政府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中俄璦琿條約》,隨後又脅迫清政府簽訂了《中俄北京條約》。
這兩個條約掠奪了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在內的1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而且截斷了中國的領海,使吉林成了一個離海最近卻沒有海域的內陸省。
了解完那段 歷史 ,出了龍虎閣,再看景區內「祖國的神聖領土一寸也不能丟」的標語才會更有感觸,幸好如今我們的國家已經強大了起來,吾輩當自強啊。
我原本來延邊只為了延吉的 美食 ,沒想到這個邊境小城還有這么多的榮辱 歷史 ,接受了一番愛國主義教育之後,更覺得要珍惜當下的生活。
看了看手中沒吃完的 美食 清單,嗯,還有必要再來一趟。
/交通貼士/
/住宿推薦/
相關閱讀:不用出國,在這座低調的東北邊境小城就能吃到最正宗的韓國料理
Ⅷ 汨羅火燒丸子哪家好吃
你好,我覺得彭記肉丸店和河壩燒烤串城的火燒丸子都不錯,味道也蠻正宗,適合大眾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