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豬肉腸怎麼灌好吃
1.豬後腿肉絞成肉糜,大蒜去皮切碎。2.將切好的姜蒜末放入肉糜中,加入料酒,生抽,蚝油,胡椒粉,然後再加入一隻雞蛋,紅糖攪拌均勻,腌制...3.腸衣用冷水沖干凈,再用冷水泡30分鍾,將調味好的肉糜放入灌腸器中,腸衣套在灌腸器上,用力擠壓.
2. 豬肉腸的做法大全配方
豬肉灌腸是特色傳統名菜之一,在北京,內黃,汝州等地皆有出產。色澤金黃,外焦里嫩,蒜香辣味濃郁,用竹簽扎食,別有風趣,美味無比。
原料配方
豬精肉(粗粒)60公斤 豬精肉(細粒)40公斤白膘40公斤 胡椒粉0.126公斤五香粉0.625公斤茴香0.625公斤 味精0.625公斤 白砂糖2.5公斤澱粉5公斤大麴酒0.5公斤硝酸鈉50克 紅米粉適量 精鹽3.5公斤
出口產品,根據合同規定,可以酌量用胭脂紅。
海帶豬肉灌腸
原料選擇、預處理、腌制、絞碎
北京豬肉灌腸
豬肉末,澱粉一杯分兩份。蒜。味精。鹽。
內黃豬肉灌腸
豬血、豬腸、豬肉、麵粉灌腸、香油、五香料
四川豬肉灌腸
豬肉:五公斤、洗凈切成大拇指大小、備用。
豬小腸(就是粉腸):反一面用鹽洗凈、最後用少許醋洗一遍(除腥)在反過來備用。
作料:辣椒面、花椒面自己喜好(多少)、鹽多放點(防止香腸壞掉)白酒四兩、白糖少許、味精少許。
材料:棉繩、鐵絲圈(腸口大小)針。
製作方法
編輯語音
汝州豬肉灌腸
各種豬肉灌腸(1張)
一、選優質完整的豬大腸,里外洗凈,去除油脂,精選豬肉,用料酒、香料、精鹽和少許澱粉攪拌後灌入腸中,老鹵熬制。食用時切段切片皆可,特別是切片拼盤,恰似一貫盤曲的銅錢模樣,點綴香菜、蔥絲,滴少許小磨香油,色香俱佳。城區西17公里的廟下鄉路口、廣育中路,以及一些鹵肉攤點都有很好的很地道的灌腸。
1.原料整理:腌制、絞碎;採用新鮮豬肉前後腿肉和白膘。先將去皮前後腿剔去骨頭,修凈碎骨、筋頭等物,然後切成拳頭大的方形小塊,鋪攤在台板上,每100公斤灑放3.5公斤精鹽,翻拌均勻,裝盤送入1~2℃冷庫中冷凍12小時以上,取出進行絞肉,再盛入盤中送入2℃左右冷庫中冷凍12小時以上,以備拌料。將膘切成0.8厘米見方的膘丁粒,每100公斤放3.5公斤精鹽翻拌均勻,放入2℃冷庫中,以備使用。 2.拌制:將豬精肉粗、細肉按比例放入拌料機拌合,待拌勻後,將預先用水溶解的紅米水及調合好的輔料先後倒入拌斗。同時每100公斤原料一般摻入清水10~20公斤,以調節肉的粘度。(摻水量要根據細眼板肉粒質量靈活掌握)最後投放白膘丁,即成灌腸肉餡。 3.灌腸:灌腸時將整理好的38毫米左右口徑,長度43厘米的腸衣內外腸壁用溫水洗滌干凈,再將肉餡灌入腸衣內,每灌好一根,用線扎緊、打結,結的對徑約12厘米,以便串上木棒,然後再把腸子攤在台板上面,逐根檢查,如發現氣泡,用針刺泄空氣,將腸子穿入3厘米粗的木棒上,每棒串13根,每根之間要保持的均勻距離,放入掛烘烤鐵架,以便順軌道推進烘房。 4.烘烤:烘烤採用兩種方法,一種是用無樹脂木柴烘烤,另一種是採用煤氣烘烤。如用火柴烘烤,烘房裡外生火2堆,里堆火力較弱,外堆火力較強,務求溫度均務,烘房溫度掌握在65~80℃為宜,烘烤時間一般在45分鍾左右。如果採用煤氣烘烤,煤氣管道應按火力均勻要求裝置。烤好的腸子,表皮乾燥、光滑,手摸無粘濕感覺,表面呈深紅色,即可出烘房。 5.燒煮:腸子燒煮採用方鍋為宜,待鍋中水溫至90℃(冬天95℃)關閉蒸汽,加入色素。把生坯腸子放入鍋中,片刻後加以翻動,以防燒煮不透染色不均,半小時後再翻動一次,經過1小時出鍋。 6.煙熏:將腸子均勻掛放在烘房鐵架上,順軌道推入烘房,然後用木屑煙熏,煙熏時間為5~7小時,溫度保持60~70℃之間,待熏烤腸子表面乾燥,產生光澤,透出肉餡紅色,並有散布均勻的核桃殼式皺紋,腸身有煙熏香氣,即成為成品。
海帶豬肉灌腸
海帶原料→預處理→泡發→高壓蒸煮→冷卻→加水打漿→海帶漿→制餡→灌腸→捆紮→扎眼→煮制→冷卻→成品。
原料肉的選擇→預處理→腌制→絞碎→制餡→灌腸→捆紮→扎眼→煮制→冷卻→成品。
豬瘦肉應選用大腿肉及臀部肉,除去結締組織。肥膘選用背部皮下脂肪,瘦肉與肥肉的用量比為4:1,然後將瘦肉順肌肉纖維組織切成重約250克左右的肉塊,加精鹽3.5-4%、硝酸鈉0.05%,拌和均勻後裝入容器進行腌制;脂肪切成5-7厘米寬的條,加精鹽量與瘦肉相同,不加硝酸鈉,腌制溫度為10-14℃,相對濕度90%左右,腌制時間為72小時,然後將腌好的豬肉絞碎,篩板孔徑為2-3厘米,再放入斬拌機中斬拌5-8分鍾。
將海帶洗凈去根、去蟲眼,用40-50℃的水浸泡3小時,水量以淹沒海帶為准,此時海帶已完全吸水,再用高壓鍋蒸煮10分鍾,壓力為0.15兆帕,煮好後進行冷卻,然後加水放入打漿機中打漿,加水量與海帶量的比例為2:1。
以100千克豬肉為例,加海帶漿25千克、澱粉17千克、精鹽4千克、雞精90克、大蒜末300克、胡椒粉90克、桂皮粉60克、豆蔻粉90克,將肉餡、海帶漿、澱粉(製成澱粉糊)與一些調味料一起放入拌餡機中充分混合。
灌裝、捆紮
選用豬小腸衣灌制,松緊適中,每節長18-20厘米,兩端用線繩捆紮。
扎眼、煮制、冷卻、成品
用細針在腸體上扎眼,以免煮制過程中腸衣破裂,煮制時水溫為92℃時下鍋,保持恆溫80℃左右時,煮制時間為30-40分鍾,出鍋後掛在通風處冷卻後即為成品。
3. 肉腸怎麼做最好吃
將腌制好的豬肉灌入腸衣中,使用牙簽扎洞透氣後,放入鍋中蒸煮,煮熟後取出即可食用肉腸。
食材:豬肉1000g、蒜10g、姜10g、紅薯澱粉300g、茶葉20g、白糖10g。
1、加入調味料
豬肉剁成肉沫,在肉中加入食用鹽、味精、胡椒粉、花椒粉、生抽。
4. 怎麼做豬大腸好吃
豬的內臟器官,豬腸是用於輸送和消化食物的,有很強的韌性,並不像豬肚那樣厚,還有適量的脂肪,豬大腸也叫肥腸,是一種常見的豬內臟副食品。常見好吃的做法如下:
一、尖椒大腸
豬大腸
豬大腸(5張)
原料:
尖椒、大腸、料酒、醬油、味精、油、姜、蒜。
做法:
1、起油鍋,油熱後,爆香姜蒜;
2、下入大腸翻炒片刻,烹入料酒、醬油;
3、下入尖椒繼續大火翻炒;
4、加少許開水,蓋蓋用中火燜上2分鍾;
5、加少許鹽和味精調味,大火收汁出鍋。二、
鹵水大腸
原料
豬大腸2500克,鹽75克,白糖50克,茴香20克,桂皮13克,料酒25克,味精3克,紅曲少許。
做法
1、將豬腸切成段。翻開腸的內部,颳去污物,用鹽或白礬著力搓擦幾遍,再用清水反復沖洗,把腸的內外洗凈,最後,用開水焯燙一下,再刮洗一次,保持潔凈。
2、鍋架火上,放入清水,下入鹽、白糖、料酒、紅曲、茴香、桂皮、味精等調料,先用旺火燒開,撇凈浮沫後,再煮一會,即成鹵腸汁。
3、然後將其放入鹵腸湯鍋內,用旺火燒開撇沫後,改用中小火,鹵煮1.5-2個小時。鹵腸火候要適當,隨時用筷子戳戳,以檢查成熟程度(一般以筷子輕輕一戳即能戳穿腸子為標准)。鹵腸熟度不夠,咬嚼不動;熟得太爛,則成豆腐渣似的,沒有吃頭。腸鹵好後,撈出晾涼,切片裝盤食用。三、
姜絲炒大腸
原料:
材料:豬大腸300克、姜5片、大蒜2粒、紅辣椒1支
調味料:A料:醋精、黃豆醬各1小匙,鮮雞粉1/2小匙
製作:
1. 全部材料洗凈。大腸切段,姜切絲;紅辣椒去蒂及籽,切絲;大蒜去皮,切片備用。
2. 鍋中倒入1大匙油燒熱,放入大腸炒熱,加入蒜片炒香,在加入姜絲、紅辣椒絲及A料炒半均勻,即可盛出。
5. 原味豬肉香腸的配方及做法
原料:
豬小腸1斤、豬後腿肉10斤。川味香腸調味料:鹽100克、糖80克、雞精40克、高度白酒5-6湯勺(瓷勺)、王守義麻辣粉1袋、王守義十三香1袋、王守義五香粉1袋、色拉油100克、生抽5湯勺(瓷勺)、辣椒粉5湯勺。廣式香腸調味料:鹽100克、糖120克、雞精40克、高度白酒10湯勺(瓷勺)。
做法:
第一招:刮出好腸衣1、剝除小腸正面的脂肪,並用麵粉洗干凈,然後給小腸翻面,再用麵粉抓揉,並洗干凈。這個過程要反復兩次。
2、准備刮腸衣。准備一塊小的菜板斜放在水池裡,這樣刮下來的脂肪不會搞得到處都是;工具——筷子,最好筷子尾部的菱角分明點,這樣方便刮。水龍頭的水要開得小小的,便於刮的時候隨時洗掉粘糊糊的脂肪。看圖,這就是正在刮的腸衣,紅色的是脂肪,這個要刮掉才是我們所需要的腸衣。
小貼士:
刮腸衣要注意用力適度。不夠的話,脂肪刮不幹凈;用力過度的話,腸衣又要被刮破。多試幾次,很容易掌握度。
第二招:浸泡除異味
腸衣刮出來後,要好好洗干凈。先用少許白醋洗一次,清水沖干凈;再用少許白酒洗一次,清水沖干凈,然後再用鹼水洗一次,清水沖干凈。最後翻面,灌入水,檢查腸衣是否有破損。沒有的話,用淡鹽水泡一個晚上,增強腸衣的彈性。
小貼士:
腸衣翻面非常容易,把水龍頭水打開,然後先把腸衣頭翻過來,把水灌入,腸衣順水溜出,翻面成功。
第三招:調出美味肉餡
肉餡味道是香腸是否好吃的根本。所以要調好味道。
後腿肉洗干凈去皮後切成指甲蓋大小的丁,並加入調味料拌勻後腌兩個小時再灌。我不喜歡用絞好的肉餡,口感上還是比切出的肉丁差些。
調好味道的肉丁餡,最好肥瘦肉比為3:7
小貼士:
擔心味道有所偏差的話,建議取一塊調好味道的肉,用微波爐加熱熟後試味。但是微波爐一定要罩上蓋子或保鮮袋,以免水分喪失,味道有所差異。如果用蒸鍋蒸的話,也要加上蓋子,以免水分進入到肉中。總之就是最大程度保證試出的味道是原汁原味的,這樣才准確。
第四招:灌制有絕招
1、下面要灌香腸了,准備好剪刀、線(扎口用)、漏斗、洗好的腸衣、拌好的肉丁,可以開工了。灌香腸建議用剪好的飲料瓶來灌,因為其開口正合適。
2、將洗凈後的腸衣底部用線綁緊或直接打結,套在瓶口,用手捏住,將拌好的肉餡放在瓶子里,用筷子輕戳幾下,使其填充到腸衣里,分段用棉線扎緊,這樣香腸就好了。
3、灌制的時候需要較大的地方,建議把家中餐桌鋪上一次性桌布,既不弄臟地方,又有較大的操作空間。
小貼士:
香腸裡面的空氣要用針或者牙簽扎破放出,既有利於香腸晾乾,也避免變質。
第五招:晾曬有講究
1、做好的香腸掛在陰涼處風干,注意不要粘在一起,每天要里外翻動一下,避免陰面的腸衣無法風干。
2、千萬不要太陽曬,也不要淋上雨水。
3、香腸水分一旦收干,表面開始出現皺褶後,就可以食用了。不要長時間晾曬,冬天大致5—10天即可,久了香腸就會脫水,口感太柴。
4、吃不完的香腸放在冰箱里保鮮冷藏。
小貼士:
香腸製作最好在冬至前後,冷,而且風大,正適合製作香腸。
做好的香腸可以放在米飯上蒸熟,肉汁滲透到米飯中,非常好吃。
一次可以做兩種口味的香腸,宴客時也是一道快捷的金牌宴客菜。
6. 肉腸怎麼做好吃
配料:鮮豬肉、加碘食鹽、花椒粉、辣椒粉等(配料簡單,特定比例,絕不含防腐劑)
方法:
一:新鮮的冷鮮豬肉5斤,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肥瘦比例(建議最好2分肥8分瘦),切成條狀小塊狀備用。
二:腸衣放入涼清水中浸泡5分鍾左右(不能用熱水),拿出沖洗2-3遍干凈後備用。
三:豬肉放容器內,按一定比例把輔料放入攪勻,碼味腌制2-3小時,(時間越長越入味)
四:將腌好的生肉用漏斗灌入腸衣中,或者買一台小機器,灌腸速度會快很多。每隔一段用棉線扎幾圈。做好的香腸,在表面用牙簽扎幾個小洞,排除腸衣內的空氣,也防止在蒸的過程中香腸脹裂。
五:做好的生腸,掛在有陽光的地方通風晾曬1-2周,以手捏不變形為准。然後放進冰箱冷凍室長期保存,隨吃隨拿。
7. 豬肉腸怎麼做好吃
1:買回來的豬肉洗凈,用刀切成小塊,放在絞肉機絞碎,要是沒有絞肉機可以用刀剁碎,豬肉不要用全是瘦的,加一半五花肉,這樣做出來香腸才香,在留一塊的瘦肉切成小丁放在裡面,這樣做出來的香腸裡面有大塊的肉丁更好吃。
圖片
圖片
2:取一個空碗加入一點花椒,加入蔥薑片,加入半碗的清水,用手抓一下,更容易出味,這樣調料水就做好了。
3:絞碎的豬肉里加入鹽,蚝油,生抽,老抽上色,十三香,雞粉,白糖,料酒,黑胡椒,高度白酒去腥去異味,倒入調料水,加入適量的玉米面澱粉,用筷子向一個方向攪拌均勻,一定要順著一個方向攪拌,把肉攪上勁,這樣做出了香腸口感才筋道好吃,要攪拌大約30分鍾吧,看到肉抱團了就好了。
4:肉餡攪好以後取灌腸器,放入攪好的豬肉餡,腸衣用清水浸泡半小時,洗兩遍,用灌腸器灌入肉餡,大小根據自己喜好就行,兩頭用線捆上就行,香腸灌好放在一個地方風干4小時以上,讓腸衣外皮變干,灌香腸這一套的工具在網上都能買到。
香腸風干以後取鍋把水燒開,放入籠屜,放入香腸,香腸要用針每個上面都要紮上幾個眼,這樣蒸的時候不容易蒸爆了,蒸的時候要全程小火,不能開大火,蒸15分鍾就行,出鍋放涼用電餅鐺或者平底鍋煎至兩面金黃就可以吃了,自己做的香腸裡面全是肉,口感筋道,咬一口越嚼越香,做法就這么簡單,想吃的趕快回家試一試吧。
8. 豬肉腸怎麼做,做法很簡單,有知道咋做的嗎
今天我們教大家製作豬肉腸,前腿肉 10斤(3肥7瘦,喜歡吃肥一點的可以是適當調換肥瘦肉的比例)、白糖 400g(不喜歡甜味太重的可以將糖減少到250克)、生抽500克、高度白酒 250克(50度以上)、 腐乳175克、豬小腸
9. 豬腸怎麼做好吃
人們經常會吃到豬腸子,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豬腸子又不同的分類,大家熟知的是豬大腸和豬小腸,實際上,另外還包括豬粉腸以及豬腸頭等等,不同的豬腸子所含營養不一樣,吃起來口感也不同,另外烹飪方法也有所不同,下面教大家一些豬腸子的流行製作方法。
第一、鹵豬腸
材料
豬大腸2條,蒜頭3瓣,辣椒1根,嫩姜3片,八角2顆,鹽1小匙,醬油50㏄,水300㏄,豬腳鹵汁300㏄
做法
1.豬大腸以1大匙醋、50公克麵粉搓洗後用水清洗干凈,入滾水汆燙3分鍾撈出,以冷水沖洗備用。
2.砂鍋中放入作法1的豬腸及其餘材料,以大火煮開後,轉小火慢鹵1小時即可,起鍋後再切小段食用。
第二、香煎豬腸飯
材料
豬腸一串,糯米半斤,花生三兩,蒜一個,臘腸兩根,鹽適量,花生油適量,生菜葉四葉,香菇六朵
做法
1.豬大腸洗凈並去油,並用鹽抓洗幾次去除異味;花生米浸泡一小時後瀝干;臘腸切丁;蒜拍碎切末;糯米浸泡一小時瀝干:香菇跑軟後瀝干切末。後把所有材料混勻並加鹽調味,再放少許花生油。
2.將豬大腸的一端用棉線綁緊,然後將混勻的糯米塞到腸衣內,賽的時候要放一點水,並用筷子不斷地捅,這樣才能更好的把糯米放進去,另外就是不能塞得太多,不然煮熟後因膨脹導致腸衣破裂。全部賽好後,就用棉線把另外一端綁緊。
3.放入電子砂鍋煲內煲一個半小時後就熟了,撈起放涼後,切成1厘米左右的厚片。
4.先用水焯熟生菜葉並裝盤,後用小火煎成金黃色即可。
第三、蚵仔豬腸面線
材料
A.蚵仔150g,地瓜粉適量,B.豬腸200g,紅面線120g,高湯1200cc,C.老薑片4片,青蔥2根,花椒5g,八角6顆,料理米酒20cc,鹽少許,A.太白粉2大匙,水3大匙,B.柴魚片10g,紅蔥酥10g,醬油2茶匙,味精1/4茶匙,糖1/4茶匙,烏醋適量,香菜適量,胡椒粉適量
做法
1.將每粒蚵仔清洗干凈後,外層裹入少許地瓜粉後,放入滾水中汆燙至外層凝固時撈起備用。
2.紅面線先泡水10分鍾以退除鹹味瀝干撈起切成小段;調味料A調成太白粉水備用。
3.將豬腸肥油剪除,將豬腸一端稍用水籠頭灌水沖洗干凈後用滾水汆燙後撈起。
4.將作法3完成的豬腸加入材料C一起放入蒸籠,蒸約三十分鍾拿起,並切成1公分小段備用。
5.老薑切片、青蔥切段備用。
6.取一湯鍋,倒入高湯、柴魚片及做法2完成的紅面線。
7.放入紅蔥酥、味精、醬油、糖等調味,待湯汁微滾後關至小火。
8.以邊倒入太白粉水邊用湯勺攪拌的方式勾芡成琉璃芡。
9.放入作法1完成的蚵仔及作法4完成的豬腸,食用時依各人喜好再加入烏醋、香菜、胡椒粉即可。
10. 豬肉腸的做法
豬肉腸的做法
簡介份量約8根切肉時也可以換切成大塊來增加咬勁口感,如果怕麻煩可全部買絞肉以節省時間,選擇的肉比較瘦,另外加入一些比例的肥肉,吃起來口感更加順口也不會太干澀喔!
材料
黑豬肉300公克,絞肉300公克,蒜頭10公克,腸衣1條,鹽1小匙,糖1/2大匙,高梁酒1大匙,紅糟2大匙
做法
1.黑豬肉洗凈擦乾水份,切大丁,並和絞肉放在ㄧ起。
2.將蒜頭拍打並切成蒜末備用。
3.將作法1的黑豬肉末放入大小適中的容器,加入作法2的蒜末及所有調味料一起攪拌均勻。
4.作法3調好的餡料攪拌至成黏稠後蓋上蓋子放入冰箱冷藏約30分鍾讓其保持材料新鮮並腌漬至入味,成內餡備用。
5.將腸衣浸泡冷水30分鍾,讓腸衣變軟並去除內含的鹽分備用。
6.取出作法5的腸衣,並用手由上往下瀝干,再放上紙巾將多餘的水份吸干。
7.取作法6的腸衣開口套在漏鬥上,並用筷子將作法4的內餡灌入,並一邊用手將其往下推,重復此動作至材料用畢。
8.作法7灌好的香腸取每一段平均長度,並再香腸之間留約5-10公分空隙轉起成節,並於最頭端部分打上死結防止肉餡露出。
9.將作法8的香腸高掛通風的地方,讓其風干約2小時以去除香腸表面的水份即可。
四食物不宜與豬肉同吃
豬肉是我們幾乎天天都會吃到的食物,那麼你知道那些食物不能和豬肉搭配嗎?
1、豬肉和牛肉
《飲膳正要》指出:「豬肉不可與牛肉同食」。這主要是從中醫角度來考慮,一是從中醫食物葯性來看,豬肉酸冷、微寒,而牛肉則氣味甘溫,有安中益氣之功。二者一溫一寒,一補中脾胃,一冷膩虛人。性味有所抵觸,不宜同食。
2、豬肉與羊肝
中醫雲:「豬肉共羊肝和食之,令人心悶。」從食物葯性講,配伍不宜。
羊肝有膻氣,與豬肉共同烹炒,則易生怪味,從烹飪角度講看,亦不相宜。
3、豬肉與大豆
從現代營養學觀點來看,豆類與豬肉不宜搭配,是因為豆中植酸含量很高,60%~80%的磷是以植酸形式存在的。它常與蛋白質和礦物質元素形成復合物,而影響二者的可利用性,降低利用效率;因為豆類與瘦肉、魚類等葷食中的礦物質如鈣、鐵、鋅等結合,會干擾和降低人體對這些元素的吸收。
4、豬肉與芫荽
芫荽辛溫,耗氣傷神。豬肉滋膩,助濕熱而生痰。一耗氣,一無補,故二者配食,對身體有損害,芫荽又名香菜,可去腥味,與羊肉同吃相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