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請問鍋貼的家常做法
製作鍋貼需要准備的食材有花椒粉,料酒,醬油,鹽,清油,生薑粒,蔥粒,麵粉,韭苔以及豬肉餡,豬肉餡用花椒粉,料酒,醬油,鹽,生薑粒,蔥粒腌制20分鍾,然後再把韭苔切成細粒,放進油裡面攪拌均勻,和豬肉餡混合在一起,然後裡面加入適量的開水,用筷子不停的攪拌,稍微放涼以後就可以活成面團,一定不要使勁揉,在包的過程中和包餃子的方法是一樣的,只是兩邊不需要捏住,然後平底鍋裡面加入適量的油燒熱,把鍋貼放進去煎2到3分鍾,蓋上鍋蓋,用中火把鍋裡面的水烤乾,用小火把鍋貼的底部烙成金黃色就可以出鍋吃了,在煎的過程中一定要不停的轉動鍋,這樣才能讓受熱變得更加均勻。
黃金起司鍋貼,需要准備一些豬絞肉,高麗菜,香油,醬油,胡椒粉,大蔥,水餃皮,起司,先把絞肉加一些高麗菜攪拌均勻以後備用,過一段時間以後,然後用餃子皮把肉包進去,包好的鍋貼放到鍋裡面煎到焦黃就可以了,然後把煎好的鍋貼盛出來,上面鋪上起司片,放到烤箱裡面烤2到3分鍾的時間,這樣起司融化吃的時候就非常美味,而且也不容易那麼膩。
Ⅱ 脆皮鍋貼的做法,脆皮鍋貼怎麼做好吃,脆皮鍋貼的家常
脆皮鍋貼的做法圖解1
1.將十三香、鹽、切好的蔥薑末一起加入肉餡中,再加入食用油和香油,用筷子攪拌混合均勻備用。
2.將茴香切碎備用。
3.將切碎的茴香放入步驟1混合好的肉餡中並攪拌均勻。
4.將餃子皮放在手心,把適量的肉餡放入餃子皮中間。
5.將餃子皮相對的兩邊向中間兜起並捏實。
6.先將開口的一側如圖中間窩起捏實
7.另一側同步驟6,最後對餃子整形,檢查有沒有漏餡的地方。
8.點火,鍋熱後把鍋底抹一層油,將包好的鍋貼如圖碼放進平底鍋中。
9.在鍋中加入開水,水量以沒過鍋貼一半為准,蓋上鍋蓋,將燃氣灶開至中大火。
10.5分鍾後回到鍋邊,直到鍋中聽到輕輕的噼噼啪啪聲,可打開鍋蓋放下水汽,再蓋上鍋蓋2分鍾後,轉中火,看鍋內的鍋貼麵皮顏色變略深,用筷子輕輕撥動其中一隻鍋貼並看下底部,若很容易移動且底部結好金黃色脆皮,即可關火,並馬上盛出。
Ⅲ 怎樣做鍋貼麵皮 鍋貼麵皮的做法
1、平底鍋放在電磁爐上,設置最低溫檔,倒上特級初榨橄欖油3-5ml(根據鍋大小)。
2、把做好的餃子,排列在鍋中。放的時候注意餃子底部要塗抹到油,這樣容易起鍋。
3、餃子放滿後,電磁爐升溫至100--140度,在這過程中,慢慢平搖鍋(平晃),可以使餃子不粘鍋。餃子在鍋里會重新排列,並有多餘的空隙,空出部分,起鍋時容易下鍋鏟。
4、升高溫度,蓋上鍋蓋。待冒熱氣時,開蓋加水。均勻淋在鍋中。利用鍋底把餃子底部烤熟,利用蒸汽把餃子上部蒸熟。
5、10分鍾後熟了。用木鏟起鍋,鏟的時候鏟子要貼近鍋底,才不會把餃子的底部鏟破。
6、鍋貼就這樣煉成了。底部焦黃酥脆。貼在平底鍋上「有烤有蒸」的程序。口味和營養兼得。
Ⅳ 鍋貼需要發面還是死面 鍋貼怎麼做好吃
死面就可以,如果講究,可以用一半燙面。
鍋貼的做法步驟
麵粉中慢慢加入清水,邊加入邊用筷子攪拌。
2.揉成面團,蓋上面盆可以適當餳發15分鍾。
3.大面團可以分成2份,取一份中間掏個洞,用手來回捯飭的縷細。
4.從一處揪斷後,放在案板上揉成粗細差不多的條。
5.用刀切下等大的面劑子。
6.用擀麵杖擀成餃子皮。
7.肉餡中加入白鬍椒、姜粉、鹽、料酒、雞汁、生抽拌勻。加入適量的清水,邊加入邊順著一個方向攪拌。適當打一下水。白菜葉切末放入肉餡中攪拌均勻。用鹽調味後加入香油拌勻即可。
8.取一麵皮,中間放入餡料,對角捏上,兩邊不封口。
9.按照步驟把所有的麵皮或者餡料都包完。
10.按照面:水:醋=1:15:0.5的比例,調配出麵粉醋水。醋可以隨意一些,不用拘泥。
11.煎鍋中放入底油,小火,碼放好鍋貼胚,小火底部煎出焦底。
12.淋入麵粉醋水,醋可以是米醋也可以是香醋。蓋上鍋蓋,見底部水分蒸可以在繼續少許添加,直至煎餃熟即可。如果想要底部帶脆底花紋的,可以一次加水約1/3處,蓋上鍋蓋,直至鍋底水份蒸發,形成脆皮似得脆底即可出鍋。
Ⅳ 正宗的鍋貼需要怎麼做
肉包子人人都愛吃,但是在我認為,比肉包子還要好吃的非”鍋貼“莫屬,那金黃誘人的顏色,皮脆肉香的口感,讓人實在是欲罷不能,如果再蘸上一些料汁,甭提有多麼的香了。鍋貼全國各地皆有,可以做葷的,也可以做素的,搭配不同的食材,就有不同的口味。在古城西安,三鮮鍋貼最受大家的喜歡,豬肉里加入韭菜鮮美溢口,口感回味無窮。好吃的鍋貼除了餡料之外,從和面到揉面,再到澱粉水的配製,都是很有講究的。一道完美的鍋貼,必須做到,顏色金黃,皮酥肉香。
在盆中先加入300克麵粉,然後把麵粉分成兩半。一半用80毫升的開水和面,另一半用80毫升的涼水和面。和面時邊倒邊攪拌,把面絮揉成面團後,靜置餳面20分鍾。餳面的時間里,我們先准備一下餡料。在碗中打入兩個雞蛋,加入芝麻香油5克、食鹽1克入底味,攪拌均勻。之後打開電餅鐺,均勻的刷上植物油。把油燒熱以後,把蛋液倒入鍋中,翻炒至蛋液全部定型後,把雞蛋從鍋中盛出,切成雞蛋碎備用。把韭菜洗凈後切成末,提前泡軟的粉條切碎,和雞蛋放在一起。加入少許色拉油、胡椒粉1克、食鹽2克、十三香1克、雞粉2克、芝麻香油10克。香油能在韭菜表面形成油膜,防止韭菜大量出水,攪拌均勻後,餡料就調好了。在案板上撒上底面,把餳好的面團取出來,輕輕的揉幾下把它揉光滑。之後把面團搓成長條,下成大小均勻的面劑子,並撒上乾麵粉防止粘連。隨後把面劑子逐個摁扁,擀成中間稍厚邊緣稍薄的鍋貼皮,這樣包的時候不會露餡。
麵皮全部擀好以後,我們開始包鍋貼。在麵皮上放上調好的韭菜餡,把麵皮對折一下,向前移動著捏合開口,就能捏出一個月牙狀的鍋貼。鍋貼全部包好以後,我們調一些麵糊。在盆中放入一小把玉米面,一小把麵粉並倒入適量的清水,調成很稀的麵糊,用來做冰花。此外還可以再加入植物油10克,使冰花更加酥脆。
電餅鐺燒熱,均勻的刷上油。等油溫五成熱時,把包好的鍋貼生坯放入鍋中,倒入調好的麵糊,輕輕轉鍋讓麵糊均勻鋪在鍋底。麵糊的量要稍微沒過鍋貼底部,之後蓋上鍋蓋,烙2分鍾左右,讓鍋貼內部更快成熟。2分鍾以後,在鍋貼表面淋上植物油,保留餅皮內部的水分,使餅皮更加柔軟。之後蓋上鍋蓋再烙3分鍾,把鍋貼烙熟烙透。3分鍾以後,鍋內麵糊已經燒干底,部出現了一層很漂亮的冰花,冰花金黃酥脆,但鍋貼表面仍然是柔軟筋道的口感,十分美味。
Ⅵ 鍋貼面的做法和配方
鍋貼面對我來說叫鍋出溜鍋出溜
還是為了方便我自己,我的菜譜好像都是為了方便我自己看,嘻嘻
用料
雞蛋 兩個
麵粉 適量
紫菜 適量
青菜 隨意
十三香 一丟丟
胡椒粉 一丟丟
香油 幾滴
鍋貼面對我來說叫鍋出溜鍋出溜的做法
碗里適量麵粉添水打一個雞蛋攪勻,加點鹽。
起鍋燒油,鍋熱下弄好的麵糊,顛鍋轉勻,熟了給煎餅翻面,用鏟子給煎餅禍害禍害,弄成一塊一塊的。
煎餅好了以後往鍋里添水,下紫菜,青菜(多放少放全看自己喜歡啥)加鹽,胡椒粉,十三香。
最後再打一個散雞蛋到鍋里,出鍋之前滴幾滴香油。
還是一個人的量哦,人多的話各種東西記得自行加量。
Ⅶ 想要做出香脆可口的鍋貼皮,應該如何做比較好
鍋貼和生煎除了形狀有差異之外,在口感和餡兒料方面傻傻分不清。鍋貼和生煎好吃的根源在於表皮焦黃脆香的鍋巴,但是人們製作生煎和鍋貼的時候,表皮總是容易變糊,黑黑的一團糟把包好的鍋貼放入電餅鐺中先烙3分鍾左右,乾麵粉加入適量的清水拌勻,倒在電餅鐺中,倒入的量不能太多,要分兩到三次倒入。待湯汁收干類似於鍋巴的皮就出現了。
兩者都是以麵粉製成,一般來說鍋貼用死面,如餃子皮;生煎包用輕發酵面。鍋貼全國各地包法多樣,形狀不一。鍋貼內餡可以是素餡或葷餡,而生煎以肉餡帶皮凍,熟食之時,湯汁流溢鮮美。當湯汁即將收幹事時,用小口油壺順著鍋邊撒入使用油,然後用雙手拿著鍋耳朵晃動,然後用鏟子順著鍋邊慢慢翻起,這時每個鍋貼中間有一層膜,小心別把它弄破。
Ⅷ 鍋貼是簡單的家常菜,想要鍋貼又脆又焦黃應該怎麼做
和面。麵粉中加入清水並攪拌均勻,攪拌成絮狀,後反復揉搓成面團,至面團筋道後覆蓋保鮮膜想法30分鍾。中筋麵粉和的軟硬適中,面要醒制到位,餡料根據自己的喜好,如果是肉餡,裡面加些水分充分攪拌成肉里,成品不幹口感好,烙制之前鍋燒熱加油,再放入包好的鍋貼,加入適量的水。
Ⅸ 鍋貼的做法
鍋貼是一種歷史悠久的中華傳統美食,相信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都少不了食用鍋貼,那麼鍋貼的具體做法是什麼呢?我們怎麼能把鍋貼做得營養美味又健康呢?這需要我們一步步地努力學習製作鍋貼的方法。下面就跟著了解鍋貼。
鍋貼的做法
鍋貼的做法在大體上可以分成三個步驟:第一,和面、發面;第二,拌制餡料;第三,包好、蒸制。下面給大家逐步介紹。
第一步,首先,把面和好,在溫暖的地方發酵,等到面的內部呈現蜂窩狀,並且體積膨脹超過3倍大,在用鼻子嗅的時候可以聞到酒香味。
第二步,拌制餡料。按照自己的喜好製作喜歡的餡料。這個步驟可以隨意發揮,可以在餡料里放一點鍋貼餃子料或者十三香。
第三步,包好、蒸制。把面團搓成長條,用刀或者直接用手把面分成一個個面劑子,在案板上撒上一層麵粉,用擀麵杖把面劑子擀成麵皮,把餡放在麵皮上,捏好,把捏好的鍋貼放在煎鍋里煎制。
鍋貼和煎餃的區別
1、製作的過程不一樣,煎餃要經過「煮」,並且煎餃是蓋上鍋蓋一次煎成功的。
鍋貼不能提前加水煮,只能用煎的方法來做,期間需要揭開鍋蓋淋水。
2、起源不同,起源於河南開封,而煎餃是中國北方地區特色傳統小吃之一。
3、鍋貼包制時一般是餡面各半,呈月牙形。鍋貼底面呈深黃色,酥脆,麵皮軟韌,餡味香美。鍋貼的形狀各地不同,一般是餃子形狀,但天津鍋貼類似褡褳火燒。從某種意義上說,日本人所謂的餃子都是鍋貼。鍋貼是大眾風味小吃。成品灌湯流油,色澤黃焦,鮮美溢口。東北也稱水煎包,又稱為煎餃。鍋貼跟煎餃不能混淆。兩者並不一樣。
鍋貼怎麼做好吃
1、洋蔥可以對半加,羊肉要肥瘦相宜最好,要小火慢煎。
2、麵粉水裡面加點醋,可以使鍋貼的底部更香脆。
鍋貼怎麼煎
煎鍋貼的時候,要使用平底鍋。可以在平底鍋的鍋底略抹一層油,將鍋貼擺到鍋底,將水灑在鍋貼縫隙處,期間需要揭開鍋蓋淋水。煎制好了之後,可以放到盤子里。在食用鍋貼的時候可以配上一些稀粥。不要多吃,防止對身體有不利影響。
鍋貼的歷史
據傳,北宋建隆三年春正月庚申初一,因為皇太後殯天後,宋太祖憂思過甚,無心飲食。一天,他在御花園散步時,忽然聞到一股香氣,原來是御廚在煎鍋貼。宋太祖一時胃口大開,吃了好幾個。這就是鍋貼的由來。
鍋貼的由來十分的神奇,大家都對這個有著悠久歷史。我們可以肆意品嘗這個源遠流長的食物。我們不由得感嘆先人的生活智慧。
鍋貼的熱量
鍋貼的熱量是根據餡料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的。大家在食用鍋貼的時候要注意不要多吃。畢竟鍋貼是煎制的,對身體不好。我們可以適當吃一些鍋貼。如果正處在減肥期間,最好不要吃鍋貼。鍋貼的皮是澱粉做的,餡料是有肉的,還是用很多油煎制的。這個吃下去肯定會使體重上漲。
吃鍋貼導致癌症嗎
吃鍋貼可能會導致癌症。因為製作鍋貼需要經過油煎,而如果煎鍋貼的時候油溫過高,會產生一系列對身體有害的物質,即使油溫控制的好,吃鍋貼的主要風險是油脂過量。建議:一、吃鍋貼的時候,每次只吃兩三個即可,不要貪多,鍋貼吃多了,就會攝入過多的油脂,對身體不好;二是選擇素餡鍋貼,不要吃;三是和粥搭配著吃,雜糧粥為宜,要稀一點。
鍋貼的營養價值
每天都吃鍋貼是對身體沒有壞處的,但是前提是鍋貼的餡料是葷素搭配的,如果每天都吃一種餡料的鍋貼可能就會對身體產生一些不好的影響。而且吃葷素搭配的鍋貼可以一次性地進行穀物、蔬菜、肉類的攝入,可以保證身體的營養均衡。但是如果每天都吃鮮肉鍋貼並且不補充其他食物,很顯然,人就會缺少蔬菜的攝入。這對身體就會產生不良的影響。
什麼人不能吃鍋貼
鍋貼的種類十分的繁多,所以說鍋貼並沒有十分通用的飲食禁忌。但是有一些很明顯的禁忌搭配,在吃羊肉鍋貼的時候不要吃極涼的食物等等,類似這樣的搭配。在吃涼的的時候依然可以吃別的餡料的鍋貼。
孕婦可以吃鍋貼嗎
可以。但是不要多吃,因為煎炸的東西可能會致癌。孕婦處在特殊的階段,營養需要加強,醫生囑咐要多吃一些水果和蔬菜,而且盡量多吃不同種類的食物,使得獲得的營養均衡。因此,只要對鍋貼里的食材不是過敏或者是有其他忌諱的,都可以正常飲食。食用鍋貼可以有效地為孕婦補充營養。因此孕婦是可以吃鍋貼的。吃鍋貼要注意不要多吃,要選擇原材料新鮮、製作過程干凈的鍋貼,最好不要街頭三無小攤里的鍋貼。而且在食用鍋貼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鍋貼的新鮮程度,不要吃變質的鍋貼。
鍋貼營養豐富,深受女性朋友的喜愛。適當吃一些鍋貼對身體有很多好處。鍋貼營養美味,製作方式也是簡單容易,十分適合一家人一起食用。大家可以在家做一下鍋貼。一家人一起享受美食的樂趣。
Ⅹ 鍋貼怎麼做好吃
一、西葫蘆鍋貼
食材:350g餃子皮、250g肉泥、150g韭菜、100g香蔥末、20g白芝麻、適量太太樂鮮雞汁、適量花椒粉、適量生抽、適量老抽、適量香油、適量鹽、適量糖、適量油
做法:1)肉泥中加入所有的配料和一點點的清水順著一個方向攪拌入味2)韭菜切碎,用鹽搓去水分,瀝干加入肉泥中3)將它們混合攪拌至粘稠4)取一餃子皮放上適量的肉泥(並且用舀肉泥的工具在餃子皮一邊沾下,這樣方便餃子封口)5)將鍋貼胚一一做好6)電餅鐺刷薄油,只開下盤,放入鍋貼胚煎至一面微黃7)加入沒過材料一邊的清水,用個蓋子蓋上燜煎8)至水分差不多時候撒上香蔥末和白芝麻,再淋點油至底部有脆感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