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安有什麼好吃的美食
導語:高安建縣始於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最早取名建成。唐朝武德五年(622年),為避太子李建成名諱,改建成為高安。以下是我整理高安有什麼好吃的美食的資料,歡迎閱讀參考。
高安腐竹地
高安腐竹,江西省高安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高安縣腐竹生產歷史悠久,得益於該縣優良的大豆原料和錦河特殊的水質條件,高安腐竹品質優良,營養豐富,多次榮譽國家、省市產品榮譽,產品銷售20多個省市,並打入了國際市場,部分產品已銷往美國、科威特等國家。 高安腐竹是以優質黃豆為原料,用傳統工藝加工製作而成的一種豆製品,主產.地江西省高安市,以產地而得其名。
瑞田老酒
瑞田老酒是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市的特產。瑞田老酒屬於半干型黃酒,具有入口甘甜味美,糯米的醇香自然綿長的`特點。瑞田老酒廠是在2003年由有六代釀酒傳承的陳久生先生創辦的。在吸收了祖傳的釀酒工藝基礎上又與南大食品系教授合作進一步發展。本廠位處風景秀麗的龍光山下,在山底擁有幾萬平米的山洞藏酒庫。 瑞田牌老酒,擁有入口甘甜味美,糯米的醇香自然綿長,6年以上的酒帶有比較重的醬香味,在藏酒庫中存放超10年的原酒就有1萬多公斤。
宜春茶油
茶油,是全球四大木本食用油料之一。油茶樹是我國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宜春市自然條件優越,油茶栽培歷史悠久,資源十分豐富。全市現有油茶林面積188.25萬畝,通常年產茶油800多萬公斤,而且,袁州區被譽為全國油茶之鄉。宜春氣候溫和,土壤肥沃,有著得天獨厚的油茶種植自然條件,油茶產業綜合開發利用也比較早。
粉皮炒肉
首先得把粉皮泡軟。需要蔥姜、植物、花椒、辣椒、雞精、醬油。 做法: 1、鍋中放油燒熱,加入花椒翻炒。若喜歡吃辣,可以放入干紅辣椒一起翻炒。 2、放入蔥姜蒜熗鍋。 3、放肉翻炒,抄的過程中酌量加入醬油,鹽。若不愛吃醬油,可以不放,炒至八成熟。 4、放入粉皮一起翻炒。 5、粉皮炒至八成熟時,可以個人口味加入辣椒。 6、粉條成熟時,熄火加雞精。……[詳細]
高安炒米粉
製作原料:新鮮米粉、肉絲、時令蔬菜、紅辣椒、薑末、蒜末、蔥花 調味料:鹽、糖、味精、醬油、胡椒粉 製作過程: 1、鍋中燒熱油.先把肉絲放下去煸炒,放姜蒜末爆出香味。再把時令蔬菜,紅辣椒放入鍋中,加鹽,糖翻炒。 2、把米粉倒入鍋中炒散開,加醬油及少許水。待炒勻米粉變軟滑,加味精及胡椒粉調味起鍋,撒上蔥花即可。 備註:這里的炒米粉,也可以用干米粉。在炒之前用水泡軟,炒的時候,要稍多加水燜一小會兒。
高安「三糖」
高安「三糖」包括芝麻糖、花生糖、寸金糖。選用優質原料經傳統工藝與現代科學方法精製而成,具有鬆脆爽口、香氣宜人、甜而不膩的特點,是高安市傳統特色產品。
長壽掛面
長壽掛面是高安市傳統特產,生產歷史悠久,自宋代以來,一直以白嫩細長,水煮清爽,風味獨特,易於消化而享有盛譽。該產品選用優質麵粉和碘鹽,採用傳統秘方和科學工藝精製而成,是迎親、饋贈、接友、居家飲食的理想食品。
太陽薯粉絲
以當地特色紅薯澱粉加工製作而成。食用價值高,被譽為「長壽食品」、「綠色食品」、「營養均衡食品」。經科學分析,長期食用紅薯澱粉具有抗癌、美容、減肥等保健功效。
高安燒賣
高安風味小吃,用麵粉皮包餡做成的一種點心。做法是:用麵粉加水搓碾成薄皮,然後以剝骨肉剁成肉醬加白糖、芝麻為餡,用薄皮包餡,包好後狀如石榴,皮似水晶,放入小圓籠中用強火蒸10分鍾左右即熟。帶熱出籠,油亮誘人,食之滿口流香,風味獨特。
湖田掛面
選用精麵粉為原料,摻以碘鹽、食用油等配料,由手工制筋,懸掛晾乾而成,呈絲狀或帶狀。境內掛面以黃沙崗、上湖、石腦、荷嶺等鄉鎮較多。黃沙崗鎮村村製作掛面,尤以湖田村製作精細,故稱「湖田掛面」,年加工量約1000噸。
紅旗瓜子
「紅旗牌五香瓜子」系高安紅旗商店精選西瓜子、甘草、精碘鹽、天然香料、等加工而成,風味獨特,歷史悠久,馳名全國,香氣迷人,具有獨特風味,口感上佳,不會上火,是饋贈親友之佳品。
田南南瓜醬
南瓜醬是用曬乾的南瓜片為原料,和糯米胡一起熬制,再加入辣椒等配料。冷卻後分片曬干。香辣可口,嚼勁十足。
2. 江西高安市有什麼好玩的
高安文化廣場。浮橋。南街的大排檔和燒烤。以上是建議晚上去的
白天可以去周邊的鄉村踏青、最好自帶午餐、方便快捷輕松的。
當然遠一點的鄉村好玩一點的就是華林了,那是避暑好地方
還有就是夏天天熱,出門在外注意防暑防曬
3. 高陽烤肉哪裡好吃
樂燒小核桃炭火烤肉。
1、高陽的樂燒小核桃炭火烤肉採用桃炭進行燒烤原料,能夠為烤肉提供獨特的炭火氣味。
2、高陽的樂燒小核桃炭火烤肉採用獨家秘制的烤肉調料,與烤肉相搭配,能夠為用戶提供更好地食用體驗。
4. 高安哪家飯店好吃
鳳凰賓館 錦匯大廈 上游大酒店 交通便利 三星 ,瑞湘等等、 這些都可以
5. 各地燒烤特色都有什麼 要菜名
1、新疆烤羊肉串
新疆烤羊肉串,是新疆民族特色的風味小吃。色澤醬黃油亮,肉質鮮嫩軟脆,味道麻辣醇香,獨具特別風味。據古書記載,烤羊肉串在中國已有1800多年的歷史。
其做法是:把羊肉和羊油切成薄片,肥瘦搭配地穿在細鐵釺上,放在長形的烤羊肉串爐上烤,然後撒些辣子面、精鹽和孜然粉,數分鍾即熟。其色焦黃、油亮,味道微辣,不膩不膻,鮮嫩可口。 原料:羊後腿肉,調料:醬油、辣椒粉、鹽、味精、麻油、烤香料。
(5)高安好吃燒烤擴展閱讀
燒烤(Grill,Barbecue),可能是人類最原始的烹調方式,是以燃料加熱和乾燥空氣,並把食物放置於熱干空氣中一個比較接近熱源的位置來加熱食物。
一般來說,燒烤是在火上將食物(多為肉類,海鮮,蔬菜)烹調至可食用;現代社會,由於有多種用火方式,燒烤方式也逐漸多樣化,發展出各式燒烤爐、燒烤架、燒烤醬等。
燒烤本身也成為一種多人聚會休閑娛樂方式或者是生意。不論在中國還是整個亞洲、美洲和歐洲,燒烤通常是小至家庭,大至學校的集體活動以及一些公司組織的集體活動。
6. 問一下,上海哪個燒烤店比較好,最好有價格和地址.
大鬍子燒烤
華陽路長寧支路口
內容:羊肉羊寶羊排雞翅雞尖雞心雞腸雞胗牛肉牛鞭羊鞭玉米洋蔥扁魚野兔腿據說有羊眼睛羊奶牛血管等比較惡心的,我朋友很喜歡,我沒吃過調料:辣粉超級辣粉調味粉
1、羊肉要吃肥的,特別是羊排,那肥油直流的三塊羊排,實在讓人無窮回味;
2、雞尖在於他的香,盡管沒什麼肉,但就是香;
3、羊寶在於他的沒騷味,又脆,就著啤酒喝,內力大增;
4、牛肉個人認為沒吃頭;
5、玉米很糯,又帶鹹味,別有風味;
6、野兔腿很大,精肉很多;
7、扁魚也很好吃,但個人認為再便宜2元就好了;
8、長寧支路上就有家羅森,可以隨時去購個飲料什麼的;
光頭燒烤
天鑰橋路零凌路15路車站終點站
歷史比較悠久的燒烤了,一對夫妻白手起家,架在馬路邊兒的一個小小烤肉攤兒,發展了成百上千的吃客,有時候想幾串烤肉要等一刻鍾,可見那時生意之火,羊肉(1元)豬肉(5角/串)最好吃。其次是牛肉(1元)和好吃的烤雞翅(3元/個),還有饅頭(1元),雞心(1元)等等,好多,羊雜湯(5元)。消費滿20元就可以發給你個小爐,小凳若干,辣椒粉孜然粉的自己愛怎麼烤就怎麼烤,這普遍的提高了吃客的積極性。
回味齋
吳江路步行街
聽名字就知道是清真的,沒有豬肉耶,生意總是太好,品種也全,羊肉羊腰羊肝羊心羊筋板筋。。羊也真倒霉唉。。還有牛。。還有雞。。都倒霉。此處價格味道衛生都不錯,最干凈的攤子。。
另一家大鬍子燒烤
西藏路新世界後面
可以坐下來吃的店。有些別家沒有的東西,比如烤雞皮,羊眼睛什麼的,附近有個盱眙龍蝦館,也不錯。這里可謂是步行街一枝花,哈哈
東昌路燒烤
地鐵東昌路久負盛名,一個老頭在那裡烤,人很多,油煙很大,據說他一個月能賺10萬,我心理很不平衡的!。
松阪燒肉店
錦江海金客餐廳二樓,正對錦江貴賓大樓大草坪
推薦:日本松阪牛肉:鮮紅色牛肉,白色魚紋脂,入口即化美國prime牛肉,奶味十足,秘制佐料浸蘸,很入味道。
推薦吃388元的情侶套餐,相對來說性價比最高!
巴西烤肉店
地址:淮海中路1582號/南京西路1649號電話:64377288
這個店比較老,也比較小,但是味道還是很不錯的,如果你想在同類中選一家去吃烤肉,這家是我的首選,覺得品種很多,帶elong卡有免費飲料,那邊飲料記得不便宜。58元/人,比較實惠的價錢。
達加馬巴西烤肉
地址:淮海中路398號中海大廈1樓/肇嘉浜路1111號美羅城8樓電話:64267056
68元一位的烤肉,和大多數人家一樣,很多人都不喜歡這家,但是我覺得還行,至少為它定位排隊過,是一家不功不過的烤肉店,路過就進去吃吃咯。
阿根庭燒烤餐廳
地址:仙霞路299號電話:62351828
感覺和達加馬很像,69/人,給我留下印象的是,冰激凌不錯。
婉君燒烤
虹古路、安龍路口,不能預定
生拌牛肉是特色,打在肉上的雞蛋均勻地攪拌到肉里,再加進放在一旁的梨條,很解油膩。冰過的,吃一口,很爽。鐵板五花肉光是看樣子就很可愛,一圈肥肉一圈瘦肉,搭配得好看。
東北碳烤
港匯廣場的後面
推薦:牛胸口肉。沒有全肥那麼油膩,卻比全瘦更香,比較適合搭配東北芝麻醬料。
韓式冷麵味道也不錯。總體來說價格合理。
考旺拉
淮海中路1045號64338290
羊肉串是店裡的招牌菜,在上爐烤之前,先要用十餘種調料經過兩個多小時的腌制,這樣的肉串烤好之後,非常嫩而且味道獨特,還有奶香。這里還有烤的三文魚和北極貝,可以嘗試一下。
烤樂碳烤
虹梅休閑廣場,虹梅路3338弄8號
烤樂羊排是來自內蒙小羊,比較鮮嫩,是店裡的招牌菜之一,這邊有烤豬手,比較特別。
維加斯餐廳
淮海路上海廣場
這里除了烤肉外,還有三十多種的匹薩,還有各式的中西式點心,好像特別適合我的口味!
自助的,好像58。
烤肉霸
港匯廣場美食街電話:64070489
地中海烤肉,土耳其風味,有個裹著羊肉的漢堡不錯,像快餐店!
錦江拉丁餐廳
茂名南路59號新南樓電話:64722718
這可能是最早的烤肉店。98元/位,15%的服務費,酒水另計,吃過兩次,感覺肉的品種蠻多的,還有表演可以看,不過,還是覺得貴了點,因為是五星級裡面的烤肉么。
巴聖烤肉店
地址:浦東世紀大道1388號電話:58208895
特色在於羊肉蠻正宗的,撒過孜然的肉香誘人。其他就一般了,68/人
熱浪西班牙餐廳
地址:南京西路996號電話:62174440
有蝸牛,有龍蝦,有海鮮。78元/人,環境還可以。青椒酪蝸牛,味道不錯,生蚝也可以。
史東岩燒
衡山路4號2f電話:64739672
是全上海我吃過的又貴又不好吃的典型。
這是一家燒廣東潮州菜的小飯館。這家餐廳座落在寶慶路一條的大弄堂內,會送香香的大麥茶,可以慢慢品茶慢慢點菜。最有名的是燒鵝飯,足足的燒鵝配酸酸甜甜的酸梅漿,還會附贈一碗湯和一份荷包蛋,價格只有10元。小店裡還有其他廣東燒臘,鹽鋦雞,鹵味,牛丸等各種冷盤熱炒,二個人花30不到可以點很多菜了。
靠近常熟路淮海路,灣仔碼頭對面。
齊辣
以前一直聽說這是個吃川菜挺貴的地方,著名的螃蟹鍋(2人份)就要388元,飲料一般都是58/扎的。那邊的臭豆腐很有名,咕嘟咕嘟大塊的臭豆腐冒著誘人的香氣,調羹舀了,熱熱的慢慢吃著,轉眼就只剩湯汁。烤菜小小的,大約7、8棵的樣子配了毛豆,味道一般。
鵝掌是特價,便宜。麻辣頭皮眩據說辣到頭皮發麻,一直很好奇,今日得見,原來無奇,不知道什麼肉,肥的,薄薄切了,下面襯了菜絲,加了麻醬,辣是滿辣的,但不是很特別。肥腸也是點了酒精爐,配了血,蒜苔,蒜苗,肥肥的但沒有嚼頭,不過辣味也是十足。
鱸魚價格最高,吃起來覺得還是蒸的或是炸的好吃,總覺得鱸魚比較適合淡淡的吃法,不過倒是吃了不少,因為沒有其他菜嘛。油炸冰淇淋不說也罷,反正不是特色,純是為了便宜果腹,吃完不止飽了而且很飽。鱸魚58,烤菜好像16,頭皮眩好像28,肥腸好像38,鵝掌特價好像5元,貴到不貴就是量有點少,不過辣是滿辣的,就是不麻。
地址:南京西路靠近上海電視台。
58¥街邊翅
看到的時候立刻想到了泰國吃過的低價排擋魚翅,那邊裝潢很有特色,簡潔醒目。冷盤「港式蛋卷」(12元),一個個黃黃的小卷,就象我們平時吃的蛋卷,咬一口,有色拉醬的味道,還有黃瓜的清香,原來在一個個的小卷中包著肉鬆、方腿絲、黃瓜絲,拌上色拉醬外面裹上黃色的雞蛋皮。冷盤「蒜香蘆筍」(10元),碧綠的鮮蘆筍切成小段,用蒜汁拌勻,很清口還有些大蒜的香辣。熱菜第一道當然就是這兒的招牌菜「泰式魚翅了」(58元),翻滾濃稠的湯汁包裹著魚翅裝在沙鍋中,放入奉送的豆芽和香菜,再加少許的紅醋,舀起一小勺魚翅放入口中,香滑肥鮮柔軟如絲的魚翅停於舌間,正宗,而且量足,足足三兩的魚翅加「阿一」湯鮑魚一隻、金錢菇三隻、還有碎蟹肉等。第二道熱菜上桌了「鮑魚扣鵝掌」(26元),鮮綠的西蘭花襯著一隻肥碩的鵝掌和一隻小鮑魚,躺在金色圍邊的盤子里,讓我忍不住先嘗為快,戴上一次性手套,左手拿起用火腿、老雞、鮑汁熬制的鵝掌,放入口中輕輕的一吮,骨頭就和肉分離開來,鵝掌香糯軟滑,燉的非常入味。
「白灼芥蘭」(16元)是精細的廣東菜,一根根芥蘭,都是最裡面的芯子,很嫩。點心是「玉米烙」(16元),是用純粹的天然玉米,烙成一張餅,上桌前切成小塊,入口微帶點甜,全是玉米自身的甜味,決沒放糖,正宗的粗糧。
地址:武寧路189號香千里美食廣場內(靠近普雄路口)
地點:在襄陽路服飾市場外
7. 燒烤烤什麼好吃,然後又容易烤熟
適合燒烤容易熟的食品有:
1、肉食類
雞肉類:雞翅中、雞胸肉、雞肉丸子(這些可以按照喜好提前腌制,現場刷醬也夠味)。雞翅膀有個講究就是在中間劃一刀,這樣容易入味。推薦「骨肉相聯」,超市都有售,散裝木頭串的雞肉和雞軟骨。味道接近KFC的骨肉相聯,燒烤的時候特別易熟,味道也好。此外雞心、雞胗也能烤。烤雞蛋也是一種風味。
牛羊肉類:一般超市都有串好的羊肉串賣,自己買肉切片或者串來烤也很有風味。此外還有羊腰子等,喜歡吃的可以考慮。牛肉除了牛柳外,可選牛肋排,鮮嫩而有韌性;牛肩肉是最利於烤熟的嫩肉。
豬肉類:五花肉(仿韓國人在錫紙上燒烤,烤五花肉蘸醬裹生菜葉吃)
2、海鮮類
魷魚、鮮蝦等:各種魚;各種魚丸子、海鮮丸子。傳說中的極品是「扇貝+大蝦」。大蝦洗干凈,烤的時候連頭一起串起來,兩面烤紅了就可以了,吃起來有種海鮮特別的甜甜的味道,建議不要蘸調料。扇貝買那種凍 起來一板一板的,烤得時候仔細的分開,在裡面刷上油和調料,直接放在架子上烤。烤熟後會有湯汁出來,特別鮮!拿的時候小心燙,別把湯汁浪費了。
3、香腸、火腿類
各種類型的午餐肉、火腿腸、香腸、臘肉等,烤來吃都非常有風味,又特別容易熟。4、蔬菜類
按照燒烤的常見和美味習慣推薦:土豆、蓮藕、玉米(煮過的)、洋蔥(很提味)、香菇、青椒、紅椒、茄子、紅薯、蘋果、蘆筍。玉米:選中等個頭的甜玉米,燒烤的時候要整個刷上油,放在火力相對弱的地方,要烤很久才能好,同時要記得不斷翻面。大蒜烤出來吃不僅口味獨特,並且大蒜本身具有殺菌作用,很適合野外食用。蔬菜可以和肉類組合成美式BBQ,好吃又解膩,一定要配點。所有的蔬菜要提前洗干凈、去皮、切片(塊)
5、麵食類
饅頭:饅頭片蘸面醬、辣椒醬,烤了非常好吃。小燒餅:芝麻燒餅就很好。豆腐塊、麵筋
8. 高安白蓮山莊有燒烤租嗎
高安白蓮山莊有燒烤租。趣玩戶外燒烤基地(高安大觀園休閑農庄)就可以租,位於新320國道美爾康陶瓷往南昌方向2公里處,基地已重新改造,環境優美。
9. 哪些燒烤食材好吃
羊肉串、雞翅、魷魚、茄子、香菇等。
1、烤羊肉串
烤羊肉串是最常見的燒烤小吃了,也是必吃的經典款,不過現在很多燒烤攤子都使用其他動物肉冒充羊肉的,正宗的很難吃到了。
10. 農村小時候去野炊,大家都燒過什麼好吃的
記得八十年代初,在高安中學教書,曾帶學生去爬過兩座山,其中野餐了一次。
先爬過高安南部的荷嶺。這是一座不高的山(也可能叫楓嶺),位於荷嶺鄉,山下有一座水庫,不大,名字忘了。現在還能記住的的東西好象僅有三樣,一是,當時山頂上有一棵大樹,好像是楓樹,也許是荷樹,我們曾在樹旁邊休息過。二是,據當地人介紹,中國當代著名的物理學家、中科院副院長吳有訓先生就是荷嶺人。三是,荷嶺是界山,北邊是高安,南邊是豐城,朝南望去,可看到豐城的村落與田疇。
那應該還是1985年秋天或冬天的事,當時的學生們現也已經50多歲了。但這次爬荷嶺沒有野餐,大家只是帶了一些零食充飢。
我印象特別深的是帶學生爬米嶺。
這米嶺在高安北部,與奉新交界,屬九嶺山脈南麓。米嶺比荷嶺高峻,這里山高林密,有馬路通往山頂。記得山上有一個微波站,有幾幢二層小樓,一個小院。山坡上有一處開山取石的工地,植被裸露處,全是麻石。當時就想:我們老家那邊的麻石是不是來自這里呢?
這次爬米嶺印象最深的,當屬野餐了。
這天上午到達米嶺時,下起了大雨,若是在雨中野餐,那真是件麻煩事。萬幸的是,這次我們早有準備,先賣好了菜和米,計劃在山下一位學生家中弄中飯。
這次在學生家中的"野餐"吃了什麼?豐盛否?味道如何?忘得差不多了。但有些東西是永遠也忘不掉的。一是,高安山區百姓的熱情。記得我帶著這幫學生一到他們家裡,家生家長就迎了出來,並點燃了一封長長的爆竹歡迎我們。我當時心裡一熱,特別感動。二是,這學生家裡並不富有,但他們拿出了家裡的蔬菜給我們、提供了油鹽醬醋等一應俱全的佐料,還全家老小擠出時間為我打理、安排午飯,心裡特別感激。三是,這個學生我一直記在心裡,他叫施興華。
施興華同學,你一向可好,羅老師心裡一直掛念著你。
米嶺"野餐"雖然過去三十多年,但我一直記憶猶新。它是我心中最美好的一段回憶,因為那個美好的地方,因為那個地方美好的人,因為那個我一直掛念著的學生。
我是農村的小孩,從小就喜歡與村子的小夥伴一起玩,不上學了就喜歡去野外玩耍,一般我們一起去游泳,抓魚逮蝦,做野炊等等!
去田野里野炊之前,我們都會計劃好每個人帶些什麼東西,大家都會帶點山芋,花生,玉米,去田野里進行燒烤,還會去河裡抓魚逮蝦一起燒,燒好美味,大家一起享受美好的野炊
七十年代,學校組織學生去燒"火土泥",同學之間就有了更大的"發揮」手段,烤蕃薯是再正常不過了,而更大膽的便將人家地里的木薯也敢"順手」而來(烤)……
註:
烤 木薯:
一:熟透:
二:不能吃皮和芯:
三:一次的量要小:
那是媽媽在杭州治病期間,一個周未的早晨,哥哥整理好一塊墊毯、玉米棒子、毛巾等東西後告訴我:「哥哥今天帶你去野炊」。野炊?對於6歲的我還不能完全聽懂,只是充滿了濃濃的好奇與期待。
到了溪灘上,哥哥先墊好了毯子,照顧我坐下後,就找石頭搭了個地灶,找來枯枝落葉,隨著火柴的劃過,一串串火苗 隨風起舞!哥哥將玉米 棒子插在了一根小棍上,放在火中上下翻滾。突然,「噼啪噼啪」的聲音像一首美妙的旋律,在空中回盪,可一會兒又慢慢的消失了……
哥哥從小木棍上拔出了玉米棒子,用嘴吹了吹,遞給了我。我迫不及待的咬了一口,哇!真香啊!比媽媽在家煮的好吃多了!望著饞貓似的我,哥哥拿出了毛巾輕輕的擦去了我嘴邊的黑「胡須」。
野炊的喜悅,哥哥的寵愛,在我的記憶中是如此的難以忘懷和美好!一幕幕浮現在腦海,猶如昨日……
但願世間人無病,兄妹同好度今生!
小時候在農村長大的,要說燒過什麼好吃的那可太多了。花生、毛豆、地瓜、苞米等等。簡直是一起皆可燒。
要說印象最深的得說燒魚啦。那是一個周末,聽說大河抽水,河都要干啦。我和幾個小夥伴早早的起來去大河摸魚。由於抽水灌溉稻田,水位下降了許多。我們幾個小夥伴脫下鞋光著腳在河裡面踩魚。這種魚我們叫它沙米頭,專往沙子裡面鑽,我們一腳挨一腳的踩,覺得踩到肉棒一樣的東西,那就是魚了。用手先去摸頭,掐住鰓拿出水面。用柳條串上。若再發現魚,就把魚串一頭叼在嘴裡,再雙手下去摸。這種魚最好吃,一根刺。大家摸魚很開心。不知不覺就到了中午,收獲都不小。開始覺得餓了,想燒點魚吃。可是誰都沒有帶火柴。怎麼辦那,最後想到一個辦法,去找瓶子,要瓶子的底,來取火。那時候還不知道瓶底相當於凸透鏡能聚光。是跟大人學的。把那個聚光的點,對准一些細的乾草,不一會草開始冒煙了用嘴吹了吹就著了,大家一起歡呼起來。開始把乾柴往火上放,火越燒越旺。其實燒魚也有講究的,不能在冒煙的火上燒,那樣燒出來的魚有煙味,不好吃。應該在火燒一段以後變成火炭然後再燒,或者烤。燒魚不用去內臟,也不用去鱗,鱗片可以保護魚不被燒焦。大家在火堆里埋了些魚。剩下每個人拿一個棍子插在魚嘴裡在火堆里上烤,什麼時候熟了自己掌握。魚燒好啦香味彌漫在岸邊。把魚從火堆里扒出來在地上摔摔灰就開吃,真香。原汁原味的,很新鮮。一個個臉上、手上弄的都是炭灰,像小鬼似的。只有笑才看出來牙是白的。那種快樂真是無法形容。覺得比現在的燒烤都好吃。它深深的留在我的記憶中。
各位在農村生活過的小夥伴們,你們有哪些童年趣事,說出來大家一起分享吧!用這些故事來喚醒我們的童心,伴我們快樂的走在布滿夕陽的路上。
我們小時候就是烤紅薯,烤玉米。
這個問題問得好,說起野炊吃什麼,記得最清楚的就是「燒魚」了。雖然幾十年過去了,童年的往事卻久久不能忘懷,仍然記憶猶新。
那還是六十年代,國家還很貧困,糧食也是定量供應,農村比城裡相對好一些,因此寒,暑假常去姥姥家玩。姥姥家住在鐵嶺市西豐縣松泉屯,往北過一個山嶺就是趙本山的老家開原市蓮花村。那裡有一個小水庫,記得姥爺常領我們去抓魚,那時抓魚用的是絲線織的一種網。一天姥爺帶著我,拿著掛魚的網,裝魚的簍,步行了一個多小時,來到水庫與河流相接的地方,那裡水淺且沒有波浪,姥爺把網橫著河放在水裡,還沒到對岸,就看見掛網的地方,被掛著的魚拍打著水面翻起浪花。姥爺拿著魚筐來回不斷地摘掛子上的魚,不到兩個小時,魚簍已經快滿了。姥爺說,找一些樹枝乾柴來,我們燒魚吃,我找了一小堆乾柴,費了很大勁才把火點燃,把魚往地上摔一摔扔到火里,用樹枝挑著燒,過了一會,姥爺上岸,我倆把要熟的魚用棍子夾出來,扯掉腸子,吃起來,這種原始香味可是從來沒有的,沒燒熟的地方還有血跡。爺孫倆改善了一次伙食,在那個年代可就是美餐了。回來的路上遇到了一個賣魚的,就賣給了他們,也不知姥爺收了多少錢。
因為這次掛到了魚,我們第二天早早地又去了,也不知是不是風向問題,這一次就沒有那麼幸運了,一上午也沒掛到幾條魚,燒著吃都沒夠。
童年的生活真是無憂無慮,好多美好的往事還留在美好的記憶之中。
農村兒時哪有什麼野炊,秋天小夥伴偷生產隊玉米,黃豆黑豆燒著吃。冬天套麻雀烤著吃,學校組織活動也就是自帶干糧大家圍坐在一起各吃各的,哪時也沒聽說過燒烤之類食品!
小時候在農村,我和小夥伴、大哥哥們到野外野炊,我們燒煮的小魚小蝦、悶烤的紅薯、架火燒烤的毛豆角、燎烤的青麥子、炕烤的玉米棒,是目前為止我依然感到是我吃過的最好的 美食 。
或許是那時太過貧窮飢餓,又似乎也還不是;或許是那時青山綠水、環境沒有污染的、食物不含農葯化肥,仍然似乎也還不是;或許是那時天真爛漫、情義濃濃、人心純凈、團結協作、無拘無束,似乎忘卻了或根本沒有一切生存生活的壓力,又似乎這一切都是童年、少年的天性,更多的應該是,當今對那個時代最美好的印記。
帶上幾個小夥伴,一起商量、約定好誰拿小鐵鍋,誰拿鏟子,誰拿鐵鍬,誰個從家裡拿鹽,誰個從家裡拿上火柴,然後就到西河,有時到北河,有時到西南河,一起去抓小魚小蝦,一旦抓上一些,大家一起撿拾乾柴,開始架火燒煮,過上一會兒,看著感覺魚蝦熟了,或分吃,或搶吃,一群小夥伴吃起,大夥感覺都比家裡大人做的,還分外嫩香。記得一次,弄了一鋼鍬小河蝦,沒等用鍋,我們直接架火,就在鋼鍬上燒烤起來,不一會兒,滿鍬鮮紅鮮紅、粉白嫩肉的小河蝦呀,隨便撒點鹽,一群娃娃一起就下手搶著拈吃起來,太香太鮮太好吃了!每每想起,口水似乎又要流了出來似的感覺。
烤紅薯是要先撿拾很多乾柴的,最好要多找些粗大的乾柴棒棒,最好跑的遠點、偏點的,抑或鑽到背靠河溝、河崖的地方,就是不能讓大人們看見。紅薯需是從公家紅薯地邊頭現挖的,這個任務需要大些的孩子完成,直接用手挖,不挖最大的、也不挖最小的,挖出紅薯不許把那顆紅薯挖完、挖死,然後還要封好土,讓那顆苗上其它的紅薯繼續長。很大的一堆乾柴,要挖一個大坑,把乾柴放在坑中點燃,一邊燃,一邊還撿乾柴往火坑裡加柴,眾人拾柴,但不能讓火焰太高。等乾柴燃燒成很多火炭,就把地里現挖的紅薯扔入火炭中間,挖上坑,把紅薯埋好,可以繼續撿柴加柴,讓火繼續燃燒,再之後,把土坑周圍的土,一起把埋入紅薯的火炭,全部覆蓋上,甚至埋入土下。再之後,可以干點別的、玩上一陣子。最後,感覺時間和紅薯在地坑的炭火中悶的差不多時,大傢伙一起扒開紅薯,此時烤紅薯那個香、鮮、甜的氣息呀,就會迎面撲來,分吃、搶吃都是分外香甜的,每個人都吃得上。
燒烤毛豆角和燒燎青麥子,乾柴依然是大家伴一起撿柴生火,不同的是乾柴的燃燒直接是在地面上的。燒烤毛豆角的豆角棵子是有講究的,既要有長熟、長干、發黃的豆棵,也要有幾棵豆角長飽但豆角、豆棵還發綠的豆棵。發黃的毛豆角熟的快,棵還綠的毛豆角熟的慢,可以邊吃邊扒拉掉在火堆上的豆角,把它們弄到火堆外,不然太燙手了。小麥必須是剛好長飽但還綠黃色的,需要燒燎的小麥,需紮成靶子,把麥穗兒頭部放在燃燒的火頭上燒燎,燎香燎熟後,最後需要有人脫下衣服,將之平攤在地面上,用燎麥靶子在衣服上揉搓,然後用手抓出捧起,用嘴吹去麥殼、麥芒,最後才可吃食燎烤的麥子兒。
野外吃食燒烤的毛豆角,或烤燎的麥子後,一群孩子的嘴上、手上、臉上,甚至脖子、胳膊上,全是野外吃燒燎豆角、麥子的黑黑的炭的黑灰,一群狼狽可笑的夥伴們會想法擦去卻總也擦拭不幹凈。烤玉米棒是要帶玉米棒外邊的殼殼,一起燒燎、或放火坑中烤熟,玉米的天然嫩香味兒,因為沒有跑氣兒,才會更加鮮美,更加香甜鮮嫩。燒燎、燒烤玉米棒,不同於燒烤毛豆角和燎烤青麥子,玉米棒個頭大,外邊再帶上幾層包裹的殼殼,往往都需要很長的時間,更多的時候,燒烤玉米棒,是需要放在炭火堆中、埋入炭火堆下,要埋上悶上好久才可以吃上上好的玉米棒的。但這樣燒烤出來的玉米棒,外邊的殼子,既便燒黑燒焦了,但玉米粒是不會弄臟的,特別是這種方法燒烤的玉米,要遠遠好於現在市場燒烤的玉米棒,加上過去的糧食,又都是沒打農葯、沒有上過化肥的。總之,我覺得小時候在農村,野外野炊中的小魚小蝦,野外燒烤的紅薯、毛豆角、燎小麥、烤玉米棒,真的比現在的這些更好吃。
農村小時候去野炊,大家都燒過什麼好吃的?
野炊的時候做過好吃的有烤紅薯,烤玉米,烤花生,烤肉,烤雞,烤魚。
說到野炊,我小時候真正的一次野炊是上初一。國慶節後不久,不冷也不熱,我們班五十多號人包了一輛大巴,在班主任老師的帶領下來到他家附近的水庫邊野炊。
那個時候沒什麼吃,不像現在出去野炊,在超市裡可以買到各種各樣已經製作好的 美食 用來烤著吃,方便,簡單又美味。
當時我們先去了一趟老師家,在老師家搬了一麻袋的紅薯,小半袋花生,幾斤玉米,還有幾斤切碎片的肉,幾只殺好的雞。
我們選了一處地勢比較平坦,水比較淺的地方,分組用石頭搭了好幾個灶台。然後在附近的山上撿了很多干樹枝,一起燒火烤東西吃。
女同學負責用早已准備好的竹簽穿花生,玉米,肉,把它們做成花生串,玉米串,肉串。男同學負責燒火烤紅薯,烤雞和那些串串。
當時水庫的水很清,裡面魚也很多,大部分都是草魚和鯉魚。老師跟村長打過招呼後帶著班上的男生在淺水區撈了幾條又大又肥美的草魚上來。於是我們有了第一次的柴火烤魚。
忙活了好幾個小時,待所有的食物都烤好之後,我們開始吃中飯了。
烤紅薯,烤玉米,烤花生,烤肉,烤雞,烤魚擺滿了三張折疊桌。
很多食物因為條件有限,烤熟後賣相比較難看,但是對於很多人來說,這是自己人生當中比較正式的一次野炊,也是自己第一次烤東西吃,不管好不好看,都覺得很香很好吃,也很有意義。
其實出去野炊,吃是小事,最主要是感受野炊的氣氛,大家在一起團結互助,開動腦筋,自食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