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燒烤大全 » 怎麼淋饃好吃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怎麼淋饃好吃

發布時間: 2022-11-06 01:50:36

Ⅰ 烙饃時,用熱水還是涼水怎麼製作出好吃的烙饃

一定要用熱水和面,要不然烙不開一個。特別是冬季,就象拽皮筋一鬆手就彈回去了,冬季最好是放些玉米澱粉好烙。把少量的小麥麵粉倒進盆中,用四十度以內的溫開水來揉面,水流量是小麥麵粉的一半。將開水漸漸地倒進小麥麵粉中,並且用木筷不斷的混合,拌到並沒有乾麵粉時著手搓成一個光潔麵糊。蓋上蓋子餳面二十分鍾。 把餳好的麵糊取出來,上灑少量的乾麵粉搓成一個光潔的麵糊,在麵糊正中間掏開,兩手不斷的旋轉,拉斷後就變成一個條形。

密人之烙菜饃用的蔬菜無需鹽及五料腌漬、烙時不出水、吃時無失蔬菜本色,並沒有特點也是特點。白烙餅便是將面揉光潔,用擀麵杖擀成大概1.5cm厚的烙餅放鍋中立即烙就可以了,烙餅里邊鍋中也不加點油。五香油烙餅便是把烙餅擀薄,上灑香豆子,鹽,胡麻油,捲起來再擀開,烙時鍋中也放胡麻油,烙餅裡面外面都是有油,香的很。炕鍋規定事前要有一定的人氣,隨後洛餅放入後,微出泡就翻過去,稍停反面也是有出泡就可以。

Ⅱ 烙饃怎麼做又軟又好吃

把烙饃做的又軟又好吃的步驟:

1.麵粉用溫水和成面團蓋上保鮮膜醒20分鍾;

2.醒好的面團取一小劑子放在案板上揉圓;

3.用擀麵杖擀成面片面片上均勻的撒上少許鹽和油;

4.撒上鹽和油以後在揉圓擀成麵皮;

5.電餅鐺里放少許油把擀好的麵皮煎至兩面金黃就可以了。

烙饃 (luǒ mō)是徐州方言的發音,其他地區稱之為單餅或薄餅。烙饃作為一種徐州特有的麵食,相傳起源於楚漢相爭時期。北宋時徐州抗金英雄趙立聚集群眾抗金時,地方百姓特製烙饃並卷上酥香而鬆脆的饊子,送與抗金英雄吃。故烙饃品種流傳,歷代不衰。在徐州地方曾流傳著這樣一首民謠:"圓圓小餅徑尺長,根根饊條黃脆香。外軟里酥餅卷饊,送與抗金英雄嘗。"清代順治年間,方文"客居彭門"時,在其《北道行》中這樣寫到徐州的烙饃:"白面調水烙為餅,黃黍雜豆炊作粥。北方最少是粳米,南人只得隨風俗。"從這可以看出,烙饃這種民間的面點食品不但歷史悠久,並且久有名氣。

如何做出又軟又好吃的油饃

好吃的油饃做法如下:

准備材料:麵粉300克、油適量。

步驟:

1、麵粉加入適量的開水和成軟軟的面團。

Ⅳ 烙饃怎麼做又軟又好吃

准備材料:麵粉、水、鹽,乾粉。


1、在碗中加入400g麵粉。


Ⅳ 烙饃怎麼做又軟又好吃

在我們河南,有一種小吃叫烙饃,烙的時候不用一滴油,恰巧就是因為烙的時候不用油,烙出來特別香。用來卷肉菜卷素菜,好好吃

1,烙饃用普通麵粉就行,今天用了400克麵粉,加入2-3克鹽,然後用70度左右的熱水和面,水量230克,攪拌絮狀後,加入15-20克食用油

2,揉成面團,然後蓋上蓋子,醒面10分鍾,等會揉的時候,就好揉多了

3,面團醒好後,然後把它搓成長條,分成20多克的一個小面劑子,然後再撒點乾麵粉

4,接下來,把每個小面劑子揉圓並按扁。收到一個盤子里,蓋上蓋子防止風干,還要注意不要粘連一起。

6,再接著,我們取出擀麵杖,把每一個小面劑子,擀成厚度約2毫米的大餅,不要太薄也不要太厚哦。

7,餅擀好後,就可以直接烙了。今天用的是平底鍋。先把平底鍋大火預熱,預熱好後,就可以烙餅了。這個餅很容易烙熟的,大約30秒左右就可以烙熟。所以烙的時候,一定要記得勤翻面哦。

8,餅烙熟的特徵就是,會鼓起泡泡,到鼓起大泡,就說明全熟了,看,像這樣,就熟了。這個餅烙的過程中,如果有乾麵粉掉落下來,被烙黃了,要記得及時清理出來,不然再烙下一張餅的時候,就容易烙糊哦

11,這樣的烙饃,我們可以一次性做很多,溫熱的時候,裝進保鮮袋裡,放入冰箱冷藏或冷凍就行。吃的時候,再熱熱就行了。用來做早餐午餐晚餐都可以哦。

Ⅵ 蔥花油饃的做法,蔥花油饃怎麼做好吃,蔥花油饃的

食材
麵粉適量
小蔥適量
食用油適量
鹽適量
水適量
製作時間:
用餐人數:
步驟
1
把適量的麵粉倒進面盆中
2
分多次加水和面
3
面和的軟一點,和好後蓋上濕布醒15分鍾以上
4
醒面的時間切些蔥花放進一個干凈的碗里,放入鹽、食用油
5
調成蔥花油待用
6
醒好的面團揉光滑,擀成長方形的片狀
7
淋上蔥花油抹勻,捲起來
8
揪成大小合適的劑子,擀成圓餅
9
平底鍋中放入少許食用油,小心地放入擀好的餅,上面也要淋少許食用油
10
中小火把餅烙至兩面金黃

Ⅶ 烙饃怎麼做又軟又好吃

需要准備材料:麵粉適量,水適量,鹽適量,食用油適量。

1、在盆子里添一碗面(根據多少人吃來添加麵粉),加入少許涼水,把面用筷子攪散(面成散散的一塊塊最好,這樣軟做的烙饃好吃),最後用手揉均勻。


Ⅷ 怎麼蒸饅頭好吃

在我們北方,饅頭是我們每天不可缺少的主食,所以家裡有剩饅頭也最常見。通常情況下剩下來的饅頭會重新放入鍋中,再次餾著吃。不過有時候饅頭剩下來好幾天了,重新餾著不好吃,扔了挺可惜,所以我會重新變著法加工烹飪一下,做成另一道美味食材。經過加工做出來的食材家裡人都喜歡吃,而且比剛出鍋的饅頭還好吃。炸玻璃饅頭把剩下的饅頭切成1厘米左右的小方塊。准備好一個碗,碗中磕入一個雞蛋,並攪拌均勻。把切好的饅頭塊放入碗中,均勻的裹上一層雞蛋液。鍋中燒油,油量要稍微多一點兒,油溫五成熱,把饅頭塊放入鍋中用小火慢炸,炸至金黃撈出。

鍋中留底油,放入適量的白糖,用小火熬糖融化,由小泡變大泡,最後變成香油黃色,把炸好的饅頭塊倒入,讓其均勻的裹上一層糖汁即可。一口一個香甜酥脆,就像小零食一樣,非常好吃。雞蛋炒饅頭把剩饅頭用刀切成薄片,然後再切成條狀備用。碗中打入一個雞蛋,攪拌均勻備用。鍋中燒油,油五成熱放入切好的蔥花爆香,然後倒入切好的饅頭條,用小火煸炒,並放入少許醬油,再沿鍋邊加入少許食用油,防止饅頭粘鍋,並不停的翻炒至饅頭金黃,加入適量的鹽翻炒均勻,最後把雞蛋液均勻的淋入炒好的饅頭條上,即可出鍋裝盤。湯汁燴饅頭饅頭切成隨意的方塊,家中有排骨湯、打鹵湯、或雞蛋湯都可以,湯汁適量,放入自己喜歡的蔬菜,加入適量的鹽,鹹淡適宜。

芶入薄芡至湯汁稍微黏稠,最後把饅頭塊放入湯汁中,攪拌均勻即可。剩饅頭做成麵包糠把剩下的饅頭切成小丁,放入鍋中用小火不停的慢炒,炒干後變得非常香酥脆。這時候可以用擀麵杖把它擀成非常細的饅頭渣,然後用過濾網過濾一下,細細的渣子就是我們經常用到的麵包糠了。可以用來炸雞米花、雞腿、雞翅等。家中有剩饅頭不用再發愁了,按照上面的做法做出來的美食很好吃噢。如果喜歡您也可以試試吧,家人一定非常喜歡。大家好。我是小丫愛美食,在此期待您的關注。感謝您的點贊、轉發和支持。

在北方地區,饅頭作為主食幾乎是每天都會吃,不過由於種種原因,家裡時不時會留下一些剩饅頭。不知道大家是怎麼處理那些剩饅頭,我家裡一般都會把剩饅頭配合雞蛋一並炒著吃。炒出來的饅頭非常好吃,做法也簡單,只需要幾步就可以完成,即使是廚房新手,零廚藝的小白也能夠輕易學會。
今天,就和大家來分享一道炒饅頭的做法,炒出來的饅頭不亞於炒米飯的味道,說到這里大家會不會很好奇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主要食材:剩饅頭2個、火腿1根、黃瓜1根、雞蛋3個
配料:香蔥、鹽、胡椒粉、油、黑芝麻
具體步驟:
1.首先將饅頭切成片,再切成小丁盛入碗中備用;
2.准備一根火腿腸,切成丁,黃瓜也切成丁,香蔥切成段備用;
3.碗中先打入一個雞蛋,打散後倒入饅頭丁中,攪拌均勻讓饅頭外面裹一層蛋液;
4.碗中再次打入兩個雞蛋,放半勺鹽,少量胡椒粉,打散備用;
5.平底鍋中倒入油,油熱之後倒入饅頭丁,煎至金黃後倒入黃瓜,火腿腸和香蔥,稍微翻炒一下,接著用細點的漏勺淋入雞蛋液,小火將蛋液煎至快凝固時放點黑芝麻;
6.待雞蛋煎好後把饅頭盛出來,再用刀切成三角塊就可以開吃了。

Ⅸ 烙饃怎麼做才好吃

雖然我的故鄉主產水稻,但是烙饃對我來說並不陌生,夏季吃的多一些,薄薄的軟軟的烙饃卷上各種辣椒菜最好吃,再來一碗綠豆粥,晚飯就是這么解決的,一不小心還撐到了。前幾天去外地看父母,媽媽還專門做了烙饃吃,已經好幾年沒吃過了,咬一口又是童年的味道。烙饃沒有味道,不放油不放鹽,光用麵粉就可以了。看起來很簡單,但是很多人做的太干太硬了,卷菜的時候很容易碎,咬一口還掉渣,這就不好吃了。下面分享一下如何做好吃柔軟的烙饃。

步驟一:把適量的麵粉倒入盆中,用四十度左右的溫水來和面,水量是麵粉的一半。將熱水慢慢倒入麵粉中,並用筷子不停的攪拌,拌到沒有乾麵粉時下手揉成一個光滑面團。蓋上蓋子餳面二十分鍾。

步驟二:把餳好的面團取出來,撒上少許的乾麵粉揉成一個光滑的面團,在面團中間掏開,雙手不停的轉動,扯斷後就成了一個長條。

步驟三:將長條切成大小均勻的劑子,撒上少許乾麵粉,把劑子擀成一個很薄很圓的大麵皮,直徑三十公分左右,厚度和餃子皮差不多,甚至還要薄一些。

步驟四:把平底鍋或電餅鐺預熱,放入麵皮煎制,麵皮中產生小氣泡時翻一面,等麵皮呈透明色即可。

小貼士:烙饃的麵粉要求不高,不過追求有嚼勁的口感最好選用高筋麵粉。為了烙饃口感更軟,放涼後也不會變硬,最好用溫水和面,也可以用半燙面的方法來和面,冷水和面,烙饃放涼後會變硬。電餅鐺火力太小,在煎制時蓋上蓋子,以免水分流失,導致烙饃口感變硬。

一哥「新密 美食 印象」之――

鐵鏊子上翻動的美味

舊時集市,鏊子屬鐵器雜貨,形似龜背,三足鼎立,音意取「鰲」,上古流傳而來,有石有銅,鑄鐵最好,雖然現在有了電餅鐺之實用易控炊具,然密人對鐵鏊子仍情有獨鍾,城裡人還有耽意到鄉村古會場去賣來一隻家用的。

密人在鐵鏊子演繹的 美食 當首選烙饃,大街旁小巷內的「XX烙饃村」都說自家的傳統地道。客人進店,店家鐵鏊子已經撐起、中火燒熱,二三巧婦圍坐,燙面劑子在巧婦的小擀杖下瞬間擀成圓薄面膜,迅捷覆於鏊子面上,另一人持竹椑子壓邊轉動,使之受熱均勻,速翻三五遍,兩面起煳花挑離,乘熱送於客人卷葷素菜品食之,筋道十足、面香掛齒。卷菜也有講究,紅豆腐燒粉條、涼拌荊芥、蒜泥茄子(火燒最佳)、京醬肉絲、孜然羊肉最好。莫問價錢,盡情品嘗,各店烙饃不收錢、不外賣。

烙菜饃在新密吃法自是不同,烙饃劑子擀圓薄面膜,洗凈淋干各類青菜斬寸段(莧菜、韭菜、菠菜清香、荊芥、小茴香味殊、各類葉菜、苗菜、野菜更是出彩)輔於面膜上拍平,上再覆一面膜壓邊捏實,鐵鏊子中火燒熱,輕覆慢轉、壓邊均勻,水汽漸少翻面,反復兩次,見煳花離鏊塌(幾片熱饃摞起)軟。食之沾確好調勻之蒜汁,紅油辣椒隨意,口味各家不同,食之面香、菜香、蒜香、椒香沁人味蕾、舒人口舌。密人之烙菜饃用的青菜不用鹽及五料腌制、烙時不出水、吃時不失青菜本真,沒有特色亦是特色。

麵糊加雞蛋及腌好的蔥花青菜末攪至掛筷,熱鏊子略抹凈油,麵糊均勻攤平,水汽漸少翻轉,反復兩三次,兩面起煳花出香味挑離塌軟,食之沒了山東煎餅的筋道,但糯軟清香自有一番滋味。烙饃塌餅富於變化,攤上一張雞蛋皮切絲拌黃瓜粉條是用心拌的「新」三絲。烙上切片的茄子起煳軟塌、整個青紅鮮椒呈虎皮斑斕,筷頭撕條狀蒜汁涼拌,肯定不錯。

鐵鏊子上翻動的是 美食 ,更是密人對 美食 的堅守與創新並重的心得,追求 美食 於平凡家常之中,於時令節氣變換之間,於接納包融融合之碰撞交流,不失 美食 者之一顆匠心。

大家好,我是@鄉鄉小廚 ,非常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烙饃作為河南傳統的一道麵食,深受河南人民喜愛,河南是小麥的主產區,麵食是當地人日常吃的最多的主食,一日三餐離不開麵食,就像南方人離不開米飯一樣。在我們老家,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做烙饃,饃菜湯成為當地人早餐晚餐的標配。現在就跟大家分享製作烙饃的過程了,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材料:麵粉500克 水 250克

工具:鏊子 (平底鍋也可以) 翻饃批(音譯)

1. 現在已1斤麵粉現在已經麵粉為例

麵粉什麼樣的麵粉都可以。這次用的是高筋筋麵粉。製作出來的口感比較勁道。

2.把面分成兩半。其中一半兒用開水把麵粉燙熟。另一半兒加入涼水。揉成光滑的面團,蓋上濕抹布。醒半個小時。

3.然後取出面團。做成9個大小均勻的劑子。

4.撒上撒上麵粉。擀成圓圓的小。干成一個大的圓餅。薄厚均勻,這樣容易受熱。

5.把鏊子放火上燒熱

6.把擀好的面餅放在鏊子上,待一面變色,翻面。

7.用翻饃批挑著翻,火不要太大。待饃起泡了,就熟了。

結語

1.一半燙面可以讓饃吃起來更軟和,涼了也不硬

2.天氣乾燥時,做好了饃,用保鮮袋裝起來,這樣可以保持表皮不幹。

烙饃怎麼做才好吃? 做烙饃一般都是三步曲,和面,醒面,烙熟。 而 好吃的烙饃 則是 外殼脆硬,內里蓬鬆 。能有這個標準的烙饃,在 我的家鄉是以火燒饃 為主要代表的,所以今天就簡單分享一下我家鄉烙火燒饃的製作過程。(饃是比較厚比較大的,一次烙一個尺寸較大的就夠一家人吃,餅是薄的,一次烙多張,這是我家鄉對饃和餅最明顯的一個區分)

食材: 中筋麵粉500克,溫水230克,酵母3克;

面團

火燒饃的面團可硬可軟,硬的在做饃胚的時候需要費些力氣,軟面團則是輕松一些,我上面的用水量做的面團是軟趴趴的。

面團醒發時間

烙火燒饃一定要讓面團醒發的時間長,時間長可以讓火燒饃內里的瓤更軟乎一些,保證成功率,用溫水和面的原因就是可以加快發酵速度,節省面團醒發時間。小時候酵母粉不普及,都是前天晚上用老酒麴和面,第二天中午再烙的。

柴火灶烙火燒饃

用柴火灶烙饃最需要注意的就是控制火力了,鐵鍋因為傳熱速度太快,火力過於集中,所以在饃胚下鍋後 要減少柴火的添加,而且一定要等柴火燃燒盡了再重新添加 ,因此柴火灶烙饃最好選用 軟柴火,火星就能讓它重新燃起 。

相比較廚房電器烙的火燒饃,柴火灶烙的饃是外殼脆硬,且外殼還有一定的厚度,這就保證了外殼跟里瓤是兩種不同的口感,一硬一軟。

1.用高筋麵粉,容易發酵,口感跟麵包比較像,味道松軟

2.酵母用溫開水化開,活性高發酵成功率高。然後放在溫度高的地方發酵1.5到2小時。冬天的時候溫度低,下面可以放個大盆子加點溫水。

3.發酵時上面蓋層保鮮膜或者用鍋蓋蓋上,防止面吹乾。

主料2種

麵粉

300g



180ml

輔料1種

酵母 適量

烹飪步驟7步

步驟1

麵粉,酵母,水攪拌成軟軟的面團。水的比例要比做饅頭多,做出來才不硬。醒20分鍾

步驟2

醒好的面團分割成等份劑子

步驟3

取一份擀成2毫米厚薄圓片

步驟4

洗凈鍋,燒熱,放入面餅

步驟5

烙至上面變色,翻面,小火繼續烙。大概翻兩回,每面烙兩次

步驟6

裡面鼓起大大小小的泡,就出鍋吧。依次烙完所有的面餅

有喜歡的可以點擊關注,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