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燒烤大全 » 東北和菜怎麼吃好吃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東北和菜怎麼吃好吃

發布時間: 2022-10-03 12:43:44

A. 東北菜怎麼做好吃

導語:東北菜,講究吃的豪爽,吃的過癮,以下是我為大家精心整理的東北菜怎麼做好吃,歡迎大家參考!

鍋包肉

食材:豬裡脊肉、油、胡蘿卜、糖、香菜、醋、姜、澱粉

做法

1、把豬裡脊肉除去筋,切成差不多的'厚度。

2、澱粉用清水泡一個小時充分吸收,然後倒掉澱粉里的清水,放到肉片里。

3、澱粉和肉片用手抓勻,這個步驟可以稍微慢一點。

4、熱油鍋後,開小火炸肉片,炸好撈出,再次復炸一次。

5、把胡蘿卜去皮切絲,香菜洗干凈切段。

6、鍋內放適量的水、白醋、糖、姜絲、蔥。

7、把肉片放入鍋中翻炒後,撒上香菜翻炒一會兒,即可出鍋享用。

魚頭燉豆腐

食材:魚頭、豆腐、油、鹽、白糖、味精、料酒、醋、生抽、蔥、姜

做法

1、洗凈魚頭、豆腐、蔥姜,把豆腐切塊、蔥姜切絲。

2、熱鍋冷油,放入魚頭、中火煎制。

3、兩面煎制定型後,放入蔥姜絲。

4、開大火,先後烹入醋、料酒、生抽。

5、加入適量的清水,用大火燒開後,放入豆腐燉制5分鍾左右。

6、最後加入鹽、白糖、味精調味,即可關火盛盤享用。

脊骨燉土豆

食材:脊骨、土豆、香菜、鹽、味精、生抽、調和油

做法

1、把土豆去皮切滾刀塊,蔥切碎。

2、起鍋熱油,爆香蔥花。

3、放入土豆塊翻炒,然後加入生抽、注入適量的清水,燉制10分鍾左右。

4、放入熟脊骨。加鹽調味,繼續燉制到土豆熟透。

5、最後加入味精提鮮,即可盛盤享用。

豬肉燉粉條

食材:紅燒肉、粉條、凍豆腐、鹽、白菜

做法

1、把粉條剪短沖洗干凈,白菜洗凈切成塊,凍豆腐切成塊。

2、鍋中加入適量的水燒開,放入粉條燙泡一下撈出。

3、另起鍋加入適量的水燒開後,倒入燉至好的肉。

4、煮至1分鍾後,加入凍豆腐和粉條,轉中火繼續燉至粉條軟爛。

5、下入白菜繼續再燉至2分鍾,最後加入適量的鹽調味,即可盛盤享用。

醬骨架

食材:豬脊骨、鹽、蔥、姜、蒜、八角、桂皮、生抽、老抽、白糖

做法

1、把大蔥切段、姜切片、蒜去皮,八角、桂皮洗干凈備用。

2、把豬脊骨洗干凈,放入鍋里加入適量的清水,浸泡1小時。

3、鍋下水燒開後,將豬脊骨放入焯水,再沖洗凈豬脊骨表面的浮沫。

4、另鍋下水把焯過水的豬脊骨放入,接著加入薑片、蒜粒、蔥段、八角和桂皮,然後淋入生抽、老抽,撒入糖、鹽。

5、蓋上鍋蓋,用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燉煮2小時,收汁即可盛盤享用。

B. 東北爽口涼拌菜怎麼做,清香適口,營養豐富

東北菜中有一道經典的冷盤——涼拌大拉皮,其流行程度可以說是超越任何一道東北菜,尤其是宴請賓客時,“東北大拉皮”幾乎是冷盤中必點的菜品之一,二十多元一大盤,物美價廉。拉皮色澤晶瑩剔透,口感勁道爽滑,吃著很是過癮,尤其冬天吃膩了大魚大肉,這時候就需要來一盤清新爽口的涼拌菜解解膩,分享一道菜名為“五福臨門”的涼拌拉皮。

C. 這個季節,是東北農家菜最好的時候,知道最正宗的吃法怎麼吃嗎

8、9月份,是東北最好的季節,無論是吃、穿、住、行,沒有不適宜的,保證讓你不來不知道,來了忘不掉!

其實,說起東北,包括三個省,黑龍江省、吉林省、遼寧省,但最最純正的東北還是黑龍江省。

因為吉林省偏下,遼寧省更是相隔甚遠,幾乎進關了。

說起黑龍江,可能很多人只知道哈爾濱的」冰雪大世界「,但黑龍江絕不僅僅只有冬天冰雪的特色。

黑龍江省的伊春想必很多人都聽說過,號稱」祖國林都「、」天然氧吧「、」中國自然水域漂流之鄉「,可見它的森林覆蓋率之高,河流流域之廣。

這么說吧,只要你進入黑龍江地界,要山有山,要水有水,氣候宜人,環境優美。

01

出來 旅遊 ,除了景美,最主要的還要吃得美。

在人們印象中,山珍海味是上等的 美食 。而山珍是我們這里的特色之一。

這個季節,不但能吃到新鮮的山珍野味,有興趣還可以自己去采,各種蘑菇、山野菜。

但再好的山珍海味也不能天天吃,只是吃個新鮮。

今天我想帶大家嘗嘗地道的東北特色農家菜,「三烀一燜」、「一鍋出」和「東北大飯包」,也許在其他地方也能吃,但食材不一樣,味道絕對不一樣。

」三烀一燜「 :」三烀「指烀玉米、土豆(或窩瓜)、茄子,」一燜「指用雞蛋、農家醬、青椒蒸熟的雞蛋燜子,又叫辣椒燜子。

這是這個季節到東北來,必點的菜之一,最好是到鄉下,用大鍋烀。也許有人認為這幾樣蔬菜很普通,買了在哪都能做。

錯!這個菜最純正的吃法講究食材和時間。

食材必須是東北當地現摘的,最好是農家小園菜,不上肥、不上葯,經過一定時間的光照。

時間最好是7月末至9月初,7月之前也有,但一般都是大棚產的,口感不一樣。9月初以後,玉米就老了。

02

為什麼一直強調東北特色?因為東北黑龍江這的土質和別的地方土質是不一樣的,它是世界僅存的三大「寒地黑土」之一。

分布在黑龍江省的嫩江、克東、海倫、綏化、哈爾濱等縣市,黑土有機質含量大約是黃土的十倍,是肥力最高、最適宜農耕的土地。其餘兩塊在俄羅斯和美國。

東北的冬、春兩季,大部分菜是從外省運過來的。夏秋兩季,老百姓吃的大都是自產農家菜。

雖說菜品都一樣,但口感、味道絕對是千差萬別。

東北的豆角,就是一大特色,是非「寒地黑土」種不出來的,名字也好聽,有「家雀蛋、兔子翻白眼、黃金溝」,都是香香、軟軟、面面的。

南方豆角是以「脆」著稱,而東北豆角是以「面」著稱。

也許有人在東北菜館吃過 「東北大豐收」 ,就是以東北秋季豐收後的農作物命名的。菜里有排骨、豆角、窩瓜、土豆、玉米。

外地的東北菜館做的這個菜也許菜品是一樣的,但口感是不一樣的。尤其是豆角和窩瓜,是脆脆、水水的。

但當地的「豐收燉」,豆角是鼓豆的,面的,窩瓜是甜面的,可以噎人的,土豆都「面得起沙」,雖然我們土地里沒沙子。

還有東北小園的柿子,紅的、黃的、綠的(賊不偷),在園子里摘下不用洗,當時就吃,與摘下來拿到屋裡洗洗再吃,感覺都不一樣。

絕對是純天然,純綠色,掰開柿子瓤都起沙,酸甜可口,美味。

再說最普通的茄子,外地運過來的有圓的、長的、黑的、白的,品種多樣,但吃著不一樣。

外地茄子不吃水,燉出來的菜,菜是菜,湯是湯,怎麼燉都不粘稠、不軟糥。

而當地小園茄子,燉出來是綿綿軟軟的、糥糥的,湯是粘稠的,放點東北大醬,青椒,那叫一個下飯。

03

在十幾、二十年前,很多人瞧不起農村人,認為農村很窮、很土。

可現在的農村家家都大房子、大院,窗明幾凈,冬天有暖氣,大部分人家都有上下水,上廁所都不用出屋。

現在很多人都恨不得多有幾個農村親戚,到了夏秋兩季,家人、朋友相約,去 旅遊 ,去度假。

院里支起大傘,涼風習習,這邊整點小燒烤,邊烤邊喝邊嘮著,那邊大鍋烀苞米、窩瓜、土豆,蒸點雞蛋燜子,蘸醬菜,老少皆宜,美味絕倫。

臨走的時候,還得去園子里摘些茄子、豆角、黃瓜、柿子,喜歡哪個摘哪個,大包小包,連吃帶拿,絕對是大豐收!

04

再嘗嘗 「一鍋出 」,就是大鍋內燉排骨豆角或小雞燉蘑菇、鯰魚燉茄子,鍋邊貼小花捲或玉米面大餅子,一鍋出來。

鍋內的肉香、菜香滲透到小花捲上,小花捲是發面的,裡面的鹼性加熱揮發到菜里,使菜品軟糥,兩者相得益彰,菜飯都有了。

黑龍江綏化有個安達市,牛是特產,謂之「牛城」。到了「牛城」,必吃「牛尾鍋」。

牛尾是牛身上最活的肉,瘦而不柴,香而不膩。 「牛尾鍋」 內可放土豆、木耳、豆腐等,可以根據各人口味添加菜品,能吃辣的放點干紅辣椒,鍋邊貼小花捲。

燉好揭開鍋蓋那一刻,鍋內滋滋作響,肉色紅潤,花捲綿軟,香味撲鼻,五官都跟著動了起來,沒等吃,口水都要流出來了。

咬一口帶著咸香滋味的花捲,唆一塊嫩滑鮮香的牛尾,人間美味!

05

「東北大飯包」 更是純純的東北特色。因為南方人不喜吃生菜!在東北人的餐桌上,蘸醬菜是必不可少的菜品之一。

大飯包的食材就是蘸醬菜改良的。入秋後,大白菜葉長到兩個巴掌大,用水泡好後,控干水份,讓它軟些,不那麼脆,好包。

新下來的土豆,烀一鍋,也可以在鍋里蒸一小盆雞蛋燜子。揭開鍋蓋那一刻,土豆開花裂半,香氣撲鼻,就已經垂涎欲滴了。

趁熱用盆撿出幾個,壓碎,可以拌入雞蛋燜子、農家醬或雞蛋醬、辣椒醬,根據各人口味,再把小園剛摘的香菜、香蔥切碎,撒到土豆里拌勻,倒入晾好的大菜葉上,兩手抱著吃,絕對是百吃不厭。

也可把土豆換成米飯,但最正宗的吃法還是土豆。熱量少,好消化,不增肥,有食慾。

現在人生活條件好,都不缺吃。大魚大肉,生猛海鮮,雖說好吃,但常吃也夠,還不宜消化。

對於減肥、 養生 的人,農家菜絕對是首選。

06

除了吃,再簡單說說穿、住 、行。

來東北首先不用擔心天氣,不像南方有些地方連綿雨季,潮濕,或是梅雨季節,出行不方便。

東北的天氣和東北人的脾氣一樣,來得快,去的也快。下雨,就是一陣急雨,下完就拉倒,莊稼也不缺水了,空氣也清新了,還不耽誤出行。

入秋後,天氣不悶不熱,出門穿短袖不冷,穿薄長袖不熱。

室內不用空調、不用風扇,經常是涼風習習,無論休息還是出行,都非常愜意。

以上這些,都是我切實的親身感受。每次享受 美食 的時候,都會想這么好吃的東西,應該讓更多的人知道,都來品嘗。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喜歡田園生活,緩解壓力,空氣清新,食物美味,價錢不貴。

本人坐標黑龍江綏化,小城不大,風景如畫,觀迎光臨,休閑度假!

D. 東北人餐桌必不可少的一道菜,五彩繽紛涼拌菜怎麼做

你覺得涼拌菜怎麼做最好吃?

涼拌菜做的最好吃,需要保持食材的原味,又要激發出佐料的香味,吃起來酸爽清脆,才是非常成功的。

選什麼食材?

一般可以涼拌的食材首選黃瓜,其次以下食材都可以用來涼拌:

蓮藕、海帶、豆芽、土豆絲、木耳、粉絲、萵筍、西紅柿、蒜苔、豇豆、生菜、蘆筍、西蘭花、秋葵等等。

E. 東北三鮮怎麼做好吃

F. 如何做出好吃的東北菜有什麼小技巧

東北菜是比較受歡迎的,比如說鍋包肉和東北大拉皮兒是非常好吃的。如果你想做出好吃的東北菜,就應該捨得放油,如果油少的話,那東北菜就會變得非常的難吃。並且你還應該購買比較好的原材料,比如說鍋包肉最好選用豬的後腿肉,這樣就會比較的滑嫩。如果你用雞胸肉做鍋包肉,那麼鍋包肉就會比較難吃。

總結

其實做東北菜根本沒有一些秘訣,只要你舍的放油並且購買比較好的原材料,那麼東北菜就會比較好吃。

G. 東北菜怎樣做才好吃

東北菜的特點是:

一菜多味、咸甜分明、用料廣泛、火候足、滋味濃郁、色鮮味濃、酥爛香脆,烹調方法長於熘、爆、扒、炸、燒、蒸、燉,以熘、炸、醬、燉為主要特點。

東北菜講究吃得豪爽、吃得過癮,所以色香味中的色幾乎入不得廳堂(配菜單一,一般只有兩三種食材,只用蔥、辣椒等簡單調味料,所以菜色不佳)。

一般人都認為(其實並不確切)東北菜的代表菜有白肉血腸、豬肉燉粉條、鍋包肉、東北亂燉、小雞燉榛蘑、熘肉段、地三鮮、扒三白、賽熊掌、醬骨架、殺豬菜等等。

東北人喜好吃的酸菜和用蔬菜蘸大醬的蘸醬菜也是東北飲食區別於其他菜系的一大特點。

不拘泥於細節,頗有東北人的氣質。利用東北特產原料和純綠色食品原料,許多菜餚表現了嫩而不生、透而不老、爛而不化或者外脆里嫩、外酥內爛的特徵,口味醇厚香濃,菜餚豐富又實惠。

把上述東北菜的特點領悟了,自然也能做出好吃的東北菜了。

經典菜:

鍋包肉

葷菜:鍋包肉、尖椒干豆腐、大棒骨、熘肉段、白肉血腸、熘肥腸、東北亂燉、酸菜排骨、醬骨架、酸菜白菜豬肉燉粉條、小雞燉蘑菇、蔥燒鯉魚、花椒嫩醉雞、拌肉皮絲、爆煎鯉魚、韭菜乾絲、麻醬紫鮑、鴛鴦戲飛龍、紅燒肘子、蛋泡銀魚、茄汁草魚片、芹菜魚絲、五香牛肉、熘花胗、蒜瓣燒田雞腿、鴨腰燒口蘑、芹菜炒牛肉、鯽魚過河、蔥爆肉片、魚腹藏羊肉、軟炸魚、辣豆瓣魚等等。

素菜:地三鮮、拔絲地瓜、燴酸辣干絲、木須柿子等等。

湯:羊肉冬瓜湯、甩袖湯、雞蛋湯等等。

H. 冬季,東北人最稀罕吃的14道家常菜,都是東北味兒,家常又好吃

本期導讀:冬季,東北人最稀罕吃的14道家常菜,都是東北味兒,家常又好吃

東北菜,又稱「關東菜」,東北菜因其傳統家常性,深受大家喜愛,具有 朴實、醇厚、自然風格的鮮明「關東」情調,食材、風格、口味均極具東北特色的菜餚,大眾、家常、好吃、愛吃、吃了更愛吃,正是傳統東北菜的特點。

東北物產豐富,家常菜所用的食材也都十分家常,都是地產食材,經過簡單的烹飪,正是這樣,越簡單的配料越能吃出食材本身的味道,菜餚符合大眾口味,原汁原味,營養豐富。

冬季,東北人最稀罕吃的14道家常菜,都是東北味兒,好吃又好做,東北很接地氣,也是家家都能做的,而且每一家做的都很好吃,都是各有各的特色,好吃又下飯,下面分享下做法:

【酸菜粉】 所需材料:東北酸菜半棵、粉條1把、豬肉100克、豆油和鹽適量、蔥1段、姜2片、大蒜2瓣、花椒粉半茶匙、白鬍椒粉半茶匙、味精少許、生抽1湯匙、老抽半湯匙、料酒半湯匙、

做法步驟:

1.首先要把乾粉條泡發,把粉條放到盆內,淋入開水,把粉條燙至變軟,再用溫水泡發1-2小時,將粉條泡發至無硬心即可,這樣粉條泡發的快。不能一直用熱水泡發,一直用熱水泡發,粉條炒制時容易碎,口感不好,不勁道。

2.把酸菜葉子剝下來,菜幫較厚的部位,用刀片一下,把酸菜切成細絲,放到清水中投洗一遍,將酸菜絲撈出,用手把酸菜絲攥凈水分待用。

3.豬肉切成絲,酸菜吸油,豬肉最好選用五花肉,或者帶些肥肉的,蔥切蔥花,姜切粒,大蒜拍一下,再切成蒜蓉。

4.鍋內加入豆油燒熱,下入肉絲翻炒,把豬肥肉翻炒出油。

5.下入蔥花和姜粒炒香,淋入料酒和生抽,翻炒均勻,料酒可以去除豬肉的腥味。

6.下入酸菜絲,花椒粉和白鬍椒,翻炒2-3分鍾。

7.下入泡發好的粉條,翻炒均勻,再加入少許水,加老抽調色,炒至湯汁收干,加適量鹽,味精,蒜蓉,翻炒均勻,盛出即可,一盤酸爽開胃的漬菜粉就做好了。

【 地三鮮】 所需材料:茄子3根、土豆2個、尖椒2個、油鹽適量、蔥1段、姜1片、大蒜2瓣、醬油1湯匙、澱粉12湯匙、

做法步驟:

1.准備好所需材料,土豆去皮洗凈,茄子和尖椒洗凈,茄子最好選用紫皮長茄子,皮薄比較嫩,吃茄子最好不要去皮,帶皮吃茄子有助於促進維生素C的吸收。

2.將茄子切去蒂,再把茄子切成滾刀塊,(滾刀塊就是將原料滾起來切成塊,將原料切成基本相同的塊),撒上少許鹽,拌勻,腌制10分鍾,(腌制後的茄塊會滲出水,茄子的顏色還不會氧化變黑,茄塊炸制時就不會吸油,做出的地三鮮不油膩,這是做地三鮮的小技巧)。

3.土豆切成滾刀塊,放在清水中洗去表面澱粉,撈出瀝凈水分,這樣土豆就不會變色,將尖椒去籽不要,再把尖椒切成滾刀塊。

4.將澱粉放在小碗中加入半碗水,鹽,攪勻,再加入醬油,攪拌均勻,調成勾芡用的汁,(鹽要少放,茄子腌制時,已經加了鹽,不要咸了)

5.鍋加油燒至5成熱,油量要沒過食材,下入土豆塊炸制,期間用炒勺不時的攪動,使土豆顏色炸制顏色一樣,將土豆炸至金黃,撈出控油待用

6.升高油溫至6-7成熱,下入茄子炸制,炸茄子油溫要高一些,期間不時攪動,盡量讓茄塊炸勻炸透。將茄塊邊緣炸至微紅,將茄子撈出控油待用,將尖椒在油里過一下,馬上撈出控油待用,

7.將鍋內油倒出,留少許油能把蔥姜炒香就可以了,下入蔥花,薑末炒香,下入炸好的土豆,茄子,尖椒翻炒均勻

8.淋入調好的汁勾芡,大火加熱至湯汁變得粘稠,撒入蒜末,翻炒均勻,關火,盛出裝盤即可,一盤下飯的地三鮮就做好了。

【熘肉段】 所需材料:瘦豬肉200克、油鹽適量、香油1湯匙、蔥1段、姜2片、大蒜2瓣、醬油1湯匙、白鬍椒粉1茶匙、料酒半湯匙、澱粉1小碗、

做法步驟:

1.首先要把澱粉泡一下,這樣可以防止炸制是有澱粉團受熱爆開,容易濺油,燙傷人。把干澱粉放在碗中,加入水,沒過干澱粉,攪勻,浸泡10分鍾後澱粉和水就會分離,澱粉最好選用土豆澱粉,炸出的肉段蓬鬆,口感好。

2.把豬肉先切成厚片,再切成段。

3.把豬肉段放在盤內,加入少許鹽,再加入料酒、白鬍椒粉,抓勻,腌制10分鍾,胡椒粉和料酒可以去除豬肉的腥味。

4.把尖椒去蒂去籽,切成片,蔥切蔥花,姜切末,大蒜切片,下面調溜肉段勾芡用的汁,碗內加入半碗水,再加入鹽,一勺醬油,半勺澱粉,攪勻就可以了。

5.浸泡後的澱粉,會沉澱到下面,表面有一層水,把上面的水倒出不要,將剩下的澱粉漿倒入肉碗中,放到腌制好的肉段里,再滴幾滴油一起拌勻,用手把澱粉和肉段一起抓勻, 使澱粉和肉段充分的融合在一起。熘肉段的抓糊最重要,只有抓糊好了,才能炸出外面酥脆起泡的外殼,才能保護著裡面的肉不會變硬發柴。加入少許油,這樣炸肉的時候不愛往外濺油,炸出的肉段外皮酥香。

6.鍋內加入多一些的油燒熱,把油加熱至6-7成熱,將裹上澱粉漿的肉段逐個放入油鍋中,中火炸到外皮硬殼,炸制定型,再撈出待用。可以分兩次炸第一遍,這樣就不用放太多的油了。

7.第一遍肉段都炸完後,開大火將鍋里的燒到7-8成熱,油裡面不再有劈啪的水聲,將所有的炸過第一遍的肉段倒入鍋中復炸第二遍,炸半分鍾左右撈出,瀝凈油待用。這時候肉段已經炸得外焦里嫩了,外皮非常酥脆,裡面的肉非常的嫩滑,這是做好這道菜餚的關鍵步驟,肉段要過兩遍油,才能炸到外焦里嫩的效果。只炸一遍,肉段撈出來後,一會兒就會回軟,沒有外焦里嫩的效果。

8.把尖椒在油里過一下,馬上撈出來,把鍋內的油倒出到容器內,鍋內留少許的油就可以了。炸肉段的油也不會浪費,把炸制用的油沉澱過後,炒菜也一樣用,沒有異味。

9.把蔥花、薑末和蒜片下入到鍋內炒香。下入炸好的肉段、蝦段和尖椒,翻炒均勻,淋入調好的汁勾芡,大火翻炒幾下,淋入香油,使勾芡的汁受熱變得粘稠,包裹在食材上即可,關火,盛出轉盤即可。

【毛蔥醬炒蛋】 所需材料:毛蔥250克、雞蛋3個、油適量、黃豆醬1湯匙、

做法步驟:

1.把毛蔥剝去外皮,切去根部,洗凈

2.再把毛蔥切成幾瓣

3.雞蛋磕入碗內,用筷子打散,黃豆醬如果比較干,加一點水稀釋一下,太干炒制時容易糊鍋

4.鍋加油燒熱,淋入雞蛋液,攤開,待蛋液加熱至稍凝固,再翻炒成塊,盛出待用

5.鍋內再添加少許油,下入毛蔥大火翻炒,將毛蔥炒制顏色變得稍透明,毛蔥烹制時間不宜過長,倘若把鬼子蔥炒蔫,沒有嚼頭不說,還有一種甜膩的味道影響口感。

6.下入黃豆醬翻炒均勻,再下入雞蛋塊翻炒均勻,關火,盛出裝盤即可。

【尖椒干豆腐】 所需材料:干豆腐300克、豬肉100克、尖椒1個、油鹽適量、蔥1段、姜1片、大蒜2瓣、水澱粉適量、鹼面少許、

做法步驟:

1.准備好所需材料,干豆腐最好選用東北干豆腐,薄而韌的。

2.先把干豆腐切成3厘米左右寬的條,再斜刀切成菱形片。

3.把尖椒去蒂,去籽,再切成菱形片。

4.豬肉切成薄片,放在碗中,加入料酒,澱粉抓勻,腌制10分鍾,料酒可以去除豬肉的腥味,澱粉可以使肉片滑嫩。

5.鍋加水燒開,下入干豆腐,加入少許鹼面,焯水2-3分鍾,撈出,放到清水中浸泡,干豆腐焯水時,在水中加入少許鹼面,會使干豆腐滑嫩,焯水後,放到清水中浸泡,去除鹼味。

6.鍋加油燒熱,下入肉片翻炒,把肉片翻炒至顏色變白,下入蔥花,薑末炒香。

7.下入干豆腐,淋入半碗水(如果有老湯,用老湯最好,味道香),加入鹽,燒開,煮幾分鍾。

8.下入尖椒,翻炒均勻,淋入適量的水澱粉勾芡,大火加熱至湯汁變得粘稠,加入蒜末,翻炒均勻,關火,盛出裝盤即可。

【黑白菜】 所需材料:白菜心1個、黑木耳(干)1把、油鹽適量、蔥1段、大蒜2瓣、生抽1湯匙、雞精1茶匙、米醋幾滴、

做法步驟:

1.首先要把干木耳泡發,把干木耳放到溫水中浸泡1-2小時,將木耳充分泡發好,干黑木耳若不得以充分泡發,口感和營養會損失很大。干木耳泡發好後,投洗干凈,摘去根部,再把木耳撕成小朵。

2.白菜選用大白菜的菜心部分,吃著口感好,脆嫩,水分足。把白菜葉子剝下來,投洗干凈,控凈水分。

3.把白菜片成片,白菜葉和白菜幫的部位分開放,把白菜用片成片,白菜更容易入味,白菜葉和白菜幫分開放,炒制時,先炒白菜幫再炒白菜葉,這樣,白菜幫和白菜葉的熟制時間一樣,白菜葉就不會炒過火,白菜吃著口感脆爽。這是炒白菜的小竅門。

4.炒鍋內加入適量的油燒熱,下入蔥花,蒜片,干辣椒段爆香。

5.再下入白菜幫大火翻炒1-2分鍾。

6.再下入木耳一起翻炒,將白菜幫炒制斷生。

7.下入白菜葉,再加入鹽,生抽,雞精,用大火快速翻炒均勻,關火,盛出裝盤即可。

【酸菜炒土豆絲】 所需材料:東北酸菜半棵、土豆2個、豬肉100克、油鹽適量、蔥1段、姜2片、大蒜3瓣、醬油1湯匙、料酒半湯匙、花椒面半茶匙、味精少許、

做法步驟:

1.把酸菜葉子剝下來,把酸菜幫比較厚的部位,用刀片成薄片,再把酸菜頂刀切成細絲,放到清水中投洗一遍,把酸菜撈出,用手把酸菜攥凈水分待用。

2.土豆去皮洗凈,先切成片,再切成粗細均勻些的絲,土豆絲不要切得太細。切好後,把土豆絲放到清水中投洗1-2遍,洗去土豆絲表面的澱粉,撈出瀝凈水分,土豆絲切好後,一定要投洗一下,否則,炒制時,澱粉遇熱,容易發粘,糊鍋底。

3.蔥切蔥花,姜切末,大蒜拍碎,再切成蒜末。豬肉最好選用五花肉,或者帶肥肉的豬肉,把豬肉切成絲。

4.鍋內加入油燒熱,先下入肥肉絲翻炒出油,再下入瘦肉絲一起翻炒,把肉絲煸炒至顏色變白。下入蔥花和薑末炒香,淋入料酒翻炒均勻。

5.下入酸菜絲翻炒1-2分鍾。

6.下入土豆絲一起翻炒,淋入醬油,再加入少許鹽,花椒粉,一起翻炒均勻,一邊炒一邊分次淋入少許水,翻炒4-5分鍾,下入蒜末,味精,翻炒均勻,關火,盛出裝盤,一盤酸香開胃,好吃下飯的酸菜炒土豆絲就做好了。

【雪裡蕻炒黃豆】 所需材料:腌雪裡蕻半斤、黃豆1碗、五花肉100克、油適量、蔥1段、姜2片、大蒜2瓣、海鮮醬油1湯匙、干辣椒7-8個、花椒十幾粒、八角2個、花椒粉1茶匙、

做法步驟:

1.把黃豆和雪裡蕻放到清水中浸泡一晚上,把黃豆泡漲,去除雪裡蕻一部分的鹹味。

2.五花肉切成丁,蔥切蔥花,姜切末,大蒜切末,干辣椒剪成段,辣椒籽不用。

3.把雪裡蕻投洗干凈,攥凈水分,再切成小段。

4.鍋內加入水,下入泡好的黃豆,再加入花椒和八角,燒開後煮十幾分鍾,將黃豆煮熟後,將黃豆撈出瀝凈水分待用。

5.鍋內加入油燒熱,下入五花肉丁煸炒,將五花肉丁翻炒出油。

6.下入蔥花、薑末、蒜片、干辣椒段炒香。

7.下入雪裡蕻翻炒1-2分鍾。

8.下入黃豆翻炒均勻,加入花椒粉,海鮮醬油,淋入少許水,燜制1-2分鍾入味,到時間後,加入少許味精,翻炒均勻,關火,盛出裝盤即可,一盤鮮香下飯的雪裡蕻炒黃豆就做好了。

【芹菜粉】 所需材料:芹菜半斤、粉條1把、豬肉100克、油鹽適量、蔥1段、姜2片、大蒜2瓣、生抽1湯匙、老抽半湯匙、料酒半湯匙、花椒粉半茶匙、

做法步驟:

1.粉條是干製品,需要提前泡發,把粉條放到溫水中浸泡1-2小時,把粉條泡發至無硬心。泡發好後,如果粉條過長,用刀切成長段。

2.芹菜摘去葉子不用,切去根部,洗凈,如果芹菜比較粗,順長劃一刀,破成2條,再把芹菜斜刀切成段。

3.豬肉切成絲、蔥切蔥花,姜切末,大蒜拍碎,再切成末。

4.鍋內加入水燒開,下入粉條焯水,攪拌一下,防止沾鍋底,把粉條煮至浮起,將粉條撈出。

5.把粉條撈出後,放到大碗內,加入老抽,半湯匙油,翻拌均勻,給粉條上色,加入油拌勻,粉條炒制時,就不會互相粘連,也不會粘鍋底。這是炒粉條的小竅門。

6.把焯粉條的水重新燒開,下入芹菜燙一下,撈出,放到冷水中投涼,撈出瀝凈水分待用,芹菜焯水可以去除芹菜的氣味。很多人不喜歡芹菜的氣味,焯下水,可以去除一部分芹菜的氣味。

7.鍋內加入油燒熱,下入肉絲翻炒,將肉絲炒至顏色變白,下入蔥花和薑末炒香。

8.下入芹菜翻炒均勻,淋入料酒,生抽,加入鹽,花椒粉,翻炒1-2分鍾,把芹菜炒入味。

9.下入粉條,翻炒均勻,淋入少許水,燜1-2分鍾左右,把粉條燜制入味,到時間後,撒上蒜末,大火收汁,關火,盛出裝盤即可。一盤好吃下飯的芹菜粉就做好了。

【東北麻辣豆腐】 所需材料:豆腐1塊、辣椒末1湯匙、油鹽適量、蔥1段、姜2片、大蒜3瓣、雞精1茶匙、生抽2湯匙、水澱粉適量、

做法步驟:

1.豆腐選用嫩一些的,把豆腐切成1.5厘米見方的塊。

2.蔥切蔥花,姜切末,大蒜拍一下,再切成末,把一半的蔥花,和蒜末放在碗內,加入2-3湯匙水泡一下。

3.鍋內加入水燒開,下入豆腐塊焯水,水開後煮2-3分鍾,豆腐焯水,可以去除豆腐的豆腥味。

4.將豆腐和焯豆腐的水一起倒出倒大碗內待用。

5.鍋內加入油燒熱,下入蔥花、薑末和辣椒末一起爆香,注意不要把辣椒末炸糊了,辣椒末炸糊了,有苦味。

6.淋入1碗水,再加入生抽和老抽,雞精,鹽,燒開,這道菜餚老式做法一般不是放水,而是放老湯提味,沒有老湯用雞精代替。

7.把豆腐撈出,瀝凈水分,下入鍋內,燒開,煮2-3分鍾入味。

8.淋入水澱粉勾芡,大火加熱至湯汁變得黏稠,下入泡好的蔥蒜水,加熱一會,關火,盛出即可,一盤好吃下飯的東北辣豆腐就做好了。

【老廚白菜】 所需材料:白菜5-6葉、木耳1小把、豬肉100克、粉條1把、油鹽適量、蔥1段、姜2片、大蒜2瓣、生抽1湯匙、老抽半湯匙、料酒半湯匙、干辣椒2-3個、花椒粉半茶匙、雞精1茶匙、米醋半湯匙、

做法步驟:

1.粉條需要提前泡發,把乾粉條放在盆內,淋入熱水,把粉條燙至變軟,再用溫水泡發1-2小時,把粉條泡發至無硬芯,木耳放到溫水中浸泡1-2小時,把木耳泡發好。

2.白菜洗凈,瀝凈水分,把白菜葉用手撕成塊。

3.白菜幫用刀順長切成兩半,再斜刀片成片,白菜幫片成片,切口大,能更好地入味。

4.豬肉切成片,用五花肉味道更好,蔥切蔥花,姜切粒,大蒜用刀拍一下,再切成末。干辣椒剪成段,辣椒籽不要。

5.鍋內加入油燒熱,下入肉片煸炒,將肉片炒至顏色變白,下入蔥花,姜粒,干辣椒段,炒香。

6.淋入料酒和生抽,翻炒均勻,去除肉片的腥味。

7.下入白菜片和木耳,一起大火翻炒,將白菜炒至斷生,稍變軟,淋入米醋,加入花椒粉,翻炒均勻。

8.下入泡發好的粉條,再淋入老抽調色,加入鹽、雞精,蒜末,大火翻炒,將粉條炒至變透明,吸收的白菜炒出的湯汁,關火,盛出裝盤即可,一道家常味美的老廚白菜就做好了。

【醬燜老頭魚】 所需材料:老頭魚2斤、香菜1棵、黃豆醬100克、油鹽適量、蔥1段、姜2片、大蒜3瓣、料酒1湯匙、干辣椒1個、海鮮醬油2湯匙、白糖少許、白鬍椒粉1茶匙、味精少許、

做法步驟:

1.把老頭魚剪去頭部不要,再刮鱗,去內臟,洗凈,瀝凈水分,老頭魚頭部沒有什麼肉,還有蟲子,不能吃,所以,老頭魚的頭,不能要。

2.蔥切蔥花、姜切末,大蒜拍碎,再切成末,干辣椒切成段,辣椒籽不要,如果黃豆醬比較干,加入2-3湯匙水,攪勻,稀釋一下,這樣炒醬時,醬汁就不容易糊鍋。

3.鍋內加入油燒熱,下入蔥花,薑末和辣椒段爆香。

4.下入黃豆醬小火翻炒,將黃豆醬小火炒出醬香味,炒制黃豆醬時,要用小火炒制,用大火容易糊鍋。

5.加入1碗熱水,再加入海鮮醬油,白糖,料酒,白鬍椒粉。

6.下入老頭魚,大火燒開,蓋上鍋蓋,轉小火燜制10分鍾。

7.到時間後,開大火收汁,不時地晃動炒鍋,防止醬汁糊底,撒上蒜末,加入味精,加熱至剩少許湯汁,醬汁變得黏稠,包裹在魚上,關火,盛出裝盤,撒上香菜段即可,一盤醬香濃郁,色香味俱全的醬燜老頭魚就做好了。

【肉皮凍】 所需材料:豬皮500克、鹽適量、蔥1段、姜2片、花椒10粒、大料1個、料酒1湯匙、

做法步驟:

1.把豬皮的表面刮一遍,把油脂片干凈,鍋加水燒開,下入肉皮焯水,焯一下到捲曲狀,撈出來,用刀將內里的脂肪剔除干凈。再把豬皮表面的毛處理干凈,用刮臉刀刮豬毛更方便容易些。

2.再把肉皮切成5厘米長,1厘米寬的條,鍋內加入水燒開,再下入肉皮,加入1湯匙料酒,焯水1-2分鍾,去除油脂,去除腥味,撈出用溫水洗凈。

3.蔥切蔥段,姜切片,將蔥段,薑片,花椒,大料放在煮肉調料盒內,沒有調料盒就用紗布包起來也可以,這樣做的好處就是肉皮煮好後不用往外挑調料,做出的成品干凈。

4.鍋加水,豬皮和水的比例大概是1:3,下入肉皮和調料盒,淋入1湯匙料酒,大火燒開,撇去浮沫,轉小火,讓湯保持微開就可以,不用蓋鍋蓋,這樣皮凍就不會有腥味,煮1.5小時左右,剩下肉皮和湯的比例1:1就可以了,煮至湯汁粘稠,能拉絲,關火。

5.將溫度降下來以後,將肉皮和湯澆在無油無水的容器內,我用的是保鮮盒,做了兩盒,我們平時叫外賣用的餐盒洗干凈也可以用,把里邊的水擦凈,不要有水,涼透後,蓋上蓋子,方便保存,放冰箱冷藏保存,放置一晚就可以吃了。吃不完剩下的放在冰箱冷藏,氣溫高皮凍容易化掉。

6.切皮凍的時候用鋸切法切皮凍就可以,不容易切碎,吃的時候配蒜醬,用皮凍蘸蒜醬吃就可以了,蒜醬的做法:蒜末,醬油,香油,也可以加些辣椒油,攪拌均勻就可以了。

【瘦肉皮凍】 所需材料:豬皮500克、豬肉(瘦)400克、干豆腐2張、蔥1段、姜2片、花椒10粒、大料1個、料酒1湯匙、紅燒醬油1湯匙、

做法步驟:

1.把豬皮的表面刮一遍,鍋加水燒開,下入肉皮焯水,焯一下到捲曲狀,撈出來,用刀將內里的脂肪剔除。再把豬皮表面的毛處理干凈。

2.鍋加水,冷水下入豬肉,燒開,撇去浮沫,煮10幾分鍾,將豬肉煮熟。

3.把肉皮切成5厘米長,1厘米寬的條,豬肉切成2厘米的方塊。

4.將肉皮放在溫水中搓洗,洗去表面的油脂,撈出,瀝凈水分。

5.將蔥段,薑片,花椒,大料放在煮肉的調料盒裡,或者用紗布把調料包起來也可以,這樣做出的成品干凈,看不到調料。

6.鍋加水,一斤肉皮放三斤水就可以了,下入肉皮和豬肉,放入調料盒,料酒,大火燒開,撇去浮沫,轉小火熬制,大約熬制1小時至1.5小時,煮至湯汁粘稠,能拉絲,關火。

7.加入鹽調味,再加入紅燒醬油調顏色。

I. 東北好吃的菜做法

在東北,人們是吃什麼的?有哪些好吃的菜?好吃的菜怎麼做?

【干鍋香辣肥腸】

[食材]

豬大腸600克,八角2個,桂皮1片,香葉、姜幾片,干辣椒、麵粉、紅花椒、丁香、蔥、鹽、生抽、白醋、雞粉適量,香辣醬1勺、料酒1勺

[做法步驟]

1、豬大腸先用清水沖洗,然後放入大碗中,加入適量白醋、鹽、生粉,里外分別揉搓三次,然後再次用清水沖洗干凈。

2、處理好後的肥腸切小段,加入鹽、生抽、白醋、料酒腌制20分鍾。

3、焯過水的大腸和步驟3中的香料一起放入高壓鍋,煮至冒氣後轉小火繼續煮十分鍾、

4、將煮熟的大腸盛出,瀝干水份,鍋油炸前再加兩勺麵粉抓勻

5、鍋內熱油後下腌制好的大腸中火油炸,首次下鍋先炸定型,然後撈出放涼再次下鍋復炸

6、另起油鍋留點底油,下姜、蔥、蒜和干辣椒小火炒香,再調入一勺香辣醬翻炒

7、放將炸好的肥腸下鍋大火翻炒,最後關火再下一點蔥段炒均勻

[小貼士]

1、不喜歡純肥腸的,還可以在最後一個步驟加入黃瓜條、胡蘿卜條、芹菜段等一起翻炒幾下。味道也很不錯!

豬大腸,相信很多人並不陌生,清洗的過程可能有點麻煩特別是在冬天,但是做出來成品的美味,相信很多人都無法抗拒。比如鹵水大腸、爆炒大腸、酸菜炒大腸、香辣肥腸等等,每種做法都有著不一樣的`口感, 這次做的香辣肥肥腸經過焯、煮、腌、炸、炒這五個步驟,讓原本普通的大腸變得如此美味,香中帶辣,而且帶有大腸獨有的香味.

【小雞燉土豆】

[食材]

小雞一斤,土豆350克,八角4個,桂皮2個,花椒2克,生薑2片,蒜頭8克,紅干椒5個,紅辣椒、青辣椒1個,醬油2湯匙,蚝油1湯匙

[做法步驟]

1 小雞仔處理好內臟,剁成大塊

2 鍋內燒開水,將雞肉開水焯燙3分鍾,撈出過涼水沖去臟氣

3 小土豆去掉外皮,放入蒸鍋蒸煮至筷子可以插入為止

4 鍋預熱倒入油溫熱至六分,放姜絲煎至微焦,將雞塊倒入翻炒至雞肉表面微黃

5 倒入醬油翻3分鍾,雞肉裹色均勻鍋內有點干鍋即可

6 倒入適量的水、干辣椒、花椒、蒜頭、八角桂皮慢火燉15分鍾至八分熟,放入土豆繼續燉

7 放入蔥結煮2分鍾,將蔥結夾出棄之,放入紅椒塊、青椒塊煮一分鍾,即可關火

[小貼士]

1 最後放土豆的時候不要太早,要不然土豆會太面···

2 配料可根據個人喜愛的口味適當自行調整

3 如果買不到走地雞或者土雞等味道比較好的雞,普通的童子雞、三黃雞也可以

【味噌燉雜菜湯】

食材:

排骨、冬瓜、醋、鹽、姜

製作步驟:

1、准備好食材;

2、排骨汆燙,冬瓜切成塊,蔥姜蒜、大料、花椒、干紅辣椒,洗凈備用;

3、鍋熱油,下排骨略煎一小會,入蔥姜蒜與肉一起翻炒爆香;

4、放入冬瓜及其它香料,翻炒同時加入老抽、鹽調味、料酒、甜面醬;

5、加足量冷水,開鍋後轉小火,至冬瓜軟爛湯汁收濃即可;

食材

五花肉片,包心菜,胡蘿卜,蘑菇,白味噌,薑片

步驟

1.准備食材,清洗干凈

2.胡蘿卜去皮切滾刀塊,包心菜洗凈用手撕成小塊,蘑菇刷洗干凈對切再對切

3.鍋中放一湯匙油,燒熱放薑片爆香

4.倒入五花肉片,煸炒至表面變色

5.倒入一大碗水(有高湯更好,我是放了一小碗昨晚吃剩的排骨湯)

6.燒開後撇去浮沫

7.倒入一湯匙米酒

8.倒入所有蔬菜,煮開後轉小火燉15分鍾

9.關火,鍋中不再沸騰的時候,挖一大勺味噌浸入湯中,用筷子攪,味噌在大勺中融化開後,放入湯中攪勻即可。起鍋前撒點大蔥白切成的片會更好吃。

J. 去餐館吃東北菜,該怎麼點菜

東北菜的話,建議您先要有個冷盤,我們東北人一般都喜歡點家常冷盤,因為大多數的東北人祖籍都是山東的,所以我們也喜歡點山東拌菜作為冷盤。或者是一些四川的冷盤在東北菜館里也很受歡迎。冷盤一到兩道。然後就是重頭戲熱菜了!熱菜分為肉菜和素菜,大多數的東北人喜歡多肉少素,尤其是去飯店,人多聚會的時候。一般都會點幾道特色東北肉菜,比如:鍋包肉、溜肉段、櫻桃肉、炸雙段(肉段和蝦段或者肉段和魚段),再有就是排骨類的,比如糖醋排骨、椒香排骨、熏排骨。還有就是最好來個燉菜,燉菜也是東北的特色之一,比如排骨燉豆角,或者是東北亂燉。魚也是必不可少的,點一道特色江魚,象徵著年年有餘。素菜的話我們經常吃的是白灼西生菜、百合西芹等等吧。

這個問題我比較有發言權,因為我很愛吃東北菜。

其實我不止愛吃東北菜,各個地方的菜品,只要好吃,我都喜歡吃。

回到東北菜,題主問怎麼點菜好吃?

這個不難。

葷素搭配,再點一些特色菜,即可。
1. 冷盤,葷菜。 冷盤的葷菜,推薦哈紅腸。

哈紅腸源自東歐立陶宛,是一種風干腸,有淡淡的熏烤味道。

哈紅腸一定要切片吃,味道偏咸,但適合下酒,而且,越嚼越香,停不下來的節奏。

哈紅腸一般含一半的瘦豬肉,三分之一的肥肉,和一部分牛肉。

肥肉丁是哈紅腸的特色,紅白相間,好看不說,嚼在嘴裡,口感層次都非常豐富,比起只有瘦肉沒有肥肉的兒童腸來說,我更喜歡哈紅腸帶肥肉丁的味道。
2. 冷盤,素菜。
有人可能會說,東北菜的冷盤,還是素菜,那肯定是東北大拉皮莫屬了!

其實,在東北,點大拉皮的,比較少。

都是外地人,才會點東北大拉皮。

東北的家常冷盤,是最受歡迎的。

這個菜裡面,一般有黃瓜絲、胡蘿卜絲、白菜心切絲、豆芽、干豆腐絲、木耳絲、紫甘藍絲,和一部分肉絲,涼拌而成。對了,有的家常冷盤中,還有少量大拉皮。

這種家常冷盤,裡面素菜種類豐富,味道酸甜咸適中,是非常好的佐餐下酒佳品。
東北菜的冷盤中,熗土豆絲、干豆腐絲,也都是味道非常好的素菜,可以嘗試一下。 3. 熱菜,葷菜。
東北菜熱菜中的葷菜,可就太多了,而且都是硬菜。

溜肉段。
這是東北菜的當家菜之一,咸鮮口,好的館子的溜肉段,非常好吃,一般都是最先光碟的一個。

鍋包肉。
鍋包肉是從溜肉段中,進化得來,現在名氣比溜肉段響,但是不太好做,很容易做干做柴,口感不好。

做得好的鍋包肉,外焦里嫩,色澤金黃,非常好吃。

得莫利燉活魚。

這是一道非常地道的特色東北菜,魚鮮味美,豆腐等配菜也十分進味兒,下酒的首選。
小雞燉蘑菇。

真正的小雞燉蘑菇,要用小柴雞和榛蘑,燉出來後,雞肉是金燦燦的,榛蘑是一種非常珍貴的野生蘑菇,有著獨特的榛子樹的木香氣,雞肉吸收了榛蘑的味道,鮮香軟爛,榛蘑吸收了雞肉和雞皮的油脂,味道鮮美。

現在一般的館子,都吃不到這種正宗的小雞燉蘑菇了,成本太高。

葷菜還有很多,像酸菜白肉、血腸等等,就不一一列舉了。
4. 熱菜,素菜。 熱菜的素菜,首屈一指的,就是地三鮮了,因為名頭太響。

地三鮮是青椒、土豆、茄子,切塊,炸制後,回鍋,咸鮮口,味道鮮美,下酒下飯的佳品。
拔絲紅薯。

拔絲紅薯中,最關鍵的,是糖的熬制。

上桌後,一定要拔出絲來才行。

好的拔絲紅薯,可以拔出一米多長的絲。
一般拔絲紅薯,會配一碗涼白開上來,就是因為拔絲太長,拉不斷,用來蘸一下涼水,拔絲立斷,就可以吃了。
說到這里,我想起來了一個真實的笑話。

一次,請幾個朋友一起吃飯。席間,我就點了一道拔絲紅薯。

上來了之後,一個朋友,夾了一個紅薯,拔絲特別長。

她就越拉越長,越拉越長。

我見狀,趕忙說:「蘸一下!」

朋友真聽話,直接就站起來了!

胳膊直接舉上了天,話說那天大廚真給力,就這樣,拔絲紅薯的糖絲,愣是沒斷!

全桌的人都目瞪口呆地看著那個朋友!

那個朋友的手已經伸直,而且向上伸到了極限,腳尖都踮起來了!

我都快憋出硬傷了。。。

趕緊用手指了指那碗涼水,說:「把紅薯放進去,蘸一下!」

朋友恍然大悟,趕緊蘸了一下,糖絲斷了。她終於坐了下來。

後來這件事情,被我們笑了很久。
尖椒干豆腐。

這道菜不是很出名,因為比較便宜,所以用來宴請外地朋友的不多。

而出了東三省,這道菜的味道,就會變樣,所以點單率估計也不高。

但在東三省,當地人點這道菜的頻率,非常高。

東北的干豆腐,非常好吃。這也是為什麼冷盤素菜我會推薦涼拌干豆腐絲的原因。

而尖椒干豆腐這道熱菜,尖椒的清香和干豆腐特有的香氣混合在一起,絕對是當地的一道美味特色素菜。

沒有吃過的朋友,可以在東三省嘗試一下,只要不是特別差的館子,這道菜應該都還做的可以。

東北人吃菜的話還都是比較有特色的,一般都是講究葷素搭配,還有就是冷盤熱菜都要有,總的來說東北人吃飯的話還是都挺講究的,過去人們對於東北的看法都是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其實都是誤解,有的人是喜歡大口喝酒吃肉,有的人也是喜歡細嚼慢咽的。

東北的菜式種類還是挺多的,其中當地人對於燉菜是尤為的喜歡,像小雞燉蘑菇、鍋包肉、豬肉燉粉條等都是當地人愛吃的燉菜,還有吃燉菜都是用地鍋來燉,地鍋兩邊都會貼餅子,吃肉配餅子也是當地的一個特色吃法,不知道你們見過沒有?

除了上面幾個比較常見的菜以外,東北的地方特色菜還是挺多的,像溜肉段、大蔥爆肉片、溜肉段燒茄子、熗拌芥蘭、土豆紅燒排骨、素炒豆芽、芹菜拌豆腐乾、土豆燉茄子、東北老式軟餅干、紅燜肘子、美味醬脊骨、東北醬骨頭、芹菜炒粉條、自製粉腸也都是東北的特色。

我是南方人,家在深圳,深圳是一個外來人口密集的城市,所以不缺東北朋友。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深圳人,真不知道怎樣去點評東北菜。

最近,我完成了從長春、吉林、敦化及延邊琿春的行程,在朋友的接待中,深深地感受到東北菜的特色和東北人的性格是一個樣的;東北菜的特色是清清楚楚,咸甜分明,酸辣明顯,鹹的菜真的很咸;甜的菜也超甜,酸、辣也一樣。東北人愛恨分明,朋友來了有好酒,敵人來了有獵槍。當你到了東北,朋友早早就會為你准備了好酒好菜,是一種豪爽而且過分的接待,讓你受不了的待遇。有一種菜叫林蛙,連皮帶肚一點也不隱瞞,越看越沒胃口,但是我還是勇敢的吃了。朋友還送了好多林蛙油,回到家後,賤內說冰箱里還有幾包雪蛤,我現在才知道,林蛙油就是雪蛤,真是大蠢才一個。

大豐收,東北大拉皮喜歡,熱菜就一鍋燉,東北亂燉,小雞燉蘑菇,鍋包肉,東北江魚,鐵鍋燉魚加魚餅貼子,東北醬茄子,拔絲地瓜,地三鮮,東北油炸糕,辣白菜,辣椒悶子,豇豆還有的就想不起來了,一般都點這幾樣菜看人多人少,看飯店,有的不地道不好吃,地道的還是蠻好吃的

東北菜一般分量較大,但口味相對比較單一,所以在點菜的過程中注意根據人數,不要菜點的太多,量力而行即可。一般點菜時要注意區別菜品的口味,區別主料的品種,牛肉、雞肉、羊肉、魚等,在東北點菜,一般要注意一定要點主食,餃子、餅和米飯之類的都是不錯的選擇。

在冬季東北人的餐桌上喜歡來一個酸菜白肉火鍋類的菜品,喜歡來一個涼拌菜。東北人豪爽,下酒菜是一定要點的。

如果是酒席的話點菜就非常關鍵了,所謂席桌,那就是筵席菜品的組配,給大家略微普及一下筵席中菜品搭配的知識,方便點菜時指導。

在特色筵宴菜單中,菜點組配歷來十分講究,設計者必須圍繞特色主題,通過主、輔料的選擇、烹調加工以及色、香、味、形、器等方面合理、科學、巧妙的搭配,使筵宴的菜點具有濃郁的個性特色和富有時代氣息,使客人在筵宴中既獲得物質享受,又獲得精神享受。僅 以原料選擇與配搭而言,特色筵宴大多應當做到專且廣 。如選擇原料太「專」則很難變化花色品種,而過「廣」又會產生喧賓奪主之弊,每個菜點應做到異中見同(主料),同中見異(輔料), 冷盤、熱菜、湯菜、面點小吃等都要製作精細,形成系列,富有個性,突出主題特色。 如長江兩岸盛產魚、蝦,可以魚、蝦為主料製作出「全魚宴」、「全蝦宴」等;北方盛產牛、羊,可以其為主料製作「全牛宴」、「全羊宴」等;為順應人們對菜點營養保健功能的新要求,上海某賓館餐飲部適時推出了「黑色宴」,選用了黑木耳、黑芝麻、黑螞蟻、蠍子、烏雞、黑魚、烏參、泥鰍、花菇、發菜等黑色原料,經過反復斟酌和精心調配,烹制出了一系列黑色筵宴菜品。此外, 特色筵宴菜點應當做到調味濃淡與清鮮交替起伏,烹飪技法多樣並存,質感豐富而多變,品類眾多且有機銜接,在造型、色彩甚至器皿搭配上也應當迎合主題變化、渲染特色主題。 只有這樣,特色筵宴才會有節奏感和動態美,特色筵宴菜點設計才會成功。

東北菜量真大,記得2014年在大連北站附近一高架下的飯店,一大鵝燉土豆加其他菜只要120元,那鐵鍋里的東西夠我們南方做酒吃好幾桌子。好吃,便宜,量大,主要是酒好,幾塊的老村長,喝了不上頭,喝完用啤酒漱口,還是不上頭,不像我們這里幾百上千塊的哈寶酒,喝了第二天頭疼欲裂!

1、由於目前飯店很多,分成高中低檔的餐館,一般比較大眾化的飯店通過店面就能夠看出來,挑選飯店的時候一般名字比較土的,這樣的店一般都是農家的,比如:東北家,殺豬菜,一鍋燉之類的。
2、一般的農家菜館菜盤尺碼比較大,一盤菜大概能讓2人左右吃飽,所以點菜的時候盡量做到一葷一素,不要都是葷的,吃不完
3、點菜的時候要問一下口味,因為

東北吃

東北菜一般不要兩人吃,最好兩個以上人吃,因為菜碼大,兩個人吃兩個菜吃不完,還是吃烤肉火鍋比較實惠。人多的話可以點東北亂燉,有排骨,豆角,玉米等,鍋包肉必點,燉鯽魚,扒肘子,尖椒干豆腐,熘豆腐都很不錯,齊齊哈爾的烤肉是最有名的,也最好吃。歡迎來東北。

春節寒假將至,很多朋友來東北 旅遊 ,到了飯店就蒙圈,不知道點那些 美食 才能體驗到東北菜的精髓,今天給大家看看那些美味值得嘗試,也可以理解成必點這幾道菜。

東北特色殺豬菜,地道的「殺豬菜」由多種菜品組合而成。幾乎把豬身上所有部位都做成了菜。豬骨、頭肉、手撕肉、五花肉、豬血腸、酸菜白肉還有腰花、肥腸、豬心、豬肝、豬皮凍等等。我推薦點一道酸菜白肉血腸,這道菜囊括殺豬菜的精華。

五彩大拉皮是東北版本的沙拉,點一道保證沒有錯。

涼拌秋耳:顏色烏黑發亮的秋耳,是東北特有的野生菌類,營養價值極高。選取彈嫩爽滑秋耳輔以特調醬汁涼拌,清新爽口。秋木耳和春木耳之區別,市面上的秋木耳最多,喜歡清淡就點涼拌木耳,木耳炒一下也好吃。

炒木耳有一種清香的味道。

沈陽人喜歡吃燒麥喝羊湯,羊湯配燒賣,特別好吃。

吃燒賣喝羊湯已經成為傳統文化之一。冬天來一個大碗羊湯加上熱氣騰騰的燒麥,滿大街都是羊湯燒麥館,說起燒麥羊湯,真是垂涎三尺。

東北大豆腐和干豆腐特別有名氣,干豆腐炒尖椒、醬燉大豆腐、干豆腐卷大蔥,涼拌干豆腐,涼拌小豆腐都可以啊。

冬季最不可辜負的 美食 ,並不一定是東北的餃子,唯有大燉菜才能勾住男人的魂兒,我們城裡人管它叫做東北鐵鍋燉,燉菜講究葷素搭配,笨雞配蘑菇、大鵝配土豆、大魚配豆腐、排骨燉干豆角,五花肉配酸菜血腸。有一句俗話,男女搭配,幹活不累,葷素搭配,燉菜好吃。

東北也是素有魚米之鄉的美譽,各種淡水魚都是脂肪厚實,口感極佳,尤其是美味的開江魚,脂肪純凈,肉質鮮嫩。燉魚配農村大醬那可真是一家一個味道。很多人說燉魚有啥吃的啊,這有什麼好吃的呢,燉魚不精緻沒有味道,估計他一定沒吃過真正的東北鐵鍋燉魚,沒體會過我們大東北燉魚的精髓。

在東北請客吃飯一定有硬菜,很多南方朋友想問什麼是硬菜,能稱得上是硬菜的是哪些? 硬菜就是價值比較高,不是家常菜的菜品,鍋包肉、豬蹄子、大肘子、紅燒魚、熏雞都是硬菜。

蔥爆遼參是遼菜經典作品,如果不差錢,一定來一份蔥爆遼參。

在東北的酒席飯桌上,必須有幾道硬菜,比如說大肘子,只有熱量足夠高,才能叫做硬菜,扣肘子、紅燒肉、糖醋排骨、紅燒大排、烤羊排都是硬菜。硬菜代表了東北飲食文化,無硬菜不喝酒,東北人就是這樣直爽。城市飯店可能菜量不大,到了農村郊區,那飯店的菜量才大,記住每一個人點一道菜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