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美食 » 泸溪最好吃的米豆腐
扩展阅读
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薯仔不炒丝怎么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泸溪最好吃的米豆腐

发布时间: 2022-06-05 07:03:37

① 湘西特产有哪些

1、古丈毛尖

古丈毛尖产于武陵山脉中腹古丈县境内,县内森林密布,云雾缭绕;溪流纵横,雨量充沛;冬暖夏凉,气候温和;土壤有机质丰富,富含磷硒;无污染,生产环境得天独厚,奠定了古丈名茶无可比拟的品质基础。

在三、四月采头茶季节,每天上午九时才日出云散,即使盛夏,也时而晴空万里,时而云遮雾漫。由于云雾多、日照少,温射光多,茶叶内含营养物质丰富,持嫩性强,叶质柔嫩,茸毛多。古丈毛尖茶品的独特品质在于每年清明前采摘芽茶或一芽一叶初展的芽头,经摊青、杀青、揉条、炒坯、摊凉、整形、干燥、筛选等八道工序,一丝不苟,精制而成“明前茶”。

2、保靖黄金茶

保靖黄金茶是经长期自然选择而形成的有性群体品种,属群体遗传,遗传基因复杂,有多种多样的基因型和表现型,有许多具有特异性的优良单株,其氨基酸含量是其他绿茶两倍以上,水浸出物接近50%,加工的茶产品兼具“香、绿、爽、浓”的品质特征。

3、凤凰血粑鸭

血粑鸭子是凤凰最着特色方域菜,制作时先将预先浸泡好的上等糍糯米装入瓷盆里待用,在宰杀鸭子时将鸭血溶入糯米浸泡均匀。等鸭血疑固后,上锅蒸熟。血粑冷后,将血粑切成小块小块的方块,然后用茶油煎熟。

鸭肉和猪肥肉、花椒、植物油一起爆炒,炒干水分,再加入盐、酱油拌匀,加入清水,大火煮十几分钟,有香气溢出,再加入大红椒切片。待鸭肉煮熟时,再将血粑放入鸭肉里小煮,并掺合一定的香料,煮成色成金黄即可食用。

4、凤凰姜糖

姜糖特产的成型,源于凤凰民间治风寒感冒的一种小配方。人吃五谷杂粮,终年操心劳作,偶遇风寒,难免会生出病痛。对于这种小疾,凤凰人一般不求助于医,他们自己解救自己,切几片姜拌以红糖在瓦钵里煎煮,到了一定火候,就着热汤服下,盖上棉被,发出一身大汗,便感一身轻快,体复如初。

5、龙山百合

龙山县常年种植药食两用的卷丹百合5万亩,占全国种植面积的1/6,是湖南省最大的药食两用百合种植县,素有“中国卷丹百合之乡”美誉。

地域范围湖南省龙山县民安街道、华塘街道、兴隆街道、石羔街道、石牌镇、洗洛镇、水田坝镇、茨岩塘镇、红岩溪镇、洗车河镇、苗儿滩镇、靛房镇、里耶镇、召市镇、桂塘镇、农车镇、大安乡、茅坪乡、洛塔乡、内溪乡、咱果乡现辖行政区域。

② 芙蓉镇当地美食有哪些

1、米豆腐

螺丝肉是芙蓉镇一道具有当地特色的美味佳肴,来到芙蓉镇的游客,都爱品尝一下螺蛳肉的味道。螺蛳肉有着湘西的酸辣风味在里面,在吃的时候要格外的小心。菜肴油亮,淡红色,软嫩咸香,对于喜欢吃酸辣食物的游客来说,是一道再好不过的菜肴。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芙蓉镇

③ 湘西米豆腐怎么做

湘西米豆腐是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地区少数民族的一种传统小吃,且在夏天最受欢迎。米豆腐的制作原料一般包括大米、大豆、石灰,这和其他的地方米豆腐大致相同,最主要区别的体现在它的配料上。湘西米豆腐的颜色一般都是非常的润绿明亮的,口感清香,软滑细嫩。在0到25摄氏度下可以存放三天保持不变质,它可以用于熟食也可以冷食。湘西米豆腐制作方法

第四:煮熟之后变成糊状,倒入盛器内,冷却之后即可。


这种米豆腐味道独特!

④ 湖南米豆腐怎么做好吃

原料:大米500克,食用碱6克,清水1千克。
准备:大米用清水浸泡一晚上的时间,如果能用清甜的山泉来浸泡就更好了,没有山泉水也可以改用纯净水或深井水,这样做出的米豆腐才足够好吃。
做法步骤:
1、泡好的大米连同浸泡大米的水,一起用石磨磨成细腻的米浆,没有石磨的朋友可以榨汁机打成米浆。
2、磨好的米浆倒入合适的容器里,加入食用碱搅拌均匀待用。
3、蒸锅大火烧开后放入盛米浆的容器,改用小火蒸15分钟就可以了。
4、取出蒸好的米浆,放凉后就是好吃的米豆腐了,改刀成小块后就可以用来制作各种美味的菜肴。
成功要点:
1、大米和食用碱的比例是极为关键的,每500克大米使用6克食用碱,食用碱太多或太少都不行。只用掌握好食用碱的用量,做出的米豆腐才能白白嫩嫩,有碱的香味而无碱色。
2、大米和清水的比例也很关键,通常是1斤大米用2斤水,但由于大米品种的不同,具体制作时可以稍微调整一下用水量。
3、制作米豆腐的大米以籼米为好,碎米也行,但最好不要使用粳米或糯米,因为粳米和糯米的粘性较大,不适合用来制作米豆腐。
补充说明:一时吃不完的米豆腐可以保存起来,在0到25度的温度下能保存三天左右不变质,放在冰箱里冷藏保存的效果更好。
米豆腐的吃法介绍——
做好的米豆腐有多种吃法,可以炒菜或做汤食用等等,最简单的吃法就是凉拌米豆腐。
将米豆腐切成块放在盘子里,再取一只小碗放入辣椒油、香油、姜蒜末、生抽、辣椒油和盐等调味料,调好味道后淋在米豆腐上面即可食用。

⑤ 米豆腐怎么做

⑥ 米豆腐怎么做好吃

香辣米豆腐:

准备用料:米豆腐350g、油适量、盐适量、香葱15g、香菜10g、辣椒8g、花生仁25g、辣椒面3g、生抽15ml、鸡精4g、香醋6g。

1、食材集合。

⑦ 米豆腐用什么米做最好

一、制作设备及工具
磨浆机(或石磨),煮锅,筛子(铁皮筛或竹),
水缸,盆,勺等。
二、原料与配方
大米5
公斤,生石灰100
克。
三、工艺流程
原料→浸泡→磨浆→熬煮→过滤冷却成型。
四、制作要点
1.
备料
①用普通籼米即可。要求米质新鲜、无杂质。不能用糯大米,因其黏性大,不易制作。②石灰。要用新鲜生石灰,用量据原料数量而定,不宜过多或过少。石灰过多碱性过重,制作出来的米豆腐涩口味重;石灰过少碱性过弱,制作出来的米豆腐味淡。
2.
浸泡
将备好的米在水桶中浸泡10
小时~
12小时。
3.
磨浆
把浸泡好的米用磨浆机(或磨子)磨成米浆。浆液浓度一般以浆水能从磨浆机上流下来为宜。
4.
熬煮
将米浆倒入先烧烫的温水铁锅内,再掺入已溶解好的石灰液。要注意4
点:①熬煮水量要适当,一次性不宜加水过多。要视浆糊熬煮的软硬程度确定添加水量(温水),否则浆糊过稀,米豆腐不易成颗粒状。如果浆糊过硬,会造成米豆腐不够鲜嫩。②水温不宜过烫。过烫米浆易起团子,不易煮熟。③要勤搅拌,以免煮焦。④要煮熟。将米浆熬煮至全部熟透不黏口时即可出锅,否则米豆腐易糊,不够软滑。
5.
成型
米豆腐按其形状可分为虾子型和方块型两类。虾子型米豆腐是将煮熟的浆糊趁热用筛子过滤到有水的水缸里迅速冷却成虾状米豆腐,再用冷水漂洗一二次即可。方块型米豆腐是将煮熟的浆糊趁热倒入盆里,让其自然冷却后凝固,再把米豆腐用刀划成若干块即可。
湘西南与黔东南的侗家苗寨有一种特殊的米豆腐,这种米豆腐制成后用清水浸泡着,食用时随取随用,可存放两三个月甚至半年之久,风味独特,清凉适口。其制作方法如下:
1.备料
以5公斤大米为例。选取新鲜纯净的草木灰3公斤,无草木灰可用食用碱200克或石灰400克代替。
2.浸米
先将草木灰或食用碱溶于5千克温水(约50℃)中,澄清后,倒出上层清液用于浸泡大米,大米须浸泡24小时左右,达到米粒吸水充分,颜色金黄。若颜色不黄说明用碱量不够,须继续加碱浸泡。
3.磨粉或打浆
把浸泡好的大米用清水淘洗一次,再用石磨或机械磨成粉或浆。磨浆时加水不宜过多,以浆汁粘稠又能流动为宜。如果浆液太稀,煮熟后就成不了豆腐块。
4.煮浆
把米粉调成浓浆,盛于锅内用温火烧煮,边煮边搅拌以免起疙瘩,豆腐块的软硬可以用加水量来调制。这种米豆腐比普通豆腐稍硬一点为好。煮至半熟时倒入盆内趁热和成馒头状的团块。
5.蒸熟
把和成团块的米豆腐迅速放入蒸笼内大火蒸熟,以熟透为宜。
6.存放
熟透的米豆腐冷却后,盛于缸或盆内加清水浸泡,置于阴凉处。
7.食用
食用时取出米豆腐块,切成颗粒状,用清水漂洗一下,或置开水锅内煮沸2分钟,捞出加上调料就可食用

⑧ 米豆腐具体是哪里的特色小吃

米豆腐 :土家族、苗族地区的一种传统风味小吃。以湘西芙蓉镇所产的最为闻名。
制造方法:

原 料:
米豆腐250克,酥黄豆10克,炸花生10克,大头菜10克,盐菜10克。
调 料:
红油、麻油、花椒油、酱油、醋、味精、姜汁、蒜水、葱花等适量。
制作工序:
拌。大米淘洗浸泡后加水磨成米浆,入锅烧沸搅成稠糊状,加入少量的石灰水搅习至熟,装入盆内冷凉凝固后即成米豆腐。再将米豆腐切成长5厘米的条或菱形的片放入盘内,将切好的大头菜、盐菜、酥黄豆、酥花生、葱花放于米豆腐上,用小碗放入红油、麻油、花椒油、酱油、醋、姜汁、蒜水等调料兑成汁,浇淋于米豆腐上即可。
风味特色:
色泽红亮,酸辣可口,清凉解署。
技术要领:
米浆的浓度要适度,煮米浆时加入的石灰水不能过多;米豆腐宜批量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