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好吃不如饺子,这句话出自什么地方来的
这句话出自农村谚语"舒服不如倒着,好吃不如饺子"。
包含着广大农民们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农民们一年里只有冬日可以在家休息,俗称猫冬。
"舒服不如倒着"这句话的解释是:坐躺在被垛上不用面朝黄土忙生计是很惬意、舒适的(当然在秋日丰收的状态最佳)。
至于"好吃不如饺子",则是可以很好理解为:用精细粮做皮并包以足量油水的内馅所制成的饺子,一口咬下有粮有油水幸福感满满,对农民来说是补充元气滋养身体的美食。
2. “好吃不如饺子”什么意思
形容饺子是最好吃的食物。俗话说,舒服不如倒着,好吃不如饺子。饺子一直是我们北方人钟爱的食物,鲜嫩的肉质,薄软的皮,入口即化,真是让我们爱不释口!饺子,早已不仅仅是一种美食,还是中华美食的代表,表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诉求。饺子象征着团团圆圆、红红火火、和和美美的幸福生活。团圆喜庆的日子,总是离不开饺子。每年的大年三十晚上,无论是南方北方,家家户户都要吃饺子,全家老少围坐在一起,一边山南海北的聊天,一边和面、擀皮、剁馅、包饺子,浓浓的亲情尽在饺子中融化。
饺子的由来
相传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曾任长沙太守,后辞官回乡。正好赶上冬至这一天,他看见南洋的老百姓饥寒交迫,两只耳朵冻伤,当时伤寒流行,病死的人很多。张仲景总结了汉代300多年的临床实践,便在当地搭了一个医棚,支起一面大锅,煎熬羊肉、辣椒和祛寒提热的药材,用面皮包成耳朵形状,煮熟之后连汤带食赠送给穷人。老百姓从冬至吃到除夕,抵御了伤寒,治好了冻耳。从此乡里人与后人就模仿制作,称之为“饺耳”或“饺子”,也有一些地方称“扁食”或“烫面饺”。
以后渐渐形成习俗,逢年过节没有饺子吃是万万不行的。1400多年的历史让饺子在老百姓心目中扎下了根。饺子渐渐成为中国饮食的代言词。
3. 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你还知道哪些关于食物的俗语请写一句
关于食物的俗语:上车饺子,下车面。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宁吃仙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
4. “好吃不过饺子”是什么意思
过去的生活比较艰苦,人们对吃的方面没有什么要求,只要能把肚子填饱就已经心满意足。尤其是几十年前,粮食、肉类都是按票领取,每个人有固定的份额,所以是既吃不饱,又吃不好,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集全家所有做顿好吃的东西,这个时候饺子做为重头戏登场。
通常馅料的主角是平时吃不着的猪肉,配角可以是白菜等任意类型的蔬菜,以量大为主,将所有东西调和均匀成馅包在薄薄的面皮中,热水下锅,全家老少分享,物质匮乏的年代,觉得这世界最好吃的食物莫过于饺子,也就有了“好吃不过饺子”这句俗语。
近年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肉蛋米菜供应充足,饺子不再是人们餐桌上的主角,但在北方的重要节日依旧是必备的一道美食,它象征着团圆与圆满,也是人们对传统习俗的一种习惯。
(4)好吃不如饺子的成语扩展阅读
其它俗语:
1、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
解释: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2、饺子就酒,越喝越有。
解释:又有吃的又有喝的,说明生活条件好,寓意日子越过越好。
3、头伏饺子二伏面
解释: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潮湿、闷热的日子,一年有“三伏”。百姓说的“苦夏”就在此时。入伏的时候,恰是麦收不足一个月的时候,家家谷满仓,人们利用这个机会,打打牙祭,吃顿白面,饺子又是平时难见的上品,所以就有“头伏饺子二伏面”的说法。
5. “好吃不过饺子”是歇后语还是俗语历史上有什么与之相关的故事
“好吃不过饺子”的歇后语是从哪里来的?首先要更正一点,“好吃不过饺子”不是一句歇后语,而是一句流行于中国北方的俗语。俗语是民间流通的通俗语言,而这句话也正是中国民间俗语的精华。
饺子,原称“娇耳”,三国时期至后来一段时间统称为“馄饨”,直到宋朝饺子被称为“角儿”,也被称为“角子”,在正式有了“饺子”的发音。所以说“好吃不过饺子”这句俗语的形成时间应该在宋朝以后才出现的。
6. 有一句歇后语 好吃不过饺子,下一句是什么
好吃不过饺子的下一句原话是舒服不如倒着,这句话虽然听起来没有戏言那么顺口,但俗语自然有它独特的魅力,是人们用时间探索总结的经典。
倒着的意思就是躺着,在过去的农村,农民经常为了吃穿奔波,每天干农活可以说是早出晚归,体力活的艰辛相信很多人深有体会,而在干活的过程中如果有机会躺着,那绝对是幸福的一件事情了。
即便实在干活结束,回到家吃完饭后,最舒服的事情也不过是躺在床上,让自己完全放松下来,对于他们来说,只有在一天忙碌过后,才可以舒服地躺在床上。
(6)好吃不如饺子的成语扩展阅读:
在过去的年代里,农村的生活很贫穷,像饺子这种食物只有过年过节的,或者大场合才能吃上一顿,而且那时就觉得吃顿饺子就是非常奢侈的了,平时农民的生活都是土瓜玉米面饼子。
难得吃上一顿白面饺子就是人间美味了,哪像现在天天大米白面的人们都吃腻了,玉米粗粮都成了好东西了。所以这句俗语也是为了表达人们对饺子这种食物的最高称赞,就是没有比饺子再好吃的食物了。这也就是“好吃不过饺子”的由来。
7. 看图猜成语:好吃不过饺子
好吃不过饺子,坐着不如倒着
好吃不过饺子,好玩不如嫂子
8. 关于饺子的成语越多越好
关于饺子的成语:
饺子露馅----皮开肉绽 家家户户吃饺子——无所不包 经营饺子馆——皮肉生涯 皇帝卖饺子——御驾亲征 好吃的饺子——满口喷香
关于饺子的谚语: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 做梦吃饺子——想的美 哑巴吃饺子———肚里有数 关于饺子的俗语:站着不如躺着,好吃不如饺子 饺子就酒 ,越喝越有 出门饺子,进门面 饺子汤 比肉香
9. 舒服不如躺着,好吃不如饺子,第三句是什么
好吃不如饺子,舒服不如倒着!形容饺子好吃,躺着舒服!
《武林外传》里,雌雄双煞即将登场,过年吃饺子那一集,泼皮侯三也说过,哈哈!
一点根据也没有。
由于身体原因,前一段时间我需要卧床休息,在床上呆着的滋味真是不好受,并不是舒服。
...
10. 用四字词语形容饺子的好吃
饺子好吃的四字词语形容词有:鲜美无比、热气腾腾、满口生津、色鲜味美、皮薄馅大、珍馐美馔、其味无穷、唇齿留香、色味俱佳、皮薄馅嫩,味道鲜美,形状独特,百食不厌、垂涎欲滴、美味佳肴、香飘十里、意犹未尽、芳香四溢、口舌生香等。
(10)好吃不如饺子的成语扩展阅读:
饺子由馄饨演变而来,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名目繁多,古时有“牢丸”“扁食”“饺饵”“粉角”等名称。
三国时期称作“月牙馄饨”,南北朝时期称“馄饨”,唐代称饺子为“偃月形馄饨”,宋代称为“角子”,元代、明代称为“扁食”;清代则称为“饺子”。
饺子起源于东汉时期,为东汉河南邓州人张仲景首创。当时饺子是药用,张仲景用面皮包上一些祛寒的药材用来治病(羊肉、胡椒等),避免病人耳朵上生冻疮。饺子起源于东汉时期,为医圣张仲景首创。
饺子的特点是皮薄馅嫩,味道鲜美,形状独特,百食不厌。饺子的制作原料营养素种类齐全,蒸煮法保证营养较少流失,并且符合中国色香味饮食文化的内涵。
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应时不可缺少的佳肴。
词语解释:
1、珍馐美馔:滋味好的食物,珍贵而味道好的食物。
2、其味无穷:其中的味道没有穷尽,形容含义深刻,使人回味不尽。
3、垂涎欲滴:馋得连口水都要滴下来了,形容非常馋想吃的样子,也比喻看到好的东西,十分羡慕,极想得到。
4、芳香四溢:香气四处飘散,形容饺子味道鲜美。
5、意犹未尽:对某种事物或吃的东西觉得还没过足瘾,还想再来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