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人知道东北的小豆腐么
东北人和近代中国
作者:佚名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4-11-30
中兴网消息:
中国东北,40年代叫满洲,古代称辽东,从地理、历史、以及族群的角度如何才能客观、公正地看待、甚至分析研究这个地方以及这个地方的人。有些中国人一提起东北人就将其和满清或古代的金、辽联系起来。那我们就先从东北人的定义谈起。
近代和现代的东北人和古代的金、辽甚至近代的满清没有任何联系,无论从血统上还是文化上。(这里声明一点,本人绝对不是大汉族主义者)现在的东北人口将近一亿,他们不是从地里冒出来的,他们99%都是汉人,都是近代移民。解放前他们大多是从山东、河北、河南、安徽等地闯关东过来,解放后来自四川、湖南、湖北以及80年代以后来自浙江等地的南方人口迅速增加,如果说东北人尤其是黑龙江人里三分之一是南方血统也不为过分。说来可笑,东北人总以自己是真正的北方人自居,其实他们的南方血统在长江以北的北方人里是最多的。
古代最早移居东北的中原人可以追述的商纣时期,据说黄帝的后代及其家人一部分逃到了东北,黑龙江的CHUAI氏至今声称他们是黄帝的后代,唐代以后大批来自中原和南方的道士因为受佛教的冲击而“流窜”到东北,这也就是为什么道教或其衍生物(气功大师、跳大神儿的)在东北颇为盛行,甚至可以说屡剿不灭,解放初据说在东北处决的老道人数以十万计。时至今日,李宏/志、张洪宝虽属佛教,也逃脱不了东北道教残余的干系。
接下来再谈谈东北少数民族,契丹人在东北基本已绝迹,其后裔散布在今天的土耳其,新疆的维吾尔族也应该与其有血缘关系,鲜卑人最早起源于东北,后入主中原被汉人同化。金人、满族人的后裔在东北目前有不足一百万,还有一百多万在北京,其余散布在河北、江苏、安徽等地不超过三十万。如今东北最大的少数民族是朝鲜族,人口一百多万,1945年,东北最大的少数民族是日本,二百六十五万人,直到1978年才大规模陆续回到日本。他们的命运很惨,这些满洲遗弃儿的母亲在日本战败时都很年轻,而且大部分都受过良好的教育,但由于当时日本生活很苦(直到1965年,日本人的生活水平一直低于中国)大部分都没有回国,而在东北,但凡有点身份的人都不想也不敢娶日本人为妻,所以绝大部分嫁给了东北最低层的人,当时很多钉鞋的、车夫、叫花子以及农村的长工不少人娶了日本老婆,有的在农村甚至娶两个。然而他们是最被歧视的一族,文革期间和东北的白俄一样受到了各种各样的凌辱,因为其出身不好,生活在社会最底层,所受的教育极其有限。80年代这些人回到日本又不被日本社会所接受,部分人又回到了中国。以万人计的白俄是很特殊的一群,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不少白俄跑到东北,他们是俄罗斯的背叛者,但由于其种族问题,又很少被东北人所接受,他们的后代以及混血儿在东北尤其是文革期间长期被歧视,心灵的创伤是蛮大的。总体说来,东北的少数民族数量有限,不足总人口的百分之一,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甚至大大低于京津地区以及西北地区的穆斯林的比例。历史上,因为东北的少数民族屡犯中原,所以给人一种错觉东北人似乎是金辽之后,凶猛彪悍,好勇斗狠,但这确实给东北人套错“光环儿”了。他们还没有这么好的“出身”,个别东北人声称他们的祖先是奴尔哈赤,你放心,他身上能有八分之一的满清血统在东北就算稀有品种了。
接下来谈谈东北的开发史。东北的历史就是200年左右的移民史,明朝以前的东北大概只到现在的辽阳。满清入关时,满族总人口不足二十万,能打仗的不过七万人。而明朝有两亿人,由于李自成以及袁崇换的冤案,离间了很大一部分汉人,张献忠在四川杀人如麻,当地百姓更是自发的帮助满清灭了张氏。可见满清入主中原,主要是汉人的功劳,否则,就是他人口再涨十倍也无法征服大明。抗击满清主要是在辽东和长江中下游。当年袁崇换实施“以辽土养辽人,以辽人保辽土”策略,训练“关宁铁骑”,屡挫满清,宁远(今辽宁兴城)一仗,奴尔哈赤三千铁钾军全军覆没,并为此送了命,而宁远城内参战的竟有70%是百姓。可见从明朝开始,戍边的移民已经对国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满清政府为了防止东北进一步汉化,阻止向东北大量移民。真正的移民开始于清末民明初,这一点北洋政府尤其是张氏父子(张作霖、张学良)功不可没。到20年代中期,张氏父子实行“整军精武,励精图治”的政策,开矿山、修铁路、建银行、办学校,在北满(黑龙江)积极屯军垦(东北军垦的经验被毛泽东全盘吸收了),只用了10年时间,东北的经济在中国举足轻重,铁路85%国有化,电信设备98%国有化,而此时中国大江南北从北京到南京,从上海到广州铁路和电信设备95%都控制在洋人手里,象样的民族工业极其有限。东北大学教授的工资是北大的六倍,约3000现大洋,超过总统段其瑞,1927年可以生产马达(引进当时最先进的北欧的设备),1930年亚洲第一部带空调的火车在大连诞生。所有这些成就令国人羡慕,国父孙中山曾深刻地检讨过:“搞三民主义这么些年,民生竟还不如东北的张氏父子”。很多人说东北的繁荣是日本人的功劳,其实这太高看日本人了,1929年,日本人也承认,不用半年,满铁的股份就会全部落入中国人手里,而当时苏联经营的中东铁路,更是苟延残喘,也正是因此才引发了30年的“中东路事件”,张学良急于收回中东铁路而酿成军事冲突。九一八以前,日本在东北的投资很少,唯一的“投资”是军事上的,但后来又发现被张作霖欺骗而反目成仇。日本占领东北以后,确有不少投入,但大都以战养战,东北百姓没享受到什么好处。
出于政治原因,20年代的东北开发史某种程度一直被隐瞒,致使不少中国人甚至东北人也并不了解东北当时的成就,竟把东北经济的光环儿错误地套给了日本人,张大帅九泉之下岂能瞑目。幸好现在有些资料也逐步公开,我们多少也能知道些事实真相。
再往下谈谈东北移民对近代中国政治深远影响。这一点也是本文的重中之重。由于东北成功的开发史,使得东北三省政治态势来发生了几千年都没有过的质的变化。由于北洋政府和张氏父子有组织、有目的地、整车皮地从山东、河北甚至河南、安徽等地近似疯狂地以每年三百万人口的速度向东北大量移民,使得黑龙江和吉林的人口结构发生根本变化,这对俄国和日本的满洲战略是致命的打击。九一八后不久,日本就有组织地以每年三十万人的速度向东北移民,但截止到1945年,东北的中国移民多达四千五百万,而日本人只有二百六十万,尽管他们已经成为东北最大的少数民族。20年代,日本曾公开唆使大量韩国人移民到吉林,与东北的移民对峙,最终导致吉林“宝山路”事件,使得朝鲜人至今和东北人存在隔阂。20年代根本就不存在吉林延边地区,这是日本为阻止东北中国化而从朝鲜移民认为造成的。有些历史问题,鉴于民族政策的敏感性,至今也不能真相大白。
在此声明,本人对朝鲜族同胞没有任何恶意。由于这几千万的东北移民,使得日俄的所谓“满洲问题国际化”成为镜花水月,在四十年代日本曾想利用满汉情结离间东北人和关里的中国人,至于满族人如何表态我不甚清楚,但东北的汉人是不吃这一套的。1945年,苏联红军占领东北,之所以放弃了吞并吉黑两省的野心,就是因为这些抡锄头把子的山东、河北的老乡已遍布东北三省的每个省市和村落,老毛子为时已晚。具有讽刺意义的是,中国历史上几乎没有一次成功地从以军事手段从关里打到关外,这最后一次却是让憨厚、朴实的中国农民彻底征服了白山黑水,直倒黄龙。中国当时有什么,没好枪,没好炮,没好政府,没好军队,唯一的资源就是人。
延历史的轴线继续深入。1929年,东北易帜,张学良早就料到东北早晚起战事,用了不到半年时间将炮厂、船厂急速迁入江南,将自己培养的东北军海、空军学员一个不拉地送给蒋委员长,成为日后国民党海、空军的主干。东北军之所以作出29年易帜、中原大战时二次拥蒋、发动西安事变等改变历史的抉择,这一切都不是偶然的,其实早在易帜之前,1926年奉系将领郭松龄曾想率先投奔孙中山,最终失败。这一切都是以避免内战为宗旨,东北军不是不能打仗,当年区区20万人马,其势力一直发展到上海,虽然日本人曾给以帮助,但吴佩服、孙传芳哪个没有帝国主义撑腰,甚至北伐军也是苏联全力支持。仅仅因为奉系很多年轻将领绝大部分是职业军官,身在东北更能体会到帝国主义的险恶用心,对内战已经厌恶透顶,西安事变实际上救了蒋介石,否则,东北军少壮派很快就会集体投奔红军,这样局势更不好收拾。军长王以哲遇刺已充分说明了这点。
由于西安事变,东北军到南方整训,参加淞沪抗战以及开赴缅甸,只有万毅和吕正操率领整师整团的人马投奔了八路军,这应该是合理的结局,有利于抗日大局。军长于学忠坐镇甘肃,就连东北的盛事才在新疆都知道将这块土地牢牢地控制在中国人的手里。东北大学从一.二九运动到1940年流亡到重庆的东北大学男女学生写血书集体从军从而掀起了全国性的十万学生大从军,无不体现了东北近代人文教育的成功。有一部电影描写东北大学的女学生投笔从戎,参加国军特务训练,然后派遣到南京执行暗杀任务。影片整场以“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为主体曲,颇为感人。
50年代,整个东北成为朝鲜战争的经济军事供应基地。从50年到80年,东三省一直是中国工业的大动脉,这三十年里,从东北向祖国的中南、西南、西北地区迁入了数以千计的大型企业,输入了大量来自东北的干部、工程技术人员以及产业工人,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的工业化,提高了当地的人口素质。这些东北人的后代遍布四川、陕西、江西、湖北、湖南、福建、广东,当地不少孩子即使父母都是南方人讲普通话时也带东北口音,原因就在于此。凭良心说,中国的工业规模能有今天的规模,东北以及东北的早期移民功不可莫,他们有恩于新中国,无偿地向祖国输送自己的血液,计划经济体制使大部分国企设备老化,未能及时得到更新。如今东北的老工业区面临与俄罗斯和东欧相同的困境,这是体制转轨的通病,与东北人并无直接联系,俄罗斯人口素质那么高不也没有取得显着的成效吗。
一些问题是需要时间来解决的。如今东北面临困境,任何一个有良知且受过良好教育的人都应报以同情和帮助的心态,因为这是国家欠东北的债,他们应当得到补偿。在旁边讥讽、嘲笑说风凉话是忘恩负义、是缺德的表现。虽说东北的老工业区显得步履沉重,但在市场经济以及孔雀东南飞的大潮中,东北人还是蛮有闯劲儿的。他们在上海、广东、海南的表现相当不俗,即使当地精明的南方商人也得竖起大拇指,至少目前,能够与南方人角逐的,主要是东北人。到深圳看看,讲东北话的大老板有多少,当地人都说,温州帮(我的老乡)做小买卖,东北帮做大买卖,就是在北美,做国际粮油、服装厂、经营房地产的也数东北人最多,去年福布斯首富前十名,东北籍的占了四个,今年依旧榜上有名。
接下来再谈谈东北人的性格,总体来说,他们还是属于豪爽的一类,在大学里,工作当中,但凡是个东北人,蔫、坏、损的事找不着他们,当然不排除个别分子。他们做事执着,帮助朋友不图回报,热心肠儿,性情宽厚,没什么坏心眼儿,学生干部不少。甚至许多南方人包括我本人都喜欢同东北人交朋友,因为他们常常是很真诚的,满有人情味儿的。有一个不争的事实,南方人当中,无论是娶北方的,还是嫁给北方的,东北人是最多的,尤其解放后,南北通婚的人中,东北人比例高达75%,个别省份和地区高达85%,仅解放初解放军四野南下,百万大军中东北人占了绝大部分,他们的后代仅在广东、福建就以数百万计。现如今,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东北的骗子越来越多,我的父亲就被东北人骗过,我妹妹至今还对东北人耿耿于怀,但哪里没有坏人呢?咱们浙江的骗子还少么?南方人之所以只对东北人意见大,是因为他们与东北人打交道最多,与其他地方的北方人打交道太少,并且发现他们确实是我们强有力的对手。东北人以前闯关东,如今猛龙过江打拼上海、称雄广东、虎居海南、闯荡北美,对得起祖宗,对得起关东父老。没有给中国人摸黑。在海外,除了我们温州老乡精诚团结、同仇敌忾,就是东北同胞敢打敢拼,不畏强暴,与当地侨乡懦弱温良的消极形象形成鲜明对照。少帅张学良最能体现东北人的品质,94年我在日本看NHK采访,日本记者问他恨不恨蒋介石,他说:“我不恨他,我的结局这么惨,归根结底是由日本人侵华造成的,要恨也只恨日本军国主义,怎么能恨到蒋介石,不错,我们在方法上是有分歧,但在抗日救国上,我们是高度一致的。”我听了颇受感动,张学良对得起蒋介石,到死也没对蒋介石发出半句怨言,蒋委员长这个朋友是交对了。
想起有些人辱骂东北人、恶语相伤,蓄意挑起地域纠纷,制造族群分裂,我真不明白这些人用意何在,看到中国分裂,看到自己的亲戚朋友自相残杀,他才高兴?我怀疑他们是不是李登辉的追随者,是不是日本特务。东三省人口将近一亿,工业人口80%,大学生比例很高,前三名是京津沪,下来就是辽宁(4000人里1个大学生)和吉林(4700人里1个大学生),然后才是江苏(1/6000)和浙江(1/6500)。东北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人才众多,重工业发达,你把这只虎逼急了,反目成仇,有什么好处。
张作霖人马28万,林彪100万,哪次不是打过长江,横扫中华,你们还嫌中国不够乱。黑龙江至今还有一亿亩荒地尚未开垦,留给中国养活最后六千万人口,而美国农业专家最近又说,东三省若精耕细作,可以养活15亿中国人,其实,东北现在已经是中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数亿亩的黑土地,矿物质含量极其丰富,无怪乎南方人到了东北都长大个儿,你们真要是把东北人逼急了闹独立,我们找谁吃饭去,没有这一亿东北人,现在的黑龙江应该叫南西伯利亚或满洲利亚,吉林应当归朝鲜。我们的边界还是在传统的辽阳。去松花江、太阳岛、长白山旅游还要办签证。
东北真正的开发史不足200年,在企恶劣的国际环境下能发展到今天,能够永久地归入中华版图,是东北人的功劳,是全体中国人的骄傲。不要苛求东北出多少科学家、将军、政治家。其实从全国范围来看,又有多少?解放军也好,国军也好,哪支部队歼灭国日军或美军一个整师?哪位科学家改写了中国科技史?哪位政治家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泥潭,踏上现代化的民主进程?我们有什么好争的,在发达国家眼里我们依旧是发展中国家甚至是较为落后的国。我们有一亿文盲,九亿农民,我们有很长的路要走。在法国,法航令来自上海的母女俩脱光衣服进行无理搜查,作为中国人,你会说“活该,上海人也有今天”吗?法航这么做无异于侮辱了我的母亲和姐妹,我会义无反顾、义愤填膺地向法航提出强烈抗议。维护中国人的尊严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在中国人当中,东北人是很有血性的。在美国、在法国,敢于同流氓强盗搏斗的东北人首当其冲,有些甚至是女性。此外,四川、湖南等地同胞也表现不错。这些年听说去东北作生意的南方人越来越多了,尤其我们浙江的温州帮,甚至当地东北人说这些南方人是第四代闯关东的。据说哈尔滨市政府专门为这些人的家属和子女解决衣食住行和身份问题,我很感动。身在他乡异地,需要的就是这份温情。我记得以前春节浙江台和黑龙江台合办节目《两江情》,我很喜欢,希望能继续办下去。我为温州人能够扮演第四代闯关东人的角色感到自豪,中国政府今后有计划向西北移民五亿,向东北移民两亿,我想这两亿人里南方人和华北人会占绝大部分,我们有些人说话最好多给自己留条后路,照这个趋势下去,没准儿你未来的老板就是个东北人,你还敢口无遮拦吗?
任何一个有良心、有理性的中国人都会为中国拥有东北三省、拥有一亿东北同胞而感到自豪。在此,本人再一次向为中华民族开疆扩土的,为开发东北立下汗马功劳的来自山东、河北、河南、安徽、四川、湖南、湖北以及浙江等地的同胞们以及东北的原住民满、蒙、朝、回等各族同胞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你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中国人的骄傲,历史将永远的记住你们。有些同胞的发言不仅伤害了你们的感情,也同样伤害了全国人民的感情,我们对他们嗤之以鼻。绝大部分中国人会和我一样坚定地站在你们一边,那些煽动分裂和制造矛盾的人好好反省吧,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否则,你们真就可能站在人民的对立面,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公敌。
中华复兴网 http://www.1840cn.com
2. 泰州有哪两处豆腐作坊
泰州的豆腐作坊比较多,但规模一般。
区分豆腐的有几种方法:
原材料
凝固剂
研磨方式
过滤条件等
3. 泰州有什么好吃又实惠的地方小吃
泰州历史悠久,有着2000多年的建城史,是江苏南部一个重要的地级市,这里除了悠久的人文文化外,美食小吃也有不少,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下泰州有哪些地方小吃值得品尝的。
1、黄桥烧饼
黄桥烧饼是古老的汉族传统小吃,产于江苏省泰兴市黄桥镇,属江苏菜系,流传于江淮一带。黄桥烧饼色泽金黄,外观美观,香酥可口,不油不腻。以上是给大家分享的泰兴的6道地方小吃,味道都很不错,到泰兴的朋友可以找找尝尝,泰兴的小吃还有很多,欢迎泰兴的朋友给留言进行补充。
我是孤尘一粒沙,致力于给大家推荐各地美食,喜欢我就关注我,你的关注是我持续创作的动力!
4. 想到泰州玩一下,泰州有哪些必尝的美食
泰州是江苏的一个地级市,虽在江苏省名声不响,美食也有不少,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下到了泰州有哪些美食非尝不可。
1、黄桥烧饼
黄桥烧饼主要是以面粉为原料,所用的面粉必须是中筋,强筋和弱筋却不宜制作,所用芝麻必须去皮,去皮的芝麻不得改变它的色泽与形状,一般有咸甜两种口味,讲究的做法是以上等肉松作为馅料,制作出黄桥烧饼色泽金黄,外观美观,香酥可口,不油不腻,适合各地消费者的口味。
以上是给大家分享的泰州的8道地方美食,味道都很不错,到泰州的朋友可以找找尝尝,欢迎泰州的朋友给留言进行补充。
我是孤尘一粒沙,致力于给大家推荐各地美食,喜欢我就关注我,你的关注是我持续创作的动力!
5. 东北冬豆腐怎么做好吃
冻豆腐
材料
嫩豆腐2块,甜红椒半个(切成小块),皮蛋1个,葱花,盐,酱油(或生抽)
做法
1、豆腐上锅蒸5分钟,蒸好后放在盘里,冷却后放进冰箱两小时拿出来。
2、炒锅放点花生油,油热后下红椒炒一下,放点盐,炒好后浇在豆腐上。
3、皮蛋切两半摆在盘边上,倒上酱油,放点葱花就可以了。
6. 东北水豆腐怎么做好吃
1.提前一天把黄豆洗净后,用清水浸泡至少十二个小时以上,至完全泡发。
2.把干白菜也用清水泡发。
3.准备好一碗黄豆酱。
4.小葱摘去根须,清洗干净。
5.切成葱花备用。
6.把泡发的干白菜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煮至软烂,取出挤干水分备用。
7.把挤干水分的干白菜切成小块。
8.泡发的黄豆加入适量清水,用家庭小型石磨磨碎。
9.把磨好的小豆腐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煮熟。要边煮边搅拌,免得糊锅。
10.加入切碎的干白菜,搅拌均匀,再调入盐,花椒粉,生抽调味。
11.把煮好的小豆腐盛到碗中。
12.上面放上切好的葱花和黄豆酱,边吃边拌。
7. 豆腐脑加糖好.还是加盐好
1、先来看看北方人包括东北西北人对甜咸豆腐脑的感受:
东北人:“豆腐脑居然还有甜的?我的天,吃甜豆腐脑的都是异类”;
西北人:“豆浆甜的还可以,豆腐脑甜的不喜欢,也没尝过,不敢尝,想想都咽不下去”;
华北人:“无法理解甜豆腐脑,又不是八宝粥,为什么要放糖?”。
至于北方人喝豆腐脑配啥佐料吃,也是五花八门,最奢侈的,是加肉末的,最简单的,是直接放一小勺子辣椒面,或加点辣白菜吃。河北冀东们人则喜欢用鸡蛋加木耳里放点玉米淀粉做成粘稠状,个人根据口味再加点桌上炸好的辣椒末,夹点小香菜,再配上煎饼果子或油饼油条,最抗饿了。
2、看看江浙沪一带人啥反应,在大多数北方人印象中,他们的豆腐脑都是加糖的,没想到不是这样子的:
江苏人说:我是泰州的,我们这里豆腐脑是咸的。不过到了淮安,这里人吃的是甜的,一次和同学去他家一起去吃甜豆腐脑,咸的吃惯了,甜的直接腻得想吐”。
浙江人:“我们周边人都吃咸豆腐脑,好像有少数地区喜欢放糖吃,不过有这喜好的似乎不多“。
上海人:“上海人当然喜甜了,不过这是一座南北方人融合的大城市,还是吃咸味豆腐脑的多”。
在豆腐脑配啥卤料上,“我们浙江都是放点酱油,虾米,咸菜,葱,很好吃”;“我们江苏人喜欢紫菜+虾皮+酱油+芝麻油,吃得美滋滋的”。
而针对整个南方地区,有人这样说自己所在地习俗:“江浙沪应该都是咸的多,重庆也是咸的,四川人表示没见过甜豆腐脑,河南广东人表示吃甜的比较多”。
3、各地网友说来说去,只有一个省吃甜豆腐脑的最普遍,这就是湖北了,听听他们咋说:
武汉人惊讶地说,“武汉是甜的!直接放白砂糖!吃咸豆腐脑的感觉,相当于你给武汉人一个冰激凌,然后上面浇辣椒油,很别扭”。
还有武汉人补充说:“小时候在汉口吃过咸的,卖的非常少,从小到大,吃的都是甜的“。
一个代表湖北的,“从来没听过豆腐脑有咸味的,咸的多难吃!”
全国各地豆腐脑“甜咸”之争,现在看来,用南北方区分已很难统一了,有人为此还会和你急眼。正应了那句话,萝卜咸菜,各有所爱,这是一个地方长期以来养成的生活习俗,你口中的难以下咽,不代表别人吃着不香,其实,喜欢啥味的,自己喜欢就好。而正是这种南北方不同习俗,组成了我国灿烂的饮食文化。
8. 东北干豆腐怎么做好吃
东北干豆腐做法一,尖椒干豆腐
材料
干豆腐,辣椒,大葱,姜,料酒,酱油,盐,味精,白砂糖,淀粉,猪油,蒜少量
做法
1.将干豆腐切成1厘米宽、5厘米长的条,然后放入水中略煮,喜欢吃嫩嫩的感觉,就多煮一会;
2.尖辣椒切片;
3.炒勺内放油烧热,下入葱姜末煸炒变色;
4.下入干豆腐煸炒.
5.加料酒、酱油、精盐、白糖、老汤200克;
6.待烧透时下入尖辣椒片、味精翻炒;
7.用湿淀粉勾芡,淋明油炒匀,出勺装盘即成。
做法二,老汤干豆腐
材料
干豆腐1张,肉末100克,老汤800毫升,青葱2根,姜3片,酱油3匙,盐1小匙,鸡精1小匙,糖1小匙,五香粉1小匙
做法
1.干豆腐切成大方块;青葱切成细丝、姜切片
2.锅中到油,放入肉末、姜、葱翻炒
3.放入酱油、加入老汤;汤开锅后加入干豆腐
4.加入少许盐、糖、味精,小火炖十五分钟(不要把汤靠干)
做法三,韩式明太鱼干豆腐汤
材料
"明太鱼干 15g","洋葱丝 半颗(50g)","萝卜片 60g","葱花 适量","豆腐块 半盒","散蛋 ㄧ颗","水 500g","香油 1/2小匙","盐 1小匙(5g)","韩国牛肉粉 2小匙","韩国辣椒粉 适量",
做法
1:蔬菜、豆腐切适当大小
2:明太鱼干、豆腐、洋葱跟萝卜放入锅中加水烹煮
3:煮至萝卜熟软后,加入打散的蛋煮成蛋花,再加盐、香油跟牛肉粉调味,起锅前撒上葱花即可
4:嗜辣的人食用时可以加点辣椒粉一起品尝,超级好喝的喔!
9. 泰州有什么好吃的
有很多哦!鱼汤面,干丝是早茶中必吃的。最好吃的鱼汤面在人民医院东面的巷子里叫老富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