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什么有时候煮熟的鸡蛋特别不好吃
鸡蛋在沸水中煮的时间过长(超过10分钟),鸡蛋内部会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变化。如蛋品中蛋白质含有较多的蛋氨酸,经过长时间加热后,蛋氨酸能分解出硫化物,它与蛋黄中铁发生反应,在蛋黄的周围形成绿色或灰绿色的硫化铁,硫化铁不易被人体吸收利用,从而降低鸡蛋的营养价值;鸡蛋经过较长时间烧煮,蛋白质结构变得更紧密,不容易与胃液中蛋白质消化酶接触,所以较难于消化。
因此,鸡蛋既不能煮半熟也不能煮得时间过长,一般在水沸腾后最多不能超过10分钟。
2. 煮荷包蛋的时候鸡蛋总是煮不好,怎么办啊
荷包蛋煮不散的技巧有:
1、在温水的情况下就打入鸡蛋,等待快要沸腾的时候荷包蛋已经稍微定型了,这样不容易煮散。
2、可以在水沸腾之前,再加入一碗凉水让水重新变温,这样再次煮沸的时候就不容易煮散。
3、可以先把鸡蛋打入碗中,不要搅拌,更不要把鸡蛋黄弄坏了。等到锅中的水开的差不多了的时候,用一个深一些、不锈钢的汤勺,把碗中的鸡蛋“转移”到锅中,这样也不容易煮散。
3. 为什么我炖的鸡蛋羹老是炖不好,怎么办
蒸鸡蛋羹是食用鸡蛋的一种好方法,味美好吃,营养受损少,老少皆宜。但做蒸鸡蛋羹切忌以下四点: (1)忌加生水和热开水。加生水因自来水中有空气,水被烧沸后,空气排出,蛋羹会出现小蜂窝,影响蛋羹质量,缺乏嫩感,营养成分也会受损。也不宜用热开水,否则开水先将蛋液烫热,再去蒸,营养受损,甚至蒸不出蛋羹。最好是用凉开水蒸鸡蛋羹,会使营养免遭损失,也会使蛋羹表面光滑、软嫩如脑,口感鲜美。 (2)忌猛搅蛋液。在蒸制前猛搅或长时间搅动蛋液会使蛋液起泡,搅氵解后蒸时蛋液不会溶为一体。最好是打好蛋液,加入凉开水后再轻微打散搅和即可。 (3)忌蒸前加入调味品。蛋羹若在蒸制前加入调味品,会使蛋白质变性,营养受损,蒸出的蛋羹也不鲜嫩。调味的方法应是,蒸熟后用刀将蛋羹划几刀,加入少许熟酱油或盐水以及葱花、香油等。这样蛋羹味美,质嫩,营养不受损。 (4)蒸制时间忌过长,蒸气不宜太大。由于蛋液含蛋白质丰富,加热到85℃左右,就会逐渐凝固成块,蒸制时间过长,就会使蛋羹变硬,蛋白质受损。蒸气太大就会使蛋羹出现蜂窝,鲜味降低。 蒸鸡蛋羹最好用放气法为好,即蒸蛋羹时锅盖不要盖严,留一点空隙,边蒸边跑气。蒸蛋时间以熟而嫩时出锅为宜。 蒸鸡蛋羹时在碗上盖一个盘子就好了。而且蒸过蛋羹的碗很难洗干净.只要在蒸之前,在碗的内壁上薄薄地抹上一层食用油,之后再放进搅好的鸡蛋. 吃完了蛋羹,很轻松就可以把碗洗干净了
4. 为什么鸡蛋煮不熟
一是气压高
我们平时居住的平原环境,气压一般都接近1个标准大气压.也就是说我们烧开水时,水要到100度左右才沸腾。但向上的高度每升高300米,沸点温度大约要下降1℃。在海拔6000米的高山上,水只要烧到70多度就已经沸腾了,在70度的水温下很多食物是煮不熟的,不仅仅是鸡蛋不熟。比如我们常吃的米饭,米饭通常要在103到105度之间才能熟透。所以高山地区常用高压锅来煮食物。
二是你锅坏了
火候不到
5. 为什么煮个鸡蛋蛋黄这么难熟
可能是煮的时间不长
蛋黄凝固的温度为68℃—71℃,蛋清凝固的温度为62℃—64℃,煮鸡蛋时如果火太大,在蛋黄外面、凝固温度低的蛋清就会迅速凝固并且变硬,从而阻碍热量继续向蛋黄内传递,影响凝固温度较高的蛋黄凝固,使煮出来的鸡蛋清熟而蛋黄不熟。如果煮的时间过长,蛋白质过度变性,鸡蛋会变得很硬,既不好吃,又影响消化吸收。
6. 自家养的鸡下的蛋煮熟了像纸是的一程一程的不好吃是怎么回事,谢谢哪位专家能帮帮我!
那是你煮的火大了,煮鸡蛋几分钟就好了,煮时间长了反而不好吃
7. 炖蛋很简单,很多人却炖不好,其原因是什么
很多人都喜欢吃炖蛋,其实炖蛋看上去比较简单,但在制作的过程当中还是应该掌握一些技巧的。之所以有些人动不好,就是因为没有掌握这些技巧,你比如说在搅拌鸡蛋液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加入温水,千万不能直接加入冷水或者加热水,这样炖出来的鸡蛋才会好吃。另外炖蛋的时间也是很有讲究的,如果炖蛋的时间太长,那就很容易炖了,一般只要定型了以后就可以出锅。在炖蛋的过程当中,也千万不要随便的先开锅盖,否则的话炖蛋就会失败了。
鸡蛋炖好了之后,我们可以在鸡蛋的表面撒上一些葱花,然后淋上一些香油,有些人喜欢吃醋,那可以在上面淋上一层醋,这样非常好吃的炖蛋就制作完成了。一般只要掌握以上这几个小技巧,自己在家做出来的炖蛋同样也是非常嫩滑的。
8. 鸡蛋为什么老煮不熟
那是因为你的煮的时间不对或者是水量给的不对
首先就是在煮鸡蛋的时候,鸡蛋一定不要煮的时间太长了,因为鸡蛋的蛋白中含有的蛋氨酸是比较的多的,如果煮的时间太长的话,就会分解出硫化物,这个时候与蛋黄中的铁发生反应,就会形成硫化铁,这样鸡蛋里面的营养就会损失很多了,而且这种硫化铁液是不易被人体吸收的,而且鸡蛋如果煮的时间太长了,鸡蛋中的蛋白质也会变得特别的紧密,吃起来不仅口感不好,而且也不好消化。一般情况下在煮鸡蛋的时候我们冷水下锅,大概水开之后再煮上五六分钟左右的时间就可以了。
还有就是煮鸡蛋的,水的量也一定要把握好,有些人在煮鸡蛋的时候可能加的水会比较的水,如果鸡蛋蛋白的地方进不到水的话,就不容易凝固,这样的鸡蛋再吃了的话也是会影响消化的,而且我们在煮鸡蛋的时候,如果是刚出窝的新鲜鸡蛋,也可以先放到冷水里边浸泡一会再来煮,这样也是可以防止鸡蛋出现破壳的情况。
而在煮鸡蛋的时候,有些人煮的鸡蛋可能蛋黄不是在中间,这样煮鸡蛋的时候虽然是不影响使用的,但是有些人总是会觉得不美观,所以说我们在煮鸡蛋的时候,把鸡蛋放入锅中以后可以轻轻的搅动一下,这样锅里边的水呈现漩涡状以后,就会出现向心力,煮出来的鸡蛋蛋黄就会刚好居中,看起来好看,在吃起来的时候口感也会更加的好。
9. 为什么煮的鸡蛋会软,不好吃呢,是煮的时间原因还是鸡蛋的问题
判断鸡蛋是否坏了就看其蛋黄是否散开,如蛋黄没散,就是好的。
煮整蛋的时间太短,就可能是软的,但也不要煮太久。
10. 电热水壶煮鸡蛋为什么煮不熟
电热水壶煮不熟鸡蛋有可能是以下原因:
1.时间不够
鸡蛋主要分为蛋黄和蛋白两个部分,而鸡蛋蛋黄的凝固温度在70度左右,蛋白的凝固温度在60度以上,若煮鸡蛋的时间不够,那么鸡蛋内部温度会较低,而出现鸡蛋半生半熟的情况。
2.鸡蛋数量较多
电热水壶本身的容量有一定的限度,若是一次放的鸡蛋过多,会出现有的鸡蛋熟了有的鸡蛋没熟的情况,建议放鸡蛋的数量不得超过4个,不可出现叠加情况。
鸡蛋中含有蛋白质、蛋黄素、卵磷脂、钙等营养成分,大部分人习惯早上食用一个鸡蛋补充人体营养,而会有人疑惑用家里的电热水壶能不能煮鸡蛋?其实电热水壶除了可以用来烧水之外,也是可以用来煮鸡蛋的,并不会有很大的问题,只是需要注意的是水位需没过鸡蛋壳,以免出现鸡蛋裂开的情况。
烧水壶煮鸡蛋的步骤如下:
1.将烧水壶清洗干净,底座的水分擦干。
2.将生鸡蛋表面的灰尘清洗干净后沥干水分。
3.清洗后的鸡蛋轻轻放入烧水壶中,倒入没过鸡蛋并多2-3cm的水。
4.盖上盖子,插好开关,煮5-8分钟。
5.煮好后等水温下去后,用筷子夹出鸡蛋。
烧水壶煮鸡蛋一般需要5-8分钟。
首先用烧水壶煮鸡蛋时,使用的是冷水,一方面是因为热水壶的口较小,若热水放入易出现烫伤的情况,另一方面是因为生鸡蛋直接接触高温,会承受不住高温而出现裂开的情况。
而用烧水壶煮鸡蛋一般需要5-8分钟,若是时间过短,鸡蛋内部还有未熟情况,也就是所谓的流心蛋,若是时间过长,鸡蛋的蛋白过老,没有嫩滑的口感,而且还有可能出现裂缝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