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晾了干干的、黑黑的建水小豆腐怎样做才好吃
把豆腐提前用水泡发,然后再进行烹饪,怎么做都好吃
❷ 听说建水有一水井的水做出来的豆腐特别好吃,建水还有哪些美食值得推荐
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建水不仅美丽,而且是一座明清建筑众多的“古建筑活博物馆”,这里居住着彝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和汉族,约40%的居民是少数民族。您不仅可以享用云南少数民族的特色菜,而且价格实惠。即使你一个人旅行,也能只需花五毛钱,一块钱,就可以吃当地的特色菜。
云南的汽锅鸡早已为人所知,但你知道汽锅鸡来自建水(原名临安府)。汽锅鸡是干隆时期临安富居厨师杨力发明的,他结合当地人吃火锅和蒸面包的方法制作了一个汽锅。还有建水特有的紫砂汽锅 ,在揭开锅盖的那一刻,食物又热又香,鸡汤很美味,鸡肉也很美味。
❸ 云南建水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和好吃的东西啊
建水的特色菜多了,比如建水三珍,还有烧豆腐,过桥米线啊等等,好玩的么清朝的朱家花园,元朝的双龙桥,明朝的朝阳楼,清朝的文庙,白天么逛逛街,晚上么到朱家虎园旁的听听建水小调,别有一番风味!手酸了,楼主只带怎么办了吧?
❹ 豆腐美食有哪些
豆腐美食就太多了,从豆制品来说就非常非常多了
豆腐,豆干,百叶,素鸡,素肠,香糕等等
再来说用它们做的美食,就更多啦
常见的麻婆豆腐,家常豆腐,鱼头豆腐汤……
❺ 建水本地人最爱的小吃:藏在古城老巷里,每块只卖5毛钱
欢迎来到无尾象和猫的旅行探险事务所,请随我们一起去发现那些不为人知的小众旅行故事吧!
初入彩云之南的建水古城,我是有些失落的。即便这里坐落在红河州大山的腹地,建水也难以逃脱早已被商业化的宿命,深入这座新旧交替也只有三平方公里的小城,在街巷里穿行,能感受到浓厚的烤豆腐气息。
建水的由来便是几百年前明朝南下的移民本着“建城先建水”的原则,在这里开凿水井。所以在古城内外,遍布着大小井眼120余口,而真正的建水豆腐就必须要用这古井里的水制作。
在建水有三大曾经上过电视的 美食 :烤豆腐、草芽米线、木瓜水。位于朱家花园旁的老天井小吃是一家当地朋友特别推荐的小吃,和别的店家不同,老板把小吃开在自己背街的老屋里,一方天井、一个烤炉,几十年的时间就把自己做成了当地数一数二的扛把子。
老天井地方狭窄,屋里摆了几张小桌子。小院里一位六十好几老汉正襟危坐手握长筷正一丝不苟地烤着建水豆腐,一对情侣围着烤炉边吃边看,默不作声,场景有点滑稽。 豆腐初入口觉得很一般,但耐不住越吃越香。
烤好的小豆腐趁热一掰两半,蘸上自己喜欢的辣椒面,越吃越上瘾。老板捻起一颗玉米粒扔进手边的碟子里,用以计数。食客自在谈笑,老板招待从容,陌生人也能在这一方豆腐摊上,建立起一种奇妙的秩序。即便坐在桌旁的人互不相识,但却是十分愉快。
如果说烤豆腐是建水人的下午茶,那草芽米线就是本地人的早餐,清淡的草芽米线实为上选。草芽是建水本地独有的特产,口感有点像藕带和韭黄的结合体,宜清淡不宜重口。在鸡汤里汆烫过后,染上一层脂香。呷一口汤就能感受到浓郁中带着淡淡的花椒麻。配上米线才是营养价值最高的小吃。
走进这家店就能感觉到这里很像诗人于坚在《建水记》里提起过的“小户人家”,它麻雀虽小,却也有雕梁画栋的精巧。除了豆腐和草芽米线,最后再上一碗非常解渴的木瓜水。
❻ 建水小豆腐那家正宗
建水小豆腐:
阿婆或水东坡这两家比较正宗,你可以过去看一下。
❼ 请问建水是哪个省,有名叫大板井小豆腐吗
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建水西门大板井水做豆腐很有名。它因盛产包浆臭豆腐,建水小豆腐,建水豆腐而闻名中外。
❽ 私人盖戳!这里是云南最好吃的边陲小城
初入建水古城,其实是有些失落的。即便坐落在红河州腹地,建水也没能逃脱商业化的宿命,但深入这座三平方公里的小城,在如毛细血管般的街巷里穿行,还是能感受到浓厚的生活气息。
明朝南下的移民本着“建城先建水”的原则,在这里开凿水井。如今的古城内外,遍布着大小井眼120余口。人们的生活,就是围绕这些井眼展开的。
建城先“建水”,井口的绳痕是岁月留下的痕迹,足以证明建水城的古老 历史
能嗅到生活气息的地方,食物自然也不会差。在红河州这块美味的蛋糕上,建水就是顶端的那颗樱桃。从踏进这座小城开始,肚子就不是你自己说了算的。
蒙自是官方认定的过桥米线之乡,但若追溯 历史 ,《建水县志》给出的记载其实更加明确。暂且不论孰是孰非,单从味道上说,建水过桥米线也绝对有与蒙自叫板的底气。
古城西门的味道临安,是城内最有烟火气的一家铺子,早上来吃米线的食客络绎不绝。店家负责将熬制数个小时的汤底盛在大碗里,其余全靠自助。吃偏细的米线还是偏宽的卷粉,只需自己用篓子在汤里冒一下,是为“过桥”。
草芽米线和卷粉,粉色的是红米线,口感比较干涩,但比较 健康
早餐我偏爱清淡,草芽米线实为上选。草芽是建水特产,口感有点像藕带,宜清淡不宜重口。在鸡汤里汆烫过后,染上一层脂香。呷一口汤,浓郁中带着淡淡的花椒麻,米线因汤底的浸淫,味道也与之融为一体。原则上,米线可以免费加,但在那之前,恐怕你会先将汤底喝光。
清真园的牛肉米线
尽管建水人也很能吃辣,但没有人能拒绝这种清淡鲜美的画风。古城外围一点的文兰清真园,有当地人都很喜欢的牛肉米线,放上薄荷吃非常提味。我在云南吃过几十碗米线,建水的米线仍是我心目中的前三。
在哪吃
味道临安
文兰清真园(只做早午市)
肠旺米线并非建水特有,借鉴的是贵州肠旺面的做法,但本土化做得相当成功。既有传统口味,也有外来融入;宜清淡也宜重口,建水是一座在饮食上很有包容性的小城。
肠旺米线,源自贵州的肠旺面
我本不习惯早上吃得太重口,却抵挡不了肥肠的诱惑。挨着朱家花园的小吃店,开了足有三十年,以肠旺系列出名。这种香辣的食物,只有零口和无数口的区别。大肠非常有嚼劲,猪血嫩得颤巍巍,吃上第一口就停不下来。米线和卷粉依喜好选择,也可以两掺,不管选哪个,都比贵阳那种发黄的碱水面更对我这个北方人的胃口。
建水的清晨很有烟火气
建水米线的质量普遍不错,不管是粉的质地还是帽子的味道。离开建水以后,最想念的就是那里的烧豆腐和米线卷粉。
在哪吃
花园小吃肠旺米线(只做早午市)
建水人将“烤”称作“烧”。烧豆腐之于建水,就像喝茶之于成都,掰馍之于西安,不仅关乎食物,更是一种当地人的生活方式。
烧豆腐是建水城的一张名片
古城内随处可见豆腐摊,烤架置于火炭之上,数人围坐在四方桌边。老板用筷子灵巧的翻转着一寸见方的小豆腐,大概七八分钟的工夫,豆腐便微微鼓起,表皮金黄。食客见机夹取,既不谦让也不忙乱。
烤好的小豆腐趁热一掰两半,蘸上自己喜欢的蘸水,越吃越上瘾。老板捻起一颗玉米粒扔进手边的碟子里,用以计数。食客自在谈笑,老板招待从容, 陌生人也能在这一方豆腐摊上,建立起一种奇妙的秩序。
蘸上自己喜欢的蘸水,干湿皆可
现在想来,烧豆腐摊大概就是建水城的缩影;节奏不紧不慢,人与人之间的亲疏远近,也可自在拿捏。
老天井小吃的木瓜水、甜白酒都很不错
我去的那家店是朱家花园对面的“老天井”,很像诗人于坚在《建水记》里提起过的“小户人家”,麻雀虽小,却也有雕梁画栋的精巧。食物同样不马虎。烧豆腐、凉勺粉、凉卷粉、甜白酒和木瓜水都非常好吃,我在这里度过了两个愉快的下午。
在哪吃
古城内随处可见,质量差别不大
推荐朱家花园对面的“老天井小吃”
勺粉,即川渝说的“苕粉”,也就是红薯粉。食材简单非常,调味却极其出彩。用腐乳、芝麻酱(花生酱)、辣椒、蒜汁、姜汁和酱醋调出的底味,既有腐乳发酵的鲜香,又有芝麻酱的厚味,挂在滑溜溜的薯粉上,一起吸溜下去,停留在舌尖上的是酸、辣、凉的爽快。
建水特有的凉勺粉,调味令人念念不忘
卖凉勺粉的小吃店一般也有凉卷粉,因二者的调味非常相。凉勺粉是“建水十八吃”里的一号,妥妥的本地特色,而用大米做成的凉卷粉却遍布在云南各地,具体是哪里的起源我不太清楚,只知道昆明凉卷粉的味道不如建水,据说最好吃的版本在大理的巍山古城。
凉卷粉,搅匀以后会散开
在哪吃
老天井小吃
勺粉老店(比较知名也更游客化,个人推荐老天井)
出发前,我特意请教了民宿老板娘:古城内哪家本地菜最靠谱?老板娘二话没说就给指到了福籍菜:“环境和食物都很有特色,我们偶尔也会去那里吃。”
饭馆坐落在一个二进的院子里,宽敞大气,颇有北京四合院的风采。这并非巧合。14世纪云南发生的汉化运动,让大批南下的移民带来了四合院的建造技术,细看院内雕梁画栋的审美,甚至比北京的四合院更加精巧。
在这样的院子里吃饭,心情怎能不好。彼时正逢云南的春季,树上的鲜花与盘中的花馔遥相呼应。玉荷花炒韭菜,吃起来有淡淡的馨香;清炒草芽比汆汤更能突出草芽的鲜甜,再来一盘堪称“米饭杀手”的黑三剁,三菜一汤便有了着落;
汽锅鸡真是太鲜美了!
你问那一汤是啥?当然是建水的汽锅鸡呀!连身为云南 美食 KOL的汪曾祺都对这儿的汽锅鸡赞不绝口:“现在全国出陶器的地方都能造汽锅,但我觉得用别处出的汽锅蒸出来的鸡,都不如用建水汽锅做出的有味。”
这家店的菜式随季节变化,菜单上只有几样当日推荐,更多款可以请服务员帮忙推荐。
在哪吃
福籍菜
古城西门外的大板井,是建水一百多口井眼里最负盛名的一个,距今有600多年的 历史 。建水城内的豆腐,就是用大板井的井水点成的,离开这口井,建水豆腐也就失去了它独有的滋味。
西门的大板井滋养着建水城,豆腐的独特味道就出自这里
离大板井不远处,有一家手工豆腐坊,因上过《舌尖》而闻名。店内没有刻意装点,还是一副手工作坊的古朴模样。女工们一手持纱布,一手将点好的豆腐末包进纱布里塑形,据说一天最快可以包3000个。盯着看了一会儿,感觉我的眼皮跟不上女工们的手速。
手工包豆腐。不平整的豆腐经过一两天的发酵会变得光滑,味道也更香醇
借着“近水楼台”的优势,小作坊也顺带做一些豆制品:豆浆和豆花5块钱畅吃。豆香味浓郁是真的,但有人期待“直击灵魂”的味道就真想多了。毕竟只是豆制品,出品本分无添加,倒是让我想起了香港的公和豆品厂。
小作坊里买的豆浆,好喝
在哪吃
板井豆腐坊
建水的泡酸跟广西风味有点像,最有名的当属“水泡梨”。
水泡梨要选半生的酸梨,这种梨生吃无法下口,经过时间的浸淫却能苦涩尽除,脆生生的口感里有甘草的回味,我非常喜欢。
水泡梨要选生涩的梨,泡出来才好吃
“滇橄榄”也比较有特色。这小东西本与橄榄无关,只因泡过后有橄榄的回甘,也有清肺的功效。潮汕人叫它“油甘子”。即便泡过,在我吃起来还是很苦涩的。
滇橄榄就是潮汕人说的油甘子,苦涩有回甘
这里面最酸的应该是泡酸木瓜。云南的酸木瓜据说生吃会酸到嘴肿,泡过后也很有杀伤力。我尝了一片,感觉本来撑着的肚子立马消化了一半。如果你很能吃酸,可以来挑战一下。
拐角处的一家店,老板娘人很nice
在哪吃
特色酸汤萝卜(朱家花园对面的转角)
临安饭店是建水最古老的一家饭店。“临安”乃建水的旧称,因当年的移民缅怀家乡杭州,想建立一座“新天堂”,遂以杭州的旧称命名建水。古城内东北角还有一口以“龙井”命名的四眼井,可见移民对家乡的思念。
如今的临安饭店保持着国营作风,菜式并无过多亮点,但有一种食物非在这儿吃不可,那就是建水的“烧馒”。
在中原失传的烧麦技术,得以在边陲小城延续下来
烧馒这个称呼已经不在菜单上了,取而代之的是烧麦。这种烧麦的包法是从明朝沿袭下来的,中原失传,却在边陲小城通过手手相传延续到今天。最早的烧馒只用肉皮做馅儿,吃起来非常软糯,后来根据人们的饮食习惯做了调整,加入肉糜,虽不及当年,但也能吃出与普通烧麦的不同。
在哪吃
临安饭店
Tips
我在建水的时间比较短,满打满算也就两天,如自兴烤鸭凉品店、越南卷筒粉、阿毛清真烧烤等几家店都没来得及尝试。不过倒也不用拘泥于这几家,建水的饮食水平普遍都很高,米线和小吃店都不太容易踩雷;
古城内最值得去的是朱家花园,很有“西南边陲大观园”的意思;其次推荐团山村,保留完好的清末建筑群,有居民生活于此,却尚未开发,与建水的喧嚣形成了鲜明对比。
图文:西夏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❾ 建水哪里好玩
云南建水古称临安,有着1200多年的悠久历史。自元代以来建水就是滇南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这里有比北京天安门早建20多年的朝(chao)阳楼,有规模巨大,最具中国古老文化象征的文庙,有集中国南方民居之最的大型私家园林——朱家花园,也有“百万燕呼淝水战,一条浪吼浙江潮”的燕子洞奇观……丰富的人文景观、灿烂的历史文化,绮丽的自然风光,向我们展示了他的独特与丰厚。 我们住在指林寺内党校招待所,可惜了重修的指林寺,完全就是一个大食堂。到建水不能不看的是“井”,建水的水井很出名,不但数目众多,而且造型独特,五花八门。西门外的大水井,打水的人络绎不绝,建水最好的豆腐叫“西门豆腐”,因为建水城只有西门井这一口井水是无污染的天然卤水,用这井水点豆腐,是一流的材料,所以建水的烧豆腐是一定要吃的。 不能不看的还有离城30公里的燕子洞,燕子洞以古洞奇观、春燕云集、钟乳悬匾、采燕窝绝技等独特景观着称于世,所以云南人到省外对溶洞不大感兴趣。建水的双龙桥、朱德故居等等等等,大清早游走在古城,感觉很好(街上的石板路是新铺的,许多老房子也不见了,味道比以前差点)。 第二天早上的朝阳门,昨晚看介绍,这个朝阳门和天安门特别的像,因为建造天安门的是徒弟,建造朝阳门的是师傅。 吃过早饭后,我们包车去团山村,团山村处于建水城西十三公里的西庄坝子边沿的泸江河南岸。团山村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现状都比较好,村内具有大量文化沉淀的旧式建筑。 边逛当然少不了边吃的,街旁的小吃烧烤也挺合我们的味道。 建水古城,古朴而又让人怀想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