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美食 » 好吃不如饺子好玩的俗语
扩展阅读
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薯仔不炒丝怎么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好吃不如饺子好玩的俗语

发布时间: 2022-12-13 00:12:20

㈠ 关于饺子的民间俗语有哪些

1、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

2、饺子就酒越喝越有。

3、头伏饺子二伏面。

4、冬至饺子夏至面。

5、出门饺子进门面。

6、舒服不如倒着,好吃不如饺子。

7、冬至大雪纷纷下,烧锅开水煮饺子。

8、北方冬至包饺忙,冬至南方熬高汤。

9、送行的饺子,迎行的面。

10、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

㈡ 好吃不过饺子顺口溜

“好吃不过饺子”并不是顺口溜,而是一句俗语,完整说法是:“好吃不过饺子,舒服不如倒着。”

解释分析:因为农村人经常下地干活,一天的劳作很辛苦,而且农村的条件没有像城市那么优越,所以农民们对生活要求也不高,能吃饱喝足就行了。

偶尔吃一顿饺子就是非常美的事情了,而且干完活躺在炕上休息也是最舒服的时候了,所以也就有了“好吃不过饺子,舒服不如倒着”这句歇后语了。

(2)好吃不如饺子好玩的俗语扩展阅读:

在过去的年代里,农村的生活很贫穷,像饺子这种食物只有过年过节的,或者大场合才能吃上一顿,而且那时就觉得吃顿饺子就是非常奢侈的了,平时农民的生活都是土瓜玉米面饼子。

难得吃上一顿白面饺子就是人间美味了,哪像现在天天大米白面的人们都吃腻了,玉米粗粮都成了好东西了。所以这句俗语也是为了表达人们对饺子这种食物的最高称赞,就是没有比饺子再好吃的食物了,这也就是“好吃不过饺子”的由来。

㈢ 老话说:"好吃不过饺子",下一句是什么

好吃不过饺子,舒服不过倒着。

毕竟现在的话工作学习也是很累的,而大家在工作学习之余都是喜欢在床上躺着或者是窝在沙发里,而这句俗语说的不过是一种最常见的现象。

㈣ '好吃不如饺子' 下句是什么

好吃不如饺子,舒服不如倒着

㈤ 有一句歇后语 好吃不过饺子,下一句是什么

好吃不过饺子的下一句原话是舒服不如倒着,这句话虽然听起来没有戏言那么顺口,但俗语自然有它独特的魅力,是人们用时间探索总结的经典。

倒着的意思就是躺着,在过去的农村,农民经常为了吃穿奔波,每天干农活可以说是早出晚归,体力活的艰辛相信很多人深有体会,而在干活的过程中如果有机会躺着,那绝对是幸福的一件事情了。

即便实在干活结束,回到家吃完饭后,最舒服的事情也不过是躺在床上,让自己完全放松下来,对于他们来说,只有在一天忙碌过后,才可以舒服地躺在床上。

(5)好吃不如饺子好玩的俗语扩展阅读:

在过去的年代里,农村的生活很贫穷,像饺子这种食物只有过年过节的,或者大场合才能吃上一顿,而且那时就觉得吃顿饺子就是非常奢侈的了,平时农民的生活都是土瓜玉米面饼子。

难得吃上一顿白面饺子就是人间美味了,哪像现在天天大米白面的人们都吃腻了,玉米粗粮都成了好东西了。所以这句俗语也是为了表达人们对饺子这种食物的最高称赞,就是没有比饺子再好吃的食物了。这也就是“好吃不过饺子”的由来。

㈥ “好吃不过饺子,好玩不过嫂子”是什么意思

以后渐渐形成习俗,逢年过节没有饺子吃是万万不行的。1400多年的历史让饺子在老百姓心目中扎下了根。饺子渐渐成为中国饮食的代言词。

至于好玩不过嫂子,则是形容小叔子和女子相处的话题。在一家人中,唯一能对嫂子指指点点的只有当弟弟的,所以对嫂子开玩笑之类的话只有弟弟能说,当嫂子对哥哥不好时,也只能是弟弟站出来说话。

㈦ “好吃不过饺子”是歇后语还是俗语历史上有什么与之相关的故事

“好吃不过饺子”的歇后语是从哪里来的?首先要更正一点,“好吃不过饺子”不是一句歇后语,而是一句流行于中国北方的俗语。俗语是民间流通的通俗语言,而这句话也正是中国民间俗语的精华。

饺子,原称“娇耳”,三国时期至后来一段时间统称为“馄饨”,直到宋朝饺子被称为“角儿”,也被称为“角子”,在正式有了“饺子”的发音。所以说“好吃不过饺子”这句俗语的形成时间应该在宋朝以后才出现的。

㈧ 好吃不过饺子的下一句是什么

“好吃不过饺子”下句即是“舒服不过倒着”。

俗语,是汉语语汇里为群众所创造,并在群众口语中流传,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语言单位,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反映人民生活经验和愿望。俗语,也称常言,俗话,这三者是同义词。

俗语一词,已经普遍用作语言学的术语;常言一词,带有文言的色彩;俗话一词,则有口语的气息。俗语使人们的交流更加方便且具有趣味性,具有地方特色。

㈨ 饺子的俗语谚语

饺子的俗语谚语

饺子的俗语谚语,饺子(mpling)源于中国古代的角子,原名“娇耳”,汉族传统面食,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了。下面我分享的关于饺子的俗语谚语,希望对你有帮助。

饺子的俗语谚语1

一,好吃不如饺子,舒服不如倒着

饺子是人们喜欢的一道美食,倒着的意思是躺着,对于忙碌了一天的人们,也许没有什么比好好的吃上一顿饭,然后再舒舒服服的躺下更好了。好吃不如饺子,舒服不如倒着。这是劳动人民最真实的心愿。

二,出门饺子回家面

它是我国民间的一种有关“出行”习俗。在过去,农村尤其北方农村,饺子多出现在招待客人、祭祖等隆重场合,除此之外,为人送行时也是会吃饺子的,而平时家里一般舍不得多吃。饺子形状与过去的金元宝十分相似,村里人认为送行吃饺子会给远行者带来好运。

三,冬至饺子夏至面

冬至这天,北方吃包子,夏至这天,北方各地普遍吃面条,俗称“过水面”,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谚语。

四,出门饺子进门面

“出门饺子”有亲朋要出远门时,一起聚在一起吃饺子,意思是要再团圆,路上平安。“进门面”出远门的浪子回到家乡时,大家一起吃面条,面条的的意思是能把流浪的心收回来!

五,头锅饺子二锅面

说的是煮饺子时候要新鲜的水更好,为啥这么说呢,我们为了减少饺子之间互相黏连,一般都会放不少的面粉,等下到锅里面水就会有不少的面,成为面汤然后如果再次下饺子就会出现太黏了;而这些面汤在下面的时候,因为面条上边面粉少,所以用来下面条做出的会更好吃。

饺子的俗语谚语2

俗语:

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

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详细内容见前述“典故”部分。

饺子就酒越喝越有

寓意日子越过越好

头伏饺子二伏面

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潮溼、闷热的日子,一年有“三伏”。百姓说的“苦夏”就在此时。入伏的时候,恰是麦收不足一个月的`时候,家家谷满仓,人们利用这个机会,打打牙祭,吃顿白面,饺子又是平时难见的上品,所以就有“头伏饺子二伏面”的说法。

冬至饺子夏至面

夏至这天,山东各地普遍吃面条,俗称“过水面”,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谚语。

吃了饺子汤,胜似开药方

相传战国初年,秦城神医扁鹊妙手回春,百治百愈。有一年冬天,正逢百年未遇严寒,许多人发生冻伤,有的人还把耳朵都冻坏了,怎么办?神医扁鹊拿来白面,搓成耳朵状,粘在那些被冻掉耳朵的耳根上,再运气功动力,使那耳朵恢复到原来的样子,又用御寒草药煎给病人喝,病人只觉浑身一股暖流流遍全身,再也不怕冷了。后人为纪念这位既有高超医术,又有为人解除病痛的仁心的神扁鹊,便用面粉做成耳朵状的食品,放在御寒的草药汤里煮食,该俗语由此而来。

舒服不如倒着,好吃不如饺子

这句北方的名言在这里验证

北方人是非常喜欢吃饺子的。

出门饺子进门面

歇后语:

饺子开口--露馅了

茶壶里煮饺子--有口倒不出

瞎子吃饺子--心里有数

哑巴吃饺子--肚里有数

饺子的俗语谚语3

1、十月—,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

2、饺子就酒,越喝越有。

3、头伏饺子,二伏面。

4、冬至饺子,夏至面。

5、出门饺子,进门面。

6、舒服不如倒着,好吃不如饺子。

7、冬至大雪纷纷下,烧锅开水煮饺子。

8、北方冬至包饺忙,冬至南方熬高汤。

9、送行的饺子,迎行的面。

10、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

11、吃了饺子汤,胜似开药方。

12、大寒小寒,吃饺子过年。

13、饺子开口——露馅了。

14、瞎子吃饺子——心里有数。

15、哑巴吃饺子——肚里有数。

16、茶壶里煮饺子——肚里有货倒不出来。

17、大年初一吃饺子——没外人。

18、茶壶里煮饺子——有口倒不出。

19、实心饺子 ——不掺假。

20、荞麦面饺子——一个比一个硬。

21、七个饺子盛在两个碗里——神三鬼四。

22、莲花池里下饺子——水分太多。

23、光吃饺子不拜年 ——装傻。

24、端午吃饺子—— 与众不同。

25、擀面杖捞饺子 ——搅浑一锅汤。

㈩ 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

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

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民俗谚语是我们百姓在日常劳作生活中总结出来的实用经验,虽然是短短的一句话但是却非常的浅显易懂富含道理,下面看看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

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1

以前的生活是非常艰苦,尤其是在农村,农民靠天吃饭,如果上天有眼,没有遇到灾年,风调雨顺的还好,只好不会饿肚子。所以人们对吃的方面也没什么要求,只要能把肚子填饱就已经心满意足了,更不要说是像饺子这样奢侈的美味了,祖祖辈辈的北方人,都特别钟爱吃饺子,无论遇到大事小事,或者是走亲访友,都会吃饺子。

尤其是过大年,在大年初一的早上,家家户户都会煮一些饺子,一家人围在一起,吃着热腾腾的饺子,等着来上门来拜年的客人。吃饺子,在我国老百姓的眼里,预示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但在北方农村流传着这么一句俗语:“好吃不过饺子”,

下面我们就说一说饺子的来历,其实饺子最开始取名为饺饵,医生张仲景大家都知道,是当初他专门儿给病人发明的一种药膳,让人在冬日里泡上羊肉,吃了以后起到驱寒的作用。自从驱寒护体的饺子已经推出,立刻受到了东汉广大老百姓的喜爱,以至于千百年来,上至天子,下至普通老百姓,普遍喜欢吃饺子,这种民间老话说,好吃不过饺子,这一点儿不夸张。

在历朝历代的民俗史料都都记载了这种食物,一直到清明时期,从大年初一,一直到正月初五,都要连着吃饺子,过年吃饺子是必不可少的。朱元璋,他的子孙更是喜欢在饺子里面包碎银子,谁知吃到谁有大福气。好吃不过饺子,这也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在以前艰苦的生说中,饺子那时只有过年才能吃到的美食。

在以前,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能吃上一顿饺子。而且包饺子的馅儿还是最简单的,大都是韭菜馅儿,在农村自己家的院子里,可以种些韭菜,所以不需要花钱,一家人围在桌子旁边,闻着香喷喷的饺子,都流出了口水,轻轻一咬,就觉得世界上最美的食物莫过于饺子了。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体会,以前生活真的是太艰苦,不像我们今天,饺子已经成为了家常便饭。

其实好吃不过饺子的下半句,说出来也很简单。但是有很多人还是知道的,那就是“舒服不如倒着”这才是这句俗语完整的一句话。因为在农村,农民经常下地干活儿,一天劳作下来很辛苦,而且农村的条件也非常的艰苦,所以农民对生活要求也不高,能吃饱喝足就行了,偶尔吃顿饺子就是非常美的事情了,而且干完活儿躺在炕上休息一下,也是最舒服的时候了,所以就有了“好吃不过饺子,舒服不如倒着”的这句俗语了!

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2

最近我经常刷到一些关于美食的微博,不管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都有,但是在我看来,还是觉得我们国家的食物好吃,因为外国的人总喜欢将一些食物捣碎,然后做成一些小吃,而作为一个一直在国内生活的我,看着这些食物的制作过程就没有食欲了,当然,不是说外国食物不好吃,只是对于我而言,更偏爱我们国内的美食。

而说到这美食,我就想和大家说一个关于美食的民间俗语,是这样说的:好吃不过饺子。现在我们的生活是非常富足的了,一顿饺子也是家常便饭了,但是在很久以前,人们的生活并没有这么好,他们一年到头也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吃上一点肉,而过节时吃的饺子更是一种幸福,而这饺子里面并不是包的`肉,而是将韭菜切碎,再加几个鸡蛋搅拌在一起,然后包在饺子皮里面。就这样简单的食材做出来的饺子,对于他们来说完全就是一顿盛宴,所以才有了这一句俗语。

但是大家知不知道,后面还有一句,很经典却少有人知。而这下半句就比较“舒服”了,这舒服可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某种含义的舒服哦,那个时候的人们的思想可比我们现在的单纯多了。这舒服其实就是说的他们的身心舒服,怎么说呢,这下半句是这么说的:“舒服不过倒着”。

当时人们的农活很多,每天都要做很多的事情,很少有闲暇时光,所以每天做完事情倒在床上休息的时候是他们最舒服的时候,所以这舒服就是说的人们疲惫的身体倒在床上休息时候的感受。

其实不只是以前的人们会有这种感受,我们现在有时候忙了一天的工作,回到家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躺在床上睡一觉,疲惫的身体实在是不想再多动一下了,所以这句俗语不只是用于当时的人们,对我们现在的人也是很有同感的。

这一证据俗语看似写的十分普通,就是写的让人们感到幸福的两件事情,但是我们深思一下,也是能感受到当时的人们对于幸福的定义是多么简单的,而不是我们现在的人们将幸福定位于巨大的财富或是高高的地位,难以实现。

所以当时人们过得比我们现在要幸福的多,他们对于物质上的需求不高,一点点收获就可以让他们很高兴,邻里之间的感情也是非常好的,每一家有什么好吃的就会拿出来与邻居分享,整个生活环境都是充满着暖暖的人情,而现在人们生活比他们要好得多,但是追求的东西也更多了,真正感到快乐的时候不多了,邻里之间也被一扇一扇防盗门防盗窗给隔离起来了。

我觉得,虽然我们现在在物质上获得了很多以前人们想要都得不到的,但是那种暖心的人情味也是我们现在许多人想要却得不到的,而这两者相比起来,我更希望获得后者,就像小时候那样知足常乐。

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3

1、 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腿

2、 破罐子破摔

3、 破家值万贯

4、 七百年谷子八百年糠

5、 七大姑八大姨

6、 棋逢对手,将遇良材

7、 牵一发而动全身

8、 牵着不走,打着倒退

9、 前不着村,后不着店

10、 前怕狼后怕虎

11、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12、 前言不搭后语

13、 欠一屁股债

14、 枪打出头鸟

15、 墙倒众人推

16、 强宾不压主

17、 强将手下无弱兵

18、 强龙压不过地头蛇

19、 强扭的瓜不甜

20、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21、 亲妈也有偏心的时候

22、 擒贼先擒王

23、 清官难断家务事

24、 情人眼里出西施

25、 请将不如激将

26、 请神容易送神难

27、 求人不如求己

28、 拳头上跑马

29、 让人家当枪使

30、 惹不起还躲不起

31、 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32、 人不该死总有救

33、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34、 人不在大小,树不在高低

35、 人不知鬼不觉

36、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

37、 人挪活,树挪死

38、 人怕出名猪怕壮

39、 人平不语,水平不流

40、 人情比纸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