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美食 » 道外哪家饺子好吃
扩展阅读
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薯仔不炒丝怎么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道外哪家饺子好吃

发布时间: 2022-12-08 09:43:43

㈠ 哈尔滨有哪些有名的饺子

北方人都爱吃水饺,哈尔滨也不例外。各个节日,春节,冬至,头伏哈尔滨人都要吃饺子。所以在哈尔滨也真的有很多饺子店。去年几个广州朋友来,特地点名要吃哈尔滨的饺子,他们听说哈尔滨的饺子皮薄馅大,而且还有一些熏酱的小菜,再来一瓶哈尔滨啤酒真是不错的选择。现在就给大家说说哈尔滨有名的饺子店

(1)东方饺子王,哈尔滨饺子连锁店,在哈尔滨各个区都有连锁,饺子都是现包的。很多店面都可以看到阿姨们忙碌的身影。这家店在哈尔滨比较好找哪里都有。店里的一些熏酱小菜也挺多。

(2)喜家德和柏记。喜家德水饺也是哈尔滨比较有名的水饺店面,喜三鲜水饺,饺子里边有个大虾仁这个广告在哈尔滨处处可以听见,饺子做的也不错。连锁店也超级多,店里的小菜也不错。柏记水饺也是最近两年在哈尔滨突然兴起的连锁店,吃过几次感觉还不错。

(3)范记永,道外的一家老店,店面不是很多,必须要来道外才能吃到,味道不错。这家现在不是饺子专门店,但是这家的水饺做的还是挺有特色的,如果来巴洛克这边游玩可以尝尝。

(4)老厨家沙子面饺子,也值得尝尝。

哈尔滨,最早,最有名气的老字号饺子馆,应该是道里十三道街,老独一处饺子馆,就一种三鲜馅,熏酱独特,现还在营业,可是现在很少有人光临了,不如后起,东方饺子王,期盼老字号独一处东山再起,让家乡人回味到七十到八十年代的那个老味道!

学府路老电表厂对面(老字号饺子王)馅大皮薄、味道非常好。老独一处是老店。想起小时候的味道。可惜没有了,现在最好吃的饺子还是喜家德,东方饺子王不行了,馅太小了,来了哈尔滨发现东方饺子王挺火,在长春喜家德比较火。

关东古巷的东方饺子王店三鲜水饺难吃,不如平公街店的好吃,最有名的应属老独一处,有数十年没去吃过了,现在咋样不知道了香坊区,建成三道街里面有家建都饺子馆,11点到13点营业,味道的话也都是挺好吃的,道外更新街和东北新街交叉口,振江小区院内老吴头饺子馆的饺子也非常好吃。

吃够了大街小巷的饺子王,

也该换换口味了,

这些街坊饺子,

通通跳到你碗里去!

老的士水饺快餐

地址:香坊区三辅三道街56号

食客感言:水饺八块十块十二块,包的珠圆玉润,上的非常快,平时给的士司机吃的,味道没的说,也非常实惠,环境马马虎虎,服务也一般,推荐牛肉萝卜,韭菜鸡蛋,三鲜的,都非常不错。



东北农业大学饺子园

地址:香坊区木材街59号东北农业大学院内(近木材厂)

食客感言:农大的食堂真的是良心食堂啊,门外卖的冰淇淋是一天一个味道。我去的时候赶上的是柠檬味道的,超级喜欢吃那里的蛋挞,感觉性价比特别的高啊,才3.5元就可以买到肯德基的品质。在农大的饺子园里,还有啤酒,虽然啤酒是比较热的,没有冰镇。小菜的种类比较全,我觉得必须点的就是农大的香肠,真的是农大的特色,而且农大饺子园里面的一个鸡排也很好吃。



徐府老边饺子

地址:香坊区幸福路6号( 健康 路口)

食客感言:记得小学时候在这吃过,十几年了,那个狮子头挺好,感觉蒸饺素馅的非常好,点了两屉,家常凉菜拌的不错,我们全部吃光了,服务员态度也可以,室内的环境卫生还算比较整洁,总体来说我们吃的挺好的,比较实惠。



老范记饺子馆

地址:道外区道外北二道街张包铺胡同9号(北环头道街和靖宇头道街中间)

食客感言:小店虽小,门面甚至感觉有点脏乱,但是一走进去就很有当地风味,下午一点多还有很多当地人在那儿把酒言欢~老板娘挺热情好客的,老板娘推荐的醋鱼,小黄鱼,炸的酥脆后再用糖醋的烧法,加了很多蒜片以及辣椒,是冷菜哟~但绝对入味又好吃,12元一条,不算贵吧~招牌的三鲜饺子,还是现点现包的,它家最拽的就是只做一个馅儿的饺子~三鲜真的看得到虾仁之类的海鲜哟~蘸酱更是特别,除了东北人爱吃的蒜泥,它家还有黄芥末酱,中西结合的感觉了~饺子也是老板娘亲自包的!



小平岛海鲜饺子

地址:南岗区赣水路23号

食客感言:这饺子简直鲜到姥姥家了!改天去尝下海鲜馅的饺子。



同义清真饺子馆

地址:道外区北四道街10号

食客感言:老店,人很多。四个女孩吃了一斤饺子两盘孜然羊肉,哈哈,绝对够霸气!很多当地人在这里吃,位置不太好找,但味道真心不错,羊肉馅一点也不膻,菜量很足,老板娘很热情。



老王头熏酱饺子

地址:道外区北十四道街142号

食客感言:老道外的牛b店真是数都数不过来,那没地下脚的环境,一进门想吐槽环境、服务、卫生的麻烦你出门右转,慢走不送。嗯,就这么牛!这家老王头据说店主是老肉联的老技术人,叉烧和鱼肉馅饺子是一绝。我们12点到的,嗯,他家11点开业好像,叉烧啥的好几样都没有了,可能后续还做,要不拿啥营业到晚上七点?一个大姐来给点了菜。10分钟后后来的都上菜了,一个大哥又过来问你们没点菜呢吧?我……行,再点一遍,主要熏酱为主,想吃的叉烧没有了,唉!肘子、小肚,素鸡豆腐、干肠一样来点。说实话没吃出啥特别,跟裕昌什么卖的能强几个来回那种,完全没感觉。但是…鱼肉饺子真是鲜美……醉了!看着屋子里熙熙攘攘的人,出门的时候连个转身的空也没有。下次去的话一份鱼肉饺子一盘叉烧。就这么定了!



凤凤饺子城

地址:平房区友协大街184号

食客感言:从认识老公开始,这家店至少存在13年了,老板开了凤凤烤肉,凤凤海鲜,好几家分店,最爱还是他家的肉三鲜馅饺子,记得10年前好像是12块钱一斤吧,最早的凤凤凉菜特别出名,后来吃了几次味道变了?还是我口味变了?一盘现在15个12块钱,跟孩子两人要两盘子剩了,锅包肉没有惊喜,中规中矩,重点提服务,管理越来越好了,服务员素质不错,问好,端茶送水。



俗话说:站着不如倒着,好吃不如饺子。东北人,特别是哈尔滨人对于饺子有别样的情节:饺子,意味着团圆,意味着家乡,意味着妈妈私房菜的味道,记忆的味道。无论从南到北还是远在东京、纽约、渥太华,伦敦、巴黎、新加坡,到处都打着“哈尔滨饺子”的招牌,哈尔滨饺子,意味着薄皮大馅、味道正宗。那么,哈尔滨有哪些饺子名店呢?

首先,连锁三强:东方饺子王、喜家德饺子、柏记饺子等连锁的饺子馆现在已经大街小巷,比比皆是,东方饺子王发端于哈尔滨本地,后来又形成餐饮集团,旗下品牌众多,也培养了一批餐饮人,但随着“喜家德”品牌的强势崛起和“柏记”的紧跟其后,东方饺子王渐渐式微。

其次,传统饭店:老独一处饺子,老字号饺子,范记永饺子。这几家可都是哈尔滨的传统老店,说是饺子店也不全是,像范记永就是哈尔滨地道的东北菜馆。单店里边,也有很多传统的宾馆酒店,只是北人不似南客,不喜入酒店喝早茶吃小点,所以像龙门饭店、凯莱酒店、天鹅宾馆等等酒店做的饺子就不难么有名气了。

最后,传统小店:老电表厂对面现在凯德广场对面的“红兴老字号饺子王”(三十年老店),宽桥街的“老字号饺子城”等等,多年如一日的薄皮大馅元宝饺子,是老哈尔滨人幸福的“注脚”。

哈尔滨街头最常见的算有名不?如果算,那就多了,范记永(不是一般名头,大家可以上网找一下)、老字号饺子、地德里饺子王、老仁义饺子(蒸饺!算是一绝了,可以尝尝),还有基本都第一批干链锁的东方饺子王等一大批饺子馆在哈尔滨遍地开花。而且一般饺子馆都经营熏酱,下面给大家介绍的这家店,本来是冲着他家的熏酱制品去的。结果有个意外发现!给大家说下吧。好吃的饺子谁都能说出几家,好喝的茶大家也不陌生。用茶叶包饺子!我在南方见过,在哈尔滨这是头一份。老王头熏酱饺子在哈尔滨出名的是熏酱(有机会单独给大家介绍,今天咱就说饺子)。我之前倒是也去过,讲真心话,没吃出他家饺子有多特别,可能大家都口味高了吧,感觉都差不太多。但是上个月请同学吃饭,在他家“偶然”发现了茶叶饺子!(老板说早就有,我可能光顾着吃肉没注意到)

茶叶饺子虽然在哈尔滨不敢说他家独一份吧,但我在其它家还真没有见过。茶香与肉馅的鲜香完美融合,既层次分明又相辅相成。当天我自己干掉半斤茶叶饺子(熏酱另算)......回家自己还试着包了一次呢!明明泡开的茶!吃一嘴茶叶抹子,倒是“茶香”浓郁!就是口感极差!嘿嘿。看来不是这么包的。有绝活哦。

有机会大家去尝尝吧,肯定不会让您失望。记着,吃茶叶饺子一定别蘸佐料,不然就抢味了!当然,这是个人建议。

北方人爱吃饺子,东北饺子的馅料可以很丰富。水饺蒸饺,种类比较多,馅料可以素可以荤,可以海鲜可以融合。

1.范记永饺子

有几家店,南二道街,长春街等。吃过长春街那家,只有中午开,一种馅,还有一些小菜,味道还不错,还有免费饺子汤。

2.老字号饺子

也开了许多年,环境还好的中档饭店,饺子还不错,不难吃。

3.地德里饺子

价格不贵,小菜种类很多,烧鸡是特色。

4.东方饺子王

以前很好吃,后来店开的多了,馅料少了,味道也下降了。

5.老仁义

蒸饺很不错

6.喜家德

着名水饺连锁店,素三鲜,虾仁,喜三鲜三种味道还好。

7.远大超市手工饺子

鲅鱼,青瓜虾仁,味道都不错,个头发口感好,价格小贵,店里可以煮。

老范记饺子(三鲜发明地) 老妈海鲜饺子(当年老都一处学的方子) 老厨家(沙子面水饺) 老王头饺子(鱼肉)

哈尔滨的步行街上的一个小到上有个哈尔滨百年老店饺子不错就在索菲亚教堂的跟前离的不远。

吃饺子,是北方人一个风俗,过年过节吃饺子,出门上车吃饺子 ,家里来客人吃饺子,那要说哈尔滨正宗饺子数谁家,哈尔滨老独一处最饺子最正宗,现在虽然吃饺子大多去东方饺子王,但是如果家里来外地客人,还都去老独一处去吃,独一处和东方两家一比就知道了,东方饺子王全哈尔滨都是,老独一处就一家,在13道街靠尚志大街,现在还是按照国营模式经营,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没去过的朋友可以吃一次,哈尔滨老独一处饺子,北来顺涮羊肉,肉联厂和秋林红肠,秋林大列巴和塞克,现在秋林大列巴不行了,华梅还可以,这是哈尔滨几个独此一家食品,大家可以补充,评论,说的对给个赞 ,谢谢。

老范记饺子馆。传说中的店,很有来头,到现在已经是第三代了,传统的菜色,传统的饺子,令人熟悉的味道。老店老味道,还是老情怀!其实饺子是再普通不过的一道主食,算不上珍馐美馔,但对于吃顺了口的老道外人来说,这里的饺子就是好吃:肉丸圆润,汤汁丰满,称的上是百年三鲜。

以上是我网络的老店,至于新店.……哎,一声叹息,自己体会吧!

㈡ 哈尔滨道外都有什么好吃的,地址多少。

哈尔滨特色美食老仁义餐馆 地点:太古街243号 餐饮特色:这家店的牛肉蒸饺、酱窝骨、传统炒牛肚是一绝。 ▲北三李氏熏酱 地点:北三道街64号 餐饮特色:这家的熏酱手艺据说已有百年历史。用祖传秘方熏酱的风味肘子、排骨、烤鸭等外表光鲜诱人,吃起来回味绵长。 ▲武刚扒肉馆 地点:丰润街38号 餐饮特色:这家店已有30多年的历史,主菜就是肘子、猪手、扒肉、凉拌黄瓜等。这家店的肘子色泽暗红、香而不俗、油而不腻,配一碗大米饭,再喝碗清汤,香! ▲李家扒肉馆 地点:北大六道街25号 餐饮特色:据说此店是这条街上的第一家扒肉馆。扒肉、狮子头卖得最火。扒肉瘦而不柴、肥而不腻、入口即化是一大特点。 ▲呈祥川菜 地点:南二十道街56号 餐饮特色:干锅鸭头、水煮鱼、川北凉粉、麻辣小龙虾等地道川菜。 ▲李家10号熏酱 地点:丰润街128号 餐饮特色:这家的祖传手艺历史可追溯到1901年。用20余种名贵药材熏制的烧鸡、脊骨、猪头肉、驴板肠、猪脑等极具风味。 ▲富强大骨棒 地点:北四道街58号 餐饮特色:这家由夫妻两人开起来的小店,骨棒、肥肠、雪里红炖豆腐是一绝。 ▲红光馄饨馆 地点:景阳街313号 餐饮特色: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至今有七十多年了。其经营的棋子火勺、什锦叉子烧饼、鸡丝馄饨格外香。 ▲左家熏酱骨棒馆 地点:长春街56号(靠近北十四道街) 餐饮特色:这家是道外区着名的小吃。近二十年来,左家老板凭着祖传秘方特制的食品声名远扬。主营特色熏酱。 ▲北山酒馆 地点:北三道街12号 餐饮特色:这家的特色是干肠、小肚、叉烧肉、大肠、大肚,让人隔三差五就想吃。 ▲新春小吃 地点:北三道街30号 餐饮特色:经营各种熏酱、炒菜、烧饼、油条、豆腐脑。尤其以猪脑、熏肠、干肠最为出名。 ▲奇味美 地点:北三道街20号 餐饮特色:以特色熏酱闻名。进店必点的有猪脑、熏肠、酥鱼、干肠、小肚、大肠等。 ▲红江包子铺 地点:北头道街43号 餐饮特色:这家的头牌是有着北方名小吃之称的“风味排骨包子”。 ▲小二扒肉馆 地点:北大六道街21号 餐饮特色:扒肉、狮子头、炒茄丝、肉炒蒜苗是一绝。 ▲张飞扒肉馆 地点:南大六道街257号,十分出名。 餐饮特色:提起“开奔驰,吃小吃”,食客都知道这是张飞扒肉的代名词。这家店的扒肉、鱼头、蒸丸子、红菜汤、肘子、扣肉十分有名。 ▲老麻面馆 地点:南极三街26号 餐饮特色:这家店的麻辣面香传遍了全国各地。面条采用的是大品牌的优质面粉,保证面条的色泽和筋道。在这里吃上一碗麻辣面,加上搭配的豆芽,再来两样地道的小菜,真的是不错。▲国营更新饭店 地点:北大六道街66号与浴海街交口处 餐饮特色:在这吃饭,要先开票,然后去灶前领吃的食物。豆腐脑、香酥的烧饼,那在哈市可是一绝啊。 ▲一品香饭店 地点:富锦街199号(靠近北七) 餐饮特色:这里最初经营的是糖酥麻花、糖酥烧饼和糖酥果子等系列HUI民小吃。最后又引进了拉面、水饺。特色是拉面、各种炝拌菜。 ▲老方园饺子 地点:南七道街与南勋街交口 餐饮特色:纯手工大馅家常水饺有驴肉馅、三鲜馅、玉米馅和各种素馅等二十多种。吃上一口,真是馅大、皮薄,格外鲜香。特色熏酱、各种家常小炒,菜码特别大,价格也不贵,相当美味、实惠。 ▲北十八烤鸡珍 地点:北十八道街185号 餐饮特色:一家极具个性的烧烤店。从不挂牌,每天16时到19时开门营业。烤鸡珍堪称一绝,熟筋和鸡翅也相当出色。 ▲天圣得红焖北京鸭 地点:北头道街60号(原胡同老馆) 餐饮特色:独家秘制的红焖鸭,色泽丰盈,肉质细腻、不腥不腻、入口香嫩,配以芥末鸭掌、鸭肚真是美餐。主营红焖北京鸭、芥末鸭掌、爆鸭肚、鸭珍、鸭舌。 ▲张记老汤蒸饺 地点:纯化街94号(靠近靖宇头道街) 餐饮特色: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该店就在这条老街上做蒸饺。他家蒸饺用烫面,弹性好,加上骨头汤和馅,不放任何药料,口感醇香,回味无穷。 ▲南七老麻辣面馆 地点:南七道街157号 餐饮特色:麻辣面让人百吃不大厌。纯手工制作的面条配以老汤,筋道中带着肉香,辣椒和麻椒可随着食客的口味添加,在加上爽口的豆芽、喷香的酱牛肉和蹄筋。▲庆鑫美食 地点:靖宇街270号与南十道街交口 餐饮特色:主营木炭火锅。肉好菜香、活羊现宰、手工切制。这里的特色是手撕羊肚,经独家配方秘制,配上独特的蘸料,味道特别鲜美。 ▲宴宾楼 地点:南十四道街 餐饮特色:从很小的外卖熏酱店发展到现在的规模,当然值得一尝。 ▲春香鸡馆 地点:北头道街55号 餐饮特色:清炖鸡,红焖鸡堪称一绝。尤其是红焖鸡口感咸香,再配上滑爽的面条味道更好。 ▲福泰轩 地点:同发头道街23号 餐饮特色:风味猪手、排骨。 ▲南三石锅烤肉 地点:南三道街 餐饮特色:用石锅烤牛羊肉、猪排、青菜、海鲜,最后用剩在锅里的料加汤,煮面。 ▲仁义德 地点:北十九道街34号 餐饮特色HUI民老店。就餐环境干净、整洁。去仁义德,水爆肚是一定要尝的。特色是水爆肚、烧羊腿。 ▲徐包铺 地点:丰润街17号 餐饮特色:来到徐包铺,除了包子这外,更要尝一尝这里自制的松仁小肚、千层猪耳。 ▲老万饭馆 地点:丰润街13号(117中学对面) 餐饮特色:一直专做下水类溜烧。食客提到“七个菜”都知道是老万家。 ▲范永记饺子馆 地点:长春街222号 餐饮特色:据说哈尔滨最早的三鲜风味水饺是“范记独一处”,这里的范永记三鲜饺子风味独特。 ▲魏家小吃 地点:长春街232号 餐饮特色:豆腐馅包子闻名哈市。主营豆腐包子、炝拌、熏酱。 ▲张包铺 地点:北头道街 餐饮特色:现在的张包铺以经营排骨馅包子出名。切肉、拌馅都用老传统,用老汤拌馅,用面碱发面,现包、现蒸,用煤火来蒸。 ▲德顺楼老太太大骨棒 地点:北头道街49号 餐饮特色:据说,这家是哈市最年长的夫妻搭档的风味店。丈夫打理后灶,煎炒烹炸。他家的拿手绝活有酱窝骨、山东包子、筋头巴脑等,口味独特。 ▲胡同老锅烙 地点:北头道街 餐饮特色:20年前开办的,据说得到过山东一家知名老菜馆的真传,制作锅烙的手艺相当高超。当外面带着一层酥皮的锅烙端上桌时,金黄色如莲花般的造型真是太美了。特色有锅烙、各种熏酱、溜炒。 道外小北六道街的扒肉 道外平升街的馄饨火勺味道很不错,肉皮也很有特色

㈢ 哈尔滨有哪些有名的饺子店

哈尔滨饺子确实好吃,那些名声在外饺子店现在都走下坡路老都一处,范记永,啥的现在感觉都一般了去吃吃情怀啥的就得了,东方饺子王真的去的必要都没有了,到时街边有些熏酱店的饺子现在不错,但是一定吃自己家包的那种不要吃上货的那种。喜家德现在是做的风生水起,味道个人认为不错,仁者见仁了。另外哈尔滨有些地产速冻饺子也好吃,毛毛绿山川都很好吃

㈣ 哈尔滨的美食

1、红肠

哈尔滨红肠是哈尔滨最经典特产美食之一,在哈尔滨及外地人眼中红肠已经成为哈尔滨食品的代表。其成品香肠糯嫩,鲜美可口,与香肠相比,显得不油腻而易嚼,带有异国风味。

2、锅包肉

这是哈尔滨最出彩的一道菜,独特的酸甜口感一直陪伴着我们从小屁孩成长到像模像样的大人。这是南方的孩子们不到东北来想吃也吃不到的一道菜。

3、哈啤

哈尔滨的历史与哈尔滨百年啤酒的历史一样长。哈尔滨人爱喝啤酒是出了名的,他们把啤酒作为一种美的享受,一种精神生活。大多数的哈尔滨人对于本地品牌的啤酒情有独钟,于是“哈尔滨啤酒”则成为了那个不得不说的故事。

4、马迭尔冰棍

马迭尔冰棍是哈尔滨中央大街特色冷饮——”甜而不腻,冰中带香“。其名称”马迭尔“从清朝到民国到解放后,一直沿用未改。

到哈尔滨不尝马迭尔冰棍,就相当于到了北京没去长城和故宫,都会被人说白去一回。这支创牌百余年始终畅销不衰、无论炎炎夏日还是滴水成冰的三九天都有人排队购买的小冰棍儿,几乎成了哈尔滨的象征。据说,仅在中央大街,马迭尔冰棍每天销售就达一万多根。

5、大列巴

哈尔滨美食的代表,深受各路食客追捧。大列巴面包经过三次发酵工艺生产、加之啤酒花、以特有的椴木、柞木等硬杂烘烤出来的外皮硬且艮,内芯软松。大列巴面包有面香、酒香、盐香、果木香、乳酸香,大列巴面包的特点就是保鲜时间长。

㈤ 哈尔滨道外老字号特色小吃都在什么地方

张包铺 道外区张包铺胡同(北头道街与二道街之间) 0451-88396943
红光馄饨馆 道外区景阳街313号(新闻电影院斜对面)
徐包铺 道外区丰润街17号 0451-88964949 88962262
范记永饺子 道外区长春街222号(近五道街) 0451-88398771
刘记馅饼 道外区南小五道街A2-27号
老式烧饼豆腐脑 道外区太古十六道街
狗不理 靖宇街 头道街附近
张飞扒肉 道外区南大六道街210号
南七麻辣面 南勋7道街
还有个下水馆 在头道街附近! 具体位置忘记了
哈哈 都是头些年总去的地方!现在这些经营者 和厨师很多都换了 味道也像小时候那么好了

㈥ 哈尔滨老道外有什么好吃的啊

头道街。先说北边吧,在快到大新街附近有家“春兰鸡馆”,主菜是清炖鸡汤和红烧鸡块,清炖鸡汤是最出名的。
华辰“的肥肠粉酸酸辣辣的感觉。
哈尔滨普尔斯马特长江店的快餐,咖哩牛肉饭仅5元,味道相当不错;鸡腿汉 堡才3.9元/个,还赠送一对鸡翅,绝对物有所值!!! 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长江路159号(龙 塔斜对面)
中央大街休闲小站里的”热带雨林”可以一试!!
张包铺在北二道街二十六号
三道街,“北山酒馆”的干肠、小肚、金丝卷;“老邵家”的猪脑;“范记永”家的饺子;“升平馄顿”家的火勺(一种小点心,馅是小块肥肉加甜面酱,包上面烤得焦黄)。三道街南边很有意思,南三的石锅烤肉,用石锅烤牛羊肉、猪排、青菜、海鲜,最后用剩在锅里的料加汤、煮面。
北三道街五十八号的石头饼
北四道街松光电影院有大骨棒。 有一家清真牛肉水饺不错五道街北边有家老字号的正阳楼,一年四季门口人不断,包括冬天。再往北,有家不挂幌的包子铺,主菜是豆腐馅包子。
北五还有家小饭店,最好吃的是四味肝尖,鲜嫩可口。五道街往南。再往南……是草市街。夏天,如果晚上七点以后去,满街全是桌子。
六道街,分大六、小六。两家老李太太熏酱,买卖特火。大六有家老国营饭店,豆腐脑是一绝
七道街,南七老麻辣面馆。
北七道街有六十八号有清真馅饼。
八道街,南八顺。南八的春饼家,要个十五元套菜,点上几样肉食,来十张饼。八道街在靖宇街面上有家不挂幌的小店。店里七张桌,菜就是猪手、扒肉、米饭、清汤、凉菜,最大的菜是肘子,米饭浇汤。
北九道街有星月斋
十四道街江边的老左家熏酱。在南边太古街有个轩辕小区,里边有家不挂幌的小店,冰糖肘子、滑溜里脊。桥下的老仁义,太古十四道街有家老回民饭店。
十五道街北环路上有家馕坑烧烤,大串羊肉,大串鸡翅膀。
十六道街是老市场,这的烤虫子是很出名的。油炸马蚱子、炸黑盖虫、烤蝎子、烤肉虫子。
十七道街北环喜子麻辣烫,爱吃麻辣烫的应该去。

㈦ 哈尔滨有哪些不能错过的美食

我很久都没想明白,为什么大丰收,杀猪菜,小鸡炖蘑菇为什么会成为东北的招牌菜,仿佛我们做菜的方式,就是把一大堆乱七八糟的东西放到锅里,然后炖,炖,炖。其实,除了小鸡炖蘑菇,其他两样我在哈尔滨生活了这么长时间,几乎没吃过。但当我见过大中华其他地区的一些食材,比如细长条的茄子,种类屈指可数的菌类,和鹅蛋差不多大的薯仔,我明白了,这些菜之所以成名,是因为这几道菜,是对本地顶级食材:薯仔,玉米,茄子,大辣椒,酸菜,猪肉,笨鸡,榛蘑的一次集体展示。拥有好的食材,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保持食材的原始特色。哈尔滨在前几年有一种特别着名的菜式,名曰“压锅菜”。顾名思义,压锅菜就是对食材不进行炸炒等预制作,直接放入高压锅中“压”熟,保持食材的营养和原味。这种烹调方法在哈尔滨红极一时,出现了不少专门做压锅菜的菜馆,排骨,鱼,薯仔,玉米,豆腐,几乎无所不压。然而,由于饮食内容的狭窄,这股风潮在火了两三年就归于沉寂了,不过好在这种烹调方式已经融入的哈尔滨老菜的制作方式,现在哈尔滨很多菜馆的菜品都能见到压锅菜的影子。在我印象中“刘氏知音酒楼”是还在做压锅菜的,这家店主要是做家常菜,在哈尔滨一共有两家,汉广街和花园街都有店。店面很大,但屋子里永远是闹哄哄的,非常“有气氛”。味道虽然算不上出类拔萃,但我仍然要推荐这家店:在本市菜码无限变相缩水的情况下依然保持巨量实属不易,并且,如果你想要攒6个人以上吃一顿饭,这家店是为数不多让你不用担心空间问题的饭店之一。这几年有一家比较有名的做豆腐的店铺,名叫“奇滋豆味”,从本质上说是一家概念餐厅,豆腐做的确实不错。也卖压锅菜,但名字起的着实奇葩,看名字我好长时间才猜出来是什么东西。另外,他们家的炒饭非常好吃,在这片普遍不重视米饭质量的城市可谓是特立独行。我不经常吃杀猪菜这种东西,但是我仍然可以推荐哈尔滨一家口碑不错的菜馆,名叫“老六杀猪菜”,这家店可以满足大家对“赵本山式的东北”的所有印象,血肠,猪肉炖粉条,以及这家店最具特色的——二人转表演。老道外有一家专门做鸡的店铺,名叫“春香鸡馆”,如果专门想吃鸡的话可以去尝尝。他们家的鸡分红烧和清炖两种,吃不出特殊的味道,也不存在秘制酱料之类唬人的玩意,是普通的家常做法,但是鸡的味道确实不错,鸡肉烂,鸡汤浓,鸡块一股肉香味。另外,这家店菜码极大,三个人去吃点一个鸡也就差不多了。另外,和哈尔滨很多小馆一样的缺点:他们对饭完全不讲究,我去的时候饭有点凉,还结块……大米再好吃也不能这么做啊。以前这家店只是个一层小铺子,现在再去看已经是个二层小楼了。说到米饭,其实五常大米是非常有名的,以至于很多在外地的哈尔滨人回家乡时要专门买几袋大米带回去。口感特别好,颗粒饱满。不过哈尔滨本地菜馆做米饭的粗糙也是众所周知的,毫不用心。另外,在众多“土菜”中,有一项不为人熟知,却在哈尔滨地区最广泛的范围内流行的菜,这就是“蘸酱菜”。蘸酱菜,就是白菜叶,生菜叶,黄瓜,水萝卜,干豆腐,还有老人常吃的山野菜,小蘑菇,等等等等,配上满族特产的大豆酱。当然,现在有不少人愿意用大豆酱炒出来的鸡蛋酱蘸着吃,也不错,不过这种浓咸的豆渣味不是一般人可以吃得惯的。粘豆包。老哈尔滨家家冬天都买粘豆包吃,易于保存,粘糖味道好,粘牙,也算是本地特色小吃之一。不过近年来的趋势是:粘豆包以亚沟产为最优,不过有一次专门去那里尝鲜,品质确实不错,但哈尔滨本地卖的粘豆包也不会差很多,这也算是个品牌优势吧。不知道有没有人听过冻梨,冻柿子这种冬天才能吃到的美食。所谓冻梨,冻柿子,顾名思义,就是把梨和柿子放到外面冻上,经过一段时间的低温处理后,梨和柿子的口感会发生奇特的变化,那个甜味非常不一般。另外,柿子还能用来做柿子饼,也是极其美味的甜品。在这多说一句:柿子是柿子,番茄是番茄,两种东西是不一样的。哈尔滨的美食里,烧烤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这并不是说哈尔滨有那么一两家顶级的店铺树立形象,而是因为哈尔滨市的烧烤遍地开花,整体实力其他地区难以望其项背。最早的时候哈尔滨有着名的“革新烧烤一条街”,街区改造后往日的繁华不复存在,六顺街烧烤又异军突起,成为新的烧烤核心区。应该说,烧烤是一项技术含量并不复杂,但是极拼食材手法的品类。在哈尔滨,烧烤店都有专门的烧烤师傅,而且工资比普通厨师丝毫不差。每到晚上,街上总会看到一个大老爷们站在炭火炉前,拿着塑料板使劲扇风,这种专业劲头我很少在其他地区见过。很奇怪,我在其他地区从来没吃到过哪怕是接近哈尔滨水准的烧烤,无论是西安三五毛的那种“小串”,还是上海摆放的各种半制成品的“铁板”,我都想对着他们大吼:烧烤他妈不是这个味儿的!但后来我想明白了,对于这种不是特别靠技术的食物,最重要的决定标准其实是:食材。哈尔滨能吃到的肉简直是太棒了。另外,烧烤和疙瘩汤是绝配,如果吃烧烤不点一碗疙瘩汤去腻,那可是不专业的表现。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人们开始用“撸串儿”来形容这项豪放的饮食。对于哈尔滨人来讲,烧烤往往是续摊的最佳选项,烧烤店一般都会开到后半夜供客人喝酒消遣,“老板,先来200羊,一箱哈啤”是豪放的哈尔滨人永远的象征,板筋和腰子的魅力我们又怎能抵挡?另外,吃羊肉串的时候别忘了让师傅多撒点绵白糖,我不知道为什么其他地方的食客现在还不知道白糖对于羊肉串的重要意义……一声叹息。说到烧烤,就不得不说大名鼎鼎的“大全烧烤”了。其实大全烧烤除了排骨串之外并没有特别好吃的东西,事实上,烧烤这玩意在哈尔滨只要是家店水平就不会太差。之所以要提到大全烧烤,是想说说他的发迹之路。最早的时候大全烧烤只是一家几张凳子的小店铺,但是由于口碑不错,也就慢慢做大了。值得一提的是,这家店的旁边就是当时全国派出所学习的典型模范:东莱派出所。大全烧烤和东莱派出所之间发生了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在那个小摊贩受欺压严重的时代,大全烧烤从来顺风顺水,没出过任何问题。后来他们盘下了附近的店面,后来他们把店铺加高了一层,再后来这块地重新拆掉,盖起了4层气势恢宏的大店面,开业的时候,各种庆贺开业的条幅上赫然挂着东莱派出所的名字。另外一家有名的店铺是六顺街的“160烧烤”。之所以单独拿出来,是因为这家店是本地最早做涮肚的店铺,涮肚这项菜品已经推出,立即风靡哈市,简直到了“来哈尔滨必吃烧烤,吃烧烤必吃涮肚的地步”。这家店的火爆也立刻引来了中国式的跟风效仿,一时间“16X烧烤”“1X6涮肚”遍布哈尔滨,简直让人无法分辨哪一家才是真身。前一段时间我去了一次160烧烤,品质依然在,而且新加了诸如“涮牛肉”的新菜品,主要的感觉是有点甜,但烧烤和涮品的口味都还不错。总之,是一家值得去尝试的店铺。还是那句话,哈尔滨的烧烤很多都不错,大店未必好,小店反而值得探索,比如我知道的一家四张桌的小店铺,漂亮的老板娘和勤奋的小伙子开了一家夫妻店,味道绝对的顶级,与此同时,一街之隔的另外一家烧烤店则门庭冷落,这说明哈尔滨人民还是很识货的。具体地址我肯定是不能说了,这是我吃了一个街区才吃出来的,怎么能这么快就被别人毁了。说说哈尔滨几家开的比较大的店铺吧。“阿里巴巴新疆大串”,味道一般,店里自己弄了个用肉酱做的秘制料汁刷素菜,味道依然一般,价格偏贵,但是串够大,并且以买100送50的卑劣方法拉拢顾客,所以生意还算火爆。老板是个矮胖的小黄毛,一次去那吃饭就看到他仰着头训几个比他高几十厘米的小伙子,样貌十分令人不爽。“正阳河烧烤”,那的烤鱼烤小鸽子吊炉烤鸭脖烤乱七八糟的什么东西都还可以,但是烧烤不行,因为就在江边,所以吃过几次。“宋记烧烤”,这家味道算是不错,不过其最大优势是离居家菜馆比较近,续摊方便,其实对比复兴三道街的几家小店面没有明显的品质优势。说到鸭脖,我忽然想起了工大附近的烤鸡脖子……一字一泪。虽然说没多难吃吧,但真没好吃到让人专程吃一顿的地步,光今年我就去过三次了,每次都是一样的故事:“老板要俩烤鸡脖子。”“还要别的吗?”“那就再来10个串吧。”“就这点啊?”“是啊。”“那这人多,你先去那边等一会吧。”于是我和朋友蹲到了繁华的街边,然后像服务员一样来回端凳子,端盘子,拿蒜瓣……除去烧烤之外,朝鲜菜(韩餐)也是哈尔滨值得一尝的美味之一。虽然我知道很多人鄙视韩餐,但是韩餐真的是治愈良品,南方不常吃朝鲜菜的朋友一定不要轻易否定,在哈尔滨吃朝鲜菜绝对不是其他地方可以与之相比的——当然了,延吉的狗肉冷面肯定是名气更大,不过在哈尔滨吃韩餐的美好享受是令人难以忘怀的。比如说我现在还记得高中学校门口那家狗肉馆卖的辣白菜,太好吃了,简直达到了小学校门口1毛钱一袋的甜辣小菜的水平——可惜的是,后来我再也未曾尝试过那种人间美味。韩国菜里唯一让我“惊为天人”的食物是传说中的“部队火锅”,是传说中退伍的韩国大头兵为了纪念青春时光反复回味的一道菜,具体来说就是辛拉面,年糕,辣白菜,午餐肉等食材放进火锅里一勺烩——这也算火锅?简直令人发指。至于狗肉这事我得多说几句。狗肉是哈尔滨传统的强档美食之一,但是如今吃狗肉的确多有不便。道德与否这事暂且放下不提,最重要的是有安全隐患。有一段时间哈尔滨的偷狗贼十分猖獗,他们的手法大致如此:开一辆小面包车四处巡逻,发现哪个狗主人看狗看的不严就立马下手,往狗前面扔根香肠,等狗过来一个大袋子直接罩住,扔进面包车,关上车门开车就跑,反应都来不及。一则宠物狗不是肉狗,口感多多少少有点差距,二则这种狗来路不正,安全很成问题,我们没必要为了那点口腹之欲拿生命犯险。最后就是陪着人家一块生活的朋友就这么被一口一口吃了——虽然仅仅是可能,就算是再好吃,心里也多多少少会有点不舒服吧。韩国人总自夸他们的泡菜好吃然后被中国网友一脸兰州拉面一脸沙县小吃的扔,但泡菜确实很好吃嘛,尤其是桔梗和牛板筋,简直是贯穿我生命始终的小咸菜。现在韩国泡菜在哈尔滨已经十分普及,很多超市都能买到。如果嫌麻烦的话可以去家名叫“升元韩国辣菜”的小店买点吃,那个拌干豆腐丝还是很不错的。在哈尔滨我吃过味道最好的店算是“老朴朝鲜风味”了,但很奇怪,我有一个爱吃韩餐的朋友对这家店并不感冒,我猜原因大概是这家店缺少了朝鲜菜标志性的甜辣味道。几年来这家店做的不错,算是开了不少家分店。几个传统菜都不错,荞麦冷面是肯定要吃的了。尤其是夏季,清凉解暑的佳品——当然,小心面条韧性太强咬不开。必须要说的一家店铺是“杀猪天”,在哈韩国人的小据点。位置永远要预定,人永远是满的,五花肉是必点项目,总体来说口味不错,处于哈尔滨韩餐的中上游,泡菜汤倒是一般。记得我去杀猪天的时候,灯箱上“猪”和“天”两个字已经没有任何亮光了,只剩下雪地上红彤彤的映这一个血色的大字:“杀”!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居民区里有两家没名字的小店对着开,其中一家比较好吃,老板是个朝鲜族老太太。鸡蛋卷做的很不错,鸡蛋很嫩,而且能做出稍微焦糊的感觉,口感恰到好处。下面一个话题是韩国炸酱面。说到韩国炸酱面,我以前一直以为它是和老北京炸酱面口味差不多的,毕竟我吃的炸酱面一直是这种。但两种炸酱面确实不一样,韩国炸酱面的卤比较稠,并且带着点甜味,相比较来说还是中式炸酱面和打卤面更合我口味。但是如果吃习惯了的话,韩国炸酱面还是非常不错的,就比如学府四的“韩国炸酱面”就可以一试,虽然说最开始觉得这种味道不怎么样,但是一段时间不吃,还真有点馋了。另外哈工大附近有家叫“韩流热风”的店,味道也可以,但一看就是类似工作餐性质的店(还卖炸猪排……),就不多说了。烤冷面这种东西是将未泡开的冷面放在铁板上烤,然后两面贴鸡蛋,陪以各式辅料,是朝鲜冷面,铁板鱿鱼和煎饼果子的另类结合,哈尔滨地摊饮食的最新成果。这绝不是朝鲜小吃,而是勤劳勇敢的哈尔滨劳动者的智慧结晶,这种地摊美食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在乐松广场的车站上,师大背后的那条苍蝇街……等等不同的地方冒出来,没有来头,但令人难以忘怀。现代哈尔滨的历史不过100余年,中间留下了不同人群迁徙的痕迹,中东铁路时期和十月革命之后的俄国人,逃难的犹太人,日占时期的日本人,还有更早一些时期迁来的满回汉,构成了哈尔滨不同的饮食文化环境。在哈尔滨日本文化被清理的一干二净(去方正也许感觉会好点),俄式西餐倒是作为城市历史的一部分留下来了。第一个要说的自然是中央大街上作为哈尔滨西餐代表的“华梅西餐厅”了。华梅的菜谱基本上代表了哈尔滨俄式西餐的标准菜品,罐虾,大马哈鱼,红汤,都是比较有代表性的菜式。不过华梅由于牌子比较大,做菜的味道也自然一直没什么变化,体验一下老派的环境很合适,不过如果吃味道的话,“波特曼西餐厅”可能是更好的选择。另外,我记得西大直街北京街附近有一家俄式西餐厅,印象很好,不过后来大概老板不做这个行当了。说说格瓦斯这种饮料。格瓦斯是一种老式的俄式饮料,但实际上也就是最早的时候老俄带来的东西,没做到全城广泛的流行。后来随着国家改朝换代,这种饮料在哈尔滨也就基本绝迹了。不过最近十年,大概是由于“秋林”这个品牌被私人收购,格瓦斯也就作为哈尔滨特色饮料的一种被挖掘了出来,也获得了不小的成功。目前哈尔滨市面上有售的格瓦斯有两种,一种是秋林,一种是得莫利,我一般都和秋林的格瓦斯。至于娃哈哈的格瓦斯,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对口味做了一定的修改,一股甜腻的味道,和秋林格瓦斯根本没法比。哈尔滨不少老菜都拥有酸甜的口感,这主要是因为这种酸甜味道比较符合俄罗斯人的口味。锅包肉稍后再说,更具有代表性的俄国小吃是酸黄瓜。并不是所有人提到俄国菜的时候都能想到酸黄瓜,但这个小菜在哈尔滨相当普及,甚至我家里做冷面的时候,我都就着酸黄瓜吃。虽然说风格不同,但效果很不错。必须要说的是,市面上的酸黄瓜有大有小,但是味道最好的酸黄瓜应该是用指头大小的小乳瓜制作,口感更爽脆,如果是用普通的大黄瓜做酸黄瓜,口味就要差上很多。红肠是同样是俄罗斯人带来的食品,也是哈尔滨最着名的“外带土特产”。但据我所知,南方人对这种东西不太适应……因为蒜味太重,实在是很重。如果你在一个封闭的环境内打开装红肠的袋子,掰下来一块,浓重的蒜香味会充满整个屋子。但不得不说,红肠的香味非常特别,和大列巴非常般配。另外,哈尔滨人还发明了不少本土吃法,比如说尖椒红肠:锅里下一点点油放红肠炒出焦糊感,再放进尖椒快炒,不用放任何佐料,齐活。红肠肥瘦相间,如果不喜欢吃肥肉的可以吃儿童肠,也就是红肠的瘦肉版本,但是我还是建议吃红肠,这东西就像狮子头,四肥六瘦口感才够丰富,况且红肠的肥肉可比狮子头少多了。至于红肠的品质,哈尔滨人已有所共识:红肠上品当属商委红肠,目前依然只有一家店面,年节买红肠通常要牌很长时间的队。另外,如果没空去折腾一趟,秋林和肉联的红肠也都是不错的选择,我个人比较喜欢吃肉联红肠。哈肉联厂是由一个英国人始建,也最早将红肠这种食品引入哈尔滨,历史要比秋林更加悠久。红肠先有肉联,后有秋林,这是我从小时候开始就形成的印象。红肠一类,本地人通常叫“副食”,其种类远远不止红肠。比如干肠,松仁小肚,茶肠,粉肠,鸡丝卷,肉饼等等,都是本地人常吃的副食品,口味各有特色,出游时带点这些东西再合适不过了。副食品很多地方都有卖,不过大大小小的店铺中以“奋斗副食”最为着名。说到副食就不得不说说正阳楼。“正阳楼”是哈尔滨历史悠久的老店,但是绝不是你们如今看到的那个样子。如今的正阳楼已经开了很多家分店,不过幸运的是,我前一段时间去江边,发现那里还保持着正阳楼的老店铺,那其实就是哈尔滨人的一种生活状态的写照之一。正阳楼老店是一层铺开的店面,不卖热菜,只有副食和啤酒。每到夏天,哈尔滨人都会跑到江边消暑。人们在门外支开一个桌子,要点花生米,切点肠啊肚啊什么的,再来上一扎啤酒——实在是绝妙的享受。我对于面包这类食品并不感冒,但大列巴我确实经常吃。和很多外卖面包店不同的是,大列巴能够保存非常长的时间,而且能够保持那种纯粹的烘烤出来的面包香气,带着一点发酵出来的微微酸味,配上鱼子酱,红汤或者红肠,味道非常地道。只是外地人未必吃得惯就是了。哈尔滨有一样非常好吃的东西是大马哈鱼,个头非常大,肉质很韧,一般都煎着吃,如果能炖上整条马哈鱼,还能一大口一大口的吃鱼里面的鱼籽,非常爽快。一般来说西餐厅都会有做好的鱼子酱,价格稍贵,如果觉得味道好可以去副食品店买罐装的鱼子酱带回去。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哈尔滨人冬天那么冷还要吃冰棍,其实我也不理解,但是我就是很习惯在冬天吃冰棍,多冷的天都吃……真的是很好吃嘛。如果想尝尝本地特色,当然是要吃中央大街门前的马迭尔冰棍。如果想换换花样,那就得去老鼎丰吃点冰点和冰砖了。另外,不用怕太冷,哈尔滨已经没有从前那种动辄零下30多度的天气了,况且我看到的所有外地游客,都裹的跟狗熊似的,比本地人穿的厚多了,不吃点冰棍估计有可能会中暑吧……接下来这个勉强算得上是西餐,但是这个和哈尔滨的历史没多大关系。在工大附近,有一家台湾人开的简餐叫“快乐窗”,这家店是我的挚爱。这家店里最着名的要数总汇三明治了。无论是面包,芝士还是培根,做工都十分讲究。虽然说哈尔滨这种地方不太适合吃这类食品,但是这家店的三明治真的是我所吃过的最好吃的三明治。哈尔滨有一道举足轻重的名菜——当然是锅包肉。哈尔滨的万国鼠疫研究会(迟子建曾以傅家甸鼠疫为背景写过《白雪乌鸦》一书)上,为了满足与会的俄国人的口味,这道鲁菜改制的“锅爆肉”应时而生。周恩来到哈尔滨参加会议时还曾专门点过这道菜。最早的锅包肉配料是当季的水果,不过随着时代变迁,这些细节就从简了。锅包肉是一道难度极大的菜,火候,调汁,挂糊,一样做不好最后的成品出来都会打折扣。理论上做锅包肉最权威的饭店是“老厨家”,这家店借了“滨江膳祖”的名头,也算是哈市饮食文化的一部分。这家店有专门的锅包肉师傅,但是从我个人的感觉来说,这家店的锅包肉并不算最佳,味道不在肉里,分得太开,葱姜丝胡萝卜丝等配料也几乎看不到。哈市食客中口口相传的“哈尔滨最好吃的锅包肉”是一家江边的小店,名叫“春饼小吃”,虽然名字是这个叫法,但只是因为老板盘下了店面懒得换牌子了,实际上并不做春饼。曾经专门去过几次,第一次过年,厨师早早回家了,第二次过节店干脆没开,所以一直没有缘分,也不敢乱评论。和老板聊过一次,那家店的厨师是一个河南小伙子,做菜很有天分,也就一直在这家店干了。其实“玉氏滋味馆”的黄桃锅包肉就已经算不错了。之前说过,最早的锅包肉是靠水果提一部分甜味的,用黄桃做锅包肉,算是创新,也算是一种复古。而且黄桃和锅包肉配在一块,味道很自然。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哈尔滨老菜馆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有不少小馆子通过对传统菜的创新赢得了不小的名声,有三家民间菜馆在这股风潮中声名鹊起,“玉氏滋味馆”就是其中一家。此外,玉氏滋味馆的锅烙也是具有相当水准的,老昌现在也做锅烙,但是总的来说不如玉氏滋味馆的好。既然提到锅烙,就必须多说点饺子这事。“东方饺子王”当然是比较方便的选择,到处都有店面,而且味道也不错。但是作为一个热爱哈尔滨美食的吃货,当然要推荐些不一样的东西。首先要说的当然是老道外的“范记永饺子”,本地食客更习惯叫“老范记永”,这是哈尔滨的老字号,虽然几易其主,但依然是有资格和“张包铺”放在一块说的名字。还有一家必须要说的饭店是大成街附近的“百年蒸饺”,虽然不是伴随着哈尔滨一块成长的饭店,但也算是历史悠久了,在老一辈的食客中非常着名,很多老人现在依然愿意来这里吃饭。虽然说很多菜已经不比从前,但蒸饺依然是这家饭店的必吃菜。有一种蒸饺名曰鲅鱼蒸饺,非常鲜嫩,但要早点去,否则去晚了就不新鲜了。不在哈尔滨能吃到的老菜不止是锅包肉——地三鲜,三丝爆豆,家常凉菜,尖椒干豆腐,炸蚕蛹,溜肉段等等都是值得一吃的菜肴,当然,有些菜在其他地区也可以吃得到,也有很多家常菜平时吃的多了,饭店反而不常见。并且,随着东北菜的更新,很多新式菜品也已经开始走向大众,比如说上面提到的黄桃锅包肉,我已经见过很多饭店学去做了。说到老菜创新,“居家菜馆”当属其中翘楚,居家菜馆是之前提到的三家民间小馆的其中一家,也是我最喜欢的一家。这家店卖的不少菜都有自己的创新,虽然说为了保证出菜速度,很多菜都是提前做好,等临点再过一下热,但依然值得推荐。居家菜馆的老店位于下夹树街,由于不挂牌匾,所以不算太好找。从外面看,这家店很像是公共厕所。不过如果你走进去,会发现这家店比拟所想象的要大很多,老板盘下了附近的店面,室内蜿蜒伸展如同老鼠洞。应该说居家菜馆菜谱上的菜都不错,当然最值得推荐的是黄蘑扣肉,入口即化,非常少见。桂花大排相对一般,我觉得主要是因为排骨这种东西放凉后会显得干,倒不是制作问题。另外酥鲫鱼和白卤猪手我觉得也都不错,平时酱猪手吃过不少,白卤的很少见,而且会更清淡。最后一家名叫“杨家妙味品”。他家最拿手的菜是山楂排骨,虽然说山楂能让排骨变得更烂,但由于他们卖的排骨都是做好放凉摆到台面上的,所以会显得很干,效果有点像沪上的糖醋小排。不过我没想到的是他们家的蚕蛹和干炸丸子居然不错,丸子外表酥脆,内里鲜嫩可口,很见功夫。其实到了东北,主要就是吃肉。除去烧烤,哈尔滨人还有一样经常吃的食品,就是酱骨棒。和烧烤有点类似,到了夏天,每家饭馆都会做酱骨棒,配上啤酒毛豆花生米做为消夏之用。所以,酱骨这样东西分布非常广泛,并非只有大店做的正宗,有的时候小店反而做的更有滋味。如果想吃酱骨的话,“吴记酱骨”和“薛府酱骨”都是不错的选择,店能开的大,自然要有一定的功夫。不过我想推荐另外一家店,名叫“明泉特特”,名字起得诡异,价格也算不得实惠,但是酱骨做的确实软烂。另外需要提醒的是,酱骨有骨架和骨棒之分,部位不一样,口感也当然不同,建议都尝尝。提到酱骨头,不禁想到了“德顺楼老太太大骨棒”,心情分外沉重。这家老道外的小店专门做熏酱坛肉,在春香鸡馆和红光包子铺中间,生意非常好。店主人是个80多岁的老太太,抚养了7个孤儿长大,钱都花在他们的身上,自己没享受到,店面也从来没变过。结果前几年老伴死了,几个孩子每一个去看过,大概是一年前吧,我看报纸才知道,老太太也去世了,现在店面不知道归谁,也不知道在不在了,想想这世道,真是令人唏嘘。终于令人欣喜的过渡到老道外美食了。但之前必须要说的一点是,随着道外街区改造,很多的店面都已经不在了,另外反而有不少新开的店铺借着“老道外”的名号卖钱,位置虽然说是对了,但是味道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我对老道外的很多饭店其实是有些不满的。“张包铺”是老道外最有名的包子铺,历史悠久,说是老道外最具标志性的美食也不为过。张包铺老店的地址在张包铺胡同,和范吉永饺子面对面,不过现在已经搬迁到附近的旅游街了。搬迁后我去吃过一次,包子都是早就做好的,感觉不好。北方包子和南方不同,南方的包子讲究皮薄馅厚,但是在东北,吃包子是要吃面的,包子皮一定要“喧腾”才算是好吃。所以,包子肯定是要吃刚出锅的才最好,如果吃放凉后重新加热的包子,效果要差上一大截。吃起来还不如大安街边一家叫“东东包”的饭店——我不是说这家店的包子好吃,事实上,这里的包子馅料太少,肉味也不够浓厚,但起码总是能吃到刚出锅的包子,即使味道差一点,吃起来感觉也不会太差。六道街是扒肉的聚集区,目前开得最大的要数“张飞扒肉”,很久就换了店面,非常令人失望。要一盘蒜苗炒肉明显能感觉油不太干净,还能多说什么呢,算了,说到品质问题,小店也没多少敢拍着胸脯说一直没用陈油的。另外一家有名的店叫“武刚扒肉”,只卖肘子,猪手,扒肉,凉菜,外面对着家花圈店,不多评价了。武刚肘子不是哈尔滨唯一只卖几个菜的饭店,这种店实在是很多。而且,在哈尔滨的老菜馆吃饭,必须得赶上饭店的饭点儿去,早了晚了都不行,有些硬店,吃什么你说了都不算。点菜不要忘记来一盘家常凉菜——这是哈尔滨饭店里出镜率最高的菜,怎么做全凭随心,每家味道都不一样——再加上瓶大白梨,这就是非常完美的老哈的饭店了。离武刚扒肉不太远的地方有一家卖肘子的名店,挂名叫“盛安小吃”,但实际上根本没有牌子,只能按门牌碰。这家店同样也只卖几个菜,其中最知名的要数“冰糖肘子”,每天定量,晚了没有,早了也没有,就几张桌子,店铺不算太干净,但肘子是真是烂乎。另外滑溜里脊也不错,可以尝尝。松花江边临近港务局的地方每到夏天就一片一片的大排档,片区整顿前一片一片的大老爷们光着膀子喝酒吃肉——滨江一景。下面应该说说清真名店了,虽然位置算不上是回疆聚集区,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哈尔滨的回族人是非常多的,有名的回族菜馆一般聚集在道外清真寺附近,每家都有不同的特色,而且由于变化发展,有了自己的风格,和其他地区的清真有很大的区别。说“老仁义”这种做出名堂,成为哈市标志性饭店的清真馆就

㈧ 哈尔滨道外7道街和南勋街交口那家饺子馆叫什么名字

哈尔滨这个道外七道街和南勋街交口那家的饺子馆就叫做合兴饺子馆因为这个饺子馆历史非常历史非常的悠久然后有很多人经常到那里去吃饭所以他们的名声是非常高的

㈨ 哈尔滨道外222饺子馆在什么地点

哈尔滨市道外区222饺子馆的地址:道外区长春街216号

㈩ 哈尔滨哪家饺子好吃

哈尔滨是出名的美食圣地,各色美食数不胜数,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东北最出名的饺子,俗话说“好吃不如饺子,坐着不如躺着。”可以看出我们对饺子的喜爱,如今哈尔滨好吃的饺子馆很多,今天我们分享都比较爱吃的连锁饺子馆,我们直奔主题。

1.东方饺子王

创立于1993年在哈尔滨,如今也是20多年的老品牌了,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如今已经成为行业里的领先者,店面辐射全国,老汤饺子味道不错,是饺子汤非常好喝,很浓的纯老汤。黄瓜鲜虾饺子味道很清鲜 清淡口味 配合鲜虾的鲜味真是很不错。其他特色饺子还有:茴香饺子、牛肉馅水饺、三鲜饺子、松仁玉米水饺、黄瓜虾仁水饺、韭菜鸡蛋虾仁水饺、青椒猪肉水饺、蒸饺、白菜猪肉水饺、角瓜鸡蛋水饺,特色菜品有:蜜汁叉烧、家常凉菜、酥鲫鱼、拌菠菜、夫妻肺片、凉拌薯仔丝,排骨莲藕汤、私房豆腐、皮冻、老汤豆腐、软炸小排、猪头肉、手撕酱鸡骨、白灼白菜叶,就餐的环境也是非常的不错,服务也是非常好,关键价格不贵,性价比高。

2.喜家德水饺

喜家德水饺成立2002年,创立于鹤岗,总部在大连,拥有连锁店面300多家,已成为全国具影响力的专业水饺连锁领导品牌。精选上好食材,所有的饺子都是现包现煮,营养健康。要说喜家德水饺哪个馅好吃,很多人都会推荐喜家德的虾仁馅。喜家德的虾仁馅水饺跟其他家的虾仁馅有很大的区别,而喜家德的虾仁水饺则能让食客感受到虾肉的真实存在,因为每个水饺里面都包有一个完整的虾仁,每咬一口下去看见一大块虾肉,除此之外,和着虾仁一起包在水饺的蔬菜种类也特别多,有韭菜、白菜、包菜、青菜。另外,芹菜馅,鲜肉馅,也是必须要吃的。还有很多小菜,没事点两个小菜,小喝一点,非常的惬意,就餐环境也很好。

3.柏记水饺

柏记水饺作为后起之秀,成立于2013年,创立于佳木斯,如今也是黑龙江省有影响力的企业,柏记品牌系列健康食品,将快餐做到极致。食材由九三大豆油,双汇冷鲜肉,东奇面粉,绿色蔬菜,用手擀的皮,用心包的馅,吃出妈妈的味道,情系游子归家之心。比较好吃的柏三鲜水饺、素三鲜水饺、酸菜肉水饺、西芹里脊水饺、鸡肉香菇水饺、青瓜虾仁水饺、海鲜桃柱水饺,味道那是非常的美味,就餐环境也是非常的好,服务也是很到位。柏记也是现包现煮,配合一碗饺子汤,体验东北自己家的味道。

最后,“问题三家店你觉得那家最好吃?”,欢迎小伙伴关注留言,非常感谢你的支持,谢谢大家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