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用黄豆怎样做豆腐
豆腐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经常能够吃到,豆腐经常吃的话对我们的身体也特别有好处,能够提高我们体内的蛋白质。今天我也去农村了解了豆腐的做法,才知道原来自己一直做错了!农村人讲究的都是纯手工制作,所以他们制作豆腐也很一套。就连黄豆也都是自己亲手种的,这样吃起来比较放心!先将豆浆放进去锅里面给煮开。

原来豆腐是这么做出来的,我也算是长知识了,改天自己也试试!
㈡ 用黄豆怎么做豆腐
您好,用黄豆做豆腐的步骤如下:1.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我们需要先准备好相应的材料和工具。黄豆、磨豆机、锅、盆、漏斗、豆架、绳子、纱布、卤水。2.取适量的好黄豆,用清水浸泡至少2小时,放在干净处备用;将盆和纱布清洗干净备用;将豆架清洗干净组装好;在锅里烧好热水。3.做好热身动作,劳动双手用磨豆机将黄豆磨成豆浆(不想出大力气的可以选择自动豆浆机磨豆浆)装在盆里。
4.将磨好的豆浆倒在纱布上,转动豆架,转动过程中要不断加入热水不停搅拌,直到纱布上留下的是清水而不是豆渣。豆渣可以做成饼。
5.将过滤好的豆浆倒入锅内以适量的不大的火候烧开,以免烧糊。用勺子打散泡沫直到锅子中间烧开沸腾。
6.倒入一定量的卤水,用豆浆勾兑,然后用勺子搅拌均匀,以打圈的方式点入豆浆中,这个时候不要加水以免烧糊。点入卤水后,豆浆会慢慢地凝结成豆花。
7.将豆花自然冷却,将纱布洗干净放在漏斗上,然后将豆花倒入纱布上沥干水分,静止一会豆腐就做成了。切成块状,任君取用。
㈢ 黄豆是怎样做成豆腐的,具体的做法和步骤,谢谢!
黄豆要先泡、泡好之后用磨进行研磨,(现在一般都是电磨,效率高还卫生而且成本低。)研磨过程中要不断的加水,去稀释豆浆的浓度。然后是上锅蒸煮。等豆浆煮熟后就是最主要的一步了!“点豆腐”现在最常见的就是“石膏点豆腐”但是口感粗糙、味苦!简易还是用最传统的“卤水点豆腐”豆腐细腻、白嫩不宜碎。口感好,而且长时间加工生产对作业者皮肤有好处。望采纳。
㈣ 黄豆做豆腐怎么做
1.盆中倒入一碗黄豆,再倒入半盆水,浸泡12个小时左右;
2.接着把泡好的黄豆用清水洗干净,按照黄豆和水1:5的比例用搅拌机搅碎;
3.打好以后倒在铺好纱布的大碗中,把豆浆过滤出来,剩下的豆渣可以用来做饼炸油条,都非常好吃。4.把豆浆倒入锅中,开大火煮开搅拌搅拌防止糊锅,煮开以后转小火煮2分钟关火晾至常温倒入大碗中,再打入三颗鸡蛋混合均匀。5.我们再取一个模具铺上耐高温的保鲜膜,没有模具用大碗也可以,把豆浆再过滤一遍倒入模具中,上面再盖上保鲜膜防止水蒸气滴落。6.放入蒸锅中凉水上锅蒸,水开后开中火蒸30分钟,时间到出锅,凉至温热撕去保鲜膜,慢慢地提出来就可以啦。7.切成自己喜欢的形状就可以吃了,鸡蛋豆腐就做好了,滑滑嫩嫩的入口即化,还特别的Q弹,你想凉拌吃,煎着吃,炖着吃,都非常的美味。
㈤ 怎样用黄豆自制豆腐
冬天试试自己在家做豆腐,一把黄豆一碗米醋,做出来不酸也不苦
豆腐说起来,其实是一种很神奇的东西,从最开始简简单单的黄豆,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后,就能做出嫩滑美味的豆腐,香嫩的口感吸引着众多人。
以前都是去市场买豆腐,买一块回家炖一炖,或者直接凉拌着吃,都美味的很。
不过自从我学会了豆腐的做法之后,就再也没去外面买过。毕竟做法是真的很简单,而且做豆腐的过程也很有乐趣,让我十分享受。冬天大家也可以试试自己在家做豆腐,一把黄豆一碗米醋轻松搞定,做出来的豆腐不酸也不苦。
【做豆腐】所需食材:黄豆300g、米醋50ml、清水1300ml
1、想要做豆腐,就得提前一天准备好黄豆,清洗干净之后放到一碗清水中浸泡着。用清水浸泡一晚,第二天就直接可以拿来用了。
2、把坏掉的挑拣出来,然后直接把黄豆放在破壁机中。然后我们把1300ml的清水倒入破壁机中,接下来开始打豆浆。豆浆打好之后,用一层滤布将其过滤一下,过滤出来的豆浆倒进锅中。
3、豆浆倒出来之后,会在表面出现不少浮沫,把这些全都撇干净,然后开火开始煮豆浆。先用大火煮开,煮开之后转为小火,等豆浆不沸腾的时候再用大火烧开,这样就可以关火了。关火之后,等豆浆稍微放凉一点,我们把准备好的米醋倒进去。
4、搅拌一下静置一段时间,就可以看到豆花和水分离开来了,我们把水倒掉,然后把豆花倒进一个四方的盒子里。密封起来,在最上方压一个重物,等待1小时,豆腐就差不多成型了,从模具中倒出来即可。
做豆腐的过程很有意思,每次我都喜欢和家里的孩子一块做,大家可以趁着有空在家尝试一次。
怎样用黄豆自制豆腐?
豆腐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豆制品,主要生产过程是将黄豆磨浆去渣加入凝固剂(传统制作需要循环使用的卢浆)压制成型后成豆腐块,也是我国素食菜肴的主要原料,豆腐含有人体的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并且豆腐中的蛋白质是完全蛋白,有利于人体消化吸收,豆腐中还富含B族维生素及多种微量元素,是营养不良人群补充营养素的佳品。
今天为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在家做豆腐的方法:
食材:黄豆500克,内脂9克,水4000克。
1 ,头一天晚上把黄豆泡好,将新鲜的优质黄豆冲洗干净,放入盆中,水必须没过黄豆水要比黄豆高出2公分的水位(避免黄豆发泡不开),浸泡时间大约需要7-8个小时。
2 ,第二天早晨,蒋浸泡好的黄豆分多次放入料理机中,再放入相应比例的水,打成豆浆,盆中放入一块纱布或者布袋,将打好的豆浆放在里面过滤一下,用同样的方法把剩余的黄豆全部打完过滤,将过滤好的豆渣炒着吃,蒸窝窝头等。
3 ,准备好一个锅,把打好的豆浆倒入锅中,大火煮沸腾后转中火,再将豆浆上面的浮末撇去,用勺子不停的慢慢搅动豆浆,防止糊锅,假熟,再转小火煮五分钟关火。
4 ,准备好的9克内脂放在盆中,用100克温水溶化开,将沸腾的豆浆静置20分钟,温度降到大约90 ,撇去豆浆上面的豆皮,再到入有内脂的盆中,让豆浆和内脂充分溶入,让豆浆凝固成豆腐脑。
5 , 准备一个模具或者小筛子,模具底部放一个盆,把模具放在盆的上面,模具里面铺上一块纱布,直接将凝固好的豆腐脑倒入模具中,模具上面再压上重物,将豆腐里面的水分挤压出来即可。大约挤压30分钟就完全可以食用了。
自己在家做的豆腐,豆腐软糯滑嫩,营养丰富,香味十足,真的比在外买的好吃,喜欢的可以自己在家试一试。
我是一亿奶奶 美食 制作者,谢谢大家关注!
我现在非常喜欢自己做豆腐,因为自己做不仅好吃、卫生,而且可以自己决定豆腐的软硬度,就是老了还是嫩了。
我是这样做豆腐的,百分之百成功。
首先要买盐卤,我网上花了六元钱买了许多。能用二年。
黄豆150克,泡发,夏季二小时就可以了,冬季六七个小时。
分两份加入普通料理机,加水至1000毫升,打磨成豆浆,每次打30秒,打两次。
把打好的豆浆倒入铺好纱布的炒锅中。
合上纱布,挤出豆浆
,过滤出的豆渣可以烙饼、蒸馒头、蒸包子。把过滤后的豆浆加热,锅开后撇去浮沫,转小火煮三分钟,关火。
取四克盐卤,用60克水化开备用。
关火后两分钟,用筷子夹出表面的豆浆皮,晾干了就是腐竹
然后马上加入卤水,用勺子把卤水放入热豆浆中慢慢划圈,直至看到豆浆慢慢凝固成豆花状,有少许黄色清汤淅出。
盖上锅盖,静置10分钟,然后把豆花舀入垫上纱布的豆腐盒中
折叠纱布包裹好豆花,并压上重物,想吃老点的压个重点的,想吃嫩的压个小碗就好了。
我喜欢嫩一点的,小碗压了一小时,本想压半小时,因为后来我忘了
闻着很香,吃着有淡淡的甜味儿,晚上准备用它做葱烧豆腐。
传统豆腐生产的基本工艺流程:大豆——清理——浸泡——磨浆——过滤——煮浆——凝固——成型——成品
(1)清理:选择品质优良的大豆,除去所含的杂质,得到纯净的大豆。
(2)浸泡:浸泡的目的是使大豆吸水膨胀,有利于大豆粉碎后提取其中的蛋白质。浸泡好的大豆吸水量为1:(1--1.2),即大豆增重至原来的2.0-2.2 倍。浸泡后大豆表面光滑、无皱皮,豆皮轻易不脱落,手感有劲。
(3)磨浆:经过浸泡的大豆,蛋白体膜变得松脆,但是要使蛋白质溶出,必须进行适当的机械破碎。如果从蛋白质溶出量角度看,大豆破碎的越彻底,蛋白质越容易溶出。但是磨得过细,大豆中的纤维素会随着蛋白质进入豆浆中,使产品变得粗糙、色泽深,而且也不利于浆渣分离,使产品得率降低。因此一般控制磨碎细度为100-120目。实际生产时应根据豆腐品种适当调整粗钿度,并控制豆渣中残存的蛋白质低于2.6%为宜。采用石磨、钢磨或沙盘磨进行破碎。磨碎后的豆糊采用平筛、卧式离心筛分离,充分提取豆浆。
(4)煮浆:煮浆是通过加热使豆浆中的蛋白质发生热变性的过程。一方面为后序点浆创造必要条件,另一方面消除豆浆中的抗营养成分,杀菌,减轻异味,提高营养价值,延长产品的保鲜期。煮浆的方法根据生产条件不同,可以采用土灶铁锅煮浆法、敞口罐蒸汽煮浆法、封闭式溢流煮浆法等方法进行。煮浆温度应达到100 ,时间5 min左右。
(5)凝固与成型:凝固就是大豆蛋白质在热变性的基础上,在凝固剂的作用下,由溶胶状态转变成凝胶状态的过程。生产中通过点脑和蹲脑两道工序完成。
点脑是将凝固剂按一定的比例和方法加入熟豆浆中,使大豆蛋白质溶胶转变成凝胶,形成豆腐脑。豆腐脑是由呈网状结构的大豆蛋白质和填充在其中的水构成的。一般来讲,豆腐脑的网状结构网眼越大,交织的越牢固,其持水性越好,做成的豆腐柔软细嫩,产品的得率也越高;反之,则做成的豆腐僵硬,缺乏韧性,产品的得率也低。
经过点脑后,蛋白质网络结构还不牢固,只有经过一段时间静置凝固才能完成。根据豆腐品种的不同,蹲脑的时间一般控制在10-30 min。
成型即把凝固好的豆腐脑放入特定的模具内,施加一定的压力,压榨出多余的黄浆水,使豆腐脑密集地结合在一起,成为具有一定含水量和弹性、韧性的豆腐,不同产品施加的压力各不相同。
其实制作豆腐最主要的是在凝固这个工序
简单来讲,你直接用豆浆机把豆浆打好,煮沸,加入适量的凝固剂,比如卤水或者葡萄糖酸内脂等,就可以让豆腐凝固了
但是这个凝固剂的量,其实挺难把控的
㈥ 黄豆如何做豆腐 黄豆做豆腐的方法
1、准备:首先准备好做豆腐需要的所有东西,分别是黄豆、盆子、豆架、绳子、大纱布、豆腐点卤(也叫卤水),取500g黄豆,挑出变质的,扔掉,用清水浸泡至少两个小时,备用,然后将盆子、大纱布清洗干净备用,将豆架组装好。
2、打豆浆:锅里烧一锅热水,可以烧热一点,备用,将黄豆用机器打成豆浆,装在盆里。
3、过豆渣:将打好的豆浆,倒在装好的大纱布上,转动豆架,豆浆就会从纱布上留下,纱布上的就是豆渣,转动过程中,要不断的加入刚刚烧好的热水,不停搅拌,直到从纱布上留下的水变的比较清亮就可以了,将豆渣装好,喜欢吃的朋友,还可以将豆渣做成饼,也是很美味的。
4、煮豆浆:将滤好的豆浆,导入锅内,烧开,注意烧的过程中要控制火候,不能太大,以免产生糊味,用勺子打开泡沫,看到中间沸腾就可以了。
5、点豆腐:将卤水倒20ml左右就可以了,用豆浆勾兑,然后用勺子慢慢的均匀的,以打圈的方式点入豆浆中,这个时候就不要在加火,以免烧糊,点入卤水后,慢慢的豆浆就会凝结成豆花。
6、豆腐:将豆花自然冷却一下,将纱布洗净放在会漏水的容器上,然后将豆花导入纱布上,沥干水分,将纱布包裹过来,封好,静止一会,豆腐就做成了,打成块状,吃的时候拿一块,美味的豆腐就做成了。
㈦ 怎样用黄豆自制豆腐
黄豆提前浸泡。泡发的黄豆加热水,放入搅拌机搅成豆浆,搅好的豆浆再进行过滤,过滤好的豆浆再倒锅里煮,差不多熟的时候加入调好的石膏浆,搅拌均匀,煮到沸腾再关火,静置10分钟,然后变成豆花的时候再倒入模具定型即可。
㈧ 想用家里的黄豆做豆腐,用什么方法谢谢
自己做豆腐
材料
黄豆 600克 (21 oz)
可食用熟石膏 20克 (0.7 oz), 依石膏纯度不同, 需调整石膏用量。
作法
1. 将黄豆洗净,加大约2700cc的水浸泡,夏天(室温26℃/80℉以上)浸泡约6小时,冬天约12小时。(若要缩短浸泡时间,可以用温水浸泡。)泡好之后,再用乾净的水将豆子洗过,把水滤掉。
2. 浸泡过后的黄豆总共需配上4200 cc的水,分数次倒入果汁机打成豆浆状。(注:做豆腐的豆浆应该比平常喝的豆浆浓度高一些。)
3. 黄豆打碎后,用纱布将豆浆滤出来。
4. 将豆浆倒入锅内,先以中火煮约10分钟,煮到豆浆的香气出来了,改以小火继续将豆浆煮沸。 因为豆浆的蛋白质含量很高,以中火煮豆浆时,从一开始煮就要搅动豆浆,特别是锅底的部分,必需搅动豆浆快
一点才不容易烧焦。煮豆浆时火候很重要,豆浆浓度适中,火候又抓得好的话,煮出来的豆浆散发出浓郁的豆奶香味,还没煮沸时,新鲜的豆奶香气就跑出来了,煮沸后再用小火焖煮10分钟,这时更是阵阵的豆奶飘香。豆浆煮得香,做出来的豆腐才会保有黄豆的香气。
5. 煮好的豆浆放一会儿,等温度略降到大约85℃(185 ℉)左右,就可以做豆花了。
6. 冲浆后约5分钟豆花就凝固,将豆花轻轻拍碎,然后放入已铺好纱布的模型中,盖好纱布及模型盖,模型盖的上面再放置重物加压30分钟做成豆腐。重物大约1公斤半(3磅)左右,可以用洗乾净的石头、砖头,或将较大的容器装满水也可以,但请注意豆腐的受力要均匀。豆腐要多软或多结实,就看你压多久。一般压25分钟,做出来是嫩豆腐,压35~40分钟则像老豆腐的质感,30分钟是最完美的状态。可以打开、轻轻按豆腐的四个角落及中央部分的软硬触感,不行就继续压。
注:
*做豆花有两个要领:
一、石膏比率要算的准:
石膏(可食用熟石膏)是算克的,差几克就不一样了, 600克的乾黄豆,约需20克石膏。石膏的作用是使蛋白质凝结起来,豆浆的浓度刚开始若抓不准,请放心,还是会成功的,因为不管豆浆浓或稀,600克的豆子有多少蛋白质是固定的,加20克石膏恰可凝成嫩嫩的豆花,不过若豆浆浓度适中的话,做出来的豆浆更香、豆花更漂亮。
二、豆浆与石膏混合的方法要正确:
石膏量好后加 250cc的水溶化,使用前请先摇一摇,因为石膏很容易沉淀。接着就要冲浆,让豆浆与石膏在短时间内充分混合。冲浆有两种方法,这里只介绍简单的、适合小量制造的方法:
㈨ 用黄豆怎样做豆腐
首先准备好用料:黄豆 500g ;卤片 10g
制作步骤如下:
㈩ 怎样用黄豆自制豆腐
豆制品是非常多人都喜欢吃的美食,豆制品不光营养而且还很好吃,各种豆制品的偶感也是非常的棒,尤其是豆腐,豆腐也是最受欢迎的豆制品之一,但是你们知道豆腐是怎么做出来的吗?制作豆腐其实并没有你们想象中的那么难,制作豆腐所用的器材,食材很好家里人都有。
1碗黄豆,教你如何自制豆腐,方法一看就会,比外面买的还营养
7、 这个时候要拿一个重一点的东西把豆腐压住,压制2个小时候就差不多了,两个小时后就可以把上面的滤布去掉了,把豆腐扣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