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谈谈美食饺子普通话
水饺或者说饺子,是饺子在全国范围内的一个标准称谓,然而在不同地方,它又有着不同的称呼。
在山东,济宁、菏泽、聊城、潍坊等部分地区管饺子叫“扁食”。扁食这一称呼最早源于元明时期,现在北方很多地区仍在使用这种古代叫法,据说是因为水饺作为一种吃食,外形长而扁,得名扁食。
到了山东烟台、青岛、威海、潍坊等部分地区叫“箍扎”。一般逢年过节、家人团聚或家里有喜庆事则必食水饺,因山东人比较顾家,很多出外谋生的山东人有机会便回家,家人则包水饺庆祝团聚,吃水饺便有“顾家”的说法,因方言的缘故,时间久了,水饺便有骨扎的叫法。也有说法因包水饺方法得名,包的时候要一“箍”、一“扎”,得名箍扎。
令很多人感到惊讶的是管饺子叫作包子的,在淄博、枣庄、潍坊、日照、济南一带就这么叫,而把蒸包叫做菜包子或大包子,也有的管水饺和蒸包都叫做包子。
很多外地来的人,会对这叫法不适应,误把这种叫法理解混淆。因为做法都是面皮加上馅料包成,所以都叫包子。水饺吃的时候要先下锅煮,有的地方也叫“下包子”。
抛开地域不同叫法不同不谈,饺子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也形成了许多名称,古时有“牢丸”“扁食”“饺饵”“粉角”等名称。三国时期称作“月牙馄饨”,南北朝时期称“馄饨”,唐代称饺子为“偃月形馄饨”,宋代称为“角子”,明朝元代称为“扁食”,清朝则称为“饺子”。
清朝有关史料记载说:“元旦子时,盛馔同离,如食扁食,名角子,取其更岁交子之义。”又说:“每届初一,无论贫富贵贱,皆以白面做饺食之,谓之煮饽饽,举国皆然,无不同也。富贵之家,暗以金银小锞藏之饽饽中,以卜顺利,家人食得者,则终岁大吉。”这说明新春佳节人们吃饺子,寓意吉利,以示辞旧迎新。
‘贰’ “饺子”在山东土话中叫什么
一、扁食
主要是春节食用的饺子,比如大年三十晚上的那顿饺子,以及大年初一五更(天蒙蒙亮,还未开门出去拜年磕头)的那顿饺子。这些重大节日的饺子都叫扁食。
二、小包
顾名思义: 小包是相对于大包子而讲的,属于一种相对的叫法, 如果说扁食是一种特定的叫法的话,那么小包是一种民间的俗语。
十里不同俗。 尽管是相近的地方也是叫法不同,不过现在饺子的叫法有:水饺、饺子、扁食、小包这四个名。 饺子的不同叫法从名称上也反映了我国的地域文化以及面食文化的各自特色。
欢迎在评论区交流你的看法。
山东地广人多,所以往往同一种事物用方言都有好几种叫法,就拿饺子来说吧,大约有以下四种叫法:
1箍扎(读音gu zha),胶东半岛一代将饺子叫做箍扎,包括潍坊地区的安丘、诸城、昌邑、高密以及整个青岛地区。所谓“余做不如惬着,好吃不如箍扎” ,应该说自古以来“箍扎”就是上八仙的 美食 。
2包子,覆盖面最广的一种叫法,为了和真正的包子区分,人民将饺子叫做小包子,而真正的包子则叫做大包子。地区包括济宁、泰安、淄博以及潍坊北部等地。当然这也是最土的一种叫法,所以现在的年轻人中已经听不到这种叫法了。
3扁食,这个叫法倒是很形象的概括了饺子的外部特征。但是本人要强调下,南方和北方的扁食不是一种食物,南方的扁食其实就是馄饨,而北方的扁食则是水饺。这个称呼应该源自山西,明初山西往山东大量移民,于是这个称呼也移民来到了山东。
4水饺,这个标准的称呼对山东人民来说就是舶来品了。原来在老一辈人当中并没有这个称呼,后来随着普通话的普及以及各种音像影视的传播,这个时髦的叫法就被年轻让们采纳 逐渐取代了原来的方言称呼。现在的年轻人已经基本统一用水饺这个称呼了。
最后就是饺子了,在山东来说 ,这基本只是个书面用语,本人从未见过有人在口语中用这么拗口的词汇。
感谢阅读,欢迎关注!
俺老家就是冀鲁豫三省交界处山东莘县,从小在老家依偎伯母长到八岁,儿时的记忆印象颇深,三年自然灾害时期,肚子都吃不饱,娘(伯母)精打细算,勤俭过日子,常把野菜树叶搭配着有限的粮食制成食物,一家人赖以充饥。一年难得吃几次饺子。只记得过年吃饺子,我们那还有老人去世,按老人年龄包多少饺子的风俗,然后近门也会端几碗饺子去祭奠,主家会留下一碗饺子。在那物质匮乏的年代,美其名曰饺子,其实就是薄薄的面皮,随便弄些青菜馅,放些盐,油调拌一下包住而已,就连过年的饺子也是有点肉末或炼过油的油渣渣,大部份是萝卜菜,过年看着娘自己赶皮自已包小包,弯弯的小包一圈圈摆在圆圆的面拍上(把茭草杆用针线绳穿连在一起制做的使用家什〉
自己忍不住缠着娘也要包,记得娘说:小包不怕丑,来回三遍走。意思是包饺子要来回捏三遍,只要不露馅就好。现在想来,娘包饺子也很慢,一只饺子来回捏三遍呢!也难怪一年难得吃几次小包,怎能练出快手呢!这算是幼时最好的 美食 了。长大成家后,娘来我家,我总爱给娘包几次饺子吃,看我包饺子很快,一捏一挤,娘会高兴的说,俺妮真马利儿,包的小包又快又好看!可惜娘早已去世,我再也无法对她老人家尽孝了!现在的饺子丰富多样:
猪肉,
牛肉,羊肉,
鱼肉,鲜虾,
吃腻了肉馅,又吃野菜馅,三鲜馅,
可以说各式饺子应有尽有,饭店就有百饺宴,我常对孩子们说,现在食物太丰富了,生活太富裕了,天天都像过大年!哦,差点忘了主题,我老家那里饺子叫小包,也有的叫扁食!村里有人绰号叫扁食,小时候不知道啥意思,大了才知道原来扁食就是饺子!
哈哈
‘叁’ 形容饺子好吃的口号
1、金元宝银元宝不如面皮元宝,菜飘香饭飘香怎敌饺子飘香。
2、天为皮地为馅包进世间百态,钱似水财似汤流入万户千家。
3、白面书生温水浴,清汤百味暖客心。5、无所不包。9、展干坤包万象百家各异,藏玄机纳锦绣人间飘香。10、莫道离别愁几许、一饺此中揽。来年早归喜几多、吃饺话团圆。11、好受不如躺着,好吃不过饺子。12、举家同乐吃饺子。14、有才何须多开口,万般滋味肚中藏。有缘伴君三杯酒,相逢一笑齿留香。15、俗客常笑撑船肚,知己方知腹中珍。牢骚太盛难容物,我辈岂是蓬蒿人。
‘肆’ 威海的民风民俗——鲅鱼水饺
鲅鱼饺子在胶东一带很有名气,威海人也特别爱吃。因鲅鱼鲜嫩,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元素,更深得当地人喜爱。做为饺子馅料儿的鲅鱼肉质更鲜美,无需加其他多余的调料,和入少许姜葱、韭菜,细腻的口感让人回味无穷。基本在威海各大小饭店都能吃到,不过做得好的那些靠海的渔村或饭店,靠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大多选用刚刚上岸的新鲜大鲅鱼做馅。因此若来威海旅游,选择住在渔村的朋友,可别忘了尝尝特色的鲅鱼饺子。
温馨的胶东饺子食俗
2011年,胶东海鲜饺子制作技艺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3年,胶东饺子食俗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许多老威海人的日常生活中,元旦、春节、中秋等传统佳节都要吃饺子,尤其是在除夕之夜,更要吃饺子。饺子被称为“馉饳儿”和“元宝”,寓意辞旧迎新,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祝福。
结婚时也要吃饺子,而且饺子馅要有包括鲅鱼馅在内的八山八海(即八种山珍、八种海产品),祝福新婚夫妻日子过得八面玲珑。结婚时新郎新娘吃的馉饳儿叫“遇见盅”,寓意一见钟情、姻缘美满。
孩子出生时、金榜题名时、迎客送行时、亲友团聚时等都要吃饺子。
我市周边地区曾流传这样一句俗语:谷雨到,鲅鱼跳,老丈人笑。意思是谷雨前后,鲅鱼最为肥美时,女婿要送老丈人两条大鲅鱼,回来时还要拿回来一条,表示孝敬和分享。此外,新女婿刚上门时也要拎一条新打捞上来的鲅鱼,越大越好。鱼越大,表明女婿越能干,岳父岳母在街坊四邻眼里就越有面子。
如今,以鲅鱼水饺为代表的胶东饺子食俗已经融入威海人的血液里,有着约定俗成的民间礼仪和特征,成为中华民族饮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随着社会的发展盒人口的流动,越来越多的人想尝尝威海的鲅鱼水饺,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其中发扬威海的民风民俗。
福和楽是威海长长行行食品有限公司旗下的一款自主品牌,主打威海地域美食,鲅鱼馅,黄花鱼馅,鱼香虾饼,虾滑等等。充分吸取了民间制作工艺,结合现代生产技术,自主研发的新产品,为更多的人提供了新的餐食选择。
‘伍’ 懂威海方言的进~~~
么子盖儿:形容时间很短,没一会儿的意思。
不当孩儿:没有关系、不要紧的意思。
听不懂罢是:听不懂就算了的意思。
‘陆’ 形容饺子好吃的四字词语有哪些
形容饺子好吃的四字词语有入口即化、大快朵颐、美味佳肴、回味无穷、唇齿留香、肉汁四溢等等。
入口即化[ru kou ji hua]:形容美食煮的很到位,不需要过分的咀嚼就可下咽;
大快朵颐[da kuai o yi]:吃起来很满足很酣畅;
美味佳肴[mei wei jia yao]:形容食物的美味;
回味无穷[hui wei wu qiong]:吃完美食上时间以后还能感受到口中残留的香味;
唇齿留香[chun chi liu xiang]:吃完美食以后,口中还残留着食物的味道;
肉汁四溢[rou si yi]:指料理中的肉类汤汁饱满,品质新鲜。
‘柒’ 用四字词语形容饺子的好吃
饺子好吃的四字词语形容词有:鲜美无比、热气腾腾、满口生津、色鲜味美、皮薄馅大、珍馐美馔、其味无穷、唇齿留香、色味俱佳、皮薄馅嫩,味道鲜美,形状独特,百食不厌、垂涎欲滴、美味佳肴、香飘十里、意犹未尽、芳香四溢、口舌生香等。
(7)威海话饺子好吃怎么说扩展阅读:
饺子由馄饨演变而来,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名目繁多,古时有“牢丸”“扁食”“饺饵”“粉角”等名称。
三国时期称作“月牙馄饨”,南北朝时期称“馄饨”,唐代称饺子为“偃月形馄饨”,宋代称为“角子”,元代、明代称为“扁食”;清代则称为“饺子”。
饺子起源于东汉时期,为东汉河南邓州人张仲景首创。当时饺子是药用,张仲景用面皮包上一些祛寒的药材用来治病(羊肉、胡椒等),避免病人耳朵上生冻疮。饺子起源于东汉时期,为医圣张仲景首创。
饺子的特点是皮薄馅嫩,味道鲜美,形状独特,百食不厌。饺子的制作原料营养素种类齐全,蒸煮法保证营养较少流失,并且符合中国色香味饮食文化的内涵。
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应时不可缺少的佳肴。
词语解释:
1、珍馐美馔:滋味好的食物,珍贵而味道好的食物。
2、其味无穷:其中的味道没有穷尽,形容含义深刻,使人回味不尽。
3、垂涎欲滴:馋得连口水都要滴下来了,形容非常馋想吃的样子,也比喻看到好的东西,十分羡慕,极想得到。
4、芳香四溢:香气四处飘散,形容饺子味道鲜美。
5、意犹未尽:对某种事物或吃的东西觉得还没过足瘾,还想再来一次。
‘捌’ 谈谈美食饺子普通话
说到饺子呢,相信不管是南方人,还是北方人都会对这样一道美食情有独钟!饺子,相传统食物。饺子源于古代的角子。饺子原名“娇耳”,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了。是深受人民喜爱的传统特色食品,又称水饺,是民间的主食和地方小吃,也是年节食品。有一句民谣叫“大寒小寒,吃饺子过年。”饺子多用面皮包馅水煮而成。
做法1:韭菜鸡蛋饺子
准备食材如下:饺子皮适量,韭菜100克,木耳30克,鸡蛋1个,蒜5克,盐2克
具体做法如下:蒜末5克、木耳30克、韭菜100克切丝,鸡蛋一个打散,食用油5毫升,倒入鸡蛋,翻炒成熟,出锅,倒入木耳、韭菜、鸡蛋、蒜末、姜末、盐2克,搅拌均匀,用饺子皮将馅包成饺子,锅里加水1.5L,煮沸后倒入饺子,待饺子飘起后继续煮1分钟即可出锅!
做法2:煎饺
准备食材如下:白菜80克,猪肉糜90克,饺子皮80克,葱13克,料酒3克,蚝油4克
具体做法如下:碗中放入猪肉糜,料酒,耗油,白砂糖,盐,葱花,白菜末,搅拌均匀,准备好饺子皮,包成饺子,锅中放入饺子,加入油,中小火煎2分钟,加入水,转小火煎10分钟即可出锅!
做法3:玫瑰花饺子
准备食材如下:猪肉300克,饺子皮4张,葱末适量,料酒3克,生抽5克,蚝油3克,鸡精3克,盐3克,淀粉2汤匙
具体做法如下:五花肉去皮剁成泥,放入葱末,加入料酒3克,加入生抽5克,加入蚝油3克,加入鸡蛋3克,加入食盐3克,加入淀粉2汤匙,搅拌均匀,腌制15分钟,四张饺子皮摆在一起,把肉馅儿摆成一条,饺子皮盖起,卷成玫瑰花形状,上锅蒸熟即可!
做法4:菠菜饺子
准备食材如下:面粉350克,菠菜50克,猪肉400克,食盐5克,香葱20克,生抽10克,白糖3克,料酒10克
具体做法如下:菠菜清洗干净,放入榨汁机,加入少许清水,榨成菠菜汁,然后放入到350克面粉里面,揉成光滑的面团,醒发一会,再分成均匀大小的小剂子,再用擀面杖擀成饺子皮备用!猪肉400克剁碎成末,加入5克食盐,加入20克香葱,加入生抽10克,加入3克白糖,加入10克料酒,再将肉馅包到饺子皮里面,锅里加水煮沸,放入饺子煮熟即可!
‘玖’ 山东各地的方言中“饺子”分别叫什么
山东人喜欢面食,众多面食中又以饺子为最,俗话说“好吃不如饺子,好受不如倒着”。不过,山东各地对于饺子的称呼各不相同,通过这些称呼也可以看出各城市文化、语言上的差异。
1、饺子的本意是什么?
先来看看“饺”的本意,饺,是会意字。从交,从食。而“交”是象形字,小篆中如同两腿交叉,所以引申意为“交叉”。所以,饺的本意就是“交叉”后可以吃的面食。那么“交叉”是什么?无疑是指面与馅料的交叉。
“子”的本意又是什么?子,是象形,甲骨文中如同孩子在襁褓中,头、身、臂膀和双脚并起来的样子。因此“子”的引申意为“小”。这样一来,饺子的含义就是指制作的很小的、面和馅料“交叉”(引申为包裹)起来的面食。

通过饺子的不同叫法,我们也能看到山东大地的地区文化丰富多彩、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好吃不如饺子”,过去只有过年过节才能吃得上的饺子,如今天天吃也不稀罕。吃完饺子才“倒”上一会儿,这日子就两个字:舒坦。
图据网络,文为指动济南原创,转载请注明
‘拾’ 威海特色美食
威海特色美食:
一、干炸小黄鱼
小黄鱼是山东威海的着名特产,干炸小黄鱼虽然很简单,但入口酥脆鲜香,令人欲罢不能。裹玉米淀粉简直绝了!特别酥脆,是带着声响的那种酥。金黄的粉衣被炸得又香又酥又脆,鲜味却一点都没有破坏,吃过一次后让人久久无法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