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石磨豆腐营养丰富且是纯天然食品,因此广受欢迎。除此之外石磨豆腐的口感其实也比普通豆腐要好很多,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石磨豆腐采用传统的加工工艺,石磨磨出的豆腐即均匀有细腻,能让豆类产品充分释放蛋白质,保持所固有的钙、铁、磷、镁等人体所必须的多种微量元素不被破坏,避免了现代机械生产中高温,高压造成的营养成分破坏流失。原生态豆浆又有降血脂、血糖所需的保健食补功效,素有植物肉之称。
㈡ 怎样磨豆子做出的豆腐才好吃
豆腐的原料是黄豆、绿豆、白豆、豌豆等豆类。先把豆去壳洗净,洗净后放入水中,浸泡适当时间,再加一定比例的水,磨成生豆浆。接着用特制的布袋将磨出的浆液装好,收好袋口,用力挤压,将豆浆榨出布袋。一般榨浆可以榨两次,在榨完第一次后将袋口打开,放入清水,收好袋口后再榨一次。
生豆浆榨好后,放入锅内煮沸,边煮边撇去上面浮着的泡沫。煮的温度保持在90~1 10℃之间,并且需要注意煮的时间。煮好的豆浆需要进行点卤以凝固。点卤的方法可分为盐卤点卤和石膏点卤两种。盐卤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镁,石膏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钙。
石膏点卤的方法:先将焙烧好的石膏碾成粉末,加水调成石膏浆,倒入刚从锅内舀出的豆浆里,并用勺子轻轻搅匀。不久之后,豆浆就会凝结成豆腐花,在豆腐花凝结后约15分钟内,用勺子轻轻舀进已铺好包布的木托盆或其他容器里。盛满后,用包布将豆腐花包起,盖上木板,压10~20分钟,即成水豆腐。在南方也有直接用生石膏加水磨浆,点卤时把磨好的石膏浆倒入豆浆搅拌。只是需要掌握好分量——需要豆腐老些则添加的石膏浆多此。若要制豆腐干,则须将豆腐花舀进木托盆里,用布包好,盖上木板,在板上堆上石头。压尽水分,即成豆腐干。
㈢ 石磨豆腐好吃还是机磨豆腐好
石磨豆腐好,专家指出,石磨磨豆汁和能量的释放有关,石磨磨齿均匀运转速慢,能让外界的空气与磨出来的豆汁颗粒很好的接触,在一定的化学作用下,能使让黄豆充分释放蛋白质,这使豆汁既均匀又细,而且味美异常。
再配合内酯来制作豆腐,豆腐更加嫩滑有营养哦。柏飞石磨。如果是商用的话,选石磨会更好,直接面对顾客的,还是要注重口感的比较好。如果是豆腐工厂的话,那就可以考虑机打的,保证效率。
㈣ 农家纯手工豆腐制作全过程
豆腐最早是在汉朝发明的,可以说是我国汉族人民最常见的一种豆制品。传统的豆腐的制作方法相对比较复杂,但是做出来的豆腐比较好吃,在我国最主要分为南豆腐和北豆腐,也就是卤水豆腐和石膏豆腐。卤水豆腐吃起来相对比较软嫩,石膏豆腐相对比较硬实。制作豆腐的过程无外乎泡豆子,磨豆子,煮豆子,煮成豆浆,然后是点石膏,或者是点卤水,最后压制成型用刀切成豆腐形状,这样传统的豆腐的就制作好了。豆腐的营养价值比较高,而且豆腐的吃法也非常的多,至今仍旧长盛不衰。
- 01
把精选好的黄豆用清水洗净待用。
- 02
浸洗黄豆,泡水发涨。根据温度,泡黄豆时间不一样。夏天三个小时即可,冬天却要十个小时左右。
- 03
将泡好的黄豆和清水按比例磨好,经过机器磨成浆。
- 04
将磨好的黄豆与热水充分搅拌,用开水按1:2的比例将浆渣稀释 。
- 05
把稀释好的豆渣浆倒入网兜中用力的挤压。
- 06
挤压出来的水剂便是豆浆了。
- 07
剩下的就是豆腐渣了,豆腐渣也是一种很好吃的美食!
- 08
经过过滤后的豆浆直接倒入锅内煮沸。
- 09
锅里的豆浆慢火熬煮,直到表面结了一层薄薄的豆油皮;冷却到80度左右。
- 10
盐卤用清水兑开,倒入豆浆里;慢慢滑动豆浆,使卤水充分与豆浆混合均匀。
- 11
大约30分钟左右的时间,豆腐就差不多慢慢凝固好了。
- 12
凝固好的豆腐趁热放入豆腐槽里,豆腐均匀的舀在模具盒子里面。
- 13
然后用布包平整。
- 14
开始压榨,压榨时常约一个小时,要不时调节杠杆,保证将豆腐中的水压榨出来。
- 15
经过几个小时的压榨,一块块嫩如婴儿BB肌肤的豆腐成功出场。
一粒粒小小的黄豆经过巧手的制作变成一块块水灵灵清香四溢的豆腐。
㈤ 机器做的豆腐好吃吗与手工的差距很大吗谢了
差别是一定有的,因为手工豆腐每个师傅的配方都有差异,压豆腐时候力量也不一样,所以就会出现味道差异;而机器豆腐由于是自动化完成各个工序,所以指定是比老师傅做的差一些,比如软硬度、口味等。机器的优点也很明显,那就是相对比较卫生,毕竟人的素质有很大差异的,而机器都一个样。
㈥ 石磨豆腐的做法,石磨豆腐怎么做好吃
用料
主料
黄豆550克
石磨豆腐的做法
1.将黄豆用清水浸泡一夜,取一半放入豆浆机(豆量比较多,分两次打豆浆)
2.加水至指定水位线,打成豆浆,剩余豆子也按此法打成豆浆
3.两次打好的豆浆混合放入盆中,再次烧开,撇去浮沫
4.按比例慢慢加入酸浆,搅拌5-8分钟
5.点好酸浆后立即加盖,焖2分钟左右
6.将笼屉布铺在专门做豆腐的木盒子中
7.将凝结为絮块状的豆浆用勺子捞出,倒在木盒中,用布整齐地盖好,上面压等大小的重物,静置5分钟即成
8.压好的豆腐取出,切大块
蘸料制作方法:
1.将尖椒、葱、蒜和香菜全部切碎
2.将各种材料放入碗中,加入酱油和醋,搅拌均匀即可
㈦ 石磨豆腐和老豆腐哪个更好吃呢制作上有什么区别呢
大葱炒豆腐.它反映了石磨豆腐的味道,外面嫩,里面好吃.黔西是河北省唐山市,的贫困地区之一,位于河北省,东北部,长城脚下,滦河,岸边,是一片古老的土地,也反映了滦河灿烂的文明。这就是着名的“栗子之乡”。
用石磨豆腐做一道美食,这在城市里很少见,只有在一些农村地区才有.这种几乎失传的小驴磨豆腐只能在农村看到。一大早,天刚亮,驴就被包起来,开始磨豆腐。石磨磨出来的豆腐为什么好吃?因为石磨更细更香更黄。这也让我见证了古老而传统的磨豆腐工艺的全过程。
这样,浸泡过的大豆就被磨成了白豆浆。将豆浆煮沸,滤出豆渣,将剩余的豆腐倒入模具中压制。豆腐营养丰富,含有铁、镁、钾、烟酸、铜、钙、锌、磷、叶酸、维生素B1、蛋黄和维生素B6。被称为“植物肉”。豆腐是一种提神、清热、养生的食物。常食可补中,清热润燥,生津止渴,清洁肠胃。更适合热体质、口臭、口渴、肠胃不清、发热后正在调理的人群。
2.针头识别方法
手里拿着一根缝针,在离豆腐30 cm的高度放开,让针自由落下。如果能把针插进豆腐里,那就是优质豆腐。(老豆腐可能不适合。).
3.用刀切,不然不能太老。颜色鲜艳,口感好。
4.石膏豆腐,有的吃了会有沙粒的感觉,因为石膏不太碎,不好吃。
㈧ 怎样制作出的豆腐好吃水有少
1.原料处理。取黄豆5公斤,去壳筛净,洗净后放进水缸内浸泡,冬天浸泡4~5小时,夏天2.5~3小时。浸泡时间一定要掌握好,不能过长,否则失去浆头,做不成豆腐。
将生红石膏250克(每公斤黄豆用石膏20~30克)放进火中焙烧,这是一个关键工序,石膏的焙烧程度一定要掌握好(以用锤子轻轻敲碎石膏,看到其刚烧过心即可)。石膏烧得太生,不好用;太熟了不仅做不成豆腐,豆浆还有臭鸡屎味。
2.磨豆滤浆。黄豆浸好后,捞出,按每公斤黄豆6公斤水比例磨浆,用袋子(豆腐布缝制成)将磨出的浆液装好,捏紧袋口,用力将豆浆挤压出来。豆浆榨完后,可能开袋口,再加水3公斤,拌匀,继续榨一次浆。一般10公斤黄豆出渣15公斤、豆浆60公斤左右。榨浆时,不要让豆腐渣混进豆浆内。
3.煮浆点浆。把榨出的生浆倒入锅内煮沸,不必盖锅盖,边煮边撇去面上的泡沫。火要大,但不能太猛,防止豆浆沸后溢出。豆浆煮到温度达90~110℃时即可。温度不够或时间太长,都影响豆浆质量。
把烧好的石膏碾成粉末,用清水一碗(约0.5公斤)调成石膏浆,冲入刚从锅内舀出的豆浆里、用勺子轻轻搅匀,数分钟后,豆浆凝结成豆腐花。
4.制水豆腐。豆腐花凝结约15分钟内,用勺子轻轻舀进已铺好包布的木托盆(或其它容器)里,盛满后,用包布将豆腐花包起,盖上板,压10~20分钟,即成水豆腐。
5.制豆腐干。将豆腐花舀进木托盆里,用布包好,盖上木板,堆上石头,压尽水分,即成豆腐干。一般10公斤黄豆可制25公斤豆腐干。 老豆腐的制作方法 1、配料
大豆5O公斤,石膏1.9—2公斤,水400~459公斤。
2、出品率
每50公斤大豆制得老豆腐22板。
3、制法
(1)点浆(凝固、点脑):
把煮沸的豆浆,取三分之二盛在豆腐花缸里,余下的三分之一盛在热浆捅里,准备冲浆用。经过研磨的石膏乳液盛在豆膏桶里。待豆浆温度在75℃时,把三分之一的熟豆浆和提桶里的石膏乳液同时倒入盛三分之二豆浆的豆腐花缸里,使花缸内的豆浆上下均匀搅和。然后静置3分钟,豆浆即初步凝固为豆腐花。
(2)胀浆(蹲脑、养花):
点浆后初步凝固的豆腐花,应在缸内继续静置15~20分钟,使大豆蛋白质进一步凝固好。冬季,由于气温低,胀浆时还应加益保温。通过胀浆后的豆腐花,在浇制时有韧性,成品持水性也较好。
(3)摊布:
取老豆腐箱套1只,放置平整后,再加嫩豆腐箱套1只。箱套内摊好豆腐布,使之紧贴箱套内壁,底部要构成4个底角,4只布角应露出在套圈四边外,布的四边贴在箱套四角沿口处。
(4) 浇制:
为使者豆腐达到一定的老度,必须在浇制前将豆腐花所含的一部分水分先行排除,排除水分的方法是用竹剑将缸内的豆腐花划成6—8厘米见方的方块,使一部分水�6�1分泄出。然后用大铜勺把豆腐花舀入箱套至两只箱套高的沿口处,再将豆腐包布四角翻起来覆盖在豆腐花上,让其自然沥水约1小时。
(5) 整理(收袋):
经自然沥水后的豆腐花,渐向底部下沉,但由于泄水不一致,会出现高低不平。这时应揭开盖在豆腐上面的包布,用小铜勺把豆腐表面舀至基本平整。然后再从箱套的四边起,按边依次把豆腐包布平整地收紧覆盖好。包布收紧后,整块豆腐就完整地被包在豆腐包布里。此时豆腐已基本定型,可以取去套在老豆腐箱套上的套圈。
(6) 压榨:
为使豆腐进一步排水,以达到规定的质量,还需在整理完毕后,用豆腐压豆腐的方法进行压榨,压榨约30分钟。豆腐经压榨后,会在四周结成表皮,使产品坚挺而有弹性。
4、工具
主要是豆腐箱套,箱套内径355x355x?6毫米。箱套一定要保持清洁,每天要用竹丝洗帚刷洗,使箱套内外、上下、四角全部清洗干净, 以减少微生物的繁殖,从而影响成品的质量。豆腐包布宜每天擦洗,使用一周左右用石碱泡煮清洗,把粘附在布上的蛋白质冼去,使布眼不致因阻塞而影响使用。
5、规格质量 。
色泽洁白,持水性好,组织紧密,柔而有劲,富有弹性,质地细腻,口味醇厚。无豆粞,无石膏脚,不红不酸,划开九块后,中间—块不凸肚。
理化指标:水分不超过85%,蛋白质含量不低于7.5%,砷不超过0.5ppm,铅不超过lppm。细菌总数出厂时不超过5万个/克,大肠菌群近似值出厂时不超过70个/100克,致病菌在出厂或销售时均不得检出。添加剂按标准执行。
6商品保管
豆腐中含有大量水分和蛋白质,容易引起微生物繁殖,而使豆腐发酸,腐败变质。尤在炎夏,更易变质。所以,做好商品保管工作十分重要。
(1))成品堆放要利于散热。要做到豆腐箱套叠箱套,不能豆腐叠豆腐。每箱豆腐间应有空隙,以利散热。堆放场所应通风凉爽,冷热豆腐要分开堆放。
(2)尽量缩短豆腐从产出到销售的时间,特别在夏季,更应注意。
(3)销售时,揭去豆腐箱套和包布后,要用清洁凉水淋洗豆腐表面,以减少豆腐酸坏。
㈨ 手工做豆腐的步骤
直到现在农村老家还保留着做豆腐的传统一直没有变,手工制作的豆腐吃起来不仅味美鲜嫩,清新爽口,而且营养更丰富。
那么豆腐是怎样制作的?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手工豆腐的制作过程。
经过这些工序,新鲜的豆腐出炉了。看来我们常吃的豆腐也不是那么容易做出来的!但这样做出来的豆腐绝对好吃。
㈩ 手工芋豆腐详细制作方法
记得小时候,村里有人家里种了魔芋,就总是做魔芋豆腐来卖,炒一碟魔芋豆腐能吃两碗饭。后来长大了上外地读书,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了,于是就再也没有吃到过家里别人手工做的魔芋豆腐了——外面买的味道总跟家里的不一样,一点都不劲道,软趴趴的还容易碎。一直到上个月,回到我十八线小城市,似乎又看到了以前别人手工磨制的魔芋豆腐,于是买了几次,魔芋豆腐怎么做好吃?来看今天关于家常魔芋豆腐做法的分享吧!
魔芋豆腐怎么做好吃
那段时间做菜很喜欢放葱,如果不喜欢吃葱的话,也可以放蒜,如果都不喜欢我就没办法啦,炒魔芋豆腐还是要有点葱蒜炒出来会比较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