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关于饺子的俗语歇后语
1、茶壶头煮饺子的方式不能出来;不出来
2、三斤面包一个饺子好大面团;厚皮
3、水饺你不依靠我,我也不依靠你
4、茶壶里煮的水饺在肚子里的东西没有出来;他吃得太多了
5、擀面杖舀起饺子,搅出一锅汤
6、饺子一开,里面的馅就给吃完了
7、把饺子整个吞下去,却不知道它们的味道
8、争着吃有味道的肉馅饺子是没有用的;蒸也没用
9、葫芦勺勺水饺滴水;一点也不漏
10、除夕饺子没外人吃;并不陌生
11、谁知道隔壁做的饺子用的是什么馅
12、豆腐渣饺子挤不动;使用错误的填充物
13、出售饺子的面粉是独一无二的
14、吃饺子不吃馅调皮;选择对皮肤
关于饺子的谚语俗语:
冬至到,吃水饺
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
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
冬至饺子夏至面:夏至这天,山东各地普遍吃面条,俗称“过水面”,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谚语。
饺子就酒越喝越有:寓意日子越过越好
吃了饺子汤,胜似开药方:相传战国初年,秦城神医扁鹊妙手回春,百治百愈。有一年冬天,正逢百年未遇严寒,许多人发生。
饺子就酒、越过越有。
好吃不过饺子,舒服不过倒着。
送行的饺子迎行的面。
冬至饺子夏至面。
‘贰’ 有关饺子的谚语(多一点)
饺子的谚语:
1、饺子就酒,越喝越有。
2、吃了饺子汤,胜似开药方。
3、舒服不如倒着,好吃不如饺子。
4、冬至饺子,夏至面。
5、出门饺子,进门面。
饺子歇后语:
1、饺子开口——露馅了
2、茶壶里煮饺子——有口倒不出
3、瞎子吃饺子——心里有数
4、哑巴吃饺子——肚里有数
5、天天包饺子——渡日如年
‘叁’ 好吃不过饺子全部顺口溜是什么
好吃不过饺子全部顺口溜有好受不如倒着,谁有不如自己有,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
关于饺子的顺口溜如下:
1、想吃饺子先和面,放面放水竹筷拌。
2、不想皮破放鸡蛋,要想面软放点盐。
3、拌到适当用手和,手不粘来盆不粘。
4、醒面时候忙切馅,肉馅一个方向拌。
5、素馅最后再放油,可把菜汤包里边。
饺子源于古代的角子。饺子原名“娇耳”,是我国南阳人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了。是深受中国人民喜爱的传统特色食品,又称水饺,是中国北方民间的主食和地方小吃,也是年节食品。有一句民谣叫“大寒小寒,吃饺子过年。”饺子多用面皮包馅水煮而成。
‘肆’ 有关饺子的谚语
实心饺子 ———— 不掺假
三斤面包个饺子 ———— 好大的面皮;皮厚
雀头捏饺子 ———— 尽是嘴
雀头包饺子 ———— 尽嘴;净嘴
雀儿头包饺子 ———— 尽嘴
荞麦面饺子 ———— 一个比一个硬
荞麦面的饺子 ———— 一个硬似一个
荞麦面包饺子 ———— 皮黑心里好
荞麦的饺子 ———— 一个硬似一个
七个饺子盛在两个碗里 ———— 神三鬼四
瓢盛饺子 ———— 连汤带水
糯米面包饺子 ———— 捏就成
捏紧的饺子 ———— 不露馅
年初一吃饺子 ———— 没外人
盲人包饺子 ———— 瞎包
卖饺子亏本 ———— 皮厚
卖饺子的磨麦粉 ———— 别开生面
蚂蚱头包饺子 ———— 光剩嘴;光嘴;光吃嘴
马尾丝拴饺子 ———— 提就露馅;一提就露;一提就露馅
马尾拴饺子 ———— 露馅儿;露馅;一提就露馅儿
菱角包饺子 ———— 戳穿
莲花池里下饺子 ———— 异想天开;水分太多;水份太多
金钢钻包饺子 ———— 热闹得钻心
金刚钻包饺子 ———— 闹得钻心
借钱吃饺子 ———— 穷忙
借钱包饺子 ———— 穷忙
饺子用水煮 ———— 不用争;不用蒸
饺子馅里搀砒霜 ———— 心里毒
饺子馅里掺砒霜 ———— 心里毒
饺子铺 ———— 无日不包
饺子破了皮 ———— 露馅了;露馅
饺子皮贴在瓮上 ———— 无馅上缸;无限上纲
饺子皮贴在盘上 ———— 无馅上缸;无限上纲
饺子皮太豹—难免要露馅 ————
饺子皮儿 ———— 擀上了;赶上了
‘伍’ 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
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
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民俗谚语是我们百姓在日常劳作生活中总结出来的实用经验,虽然是短短的一句话但是却非常的浅显易懂富含道理,下面看看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
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1
以前的生活是非常艰苦,尤其是在农村,农民靠天吃饭,如果上天有眼,没有遇到灾年,风调雨顺的还好,只好不会饿肚子。所以人们对吃的方面也没什么要求,只要能把肚子填饱就已经心满意足了,更不要说是像饺子这样奢侈的美味了,祖祖辈辈的北方人,都特别钟爱吃饺子,无论遇到大事小事,或者是走亲访友,都会吃饺子。
尤其是过大年,在大年初一的早上,家家户户都会煮一些饺子,一家人围在一起,吃着热腾腾的饺子,等着来上门来拜年的客人。吃饺子,在我国老百姓的眼里,预示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但在北方农村流传着这么一句俗语:“好吃不过饺子”,
下面我们就说一说饺子的来历,其实饺子最开始取名为饺饵,医生张仲景大家都知道,是当初他专门儿给病人发明的一种药膳,让人在冬日里泡上羊肉,吃了以后起到驱寒的作用。自从驱寒护体的饺子已经推出,立刻受到了东汉广大老百姓的喜爱,以至于千百年来,上至天子,下至普通老百姓,普遍喜欢吃饺子,这种民间老话说,好吃不过饺子,这一点儿不夸张。
在历朝历代的民俗史料都都记载了这种食物,一直到清明时期,从大年初一,一直到正月初五,都要连着吃饺子,过年吃饺子是必不可少的。朱元璋,他的子孙更是喜欢在饺子里面包碎银子,谁知吃到谁有大福气。好吃不过饺子,这也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在以前艰苦的生说中,饺子那时只有过年才能吃到的美食。
在以前,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能吃上一顿饺子。而且包饺子的馅儿还是最简单的,大都是韭菜馅儿,在农村自己家的院子里,可以种些韭菜,所以不需要花钱,一家人围在桌子旁边,闻着香喷喷的饺子,都流出了口水,轻轻一咬,就觉得世界上最美的食物莫过于饺子了。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体会,以前生活真的是太艰苦,不像我们今天,饺子已经成为了家常便饭。
其实好吃不过饺子的下半句,说出来也很简单。但是有很多人还是知道的,那就是“舒服不如倒着”这才是这句俗语完整的一句话。因为在农村,农民经常下地干活儿,一天劳作下来很辛苦,而且农村的条件也非常的艰苦,所以农民对生活要求也不高,能吃饱喝足就行了,偶尔吃顿饺子就是非常美的事情了,而且干完活儿躺在炕上休息一下,也是最舒服的时候了,所以就有了“好吃不过饺子,舒服不如倒着”的这句俗语了!
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2
最近我经常刷到一些关于美食的微博,不管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都有,但是在我看来,还是觉得我们国家的食物好吃,因为外国的人总喜欢将一些食物捣碎,然后做成一些小吃,而作为一个一直在国内生活的我,看着这些食物的制作过程就没有食欲了,当然,不是说外国食物不好吃,只是对于我而言,更偏爱我们国内的美食。
而说到这美食,我就想和大家说一个关于美食的民间俗语,是这样说的:好吃不过饺子。现在我们的生活是非常富足的了,一顿饺子也是家常便饭了,但是在很久以前,人们的生活并没有这么好,他们一年到头也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吃上一点肉,而过节时吃的饺子更是一种幸福,而这饺子里面并不是包的`肉,而是将韭菜切碎,再加几个鸡蛋搅拌在一起,然后包在饺子皮里面。就这样简单的食材做出来的饺子,对于他们来说完全就是一顿盛宴,所以才有了这一句俗语。
但是大家知不知道,后面还有一句,很经典却少有人知。而这下半句就比较“舒服”了,这舒服可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某种含义的舒服哦,那个时候的人们的思想可比我们现在的单纯多了。这舒服其实就是说的他们的身心舒服,怎么说呢,这下半句是这么说的:“舒服不过倒着”。
当时人们的农活很多,每天都要做很多的事情,很少有闲暇时光,所以每天做完事情倒在床上休息的时候是他们最舒服的时候,所以这舒服就是说的人们疲惫的身体倒在床上休息时候的感受。
其实不只是以前的人们会有这种感受,我们现在有时候忙了一天的工作,回到家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躺在床上睡一觉,疲惫的身体实在是不想再多动一下了,所以这句俗语不只是用于当时的人们,对我们现在的人也是很有同感的。
这一证据俗语看似写的十分普通,就是写的让人们感到幸福的两件事情,但是我们深思一下,也是能感受到当时的人们对于幸福的定义是多么简单的,而不是我们现在的人们将幸福定位于巨大的财富或是高高的地位,难以实现。
所以当时人们过得比我们现在要幸福的多,他们对于物质上的需求不高,一点点收获就可以让他们很高兴,邻里之间的感情也是非常好的,每一家有什么好吃的就会拿出来与邻居分享,整个生活环境都是充满着暖暖的人情,而现在人们生活比他们要好得多,但是追求的东西也更多了,真正感到快乐的时候不多了,邻里之间也被一扇一扇防盗门防盗窗给隔离起来了。
我觉得,虽然我们现在在物质上获得了很多以前人们想要都得不到的,但是那种暖心的人情味也是我们现在许多人想要却得不到的,而这两者相比起来,我更希望获得后者,就像小时候那样知足常乐。
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3
1、 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腿
2、 破罐子破摔
3、 破家值万贯
4、 七百年谷子八百年糠
5、 七大姑八大姨
6、 棋逢对手,将遇良材
7、 牵一发而动全身
8、 牵着不走,打着倒退
9、 前不着村,后不着店
10、 前怕狼后怕虎
11、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12、 前言不搭后语
13、 欠一屁股债
14、 枪打出头鸟
15、 墙倒众人推
16、 强宾不压主
17、 强将手下无弱兵
18、 强龙压不过地头蛇
19、 强扭的瓜不甜
20、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21、 亲妈也有偏心的时候
22、 擒贼先擒王
23、 清官难断家务事
24、 情人眼里出西施
25、 请将不如激将
26、 请神容易送神难
27、 求人不如求己
28、 拳头上跑马
29、 让人家当枪使
30、 惹不起还躲不起
31、 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32、 人不该死总有救
33、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34、 人不在大小,树不在高低
35、 人不知鬼不觉
36、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
37、 人挪活,树挪死
38、 人怕出名猪怕壮
39、 人平不语,水平不流
40、 人情比纸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