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三河米饺是什么
在安徽合肥不远处有个三河小镇。这里有一种籼米粉制作的带馅饺子极有名气,人称“三河米饺”。它与太平天国的青年将领陈玉成甚有瓜葛。
陈玉成生于广西藤县,14岁参加洪秀全领导的金田起义。他随太平军长期转战大江南北,屡立战功。清咸丰四年,他率领太平军一举攻克了重镇武昌城,接着随秦日昌大破清提督孔广顺于应山,斩清西安将军扎拉芬于随州。陈玉成的太平军所向披靡,清军闻风丧胆。不久,他被天王洪秀全授于正丞相之职。以后几年中,他四处作战,数次攻破清军主力江北大营,有力地保卫了天京安全,又被天王授于前军统帅之职。
1858年陈玉成率太平军与清军另一主力湘军决战于安徽合肥的三河镇。年轻的主帅身先士卒,一马当先冲入敌阵,全军将士备受鼓舞,无不奋勇杀敌。太平军犹如天降神兵,经数日苦战,全歼湘军李续宾部,彻底扭转了天朝后期军事上不利的形势。天王洪秀全为表彰陈玉成的赫赫战功,加授他“英王”称号。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太平军“三河大捷”。陈玉成的丰功永载史册。
英王陈玉成的军队爱护百姓,所到之处军纪严明,秋毫无犯。三河镇老百姓拥护太平军,在战斗最艰苦的日子里,家家户户给太平军将士送吃送喝。其间,最受太平军战士喜爱的就是“三河米饺”了。以后,陈玉成及太平军的足迹踏遍了江南江北,“三河米饺”的美名也被传扬到各地,至今盛名不减当年。
“三河米饺”的制作方法如下:主料和辅料——
(以30只计算)籼米粉1500克,猪五花肉200克,豆腐干500克,酱油100克,精盐15克,葱末75克,姜末10克,味精1克,干淀粉75克,熟猪油35克,菜籽油1500克。
制作技艺——
1.将猪肉、豆腐干切成黄豆大的丁。炒锅置旺火上,放入熟油烧热,先将肉丁倒入炒熟,再加入豆腐干丁、葱末、姜末、酱油、精盐5克、味精煸炒,同时将干淀粉加水调稀,缓缓淋入锅内,用锅铲不停的搅动,烧开即成馅心。
2.将锅置中火上,放入米粉和精盐10克拌匀,炒至米粉温度至60℃左右时,加入清水2400克,搅拌均匀,烧熟出锅。将粉团放在案板上稍凉、揉透,做成每个重约65克的面剂。先将案板上抹菜油少许,把面剂揉成圆放在上面,用刀压成直径10厘米、厚1.7毫米的面皮,左手托皮,包上馅心1份,捏成饺子形状,即成生坯。
3.铁锅置旺火上,放入菜籽油,烧至七成热时下入饺子生坯,炸至呈金黄色时,改用中火再炸5分钟左右,出锅即成。
② 关于合肥三河米饺的作文
三河米饺,又名庐江大弯饺,是安徽省合肥地区汉族传统小吃,在安徽省合肥市的肥西县三河镇,庐江县及合肥主城区部分地区均有。这种籼米粉制作的带馅饺子极有名气,人称“三河米饺”。它与太平天国的青年将领陈玉成甚有瓜葛。
陈玉成生于广西藤县,14岁参加洪秀全领导的金田起义。他随太平军长期转战大江南北,屡立战功。清咸丰四年,他率领太平军一举攻克了重镇武昌城,接着随秦日昌大破清提督孔广顺于应山,斩清西安将军扎拉芬于随州。陈玉成的太平军所向披靡,清军闻风丧胆。不久,他被天王洪秀全授予正丞相之职。以后几年中,他四处作战,数次攻破清军主力江北大营,有力地保卫了天京安全,又被天王授于前军统帅之职。
1858年陈玉成率太平军与清军另一主力湘军决战于安徽合肥的三河镇。年轻的主帅身先士卒,一马当先冲入敌阵,全军将士备受鼓舞,无不奋勇杀敌。太平军犹如天降神兵,经数日苦战,全歼湘军李续宾部,彻底扭转了天朝后期军事上不利的形势。天王洪秀全为表彰陈玉成的赫赫战功,加授他“英王”称号。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太平军“三河大捷”。陈玉成的丰功永载史册。
英王陈玉成的军队爱护百姓,所到之处军纪严明,秋毫无犯。三河镇老百姓拥
护太平军,在战斗最艰苦的日子里,家家户户给太平军将士送吃送喝。其间,最受太平军战士喜爱的就是“三河米饺”了。以后,陈玉成及太平军的足迹踏遍了江南
江北,“三河米饺”的美名也被传扬到各地,至今盛名不减当年。
三河米饺像弯弯的月亮。金黄金黄的。它的外皮酥脆,内层软而不粘,饺馅色泽鲜嫩,一口咬
下去,香味四溢。有油香、脆香、米香、白米虾的鲜香。刚出锅的米饺竖着放进盘里,摆成一圈,像一朵秋天盛开的金菊,散发出阵阵浓香,使你不忍碰它却又垂涎
不已。三河米饺每年还在美食节上展览呢!它像一道靓丽的风景,吸引着四面八方的食客们纷至沓来。
③ 安徽有哪些特色小吃美食有推荐的吗
经常出去旅游的一些朋友很可能会发现,安徽省的南北地域文化的习俗差异会比较大,这样就形成了很多地域的饮食习惯和地方的美食不同,但是不管怎样安徽的特色小吃美食是非常多的,比如说安徽的太和板面,宿州的萧县卷面皮,蚌端口的烧饼加里脊还有合肥的三盒饺子,说到这里小编的口水都快流下来了,如果有时间的朋友们可以去安徽尝一尝这些特色美食。
④ 合肥特色小吃是什么
合肥特色小吃是:三河米饺、小红头、梁园小鳖、合肥大麻饼、下塘烧饼等。
三河米饺,是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的着名特色小吃。三河米饺以籼米粉制成皮,用五花肉、白米虾、豆腐干、葱末、味精、酱油、精盐、淀粉等为原料制成馅,包成饺子形状后,入油锅炸制而成。炸好的饺子色泽金黄,食之外酥里嫩,馅味鲜美。
美食历史
米饺,这种三河传统早点历史悠久。
三河米饺之所以名声大噪,还与太平天国的青年将领陈玉成有着密切的关联。
据传,陈玉成所率领的军队,深受三河老百姓爱戴,百姓都愿给太平军将士送吃送喝。
后来,伴随着陈玉成及太平军将士的足迹踏遍了江南江北,“三河米饺”的美名也被传扬到各地。
⑤ 三河米饺的介绍
三河米饺来源
相传,1858年,陈玉成率太平军与清军的一支主力湘军决战于三河,经数日苦战,取得了历史上有名的“三河大捷”。因其率领的军队爱护百姓,所到之处军纪严明,秋毫无犯,受到了三河镇老百姓的拥护;在战斗最艰苦的日子里,家家户户给太平军将士送吃送喝。期间,最受太平军将士喜爱的一道美食,因其形如月牙状似水饺,被称为“三河米饺”。此后,陈玉成及太平军的足迹踏遍了江南江北,“三河米饺”的美名也被传扬到各地……
米饺为什么叫米饺?
米饺米饺顾名思义,肯定会用到米,与普通饺子的区别在于,米饺的皮是用米粉做的,是用籼型非糯性稻谷制成的籼米粉,又叫米粉,又因其形如月牙似水饺而得名米饺
⑥ 三河米饺是哪个地方的菜
三河米饺是安徽肥西县的小吃。安徽肥西县位于安徽合肥市,三河米饺是肥西县的传统小吃。
1、三河米饺吃安徽省肥西县的小吃
三河米饺之所以好吃,是因为它的工序非常用心,每一道工序都是非常精良,优中选优,从饺子皮,到馅料,再到油炸。很多网友说去肥西吃三河米饺,仅仅观看制作工序就会觉得非常美,如果尝上一口三河米饺就更香了。很多当地人告诉我们,吃上几个三河米饺,来一碗粥,加上一碟小咸菜,味道就会非常鲜美了。
⑦ 三河古镇有什么特产
三河古镇有米饺、牛皮糖、酥糖、麦芽糖、茶干、米酒等特产。
⑧ 合肥必吃美食攻略,来合肥不容错过的美食,你吃过哪些合肥美食呢
周贵妃凉皮包公鱼原名“红酥包河鲫鱼”。包河所产鲫鱼背乌,人称“包公鱼”。1958年毛泽东主席视察安徽时,名厨梁玉刚为毛主席做了红酥包河鲫鱼这道菜,深得赞赏。这道菜是冷菜,鱼经醋等调味和小火长时间烧焖,骨酥肉嫩,回味无穷。
⑨ 合肥有哪些特色美食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我的居住地就离合肥很近的滁州市定远县。饮食习惯很大程度上都相同。我也曾经在合肥上过学,对合肥还是有一定的了解。合肥历史悠久,因东淝河与南淝河在此汇合而得名。素以“三国旧地,包拯故乡,淮军摇篮”闻名世界。合肥菜代表了徽菜的典型,以鲜,咸,为主。很少有川菜那样麻辣的味道。但现在满大街都是麻辣火锅,串串,感觉到处都是川菜。而我本人恰恰不能吃辣,所以对家乡菜还是比较喜欢的,下面介绍几道合肥特色菜。
一、小龙虾。合肥有“淡水虾之都”的称号。每年夏季,合肥都会举办龙虾节。合肥的龙虾有多种口味,有麻辣,干煸,原味大概六七种。味道鲜美,肉质饱满。
⑩ 三河米饺怎么做的
三河米饺:只需3步就可以做出来,曾入选非遗名录
三河米饺,又名庐江大弯饺,是安徽省合肥地区汉族传统小吃,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合肥市三河镇及合肥市市区部分地区均比较流行。三河米饺已是肥西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功入选合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 制馅:
将猪五花肉、豆腐干切成黄豆大的丁。炒锅放在旺火上,放入熟猪油,烧热,先将肉丁倒入炒熟,再加入豆腐丁干、葱末、姜末、酱油、精盐、味精,同时将干淀粉和水调稀,缓缓淋入锅内,用锅铲不停搅动,烧开即成馅芯。
2. 制面剂、饺坯:
将锅放在中火上,放入米粉和精盐(5克)拌匀,炒制米粉温度有60度左右时,加入清水2.4千克,搅拌均匀,烧至熟出锅,放在案板上稍凉,揉透,做成每个重约65克的面剂,先在案板上抹菜籽油少许,把面剂揉成圆团,压成直径约10厘米,厚2毫米的面皮,铲起,左手托住,包上馅芯,捏成饺子形状,即成生坯。
3. 油炸、成品:
旺火用菜籽油烧至七成热时,下饺子生坯,炸至金黄色时,改用中火,再炸5分钟左右,出锅即成。
1858年,太平天国将领陈玉成与清军的主力湘军决战于安徽合肥的三河镇。陈玉成身先士卒,一马当先冲入敌阵,全军将士倍受鼓舞,无不奋勇杀敌。经数日苦战,全歼湘军李续宾部,扭转了太平天国后期军事上不利的形势。天王洪秀全为表彰陈玉成的赫赫战功,加授他“英王”称号。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太平军“三河大捷”。
在三河镇驻军期间,英王陈玉成的军队爱护百姓,所到之处军纪严明,秋毫无犯。三河镇老百姓拥护太平军,在战斗最艰苦的日子里,家家户户给太平军将士送吃送喝。其间,最受太平军战士喜爱的就是“三河米饺”了。此后,陈玉成及太平军的足迹踏遍了江南江北,三河米饺的美名也被传扬到各地。
米饺的馅是头一天下午做好的,以本地豆腐店制作的上好豆腐为主,加上巢湖的白米虾以及各种调料,煮熟后勾芡,放入冰箱。经过一夜冷藏,饺子馅犹如肉冻一般。“虾子提鲜,香菜提味,但各家配方不同,口味也不一样。”经过切团、搓圆、压平,饺子皮成形,再放入饺馅对折,白色米饺就做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