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觉得臭豆腐很好吃是怎样一种体验
臭豆腐在中国分成南北两派,北方的臭豆腐以北京的王志和臭豆腐最有名。它的制作方法就是采用发酵的办法。北方的天气比较凉爽。豆腐做好了以后,就会采取自然发酵的办法,让豆腐长出霉菌,然后再加上盐和其他香料,加入盐之后,不仅能杀死豆腐内的细菌,还会和其他香料、菌类相融合,产生一种吸引人的香味,对于豆腐的臭味,也能保持。这就是臭豆腐臭却好吃的原因。我就十分喜欢吃臭豆腐。
2. 哈尔滨美食夜市在哪儿
冰城哈尔滨是一座美丽的城市,被大家亲切地称为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由此可以看出,哈尔滨在大家是眼中是一座充满异域风情的城市。
在哈尔滨当地有很多美丽的建筑,同时也更有很丰富的美食文化。说到最具当地特色的美食,大家首先想到的应该就是当地的夜市。
夜市可能代表一个城市的人文,饮食文化。有这样一个夜市,在哈尔滨是神一样的存在。这就是师大夜市,位于哈尔滨和兴路附近,师范大学的临街上。现在只要你跟哈尔滨人提起师大夜市这个名字,已经可以说是尽人皆知。一开始这个夜市只是因为针对师范大学校园里的学生。时间长了,很多市民也到这里来品尝美食。因此师大夜市的人越来越多,摊主也越来越多,最后达到了今天的这个规模。
说到师大夜市,就要说说这里面的美食。对于师大夜市的美食,可以说是种类繁多,大家可以依照自己的口味来选择。下面小编来说几个我自己比较喜欢的美食,仅供参考。
首先,我比较爱吃羊排,在师大夜市最火的应该就是蒜薹羊排,有很多家可以选择,有几家味道真的很不错。牌子都比较醒目大家可以自行的寻找一下。
这个蒜薹羊排,可以说是小编在师大夜市里最爱吃的小吃之一,羊排的肉质非常香嫩,再加上与蒜薹味道的混合,简直可以说美味到了极致。小编在想,以后还会不会推出一些新的产品,如胡萝卜羊排,豆角羊排,豆腐羊排,真是脑洞大开啊。
说完了蒜薹羊排,小编第二个想要介绍的美食就是,冷面包臭豆腐。这个也是小编在师大夜市里的必点美食。原来夜市里有很多卖烤冷面的,还有很多炸臭豆腐的。可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突然冒出来一个冷面包臭豆腐,一下把两种美食结合在了一起,瞬间给这两种的美食加持了很多不一样的味道和感觉。
这家猪蹄口味选择非常多,原味,香辣,蜜汁,五香等等还有好多,猪蹄看似肥腻,其实不然,烤出来的口感是外层焦香,内里软糯。小编拿出洪荒之力才买到了一个,轻轻一晃,简直是Q弹到不行!猪蹄里充满了满满的胶原蛋白,一口咬下去,用舌头一抿就化在口中,软烂的程度会让你惊掉下巴。
在师大夜市,还有很多小编比较爱吃的东西,由于种类太多,一次吃不下那么多,要去很多次才能品尝到这里的所有美食。希望来旅游的小伙伴们能自己去师大夜市体验一下美食盛宴。
3. 长沙臭豆腐好吃吗
感觉挺好吃的,实际上臭豆腐味基本都差不多。做法也基本是一样的,一起来看看。
臭豆腐制作方法
1、自己制作臭豆腐的首要程序就是将黄豆黄水泡发,泡好后用清水洗净,换入清水20~25kg,用石磨磨成稀糊,再加入与稀糊同样多的温水拌匀,装入布袋内,用力把浆汁挤出,再在豆渣内对入沸水拌匀后再挤,如此连续豆渣不沾手。
2、豆浆已挤完时,撇去泡沫,将浆汁入锅用大火烧开,倒入缸内,加进石膏汁,边加边用木棍搅动,约搅15~20转后,可滴上少许水,如与浆混合,表示石膏汁不够,须再加进一些石膏汁再搅。如所滴入的水没有同浆混合,约过20min后即成为豆腐脑。将豆腐脑舀入木盒内,盖上木板,压上重石块,压去水分,即成豆腐。
3、制作好豆腐之后,就要进行卤水的制作:以用豆豉2.5kg为标准计算,须加清水15kg烧开,过滤后,在汁水内加碱1500g浸泡半个月左右,每天搅动1次,发酵后即成卤水。
4、油炸臭豆腐:将发酵粉放入桶内,倒入沸水用棍子搅开,放入豆腐浸泡2h左右,捞出豆腐冷却。
5、然后将豆腐放入卤水内浸泡,春、秋季约需3~5个h,夏季约浸泡2h左右,冬季约需6~10个h,泡好后取出,用冷开水略洗,沥干水分,再将茶油全部倒入锅内烧红,放入豆腐用小火炸约5min,一待焦黄,即捞出放入盘内,用筷子在豆腐中间钻一个洞,将辣椒油、酱油、麻油倒在一起调匀,放在豆腐洞里即成。
4. 臭豆腐好吃吗
好吃、口水都出来了,呵呵,但不是全部都好吃…有些臭豆腐味道很冲
5. 臭豆腐的真实评价是怎样的
(1)制豆腐将黄豆用水泡发,泡好后用清水洗净,换入清水20~25kg,用石磨磨成稀糊,
再加入与稀糊同样多的温水拌匀,装入布袋内,用力把浆汁挤出,
再在豆渣内兑入沸水拌匀后再挤,如此连续豆渣不沾手。
豆浆已挤完时,撇去泡沫,将浆汁入锅用大火烧开,倒入缸内,加进石膏汁,边加边用木棍搅动,
约搅15~20转后,可滴上少许水,如与浆混合,表示石膏汁不够,须再加进一些石膏汁再搅。
如所滴入的水没有同浆混合,嫌麻烦的话,可以到市场上直接买回来。
(2)豆腐切成小块,用白布包好豆腐块,包好的豆腐块,放在一块木板上,整齐码好,
上面再用一块木板压上,压上重物压一整夜后,豆腐里的水分已经差不多榨干,取出来打开看看,
可以看出来豆腐已经压得很结实了,这样做出来的臭豆腐质地会非常细腻。
(3)卤水制法 卤水可根据各个地区的特色去自制,比较简单的制法如下:
用卤水发酵后即成卤水,装到坛子里。
(4)将豆腐放入卤水内浸泡,坛子封好口,数天之后取出(浸泡时间越长,味道越佳),
白豆腐已成青墨色的臭豆腐干了。
(等不及的话,春、秋季需浸泡3~5个小时,夏季浸泡2小时左右,冬季需6~10个小时)
泡好后取出,用冷开水略洗,沥干水分,再将茶油全部倒入锅内烧红,
放入豆腐用小火炸约5分钟,放在豆腐洞里即可成。
制豆腐将黄豆用水泡发,泡好后用清水洗净,换入清水20~25kg,用石磨磨成稀糊,
再加入与稀糊同样多的温水拌匀,装入布袋内,用力把浆汁挤出,
再在豆渣内对入沸水拌匀后再挤,如此连续豆渣不沾手,豆浆已挤完时,撇去泡沫,
将浆汁入锅用大火烧开,倒入缸内,加进石膏汁,边加边用木棍搅动,
约搅15~20转后,可滴上少许水,如与浆混合,表示石膏汁不够,须再加进一些石膏汁再搅。
如所滴入的水没有同浆混合,约过20min后即成为豆腐脑。
将豆腐脑舀入木盒内,盖上木板,压上重石块,压去水分,即成豆腐。
做臭豆腐,豆腐要是特质的,压得比我们一般吃的豆腐要硬,但比豆腐干又软。
步骤2
发酵 将做好的豆腐一板一板地上架,木质架子可以放十几层豆腐,中间可通风,抹上盐,点上霉菌(菌种溶化在水中,用手指蘸了弹在豆腐上),
在无阳光直晒的通风房间里放两至三天,夏天屋中气温可在32度上下,豆腐会长出一寸长的白毛,即霉菌。
发酵后的处理 将青矾放入桶内,倒入沸水用棍子搅开,放入豆腐浸泡2h左右,捞出豆腐冷却。
然后将豆腐放入卤水内浸泡,春、秋季约需3~5h,夏季约浸泡2h左右,冬季约需6~10h,
泡好后取出,用冷开水略洗 ,沥干水分即可。
4、根据不同地区的口味和特色,再进行加工。
6. 臭豆腐好不好吃
好吃,但是闻起来很臭。放上辣子和香菜的臭豆腐就更好吃了,那种味道好极了。
7. 臭豆腐好吃吗
好吃,我以前很喜欢吃的.但自从几个月前看到一个电视台播放的事件后就不敢吃了,刚开始如果经过闻到香味会很吸引,但一想到这事件就能坚持了,现在香味也不能引起我注意了. 如果你那里有正规的店也以吃,但是街边的就不那么好了,毕竟有些人为了让它更臭更香,你无法想到的事他也能做到.
8. 臭豆腐好吃吗
你好!!
好吃,绝对的好吃
而且推荐王致和凑豆腐,绝对正宗!
讲个臭豆腐的故事吧:蛮有趣的
康熙八年,安微省仙源县举子王致和进京考试名落孙山,欲归故里,又苦于路费无着,只好留京等下科再考。幼时曾在家做过豆腐的王致和为维持生计,便在所住的北京前门外延寿寺街羊肉胡同“安徽会馆”内,用手推的小磨,每日磨上几升豆子做成豆腐沿街销售。有一次,豆腐卖不出去,剩下较多,又时值夏季,怎么办?猛然他想起家乡有用豆腐制成酱豆腐的一道菜,但具体不知怎样做法。于是他试着将豆腐切成小块,加盐及花椒封在坛里,一直没管它。到秋凉之后,他才想起这些豆腐块来;这天,他刚打开坛盖,一股臭气扑鼻而来,再仔细一看,豆腐已呈绿色了。他好奇地入口试尝,味道却很美,送邻里人品尝,也一致称赞。从此,王致和的臭豆腐扬名了。王致和官运不通,屡试不中,至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他索性在延寿寺街西路建作坊立招牌:“王致和南酱园”,雇师招徒,专做起臭豆腐的买卖来了。
到了清末,王致和的臭豆腐竟成了慈禧太后的御膳珍品。那时,御膳房每天要为慈禧准备一碟用炸好的花椒油烧过的臭豆腐,而且必须是当天新从“王致和南酱园”买来的。但有时去买晚了或赶上王致和“停业盘底”,买不到新的,太监们就只好用剩下的顶替。为人狡诈的慈禧考验侍奉她的太监,有一次在进膳时,把一粒花椒暗藏在臭豆腐中。到了第二天进膳时,慈禧拔开碟中的臭豆腐一看,那粒花椒果然还在,于是她严厉地处罚了主管太监。从此,太监们只好到“王致和南酱园”去求方便,以保证不误“上用”。
臭豆腐一经“上用”,身价更高了。王致和门前的三块立匾,均彩绘龙头,以示大内上用。“王致和南酱园”六个字,分做两块匾,分别由状元孙家鼎、鲁琪光书写。孙家鼎还为其写了两副门对,一副:“致君美味传千里,和我天机养寸心”;另一副:“酱配龙蹯调芍药,园开鸡趾钟芙蓉”。两副门联四句的头一个字合起来就是:“致和酱园”。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