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安顺有什么好吃的小吃
安顺的地理位置位于贵州,如果来到安顺旅游的话,有很多美食不容易错过,因为安顺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集地,自然风光非常漂亮。这里一定不能错过的美食就是香菇蒸鸟蛋,这也是不少孩子喜欢吃的食物;不能错过的美食还有豆沙窝。这是一种油炸食品,跟油炸糕差不多,橘黄色的看起来非常有食欲,里面的馅儿各种各样,咬下去非常的细软,走在大街小巷上随处都可以买得到。
还有很多安顺当地的美食不容错过:双记砵仔糕、裹卷、麻辣烫、冰浆、烤鱼、炸洋芋、夺夺粉、丝娃娃、荞凉粉、张老三烤肉、小锅凉粉、烙锅、豆腐圆子、烤洋芋等等。
安顺是贵州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贵州省中西部,距贵州省省会贵阳90公里。地处长江水系乌江流域和珠江水系北盘江流域的分水岭地带,是世界上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集中地区。安顺素有“中国瀑乡”、“屯堡文化之乡”、“蜡染之乡”、“西部之秀”的美誉,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甲类旅游开放城市。
㈡ 安顺市小吃哪些好吃请具体说明是在哪里,特色小吃是什么谢谢!
安顺名小吃
安顺地处贵州省中偏西南部,是贵州省现有的四个地级城市之一,是着名的黄果树大瀑布的故乡,是世界上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集中地区;东邻省会贵阳市和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西靠六盘水市,南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北接毕节地区,素有“黔之腹、滇之喉、蜀粤之唇齿”之称。春秋战国时代,这里就是古西南夷地两个神秘的少数民族地方政权——牂牁和夜郎国的发祥地.
安顺也是王若飞的故乡,同时在贵州有"玩乐在贵阳,吃喝在安顺"的本地谚语,由此可见安顺的吃是多么的出名.
花江狗肉:选用当地良种狗,以黄狗为上品,黑狗次之。加工时,将肥壮带皮狗肉刮洗烧制干净,以文火清炖,将肉炖至熟而不烂,香而不膻、油而不腻、嫩软可嚼又抿牙耐品即可,配料选用黔中十多种特产药料香料煎制,色香味俱佳,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保健食品,在全国各地有数千家花江狗肉馆。
荞凉粉:选用贵州高原特产甜荞和天然深井水加工而成,食用时可切成片,也可刮成条状。佐料很特殊,除一般的酱、醋、葱、蒜、姜、香油外,撒上油炸黄豆、花生米,加上辣椒油和安顺有名的豆腐乳,食之爽滑可口,其味甚佳,有荞子的清香味,围摊吃食者络绎不绝。
肠旺面:是以新鲜猪大(肥)肠和猪血旺为主要配料,大肠又以多种佐料以文火炖至适当,血旺稍烫即可,面条选用本地特制湿面,加上脆哨、红油、豌豆尖等配料,面条红脆,汤色鲜红,辣而不猛,味道浓香。是贵州极负盛名的小吃。
油炸鸡蛋糕:选用优质米和大豆,浸泡后磨成浆,再盛入六角型的铁皮盒子,加入鲜肉馅,放入滚油锅中炸成,其外脆里嫩、酥软相宜、肉馅鲜美。
油炸粑稀饭:先将米面搅熟成糊状盛入碗中,再从滚油中将炸得黄脆的糯料豆沙粑捞起放进去,然后舀上一勺黔中特产“引子”,浇上一瓢滚油便可,油而不腻,内酥外软,十分可口。
水晶凉粉:又称冰粉,用木瓜籽加工而成,用料齐全、讲究,除撒放核桃仁、花生粒外,玫瑰糖、冬瓜片、红枣等配料是少不了的,酷热天气,喝上一碗清凉爽口,驱暑解渴。
冲冲糕(松糕荸粉):先以糯米面用水和成颗粒,放进特制的大锡壶上用蒸汽蒸熟,再置于荸荠粉里冲开水搅拌而成,然后加上玫瑰糖、芝麻、核桃、花生粒、冬瓜条等佐料、食之味美、香甜,松软可口。
波波糖:内有冰糖,芝麻,花生等。类似酥糖,呈椭圆球形,甜酥爽口。
左记豆腐丸子:呈圆球状,内空心。外酥,内香软多汁,入口回味无穷。店家有专门配的作料(折耳根,辣椒等配制的酱汤),通常的食用方法是用勺或筷子把豆腐丸子压成碗状,然后放入作料。一口一个,鲜香无比。
丝娃娃:手掌大的一张面皮上,加上海带、豆芽、酸萝卜、腌菜、鱼腥草、芹菜等配菜,将面皮的3/2用五指抓紧,露出一个口子,就像包裹一个小娃娃一样,把调配好的汤汁灌入其中,整个送人嘴中,回味无穷。
怪噜饭,在原蛋炒饭的基础上加入辣椒、腊肉、肉丝、蔬菜等配菜,再佩佐特质小菜,符合贵州人喜欢辣的口味,生意火爆。
园子,经过加工的豆腐丸子油炸之后,加上每家秘制的辣椒,豆腐的清爽加上辣椒的香辣,让人胃口大开,据说这是困难时期的人们用豆腐充当肉来解馋想出的办法。
裹卷:和丝娃娃的配菜基本相同,辣椒的调配决定着裹卷的味道,顾客常常是几十个的买,让人吃了还想吃。
夺夺粉:一种小火锅,各家的配料不同,有各种锅底,非常可口的小型火锅。
肉饼: 安顺肉饼小而薄,油烙成极厚脆壳,食时揭为两半,肉馅灌汤,味殊鲜美。肉饼铺心同时兼制二物,一为芝麻鸡蛋糕,入油锅炸为酥状,似开口石榴,一为小麻花饺,称为“油香”。
锅渣:锅渣(或称锅炸)安顺独有的甜食珍品,不同于川味玫瑰锅渣。以前水晶糕粘裹干荸荠粉层入油锅炸成,外壳酥,内瓤嫩如鱼脑,浇上白糖后上席,食时须以筷压破,搅拌白糖。入口嫩脆甜熟,美不可言,是冬季宴席的甜品代表。因其外不见丝毫热气,其内滚烫如火,故常用以捉弄新女婿或外地亲友。食前必须压破搅拌。锅炸简单制作不易:一是材料,必得真正上等荸荠粉方能耐炸,二是火侯,调膏时用火和烹炸时火位至关重要。
鸡丁干粉:安顺米粉的熟茨用木杠压碾成极棉韧的精粉,再入漏榨榨成线状,故细密柔韧于他的米粉。米粉煮沸后斜置于碗中,以大勺炒好的鸡丁一小勺油灸甜酱,将米粉盖满,再洒上葱花,姜米、花椒,炸花生。此物为黔中名点。
㈢ 不知道安顺的臭豆腐是怎么做的
1. 臭豆腐美味可口,闻起来臭,吃起来香,深受人们的喜爱。现将制作技术介绍如下:
一、将豆腐切成小块,放在白布中间。
二、用白布把豆腐包上,包紧一些,并整理边角。
三、将包好的豆腐放在木板上,整齐码好。
四、在码好的豆腐上面压上木板再加重物,压一整夜后,豆腐里的水分已经差不多榨干,取出来打开看看,可以看出来豆腐已经压得很瓷实了,这样做出来的臭豆腐质地会非常细腻。
五、准备一个纸箱,里面铺上干净玉米叶,若没有玉米叶,用干净的稻草也行。
六、把豆腐整齐地码在叶子上,按一层叶子一层豆腐的顺序全部码完,然后放在贮藏室里等豆腐长毛。
七、豆腐长毛后拣出来,去掉白布,放煎锅里用少量油小火煎,煎至两面金黄即可。
2. 或者用硬豆腐一块,切成2CM见方的小块,放在开水锅内烫30秒。捞出凉干,尽量控干水分。放在干净的饭盒内(不要密封),室温,直到豆腐有绒毛。控干水,然后放盐,花椒面,姜粉,辣椒粉,香油。注意盐要多放。放在冰箱里半密封状态,2周左右。可以经常拿出来尝尝,根据个人口味放调料。
3.王致和臭豆腐是清康熙年间出世的,至今已有近300年历史,是北京特殊风味中的名品,臭中有奇香是它的特色。
制作方法 1.选料考究:过去所用黄豆均精选自北京效区所产和伏豆。磨豆腐用的水也是取自甜水井中。
2.把含水分较少的豆腐切成长、宽各3.3厘米、厚1厘米的方块。
3.将豆腐块分层排列,入屉发酵,温度在20℃时,需经5天左右时间,即可全部长白而带绿的菌毛。
4.取出将菌毛去掉,装在罐内,一层豆腐撒一层盐。过7天倒罐,改为放一层豆腐,撒一层五香料,最后灌入豆腐浆,将罐封好。2个月后取出,即是臭豆腐了。
㈣ 安顺市小吃哪些好吃请具体说明是在哪里,特色小吃是什么谢谢!
1.双记砵仔糕(顾府街中段农副产品综合市场门口,要晚上的夜市才能吃到)
2.裹卷(西西弗楼下)
3.麻辣烫(轿子山小区门口)
4.冰浆(大机房旁边)
5.烤鱼(西西弗楼下。PS:要晚上的夜市才有)
6.炸洋芋(在恒远百货,忘记叫什么洋芋了,很好吃)
7.夺夺粉(俏新娘往七小走的那条路,有一家谭氏夺夺粉,比较有原来的味道)
8.丝娃娃(东门坡,五小对面)
9.荞凉粉(南街凉粉街)
10.张老三烤肉(南街凉粉街)
11.小锅凉粉(有两家,一家在新桥:小芳小锅凉粉,一家在六小)
12.烙锅(六小那条路,还有夜市随处可见)
15.豆腐圆子(西西弗楼下)
16.烤洋芋(西西弗楼下)
㈤ 贵州安顺有什么名小吃
花江剪粉
花江剪粉是贵州省安顺市关岭县花江镇的特色小吃。花江镇剪粉的特点是薄如纸,白如雪,筋丝好,下锅经得起煮,上嘴有嚼头,醇香诱人,可口如意,食之者无不赞誉。
花江狗肉
花江狗肉是贵州省安顺市关岭县花江镇的特色美食。花江镇狗肉具有汤鲜味美,皮滑肉嫩,油光烂酥而不腻,久食而不厌之特点。
镇宁油炸鸡蛋糕
镇宁油炸鸡蛋糕是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县的特色小吃。镇宁油炸鸡蛋糕形似蛋糕,外脆内软,味美色鲜。
旧州鸡辣子
旧州鸡辣子是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旧州镇的特色美食。旧州鸡辣子不但色泽好看,而且味道鲜美,麻、辣并兼, 鸡肉肥而不腻,加上红艳艳的辣椒那绝对是冬季的助暖食。
平坝牛干巴
平坝牛品种纯,全为天然放牧,所制成的牛干巴,营养丰富,既可作为宴席上的上佳荣肴,又可作为休闲小吃。
㈥ 即使你不爱吃辣,也值得尝一尝
冲着贵州真山真水的壮丽风光来的,结果却首先被这边的各种特色小吃收买了。
接下来我就准备罗列一下这些天吃到的所有特色美食!大家可以提前准备好纸巾,以免口水滴到衣服上⊙-⊙
1.鱼火锅
刚到的第一天就打卡了一家网红鱼火锅。它的鱼都切成特别薄的片片,煮在锅里刚进去就熟了。鱼皮也可以吃,还很脆。
吃的时候要配上这个油辣椒的蘸水,小米辣对我来说有点过分辣了,所以我一般不会把鱼肉整个泡进去,而是蘸一半的样子。
虽然是清汤锅,但煮出来是奶白色的汤汁,很入味。配菜有白菜和薯仔,煮出来都很好吃。当时忙于进食,所以这个火锅的照片拍得嘛…不太走心。
值得一提的是这家店只有鱼和馒头收钱,配菜都免费赠送。
点了燕麦馒头和紫薯馒头,馒头的大小令我震惊,只能说十几块钱真够实惠啊!
2.糯米饭
那天早起去黄果树大瀑布,然后买了份糯米饭路上吃,我本来觉得糯米这种东西做成甜的才好吃,结果居然做成酸辣的也还不错。
糯米有点粘,但和我们以前吃的粽子里那种特别粘牙的很不一样,它刚好粒粒分明又很有嚼劲。调料是酸酸的,据说是糟辣椒,配上薯仔丁、葱、豆皮、腌菜、榨菜粒,其实他们正宗的配方还喜欢放鱼腥草,但因为吃不惯,我的那一份没放。
清晨在景区门口吃的,所以忘了拍照。
(此处没有图片)
3.丝娃娃
丝娃娃是一种薄饼卷蔬菜的小吃。薄饼有点像吃北京烤鸭那种饼,但更有弹性,延展性很强,大概可以拉扯到原来的两倍大。
配菜有很多种,比如芽菜、海带、豆芽、腌萝卜、黄豆、白菜、榨菜碎等等,满满地铺了一大桌子,可以自行选择。
挑选好了配菜就可以包起来了,包裹完以后很像把一个孩子裹在襁褓中,因此我猜:丝娃娃这个名字大概就是这个由来。
包完了以后重点来了:加入特色的蘸水。将包好的丝娃娃露一个小口,然后舀一勺蘸水进去,整个扔进嘴里,就可以连饼皮带蔬菜,配合饱满的汁水,开始大快朵颐了。
我们点了三十张小饼,蔬菜随便地卷,吃得很饱,满足地离开了。
后来又吃了个豪华配菜版,但那家的饼皮不够好,有点干燥。
4.狗肉砂锅凉粉
我以前没吃过狗肉,但我其实并不抵触吃狗肉,而且听说狗肉啊,挺好吃的。
吃了狗肉砂锅,味道有点像驴肉,带些筋的那种,狗皮超有弹性,嚼起来Q弹爽口。
狗肉砂锅中的凉粉本身其实有点没味道,所以我们还搭配了点小咸菜,狗肉汤超好喝,香而不腻。
当时是逛完公园直接去吃的,所以又一次地,居然忘了拍照( •̅_•̅ )…
5.特色炒菜
出去玩的时候顺便点了些当地的特色菜肴。
我以前吃豆子只放在豆包里,居然还可以和酸菜一起炖啊炒啊的吗?!
不过一旦接受了这个设定,就觉得,呃,好像还挺可以的!
酸菜就是南方酸菜,豆子估计炖进锅里的时候已经是半熟的,非常绵软,这道菜适合开饭的时候首先吃它,开胃神器。
其实我还挺喜欢腊肉的,但我们那边没有。而说起来腊肉,我则偏爱咸的更胜于甜的,甜腊肉感觉不太过瘾,而风干后的咸腊肉肉质紧实,入口挺括,甚至让人有点在吃肉干的错觉。
我们去的那家店,好多人在点这个野山菌汤,于是我们就也跟风点了一波,不过这个汤非常清淡,几乎没啥味道,一大碗汤,我觉得野生菌好像只有一种,把茎撕成一丝一丝的,样子有点像金针菇。
这边的炒菜我觉得有几种特色:首先,偏爱辣椒,据说云贵川都很能吃辣,而贵州则更是辣得很正经。可能因为气候潮湿,不吃辣就会身体不舒服的缘故,作为一个吃辣能力不是很强的北方人,我这几天居然也吃得美滋滋。
其次,西红柿在这边属于葱姜蒜一类的配菜,其出现频率高达80%,各种炒菜都可以放点西红柿当配菜,我本来以为西红柿酸酸甜甜的会很奇怪,结果居然还不错,没有违和感。
第三,蘸水啊调料啊喜欢放点鱼腥草。终于理解了为啥全中国不吃鱼腥草的人那么多,云贵川却吃得很起劲,以这种密集的出现频率,从小熏陶,估计随便谁都能被练出来了。
6.砂锅凉粉
砂锅凉粉,顾名思义,用砂锅煮凉粉。
我本来以为凉粉是凉皮,但发现不是,是一种Q弹中带点软糯的像果冻一样的东西,我觉得似乎是米粉制品。
砂锅凉粉里除了凉粉,还有很多配菜,比如粉条、苕粉、豆皮、薯仔、香菜、芹菜、香肠、葱花。
刚煮出来的冒着热气的样子。
这个正常版的是比较辣的,给我点了少放辣的那种,但我吃的时候还是喝了一杯玫瑰水来缓解辣。不过因为热,所以慢吞吞吃的话也不是很辣,我一边觉得辣,一边发现居然吃光了。
7.烙锅
必须说这个是我这几天觉得最好吃的一个!!!
是一个平平的铁锅,下面有炭火,然后会点一堆菜来烤。菜一般都是半熟的,在锅底刷一点油,然后加热一下,把菜烤熟烤香,就可以吃了。
小豆腐是一种略微发酵的豆腐,吃起来有点介于腐乳和普通豆腐之间的,口感绵软,不过烤完了再蘸上底料,并没有腐乳之类的豆腐的浓烈味道。
蘸料有两种,一种是干辣椒粉,我觉得里面应该有花生和芝麻,吃起来香大于辣。另一种是一种特制料汁,比酱油淡一点,配料有辣椒,香菜,小葱,折耳根,炸豆子。折耳根是我非常不能接受的一款食物,于是还新加了一款没有折耳根和辣椒的蘸水。
但是我觉得:辣!是贵州菜的精髓!这个不加辣的蘸水其实不如加辣的好吃。
外酥内绵的薯饼,满满地四面包裹上辣椒粉,放进嘴里,简直是味蕾的一次剧烈冲击。
点了小豆腐、香肠、鸡皮、豆芽、薯仔、腊肠、牛肉、魔芋、薯饼、西葫芦等一大堆东西烤进锅里了。
可能是叫红糖糍耙,总之是一种裹了红糖的小方块主食,粘在一起,但是用筷子一拨就能扯开,洒了芝麻,在吃了一大锅烤的食物以后,吃了一点就很饱了。
喝了特色的饮品,有点像童年回忆的哇哈哈,但更酸甜一点,比养乐多又口感浓厚一些,喜欢,pick! pick!
后来又吃了个豪华版的,
8.酸汤锅
听说酸汤锅是苗家的特色,不吃会遗憾,于是前来打卡!
点了一份猪蹄和一份牛肉,送了薯仔和年糕做配菜。
猪蹄是已经煮在锅里的,应该是煮进去的时候就已经熟了,所以煮了一会就已经脱骨了,入口即化。牛肉还需要自己煮。
依旧是特色的蘸料,这种蘸料看起来像是干料,其实在锅来了以后可以加一勺锅底的汤汁搅拌开来,就变成了汤料。
猪蹄加牛肉,吃得美滋滋。想点一份白菜,但老板说没有。后来发现锅里其实有很多豆芽,终于弥补了这顿饭可能吃不到蔬菜的遗憾。
点了个凉拌米豆腐,和那天吃的砂锅凉粉里面的凉粉很像,这么一拌,我觉得吃起来很像煮熟的鸡蛋清。
这边米饭压根不论碗卖,都是上来一大盆,再来两个小碗,然后就可以一碗一碗地盛起来了。
9.凉面
去爬山的时候尝了一下当地特色的凉面,放了一大堆辣椒,居然不是很辣?
9.家常菜
吃到了很正宗的安顺家常菜!凉拌茄子、毛豆炒肉、猪耳朵、把肥肉的油炸出来烤干再炒的很脆的肉,还有酸菜炖豆的汤,每一个都很好吃。
叔叔阿姨的热情让我受宠若惊,吃了两碗饭,好多菜,还喝了两碗汤垫底。吃完了简直撑到瘫在沙发上不想动(*・ω・)。
因为是自家的米饭,而且米饭做得比较硬,所以这个米饭我简直超喜欢了,我就喜欢硬米饭。
10.夜宵的烤串
虽然吃撑了但谁能想到,还有夜宵呢?
而夜宵摆在你面前,谁又能抵挡夜宵的诱惑呢!
烤肉串!每串都小小的,但还蛮禁吃。
顺便喝了西南地区很有名的一家酸奶饮品:
味道有点像稀一点的酸奶,紫米吃起来很有嚼劲。
因为夜晚有点嘈杂,所以把烤串带回来吃了。
还外带了小龙虾,太有氛围了吧
啦啦啦~
11.鸡蛋糕
当早餐来吃:外表看起来有点像芝士蛋糕。
有两种配料,一种是折耳根拌葱花,一种是辣椒汁。
本来以为是甜食,结果里面居然是肉馅。可以蘸调料来吃,不过不蘸调料也很好吃了。
12.凉皮?
凉粉的制作很奇特,是先做了一大坨圆形的果冻一样的东西,然后用那种带很多孔的刀刮出来,刮成一条一条的。
这次吃了干烤小豆腐。
这种烤小豆腐比烙锅烤的小豆腐更干一点,没那么油,外脆内软,烤完了体积还有点膨胀,蘸了辣椒粉,依然很好吃。
13.冰粉
冰粉北京也有,但这边的配料更丰富些。
里面放了芝麻,瓜子仁,花生等不少干果,还有椰果和葡萄干,汤汁呢主要是放了玫瑰酱,更稀一点,而且还真的放了些冰块。
和我以前吃过的冰粉相比,应该算是:各有风情。
街边小摊卖很多炸薯仔,不过她们叫炸洋芋,出锅以后热气腾腾,推荐也要裹上辣椒粉!
14.酸汤鱼
酸汤鱼是苗寨特色,来了苗寨感觉必须尝一尝才行。
鱼很大一锅,有豆芽和豆腐作为配菜,汤汁酸辣,炖了西红柿进去,撒上葱花,可口下饭。
酸汤应该是当地特色的某种调料熬制而成,有一点中药味,可能有的人会吃不惯,但我感觉自己简直适应性太强了,什么都能吃(抱歉鱼腥草除外),有的人吃辣会拉肚子,而我这几天也都好好的(´・ω・`)…
配着酸汤鱼,吃了三小碗米饭。鱼锅里的豆腐超好吃!
酸汤鱼用的是当地的河鱼,我感觉有点像草鱼,反正刺很多,这是比较减分的一点。但是味道整体是不错的,值得一试。
点了鱼锅以后还顺手点了个凉拌黄瓜,这里的黄瓜是用糟辣椒拌的,和我们平时吃的略有不同,但总之是酸辣黄瓜的味道。
15.粑粑
粑粑应该是一种糯米制品,看到了拿大锤子在那里敲敲打打的制作过程。
敲好了就放在容器里,吃的时候,揪一块出来。
揪下来以后加上馅料,团成一团,外面裹上一层黄豆花生粉。
里面的馅料我能吃出来有花生,黑芝麻,白糖,黄豆粉,但看着加了四种东西,还有什么就搞不太清楚了。
然后制作完成就可以吃了,咬一口,超级Q软,我感觉我的牙都无法着力,随着粑粑的外皮滑走了。
16.苗家炒菜
苗寨里到处都是酸汤制品,于是决定吃点不一样的。就点了一点炒菜。
萝卜干比较脆,腊肉一如既往地好吃。我觉得如果油少一点会更好吃。
不知道是什么的山野菜,加点蒜泥炒起来超好吃的,自从去了黄山回来我就很喜爱清炒山野菜。
苗族很会做豆腐制品,于是点了个类似老汤炖好的豆腐,好吃好吃(´ε` ),不过这几天在这边锻炼得我觉得这菜应该加点辣椒,没有的话还有点不适应。
17.袁家豆腐脑
袁家豆腐脑是镇远的特色饮食,豆腐脑还是那个豆腐脑,但配料很多,可以自行搭配。
加了葱花,酱油,榨菜碎和辣椒油,他家辣椒油很香,不太辣,豆腐脑很嫩,几乎入口即化,喜欢。
豆腐圆子是豆腐炸出来或者烤出来的,外酥内软,可以直接吃,也可以加入一些配料,我照样加了一堆料,两口一个,满足。
18.炸蕨粑
我以为这个是和蕨菜有关系的,结果不是,完全是一种主食类小吃。
外面是酥酥的,里面有点像吃糯米制品,也有点像果冻,绵糯不腻,比我想象中要好嚼。
可以蘸辣椒,也可以蘸白糖,我是当甜食吃的。
19.灰碱粑
我发现这边啥玩意都可以叫粑,啊(”゜ロ゜)”,所以粑到底是啥!
灰碱粑是一种粉一样的食物,泡在汤里,像酸辣凉粉。
老板说因为碱放得很多,所以很多人吃不惯,但我觉得加了辣椒以后碱味并不大,汤汁很好吃,这个粑粑我没吃完,倒是喝了几勺汤,还拿来浇了豆腐圆子。
20.洋芋粑粑
好了我已经不再纠结粑到底是啥了…洋芋粑粑,一种加了葱花的炒制的薯仔泥。
薯仔泥其实也已经非常软了,重点也在于加上这个香辣的干料。
这个料有点咸,但是并不很辣,洋芋粑粑应该很适合老年人吃,入口即可咽下去,几乎不用嚼。
21.酸汤火锅
酸汤就是酸汤鱼那个酸汤,只不过这次是拿来煮火锅。和前些天吃的那个很像,但又并不是完全一样。
酸汤锅的售卖形式有点像麻辣烫,或者串串,是一群菜品放在冰箱里,然后查盘子数量计费。
老板娘推荐点了一种神奇的豆制品,我觉得有点泛酸。
点了猪肉丸,煮好了配上辣辣的蘸水吃起来。
锅底大概是三十块,荤菜一般是十几二十块钱一盘,素菜+蘸水+米饭按人头计算,八块钱一个人(哎素菜真的是便宜了)。
煮起来是这样的:
22.羊肉粉
遵义虾子羊肉粉,我最开始以为里面有虾,结果没有。
所以小舒也不知道为啥要叫虾子羊肉粉←_←
羊肉还挺多,比较良心,汤也香,粉可以选圆粉宽粉或者面条。不过这家店在火车站周围,做得特别咸,我不知道是本来就很咸,还是因为地理位置导致他们做菜不太走心。
23.豆花鱼
豆花鱼和北京的烤鱼很像,但是上面撒了豆花,豆花是一种比豆腐更软的豆腐,我感觉鱼和豆腐一起煮还是很般配的,可能是蛋白质都很丰富的原因。
24.杨梅汤,枇杷汤
喝了荔波本地最正宗的一家杨梅汤,确实比之前喝得更好喝一点。
他家的杨梅汤里面有真的杨梅,而且杨梅还是有味道的,前几天喝过的杨梅很多都因为味道煮进汤里了,变得口感干瘪,很难喝。
枇杷汤没尝过,就也点了一份,对我来说有点太甜了,更喜欢杨梅汤。
25.炸竹节虫
炸虫总是很好吃!
㈦ 贵州的您,最喜欢家乡的哪些美食
喜欢贵州的不少美食。
1、荞凉粉
荞凉粉是安顺居民、尤其是少男少女最宠爱的小食。它是以荞麦磨浆熬制后做成,浇以腐乳、红油、炸黄豆、脆花生等后搅拌食用。吃一口香辣浓冽,极富刺激。
这5到贵州美食味道都很不错,到贵州的朋友可以找找尝尝。
㈧ 安顺豆腐脑的做法
豆腐脑的做法
用料1
内酯豆腐 1-2盒
水发黄花菜 20克
水发木耳 30克(4-5小朵)
水发香菇 20克(3个)
鸡蛋 1个
清水 500克
香菜 适量
盐 3克
生抽 10ml
老抽 10ml
糖 1勺
水淀粉 适量
香油
韭菜花
腐乳汁
蒜汁 适量
用料2 (香料油调料)
香菜 1棵(带根)
葱 2段
大料(八角) 2小瓣
姜 2-3片
色拉油 40克
京味卤汁儿豆腐脑的做法
香菜,葱段,姜片,大料,洗净切好备用
黄花木耳香菇泡发洗净切碎末备用
内酯豆腐装入碗中入蒸锅蒸制15分钟
取大蒜两瓣,压成蒜末后加入1小勺清水和少许盐混合制成蒜汁备用
锅内倒油,下入香料油原料小火慢炸
炸至原料外皮呈棕黄色后捞出原料渣滓保留香料油
待油温降低后下入木耳香菇黄花菜翻炒
炒出香味后加入清水
加盐糖酱油调味后盖盖转中火煮制5分钟
淋入水淀粉勾芡
待卤汁粘稠后转小火转圈淋入蛋液后关火加少许香油调味
蒸好的内酯豆腐装碗,将卤汁淋在上面,加腐乳汁,韭菜花,蒜汁,香菜末后制作完成
㈨ 安顺有什么好吃的小吃
1、带吆喝的小吃——麻辣豆腐脑、豆腐皮
还没看到小贩就能就听到的叫卖声,“麻辣豆腐脑,麻辣豆腐皮~~”
熟悉的伙伴们都知道,这个就是豆腐脑的小摊了。
从装满豆腐的桶里盛出一勺热乎乎、白嫩嫩的豆腐放在塑料碗里,然后依次放上酱汁、折耳根、大头菜、酸萝卜、洒上葱花,最后放盐、辣椒。重要的是,花椒一定不能少,麻辣的味道伴着豆腐脑的嫩滑,一勺接着一勺的送入嘴巴里。那个味道,是小安童年里最香的回忆。
豆腐皮通常都是一层一层的堆叠在盛满辣椒的盆里,想吃的时候就让老板给你卷上一个,老板夹上事先拌好的豆芽、海带丝放在豆腐皮上,然后在放上辣椒,洒上黄豆,一口一个脆爽,一口一段香辣。
2、会变身的小吃——油炸鸡蛋糕
小十字公交站台的后面,有这么一个小巷子,不起眼,看起来也不整洁,但是大家都知道,这里藏着无数老安顺人“魂牵梦绕”的油炸鸡蛋糕最正宗的味道。
模具里放上面糊、放上肉沫,再在肉末上盖上一层面糊,放到油锅里一炸,还平平扁扁的鸡蛋糕就膨胀起来,颜色也由雪白变成金黄。炸好的鸡蛋糕外酥里嫩,吃的时候淋上特制的酱汁,再给里面塞满折耳根,满口的香酥脆爽让人留恋忘返。
3、最安静的小吃——黄记糕点
有些东西的存在安安静静,与世无争,十多年了,时光依旧流走,但仿佛在黄记糕点这里,一切都没改变过。
红色的软糕,小安想念的是那柔软的口感,糕体裹白糖入口时的沙沙叽叽;当天做好的沙琪玛,小安想念的是浓浓的蛋香味,还有香糯黏牙的味道;还有软软白白的芸片糕,在小安小时候,每年过年,奶奶就一定会去买。
4、可以忆苦思甜的小吃——泡橄榄
一张板车,上面放着各种盆和罐,今天你可能在这里遇到它们,明天又不知道去哪里了。从小安记事开始,这些瓶瓶罐罐,就是最原始的安顺味道。
这一罐罐用自家容器泡着的,看起来并不起眼的橄榄吃起可就不一般了:入口的酸涩让你前一秒眼睛都睁不开,酸脆的橄榄吞下肚后,没过几秒钟,一股甘甜就从喉部涌上来,瞬间充满整个口腔。
5、最甜蜜的小吃——冲冲糕
在安顺话里,“冲”有用水“兑”的意思,冲冲糕也因此得名。用糯米粉做成的一个个冲冲糕,放在沸腾的特制水壶上用蒸汽蒸软蒸松,然后放入调制好藕粉里。
香糯的糕被压入口感香甜滑腻的藕粉里搅拌,然后放上花生碎、玫瑰糖,受热瞬间玫瑰糖的香郁就充满整个鼻腔,无论是冬天吃上一碗还是夏天来上一口,香甜的味道从不会改变。
6、最有招牌的小吃——“甜糕伯伯”
从小安的初中时代开始,这个“甜糕伯伯”仿佛就从来没有变老过。那时的实验学校门口、二中门口,一到放学,老伯的小车边上都围满了“饥肠辘辘”的学生。学生放假的时候,老伯就会推着车到街上来卖。今天能遇见,也算是小安好运。
甜糕分为两种,一种是薄片的,口感顺滑细腻,小安比较喜欢这种,一口下去能吃到上面的芝麻,那种甜而不腻的感觉让人美滋滋的;另外一种口感绵柔,一口下去满嘴飘香、充满嚼劲。
7、最抢手的小吃——糯米糕
每次来都会断货的小吃一定就属它了——糯米糕。糯米糕分为白糯米和黑芝麻味两种,小安我偏爱黑芝麻味。
糯米糕切成方块,整整齐齐的放在案板,你需要多少,老板就会一排一排的给你放在袋子里。糯米糕用糯米做成,香糯的口感自然是不言而喻的,再加上黑芝麻特殊的香郁气息,入口有些粘牙,但绵糯的口感是你不能拒绝它的理由。
在西西弗书店楼下,隐藏着一排神秘的街边小吃,这也就是为什么这里“人满为患”的原因了。
8、最有分量的小吃——炸魔芋、炸薯仔
堆得高高的,事先就已经炸好的魔芋、薯仔、火腿肠在等待着每一位客人的到来。3块钱一块的魔芋可不小,再加上个洋芋,用烧烤辣椒面和折耳根、酸萝卜拌在一起,一碗的分量让你吃得满意而归。
9、最文艺的小吃——裹卷
一个个晶莹剔透的“小胖子”整整齐齐的躺在盒子里,红红绿绿的馅隐隐可见。用手拿起一个放在嘴巴里,辣酱的香和各种拌菜的脆融合在一起,香辣爽口。
顾府街恒远百货前面的这条小巷子,一直以来也都是熙熙攘攘,这里又都藏着什么样的街边美食呢?
10、最有格调的小吃——炸洋芋泥
安顺人对于薯仔的热爱,从几十种不同的薯仔做法上就能看得出来,但是这里不得不提到的就是香酥洋芋泥了。
已经碾碎,用糯米纸团成形的薯仔泥里,拌上了少许香葱,外面再裹上面包屑,放入高温的油锅里一炸,薯仔泥瞬间变成金黄色。最吸引人的是,炸过的薯仔泥外面香酥可口,里面的薯仔却仍然细腻鲜香。在红艳艳的烧烤辣椒面里裹上一圈,吃的就是这个香辣酥脆。
11、菜品最丰富的小吃——卤粉
吃一碗卤粉,可以顺带着加上薯仔、海带、魔芋、豆腐、鸡蛋、火腿肠,恐怕没有比这个更丰富的小吃了吧。
卤粉的汤汁是它好吃与否的关键,拌上佐料的卤粉还要让店家给舀上一勺汤,把辣椒的香烫出来、把香菜和折耳根的鲜泡出来。卤粉顺滑的口感是小安百吃不厌的味道。
12、最有季节性的小吃——清明粑
糯食一直都是安顺人热爱的味道,各种各样的粑粑数不胜数,而清明粑一定是最具有季节性的了,因为清明粑里所需要的清明菜只有在清明时节前后才能采摘得到。
一个个团得圆鼓鼓的清明粑在铁锅上烙着,直到外皮烙出锅巴、变成金黄,到里面各种口味馅的香味渗入粑粑里。各种各样的馅里,小安偏爱槽辣椒豆腐馅的,一口咬开,粑粑香糯Q弹,里面的馅鲜辣美味。
13、最大众的小吃——洋芋粑
之前说到的薯仔和粑粑,在洋芋粑这里可是得到了一个综合,它也是用压碎了的薯仔泥团成饼状,然后放入油里炸,最后吃的就是薯仔原味里的那股香气,口感里锅巴带来的酥。
14、会“骄傲”的小吃——烤豆腐
烤豆腐也算是安顺街边上常见的小吃之一了,四四方方的白豆腐放在专门的炉盘上一烤,外皮就开始“膨胀”起来。烤好了的豆腐鼓得像个气球一般,这个时候让老板用刀划开,里面放上折耳根,细腻香嫩的豆腐瞬间让你欲罢不能。
15、最传统的小吃——碗耳糕
用大米做出来的碗耳糕是老安顺人小时候的最爱, 因为形状像一个碗,又用“碗耳糖”制作而成,因得此名。
每逢过年,几毛钱买上一块碗耳糕那就是一件让人十分高兴的事情。碗耳糕口感Q弹香糯,清香甘甜,百吃不腻。但是现在买碗耳糕的人也越来越少了,如果在街上遇到了,就一定不要错过。
16、最管饱的小吃——糯米饭
去到外地的安顺人一定想念的小吃非糯米饭莫属了。说是小吃,但糯米饭其实作为小安的“正餐”也都已经陪伴多年。
奇怪的是,小安永远觉得糯米饭就要吃街上的,用大甑子蒸出来味道才正宗,里面放上薯仔、槽辣肉末、折耳根、油辣椒等,用手隔着塑料袋一揉,捧起来就吃。从小时候到现在,从来没有吃厌过。
17、最红火的小吃——盐酸
安顺几乎所有不甜的小吃都一定要有辣椒,但是要数这里面最“红火”的,那就非盐酸莫属了。看着这红彤彤的辣椒,口水都不知不觉的流下来。
盐酸里主要的菜有大头菜、萝卜条、腌蒜头还有豇豆,这盐酸好不好吃,就主要看着自家的辣椒做得香不香。
大头菜、萝卜香辣爽口,豇豆柔软入味,一般一个人买个5块钱的吃下来,已经辣的满头大汗了,但是却依旧想念,欲罢不能。
(来源:网络综合)
㈩ 安顺特色美食
腊肉血豆腐是安顺代表菜。
腊肉:新鲜猪肉改刀后,加盐、料酒、花椒等、冰糖腌渍。将猪肉与调料混合先腌制7至10天,再把新鲜的嫩豆腐捣碎,加上猪血、特制的调料拌匀用菜叶包裹起来,把腌好的猪肉和豆腐先用松枝小火先熏烤2天,再放到通风处风干。这样制成的腊肉、血豆腐不仅充分的吸收了调料的香味,还带着松枝的清香。将腊肉和血豆腐洗净切片,只需最简单的蒸熟,便香气四溢。透亮的腊肉、香软的血豆腐、还伴着淡淡的松枝熏香味,仅仅是看到、闻到都让人垂涎欲滴。
荞凉粉,贵州省的一道名小吃,是男女老少都喜爱的一道小食。全省各地均有荞凉粉,但以贵州省安顺地区和贵州省毕节地区荞凉粉最具特色。荞凉粉是用荞麦打去壳,干磨成粉按1:4的比例加水和适量的明矾水调匀,下锅用微火慢慢边煮边搅,煮熟冷却而成。
食用时翻倒出来放在案板上,用特制的刮子把荞凉粉刮成细长条装在盘子里,用另一小碗放入酥黄豆、酸萝卜丁、黑大头菜丁、芜荽、葱花、红油、麻油、花椒油、自制腐乳、酱油、醋、姜汁、蒜水、味精等调料兑成蘸水,用荞凉扮蘸着食用。荞凉粉辣香爽口,生津解暑,清凉降火,是贵州居民必不可少的驱暑小食。
安顺裹卷是贵州省安顺市的有名小吃,它起源于90年代,现在的店铺已遍布安顺各个地方.它有独特的多种口味,在安顺这样的小吃到处可见,它是安顺人的一种习惯,无论是小孩、年轻人还是老人,都特别喜欢吃。因为它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切感,非常美味,欢迎广大朋友来到贵州,去到安顺品尝安顺裹卷!
油炸鸡蛋糕,贵州安顺、镇宁一带特色小吃。用大米、黄豆涨发后掺入米饭,磨成浆,装入模具至半,再加入调味肉馅,复装浆至满,炸成金黄色取出压破,淋上辣酱或折耳根即食。形似蛋糕,外脆内软,味美色鲜。
油炸鸡蛋糕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鸡蛋糕点心。是当地人在长期的饮食文化中独自研制出的特色小吃,其中以镇宁鸡蛋糕最为有名,两个鸡蛋糕配上一碗豆浆,已成为几十年来当地人早餐的最佳选择,老少皆宜。
锅渣(或称锅炸)安顺独有的甜食珍品,不同于川味玫瑰锅渣。以前水晶糕粘裹干荸荠粉层入油锅炸成,外壳酥,内瓤嫩如鱼脑,浇上白糖后上席,食时须以筷压破,搅拌白糖。
入口嫩脆甜熟,美不可言,是冬季宴席的甜品代表。因其外不见丝毫热气,其内滚烫如火,故常用以捉弄新女婿或外地亲友。食前必须压破搅拌。
冲冲糕安顺传统小吃,又名松糕卜粉。这里的“卜”,应为“荸”的别称,因为所谓卜粉,实乃荸荠粉的别名。松糕需用粘、糯搭配的米面做成。米经发泡、虑干,打磨成粉,再撒水调作细细的颗粒,复装入腰鼓形的木制模具,蒸熟后自然成型,两头大而中间小,有如旧时缝纫机上绕线的小轱辘。卜粉用荸荠制成。安顺荸荠粉向来有名,其中又以镇宁所产之荸荠制作为最佳。上好的荸荠粉,颗粒均匀,莹白泛绿。一勺入碗,用瓷汤匙轻加研磨,加入少量清水调匀,就着灶上滚烫的水壶一冲,汤匙翻滚之间,顿成满满一碗清爽透亮,稠得起丝的卜粉糊糊。此时再将热汽蒸腾的松糕放入,加上捣碎的花生、核桃、芝麻、葵花籽,以及白糖、玫瑰糖等等,拌匀即可食用。其味香甜松软,老少皆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