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美食 » 屯溪农贸市场有家豆腐干很好吃
扩展阅读
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薯仔不炒丝怎么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屯溪农贸市场有家豆腐干很好吃

发布时间: 2022-09-06 00:32:43

⑴ 黄山屯溪老街的小吃

1.老街第一楼就是老街入口附近

2.屯溪是现在的黄山市府所在地。屯溪古镇,因黄盖等“屯兵溪上”而得名。

那个“溪”应该就是现在的新安江。在夜色中,从三轮车上看过去,她几乎干了,只能看到一片不算宽的河道。

从新安江边转过来,灯光陡地一变。一条熙熙攘攘的青石板路的商业街扑面而来,张灯结彩,酒旗飘扬。

老街。

讲到屯溪的吃,就不能不谈老街一楼。屯溪古属徽州的休宁县。此地的饮食菜系自然是徽菜。

一楼就把着老街的街口,两层,大扇临街的窗极为明亮。红灰相间的古式酒楼,飞檐翘角——仿的。这里的当家菜很多。石耳,臭鲑鱼,毛豆腐,青菜,土鸡,是我个人推荐。

石耳类似于木耳,生在黄山的石缝中,算山珍。颜色和木耳如出一辙,形状也类似,只是表面密布小小的突起,象鸡皮。可以做成石耳炖土鸡,石耳炒青菜,石耳青菜豆腐汤。

石耳的口感不象木耳那样肥头大耳,更紧实一些;味道不明显,随顺了同锅的或青菜或土鸡的味道,象莼菜;细尝还是有一丝感觉的,说不好,好象是山野的筋骨和清旷,那些味蕾一样的突起吃起来也让人好奇。

臭鲑鱼极鲜美。古代徽州民风节俭刻苦。民谣说“手捧苞米稞,脚踏一盆火,除了皇帝就是我”,可见一斑。所以一条臭了的鲑鱼是万分舍不得扔掉的。没想到做出来却和叫花鸡一样,恁地鲜美!后来这道菜更传到了宫里, 做了慈嬉的玉膳。

臭鲑鱼是把新鲜的鲑鱼用盐淹渍变臭,淹好后待用;放在冰箱里,可保存数月。

徽菜重油,重色,重火功;一份臭鲑鱼,是盛在白盘子里头尾相顾的两条;色泽红亮,汤汁丰腴;轻轻拨开皮,露出的蒜瓣肉滑润莹满,夹起一尝,天哪!鲑鱼的嫩鲜,“臭”的至味,实在是惊喜。

不停地互相劝着,吞着,与美食、美景、美人的不期而遇,三者有同工异曲的快感!

它不是臭豆腐的那种臭,没有那么回味无穷,是恰到好处,是当下即是的满足感和贪欲。可是也没那么粗俗,臭豆腐是只有味而缺少质感,粘蔫呼呼的一抹;材质和味道,象气质和外貌,臭鲑鱼是并重的。

对毛豆腐的好恶,可能是见仁见智的。毛豆腐的成因和臭鲑鱼一样,渊源都是俭朴。顾名思义,毛豆腐,就是生了毛的豆腐,而且,白毛过寸!

一楼的毛豆腐经过改良,不骇人,不见过寸的白毛;可是味道上,很没有味道;说不出所以然,也不象原装的豆腐,有点粘忽忽,且不入味。口味这件事,本就私人的没有道理,既是地方特色,何妨一试?何苦信别人的感觉呢?

青菜指我们所讲的油菜;本地的油菜可真是小,我想起我们北方的油菜,有的竟那样粗壮,口味亦强悍;这里的小油菜清清爽爽的,苗条轻拢,一条条地排在盘子里,有青菜的香和淡,无论是作汤还是家常炒,均平和安静。桔生淮南。

从一楼出来,看见楼下已等了一屋子人。一只只驴子打扮的城里人全都拥到这里来了,然后带来了城市的跟风,等座风,和惊鸿一瞥的鸳鸯蝴蝶风。

再讲讲老街的其他吃食。

老街西起老大桥,就是刚才新安江上的老大桥,始建于明代。它的最东端是老街牌坊。一楼就挨着牌楼。步行街,长约一公里。

老街的两侧全是店铺。徽州名扬天下的歙宴、唐墨,老字号“同德仁”中药铺,安徽名茶黄山毛峰、祁红屯绿、菊花,还有那些黄山VCD,西递宏村图画册,洋洋洒洒阡陌纵横。这些店铺不设门,说摊点更适合一些。有的进深很长,房顶极高。开阔而幽深。

就看见有人拿着臭干子串了。又看见有人在喝小杯的红枣汤了。还有人就在当街支一个炉子,凳子上摆着火烧。我便奔了过去。是一个老太太,边做边卖黄山烧饼。很小,直径有鸡蛋大。烧饼有馅,梅菜肉末。饼子打得很有劲,皮又韧又香,烤炉的香,麦香。

坐下来,在一个小吃铺喝一碗馄饨。顺便来一串臭干子,抹多多的红椒酱。咬破黑乌乌的皮,里面是冒着热气的白豆瓤。眼睛盯着对面卖砚台的店铺,看他们讨价还价地过招。世情温暖而现实,时间飘渺而坚韧。

看见隔桌的红枣莲子汤了,盛在小杯子里。招手叫小妹说我也要;她便带我去挑;原来他们有三种,盛在不锈钢的容器里。绿豆汤,冰糖百合,红枣莲子,我要了两种,看她用小勺子盛到透明的一次杯子里;喝起来是特别爽口安心;我喜欢这种手工现做的感觉,比从生产线上下来的瓶装饮料亲切多了。象老妈煲好的汤,俗世生活的烟火和人情。

我喜欢老街。

继续逛。山核桃。咬碎了一尝,好香啊,好的原料,炒功把它的香激发到顶峰;如同有家庭和LOVE滋润的女子,体线斟于完美丰盈

还有香芋糕松子糕。香芋的粉和松子粉堆成的一方。以前没有感受过的风味。在外地经常有这种偶遇。想起厦门的馅饼,随便在机场买了几盒,送给JJ的小孩,他那样珍惜,几年后还念念不忘(题外话:好吃的是荤油的那种,南普陀那种素油的不好吃)。

还有南糖。芝麻糖,还号称徽州特产!喝茶的时候,那种酽酽的绿茶——我们在德仁堂二楼喝的,就在老街;吃一块糖,满口芝麻的浓香,甜因茶而消解了几分,单吃就太糇了!

打烊时分,心满意足地从老街溜达出来。先不叫三轮车,就沿着新安江走;灯光依旧是稀疏。正有一群学生下了晚自习,自行车阵掠过身边。不远处有挑了担子的喊:馄饨臭干子来...

⑵ 黄山毛豆腐怎么烧好吃

毛豆腐是徽州地区的汉族传统名菜,是通过以人工发酵法,使豆腐表面生长出一层白色茸毛。由于豆腐通过发酵后使其中植物蛋白转化成多种氨基酸,故经烹饪后味特鲜。 毛豆腐有一种特殊的味道,虽没有臭豆腐强烈刺鼻的味道,但是有一点点的微臭,吃起来的口感很香
主料2人份
北豆腐400克
毛豆腐菌3克
辅料
植物油适量
小葱少许
生抽适量
米醋适量
白糖少许
豆豉辣酱少许
步骤1油煎毛豆腐的做法大全
准备一块老豆腐、毛豆腐的菌种
步骤2油煎毛豆腐的做法图解
豆腐切成小块,摆放在底部透气的容器上,我用的是微波炉煲
步骤3油煎毛豆腐的家常做法
取3克毛豆腐菌粉,用少许的凉开水融化开,淋在豆腐上,保证煤块豆腐上都有
步骤4油煎毛豆腐的简单做法
盖上盖子,放在阴凉的地方去发酵
步骤5油煎毛豆腐怎么吃
二天之后,一打开盖子,满满的白毛
步骤6油煎毛豆腐怎么做
把白毛用勺子撸平整
步骤7油煎毛豆腐怎么炒
平底锅中放入适量的植物油,把毛豆腐煎至4面金黄
步骤8油煎毛豆腐怎么煮
所有的调料汁在碗中调匀
步骤9油煎毛豆腐怎么炖
调料汁浇在豆腐上,撒上一点葱花即可
成品图

烹饪技巧
毛豆腐也是做豆腐乳的原料,毛豆腐虽说不是很臭,不爱吃臭味的会掩鼻而过

⑶ 黄山有什么好吃的美食

黄山的饮食属于徽州菜系。为全国八大菜系之一,发祥于南宋,起源于歙县(古徽州府),以烹制山珍野味而显其特色。


徽菜在烹调方法上擅长烧、炖、蒸、熘,讲究佐料,重火功,提倡原汁原味。重油,以滋润肠胃和肌肤;重色,以增强审美效果,达到“色、香、味”统一的效果。

屯溪烧饼

屯溪烧饼又名“蟹壳黄烧饼”是徽州风味小吃名品,选用梅干菜和猪肉丁作陷的小烧饼,制作工艺十分考究,完全手工操作,经木炭火焙烤后,形如螃蟹背壳,色如蟹黄,故得此名。



深渡是旧徽州歙县一个古渡口,由浙江方向出入徽州的客商大多经此渡口。明清时行商多背包袱旅行,深渡的饮食摊主遂仿其形,创制出一种在馄饨皮上放上馅,卷包成如商人背负的包袱形状的小吃。

⑷ 哪里的毛豆腐最好吃

央视播出的是休宁的毛豆腐,我在屯溪吃的

⑸ 屯溪老街有没有小吃街有没有什么好店美食推荐

屯溪老街;

臭名远扬的徽州臭豆腐、

街口247号的第一楼;招牌;臭桂鱼、红烧臭桂鱼、一楼如意鸡、

151号新苏老徽馆;招牌;牛蛙、毛峰鱼、毛豆腐、

100号救驾烧饼;招牌;梅菜肉烧饼、他家旁边余一碗、招牌、芝麻糊、馄饨

⑹ 屯溪有什么好吃的

屯溪臭鳜鱼
清朝年间,沿江一带的贵池、铜陵、大通等地的商贩每年入冬时节都会将长江名贵水产鳜鱼以木桶装运至山区出售(至今祁门一带仍称之为“桶鱼”)。商贩为防止鲜鱼在运输途中变质,采取摆一层鱼撒一层淡盐水的方法,并经常上下翻动,待七八天后抵达屯溪等地时,鱼鳃仍是红色,鳞不脱,质未变,只是表皮已散发出一种似臭非臭的特殊气味,洗净后经热油稍煎,细火烹调,非但没有异味,反而更加鲜香无比,成为脍炙人口的美味。屯溪本是黄山下的无名小镇,1840年以后,上海成为我国对外贸易港口,安徽山区的特产原本由江西运出,至此改为由新安江至杭州转上海出口。

甜酒酿
甜酒酿系用上等糯米酿制而成,在黄山市城区或集镇的街头巷尾,常可以看见有人挑担子叫卖。担子两头是两只石鼓形的竹篮,竹篮上的盖子中间镶着玻璃,玻璃下面放着一碗碗米酒酿。那米酒酿中间还有一个凹坑,里面溢满了甜酒汁。甜酒酿的做法很讲究,吃法也分为两种。凉吃:在炎炎夏日吃上一碗,自是五腑透凉;热吃:则在冬天将酒酿与金丝琥珀蜜枣或鸡蛋一起煮沸,吃起来又香又甜。

大呆臭
为王致和于清康熙年间创制,康熙皇帝品尝后赞不绝口,特地御笔亲书“青方:二字赐王致和,从此名声大振。与浙江绍兴的臭千张、安徽淮南的臭香干呈鼎足三分之势,享誉海内外。徽州大呆臭,表面为灰、兰、黑综合色,内里洁白如玉,闻着臭、吃则异香,独具一番风味,而由于大呆臭的制作工艺很复杂,所以这道风味小吃,恐怕只有来黄山的游客才能吃到了。

⑺ 黄山有名的特色小吃都有哪些推荐一下

黄山的特色小吃有以下:

1、清蒸石鸡,这是安徽黄山(汉族)传统名菜之一,到现今已有百年历史。做法是将石鸡剁成块,配以火腿片、香菇片,加冰糖、甜米酒、蒜瓣、盐、猪油、姜片及鸡汤,入笼蒸熟而成。此菜汤清香郁,肉细嫩柔滑,原味鲜醇,素以珍品着称。

(7)屯溪农贸市场有家豆腐干很好吃扩展阅读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有72峰,主峰莲花峰海拔1864米,与光明顶、天都峰并称三大黄山主峰,为36大峰之一。黄山是安徽旅游的标志,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唯一的山岳风光。

黄山原名“黟山”,因峰岩青黑,遥望苍黛而名。后因传说轩辕黄帝曾在此炼丹,故改名为“黄山”。黄山代表景观有“四绝三瀑”,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三瀑:人字瀑、百丈泉、九龙瀑。黄山迎客松是安徽人民热情友好的象征,承载着拥抱世界的东方礼仪文化。

参考资料

清蒸石鸡_网络

屯溪醉蟹_网络

方腊鱼_网络

⑻ 黄山有什么特色小吃,越多越好

【秤管精】
徽州糕点名。始产于休宁县万安镇。这是一种有特色的饴糖制品,其形状象一根根切断了的大秤管,故称之为“秤管糖”。“秤管糖”用饴糖裹着白芝麻或黑芝麻,里面有一个白色的糖心,糖心是白糖拌以芝麻粉、米粉做成的。如将“秤管糖”搓捏得更细(如钢笔筒)即成“一品香”。其特点是松脆,不粘牙,甜香可口,老少皆宜。

【豆腐老鼠】
徽州风味小吃。取上好精肉、白豆腐为主料,配以生姜、鸡蛋、精盐,剁细如泥,挟鸡蛋一大团,置于碗内的小麦粉上,双手捧碗,反复簸滚,使之裹成一个白团,然后投入沸水煮,待飘浮水面,捞入事先配好佐料的鲜汤内即成。“豆腐老鼠”细嫩鲜美,老弱妇孺咸宜,调养病体也是极佳的食品。

【豆豉】
风味小吃名。以上等的黄豆和鲜笋为原料,制作时先将黄豆和剥壳后的鲜笋洗净,并将辅料食盐、八角和茴香等按比例伴在一起,倒进锅里煮熟为止,然后晒干或烘干,成为半成品。将半成品放入用精制酱油、味精等配成的原液中搅拌,直至均匀,再晒干或烘干即成。豆豉鲜美无比,风味独特。便于携带,营养丰富,是旅游小吃佳品。

【冬瓜饺】
“冬瓜饺”由屯溪迎春馆创立,已有百年历史,馅心以冬瓜为主料,配猪肉、火腿、香菇、麻油等炒烩,然后加淀粉勾芡而成。饺子包好后上笼蒸,蒸饺熟后,馅松嫩,微带卤汁和冬瓜清香,鲜美可口。

【冻米糖】
春节前,农村家家切糖,即制作“冻米糖”。传说此俗已流传了近千年,至今仍兴盛不衰。“冻米糖”是将上乘糯米蒸熟后放在露天晒、冻,然后下锅炒,使之膨化,再拌和白糖、饴糖做成。用刀切成一片片痕印,食用时手可分片。“冻米糖”还可加上红、绿米和桂花、芝麻、桔片米等天然香料,形成色、香、味俱全的糕点。

【“杜”字虾米豆腐干】
休宁风味小吃。万安“杜”字商标虾米豆腐干,颇负盛名。杜家豆腐店的虾米豆腐干,以用料独特,制作精细,配方讲究,色香味俱佳而着称。制作方法:一是选用一年内粒粒饱满的新黄豆为主要原料,筛去杂质;二是选用优质小虾米,除杂质后用水炖开,逐块包进;三是用大茴、小茴、桂皮、花椒等佐料拌入黄豆内同磨;四是选用未加糖色的“三伏秋油”(酱油),加添适量虾米汁、冰糖、茴香、桂皮等佐料,同入卤锅。制成的虾米豆腐干,颜色淡褐,光洁如玉。香味浓郁,鲜美可口,有韧性,折叠不开裂,压榨紧结,刀劈不散碎,可切成细丝或薄片,撕开可见细密纹理,内有虾米一只。既可佐酒下茶,又可作菜肴的配料,当作零吃小食也别有风味。

【芙蓉糕】
“芙蓉糕”是用精细的糯米粉,做成米糕切片,再用油炸,然后拌和白糖、饴糖精制而成。其中浸泡糯米和油炸糕片这两道工序相当繁杂,技术性又很强,所以只有少数厂家能生产这种糕点。徽州风俗,农历年前后用“芙蓉糕”招待贵客嘉宾。

【伏岭玫魂酥】
“伏岭玫瑰酥”是久负盛名的传统糕点,产于绩溪县伏岭村,因其内有玫瑰花作为辅料,具有玫瑰花香而得名。“伏岭玫瑰酥”以细白糖、芝麻、面粉、饴糖等为主料,辅以玫瑰花、青梅、桔饼、红绿丝;芝麻手工脱壳,炒熟后碾细过筛拌和细白糖烘干成麻屑,用小量的饴糖和拌有麻屑的上等面粉分层卷叠起来,按一定规格切成块后,表面再均匀地撒上细白糖、玫瑰花、切细的青梅、桔饼、红绿丝等。把已制成切块的玫瑰酥,按比例切成四块,然后包装,每盒10小包。制成的玫瑰酥,外观洁白如玉,丝丝点点的玫瑰花、桔饼、青梅等若隐若现,宛如翡翠玛瑙嵌于碧玉之中。该产品始产于清代,经久不衰,1985年送京参加全国食品展览会并获奖。
本回答由网友推荐

⑼ 黄山美食攻略,黄山美食推荐,黄山有什么好吃的

黄山市锅磐里美蛙鱼头火锅好吃。

活蛙现选现杀。新鲜的很。

大只牛蛙吃起来爽歪歪……黄山市的小伙伴有口福了……上午吃的 完美 !

中麻中辣搞起!和我去成都吃的一样好吃😋不是只有到成都才能吃

⑽ 黄山市徽州毛豆腐很出名吧、真的有那么好吃吗

徽州传统风味小吃:毛豆腐 毛豆腐是歙县特有的风味小吃,它是先将白嫩嫩的水豆腐干,切成细小的长方块,撒上盐放进温室三五天,待它长出长长的绒毛,就可以食用了。吃毛豆腐大多是煎吃,边吃边呷上几口白酒,那真是回味无穷。当然,也有用毛豆腐做汤的吃法。 品尝毛豆腐,讲究环境和情趣,随着一声声“毛豆腐噢——、毛豆腐噢 ——”的叫喊声,卖毛豆腐的便挑着一幅担子走来了,担子前面为火炉,炉上支着煎毛豆腐用的平锅,担子后面是几扎干柴和一盘盘雪白的毛豆腐。你一抬手,他就把担子放下了,你和朋友围担坐下,平锅中的香油就熬得香气缭绕了,毛豆腐放入锅中,只听“丝拉”一声,那毛豆腐的香味也就扑面而来,当你用竹筷子夹起一块放入口中,鲜而不腻,满口香味,你一面品尝,一面与朋友谈古论今,那种惬适,那种快意,真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真是人生的一大快乐,难怪有人说:“日啖小吃毛豆腐,不辞长作徽州人”。 40年代初,笔者在上海万竹小学(今上海市实验小学)读书。一天晚上, 家父讲了一个使人发笑的事:一徽州老乡,当时在上海做毛豆腐小生意,每当把毛豆腐担子挑到租界去卖时,常常被红头阿三(租界内雇用的印度警察)赶出租界,因为毛豆腐外表茸毛丛丛,非常难看,看上去实不卫生,所以不准在租界卖 。 徽州老乡只好把毛豆腐担子挑出租界,摆到租界对面的上海老城里马路口。不大一会,这些红头阿三又三三两两偷偷跑出租界,到毛豆腐摊前大吃起来。 关于毛豆腐还有不少的传闻逸事。相传元朝末年,当时朱元璋贫困潦倒,一路行乞到了徽州,在一个小山村的破水磨坊里安身暂住。一天,他乞讨得一碗豆腐,便留下一些放在石磨的木料斗上,没想到数日后豆腐长满白毛,他也没舍得扔掉。正好那几天天不作美,大雨下个不停,饥肠辘辘的朱元璋,既无法出门乞讨,又无点滴可充饥之物,只好找出一点点香油倒入锅内,把长满白毛的豆腐煎一煎,以解饥饿之苦。没想到这白毛豆腐一下锅,“兹啦”一声响,随之而来的是香味扑鼻、金黄金黄。他夹了一块放进嘴里,啊!想不到这长了毛的豆腐,竟有这等好吃,味美无比,伴他度过了这饥饿难熬的时辰。于是“徽州毛豆腐”成了救驾食品小吃。还有这样的一个故事,1938年,新四军在徽州休整,陈毅同志百忙之余,喜欢在街头毛豆腐担前,与几位老乡同围一炉,共品毛豆腐,叙党群情谊,宣传抗日救亡, 兴致高时,老乡们总与陈老总仰面大笑,陈老总操着一口川腔,指着煎锅说:“多放些辣子哟!” 现在毛豆腐成了徽州特有的一道传统风味小吃,引起美食家们的注意。其吃法主要有二种: 1、传统吃法:今日徽州遍及城乡的毛豆腐担子,一头干柴、炉灶、平底锅 , 一头是香油、辣火、毛豆腐,筷子、酒杯……一应俱全,挑到街头闹市、摆摊设点现煎现卖现吃。随着“嗒,的的嗒!嗒,的的嗒!”清脆有节奏的竹板打击声,招来顾客尝鲜解馋,有三五好友围摊而坐,面对热烘烘、香喷喷、金黄黄的毛豆腐,一手端着徽酒,一手拿着竹筷,有的要份加料(在滚热的毛豆腐上敲几只鸡蛋调和),放上葱花辣酱,边吃边聊,谈古论今,畅谈友情,还谈生意。 2、现代吃法:先将毛豆腐下热油锅中煎,片刻两面金黄即捞起放入盘中, 倒入几乎同时炒好的三丁糊(用精肉丁、香菇丁、冬笋丁猛火炒熟,加入淀粉调 和),撒上葱花胡椒,即可端上筵席食用。也可用煎得两面黄的毛豆腐,放入笋丝、青菜,做成一道清汤毛豆腐,不放味精,味道照样鲜美,是一道徽州筵席独有的名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