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美食 » 现在的豆腐很不好吃了
扩展阅读
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薯仔不炒丝怎么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现在的豆腐很不好吃了

发布时间: 2022-08-30 05:15:17

⑴ 为什么现在的豆腐没以前的好吃了

我来自豆腐之乡石牌。我最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现在的豆腐不好吃,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大豆原料的问题。过去的大豆是不用肥料本地大豆。味道好,但是产量低。现在的大豆是进口的,或者是东北大豆。为了追求产量而使用肥料和转基因技术
2,工艺问题。传统豆腐使用柴火烧。现在是用锅炉蒸汽加热。
3,配料问题。传统豆腐是用石膏,现在豆腐很多使用内脂,葡萄糖。
3,工艺问题。传统豆腐制作使用重物压制。现在使用油压千斤顶。
4,设备问题。传统豆腐是用石磨,现在用钢磨,为了追求产量,把豆渣都磨进去了。当然味道差。
5,配料问题。传统豆腐。除了石膏,不添加其它辅料。现在的豆腐添加葡萄糖和淀粉。是为了追求产量。
讲个笑话:有一人,请客只买青菜豆腐。曰:豆腐就是我的命!后,朋友回请,然,此人只吃鱼肉不吃豆腐。问为何故?曰:豆腐就是我的命。看见肉我命都不要。

⑵ 现在市场上卖的豆腐为什么没有豆腐香味儿了

工业豆腐占领市场后的突出贡献,满足了城市化进程的刚性需求,人们能够随时买到、吃到。唯一不足之处,就是没有了豆腐味,准确的说,没有了传统手工豆腐的豆腐香味。用美食家的说法,如今的豆腐没有了豆腐的灵魂。看着还是豆腐,甚至比手工豆腐好看,漂亮,还都打着品牌印记,吃着更细腻。但是不香,没豆腐味。

现在超市里买来的豆腐和我小时候吃的豆腐差别很大,基本上没有豆腐香味。概括一下主要原因:现在的豆腐工业化,流水线化生产,企业为了效益,增加了很多添加剂,省去了很多工序。

⑶ 现在的豆腐都没原来的好吃了为什么呢

因为从前的豆腐大都用卤水做成型剂,而现在的豆腐大都用石膏调制。

⑷ 市场上的豆腐为什么没有豆腐香味了

传统手工豆腐一斤黄豆做2.3斤豆腐,如今有能做到出10斤豆腐。他们是怎么做到的?或许就是豆腐没了香味的原因吧?豆腐早就沦陷,被工业豆腐攻城掠地,从中心城市开始,全覆盖的向农村漫延。目前已经占领了各大市场。传统手工豆腐一退再退,目前情势危机,县城即将失守,集镇即将失守,村庄也开始有了工业豆腐。

我们这个不大的小县城,仅有的两个农贸市场里,传统豆腐摊位只有两个,其余十几个都成了流动摊位,到处游击着买卖,根本没有了发展的空间和机会。工业豆腐占领市场后的突出贡献,满足了城市化进程的刚性需求,人们能够随时买到、吃到。唯一不足之处,就是没有了豆腐味,准确的说,没有了传统手工豆腐的豆腐香味。用美食家的说法,如今的豆腐没有了豆腐的灵魂。

看着还是豆腐,甚至比手工豆腐好看,漂亮,还都打着品牌印记,吃着更细腻。但是不香,没豆腐味。然而,强大的习惯力量在挽留着传统豆腐,喜欢那个味道,只有手工豆腐不掺假、原滋原味的观念,固化在人们的印象里。这个千百年的生活习惯,成了手工豆腐生存的基础,不至于灰飞烟灭。尽管重新振兴的希望渺茫,能让人们还可以吃到带着豆香的豆腐,构成做豆腐人和吃豆腐人的共同愿景。


(不能让祖先的宝贝成为怀念的历史,起码豆腐是。)

最后,分享几个辨别传统手工豆腐和工业豆腐的方法,也是中医的诊病方法:望。看豆腐色泽自然,带有淡淡的浅灰色或淡黄色。整体豆腐的表面不一样规整,没有工业生产的痕迹。闻。这个最关键,也最好掌握,一般只要闻闻就足以判断是不是手工豆腐。闻到豆腐香味必定是手工豆腐。

问。很多卖豆腐的不隐瞒豆腐身份。为了更方便知道,也可以这样问,哪儿拿的货。说自己做的,还自己在卖,规模一般不会大了,做不到工业化标准。切。摸摸手工豆腐比较硬,有弹性,抗压。工业豆腐有烂泥般的触摸感。

⑸ 现在的豆腐越来越难吃了...

没办法现在豆腐太老了..加上老的你不一定能买的到.. 太好的豆腐都被有钱人带走了..=。=!!!

⑹ 我国每年进口大豆8000万吨,这是豆腐越来越难吃的原因吗

当然不是。进口大豆是用来压榨大豆油和做饲料的,国产大豆做豆制品,如豆腐、豆乳、豆皮等。豆腐越来越难吃的原因更多的是技术上的问题。

最后:物价不知道涨了多少次了,唯有豆腐价格一直处于稳定状态,这是为什么呢?答案是技术上的“成熟”让豆腐价格一直非常稳定。

有得有失,我们在享受着机器化的时代,就会失去传统味道。

⑺ 现在的豆腐为什么没以前的好吃

制作方法

1.原料处理。取黄豆5公斤,去壳筛净,洗净后放进水缸内浸泡,冬天浸泡4~5小时,夏天2.5~3小时。浸泡时间一定要掌握好,不能过长,否则失去浆头,做不成豆腐。

将生红石膏250克(每公斤黄豆用石膏20~30克)放进火中焙烧,这是一个关键工序,石膏的焙烧程度一定要掌握好(以用锤子轻轻敲碎石膏,看到其刚烧过心即可)。石膏烧得太生,不好用;太熟了不仅做不成豆腐,豆浆还有臭鸡屎味。

2.磨豆滤浆。黄豆浸好后,捞出,按每公斤黄豆6公斤水比例磨浆,用袋子(豆腐布缝制成)将磨出的浆液装好,捏紧袋口,用力将豆浆挤压出来。豆浆榨完后,可能开袋口,再加水3公斤,拌匀,继续榨一次浆。一般10公斤黄豆出渣15公斤、豆浆60公斤左右。榨浆时,不要让豆腐渣混进豆浆内。

3.煮浆点浆。把榨出的生浆倒入锅内煮沸,不必盖锅盖,边煮边撇去面上的泡沫。火要大,但不能太猛,防止豆浆沸后溢出。豆浆煮到温度达90~110℃时即可。温度不够或时间太长,都影响豆浆质量。

把烧好的石膏碾成粉末,用清水一碗(约0.5公斤)调成石膏浆,冲入刚从锅内舀出的豆浆里、用勺子轻轻搅匀,数分钟后,豆浆凝结成豆腐花。

4.制水豆腐。豆腐花凝结约15分钟内,用勺子轻轻舀进已铺好包布的木托盆(或其它容器)里,盛满后,用包布将豆腐花包起,盖上板,压10~20分钟,即成水豆腐。

5.制豆腐干。将豆腐花舀进木托盆里,用布包好,盖上木板,堆上石头,压尽水分,即成豆腐干。一般10公斤黄豆可制25公斤豆腐干。

⑻ 为什么现在市场上的豆腐没有豆腐香了

所以说,虽然时代的发展给我们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不过相信很多朋友们也还是很怀念小时候吃到的那种豆腐味吧。为什么现在的豆腐没有豆香味儿了,真正变味的其实是卤水与内脂的原因,虽说产量变大了,但味道也变了,不知道现在你还能买到纯黄豆做的豆腐吗?看完是不是长知识了。

⑼ 石磨豆腐为何没有了现在的豆腐用豆粉不除渣,不好吃。

传统的东西就是好,但是就是效率低,好多生产的生产商都不再用石磨了,都改为现代化的科技,有些机器功能不是很好所以除渣不干净,但有些机器还是很不错的。

⑽ 外面卖的豆腐越来越不好吃了,想自己做豆腐吃,但是买不到卤水,希望可以提供自己做点豆腐的盐卤的配方,

首先要洗豆腐包。这要分是做干豆腐还是做大豆腐。做干豆腐,那是长长的粗纱白布,大约半米宽,几十米长。做大豆腐的豆腐包,则是很大很大的方形,也是粗纱布,边长大约要两米左右。把豆腐包洗净后,晾干,备用。

黄豆泡开,大约要泡一个晚上,上磨拉成豆浆,放在很大的锅里熬,直到熬开,停火。这时,要过包,使豆腐渣和豆浆分离。在棚上吊一个十字架,将一块方形的豆腐包吊在十字架的四个角上,就形成了一个很大的网兜。

将熬开的豆浆一飘一瓢地倒进豆腐包中,另一个人就一摇一摇地晃动着豆腐包,使纯豆浆从豆腐包中漏下来,流到放在下面的大缸里。到一定的程度,要用夹板夹住豆腐包中剩下的豆腐渣,将残留的豆浆挤净。直到所有的豆浆都过完包了,豆腐渣就和豆浆完全分离了。

将豆浆放在大缸里稍微凉一下以后,就开始点卤水了。豆腐倌将卤水盛在一个小碗里,倒里边一点,就用勺子在豆浆中搅一搅,眼睛始终注意着豆浆的变化。再放一点卤水,再搅一搅,直到认为满意为止。这是做豆腐的最关键的手艺。

这时候,把缸的盖子盖上,等一会儿,看到豆浆已经成了脑了,里边有一朵一朵的豆腐花,与清水相伴的时候,也就是豆浆分离为豆腐花和清水的时候,就可以压豆腐了。

先将压大豆腐的木框摆好,用那种大豆腐包,即极为宽大的方形豆腐包放在木框之中,开始将豆腐花一瓢一瓢地舀到木框里,水哗哗地从下边流出来,豆腐花沉积在木框里。等到木框里的豆腐花积满了,将豆腐包的四角翻过来,将豆腐花包住,上面用木板压好,上边再用石头压好。等到豆腐不老又不嫩的时候,揭开木板和豆腐包,豆腐就做成了。用刀割成一块一块的,就是好吃的豆腐了。
内脂豆腐制作方法
内脂豆腐以β一葡萄糖酸内脂为凝固剂,其工艺简单,质地细腻洁白,保质期长。现介绍制作方法如下:
1.泡豆 选用豆脐(或称豆眉)色浅、含油量低、粒大皮薄、粒重饱满、表皮无皱而有光泽的大豆。将大豆洗净,在春秋季水温10oC—20oC时,浸泡12小时—18小时;夏季水温30oC左右;浸泡6小时—8小时(每24小时换水);冬季水温5oC,浸泡约24小时。水质以纯水、软水为佳。用水量一般以豆水重量比1:3为好,浸泡好的大豆约为原料干豆重量的2.2倍。泡好的豆要求豆瓣饱满,裂开一小线。但浸泡时间如果过长,会影响出浆率。

2.磨浆 一般选用能进行浆渣自动分离的磨浆机,粗磨、细磨共2次--3次,尽可能提高大豆蛋白的抽提率。由于不再像用卤水、石膏作凝固剂生产豆腐那样还需压榨成型,所以磨浆过程中加水量的多少就决定了成品内脂豆腐的老嫩。一般做老豆腐时水与干豆的比例是3—4:1,做嫩豆腐时水与干豆的比例是6—10:1。第一次粗磨时加水量为总加水量的30%,第二次调节磨浆机螺旋进行细磨,加水量为30%,第三次的加水量为40%,尽可能地把豆渣里面的浆冲洗出来。磨好的渣应手感细腻无颗粒。

3.煮浆,把磨好的浆放在不锈钢制的煮浆桶里,用蒸气将浆煮至60oC-70oC时放人约 0.3%的食用消泡剂,把加热过程中产生的泡完全消掉为止。然后继续加热把浆煮开,浆沸腾后 保持3分钟—5分钟把浆煮透。

4.冷却 把煮好的浆进行冷却,降温至 35oC以下。

5.点脂(加凝固剂) 先将β一葡萄糖酸内脂用少量冷开水溶解。用量:做老豆腐时1千克浆加30克内脂,嫩豆腐 1千克浆加24克—30克内脂。将溶解好的内脂加入已冷却的豆浆中缓慢调拌均匀即可。

6.成型 将点脂后的浆倒进成型模中,放入凝固槽。在 80oC—85oC之间保温 20分钟即为成品。刚成型的豆腐暂不能摇动,应静置一段时间让其目然冷 却。如生产盒装内脂豆腐,需配备灌装封口机。

卤水是盐井中打上来的盐卤,与石膏一样,点在豆浆中都是起到凝固的作用。点进去就会凝起豆花,将豆花用布包起,挤出水,压实,就成了豆腐。水留下的多就嫩,水留下的少就“老”。北方人喜欢“老”豆腐,南方人喜欢嫩豆腐。南北豆腐不是以用什么东西点来区分的,主要是以嫩和“老”来分的,另外在工艺有点不同。
你将醋、酱油掉在豆浆里,一样会凝起豆花来,也好吃。
现在工厂生产的豆腐已经没有卤水点的豆腐了!
吃石膏点的豆腐更健康!但卤水点的豆腐更好吃!
家庭型制作方法:
1、制豆浆:建议你买一台豆浆机,干黄豆浸泡3-4小时(夏天),冬天泡7-8小时,豆子泡好后放入豆浆机内,按照机器说明书操作,很快就可以制成热豆浆了。
2、点浆:浆适量石膏或内酯用少量水调开(凝固剂可买现成的,包装上会有用量说明,一般石膏粉用量为豆浆量的千分之三至五,内酯用量为千分之一至二)放入装豆腐脑的容器内,将煮好的豆浆趁热(做内酯豆腐脑需85摄氏度左右,石膏豆腐脑要达到95摄氏度左右)冲入,如果觉得豆浆与凝固剂混合不充分,冲完后马上用勺搅动几下(注意不能搅太多太快,一般不需搅动)。
3、墩脑:浆点好后,将容器盖好,静置5——10分钟,即成鲜嫩可口的豆腐脑。
4、调味:内酯豆腐脑会有稍许酸味,石膏做的豆腐脑有点苦涩味。可以根据你自己的习惯调味。如果是喜欢吃甜的,也可在制浆时就加入糖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