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美食 » 什么样的豆腐渣做腐竹好吃
扩展阅读
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薯仔不炒丝怎么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什么样的豆腐渣做腐竹好吃

发布时间: 2022-08-26 14:36:35

㈠ 腐竹是用什么做的 真假腐竹究竟有何差别

一看:
表面是否油量光泽,有无杂质(就从挂浆,把制作腐竹的豆渣撒在了腐竹表面),颜色是不是豆皮的米黄色(优质腐竹的颜色就是豆皮的米黄色)。6.8元的腐竹,颜色很表面一层白色的粉末状物质是属于挂浆掺假的,而且表面粗糙没有光泽,掰开之后,中间有很多小白点,就是添加的淀粉。8块的腐竹,看上去颜色鲜亮,一看就很假的颜色不是正常的黄色。13元的腐竹,看上去颜色还算合格,外边很光滑。20元的腐竹,看上去颜色不是很黄,有淡淡的米黄色,手感很好,油亮的感觉。
二掰:
好的腐竹,质硬易折,条状折断有空心,看起来十分的透亮,次的腐竹韧劲很大,掰不动,不易诊断。加淀粉的腐竹横切面有很多实心,还有很多的淀粉白点。
三闻:
优质的腐竹应该有清香的豆香味,而质量差的腐竹,有异味,像6.8一斤的就有股咸鲜的刺鼻味道,一闻就知道是加过盐的(在腐竹表面撒一层盐,以达到增加重量的目的)。
四尝:
如果你的鼻子不是很灵验,就建议你掰一块尝一口吧,优质的腐竹无异味,味道清淡,口感脆爽,豆香味十足,嚼起来口有余香,而劣制的腐竹,口感比较硬,嚼起来费劲,没有香味,而且很软很面,而且有点很很咸(比如加了盐的)。
五碘酒:
这可是杀手锏了,如果再想更明显的区分,就上咱们的最后武器,一小瓶碘酒就可以搞定了。碘酒里面含碘化钾,如果腐竹里面掺了大量淀粉,这个碘化钾就会跟淀粉发生反应,产生蓝色的混合物,也就是说这个实验,测试腐竹里淀粉的含量,泡在碘酒里,看变化(淀粉越多颜色变得越深的)的差别,就可以了,颜色越深说明淀粉含量越高,实验过后,我们发现,这几款腐竹中,最便宜的那个颜色变成了黑蓝色,而最贵没有变色。

㈡ 怎样制做腐竹

制作方法

1.选豆去皮。选择颗粒饱满的黄豆为宜,筛去灰尘杂质。将选好的黄豆,用脱皮机粉碎去皮,外皮吹净。去皮是为了保证色泽黄白,提高蛋白利用率和出品率。

2.泡豆。将去皮的黄豆用清水浸泡,根据季节,气温决定泡豆时间:春秋泡4~5小时,冬季7~8小时为宜。水和豆的比例为1∶2.5,手捏泡豆鼓涨发硬,不松软为合适。

3.磨浆甩浆。用石磨或钢磨磨浆均可,从磨浆到过滤用水为1∶10(1公斤豆子,10公斤水),磨成的浆汁。采用甩干机过滤3次,以手捏豆渣松散,无浆水为标准。

4.煮浆滤浆。浆甩干后,由管道流入容器内,用蒸汽吹浆,加热到100~110℃即可。浆汁煮熟后由管道流入筛床,再进行1次熟浆过滤,除去杂质,提高质量。

5.提取腐竹。熟浆过滤后流入腐竹锅内,加热到60~70℃左右,约10~15分钟就可起一层油质薄膜(油皮),利用特制小刀将薄膜从中间轻轻划开,分成两片,分别提取。提取时用手旋转成柱形,挂在竹竿上即成腐竹。

6.烘干包装。把挂在竹竿上的腐竹送到烘干房,顺序排列起来。烘干房温度达50~60℃,经过4~7小时,待腐竹表面呈黄白色、明亮透光即成。

㈢ 我们常吃的腐竹是什么做的

腐竹是将豆浆加热煮沸后,经过一段时间保温,表面形成一层薄膜,挑出后下垂成枝条状,再经干燥而成。其形类似竹枝状,称为腐竹。腐竹又称腐皮,是一种汉族传统豆制食品,也是华人地区常见的食物原料,具有浓郁的豆香味,同时还有着其他豆制品所不具备的独特口感。腐竹色泽黄白,油光透亮,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多种营养成分,用清水浸泡(夏凉冬温)3~5小时即可发开。可荤、素、烧、炒、凉拌、汤食等,食之清香爽口,荤、素食别有风味。腐竹的质量分3个等级,颜色越浅,营养价值越高。腐竹含丰富的蛋白质而含水量少;且含有类似黄豆的营养成分,如黄豆蛋白还有膳食纤维及碳水化合物等。

(3)什么样的豆腐渣做腐竹好吃扩展阅读:
腐竹又称腐皮,是一种汉族传统豆制食品,也是华人地区常见的食物原料,具有浓郁的豆香味,同时还有着其他豆制品所不具备的独特口感。腐竹色泽黄白,油光透亮,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多种营养成分,用清水浸泡(夏凉冬温)3~5小时即可发开。可荤、素、烧、炒、凉拌、汤食等,食之清香爽口,荤、素食别有风味。但是患有肾炎、肾功能不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痛风患者是不适宜食用腐竹的。
腐竹是将豆浆加热煮沸后,经过一段时间保温,表面形成一层薄膜,挑出后下垂成枝条状,再经干燥而成。其形类似竹枝状,称为腐竹。腐竹是一种由大豆蛋白膜和脂肪组合成的一定结构的产物。营养价值高、易于保存、食用方便,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 [1] 。
腐皮一词最早出现在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李时珍说,将豆浆加热时,表面出现一层膜,将膜取出,干燥后即得腐皮。腐竹的质量分3个等级,颜色越浅,营养价值越高。腐竹含丰富的蛋白质而含水量少;且含有类似黄豆的营养成分,如黄豆蛋白还有膳食纤维及碳水化合物等。 [2]
在网络流行语中,“腐竹”也可为服主的意思,因为二者谐音。

㈣ 腐竹用什么原材料制成

答案是:豆浆煮沸产生的膜。腐竹又称腐皮,是一种汉族传统豆制食品。好的腐竹营养丰富,因为它正是豆浆煮沸保温段时间后浮在表面的皮,含有很多有益元素。购买腐竹的时候最好选择正规厂家、颜色淡黄油亮、容易掰断的。


腐竹(又名:豆腐皮、豆腐衣),是我国着名的民族特产食品之一,是一种滋味鲜美,风格独特,营养丰富,价格便宜,深受广大人民所喜爱的豆制食品。它含有蛋白质51%左右,脂肪21%左右,与其它豆制品相比,营养价值最高。腐竹适合拌凉菜、炒肉、调汤等美餐佳肴。

㈤ 自己在家做凉拌腐竹,选腐竹该怎么选呢

豆腐是我国特有的豆制品,最早可追溯到汉代,便有了成熟的制作豆腐工艺。豆腐虽然鲜香滑嫩、美味怡人、营养丰富,但是,豆腐不耐贮存与运输,只能是现吃现买。在以前没有制冷条件下,夏季制出的豆腐也极易变质变味。迫切需要一种豆腐的替代品、干制品,可以一年四季都能够吃到,方便贮存与运输,腐竹便应运而生了。腐竹其实就是树枝状的干豆腐皮,主要产自我国南方地区。

㈥ 腐竹是怎么样做出来的,要怎么煮才好吃

生产制作
工艺流程
选豆→去皮→泡豆→磨浆→甩浆→煮浆→滤浆→提取腐竹→烘干→包装

选豆去皮
选择颗粒饱满的黄豆为宜,筛去灰尘杂质。将选好的黄豆,用脱皮机粉碎去皮,外皮吹净。去皮是为了保证色泽黄白,提高蛋白利用率和出品率。

泡豆
将去皮的黄豆用清水浸泡,根据季节,气温决定泡豆时间:春秋泡4~5小时,冬季7~8小时为宜。水和豆的比例为1∶2.5,手捏泡豆鼓涨发硬,不松软为合适。

磨浆甩浆
用石磨或钢磨磨浆均可,从磨浆到过滤用水为1∶10(1公斤豆子,10公斤水),磨成的浆汁。采用甩干机过滤3次,以手捏豆渣松散,无浆水为标准。

煮浆滤浆
浆甩干后,由管道流入容器内,用蒸汽吹浆,加热到100~110℃即可。浆汁煮熟后由管道流入筛床,再进行1次熟浆过滤,除去杂质,提高质量。

提取腐竹
熟浆过滤后流入腐竹锅内,加热到60~70℃左右,约10~15分钟就可起一层油质薄膜(油皮),利用特制小刀将薄膜从中间轻轻划开,分成两片,分别提取。提取时用手旋转成柱形,挂在竹竿上即成腐竹。

烘干包装
把挂在竹竿上的腐竹送到烘干房,顺序排列起来。烘干房温度达50~60℃,经过4~7小时,待腐竹表面呈黄白色、明亮透光即成。

㈦ 什么样的腐竹是好的 怎么挑选腐竹

答:腐竹是以优质大豆为原料,经精选、脱皮、半脱脂、超微粉碎和组织化等一系列工序制成的精美食品。消费者在选购腐竹产品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选位置。到规模较大的超市、商店或正规农贸市场购买,并认真仔细查看产品的标签、生产日期、保质期、厂名和厂址等信息,如没有或过期则不要购买。

二看外观。也可折断再仔细观察。好的腐竹为枝条或片叶状,质脆易折,条状折断有空心,无霉斑、杂质、虫蛀;劣质腐竹有较多折断的枝条或碎块,有较多实心条,有霉斑、虫蛀、杂质。

三看色泽。腐竹是用黄豆制成的,好的腐竹呈淡黄色,略有光泽;劣质腐竹则是颜色黄中发白,色泽光亮,或呈灰黄色、黄褐色,色彩过暗。

四闻气味。优质腐竹具有腐竹固有的香味,无其他任何异味;劣质腐竹有霉味、酸臭味、刺鼻的不良气味及其他外来气味。

㈧ 好吃的腐竹是怎么做出来的

腐竹又叫豆腐皮,目前市面上的腐竹大多是采用传统加工工艺制作而成。作为中国传统的民族特色食品,腐竹在各种类型的菜肴当中几乎都是人见人爱,不管是凉菜还是调汤、炒菜,都是不可多得的美味,更关键是,营养价值在豆制品中最高,却又特别便宜,简直性价比爆棚。

因此,腐竹的市场需求比较稳定,开展腐竹加工项目,只要不是在当地有特别多同质化的竞争,市场方面的风险比较小,加工工艺也比较简单易学。

Step 8 干燥:待竿上放满皮后,将其送到干燥室进行干燥。干燥室的温度要保持在40℃以上,干燥时间为12小时左右。

Step 9 成品:判断成品质量的标准,首先从外观看,腐竹呈现金黄色,从质量来看,不折、不碎、无湿心,并且水分含量不超过10%。

经过以上加工工艺之后,就能得到腐竹的成品了,只要各个步骤的参数控制得当,腐竹的味道肯定不会让人失望。


本文来源土流网农业频道,转载请注明来源“土流网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