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美食 » 中国人做豆腐好吃吗
扩展阅读
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薯仔不炒丝怎么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中国人做豆腐好吃吗

发布时间: 2022-08-17 10:13:09

❶ 中国人到底有多爱吃豆腐

若是你问一个刚去欧美生活的中国人,什么食材在中国很普遍,在当地超市却很难买到。你也许会听到他们来自灵魂的呐喊——“豆腐也太难买了!”
我真的为他们吃不到豆腐感到惋惜,毕竟在中国,最早关于豆腐的文献记载在五代就出现了。在陶谷的《清异录》中提到,“日市豆腐数个,邑人呼豆腐为小宰羊”,可见当时在淮南一带,豆腐已经是“热销单品”。与此同时,当地人拿豆腐与羔羊肉相媲美,豆腐的魅力可见一斑。
各地文人墨客当然也不能错过这个“热点美食”。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写道,“嘉兴人……开豆腐羹店”,遇到美食必记录的苏轼甚至自己做起了豆腐,还一边作诗道,“煮豆作乳脂为酥,高烧油烛斟蜜酒。”
如今,这个来自东方的神秘食物,在中华大地上“花开数朵”,各地人民根据当地的原料和当地人的口味制作出了不同风味的豆腐,按照点浆方式的差别可大体分为:盐卤豆腐、石膏豆腐、酸浆豆腐和内酯豆腐。
1.“铁汉”豆腐也能给你柔情
用盐卤点出来的豆腐被统称为盐卤豆腐。此种豆腐色泽略微偏黄,硬度、弹性和韧性较强,可含水量一般,在北方地区尤为常见,因此也会被称为“北豆腐”、“老豆腐”。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也产一方豆腐。
在漠河,-50摄氏度的冬天都没能抵挡东北人民对于豆腐的热情。漠河虽然天气寒冷,但那里的土壤却是污染极少的“天然净土”。用如此环境下种植的早熟型大豆制作而成的漠河豆腐可能还自带一股冰霜的“韧劲儿”,它常被用于炖菜之中。若是在凛冽隆冬,能吃上一顿鳕鱼炖豆腐,仿佛能驱散一整年的寒冷。
而在与北方相距甚远的四川高县却也盛产一种盐卤豆腐——沙河豆腐。这里制作豆腐用的水是来自上龙山的山泉水,盐卤则是大山深处的岩盐,这两样“利器”促成了沙河豆腐成为豆腐届的“葵花宝典”。沙河豆腐的做法讲究一个字“重”:用油重,用料重。将豆腐伴着足量的豆瓣、蒜粒、葱头等进行煎炸,豆腐充分吸收了佐料的味道与香味,外酥里嫩,鲜香诱人。
还有一道典型菜肴就是“酿豆腐”,这道客家名菜,在沙河也被发展出了特别的风味。将剁好的肉馅放入一寸大小的方形薄块沙河豆腐中,可油炸,可红烧,可煮火锅,肉、豆腐与调料在锅中翻滚,一口咬下,肉与豆腐已经融为一体,它们相互激发香、鲜、酥、辣定让你拜倒其下。
与盐卤豆腐分不开的还有一道重口味豆腐的神作——麻婆豆腐。许多大厨认为,唯有用盐卤点的豆腐才能作出正宗的麻婆豆腐。这道口味麻、辣、烫、咸的菜品如今已远渡重洋,一跃成为国际名菜,在各地的做法各有不同,但有些人依旧想念在太白粉勾芡的包围下,在花椒粉和麻油的点缀下的盐卤豆腐的滋味。
老舍对北京老豆腐可以说是情有独钟,在《骆驼祥子》就有描写,祥子从城外逃回,第一样吃的东西就是桥头的老豆腐,醋、酱油、辣椒油、韭菜末拌上豆腐的香气,香得要使祥子闭住气,他一碗吃完已经湿透腰裤,赶紧地说了一句,“再来一碗!”
2.能嫩能韧能长毛
相比于盐卤豆腐,以石膏为凝固剂的石膏豆腐会将水更多地包裹在豆腐中,因此其含水量较高,也因此会被称之为“南豆腐”、“嫩豆腐”。
在部分南方地区,还偏爱用石膏豆腐炖鲫鱼,不仅鱼鲜与豆鲜是天生一对,当鱼肉的纤维感和豆腐的弹滑感同时入口,有着一种说不出的幸福感。要是说什么食材与豆腐搭配口感最佳,那蟹黄肯定是要掺一脚的,在蟹黄豆腐中,“磨砂”的蟹黄与“抛光”的豆腐形成了华丽的平衡,简直是食物间的大和谐。
虽然“豆腐之法,始于汉淮南王刘安”的说法并不靠谱,但安徽淮南八公山的石膏豆腐十分靠谱。“白如纯玉,细如凝脂,鲜嫩美味,清香可口”是世人对八公山豆腐的盛赞。
现代有中国吃货“拯救”丹麦,没想到古代还有“豆腐外交”。在唐代,豆腐制作技术随着鉴真东渡传入日本,如今已成为日本饮食文化的一部分。若你仔细观察,现在的部分日本豆腐制品上尚有“唐传豆腐干,淮南堂制”等字样。
八公山豆腐有“三汤”:“漂汤”,即豆腐入汤不沉;“奶汤”,用该豆腐熬出来的汤呈乳白色;“人造鸡汤”,则是表明其味实在鲜美咂舌。八公山豆腐宴更是夸张,接连不断的豆腐菜绝对会不断冲击你的视觉与味觉。
安徽豆腐真的可以做一个省内大对决,这也是一个离不开豆腐的省,甚至有些地区节日的食俗都与豆腐相关。例如在黄山黟县在腊八节要吃腊八豆腐。这豆腐的形状就很可爱,多为圆形中间有略微内凹,更有趣的是这豆腐就像鱼干一样,需要撒盐和晒一晒才行。但也正是因为如此,豆腐中的水分被蒸发,让它的质地变得坚硬,口感更有嚼劲,在制作时加入的八角与辣椒的香味更为浓郁,同时,这也让它能保存得更久。
更有名的是徽州毛豆腐。顾名思义,豆腐上是有毛的,这是在鲜豆腐制成后加入一些霉菌形成的可食用菌丝,根据菌丝长度还可分为虎皮毛、鼠毛、兔毛、棉花毛。由于发酵的原因,毛豆腐自带香(chou)味,让人能够立马准确定位。都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但是毛豆腐一定要趁热吃,最好边煎边吃,蓬松酥脆的外皮,扎实绵密的内瓤,俘获了一大批“脑残粉”。
3.“怪”豆腐,你会喜欢么
酸浆豆腐在豆腐中有点特立独行。它的凝固剂是制作豆腐后沥出的汁水,在自然发酵后,形成酸浆水,因此酸浆豆腐可以说是一种绿色环保的豆腐。此种豆腐色泽多呈白中泛黄的琥珀色,韧性较好,质地较硬。
对于河南开封的洧川豆腐,“麻绳穿豆腐——提不起来”可不适用,你若在集市卖洧川豆腐的摊位边上,也许就能看到用秤钩将豆腐钩起来称重,然后用麻绳系一下便可将豆腐拎走。洧川豆腐最有名的做法当是羊肉烩豆腐,缠绵的羊肉香加上浓郁的豆香直使你筷箸不停。
“点豆腐不用卤水和石膏”,榆林“三大怪”的其中一句说的便是陕西榆林豆腐。相传,在康熙途经榆林时,被一道“菠菜烩豆腐”征服,吟之“清香白玉板,红嘴绿鹦哥”。当地为了吃出豆腐的原味,榆林豆腐常被用来做小葱豆腐。豆腐与葱花相互依偎映衬,有着青青白白的美丽;豆腐伴着香油的芳香,葱白甜中略带辣意,还能吃出个平平淡淡的幸福。
提到酸浆豆腐不得不提的还有云南红河州的石屏豆腐,它也是新编版云南十八怪中的一怪——石屏豆腐烤着卖。它的“酸浆”有点神奇,是来自于酸水井内。石屏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靠异龙湖,城内有酸水井数口,真的可以说是天选之地了。
豆腐在许多地方都是作为一种辅菜存在,但石屏豆腐绝对是要牢站C位。因此石屏豆腐最多的做法就是煎与烤,然后直接食用即可,根本不屑与其他食材搭着吃。当你吃完一块嚼之有劲,清香四溢的石屏豆腐后,你就会明白为啥这么多人对石屏豆腐情有独钟。
4.可甜可盐,看我七十二变
其实在如今的市场上最常见到的是内酯豆腐的身影,因为以葡萄糖酸-δ-内酯作为凝固剂的点浆技术减少了制作豆腐过程中的蛋白质流失,提高了大豆的利用率。这种技术由日本发明,后传入中国,并在国内激发了各类衍生做法。
内酯豆腐比嫩豆腐更“嫩”,可也更易破损,若是你想做出一盘“有型”的豆腐,那它会告诉你什么叫做人间疾苦。
皮蛋豆腐就是内酯豆腐的代表作。但是我只想感叹,怎么会有这种“神仙搭配”,溏心皮蛋配上吹弹可破的内酯豆腐,若是再撒上点葱花、青椒粒,这时候菜品造型根本不重要,一口接着一口吃就是了。
这类豆腐花式多到你不敢相信。当我看到菠菜内酯豆腐、萝卜内酯豆腐、鸡蛋内酯豆腐表示还能理解,仙人掌内酯豆腐出现的那一刻我整个人都不好了,吃着不扎嘴么?劳动人民的智慧真的是无穷的,中国人也真的是什么都能吃的。
为了紧跟潮流,绿茶内酯豆腐应运而生。此类内酯豆腐制作的关键点就在于水、豆、茶汁、凝固剂的比例。一块成功的绿茶豆腐,豆腐会由于绿茶的加入,融入了特有的茶香味,被赋予了新的“灵魂”。
豆腐的风味实在难以形容,就连古人也只能说一句“豆油煎豆腐,有味”。地域性给豆腐的风味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攸县豆腐的柴火味,剑阁豆腐的“江湖气”,马金豆腐的细腻感、客家豆腐的仪式感……因此对于很多人来说,豆腐的味道就是家乡的味道吧。

❷ 听说中国人用黄豆就能做豆腐,怎样做豆腐

制作方法

1.原料处理。取黄豆5公斤,去壳筛净,洗净后放进水缸内浸泡,冬天浸泡4~5小时,夏天2.5~3小时。浸泡时间一定要掌握好,不能过长,否则失去浆头,做不成豆腐。

将生红石膏250克(每公斤黄豆用石膏20~30克)放进火中焙烧,这是一个关键工序,石膏的焙烧程度一定要掌握好(以用锤子轻轻敲碎石膏,看到其刚烧过心即可)。石膏烧得太生,不好用;太熟了不仅做不成豆腐,豆浆还有臭鸡屎味。

2.磨豆滤浆。黄豆浸好后,捞出,按每公斤黄豆6公斤水比例磨浆,用袋子(豆腐布缝制成)将磨出的浆液装好,捏紧袋口,用力将豆浆挤压出来。豆浆榨完后,可能开袋口,再加水3公斤,拌匀,继续榨一次浆。一般10公斤黄豆出渣15公斤、豆浆60公斤左右。榨浆时,不要让豆腐渣混进豆浆内。

3.煮浆点浆。把榨出的生浆倒入锅内煮沸,不必盖锅盖,边煮边撇去面上的泡沫。火要大,但不能太猛,防止豆浆沸后溢出。豆浆煮到温度达90~110℃时即可。温度不够或时间太长,都影响豆浆质量。

把烧好的石膏碾成粉末,用清水一碗(约0.5公斤)调成石膏浆,冲入刚从锅内舀出的豆浆里、用勺子轻轻搅匀,数分钟后,豆浆凝结成豆腐花。

4.制水豆腐。豆腐花凝结约15分钟内,用勺子轻轻舀进已铺好包布的木托盆(或其它容器)里,盛满后,用包布将豆腐花包起,盖上板,压10~20分钟,即成水豆腐。

5.制豆腐干。将豆腐花舀进木托盆里,用布包好,盖上木板,堆上石头,压尽水分,即成豆腐干。一般10公斤黄豆可制25公斤豆腐干。

❸ 日本人做的豆腐与中国人做的有何不同

日本豆腐和中国豆腐最大的不同,其实他俩原材料就不相同,日本豆腐的主要原材料使用鸡蛋。水之类的。经过加工做成的日本豆腐日本豆腐特别的嫩。中国豆腐的原材料是大豆经过加工。电摩。点卤水之后制作成的大豆腐。口感也不相同。基本材料也不相同。虽然都叫豆腐,但是。相差却很多。

❹ 讨论:豆腐怎么做最好吃

史上最好吃的豆腐做法

中国人爱吃豆腐,不仅因为它软糯香滑,还因为它有丰富的蛋白质营养。也因此,豆腐的各种做法层出不穷。今天要介绍的这种做法,是我和家人认为做好吃的一种做法。请看详细图解。

工具/原料

more

水豆腐 (400g)瘦肉 (200g)青菜 (150g)蒜瓣 若干料酒、盐、酱油 适量味精 少许油 200ml生粉 200g

方法/步骤

1/6分步阅读

首先将水豆腐切成方块。注意要小心,因为水豆腐很软,不要切碎了。



2/6

将切好的水豆腐放在生粉堆里翻面,使豆腐四周都沾满生粉。



3/6

约准备200ml的食用油,加热,放入一块块沾满生粉的豆腐,在油锅里炸。注意要使用小火,火太大会烤焦豆腐外面的粉皮。油锅里炸约四、五分钟后,捞起,放盘子里待用。这个时候,豆腐的外观应该是淡黄色的。



4/6

节约起见,可以使用刚才的一部分的油,放入瘦肉和蒜瓣,添加料酒,爆炒出香味。



5/6

然后可以依据个人口味,加入青菜、白菜、或其余蔬菜类,与肉一起炒。



6/6

在青菜放入后,加入刚炸好的豆腐块,小心翻炒,并添加盐、酱油。在酱油加入后,你会发现豆腐变成了浓浓的金黄色,色泽非常好。最后关火,加入少许味精。装盘。一盘金黄色的豆腐就做好了,看起来让人垂涎欲滴,而且吃起来非常嫩!

❺ 为什么说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豆腐

豆腐是中国人喜欢的食品具有高蛋白易消化美味高钙的食品在中国还有南北豆腐之分都很好吃所以说中国人即使出国也不忘吃腐

❻ 中国人自古以来为什么如此爱吃“豆腐”有何好处

豆腐是我们生活中经常吃的食物,也是我们老祖宗文明智慧的结晶;从古至今人们都喜欢吃豆腐,而且豆腐已经成为了我们必不可少的一种蔬菜。我们之所以如此钟爱豆腐,都是因为豆腐有着这些意想不到的好处。

三、豆腐有着多种烹饪方法

在豆腐出现以后,慢慢的多种烹饪方法也跟着流传出来。而到了今天,豆腐的做法更是花样百出,蒸煮煎炸一样不落的开发了出来。而且今天的豆腐,已经被我们各大菜系所收纳,在每个菜系中,都有着不同的做法。对于喜欢吃辣椒的川人而言,豆腐是麻辣味;对于饮食清淡的南方人来讲,豆腐又经常出现在炖菜、汤菜中。

正是因为豆腐有着这么多的好处,才让豆腐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它也随着我们人类的发展,在不断的被改进,研究新的吃法。

❼ 外焦里嫩,刚上桌就光盘的豆腐,用的是什么最好吃的做法

豆腐不仅美味,它的营养价值还是非常高的,具有清热润燥,补中益气的功效,而且豆腐是特别好消化特别好吸收的食物,尤其适合老年人和小孩子,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其中丰富的营养元素,对小孩的骨骼生长发育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烹饪贴士】:

1、将豆腐的时候注意一定要小火慢煎,别着急煎好一面然后翻过来再煎另一面。

2、做料汁的调味料的配比按照个人的口味来定。

3、想要醋味浓一点的话,就做料汁的时候先不要放醋,等到要出锅单位时候加醋,这样醋味就会很浓。

❽ “豆腐”是谁造出来的为何我们国人都爱吃

“豆腐”是我国特有的美食,在我国人民的食物结构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豆腐在公元前二世纪由淮南王刘安所创制 ,据说刘安在炼丹的时候,喝的豆浆洒在了炼丹用的石膏上,豆浆便凝成了豆腐,豆腐这一美食便出现了。所以说豆腐也是刘安无意之中发明出来的。

为什么我们国人都爱吃豆腐,豆腐不仅物美价廉,而且多吃豆腐非常有益于我们的身体健康。豆腐内含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还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素有“植物肉”之美称 ,常吃豆腐可以补中益气、清热润燥、生津止渴、清洁肠胃,豆腐比较适宜于热性体质、口臭口渴、肠胃不清、热病后调养者食用。另外豆腐的补钙效果也非常好,有利于牙齿骨骼的生长发育,所以生长期的儿童一定要多吃豆腐。

诸侯中实力最大的就是淮南王刘安了,当时匈奴人南下,汉武帝举兵抗击匈奴,长安只剩下一个空城,当时的汉武帝害怕诸侯会起兵谋反,而淮南王刘安的势力最大,他谋反可能性也就越高。为了打消汉武帝对他的猜疑,刘安发明了豆腐这种美食,并整天研究它,就这样刘彻以为刘安只热衷于美食无心造反,便打消了对他的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