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河北保定有哪些美食
河北是离首都北京最近的一个省份,但在中国的各大城市中,河北给人的印象一直是低调,所以外地人对河北的美食也所知甚少。一提到河北保定的美食,大部分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驴肉火烧了吧,其实河北还有很多的美食,尤其是各种各样的肉菜,对于无肉不欢的吃货们来说,保定也是一个可以满足它们胃口的一个城市。
驴肉火烧
说驴肉火烧是河北保定最出名的美食应该不会争议吧,无论你去没去过河北省,驴肉火烧总是吃过的,而一听到驴肉火烧也准能想起河北保定,再者说,几乎所有卖驴肉火烧的店铺都会打上“保定正宗”的旗号,这进一步提升了驴肉火烧的知名度。
驴肉一直是肉中的珍品,低脂肪高蛋白,富含多种营养元素,口感和味道也都很好。将炖好的驴肉剁碎,和青椒、香菜一起夹入刚烙好的火烧中,再浇上一点点驴肉汤,口感就更好了。金黄酥脆的火烧配上软嫩鲜美的驴肉,外酥里嫩,鲜香无比,驴肉软烂不腻,一点都不塞牙,再配上碗驴肉汤简直是极美的享受。
白运章包子
天津有特色闻名的狗不理包子,河北保定的白运章包子也同样出色,甚至与狗不理包子齐名。白运章就是这道美食的创始人,所以历史自然悠久,白运章包子的背后也有许多故事。包子皮是烫面和发面混合而成的,松软而筋道,包子以牛羊肉为馅,皮薄馅多,汤汁浓稠,晃动包子可以感受到馅也在动。包子的味道自然是鲜美爽口,香气四溢。
锅包肘子
对于无肉不欢的广大吃货们来说,无论多么精致巧妙的食物,都不如直接抱着一大块肉啃实在,而猪肘子更是肉菜中的硬菜。锅包肘子是河北保定的名菜,在河北地区深受欢迎,好吃美味,最主要的是,相比其它粘汤带水的肘子做法,这道菜十分便于携带。
做锅包肘子要先将猪肘子在水中炖煮,放入葱姜、大料、花椒等佐料,炖至软烂后挂上面糊,下油锅炸至金黄色,改刀后装盘,再撒上五香面等调料就可以吃了。再讲究一点,把锅包肘子卷在饼里,配大葱和甜面酱一同食用,那味道就更好了。
河北有句话“来定州不吃焖子就不算去过河北”,足见焖子在河北美食界的重要地位。那焖子到底是什么呢?其实定州焖子是一种类似于灌肠的食物,由猪瘦肉和红薯淀粉灌制而成,红薯淀粉的存在让焖子不像其它灌肠那么肥腻。口感嫩滑,肉香浓郁,可以蒸着吃、炒着吃、凉拌、油炸,都很美味。
2. 保定都有哪些特色美食
保定古为燕赵之地、畿辅之疆、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保定是中国第九大菜系“冀菜”发源地,也是“直隶官府菜”的发源地。从保定历代文物中的谷物工具、熟食陶器,还有商代的爵,中山国当时的羊羹等,都印证了保定饮食的历史。
接下来给大家介绍几种保定非常具有特色的美食。
1、驴肉火烧
保定驴肉火烧的发祥地为保定市徐水区漕河镇。漕河系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境内河流名称,漕河镇以漕河命名。漕河驴肉火烧历史悠久。相传,宋代时漕河码头有漕帮和盐帮两个帮会。漕帮以运粮为业,盐帮以运盐为业。双方为称霸码头,时常大动干戈,最终以漕帮大胜收局。漕帮俘获盐帮驮货的毛驴无法处理,便宰杀炖煮,设庆功宴;再将肉夹在当地打制的火烧内吃。漕河驴肉兴起,名吃由此诞生。
2、马蹄烧饼
马蹄烧饼相传在清干隆年间就已享有盛名。据载,清朝末年,在县城经营马蹄烧饼的张氏家族和小街子(民主街的一个村)的张氏家族,名气颇大,所制烧饼经常被过往商人带往外地和京城,故"马蹄烧饼"不胫而走。
3、扒糕
扒糕是用荞麦面和榆皮面做成的小圆坨,大小如烧饼。蒸熟后,夏天放在冰上镇着,谓之冰镇扒糕;冬天则放在炉铛上,加油炒热,谓之热炒扒糕。
4、饸饹面
饸饹面是一种传统的一种面食,制作者用饸饹床子(做饸饹面的工具,有漏底)把和好的荞麦面团、高粱面团(现多用小麦面团)放在饸饹床子里,并坐在杠杆上直接把面挤轧成长条在锅里煮着吃。
5、茂酱菜
保定槐茂酱菜是历史悠久的传统名菜。具有300多年历史,出产于保定市槐茂酱菜园,早在清康熙十年,就因味道鲜美而远近闻名。槐茂酱菜腌制方法相当独特,先选择品质好的鲜菜,然后配以花生仁、杏仁、核桃仁、姜丝、石花菜等,腌制成各种什锦酱菜,成品咸甜适度,既脆又嫩,是佐餐佳品。
6、卤煮鸡
卤煮鸡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传统名点,属于河北菜。形美丰满,色泽红艳,肉嫩鲜美,软而不烂,骨脆透香,食后开胃,形态丰满,味道醇香。
7豆腐丝
被人誉为“豆腐筋”的高碑店豆腐丝,以其浓郁的香味,乳黄的色泽,匀称的条股而成为独具一格的地方名吃。相传,距今300年前当地的贾、王两家就已经开始做豆腐丝了,随着食素吃斋的风行,豆腐丝成为素膳中不可缺少的菜肴。清朝在易县建陵后,帝王公侯赴陵祭祀,尝及此品,如获珍奇,遂封为宫廷御膳。
8 烙炸
烙炸是河北省着名的小吃。用绿豆面做成的一种煎饼。将绿豆面用水调成糊状,在微火上摊成煎饼状薄片,晾凉后即成。把烙炸切成菱形块,用开水浸透。把大料放入油勺内,炸成金黄色捞出。黄酱放入勺内,炸出酱香味后,把烙炸放入,加酱油少许。炒几下,烙炸出勺后撒上姜末即可。成品色泽酱黄,柔软细腻,香气扑鼻,味美可口。
3. 保定特色小吃都有什么
保定特色小吃有:驴肉火烧、白肉罩火烧、牛肉罩饼、烧兔排、马家老鸡铺卤煮鸡、何家烧饼。
4. 你吃过保定多少好吃的小吃
我四川人!吃过保定的高碑店豆腐丝,吃过徐水(一天一头驴)的驴肉,吃过白家牛肉罩饼,吃过曲阳烧饼,吃过天生桥的肘子(一个肘子一百多),亲自煮过保定的大烩菜!其实全河北就保定饭店的菜好吃!我说的是老实话
5. 河北美食有哪些
下面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极具特色的河北美食:
1. 保定驴肉火烧
保定驴肉火烧
俗话说,天上龙肉,地下驴肉。可见驴肉在禽肉中的地位。驴肉火烧是小吃一种,发源于河北省古城保定,广泛流传于冀中平原,其中以保定北部徐水县的漕河地区历史最为悠久。驴肉火烧为一种面食,一般为死面做成,将其在饼铛里烙熟后,架在灶头里烘烤,使其外焦里嫩,别具风味;趁热用刀劈开,加入热腾腾的熟驴肉,是最正宗的吃法。另有肉汤加淀粉熬制的焖子夹入火烧佐食,其中以保定南部定州地区的焖子最为美味和着名。
2. 高碑店豆腐丝
高碑店豆腐丝
高碑店豆腐丝是一道美味可口的汉族名菜,属于冀菜系,此菜由制作豆腐进展来的。从汉代起,高碑店一带的人们就开始制作和食用豆腐。随着佛教的兴起,佛门道教的人吃斋食素风行。于是,豆腐片、豆腐干、豆腐切、豆腐丝等豆制品也应运而生。在众多的豆制品中,豆腐丝则以其浓郁的香味,乳黄的色泽,柔韧的条规,制作的精细而别具一格,成为一种地方风味食品。其特点是色泽乳白,为成束丝状,味道咸香,最宜佐酒下饭。高碑店豆腐丝被人誉为“豆腐筋”的高碑店豆腐丝,以其浓郁的香味,乳黄的色泽,匀称的条股而成为独具一格的地方名吃。
高碑店豆腐丝,采用优质大豆,经过筛选、浸泡、磨浆、煮沸、去渣、凝固、压片、切丝、卤煮、捆把10道工序制成风味独特的五香豆腐丝,是老幼皆宜、家肴游膳之佐餐佳品,有“素食之首”之美誉。 风味独一无二,是高碑店的特有食品。
3. 石家庄金凤扒鸡
石家庄金凤扒鸡
金凤扒鸡最早始于1908年,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金凤扒鸡采用独特的制作工艺,用蜂蜜对鸡进行上色炸制,并用中药秘方老汤煮制。具有一定的药理功效和保健作用,上世纪80年代初,马家鸡的经营者们设计了“金凤”作为商标,并在1984年正式注册了金凤扒鸡的商标。制作扒鸡的辅料由十八味香辛料组成,而这十八味辅料均具有双重性,既是香辛料又是中草药,在《本草纲目》中都有其名。“虽几经变化,但直到现在还是沿用百年老汤,每天清汤,将浮油和陈渣去除,加续新料。配方属秘方,过去一直是单传,清除来的渣子都要用火烧掉。即使是现在,配方也只有个别人知道,制作时由专人负责配料,其他人回避。”
4. 正定八大碗
正定八大碗
正定八大碗主要包括:四荤、四素。四荤以猪肉为主,四碗肉分别精选前膀肉、中肋肉、后臀肉、肘子肉,这四碗肉用的肉料不同,每一碗肉都有名字分别为扣肘、酥肉、扣肉、方肉。四素一般选料为萝卜、海带、粉条、豆腐为主。八大碗不仅选料精良,做工更是讲究。其荤菜均是运用独特工艺先煮后蒸,按照严格的程序和工序。其技艺主要在选料、刀功、火候的掌握以及配料的选择上下功夫。正定八大碗的代表“宋记八大碗”制作技艺已被河北省列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5. 香河肉饼
香河肉饼
河肉饼是河北省香河县特产。香河肉饼是河北小吃之一,也被称为京东肉饼,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其前身可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突厥饼。其特点是皮薄,肉厚,油旺旺的,吃起来面质软和,肉鲜细嫩,符合北方人的吃喝习惯,咬得实实在在,细品且韵味悠长,既可当菜,也可做主食。这种饼好吃,是因面少,肉多。一张大饼是用一斤面、二斤肉、一斤大葱烙成的,直径二尺左右。无论从和面到制馅都极为讲究,面要和得不冷不热不软不硬,揉起来光滑柔软,擀起来得心应手,皮儿薄如纸且有弹性。
6. 平泉羊汤
平泉羊汤
平泉羊汤以羊杂配以多种佐料制作而成,选料精细,厨艺独特,味清香而醇厚,汤脂肥而不腻,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吸收,食用后回味无穷,有充润五脏,强身健体的功效。2018年8月,平泉羊汤制作技艺被列入河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7. 邯郸拽面
邯郸拽面
拽面是一道传统的特色面食小吃。流行于冀南豫北一带,以武安拽面最为有名。盐水的浓淡和面的弹性有很大关系,咸拉弹性更大,吃得滑口,高血压者禁忌。拽面选用上好的面粉,用加了适量咸盐的水和面,面要软硬适度,再在面盆内用拳头蘸水揣面,直至面、盆、手三光方可。接下来的是绕面,双手把和好的面抻直上下晃动,再一抡两头一合,面就如雪白的麻花一样扭在一起,如此多次,绕好的面就十分地富有弹性和劲道。绕好的面再放入面盆里稍微醒一醒。老拽面好吃不好吃,劲道不劲道,关键就在这几步。再就是擀面、拽面、煮面,捞出来吃面。
8. 张家口莜面
张家口莜面
莜面是由莜麦加工而成的面粉,在山西、内蒙古,河北坝上地区也是莜麦面食品的统称。莜面中含有钙、磷、铁、核黄素等多种人体需要的营养元素和药物成分,可以治疗和预防糖尿病、冠心病、动脉硬化、高血压等多种疾病。同时莜面中含有一种特殊物质——亚油酸,它对于人体新陈代谢具有明显的功效。
莜面是“张家口三宝”之一,张家口莜面是塞外人民生活中有最重要的饮食,如今,莜面以其特有的营养价值、保健功能和独特口味广受喜爱。
9. 柴沟堡熏肉
柴沟堡熏肉
柴沟堡熏肉是有名的熟肉制品,是河北省怀安县柴沟堡镇传统的汉族名吃,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它用柏木熏制而成,肥不腻口、瘦不塞齿是其一绝,且皮烂肉嫩,表里一致,色泽鲜艳,味道醇香,肥不腻口,瘦不塞齿,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品种主要有熏猪肉(五花肉、猪头、猪排骨、下水),熏羊肉、熏鸡肉、熏兔肉、熏狗肉等,以“玺”字号熏肉最为有名。柴沟堡熏肉曾先后两次评为河北省优质产品。现在,怀安县已把熏肉制品加工作为立县产业来发展。现有熏肉制品作坊200多家,销售摊点300多个。
10. 沧州羊肠汤
沧州羊肠汤
羊肠汤是现在文雅一点的称呼,过去就叫羊肠子,沧州方言发音是”样尝――咋”。沧州地处华北平原的东部,回族是这里的一个主要民族,因宗教原因回族并不食用和烹饪羊的肠、血等,所以并无此忌讳的其他民族用此开发出了不少美食,沧州小吃羊肠子便是代表。
佐料主要有白芷、肉桂、草果、陈皮、杏仁等,要按一比例适量下锅,多了则药味出头,少了则腥膻除不净。食用时,根据顾客对于肥瘦的选择,取不同种类熟羊肠、羊腹腔膜、血肠、羊蛋等在汤锅中煮熟,盛入碗中。顾客根据自己喜好加上孜然、味精、盐、香菜、香辣油等即可配合大饼或烧饼食用。羊肠汤味道浓香,咸淡适宜,入口烂熟香嫩,油而不腻,鲜而不膻,爽滑可口
6. 保定最着名的小吃是什么
驴肉火烧、定州焖子、手掰肠、骨渣丸子、高碑豆腐丝。
1、驴肉火烧
驴肉火烧是流行于华北地区的着名小吃,主要有起源于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县的漕河驴肉火烧和河北省沧州市的河间驴肉火烧。把熟驴肉夹到火烧里食用,火烧口感酥脆,驴肉肥而不腻,回味醇厚。
2、定州焖子
定州焖子是河北定州最有名的特色小吃之一,精选的瘦肉加些许肥肉,和山药粉和一起,用肉汤熬制,然后蒸熟。
3、手掰肠
定州人只管它叫肠子,但流传到国内其他地方的时候更名为了手掰肠。肠肉色泽透红养眼,肉质肥美软嫩。吃一口,浓郁的香味、细润的感觉占满了口腔,饱满厚实,不由人心满意足、沉溺其中。
4、骨渣丸子
骨渣丸子在蠡县民间广为流传,此菜在传统制作丸子的基础上加入脆骨,在丰富口感的的同时又增加了营养,脆骨的含钙量及高,对人体缺钙的人群有一定的辅助疗效,成菜色泽红亮.
5、高碑店豆腐丝
被人誉为“豆腐筋”的高碑店豆腐丝,以其浓郁的香味,乳黄的色泽,匀称的条股而成为独具一格的地方名吃。
(6)高碑店最好吃饺子扩展阅读:
1、保定,古称上谷、保州、靴城、保府,位于河北省中部、太行山东麓,是京津冀地区中心城市之一,素有“北控三关,南达九省,畿辅重地,都南屏翰”之称。今保定之名意为“保卫大都,安定天下”,保定向来是“京畿重地”“首都南大门”。
2、清代,保定为直隶省省会,是直隶总督驻地 ,自1669年至1968年的近三百年间,长期为河北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以及中国的区域性政治中心,新中国成立后也两度为河北省省会。保定也是传说中尧帝的故乡,有着3000多年的历史,是历史上燕国、中山国、后燕立都之地。
3、保定市总面积22190平方千米,截至2017年末,下辖5个市辖区、15个县,4个县级市(定州为省直管试点),设有1个国家级高新区,全市常住总人口1149万人。保定市拥有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等17所高校。2016年,完成生产总值3435.3亿元(含定州)。
7. 河北保定高碑店过年习俗是什么
我就是在河北保定高碑店出生的,每年过年老家都非常比城市热闹,从腊月就开始张罗过年:“二十三糖瓜黏,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宰年猪肉,二十七杀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满街走,三十晚上,除夕守岁,玩一宿。”在老家过年除了放鞭炮、放大雷子以外,还放土烟花,记得那年我舅舅带我去赶大集,买了很多土烟花回来后自己制作。特别要提到的是贴对联,贴福字,一下子全村都红遍了,家家张灯结彩,小孩都穿上过年的新衣裳,大家都相互拜年,小孩给长辈拜年要磕头,老人给孩子们压岁钱,那时也给不多,最多就2-5元,平日里家家过得都挺节俭,过年了把一年积攒下来钱都买成好吃的,炖鸡、炖肉、天天喝酒,“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盒子往家转、初四烙饼、初五包饺子捏小人”。孩子们无论去哪里工作,腊月二十八都要回到家,一年才能聚会在一起,天天有说不完的话,婶子和婆姨们一起做饭,拉家常,笑声此起彼伏。
8. 保定10大美食小吃是什么
1、驴肉火烧:驴肉火烧是源自河北保定、沧州一带的传统小吃,也是河北名吃前十名排行榜之一,保定的驴肉火烧是圆形的,而沧州的是长方形的,味道都十分可口,而且营养丰富。
9. 河北高碑店饭店有几家 分别在哪 谁能告送我
出名的大概10几家,比如,兴华饭庄、晓华饺子馆、老街坊、金街旺角、四季经典、湘渝辣鸭头、志鹏饭店、五谷杂粮大食堂、东兴涮肚、天之缘食府、鹏达世纪酒店等。
主要分布在东大街和团结路一带。
10. 关于高碑店过去和现在的变化
高碑店村在辽金时曾作为漕运河码头、皇粮商品的集散地而盛极一时。但时过境迁,曾经的集散地早已不复存在,传统民俗文化——踩高跷、抖空竹、糊灯笼、扭秧歌、打腰鼓则成为高碑店村的名片。正是凭借这一特色,古村高碑店15户人家被北京奥组委认定为“奥运人家”。
走在村里的小路上,并没有感觉到它与以往去过的村子有何不同。但在拜访了一家家门口挂着“北京市民俗旅游接待户”牌子的农家后,才真切地体会到高碑店村“奥运人家”所独具的魅力。
家家有绝活
“咱村15个民俗旅游接待户这次能够顺利入选,除了基本条件符合《奥运人家标准》外,最大的一个优势就是老北京民俗文化。”高碑店村有关负责人自豪地说,“‘房东家的饺子好吃,街头的秧歌好玩,村里的中国文化项目耐看!’这几乎是所有投宿高碑店村民俗旅游接待户的老外的共同感受。”。
在“高跷世家”张大妈家里,靠墙的平台上摆满了她儿子林泽帅前往世界各地表演高跷的照片。“这是在伦敦的鸽子广场,那是在美国旧金山的唐人街,旁边那张是在澳大利亚的悉尼。”谈起这些照片,张大妈如数家珍。
据张大妈介绍,高跷会是高碑店村的特色,起始于光绪十二年,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俺家为北京奥运会已经准备几年了,一定要通过奥运会,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展现给外国游客,为祖国争光。”
而编号为0053的“奥运人家”女主人、60岁的康庆芳大妈则能够抖一手好空竹。“外宾来了之后,我一定会给他们露一手,让他们瞧瞧咱老北京的传统体育活动。”康大妈兴奋地说。
2006年,高碑店村以“国际民俗接待村”的身份迎来了第一批外国客人。康大妈的空竹抖得稳、花样多,曾使许多外国游客竖起大拇指,连连赞叹。康大妈兴致勃勃地说:“外宾看见我把空竹抛得那么高,却有惊无险地从头顶上又稳稳地接住,还想和我切磋一下呢。”
居家布置别具特色
康庆芳大妈的住所是一幢200多平方米的两层小楼,没有华美的雕梁画栋,显得简洁素雅。走上二层,温馨祥和的“家”的氛围便迎面扑来:3室1厅1厨1卫的规划格外规整,阳光透过天花板的玻璃射进客厅;为奥运游客准备的客房陈设简单却一应俱全——两张单人床一尘不染,大衣柜里备用床单、枕套叠得整整齐齐;纸巾、洗漱用品、日常用具分层摆在门口精致的小架子上……
而“高跷人家”林培家里的客厅布置则更是别具特色:大客厅足有四五十平方米,靠门的一侧是一张可以让十几个人环坐的大餐桌,里边有两把太师椅,四周是木制的沙发,所有家具均是明清风格的古典家具。更让人称奇的则是各式各样的花瓶瓷器都是成对摆设的,整个大厅显示出一种大气的对称美。“这种装修风格,在高碑店村算是独一无二的,所有来过的游客都对我们家这种客厅布置赞叹不已。”看来林培对自己的“杰作”相当满意。
4000余名外国游客恋上中国味道
自2005年4月至今,高碑店村已经接待了4000余名外国游客。“我们这里的客人不仅有英国、美国、韩国、新西兰的,有的甚至来自非洲马达加斯加。”高碑店村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两年多来,张大妈家已经接待了近百名外国游客,其中给她印象最深的是日本人菊地先生。菊地先生1984年第一次来到中国,后来在中国人民大学学习了汉语,中文水平在“老外”中算是比较高的了。他之所以喜欢高碑店,是因为这里安静,村里人也很热情,对他很友好。他喜欢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经常在古典家具街里“淘宝”。
在回国前,菊地先生动情地写下了一首《今昔高碑店》歌词:“像小船那样的夏天的月亮/朦胧地倒映在湖面上/微风吹来/平静的湖面荡起层层波浪/如同乘坐在摇荡的小船中/诉说往昔的故事/悲喜交替岁月的‘郊亭’已是遗忘了的旧名/远去了的光阴/到来了的时刻/反复地追思着/‘郊亭’往日身影萦绕在脑海里/当你站在湖畔时/都市的万象灯火/像百花盛开般的倒影在水面上/追忆往昔看看今朝/今天的时光/更换了昨日的身影/这就是现在的高碑店/”菊地先生请朋友作曲,制作成光盘,送给了村委会。
据张大妈介绍,菊地先生先后在他们家住了3次,总共有大半年的时间。“这次北京奥运会期间他说还要过来住上一段呢。”(供稿单位:朝阳区农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