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特色小吃 » 鉤餌在水下什麼狀態魚最好吃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鉤餌在水下什麼狀態魚最好吃

發布時間: 2022-06-10 00:54:31

A. 釣魚調平水釣一目雙鉤在水下的狀態是什麼樣的

野釣調平水的浮標語言被認為是死口信號,調鈍。而且,在垂釣界被認為是「不但放棄了無效信號,而且存在丟失最早的有效信號」。在通常的情況中,如果你能抓住這些死口,那麼你的戰果已經相當不錯了,尤其在野外垂釣中也是這個道理。

B. 台釣,空鉤半水調三目,拉餌釣兩目或三目時 水下鉤餌分別是什麼狀態。

帶鉤半水調三目,餌料狀態好(雙餌大小、重量差別不大)的情況下,釣三目時稱為調三釣三,此時一餌觸底一餌離底。離底餌料的離地距離為實際應用子線預先設定好的鉤距。此時狀態為不靈不鈍。

台釣,空鉤半水調三目,拉餌釣兩目或三目時 水下鉤餌的狀態是:下鉤躺底 上鉤觸底,釣3目時是下鉤輕觸底,上鉤懸空。釣輕口魚。拉餌調三,釣三目,上鉤不可能懸浮。

空釣不掛,半水並不是指水的一半,而是離底二三十公分,先掛重墜找底,上推標到有目數,然後下推標二三十公分,減鉛皮,露出的目數就是調目,然後掛餌在找底。

(2)鉤餌在水下什麼狀態魚最好吃擴展閱讀:

1、選好釣位常是收獲好的關鍵。常在同一個水域,有的地方上魚很快,有的地方很久咬一次鉤,釣位不當常是原因之一。選好釣位主要憑經驗。魚有魚道,即其經常的遊行路徑,棲聚也有自己的習慣。一般地說,自然水域,如水塘、河溝、湖泊、河流等等,應選擇有水草、蘆葦的地方下鉤。事實上,人工養魚池喂料台附近是最易集結魚群的地方,特別是喂料時間的前後,道理不言自明。

2、選准釣餌。主要指所釣的魚種最喜歡吃的食物。如鯽魚之於蚯蚓、紅蟲,鯉魚之於玉米面,草魚之於蘆葦芯和螞蚱,梭魚之於海蠶,羅非魚之於小蝦等等。

C. 海竿釣魚魚鉤在水下嗎魚鉤在什麼樣的狀態才算正常

用什麼桿釣魚魚鉤都要在水下,魚總不可能從水裡蹦出來吃餌。
魚鉤的狀態,一般淡水海竿釣鯉魚、草魚、鯽魚等應該是觸底的,釣鰱魚的時候是懸浮在水中的

D. 如何判斷釣魚時,鉤餌在水底的狀態

釣魚時鉤餌在水底的狀態,可以根據以下幾點進行判斷:

1、當一鉤懸浮一鉤觸底的時候

此時浮漂承受了上鉤餌全部重量和下鉤部分餌的重量,如果此時想浮漂在掛餌後能露出目數,那麼調的目數減去釣的目數所得的目數浮力應大於上鉤餌在水裡的重量,且小於兩餌在水裡的重量,如果小於上鉤餌重量,就會出現上鉤要觸底減少重量才能抵消浮力不足。

那麼在調釣的時候就可以在半水的情況下用線組測一下一顆餌料能壓幾目,從而方便自己在後面調整餌在水底的狀態。

2、當下鉤躺底上鉤觸底的時候

由於下鉤的子線已經彎曲,此時浮漂只承受了上鉤餌全部或部分重量,如果此時想浮漂在掛餌後能露出目數,那麼調的目數減去釣的目數所得的目數浮力應小於等於上鉤餌在水裡的重量。

3、當上下鉤全部懸浮的時候

此時浮漂承受了上下鉤的全部重量,如果此時想浮漂在掛餌後能露出目數,那麼調的目數減去釣的目數所得的目數浮力應等於上鉤餌+下鉤餌在水裡的重量。

(4)鉤餌在水下什麼狀態魚最好吃擴展閱讀

釣魚注意事項

一、活動有節,勞逸適度

所謂活動有節,就是要有節制地控制活動量,不要貪釣傷身。釣魚的人,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體力強弱,選擇不同的運動量。

年輕力壯、體質好的垂釣者,叮騎自行車遠征百餘里。這種長途跋涉,實際上就是一種大運動量的田徑運動。中老年、體弱素質差的垂釣者,可乘長途汽車或火車到遠郊,然後步行三五里乃至十餘里到河川、水庫、湖泊等釣場。

二、注愈飲食

垂釣是野外活動,一般都隨身攜帶著生冷的食物,並且衛生條件較差。如果不講究飲食衛生,容易引起腸道疾病。在垂釣活動中,一定要注意飲食衛生,進食前要洗手,防止因為手不清潔而感染腸胃系統的疾病。

釣魚攜帶的食物,主食宜帶水分少的食物,如饅頭、火燒、麵包等,而不要帶水分多、帶餡的食物,如包子、餡餅等。特別是夏季,由於氣溫高,帶餡的食物很容易變饅,吃了容易發生急性腸炎等疾病。副食則以清淡為宜,夏季宜帶些西紅柿、黃瓜及鮮香可口的泡菜等。這些蔬菜,既富含營養,又有解油膩、助消化的作用。

三、注意眼衛生

在垂釣中,還應注意用眼衛生,預防視力疲勞引起的視力緊張綜合征,這點極為重要。在垂釣者特別是中老年垂釣者中,視力緊張綜合征是最常見的疾病,其典型的症狀是:看漂的時間久了,眼睛有些脹痛,看東西模糊,並有畏光、流淚的症狀。

預防的辦法是:

( l )晴天垂釣,要選眼睛不受水面反射光刺激的位置;冬季鑿冰垂釣,不要面向陽光。

( 2 )在強烈的陽光下垂釣,要戴變色眼鏡或太陽鏡。

( 3 )集中精力看漂 40 一 50 分鍾後,要使眼睛休息 5 一 10 分鍾。休息的方法,可以閉目養神,也可以眺望遠方,看看綠色的植物,使眼睛得到休息。

( 4 )中老年垂釣,可選用粗大一些的漂。用投竿垂釣時,可不用看竿尖顫動獲得魚兒上鉤信號的釣法,改用在竿尖掛小鈴的方法,魚兒吞鉤時,牽動釣線,小鈴會發出聲響信號。這樣可使眼睛得到充分的休息,可有效地預防視力緊張綜合征的發生。

四、注愈禦寒防署

所謂禦寒防暑,是指冬季垂釣要注意防寒保暖;夏季垂釣要預防中著。

身體健康的釣魚者,也應隨身帶些葯物,如仁丹、十滴水、創可貼、止痛片、風油精、蛇葯片等,以防中暑、毒蟲叮咬,或受皮外傷時應急。

五、注意人身安全

俗話說:「寧繞十里遠,不走一步險。」這固然是誇張的說法,但也向人們揭示了不要輕易涉險的道理。垂釣者往往由於得魚心切,不顧山路險阻,貿然抄近路而行,這是萬萬不可的,尤其是有的人穿著塑料底鞋和皮鞋,走路不防滑,更不宜涉險而行。如果發生從山上滑倒滾下的情況,也不要慌亂,切記頭腦應保持清醒,將四肢猛然橫向張開,可加大接觸面積,尚能險中求安。

E. 台釣鉤落底什麼狀態最好

台釣雙鉤在水底什麼狀態最好,浮漂最知道——能正確反映魚吃食的信號,有信號能逮住魚即為好。
以台釣中的底釣來說,底鉤完全落底,上鉤輕觸底的「一拖一觸」,是大家公認的「中間狀態」,從這個狀態向上或向下找,即向靈敏或向遲鈍找,既能找到最合理的狀態。當然,這個說法,是建立在「餌料的狀態適當」這個前提下的,否則答案不成立。
以台釣鯽魚的線組來說,硬尾漂調4、5目釣2、3目,軟尾漂調3目多釣3目多。以台釣混養魚——即大魚來說,由於鉤餌較大,調8、9目,釣2、3目,即可以視為接近「最好」的中間狀態。

F. 請問高手們,釣魚的時候,雙鉤在水下是什麼狀態,是雙鉤到底,還是1鉤底,1鉤懸,還是雙鉤離地~!常用那種

一般情況下一鉤到底、一鉤懸底比較好,此乃台釣法基本狀態,需要事先調整好浮漂與鉤墜;

不過在水庫也不一定要絕對達到這種狀態。因為與魚池相比,水庫面積大、水情、漁情都比較復雜,水底也不象魚池那樣平坦,有的地方有亂石、雜草、浮萍、樹枝甚至有時候灌溉呈現流動等;還有漁情也比較復雜,不僅種類多而且大小有懸殊;還有即使在家調得多好,但水庫釣魚隨時要更換釣餌和釣位,餌料重量、水底凹凸深淺都有變化;

因此從理論上說釣鯽魚最好是如所述狀態,但由於水庫有異於魚池,也不一定非得達到,可多准備幾副鉤組,包括線徑、長短不一的,釣鯽魚一般是小鉤細線,但因為水庫隨時都有鯉魚、草魚、鯿魚等光顧且有大有小,因此需適當大一點的線組,比如2#主線、1.5#子線等搭配,也可單鉤釣,大漂、重墜尤其是釣遠,還可以長桿短線;

同時帶幾只海竿有助於漁獲,爆炸鉤、串鉤都使上;

相對來說如果開口比較好上魚比較快鈍一點也可以,如果釣滑魚可靈一點,還有的時候根據天氣隨時調整,比如氣溫、氣壓、風速、晴雨天等。

------------------------------------------------------------------------------------------------

G. 請教台釣調4釣4鉤餌在水底的狀態

下鉤全重觸底非躺底,子線不彎曲,上鉤懸浮離地不觸底。

拓展:

1、簡介:

調四釣二是一種釣魚手法,指調標的時候空鉤半水調四目,即示標露出水面四目;釣的時候掛上雙餌,調整浮漂位置,使示標露出二目,調四釣二掛實際垂釣大小的餌料,釣目調整到兩目。

調四釣二的實現要求台釣對水底的地勢要求很高,最好是平的,不平的話,每次拋竿釣目會有變化的,影響釣魚,第一步是掛大鉛墜找底後確定釣點,釣點的"前後左右"是否平整必須探好,做到心中有數。

2、調四釣二調釣過程力學分析:

台釣調釣力學分析很重要,因為鉤在水底狀態看不見,完全是力作用的結果,不知鉤餌在水底的狀態可以說很難理解到台釣的精髓。理解鉤餌在水底狀態光靠想像很容易出錯,現以調四釣二為例和大家一起分析下各種力的作用及餌料狀態。

要分析調釣過程各種力的作用結果,必須要有前提條件,沒有明確前提條件的力學分析會出現分歧而無法討論。比如,帶鉤調釣和不帶鉤調釣的分析結果就不同,所以沒明確前提條件的分析是無本之木、無根之水,無法論斷的。

3、前提條件

帶鉤調漂(不帶餌);浮漂為硬尾(常見粗細);鉤,袖3#,單鉤重1.5目;餌,普通鯽魚餌,單餌重2目(小黃豆大小,並假設餌重在調釣過程中保持不變)。

4、分析目標

調四釣二過程力學呈現及鉤餌狀態。

H. 怎樣才能把握好餌料的最佳狀態

如今的釣魚活動商品餌大行其道,懸墜釣魚更是如此,說白了主要是區別於傳統餌誘釣分離而商品餌是把這兩者有機的結合起來,從而形成強強聯手之勢而被廣大釣友所接受。但是,大多數釣手都是有傳統轉型過來,因此有些釣手雖然掌握了一定的懸墜釣技術,但是在使用餌料方面,理解認識還是不夠充分,從而造成走了不少彎路,但在這條路上有沒有什麼捷徑可走,只能靠釣手平時一點一點的經驗積累來完成。所以說作為釣手應該憑經驗從誘魚效果,手感,魚口和適口性來認識它。經驗,技術左右著釣手,魚餌要感動魚,先要感到釣手。要與釣手的經驗技術相一致。給魚兒做一份美餐,關鍵在於廚師。 那麼作為一名合格的廚師這樣才能調配出比較理想的餌料?我認為要想調配出比較理想的餌料要先從餌料的狀態,味型入手,下面先講餌料的狀態(關於餌料的味型,以後再作講解) 從根本上講,不管什麼牌子的餌料,每一款餌料都可分為基礎餌和狀態餌。基礎餌比如:天元的紅魔,老鬼的918,冬鯽,腥鯽,龍王恨的藍鯽,黃鯽等。狀態餌主要有比如:各種雪花粉,拉絲粉,老鬼速攻,龍王恨的速勝者,天元的一木鯽等。基礎餌主要靠味道誘魚,而狀態餌作為添加到基礎餌里的輔料,主要起著提高餌料手感,魚口,適口性等狀態的至關重要的作用,釣鯽魚尤其如此。 因此,要想調配出比較理想的餌料狀態,就必須先認識餌料的霧化,融散,持鉤,比重等特殊的物理性質。 所謂霧化就是指餌料入水後在運行的過程中,餌了中的細小顆粒脫離餌團主體,逐漸融散於水,並在魚鉤的運動軌跡中形成一道自上而下霧狀帶的現象。 融散是指餌料到位後在水的作用下,餌料中的成分由外到內逐層脫落的現象。霧化和融散是相輔相成的,認識餌料霧化,了解餌料融散能力,從表面上看兩者都是餌料中的部分成分脫離餌團的現象兩者好象是一回事,其實是有區別的。(1)具有霧化能力的餌料多數是經過膨化處理或是添加了經過膨化處理的添加劑,而融散是任何麵食都具有的特性,只不過不同的餌料融散快慢不同罷了。(2)霧化主要表現在餌料由上而下的運動過程中,融散現象主要是在餌料到位靜止後出現。(3)一般具有霧化能力的餌料在霧化的同時,餌團體積會進一步膨脹增大。而這種膨脹會使餌團內外的細小顆粒同時脫落溶解於水。而融散使餌料中的顆粒等成分有外到內逐步脫離,這一過程會使餌團體積減小。 不同的魚情適用不同的霧化狀態,競技比賽釣手對霧化情有獨鍾,在賽場上主釣對象為鯽魚時大家都會不約而同的選擇霧化狀態最佳的拉餌,並讓餌料在水的中上層霧化,這是由魚的密度所決定的。但在野釣與競技釣對霧化的要求截然不同,野釣魚稀,水面上的雜魚多,過度霧化有時會適得其反。拉餌雖然有優勢,但也有不足,不少人釣不好的主要原因就是太看重霧化。拉餌把魚的泳層攪亂了,假口自然就多,不中魚在情理之中,有搓餌,始終將魚控制在水的底層,魚聚多了吃口自然就多。霧化是需要的但不是萬能的,他的優點更多的體現在誘魚的層面。在懸墜釣鯽魚技術上,我們不能否認霧花的作用。能夠保持接連不斷的上魚,尤其當餌料從水體上層入水時。餌料中的細小顆粒能迅速從餌團上脫離,使釣餌的誘魚成分得到迅速傳播,擴大了釣點的作用,對誘魚產生了積極意義。但在霧化這個問題上我們必須認識魚餌霧化的利弊 ,正確把握尺度,切勿濫用,必須根據所釣水深,對象魚,釣法來合理選擇使用霧化,這樣才能釣有所獲,否則只能適得其反。 持鉤性是指釣餌在魚鉤上的附著能力和持續時間。餌料黏度大持鉤性就強,黏度小持鉤性就弱。不同狀態的餌料有著不同附著能力和持續時間。從現象上看懸墜釣餌多數都是經過膨化處理的,都具有霧化和融散的特性。所不同的是餌中的成分不一致,這就產生了各種 魚餌持鉤性的差別,而這種差別是微妙的。有的餌使用中不需要任何添加劑就能保持很強的持鉤性,而有的餌必須添加經過膨化處理的添加劑才可以,否則無法使用。餌料的霧化作用更多地體現在誘魚的層面上。而持鉤性則表現在釣魚的行為上。懸墜釣既是誘也是釣,誘釣合一,這就告訴我們不能否認霧化的作用,更不能否定餌料的持鉤性,因此,在掌握餌料霧化的基礎上,合理應用是基本要求,一味強調霧化而忽略餌料的持鉤性也是失誤。 比重是指餌料在入水下落過程中速度的快慢。下落速度快,餌料比重就大,所壓浮標的示目就多,反之則輕,所壓浮標目數就少。他是有魚餌所用的材料決定的,也與對水量的多少有關。釣手必須根據所釣魚種的大小,釣法,魚情水情將不同比重的餌料互相進行搭配來達到調整餌料比重的要求,這點也是不容忽視的。 了解了以上幾點餌了的物理特性,我相信大家在調配餌料狀態的時候就可以綜合考慮,行之有效,有針對性地對有著不同物理狀態的餌料互相進行合理搭配,從而達到餌料的最佳狀態和效果。 如今的釣魚活動商品餌大行其道,懸墜釣魚更是如此,說白了主要是區別於傳統餌誘釣分離而商品餌是把這兩者有機的結合起來,從而形成強強聯手之勢而被廣大釣友所接受。但是,大多數釣手都是有傳統轉型過來,因此有些釣手雖然掌握了一定的懸墜釣技術,但是在使用餌料方面,理解認識還是不夠充分,從而造成走了不少彎路,但在這條路上有沒有什麼捷徑可走,只能靠釣手平時一點一點的經驗積累來完成。所以說作為釣手應該憑經驗從誘魚效果,手感,魚口和適口性來認識它。經驗,技術左右著釣手,魚餌要感動魚,先要感到釣手。要與釣手的經驗技術相一致。給魚兒做一份美餐,關鍵在於廚師。 那麼作為一名合格的廚師這樣才能調配出比較理想的餌料?我認為要想調配出比較理想的餌料要先從餌料的狀態,味型入手,下面先講餌料的狀態(關於餌料的味型,以後再作講解) 從根本上講,不管什麼牌子的餌料,每一款餌料都可分為基礎餌和狀態餌。基礎餌比如:天元的紅魔,老鬼的918,冬鯽,腥鯽,龍王恨的藍鯽,黃鯽等。狀態餌主要有比如:各種雪花粉,拉絲粉,老鬼速攻,龍王恨的速勝者,天元的一木鯽等。基礎餌主要靠味道誘魚,而狀態餌作為添加到基礎餌里的輔料,主要起著提高餌料手感,魚口,適口性等狀態的至關重要的作用,釣鯽魚尤其如此。 因此,要想調配出比較理想的餌料狀態,就必須先認識餌料的霧化,融散,持鉤,比重等特殊的物理性質。 所謂霧化就是指餌料入水後在運行的過程中,餌了中的細小顆粒脫離餌團主體,逐漸融散於水,並在魚鉤的運動軌跡中形成一道自上而下霧狀帶的現象。 融散是指餌料到位後在水的作用下,餌料中的成分由外到內逐層脫落的現象。霧化和融散是相輔相成的,認識餌料霧化,了解餌料融散能力,從表面上看兩者都是餌料中的部分成分脫離餌團的現象兩者好象是一回事,其實是有區別的。(1)具有霧化能力的餌料多數是經過膨化處理或是添加了經過膨化處理的添加劑,而融散是任何麵食都具有的特性,只不過不同的餌料融散快慢不同罷了。(2)霧化主要表現在餌料由上而下的運動過程中,融散現象主要是在餌料到位靜止後出現。(3)一般具有霧化能力的餌料在霧化的同時,餌團體積會進一步膨脹增大。而這種膨脹會使餌團內外的細小顆粒同時脫落溶解於水。而融散使餌料中的顆粒等成分有外到內逐步脫離,這一過程會使餌團體積減小。 不同的魚情適用不同的霧化狀態,競技比賽釣手對霧化情有獨鍾,在賽場上主釣對象為鯽魚時大家都會不約而同的選擇霧化狀態最佳的拉餌,並讓餌料在水的中上層霧化,這是由魚的密度所決定的。但在野釣與競技釣對霧化的要求截然不同,野釣魚稀,水面上的雜魚多,過度霧化有時會適得其反。拉餌雖然有優勢,但也有不足,不少人釣不好的主要原因就是太看重霧化。拉餌把魚的泳層攪亂了,假口自然就多,不中魚在情理之中,有搓餌,始終將魚控制在水的底層,魚聚多了吃口自然就多。霧化是需要的但不是萬能的,他的優點更多的體現在誘魚的層面。在懸墜釣鯽魚技術上,我們不能否認霧花的作用。能夠保持接連不斷的上魚,尤其當餌料從水體上層入水時。餌料中的細小顆粒能迅速從餌團上脫離,使釣餌的誘魚成分得到迅速傳播,擴大了釣點的作用,對誘魚產生了積極意義。但在霧化這個問題上我們必須認識魚餌霧化的利弊 ,正確把握尺度,切勿濫用,必須根據所釣水深,對象魚,釣法來合理選擇使用霧化,這樣才能釣有所獲,否則只能適得其反。 持鉤性是指釣餌在魚鉤上的附著能力和持續時間。餌料黏度大持鉤性就強,黏度小持鉤性就弱。不同狀態的餌料有著不同附著能力和持續時間。從現象上看懸墜釣餌多數都是經過膨化處理的,都具有霧化和融散的特性。所不同的是餌中的成分不一致,這就產生了各種 魚餌持鉤性的差別,而這種差別是微妙的。有的餌使用中不需要任何添加劑就能保持很強的持鉤性,而有的餌必須添加經過膨化處理的添加劑才可以,否則無法使用。餌料的霧化作用更多地體現在誘魚的層面上。而持鉤性則表現在釣魚的行為上。懸墜釣既是誘也是釣,誘釣合一,這就告訴我們不能否認霧化的作用,更不能否定餌料的持鉤性,因此,在掌握餌料霧化的基礎上,合理應用是基本要求,一味強調霧化而忽略餌料的持鉤性也是失誤。 比重是指餌料在入水下落過程中速度的快慢。下落速度快,餌料比重就大,所壓浮標的示目就多,反之則輕,所壓浮標目數就少。他是有魚餌所用的材料決定的,也與對水量的多少有關。釣手必須根據所釣魚種的大小,釣法,魚情水情將不同比重的餌料互相進行搭配來達到調整餌料比重的要求,這點也是不容忽視的。 了解了以上幾點餌了的物理特性,我相信大家在調配餌料狀態的時候就可以綜合考慮,行之有效,有針對性地對有著不同物理狀態的餌料互相進行合理搭配,從而達到餌料的最佳狀態和效果。

I. 鉤耳漂在水下什麼狀態

帶鉤半水調三目,餌料狀態好(雙餌大小、重量差別不大)的情況下,釣三目時稱為調三釣三,此時一餌觸底一餌離底。離底餌料的離地距離為實際應用子線預先設定好的鉤距。此時狀態為不靈不鈍。

台釣,空鉤半水調三目,拉餌釣兩目或三目時 水下鉤餌的狀態是:下鉤躺底 上鉤觸底,釣3目時是下鉤輕觸底,上鉤懸空。釣輕口魚。拉餌調三,釣三目,上鉤不可能懸浮。

空釣不掛,半水並不是指水的一半,而是離底二三十公分,先掛重墜找底,上推標到有目數,然後下推標二三十公分,減鉛皮,露出的目數就是調目,然後掛餌在找底。

釣鯽魚技巧:

在夏季的陰天或者雨前,水中沒有足夠的氧氣,棲息於水底的魚就會游到氧氣比較豐富的水域中活動,它們就會因此游到水域的中上層進行長時間的活動。

此時只需要找到氧氣豐富的水層垂釣就行,通常都能夠有非常不錯的收獲。還有在肥水的魚塘垂釣時,一定要釣半水,這樣才能釣到鯽魚。

到了暮春的時候,水草都變得非常茂盛,上面長滿了嫩芽和嫩葉,此時會吸引大量的鯽魚前來覓食和繁殖,它們在不受外界的影響下會長時間在水草叢中棲息。如果要在此時的水草處垂釣,就需要把鉤放入草洞或者草縫之中。

大風天氣一旦來臨,就會掀起一陣陣的漣漪,這樣會使得水溫逐漸下降,從而增加水中的氧氣含量。還有在下風口處的水面上會有很多浮游生物、昆蟲和草籽,此時會吸引大量的鯽魚前來覓食,它們會經常在下風口的中上層水域覓食和活動。

J. 水庫怎麼釣鯽魚用什麼餌料好調成什麼狀態

(1)選窩點。造魚窩最關鍵的一點是窩點的選擇。窩點的好與差直接關繫到釣獲量的多少和魚個頭的大小。選點前,要了解魚情、水情,魚窩要選建在有魚且避風向陽的陡岸邊;水域較深的河道、坑塘邊;也可以選擇在水下有木樁、沉船等障礙物的附近;河底的深槽溝、凹坑處也是極佳的好窩點。
(2)備料。每個魚窩的建造,要准備8~10根無枝葉的蘆竹或其他較直的小竹竿,長度根據窩子水域的深淺而定,一般以竿插牢河底,竿尖露出水面10~15厘米為宜。樹枝、扁豆藤、豇豆藤、干雜草50~60千克,准備一條小船備用。
(3)建魚窩。撐船在選好的窩點中插入一支竹竿,用鐵鍬或釘粗等工具把窩點下的污泥及雜物清理掉,然後以竹竿為圓心,在直徑60厘米的圓周上均勻插上8~10根竹竿。竿尖向四周傾斜,使露出水面的竿尖固成圓周,直徑在80厘米左右,呈喇叭形,防止提魚線纏竹竿。竹竿的四周投放枝藤雜草。放置的順序是:先技放樹枝條,再放豆藤,後放一層雜草,最後再用一些樹枝壓在雜草上面,整個厚度為50~60厘米。每個入造窩以3~4米2為宜。以後每周向窩中投些食餌,魚入窩後既有食可吃,又有越冬藏身之處,這樣更能吸引魚長期留在安樂窩中。
(4)垂釣氣候。春季氣候溫度對魚類攝食影響很大,應選擇在風和,日麗、溫度偏高的晴天垂釣。魚比平時更貪食,極易上鉤。
(5)誘餌。誘餌以香為主,將麥麩、稻糠分別用文火炒香,垂釣前與小米、菜籽餅粉拌勻,加水適量攥成團,用打窩器將餌團投入入選魚窩,半小時後即可開竿垂釣。
(6)垂釣。垂釣釣餌以紅蚯蚓、紅蟲為佳,用中、硬調手竿垂釣,目的是當魚兒食餌吞鉤後能迅速將魚提離水下的草窩,再用抄網抄取。個頭不大的魚可直接提魚上岸,千萬不能讓魚帶鉤鑽進樹枝之中而破壞窩點,甚至損鉤丟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