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特色小吃 » 泰國大米為什麼很好吃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泰國大米為什麼很好吃

發布時間: 2022-06-08 10:55:55

A. 泰國大米好吃嗎

我認為泰國的大米很好吃,因為泰國的大米他不是大米,他叫香米,上次去泰國時帶回來了一些,而且吃起來口感特別好,是地地道道的那種香蜜。做出來的飯味兒特別香,像他那種米粒兒是長長的。

B. 泰國大米好吃還是東北大米好吃二者有什麼區別

東北大米和泰國大米相對比,我認為泰國大米會更好吃一些,因為泰國大米的價格也要高一些。但是在生活中很多人在買米的時候往往都會選擇購買東北大米,因為家庭當中常吃的一些米,就要選擇價格便宜一點的。東北大米和泰國大米之間的最大區別主要是在米粒上面,東北大米一般都是以圓粒的大米為主。而泰國大米形狀更長一些,泰國大米煮出來的口感會帶有明日當中的清香感。

很多人在去沙縣小吃裡面吃飯的時候,都會覺得沙縣小吃裡面的米也都非常的好吃,大多數沙縣小吃外面專用的米都是當地自產直銷的品種為主。由於東北大米運送的過程中也會增加運輸費,選擇當地種植的水稻,大米也非常的好吃。尤其是在每一年水稻成熟的季節有了新米,上市都會想要第一時間品嘗新米,新米和陳米之間的味道也會有很大的區別。

C. 為什麼泰國香米做出來的煲仔飯,味道要比普通大米更好

有很大的區別,且聽我細細道來。

同時泰國香米的加工技術和我國大米也不同。主要是採取先煮後烘再碾的精米加工技術,即將剛收獲的生谷經一定程度蒸煮、烘乾後再碾成米,此外,泰國出口米的加工機械也很講究。這樣加工出來的大米,比起自然曬干後再碾磨加工的大米顯得更油亮,不易粹,能明顯提高整精米率,米也較耐貯存。美中不足的是穀粒由於蒸煮過,米已失漿,重新煮熟味道自然會淡一些,比不上生谷碾出的米香甜爽滑。

泰國米最好燜著吃或炒著吃,米飯將香氣四溢,口感軟糯。

所以自己個人口味的選擇,購買合適的大米。

D. 淮南產泰國香米為什麼好吃

因為其優越的地理環境。淮南屬於熱帶季風氣候,熱帶季風氣候下適宜的溫度,較好的濕度,造成了泰國香米很好吃。

E. 為什麼泰國的大米那麼好

泰國科學家近日宣布,他們已經分析獲得了泰國香米基因圖譜中的「致香」基因,並且已經在美國專利與商標局申請了專利,准備人工改良其他普通大米使之可以具有香米的獨特芳香。
泰國大米基因項目負責人阿皮差?旺納威吉29日在曼谷表示,自去年底泰國國家基因工程中心和泰國農業大學攜手繪制出泰國茉莉花香米的基因圖譜後,科學家們一直在研究圖譜中的「致香」環節。這一難點的突破有助於農產品的改良。泰國國家基因工程中心主任馬拉格?探提差龍說,為了研究泰國茉莉花香米,研究人員用數月時間終於在其基因圖譜中找到了引發這種香米散發出獨特茉莉花香的基因片斷。他說,通過類比移植的方法可以使其他品種的大米也散發出香米的氣味。馬拉格說,香米之所以香是因為發生了基因突變,香米實際上包含有非正常基因。以泰國茉莉花香米為例,在它的基因圖譜中,有8個基因處於「停工」狀態。也就是說,這8個形同擺設的基因正是引發這種大米散發出茉莉花香的最主要原因。
大米基因組由約5000個基因組成。泰國科學家說,他們目前正在研究,是否可以將其他大米基因組中相同位置的8個基因「人工破壞」,使其處於「停工」狀態,從而達到改普通米為香米的目的。馬拉格說,這一發現對於泰國農業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通過相同的方法,一些普通品種的玉米、稻穀、小麥、豆子和椰子都可以得到人工改良,從而提高質量和產量。

F. 為什麼泰國出產大米那麼好

去泰國出差幾次,當地的大米聞著挺香,但是吃起來口感確實不怎麼好,南方秈米沒有嚼頭,入口就化了那種,不知道為什麼很多人都認為那邊大米好

G. 泰國大米為什麼好吃從地理方面答 例如氣候 水分 土壤等大神們幫幫忙

自然條件:泰國所在的中南半島是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光熱水資源充足。平原地形,地勢平坦,且地處河流沖積平原,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有利於發展耕作業。 社會經濟條件:有廉價的勞動力,有利於精耕細作。種植歷史悠久,有豐富的耕作經驗。

記得採納啊

H. 為什麼泰國香米比其他米口感好,有什麼原因嗎

我沒覺得泰國香米更好吃啊,我覺得還是東北大米的口感更好一些,可能是吃慣了,作為一個東北人,幾乎每天都吃東北大米,下面就給大家介紹幾款我家裡常吃的東北大米,都是很好吃營養價值很高的,大家可以做個參考。

I. 都說泰國米好吃, 那他和中國的米有什麼不同了

主要的營養成分沒有什麼不同,泰國米主要是通過基因工程使大米變香。

J. 泰國香米很好吃,為何我國沒有大規模種植

吃進口大迷,如今成了富人的的選擇,而在國內各大超市,可出售進口大米品種很多。別以為,這是現代才有的事情,也不是什麼時尚。早在北宋時中國即從今泰國、越南等地調稻米了,也就是說,中國人最晚在宋代已開始吃進口大米。

前兩年,中國「高鐵換大米」成為國際新聞。其實,中國從泰國進口大米,有久遠的歷史,並非現代才開始。在清朝前期,中國已大批量地調進「泰國大米」。

泰國有5000多年的種植水稻歷史。為什麼泰國米好吃?泰國具有特殊的水稻生長條件,十分適宜,尤其在水稻揚花期間,氣候涼爽,陽光明媚。在水稻灌漿期間土壤中漸漸降低的濕度,對香味的產生及積累,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泰國大米為什麼「香」,全在這個生長環境。因為環境獨特,同樣品種的水稻,在別的地方就長不出同樣的品味。

中國人如果能將國外大米販進國內,還能獲得官銜。如福建省,如果前往暹邏、占城等國運米回漳、泉二府接濟民食的,獎勵優厚——

凡進口大米在1000-2000石的,生監給予吏目職銜,一般商人給予九品頂戴;2000-4000石的,生監授予主簿職銜,一般商人授予八品頂戴;4000-6000石的,生監授予縣丞職銜,一般商人賞給七品頂戴;6000-10000石的,生監可以獲得州判職銜。

由於朝廷鼓勵進口大米,在清朝,「進口米飯」端上了中國老百姓的餐桌,已很平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