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夏天白骨湯怎麼做好吃
食材
主料玉米500克排骨500克胡蘿卜200克 輔料生薑適量蔥適量鹽適量
步驟
玉米排骨湯的做法步驟11.排骨洗凈備用
玉米排骨湯的做法步驟22.鍋里燒水,把排骨焯一下,焯時加一點生薑
玉米排骨湯的做法步驟33.胡蘿卜切塊
玉米排骨湯的做法步驟44.玉米切塊
玉米排骨湯的做法步驟55.把玉米,排骨,胡蘿卜,生薑一起放近壓力鍋,加熱水壓20分鍾就好
㈡ 白骨怎麼煮好吃
拿去燉,燉個5小時,加排骨。玉米
㈢ 白骨怎麼燒好吃美食天下
用料
主料
蘑菇適量
菠菜適量
胡蘿卜適量
輔料
雞蛋清
適量
紅薯澱粉
適量
調料
食鹽
少許
生抽
適量
高湯
適量
家常雞蛋白骨的做法
1.提前將花菇泡發
2.花菇切碎,胡蘿卜切碎、青菜切碎備用(如果給寶寶喝的話可以將材料切成碎沫)
3.(提前將大骨頭熬成高湯備用)鍋中加入高湯燒開,放入花菇、胡蘿卜碎煮熟,放入青菜碎
4.紅薯澱粉加入清水調勻,倒入鍋中攪勻,沸騰後將攪打均勻的蛋清倒入鍋中快速用筷子攪拌成碎蛋花,調入生抽、鹽即可
㈣ 白骨怎樣做好吃
中式炸醬面
1。先買一袋干黃醬(一小袋即可,如果是兩個人的話)
2。回家把干黃醬倒出來(多少視你的食量而定)放在一個碗里。然後用水(生水就可)
慢慢調勻
3。肉切成小丁(最好是有一點肥的,比較香)丁越小越好?蔥切成末,備用。
4。油鍋燒熱,倒油。多少視你的喜好而定。當然不要太少了,否則粘鍋
5。待油燒熱後,放入肉丁,煸一煸。
6。待肉丁8成熟時,把調好的醬倒入鍋內。這時的火要調成小火
7。在小火上慢慢熬醬,用鍋鏟不斷攪動,以免粘鍋。同時視醬的稠稀添加適量的水。
8。將切好的蔥末倒入鍋內,並打兩個雞蛋(半袋干黃醬放兩個雞蛋比較合適)放入醬
內,用鍋鏟攪勻。
9。待醬出香味,色澤變成油亮的微黃色時關火,把醬出鍋。(熬醬的時間越長越好,
因為就可以把黃醬中的油逼出來了)
10。吃不了的醬(熬好的),放在碗里,上覆保鮮膜放入冰箱內保存,下次再吃。
最好不要放在露天,以免生毛。
注意:熬醬時千萬別放鹽!!!因為醬本身就是鹹的。
其一
炸醬面的醬有雞蛋醬,有肉醬的,看你喜歡吃那種醬。
雞蛋醬的做法:雞蛋一個攪拌好、蔥末、薑末、辣椒丁、油、大醬;炒鍋油燒開放入配料翻炒幾下,到入大醬,再炒2-3分鍾,盛出即可。
肉醬的做法:肉丁(牛肉等)、蔥末、薑末、辣椒丁、油、大醬;炒鍋油燒開放入配料翻炒幾下,到入大醬,再炒2-3分鍾,盛出即可。
補充一下:醬要用甜面醬(也有人愛吃干黃醬),炒醬以30分鍾左右為宜!
其2
炸醬面以肉醬為好。肉:豬肉7精3肥(可帶皮,可不帶)、醬:「一定」要用「甜面醬」。
做法:擱油(多),編肉8、9成熟,擱醬,其間不停的攪拌,待醬6、7成熟,加水(視醬量而定)繼續攪拌,當醬冒泡時基本已經熟了。關火,擱蔥花(如果開始擱,現在早就糊了,更別提蔥香味了)
編肉一變色就放醬,小火,熬制蜂窩狀最佳。
火大容易把鍋(糊鍋底),覺得醬熟,放蔥花,攪拌至無生蔥味,關火,起鍋。
其3(在1和2上補充)
黃醬和甜面醬要混著放,大概一半一半,這樣又有黃醬的鹹味,又不會有它的醬臭味。油要多。肉要肥三瘦七,分開剁,肥肉切丁,筷子頭大小,瘦肉稍小一些,但不要切成肉末。先下肥肉,再下瘦肉。炒醬時,一定要炒到醬和油分開,兩者互不融合,這樣才會有肥肉的油香和瘦肉的干香。
另外,要熬的時間長一點兒,並不是鍋開就下火,而且可以放點土豆丁,用土豆的澱粉來提高肉的香味!
㈤ 大骨頭怎麼燉好吃又簡單
圖1/3
骨頭湯能起到抗衰老的作用。這是由於人體骨胳中最重要的是骨髓,血液中的紅、白細胞等就是在骨髓中形成的,隨著年齡的增大和機體的老化,骨髓製造紅、白細胞的功能逐漸衰退,骨髓功能降低,直接影響到人體新陳代謝的能力。而骨頭湯中含有的膠原蛋白正好能增強人體製造血細胞的能力。所以對於中老年人來說,喝些骨頭湯加以調理,可以減緩骨骼老化;同樣,骨頭湯也能有利於青少年的骨骼生長。食材清燉骨頭湯的原料:骨頭清燉骨頭湯的配料:花椒、八角、蔥、姜清燉骨頭湯的調料:雞精步驟/方法1、准備好骨頭;2、把花椒、八角、蔥、姜放在盤中准備;3、先將棒子骨洗凈用涼水泡,一定要將裡面的血絲泡出來;4、骨頭泡滴差不多了,撈出洗凈,然後點火,鍋里加滿水,把骨頭放進去焯一下血水;清燉骨頭湯的做法。清燉骨頭湯怎麼做
圖2/3
5、骨頭焯好血水後,撈出再洗凈,然後換砂鍋,一次性加滿水,然後再放入骨頭。大火燒開,再接著放入花椒,八角,蔥段,薑片,這時再滴幾醋,大火五分鍾左右後,關小火慢燉。一般煲介湯大約需要兩小時左右就差不多了,出鍋時少放些雞精就OK了。注意事項一般排骨要先過一下水的,把血水去掉。吃豬肉感覺還是啃大骨頭上的肉最香,大骨頭上全是瘦肉,而且都是活肉,清燉大骨頭蘸蒜醬啃著吃,那叫一個香。大骨頭上又有骨髓油那可是大骨頭營養的精華,可以填精補髓,大骨頭湯還有很好的補鈣作用
圖3/3
俗話說「骨頭的精髓在湯里」。生活中,大棒骨湯、排骨湯、鴨架子湯等各類骨頭湯也切實其實到處可見。「骨頭湯一定比純肉更有營養,也更利於接收」,這句話的確是推翻現代營養科學。因為骨頭湯同純肉基本沒有可比性,因為骨頭湯中的營養其實低得太多。有人認為骨頭中鈣、磷含量雄厚,骨頭湯必然鈣含量很高,是補鈣的好材料。只可惜,骨頭中的鈣磷連系於骨質中長短常不亂的,僅以熬湯的方法是幾乎溶不出來的。至於說骨頭湯中的卵白質是豬肉和雞蛋的兩倍多,的確無法理解。瘦肉的卵白質含量約為20%(中國食物成分表2002),那麼骨頭湯中的卵白質含量可達到40%,那不是骨頭湯,就叫做卵白質凍好了。脊椎骨熬湯:烹飪部位龍骨就是豬的脊椎骨,也是經常用來燉湯的原料之一。營養剖析: 假如用來做湯,選擇連著尾巴的中後段更好。而前段龍骨適合醬著吃。龍骨上帶的肉正本就不多,並且含脂肪對照低,是以適合炎熱天燉湯喝。烹飪方式:將龍骨剁成塊,焯水,之後用小火煮四十分鍾即可,出鍋前
㈥ 紅燒白骨怎麼做才好吃
紅燒排骨的原料:排骨500g;紅燒排骨的配料:蔥姜蒜末一碗,白糖一勺,八角一顆,花椒十幾粒,鹽等;紅燒排骨的做法:1、把洗好的排骨放入開水裡焯一下,目的是把洗不幹凈的血沫打掉,然後將排骨撈出來,臟水倒掉2、在鍋里倒入油,此時一定要用小火,放入少許糖,待糖化了不停的用鏟子攪動,以免糖粘鍋糊了;等到糖的顏色變成紅色糖漿時,倒入排骨翻炒,此時還是要用小火,否則做出來的排骨會有糖焦味3、炒大約2分鍾左右排骨完全上色後,放入蔥姜蒜末繼續炒1分鍾,此時香味噴出來,應該會漂滿整個樓道了4、接下來就可以把白開水(切記,一定要用開水!!否則肉會緊住,口感很差了)倒入鍋中,放入適當的鹽,開小火燉1個小時就可以出鍋了
紅燒排骨的做法 原料: 排骨, 姜, 蔥, 香料(八角、 茴香、山奈、 桂皮、草果、丁香、香葉), 花椒(少許), 鹽, 味精, 白糖, 料酒, 醬油(老抽) 做法: 1、排骨宰成4厘米的段放入沸水中除去血水撈起洗凈待用. 姜切片, 蔥洗凈去頭拴成一結(3根左右) 2、鍋內倒油, 待油還是冷的時候同時放入白糖(要多, 大概一份糖, 2.5或3份油), 小火慢慢把糖炒化. 待糖水開始變成棕紅色, 且開始冒棕紅色的泡沫時, 馬上把排骨倒入鍋中炒勻, 接著放入薑片, 花椒和香料, 炒出香味後倒入少許料酒和醬油上色, 摻入清水, 加入鹽和蔥結, 大火燒開後轉至小火慢慢燒至排骨粑軟, 然後夾去鍋里的蔥和大塊頭的香料, 大火收汁, 待湯汁變濃時, 加入味精起鍋即成. 3、先准備帶點點肥的排骨(我覺得全瘦的沒這好吃),想吃多少就准備多少,可叫賣肉師傅替你剁好; 4、排骨加水加適量鹽煮至八成熟,時間充足的話可用電飯堡煮; 5、撈出排骨(湯備用),瀝干後放入油鍋(不要太多油了,因為炸排骨還會出油的)翻炒,先倒入黃酒炒出酒香,再加醬油炒出醬香,然後往鍋里澆湯,一次不要澆太多,再炒,多澆炒幾次,最後一次炒至汁半干時, 注意事項: 1、黃酒醬油可多放些,上色。醬油一定要後一點放,而且不要炒太久,因為容易糊鍋子,一定不能放味精; 2、一定要多翻炒,這樣排骨的色澤才會均勻好看; 3、這種做法的特點就是步驟簡單,又入味。還有,多出來的湯還可以煮小菜,而且撒點蔥花就可以直接喝了。
㈦ 白骨魚怎麼做才好吃
調料: 大蔥 50克 大蒜 25克 姜 50克 醬油 25克 椒鹽 8克 甜面醬 50克 香油 25克 各適量 魯式清蒸白魚的做法: 1.
把魚宰殺好洗凈,停一小時使其緩勁,然後隔1.3 厘米坡刀切至脊骨,兩面均勻打上花刀;2. 把鮮姜、生蔥切成斜刀片,均勻地塞入魚身的每個刀口內;3.
把蔥白末、薑末、甜醬、蒜泥、椒鹽、醬油、醋、香油分別放在八個小碟內;4. 將整好的鮮魚放在大魚池盤里,入蒸籠內急火蒸15
分鍾取出,揀去蔥薑片後放入大魚盤中;5. 上桌時,將8 種味碟圍在魚周圍即可;6. 就餐者可按自己喜歡的口味選用調料
㈧ 豬骨頭怎麼做好吃
大骨頭湯的家常做法一
第一步:先燒開一鍋水,放入棒子骨,焯水幾分鍾,將骨頭里的血水煮出來,撈出來骨頭,倒掉水。第二步:在高壓鍋里加入冷水,放入老薑片,再放入焯過水的棒子骨,放點胡椒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加入幾滴白醋。PS:1、用冷水燉湯,冷水要一定次性加足,冷水可以使肉外層的蛋白質不會馬上凝固,里外層蛋白質才可以充分地溶解到湯里,這樣湯的味道更鮮美。2、燉骨頭湯的時候,加入幾滴白醋,因為醋能使骨頭里的鈣、磷溶解到湯內,同時不要過早加鹽,因為鹽能使肉里含的水分很快跑出來,會加快蛋白質的凝固,影響湯的味道。3、用高壓鍋燉骨頭湯,我各人觀點,這樣出油多些,湯更濃些,更白些,更鮮美些,而且燉骨頭湯不易時間太長,久煮後會破壞骨頭中的蛋白質。第三步:用勺子按順時針方向攪動均勻,蓋上鍋蓋,用大火煮,當高壓鍋里出氣了,先用大火煮三分鍾,再改用小火燉30分鍾,悶到高壓鍋里不出氣了,再開蓋。第四步:骨頭湯上面有很多油,可以將湯面上浮著的油用一個小碗裝上,下次煮菜待用。第五步:將鍋里的湯分裝在2-3個保鮮盒裡裝上,再放入冰箱里的冷凍室里放著,吃的時候拿出來一盒解凍、煮開,放入蔬菜煮就行了,在湯里只需加點鹽,就鮮美無比了,而且營養豐富,煮出來的蔬菜也不會流失維生素。
大骨頭湯的家常做法二
1、清洗骨頭。2、水燒開以後,把骨頭放進去焯一下,等變了顏色,撈出放在冷水裡,再洗。(焯水的目的是去血水,再放入冷水中的目的是外表層脂肪凝結)。3、砂鍋里放水(要一次放足),把洗干凈的骨頭放進去,先用小火,再用大火直至燒沸。(先小火的目的是沙鍋有個預熱過程)。4、水開後撇去浮沫,放生薑,大蔥和料酒。5、等浮沫撇得差不多以後,轉小火燉2-3小時。途中可以放一點醋,這樣骨頭中的營養成分可以溶解出來。6、出鍋前放鹽。
大骨頭湯煮得好吃的竅門
1、煮骨頭湯時加一小匙醋,可使骨頭中的磷、鈣溶解於湯中,並可保存湯中的維生素。2、煮的時候中途千萬不要加冷水,以免湯的溫度突然下降導致蛋白質和脂肪迅速凝固變性,影響營養和味道。3、最好用冷水煮。如果一開始就往鍋里倒熱水,肉的表面突然受到高溫,肉的外層蛋白質就會馬上凝固,使得里外層蛋白質不能充分地溶解到湯里;另外,不要過早放鹽,鹽會使肉里含的水分很快跑出來,也會加快蛋白質的凝固,影響湯的鮮味;蔥、姜和酒等佐料不要放得太多,適量就好,否則會影響湯汁本身的鮮味。4、如果覺得骨頭湯就這樣喝太油膩,可以加點海帶或者冬瓜、蘿卜,就不會膩了。還可以將少量紫菜置於火上烤一下,然後撒入湯內,也可去除油膩。5、在煮湯的過程中要注意撇去湯面上的浮末、浮油,否則最後煮出來湯會很難看。6、還有,要想湯清、不渾濁,必須用微火燒,使湯只開鍋、不滾騰。因為大滾大開,會使湯里的蛋白質分子凝結成許多白色顆粒,湯汁自然就渾濁不清了。
㈨ 骨頭湯怎麼做好吃
熬骨頭湯的廚房小技巧
選用新鮮的雜骨,什麼部位都行但要保證至少有一根棒骨(砸斷)用清水泡半天(換幾次水),鍋中放涼水沒過骨頭就行,放點料酒燒開鍋,旁邊放一盆熱水備用,另取一鍋在火上燒開,放蔥、姜、花椒、大料、料酒煮一會,把半隻柴雞用熱水洗凈,放入鍋中,把煮過的骨頭放熱水中洗去血沫放鍋中與雞同煮。
骨頭:用一根棒骨加兩塊扇骨配料:兩條玉米,兩到三條胡蘿卜,姜4片做法:用一鍋開水把骨頭煮幾分鍾,撈起備用在湯鍋內放入七分滿水,再把配料及骨頭,一起放湯鍋內煲2-3個小時,喝之前放適量的鹽就OK了。這是廣東最常喝的老火靚湯喔,試試看吧!不過你不知道你的骨頭湯是用來怎麼喝的,有一種骨頭湯很特別。主料:棒骨3-5根,配料是:腌制頭菜的葉和莖用3-5根棒骨,一根分兩段,也是先用開水燙幾分鍾,然後放在鍋內,加水,水不用太多,把骨頭淹過一點就夠了,先用大火,燒20小時左右,再改小火熬30分鍾左右,把頭菜的葉莖等切成小粒,放入湯中,再熬15分鍾,然後加入少許鹽和胡椒粉,這種湯,味道很特別,下飯真的很好喝。
骨頭湯營養豐富,味道鮮美,主要是由於骨頭中的蛋白質(其中含有多種氨基酸)和脂肪溶解到湯內的緣故。要使熬出的骨頭湯味道鮮美、營養好,首先,應將骨頭放在冷水鍋中,逐漸升溫煮沸,然後,改用文火煨燉,這樣可以使骨組織疏鬆,骨中的蛋白質,脂肪逐漸解聚而溶出。其次,在熬制骨頭湯的過程中,中途不要往鍋中加冷水,否則,湯溫驟然下降,會使骨中的蛋白質等迅速凝固而變性,收縮成團而不再解聚,肉骨表面的空隙也會因此而收縮,造成肉骨組織緊密不易燜酥,骨髓內的蛋白質,脂肪無法大量溶出,這樣不僅影響湯中的營養含量,而且也影響湯味的鮮香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