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麻辣燙里都放些什麼調料
麻辣燙配方-1
菜籽油半斤、豬油半斤、牛油半斤、花椒2兩、干辣椒4兩、郫縣豆瓣1袋、冰糖2兩、生薑半斤、大蒜半斤、草果5個、小茴少許、丁香25顆、桂皮5小塊、雞精一兩。
三油混合--加冰糖小火炒化--加郫縣豆瓣小火炒香(至少半小時),不能使糖炭化,要不然會發苦--把剩餘(中葯除外)一起炒,待生薑大蒜出味後--分5鍋--加水(最好是骨頭湯)--平分加入中葯熬半小時即可。
麻辣燙配方-2
牛 油250克、菜油100克、郫縣豆辦150克、永川豆豉50克、冰糖10克、花椒5克、胡椒2克、干辣椒30克、醪糟汁20克、紹酒20克、姜米10克、 精鹽100克、草果10克、桂皮10克、排草10克、白菌10克、辣椒面250克、鮮湯1500克。 炒鍋置旺火上,下菜油燒到6成熟後,下郫縣豆辦(先朵細)煵酥,速放入姜米、花椒炒香後立即下鮮湯。再放入舂茸的豆豉、研細的冰糖、牛油、醪糟汁、料酒、 精鹽、胡椒粉、干辣椒、草果等佐料。熬開後打去泡沫即成鹵水。
麻辣燙配方-3
佐料:川花椒,川胡椒,八角,桂皮,涼姜,香葉,草果,肉扣,白糖,老抽,豆瓣醬,姜,蔥
主料:嫩雞腿,乳鴿(兩只,視湯多少而定),豬骨,雞骨,羊骨,水牛肉,水牛肚
用油:豬油,牛油,菜仔油
製作:放菜籽油適量,油溫六成,放白糖炒成流湖狀,待油溫上升直到九成,下嫩雞腿,待顏色成鮮紅略重,加高湯,稍煮,放牛油,豬油,雞骨,羊骨,水牛肉, 放川花椒,八角,桂皮,涼姜,肉扣,香葉,草果,少許老抽,慢火輕燉。另起鍋,放菜油,炒豆瓣醬出香味,放薑末;待肉爛,湯成色,後三次除異味,湯成。
輔料:金針菇,香菜,青筍等(在長沙的配料有很多種,各種葷素都有)
佐味:蒜泥或麻油調和汁熱炒
麻辣燙製法與步驟
麻辣燙屬於火鍋品種檔次較低的品種是四川火鍋中的「小吃型」主要是在黃昏或夜晚時分夜市設點經營麻辣味厚,經濟實惠,主要適合春秋經營。
調料:牛油20斤;菜油5斤;郫縣醬4斤;(朝天椒)辣椒2.5斤;花椒2斤;冰糖2兩;姜1斤;蔥0.5斤;八角0.1斤;甘草0.5兩;山奈0.5 兩;桂皮1兩;香葉1兩;蓽菝20克;白扣0.8兩;香果0.5兩;沙姜0.5兩;紫草0.7兩;丁香0.3兩;梔子0.5兩;草果0.6兩;謬糟2瓶; 豆豉1袋100克;胡椒0.5兩。
制 法:
①將郫縣醬垛細,干辣椒去蒂切成節用清水洗干凈並且用清水泡透,將姜去外皮拍松和干辣椒一起泡,然後用絞肉機絞成茸,鉸時將姜也加入絞成茸,冰糖拍碎備 用。蔥姜切塊備用;紫草泡透切成小塊備用;各種香料均清水泡透備用;兩種油混合均勻燒至八成熱時端離火口降至四成熱時備用;豆豉剁成茸,將豆瓣醬,辣椒 茸,豆豉茸調勻既成香辣醬備用。
②凈鍋加油燒至四成熱時放入泡好的紫草侵炸出色時撈出不用,加入蔥姜塊炸香並且發干時加入冰糖熬化出糖色加香辣醬用小火加熱1.5~2小時左右,加香料繼 續加熱0.5小時,加入花椒粉末加熱15分鍾,等麻辣味出來加謬糟推勻,水分將盡時端離火口,降至常溫時既得底料。
⑴原料:以穿上竹簽的原料為標准,也有不能穿上竹簽的,如:粉絲,粉條,寬粉,海帶絲等。
⑵製法:採用兌鍋形式:麻辣湯汁=白鮮湯+底料+紅油+花椒油+調料=3:2:2:2:1
⑶白鮮湯一般採用骨頭少而糯米和淮山葯較多的方法燉的色澤發白鮮味較足的鮮湯,在製作時鮮湯一般不加香料;底料:主要突出麻辣味而鮮香味較輕。
⑷調料:常用的鹽,味精,雞精,蔥花,薑片,蒜片,料酒,胡椒粉,蝦皮/海米;根據口味不同可以適當調節麻辣口味,若只加底料口味達不到可再加部分辣椒油和花椒油。
提醒:因吃麻辣燙的口味有的較輕,吃不了辣和麻口味的湯汁,故經營者又添加了咸鮮口味的白湯。既白湯=鮮湯+調料。鮮湯同麻辣口味的湯汁一樣。調料:鹽, 味精,雞精,蔥花,薑片,蒜片,料酒,胡椒粉,西紅柿,香菜段,少許芝麻,雞油,蝦皮/海米。(成碗裝的麻辣燙);麻辣湯汁:就是將骨頭制凈放於湯筒中加 熱,並且加入江米和淮山葯粉末製成的葯包,燉至湯汁發白時加入香料包燉至粘稠時調入鹽,料酒,雞粉,特製底料(可以將底料中的熟料加入湯汁中燉,在燉底料 時只加豆瓣醬等原料製成紅油,辣椒油;花椒油調勻燉至味較濃時,將火調至保持湯汁微開狀態即可)。可燙的原料:粉絲,粉條,河粉,海帶,油菜心,綠豆芽, 白菜卷,雞肉絲,凈肉絲,豆腐泡等。客人吃得時侯先選料,燙熟後裝於碗中,澆上麻辣湯汁,撒上油酥花生,榨菜絲或丁,蔥絲,香菜段,淋上香油即可。
Ⅱ 麻辣燙佐料用什麼比較好呢
在家做麻辣燙,只需加上這兩樣調料,味道和外面賣的一樣好
天氣越冷,湯湯水水、熱熱乎乎的飯菜就越受歡迎,而麻辣燙則兼備了這兩點,所以在這個季節,外面的各種賣麻辣燙、串串香的小店生意異常火爆。現在外面麻辣燙的價格也不便宜,一個人沒30塊錢左右根本吃不飽。
前段時間在朋友家裡吃了一次麻辣燙,因為朋友之前就是開麻辣燙店的,所以味道和外面賣的那種麻辣燙真的所差無幾。小編也專門和朋友請教了麻辣燙的做法,其實,自己在家做麻辣燙也非常簡單,而且干凈衛生,吃起來放心。調料是麻辣燙的靈魂,在家做麻辣燙主要的調料只需三樣。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分享家庭版麻辣燙的做法,包你做出湯汁濃郁、麻辣鮮香的麻辣燙。
5、把煮好的麻辣燙盛入大碗中,在芝麻醬中加入適量清水稀釋開,把稀釋好的芝麻醬倒入麻辣燙中,再加入適量香菜段和蒜末攪拌均勻即可食用。
Ⅲ 麻辣燙都放什麼大料
麻辣燙製作主要由3部分組成:
一、底料的製作
二、鮮湯的製作
三、蘸料的製作
明白了這個,我們製作起來就很有頭緒,很清晰了。
麻辣燙的口味好不好吃,地道不地道,主要在底料和鮮湯上,蘸料倒是其次。
底料+鮮湯=高湯。我們經常聽業內人士說的高湯就是這么來的,這個就是燙菜的湯。底料和鮮湯的比例,下面有詳細的解釋。
為了適應大部分學員,我們這里特地講了兩種麻辣燙底料的配方,分為辣和不辣,你不用都去學,只需根據自己當地的口味,學一個就可以了。
紅湯麻辣燙(辣)和白湯麻辣燙(不辣)
注意:這兩種麻辣燙只是底料不同,鮮湯的做法是一樣的。
紅湯麻辣燙底料:
調料
牛油1000克;菜籽油500克;郫縣豆瓣醬400克;老乾媽香辣醬200克子彈頭辣椒150克,(這是朝天椒中最好的一種辣椒,調料店或者淘寶有賣。)朝天椒200克;大紅袍花椒150克;青花椒(麻椒)50克;打成中粗末)姜100克;蔥50克;豆豉15克;冰糖10克;醪糟100克;紫草5克;
香料配方
八角5克;甘草3克;山奈3克;香葉10克;排草2克;蓽菝2克;白豆蔻5克;桂皮5克,香果5克;丁香3克梔子3克;草果5克;辛夷2克,小茴香10克;白鬍椒5克。
(以上這些調料,一般的香料店都有賣,有的也是中葯材,中葯店也有賣。其中一些調料還有別名,如果弄不清楚的話,就把調料名字復制到網路中,都有圖片,仔細看下,另外,這些調料淘寶也都有賣,建議還是到食品市場上去買,方便。)
紅湯麻辣燙底料的製作:
准備工作:
將郫縣豆瓣醬剁細,所有干辣椒和姜去外皮拍松一起泡大概30分鍾,然後用料理機絞成茸,沒有料理機的話剁碎。豆豉也剁碎。將郫縣豆瓣醬,辣椒茸,豆豉茸調勻既成香辣醬.,冰糖拍碎備用。蔥姜切塊備用;紫草泡透切成小塊備用;各種香料均清水泡透斬碎後備用。(除花椒和青花椒)。各種香料 也可以在買料的時候打碎後泡透。
操作流程:
1、將牛油,菜籽油 混合均勻燒至八成熱時端離火口降至四成熱時2:放入泡好的紫草侵炸出色時撈出不用,(註:紫草是為了顏色好看,待到鍋里的油變了顏色,就可以把紫草撈出丟掉了。)
3、加入蔥姜塊炸香並且發干時把蔥姜撈出丟掉即可。
4、加入冰糖熬化出糖色
5、加香辣醬用小火加熱20分鍾左右,
6、加香料繼續加熱10分鍾,
7、下老乾媽香辣醬加熱10分鍾
8、加入花椒和青花椒中粗末加熱15分鍾,等麻辣味出來加醪糟推勻,水分將盡時端離火口,降至常溫時既得底料。
注意事項:
時間按照火候酌減,熬料期間都用最小火 邊熬邊攪勻 溫度過高時 適當的關火 保持冒小泡,一定不要糊。
白湯麻辣燙底料:
調料:
紅花椒75克,青花椒50,啤酒1瓶,醪糟20克,生薑50克,冰糖20克,大蒜、大蔥各適量。
牛油800克,色拉油1500克
香料配方:
白豆蔻5克,草果5克,山奈3克,丁香2克,砂仁5克,桂皮15克,甘草5克,排草5克,老蔻20克,甘菘5克,陳皮5克,香茅草8克,八角15克,香葉5克,小茴香8克
製作流程:
1、把各種香料用溫水泡約20分鍾後,撈出待用。青紅花椒打成中粗末
2、凈鍋上火,注入色拉油和牛油燒熱,放入大蔥、生薑、醪糟、啤酒、大蒜、冰糖翻炒,熬約10分鍾,到時再下入泡好的香料繼續炒30分鍾以上,將青紅花椒加進去續炒5-10分鍾,老料才算是炒好了。熬的時候一定要用最小火 不停的攪 防止糊炒好的老料,最好是靜置一天後使用,這樣效果會更好些。
熬料注意事項:
(1)各種干調料 在操作之前 都先洗一下。
(2)原則上說 這個比例已經是最小比例 在縮的話 基本沒什麼效果了。
(3)一定要一直攪勻 切記不要糊底。
(4)熬料時間問題 上述的熬料時間都是大概的時間 熬的時候還是以沒有水蒸氣為主 寧可早放也別晚放 下一組料。
(5)第一次的時候 先按照我的比例做 量可以減半 料於料直接的比例不要動 練練火候的掌握 看看味道 適合不適合你 然後咱們可以一起 按照你的要求調節一下。
鮮湯的做法
主料:
老母雞1隻(約2000克),豬骨2500克,牛骨2500克,開膛鯽魚一條(400克左右用紗布包上)。
八角、桂皮,淮山葯、香葉,山奈、草果(拍破去籽)各5克製成料包。用紗布包在一起。
蔥50克姜30克。
用兩個桶 現在我分成A(燙菜用)和B(備用)(湯里適當的加鹽)
熬湯的時候根據消費群體和模式 適當的用添加劑輔助, 用2跟豬或牛棒子骨+添加劑+料包
添加劑用 大骨精 雞骨浸膏或者豬骨浸膏豬骨高湯等任何一種都行加i+g和味精(i+g 是一種添加劑的名字 算是國內提鮮最好的 需要用味精配合一下)
(對名稱搞不懂的,請網路一下,另外,i+g一般的食品市場都有賣,淘寶上也有很多賣。)
油潑辣子:(辣椒油)
香料粉配比
八角 50克 花椒 40克 乾薑片 20克 良姜 30克 蓽菝 15克 桂皮 30克 白鬍椒 30克 茴香20克 肉豆蔻 20克 白豆蔻 20克 丁香 10克。將以上香料磨成粉後備用 比例嚴格使用 不要隨意更改。
做法:將陝西紅辣椒100克磨碎(不要磨成面面哦),香料粉50克 二者摻合,取菜籽油和調和油各半(油一定不要少放,一般都要沒過辣椒好多),加熱到冒煙後關火,涼卻一下,無煙了直接潑到辣椒上。(辣椒里加點鹽和芝麻也可以)
燙菜流程:
湯就用上面的鮮湯加底料大概比例是底料和鮮湯1比20 混合後燒開 燙菜即可 辣湯就用紅湯底料 不辣的就用白湯底料。
辣椒油就用油潑辣子即可
各種底料隨用隨加 每次感覺味道小了就適當的加
不吃辣的顧客 就用蘸料種的麻醬小料加麻油末(把麻椒磨碎用色拉油 油潑 油末過麻椒即可)
火鍋形式的同上 無非就是鍋的大小問題了根據客人要求加蘸料即可 跟涮火鍋一樣
常用蘸料:
基本輔料:用於上桌由客人自行加 香菜末 腐乳 辣椒油 糖蒜 蝦皮 韭菜花
麻醬小料做法:
稀釋後的麻醬500克(先用高湯將麻醬化開,攪成稍稠的麻汁醬),味精、雞精各20克,精鹽15克,上述原料混合攪勻後裝碗前加 花椒油20克,花生碎30克。
蒜泥小料做法:
蒜泥300克,雞精5克,精鹽8克,雞粉3克,芝麻油75克,高湯100克。上述原料混合攪勻即可
海鮮汁小料做法:
高湯1.2千克,味精200克,雞精85克,冰糖、海鮮醬油各180克,生抽400克,腰果200克,海鮮醬460克,薑汁30克,蒜蓉、蔥蓉各50克,混合放入鍋中燒開小火熬10分鍾即可
Ⅳ 麻辣燙配料怎麼配好吃
麻辣燙底料,便是製做串串香底湯常用到的各種各樣原料與調味品,關鍵有牛骨頭、豬骨頭、豬骨頭、海貨、調味料(中醫基礎理論稱作中葯材)、鹽、雞精、雞精粉、米酒、郫縣豆瓣醬、水豆豉、黃奶油、豬板油、食用油、食用油和色拉油等。大家都知道,串串香怎麼樣吃,底湯起著根本性功效,立即關聯到串串香的口味與口味。因而調成好吃的底湯最先就務必採用極好的原料和調味品。
選材方法
需要非常強調的是:仿貨並不是指這種調味料便是假的東西,只是指被摻進來假的東西較多,或是是使用過之後又再次收購晾曬了的。簡易來說便是仿貨與真品相較為,綠色植物合理的成份成分少,造成做出去的底湯口味不佳;次之也有雞精,雞精的關鍵呈鮮成份是谷氨酸鈉,銷售市場上面有含谷氨酸鈉成分65%的,也是有99%的,我們就一定應選成分為99%的這類。
煮湯方法
底湯以豬骨頭、豬骨頭吊鮮,另外添加砂仁、丁香花、白蔻、八角茴香等20多種中草葯材。並配上選用當代食品生物科技,以豬骨頭、豬骨頭及其菌類、瑤柱等為原材料,經超低溫破碎後獲取成分,製做而成的高純、高質量調料火鍋底料,充足保存原材料獨有的高蛋白食物、鈣、肽等的微量元素。不但涮燙出去的菜餚口感好、純天然,並且底湯美味,且中解辣解燥,不必擔心容易上火,還能夠具有補充優質蛋白質、維護保養滋補養生,健脾開胃疏肝理氣的作用。
煮湯的情況下要注重科學研究,最先各種各樣骨骼原材料務必提早清洗斷塊,不然費火且營養元素溶解的少;次之採用金屬材質的煮具,加溫快,茶湯顏色有確保。家中作法還可以用壓力鍋,冒油多但湯量小;其次煮湯全過程中,骨骼原材料要歷經綽水,撇除血沫,涼水入鍋,水流量也要一次加滿加滿,不可以半途加上(經驗分享),添加蔥、姜、米酒和小量的醋(有利於骨骼里邊的優質蛋白質更非常容易總混到湯中),不必提早加鹽和雞精,谷氨酸鈉在高溫狀況下,會造成獨特的化學反應,鮮香隨後消退。大火燒開,文火熬料(維持炒麵微開,翻著細微小水泡);茶湯顏色的掌握僅有重要的1條,火災熬製成乳白湯,文火熬製成白湯,大道理簡易來說,火火災小,蛋白乳狀液的實際效果不一樣所導致。
熬料控制
調味料秘方:草扣5克、砂仁5克、三奈3-5克、丁香花3-5克、白蔻5克、香果5克、孜然粉5克、八角茴香5克、甘草5克、枝子5克、排草5克、老扣5克、甘松5克、茯苓5克、篳撥5克、香茅草5-8克、八角5克、良姜5克、香茅草5克、茴香8克、百里香5克。
作法
1、制鹵汁。炒菜鍋置灶火上,下菜籽油燒到6完善後,下郫縣豆瓣醬(先剁細)煵酥,速放進蕃薯粉、麻椒炒出香味後馬上下酸菜魚火鍋。再放進舂茸的水豆豉、研細的老冰糖、黃奶油、醪糟汁、米酒、食鹽、白鬍椒粉、辣椒干、砂仁等調料。熬開後撥通泡沫塑料即成鹵汁。
2、制主要材料。將勞菜清洗、兔腰、泥鰍、毛肚切割成2公分寬度的格子;牛肚、豬環喉切割成4公分上下厚為。午餐肉罐頭切割成4公分上下厚為的片狀;葷菜切割成3公分上下的片狀。用清洗的竹簽子,將餚穿成約三四十克一串。
3、燙制。鹵汁鍋置灶火上,使之維持小沸,將各種菜用串好的竹簽子燙制,依據不一樣菜式的熟度燙制完善。
4、蘸食。燙制完善的菜式放到配有辣椒粉和炒鹽的盤里,依據自身的口感需要蘸辣椒和鹽後服用。或蘸或不蘸,多多少少由自身決策。
Ⅳ 麻辣燙的調料怎麼配好吃
重慶麻辣燙的工藝,配料,調料,工序調料:牛油250克、菜油100克、郫縣豆辦150克、永川豆豉50克、冰糖10克、花椒5克、胡椒2克、干辣椒30克、醪糟汁20克、紹酒20克、姜米10克、精鹽100克、草果10克、桂皮10克、排草10克、白菌10克、辣椒面250克、鮮湯1500克製作程序:1、制鹵水。炒鍋置旺火上,下菜油燒到6成熟後,下郫縣豆辦(先朵細)煵酥,速放入姜米、花椒炒香後立即下鮮湯。再放入舂茸的豆豉、研細的冰糖、牛油、醪糟汁、料酒、精鹽、胡椒粉、干辣椒、草果等佐料。熬開後打去泡沫即成鹵水。 2、燙制。鹵水鍋置旺火上,使之保持小沸,將各類菜用串好的竹簽燙制,根據不同菜餚的火候燙製成熟。4、蘸食。燙製成熟的菜餚放在裝有辣椒面和炒鹽的盤內,根據自己的口味需要蘸辣椒和鹽後食用。或蘸或不蘸,或多或少由自己決定。容易出現的問題及解決方法:燙制的成品不熟。麻辣燙使用的主料應是比較容易成熟的。不能採用象雞翅、雞爪、鴨掌、牛肉等不容易燙熟的原料。鱔魚、帶魚一類的菜餚,燙制的時間也應長一些,燙制這類原料時不要擺動過多、過快,掌握好火候,就不會出現不熟的問題了。
Ⅵ 現在的麻辣燙里加入了哪些調料為什麼聞著會這么香
經常在網路上看到有些人製作正宗傳統的東北老式麻辣燙,每次看到這些視頻的時候,很多人都會流口水,因為東北正宗的老式麻辣燙其中會放入非常多的調料,所以吃起來的口感層次非常豐富的,因此這樣的美味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其製作過程相對來說也不那麼復雜,但是使用到的配料比較多。下面就來教大家如何製作一碗美味正宗的老式東北麻辣燙。
很多人在第一次吃到麻辣燙的時候都會無法接受這樣的味道,但是等到吃到第二次,第三次的時候不知不覺就是會愛上這樣的味道。因為一碗麻辣燙的味道不僅僅是鹹的,裡面更加融合了蒜蓉的熗和辣椒的辣以及白砂糖的甜和芝麻醬的香,各種各樣的味道融合在一起使得這碗麻辣燙變得非常美味。
Ⅶ 家庭版麻辣燙,要做好吃都需要放哪些食材呢
鍋中放油再放適量海底撈紅油火鍋底料和紅油豆瓣醬翻炒一下,加上水加一盒純牛奶,大火煮沸,然後放鹽,最後放入想吃的食材魚豆腐,甜不辣,脆骨丸啊等火鍋食材,還有蔬菜生菜,油麥,木耳,金針菇等食材,家庭版牛奶麻辣燙就做好了。
Ⅷ 自己在家裡做麻辣燙的時候,放哪些食材是最好的
鍋內放油,小火炒香花椒和一個小辣椒後撈出丟棄,然後將去皮後切丁的番茄慢慢炒出紅醬汁,放入高湯一碗,小火煮開。葷菜:午餐肉、牛肉丸、蝦餃、脆皮腸、魚豆腐,蟹肉棒(這些都是直接買現成的),雖然也很喜歡牛肉,但是又要馬料,又要准備的會比較麻煩,所以自己煮的話這些就不會去弄,偶爾准備一包火鍋底料,底料要選好點的,比如重慶某某某火鍋底料(因為會被認為打廣告,所以就用某代替了)。
蝦丸。海帶。粉絲,土豆片兒,生菜,油麥,菠菜。豆腐,木耳,豆皮兒,腐竹。金針菇,香菇,蘑菇,火腿麻辣燙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麻辣鮮香,過癮好吃,相信很多人都喜歡吃,現在到處都有賣麻辣燙的,做出來的味道也有所不同,自己想吃什麼食材就挑什麼食材,之前在外面上班的時候,然後准備生菜、白菜類青菜、麵筋、粉條、鴨血、鮮豆腐、土豆片、藕片、海帶等,喜歡吃糖醋味道的話,還可以在湯裡面加少許醋和白糖。買一包火鍋底料。至於其他那些菜就方便了,魚丸,牛肉丸,蟹棒蛋餃。凍豆腐千張,金針菇,油豆腐。土豆片土豆粉,油麥菜生菜,香菜火鍋面。培根肉雞柳,骨肉相連。火腿腸。藕
Ⅸ 麻辣燙里加入了什麼調料為什麼那麼好吃
很多人都非常喜歡吃麻辣燙,因為麻辣燙的口味非常的獨特,而且裡面的食材非常的多,所以這種食物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很多人想要購買各種各樣的蔬菜,從而在家裡復刻出和外面麻辣燙店一樣的味道,其實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事情。下面就來教大家如何製作一碗營養豐富,美味可口的麻辣燙。
當然,一些麻辣燙店裡面的麻辣燙之所以好吃,也有可能是使用了大量的調味劑和食品添加劑。這些東西一旦吃的太多,就會對我們的身體帶來非常嚴重的傷害,自己在家裡買火鍋底料和牛奶來製作麻辣燙的話,會讓我們吃的更加安全更加放心,雖然味道沒有外面的麻辣燙那麼好吃,但是也能夠做出符合自己口味的麻辣燙。
Ⅹ 麻辣燙里都放啥
主料:小白菜,茼蒿,木耳,豆皮,丸子,桂花腸,鵪鶉蛋,魚豆腐
輔料:郫縣豆瓣醬,麻辣燙料適量,雞湯,大蔥2段,生薑2片,花椒,辣椒適量
做法
放入少許豆油,待油溫升熱後加入郫縣豆瓣醬炒出紅油。
加入生薑、大蔥、花椒繼續炒出香味。
放入適量的溫水,加入雞湯
待鍋中的湯沸騰後加入各種食材。
各種食材燙熟後,加入孜然、芝麻、陳醋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