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梅州興寧的美食
興寧鹽鋦雞.做的傳統的就只是這個:)好像在縣城也只有一\二家店才傳統做了.我是梅州的
⑵ 梅州有哪些特色小吃
腌面,只有梅州才有的東西,梅州的特色早餐,現在外出的人每次回家一定要吃的東西之一。天天的早餐幾乎都是腌粉加一碗枸杞葉三及第or鹹菜三及湯.
2,鹽焗雞,對於梅州人來說有特殊的意義,是一道很出名的客家菜
,那味道是外地人不能克隆。
3,紅燒肉,好想好想吃啊!
4. 蘿卜丸,客家人家常菜!這個廣州貌似沒見過有
5,釀苦瓜,要弄的好吃,苦瓜和肉餡都很大關系
。
6,梅菜扣肉,一半肥一半瘦的肉入口即碎,在加上梅菜,想到都留口水了
7,釀酒雞,客家娘酒和雞肉的完美結合,最好還是公雞,充分體現了客家人的創新,也和梅州所處地理環境分不開。以前是坐月子的婦女才吃的,現在就變得普及了。 我喜歡甜點的,越老月子酒是最好的,姜多點的
!
8,釀豆腐,五華那邊的釀豆腐是最好的,據說是做豆腐的水不一樣,只有那邊才有的,做出來的豆腐超嫩,很有口感
。
9,味酵粄,上面在澆點特製的紅醬,很好吃!
10,開鍋肉丸
11,清明粄
12,炸芋圓(客家發音)
14,炸散子(客家發音)
15,牛耳公(客家發音)
16,老鼠粄(客家發音)
17,算盤子
18,筍粄(客家發音)
19,炸南瓜圓(客家發音)
20,苦筍煲
21,客家炒豬腸
22,白斬雞
⑶ 興寧的小吃
因為文化習俗的不同,北方人稱為「糕」的濕麵粉製品嶺東人稱為「粄」,客家人說「糕」是餅干。
砸棕
在客家語中,砸就是壓的意思,砸棕就是壓制的棕子。其製作工序是先把糯米飯放在木格子里壓實,然後放在油鍋里去炸,必須不停地翻轉,使砸棕變得金黃。軟和香是砸的特點,因為是油炸的緣故,食用後使人容易上火。
溜鍋粄
溜鍋粄的做法是把粘米調成稠糊狀,用湯匙挑起順著鍋壁溜下去沸騰的熱油湯里去。一般是放鹹味,但也有放甜味的,依各人所好這種方法做成的麵食,又軟又滑。如果再加點正宗的嶺東水鹹菜,溜鍋板就集咸滑熱三種滋味。
石馬番豆
番豆就是花生,石馬地方的人民用一種頗為奇特方法來製作番豆:先用老屋的磚頭泥(必須是帶硝性的)搗碎加鹽和番豆在一塊熬熟,撈出又在同樣的泥粉里滾,混上米漿使泥粘實番豆,曬到半干,即放在一種特殊的竹容器用火烤,直至干透。這樣製作出的花生,味道之奇香絕不是市場上的紅泥花生可比。可惜因其製作復雜,食用易粘泥,已經鮮有生產。
雞頸粄
用水把「七分糯三分粘」米粉和成小團,放入熱油鍋里,用鍋鏟壓拍,然後把它翻過來用鍋鏟壓拍,不斷重復,把它壓拍成薄片煎熟。趁熱取出,撒上白糖和碎花生米,細細卷好。用刀切成一圈圈豎起即可食用。
蘿卜粄
蘿卜具有消痰化氣的功用,味道清甜而價格低廉。用蘿卜板和粘米粉做成的蘿卜粄,是嶺東人的年糕。依各人所好,加入五香粉、蝦仁、香菇、豬肉等配合蘿卜的清香,倒上兩碗老酒,是興寧人過年必不可少的享受。
田艾粄
這是一種生長在田埂的艾搗爛和上粘米粉做成的小吃。田艾的味道甘中帶著特別的芳香,入口細嚼,喉間鼻里盡得享受。長在沙堤上的田艾,葉梗肥大,用這種艾的做田艾粄,特別香。
釀豆腐
這也是走向各地的四菜之一,只是外邊的豆腐,實在太差勁。用山泉水做的,那才是掉在灰里「拍不得、吹不得」的「高尚」豆腐,配上頭刀肉餡,細火慢煎。在現代,釀豆腐為興寧人過年必備的菜餚,根據興寧人的習慣,豆腐取「付唔園」(即怎麼都給不完之意)。
梅菜扣肉
梅菜扣肉是嶺東四菜之一,隨著開放之後的交流,梅菜扣肉已走向各地餐桌,它的變種有水晶扣肉、香芋扣肉等。
黃粄
梅州興寧北部山區,有一種只此一家的獨特稻米,叫珍珠米。它米粒比大米小呈黃色,產量極低,很少人種。但是用這種又叫禾米的做板,卻有一種非常獨特的香味。
蓼花
蓼花是一種鬆脆香為特點的興寧小吃。
腐卷
腐卷也是一道嶺東名菜,它用腐竹皮包住餡料(由肉和花生、香菇組成),並用油炸而成,付卷亦可作為煲湯的原料,味香而不膩。
珍珠紅
它曾經代表著興寧最高榮譽,中華老字型大小產品,嶺東歷史名酒。
雞炒酒
炒雞酒有三個待點:補身子、特別香、特別順口。雞炒酒經常被興寧人用作產婦坐月子之用;另當有家添男丁的時候,該家就將雞炒酒炒上一大鍋,發於全村每家一碗。
樂仙腐竹
產於梅州興寧市樂仙腐竹廠,有傳統腐竹、白竹、芝麻腐竹、即食腐竹等,不含任何防腐添加劑,質量符合國家食品安全要求,產品覆蓋梅州、汕頭、珠三角等地,深受廣大城鄉人們的喜愛。
⑷ 廣東興寧有什麼好吃的東西
興寧的特色小吃有:溜鍋板、石馬番豆、雞頸板。
興寧的旅遊景點有:何子淵故居、寧新羅氏東升圍。
詳細介紹:
何子淵故居:是辛亥革命元老、中國現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淵故居。故居是典型的客家風格其特點是崇尚自然、天圓地方、天地人一體同春高超設計理念的展現,是客家古民居四角圍龍建築的典型代表。
⑸ 廣東省梅州興寧市有什麼特產
因為文化習俗的不同,北方人稱為「糕」的濕麵粉製品嶺東人稱為「粄」,客家人說「糕」是餅干。
砸棕
在客家語中,砸就是壓的意思,砸棕就是壓制的棕子。其製作工序是先把糯米飯放在木格子里壓實,然後放在油鍋里去炸,必須不停地翻轉,使砸棕變得金黃。軟和香是砸的特點,因為是油炸的緣故,食用後使人容易上火。
溜鍋粄
溜鍋粄的做法是把粘米調成稠糊狀,用湯匙挑起順著鍋壁溜下去沸騰的熱油湯里去。一般是放鹹味,但也有放甜味的,依各人所好這種方法做成的麵食,又軟又滑。如果再加點正宗的嶺東水鹹菜,溜鍋板就集咸滑熱三種滋味。
石馬番豆
番豆就是花生,石馬地方的人民用一種頗為奇特方法來製作番豆:先用老屋的磚頭泥(必須是帶硝性的)搗碎加鹽和番豆在一塊熬熟,撈出又在同樣的泥粉里滾,混上米漿使泥粘實番豆,曬到半干,即放在一種特殊的竹容器用火烤,直至干透。這樣製作出的花生,味道之奇香絕不是市場上的紅泥花生可比。可惜因其製作復雜,食用易粘泥,已經鮮有生產。
雞頸粄
用水把「七分糯三分粘」米粉和成小團,放入熱油鍋里,用鍋鏟壓拍,然後把它翻過來用鍋鏟壓拍,不斷重復,把它壓拍成薄片煎熟。趁熱取出,撒上白糖和碎花生米,細細卷好。用刀切成一圈圈豎起即可食用。
蘿卜粄
蘿卜具有消痰化氣的功用,味道清甜而價格低廉。用蘿卜板和粘米粉做成的蘿卜粄,是嶺東人的年糕。依各人所好,加入五香粉、蝦仁、香菇、豬肉等配合蘿卜的清香,倒上兩碗老酒,是興寧人過年必不可少的享受。
田艾粄
這是一種生長在田埂的艾搗爛和上粘米粉做成的小吃。田艾的味道甘中帶著特別的芳香,入口細嚼,喉間鼻里盡得享受。長在沙堤上的田艾,葉梗肥大,用這種艾的做田艾粄,特別香。
釀豆腐
這也是走向各地的四菜之一,只是外邊的豆腐,實在太差勁。用山泉水做的,那才是掉在灰里「拍不得、吹不得」的「高尚」豆腐,配上頭刀肉餡,細火慢煎。在現代,釀豆腐為興寧人過年必備的菜餚,根據興寧人的習慣,豆腐取「付唔園」(即怎麼都給不完之意)。
梅菜扣肉
梅菜扣肉是嶺東四菜之一,隨著開放之後的交流,梅菜扣肉已走向各地餐桌,它的變種有水晶扣肉、香芋扣肉等。
黃粄
興寧北部山區,有一種只此一家的獨特稻米,叫珍珠米。它米粒比大米小呈黃色,產量極低,很少人種。但是用這種又叫禾米的做板,卻有一種非常獨特的香味。
蓼花
蓼花是一種鬆脆香為特點的興寧小吃。
腐卷
腐卷也是一道嶺東名菜,它用腐竹皮包住餡料(由肉和花生、香菇組成),並用油炸而成,付卷亦可作為煲湯的原料,味香而不膩。
珍珠紅
它曾經代表著興寧最高榮譽,中華老字型大小產品,嶺東歷史名酒。
雞炒酒
炒雞酒有三個待點:補身子、特別香、特別順口。雞炒酒經常被興寧人用作產婦坐月子之用;另當有家添男丁的時候,該家就將雞炒酒炒上一大鍋,發於全村每家一碗。
樂仙腐竹
產於興寧市樂仙腐竹廠,有傳統腐竹、白竹、芝麻腐竹、即食腐竹等,不含任何防腐添加劑,質量符合國家食品安全要求,產品覆蓋梅州、汕頭、珠三角等地,深受廣大城鄉人們的喜愛。
資料來源:http://ke..com/subview/19857/5797024.htm?from_id=6853347&type=syn&fromtitle=%E5%85%B4%E5%AE%81%E5%B8%82&fr=aladdin#12
⑹ 廣州興寧的美食是不是多為客家美食有哪些值得推薦的
雖然興寧市僅僅是廣東省的一個梅州市代管的縣級市,但是美食還是比較多的,雖然大多都是客家美食,味道還是比較棒的,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下到了興寧不可錯過的幾道美食。
1、溜鍋粄
興寧最有名氣的小吃就是各種粄了,而溜鍋粄就是其中之一。是把粘米調成稠糊狀,用湯匙挑起順著鍋壁溜下去沸騰的熱油湯里去而做成的一種美食,一般要和嶺東水鹹菜相配才算最為正宗,分鹹味的和甜味的兩種,都非常好吃。
這6道興寧美食,有些雖然不是興寧獨有,但興寧的味道比較正宗,推薦到興寧的朋友可以找找嘗嘗,你一定也會愛上它們的。當然,興寧的美食還有不少,比如砸棕、炒雞酒、雞頸粄味道也很不錯,歡迎大家留言補充。
我是孤塵一粒沙,致力於給大家推薦各地美食,喜歡我就關注我,你的關注是我不斷更新的動力!
⑺ 梅州特色小吃是什麼
1 ,寬婉醫院旁的「德記」魚湯類(魚泡、面、粉等)
2、西橋頭晚上才有的豬粉腸煮腰花(不過現在好象差了很多)
3、中山街侯記炒粉
4、文保路尚記旁邊側巷內吳記湯丸
5、更樓下的牛腩和老電影院下崗邊的牛腩面
6、元城路阿張的餃淹面
7、老城吳屋巷和輔庭路的魚丸
8、燕龍和漢興的燉品
9、海石花的炒田螺和炒粉
10、老縣府和「啃的雞」之間有個比較清凈的西餐館
11、魚燜飯在梅城我知道的有三家,都算不錯
12、在長樂和生輝可以吃五華魚生
13、梅龍路的餃子館有幾樣比較好吃,比如麻辣豆腐和土豆燉牛肉,烤羊肉串
14、西橋市場和程江橋之間有個海鮮夜排擋,便宜到我不敢相信
15、文化路上蘭州拉麵,面不怎麼樣,湯倒上真好喝
16、火車站旁邊的湖南餐館,招牌菜是血鴨,真是好吃
17、玉英醫院往上的腸粉,可能是正宗的客家腸粉,皮比較厚但是很有嚼勁,梅州僅此一家,別的地方做不出來,(那些皮薄放青菜的都是屬於潮州或者廣州腸粉),醬非常香,很稠。店門是深蘭色的,很好認。
18、勤力苑市場裡面的燒賣。旅遊團都帶到那裡去吃,梅州最出名的燒賣,我曾經見過一大群外國人去吃,皮比較干,筍很香。
19、金利來大街的燒賣(油羅街直下,幸運兒對面),原先是開在三角塘市場里的,後來擴業了就搬到金利來,跟勤力苑的燒賣一樣也是做了幾十年,燒賣特點是皮比較薄,肉比較嫩,但沒那麼香,味道較甜;
20、凌風西路末段的魚頭煮粉,幾十年的品質保證;
21、五洲城晚上9點多才有的粉腸煮豬腰湯,粉腸正,超大個超脆;
22、西橋圓盤蘋果家私門口晚上10點才出攤的牛腩煮粉,(要老伯伯推出來的那家),蘿卜超入味,不過貴了點
23、梅江橋底下的「老火湯」淹面以及燉品,淹面放豬油和魚味,比旁邊那家要香,燉品2元到8元不等,一般胡椒豬肚豬心之類的才4元,價格適中而且味道好
24、馬石下中國銀行附近的炒麵,就窩在一個小巷裡面,鍋子擺在巷口,桌子擺在更樓下。侯記炒粉換了老闆以後已經炒的不好吃了,油多而且面太軟,可能客人多的關系,有時候真的覺得很難吃,但是這個很不起眼的炒麵店炒的面很香,而且面比較大條,也是開了許久,老梅城就懂得找去吃。
25、仲元路郵局旁邊的「鳳記」褒仔飯。梅城開了最久的褒仔飯,那裡再往下有好幾家賣褒仔飯的(這家原先也開在這一排,但後來因擴店裝修等原因搬下來),但是這家環境比較好比較衛生,飯也比較香沒那麼棉,一排過就他一間賣褒仔飯的,所以很好認。
26、虹橋頭的大埔筍板和手工面,在文化公園附近的游戲機室旁邊,大埔人開的店,很正宗的筍板,手工面放碎肉以及青菜豬油,面滑而且非常香,味道超級棒
27、新中苑的桂林米粉,桂林人開的,很多在火車站工作或者在那邊租住房屋的外地人都會去捧場,花樣不多但是面和湯都很香,還有他的辣椒粉超級棒,吃的時候撒在湯里味道超級好,在梅城吃了好幾家桂林米粉還是覺得這家比較正宗。
28、南門文化廣場單車行旁邊的珍珠奶茶:梅城最好吃的珍珠奶茶,強烈推薦香芋及蘋果口味。
29、客都西餅屋的腸粉,看每天早上的人流就可以肯定品質,屬於廣州腸粉,推薦冬菇口味的腸粉。特點是香滑,花樣多。
30、三板橋路末段的「頂好包點」,廣式包子,包子很松軟,餡非常香,天天都排隊購買,生意非常好。不過包子個比較小價錢比較貴。叉燒包是那裡的招牌產品,還有許多其他口味的包子我都非常喜歡
31、黃糖醫院旁邊市場下面的包子,早上擺出市場正樓梯口賣,叉燒包超級出名(就是酒樓的那種無皮開口笑叉燒包),奶黃包也非常爽口,生意也超級好,俺奶奶天天不吃睡不了覺
32、黃糖十字路口的燉品,晚上才有開門,店子就在紅綠燈下面,除了燉品外綠豆湯和紅豆湯口碑都非常好。
33、非常小吃的竹筒飯,田雞竹筒飯最香最滑最好吃。
34、江南西橋圓盤往上「台灣冰匠」的鋦飯,鋦意粉,西式意粉西班牙意粉還有雪泡:那裡的意粉弄的味道比較好,但是價錢會貴一點哦,雪泡味道也很好別的地方都吃不到。但是江北的台灣冰匠做的東東味道就完全不一樣了,一點都不好。
35、文化公園「大口福」快餐店的揚州炒飯和泡沫果汁,揚州炒飯炒的非常好吃,可能是因為他用的米比較好,現在好久沒去吃味道不知道會不會變了,但是以前就經常跑去吃,價錢也非常實惠。果汁一定要泡沫的,強烈推薦青蘋果味道的,鮮榨果汁也很不錯但是泡沫的更香
36、黃糖十字路往黃糖醫院方向的「快可得」快餐店的炸雞腿,學生朋友一定全都知道,因為那裡的炸雞腿真的是又便宜又香,5元一大個,有鹽局、脆皮和酥皮三種,本人最喜歡酥皮。還推薦此店的西多士,一份兩元,但是如果你第一次吃,兩份往往都是不夠的
⑻ 廣東興寧美食有哪些
廣東興寧美食有興寧鹽鋦雞,
釀豆腐
,砸棕,溜鍋板,
石馬番豆
,
雞頸板
,
豆腐花
。
廣東興寧美食的店鋪有客家回味肉丸坊,麥當勞(興寧
百貨店
),
腌粉
腌面
早餐店
,
興寧市
奶茶工坊沐彬店。
⑼ 興寧市區的哪裡有匯集眾多興寧本地小吃的美食街
向陽橋附近的「同興旺酒樓」
902車隊左邊斜對面的小飯店,店外觀比較雜亂,但味道挺正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