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天津的老字型大小都有哪些
天津的老字型大小有:
1、桂發祥:起源於1937年,由范桂才和范桂林兄弟始創。當時,他們在天津大沽南路各開了一間麻花店「貴發祥」和「貴發成」。
特色是製作的麻花中都夾有一根由桃仁、青梅、桂花等十幾種配料組成的什錦酥條。1956年實行公私合營時,兩店合並,取主要調料「桂花」之「桂」,更名為「桂發祥麻花店」。
3、果仁張,中華老字型大小,其果仁製品創制已有160餘年歷史,是天津市的特產之一。種類繁多,諸如琥珀花生仁、琥珀核桃仁、虎皮花生仁、凈香花生仁、奶香瓜子仁、五香松子仁等優質產品。
果仁張至今已有160多年歷史,第一代張明純和第二代張維順曾在清宮御膳房當廚,專門炸制各種小食品,受到皇上嘉許和西太後賞識,遂被譽為宮廷小吃。
解放後,第三代張惠山炸制的凈香花生仁、玻璃核桃仁、虎皮花生仁等品種,在1956年天津市飲食商業優質品種展覽會上被評為優良食品,參加過波札那國際博覽會。
4、天津烤鴨店:原名「正陽春鴨子樓」,始建於1862年。1935年,正陽春在熱鬧繁華的勸業場附近開業,因正門朝陽而取名。
相傳早年北京烤鴨師傅鄭春來津謀生落戶,在泥濘空曠處蓋起了一間門朝東不足百平米的店鋪經營烤鴨。因其朝向好門前開闊,每天清晨整個店堂都沐浴在陽光中,即使寒冬店內依然溫暖如春。一天鄭春師傅突發奇想,在自己姓名中間加上陽字取諧音「正陽春」以此做字型大小恰似天人合一。
從此「正陽春」生意紅火,遠近聞名。隨著時代變遷,「正陽春」1935年11月易主,同年在原址建起了一座佔地122平米的二層樓房,更名為「正陽春鴨子樓」。故後人習慣以此為建店始年。
5、大福來:創於清光緒年間的老字型大小,傳說那年乾隆帝下江南回京途經天津,路過張掌櫃的煎餅鋪,先嘗了煎餅卷大蔥,後叫上湯。女主人急切中就把煎餅撕碎,放上鹽、香油、香菜,用沸水一沖送上。乾隆邊喝邊吃,感覺煎餅一泡味道更佳,就問女主人名字,回說郭八。
乾隆一聽,笑說:「鍋巴可不能叫湯,應再加上一個『菜』字才好。」又過了幾天,張掌櫃剛開門納客,一位御前護衛就闖了進來,大聲嚷道:「你的大福來了!」說著,放下皇上賞的二百兩銀子。「大福來鍋巴菜」就此成名。
㈡ 中國十大美食城名
一、西安篇
西安素來被譽為「美食之都」,羊肉泡、灌湯包、葫蘆頭等淳樸本土品牌爭奇斗艷,蒸、煮、炒、炸、煎、烤的陝西風味小吃異彩繽紛。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在西安享受美景的同時,也滿足了口腹之慾。但令外地人感到奇怪的是,要想品嘗西安美食,非得練就一身神探的本事不可:西安沒有特色美食街。
目前西安有餐飲店面約三四萬家,已形成數個飲食一條街,但檔次不高,規模不大,特色不鮮明。雖然美食資源豐富,但卻缺少有名的美食街,店面分布較為分散,少有一個能將這些美食匯集在一起的地方。很多人開著車到處找尋那些散落在西安不同街道和角落的特色美食店,而外地朋友來也必須要西安人帶著才能找得著這些小店。相比於小吃來說,西安的大型飯店、酒店分布也較為分散,鍾樓附近較為集中,西餐、陝西特色餐飲、大型飯店等較多。另外南二環沿線也分布著較多的餐飲名店,高新一帶的發展也帶動了餐飲業的繁榮,但能代表西安美食特色的街道卻一直沒有出現。
大概來數,西安的美食圈粗略可以這樣劃分:
城內:鍾樓美食街區。位於西安最繁華地段,眾多老字型大小餐飲名店匯聚於此。鍾鼓樓廣場的德發長餃子館、同盛祥飯庄,東大街的西安飯庄、老孫家飯庄、五一飯店、春發生飯店、西安烤鴨店,每一家餐飲老店都彷彿在講述著一則古老的故事。牛羊肉泡饃、白雲章餃子、賈三灌湯包、黃桂柿子餅、粉蒸肉、羊肉餅、烤羊肉、醬鹵製品讓人流連忘返。鼓樓旁邊的回民街更是獨具特色,這些小店,或沿街而開,或擺在馬路邊,雖裝修並不豪華,陳設也很簡單,但吃起來味道卻很地道,其做法用料非常考究。
城東:金花路美食街區。這里擁有東來順、小肥羊、火巴子等火鍋名店;主營上海菜的老客棧酒店;獨具特色的北京前門樓烤鴨店;川味當道的小蘇塘壩魚;自助形式的康康美食匯、小唐人;更少不了秦朝瓦罐這樣知名的陝菜「大亨」。
城南:南二環美食街區。經過十餘年的歷練,這個區域逐漸形成了氣勢磅礴、名店薈萃、菜系林立的餐飲黃金區。如今,這里集合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品牌餐飲企業,既有大眾小吃、火鍋涮鍋、家常炒菜,更有鮑、參、翅、肚、燕等頂級菜品。帶有南國氣息的「大香港」、「順風」,巴蜀韻味的「川渝」、「國力仁和」,獨具京城風韻的「東來順」,來自大草原的「小肥羊」,以及將陝西風味和三秦民俗完美演繹的「文豪」……眾多餐飲名店無不蘊藏著濃郁的文化特色,是西安民營餐飲10年成就的集中體現。
城西:勞動路美食街區。西安勞動路的中高檔餐飲和大眾餐飲各持半邊,西湖名都、紹興老鴨館、漢城燒烤、屈崔氏罐罐雞、坊上人、順風金閣、老七板栗大盤雞等等,粵菜、川菜、韓國燒烤、江南風味等各派菜系齊聚一堂、爭奇斗艷。
城北:城北未央路美食街。近年來,隨著西安城北經濟的發展,這里的餐飲業也開始異軍突起,眾多餐飲企業紛至沓來,一些知名的餐飲店如老孫家飯庄、錫盟百日羔羊坊、永明、喜來順、人人居、頂頂香、佰人王等也紛紛在這里開設自己的分店。這不但為城北的食客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條件,也更加速了城北餐飲市場的蓬勃發展。
二、重慶
重慶瓜果蔬菜四季不斷,家畜家禽品種齊全。優越的自然環境,豐富的特產資源,都為重慶人的好吃和吃好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從最早初具規模的解放碑八一路好吃街,到後來的南濱路江湖菜美食街,南山泉水雞一條街,九龍坡區的直港大道美食街,江北區的歐式風情美食街,北濱路休閑美食街等等,引得八方食客聞香而至,紛至沓來,一時間車水馬龍賓客盈門,醉了一座城,香了兩條江。
八一路好吃街:「好吃一條街」是八一路(解放前為保安路)的中段,僅205米長。生**動的重慶人最喜歡在下班後結伴到解放碑一帶街上「打望」,逛累了就近吃上一頓,因此這里的生意特別紅火。「好吃街」的名頭由來已久。抗戰時期,各地在此躲避戰亂的百姓在異鄉重操舊業以謀生路,杭州的小湯圓、無錫的「陸稿薦鹵肉」、武漢的「四象村」小吃、長沙的手工米粉都紛紛擺上街頭;重慶的麻辣火鍋、王鴨子、鹵白鵝、黃涼粉也是各顯神通。改革開放後,重慶和各地的名小吃又重新薈萃於此,「好吃街」的名聲也不脛而走。
㈢ 中國十大美食介紹
中國十大美食排名榜有蘭州拉麵、北京烤鴨、上海糯米團、重慶酸辣粉、武漢熱乾麵、寧波湯圓、廣西桂林米粉、寧夏手抓羊肉、西安羊肉泡饃、河南糊辣湯。
1、蘭州拉麵
蘭州牛肉面,又稱蘭州清湯牛肉麵,是「中國十大面條」之一,是甘肅省蘭州地區的風味小吃。它以「湯鏡者清,肉爛者香,面細者精」的獨特風味和「一清二白三紅四綠五黃」,一清(湯清)、二白(蘿卜白)、三紅(辣椒油紅)、四綠(香菜、蒜苗綠)、五黃(面條黃亮),贏得了國內乃至全世界顧客的好評。並被中國烹飪協會評為三大中式快餐之一,得到美譽「中華第一面」。
2、北京烤鴨
烤鴨是具有世界聲譽的北京著名菜式,起源於中國南北朝時期,《食珍錄》中已記有炙鴨,在當時是宮廷食品。用料為優質肉食鴨北京鴨,果木炭火烤制,色澤紅潤,肉質肥而不膩,外脆里嫩。北京烤鴨分為兩大流派,而北京最著名的烤鴨店也即是兩派的代表。它以色澤紅艷,肉質細嫩,味道醇厚,肥而不膩的特色,被譽為「天下美味」。
3、上海糯米團
糯米團是江南地區經典的地方小吃。老上海人的傳統早餐,在寧波和上海的一些地攤上,均可以見到這些特色的傳統早餐。糯米擀成薄薄的一張面餅,在上面放點榨菜,夾一根油條,捲成一個團子,就這樣,純正的上海糯米團就完成了。
4、重慶酸辣粉
重慶酸辣粉是重慶城區廣為流傳的一種地方傳統名小吃,歷來就是重慶人的最愛之一 。手工製作的主粉由紅薯,豌豆澱粉為主要原料,然後由農家用傳統手工漏制。重慶酸辣粉的粉絲勁道彈牙、口味麻辣酸爽、濃香開胃,深受全國人民喜愛的重慶地方小吃。
5、武漢熱乾麵
熱乾麵是中國十大面條之一,是湖北武漢最出名的小吃之一,有多種做法。以油、鹽、芝麻醬、色拉油、香油、細香蔥、大蒜子、量鹵水汁、生抽為輔助材料。其色澤黃而油潤,味道鮮美,由於熱量高,也可以當作主食,營養早餐,補充機體所需的能量。
6、寧波湯圓
湯圓是浙江寧波著名的特色小吃之一,也是中國的代表小吃之一,春節,元宵節節日食俗。歷史十分悠久。據傳,湯圓起源於宋朝。當時明州(現浙江寧波市)興起吃一種新奇食品,即用黑芝麻、豬脂肪油、少許白砂糖做餡,外面用糯米粉搓成球,煮熟後,吃起來香甜可口,饒有風趣。因為這種糯米球煮在鍋里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後來有的地區把「浮元子」改稱元宵。與大多數中國人不同,寧波人在春節早晨都有合家聚坐共進湯圓的傳統習俗。
7、廣西桂林米粉
桂林米粉是廣西桂林地區歷史悠久的特色傳統名小吃。以其獨特的風味遠近聞名。其做工考究,先將上好的早秈米磨成漿,裝袋濾干,揣成粉團煮熟後壓榨成圓根或片狀即成。圓的稱米粉,片狀的稱切粉,通稱米粉,其特點是潔白、細嫩、軟滑、爽口。其吃法多樣。製作最最講究鹵水的製作,其工藝各家有異,大致以豬、牛骨、羅漢果和各式佐料熬煮而成,香味濃郁。鹵水的用料和做法不同,米粉的風味也不同。大致有生菜粉、牛腩粉、三鮮粉、原湯粉、鹵菜粉、酸辣粉、馬肉米粉、擔子米粉等。
8、寧夏手抓羊肉
寧夏手抓羊肉是一款寧夏菜品,製作原料主要有羊肉、 花椒等。
9、西安羊肉泡饃
羊肉泡饃是陝西的風味美食,尤以西安最享盛名。它烹制精細,料重味醇,肉爛湯濃,肥而不膩,營養豐富,香氣四溢,誘人食慾,食後回味無窮。因它暖胃耐飢,素為西安和西北地區各族人民所喜愛,外賓來陝也爭先品嘗,以飽口福。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近年來用以招待國際友人,也深受好評。羊肉泡饃已成為陝西名食的「總代表」。
10、河南糊辣湯
胡辣湯,又名糊辣湯,中原知名小吃,起源於河南省周口市西華縣逍遙鎮及漯河舞陽縣北舞渡鎮,是中國北方早餐中常見的傳統湯類名吃。胡辣湯的主要製作材料有胡辣湯料、胡椒、辣椒、熟羊(牛)肉、羊骨高湯、麵筋、麵粉、粉條、黃花菜、木耳等。
㈣ 祥德齋 紅橋北大街店怎麼樣
在丁字沽2號路和五愛道交口,門口就是熱鬧的小吃街曾經在天津紅極一時的老字型大小清真糕點祥德齋啊,早已經沒有了當初和桂順齋平分秋色的輝煌。如今已經和杜稱奇火燒一樣沒落了,甚至年輕一代極少有人知曉。全市就那麼幾個不起眼的分店,跟泛濫大街小巷的桂順齋、桂發祥、大橋道相比實在太凄慘而且生意比較冷清,去的時候店裡都沒有顧客買了月餅,不貴,是傳統的提漿月餅,味道還是不錯的,很正宗的老味,而且價格比其他老字型大小都要便宜超市也有帶包裝的祥德齋月餅,才3塊錢多錢一塊其他還有京八件什麼的,看著賣相一般就沒買服務一般般吧,傳統國營風格,這一點不是很受人待見
㈤ 你吃過哪些一嘗傾心的糕點
有很多好吃的一嘗傾心的糕點了。我隨便舉例說明一下。我是個愛吃點心(面點的人)我覺得好吃的有:
1、紅豆酥(那種現做的 烤出來的 ,外面的酥皮很香 )
2、紅豆菠蘿包
3、綠豆糕
4、廣式的椰汁紅豆糕、還有榴槤包
5、燒仙草
6、南瓜酥(糯米炸出來的那種)
7、抹茶慕斯蛋糕(不甜膩 且有一點點差的苦味很香的哦)
8、板栗糕
9、巧克力派 還有紅棗蛋糕
㈥ 桂順齋什麼點心好吃
「桂順齋」是有近百年歷史的中華老字型大小,名牌清真食品企業,是津門風味食品歷史長河中享有「三絕」(十八街麻花、耳朵眼炸糕、狗不理包子)「兩齋」(桂順齋、祥德齋)美譽之稱的著名品牌。繼承傳統、科學創新,滿足不同消費者需求是該廠的經營宗旨。該廠生產月餅、糕點、餅干、冷食、湯圓、麻花、麵包及小食品八大類,共計三百多個系列品種。口味獨特的傳統糕點「薩其瑪」、膾炙人口的「麻糖」、營養爽口四季旺銷的「綠豆糕」,自來紅月餅等,都是該廠久負盛名的暢銷產品。京八件、月餅、蛋糕、湯圓等產品選料精良,工藝考究、做工精細,享譽津京「三北」廣大地區,至今名振四海。中秋月餅選料精良、做工精細、口感純正、風味獨特。傳統產品提漿月餅最早源於清宮廷御膳房廚師所傳,方法獨特,工藝要求嚴格,採用蜂蜜調制出不同口味,酥鬆綿軟、清香利口。「桂順齋」新研製的椰皇蛋奶系列月餅,是集中外月餅之大成,採用科技方法和傳統工藝相結合的新型餡料月餅,它集椰香、奶香等各種果香為一體的特色產品,具有西式月餅之特點。無蔗糖、五穀月餅具有綠色食品之美譽,深受各界消費者青睞。
㈦ 在天津帶女孩子有什麼好玩的地方嗎
當然是游山和玩水了,去薊縣的翠屏湖租船釣魚,去盤山看景開心,去塘沽吃海鮮。都是不錯的地方。
㈧ 天津著名小吃店除了狗不理、桂發祥、耳朶眼、芝蘭齋、桂順齋、祥德齋、四遠香、富香園、大福來、東來順似
果仁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