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特色小吃 » 清補涼好吃又簡單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清補涼好吃又簡單

發布時間: 2022-06-06 08:48:23

『壹』 清補涼糖水的做法

廣東人是非常喜歡煲湯的,而且會根據不同的季節選擇不同的材料入湯。5月,經過一個冬天的沉積,人體內躁火較大,適合喝一些清潤的糖水。這道糖水有益臟腑,既清熱又祛濕,適合全家人飲用。做法1.將北沙參、玉竹、蓮子、百合、淮山、薏米、腐竹、枸杞清洗干凈,瀝干水分。腐竹斬成4cm長的段。
2.鍋中加入清水,煮沸後加入清洗好的用料,大火煮15分鍾後,再改用小火熬煮。
3.30分鍾後加入冰糖,繼續熬煮30分鍾即可。
小貼士1.北沙參、玉竹、蓮子、百合、淮山、薏米、枸杞這些用料可在葯店買到。
2.喝熱湯很美味,但溫熱已經足夠,太燙的湯水會損傷舌頭及食道。
清補涼一般不用糖水,用椰奶或者新鮮椰子水,直接打開椰子倒出來的哦~而且裡面的材料也會有椰肉,很好吃

『貳』 清補涼怎麼做

『叄』 清補涼有哪些

清補涼(粵語中清補涼的「涼」字會讀成陰上聲,與用作重量單位時的兩字同音;Sâm b�6�7 l�0�6�6�1ng),是夏天清熱補濕的老火湯,常見於中國廣東(海南、香港和澳門)、廣西等地區。清補涼的材料並不統一,有以健脾去濕為主,亦有以潤肺為主。材料通常有淮山、蓮子、茨實、薏米、百合、紅棗、南北杏和瘦肉。也有放入沙參、玉竹、陳皮和龍眼。清補涼也可以做糖水,有其獨特的風味。故事 清補涼傳說,秦始皇一統七國之後,開始著手平定嶺南地區的百越之地。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任命「屠睢」為主將、「趙佗」為副將率領50萬大軍平定嶺南,大軍推進致嶺南一帶,由於嶺南屬東亞季風氣候帶,具熱帶、亞熱帶季風海洋性等氣候特點,中原的士兵不適應南方的濕潤氣候,紛紛得病,軍隊戰鬥力大減,屢戰屢敗,正當眾將士束手無策之時。隨軍大夫研發了一種葯食兩用的粥,以蓮子、百合、沙參、茨實、玉竹、淮山、薏米為原材料,經過加工後礳成漿狀食之。服用後人感鎮靜、精力充沛,軍隊重新作戰勇猛。趙佗感慨的說,食之清熱氣、補元氣、之物可稱清補涼也。為了保證戰鬥力,趙佗命令其部下每天晨起必須食用一碗清補涼,秦朝滅亡後,趙佗起兵兼並桂林郡和象郡,在嶺南地區建立起南越國,自稱「南越武王」。建都番禺,即今廣州市。他在位71年,是名符其實的「長壽翁」。 中國的葯膳源遠流長,從宮廷到民間廣為傳播。據有關學者統計,自漢初到明末,有關葯膳的著作已有300多部。而今有關食療葯膳的著作更是色彩紛呈,應用空前廣泛,以至出現了一些專門的葯膳餐館。在人們的生活中,葯膳得到普及,在國外也享有盛譽,備受青睞。葯膳是中國傳統飲食和傳統醫學的重要內容。 起源早在上個世紀20年代,海南就有了清補涼,那時的清補涼主要是街頭巷尾一些臨時的小攤點,有個別小茶 清補涼館里也有清補涼賣。40年代時,三五個銅板就可買到一碗清補涼。與其它縣有所不同,海口的清補涼品種要多些。 「清補涼曾登堂入店經營過」,海南省烹飪協會副會長唐人志說,時間大概在1953年,當時海口第二飲食公司(合作店)屬下有10多個門市店,這些門市店中有一部分店便把清補涼「請進店裡經營」。唐人志說,當時國營單位有勞保規定,在夏季單位要發給職工清補涼,以此降溫消暑,因此到5、6、7、8月,經營清補涼的門市店生意非常好。 文化海口清補涼的原料豐富,少則十幾種,多則二十種,多為就地取材,新鮮可口。 海南清補涼不同於廣東一帶的涼茶,在廣東如果你上火了,主要是以喝涼茶降火。但是涼茶味苦難喝。據 清補涼中醫學說涼茶雖是降火之物,但不宜多喝。 廣西桂林、南寧等地也有清補涼。聽在那兩地上學的海南學子回來說,最好吃、最令人回味的還是海南的清補涼。據了解,桂林的清補涼原料里有西瓜塊、菠蘿塊、綠豆等,這些原料均放在冰箱里;和海南的清補涼不一樣,桂林清補涼更像是「水果什錦冰」那一類的東西,甜甜的。而南寧的清補涼跟海南清補涼相比就簡單得多,用料也少,味道也差些。 與別的省份的清補涼相比,海南清補涼不但可以降火而且甘甜爽口。省烹飪協會秘書長林俊春介紹說,海南的清補涼,主要根據當地的氣候,生活習慣,採用的是消暑降溫的原料。一般清補涼的原料少有10多種,多的有20多種,海口街頭巷尾常見清補涼的用料有花生、紅豆、綠豆、通心粉、新鮮椰肉、紅棗、西瓜粒、菠蘿粒、鵪鶉蛋、涼粉塊、珍珠、薏米、芋頭等。 在海南,萬寧、瓊海等市縣的清補涼也深受當地市民的歡迎。據了解,瓊海的清補涼,過去原料里加有當歸,但現在少用了。目前瓊海清補涼最有特色的一點是它不加冰塊,而用「炒冰」來搭配清補涼原料。瓊海人告訴記者,這「炒冰」是用椰奶加糖再加牛奶後,用火炒熱後經過不停攪拌而成。用「炒冰」調配出的清補涼入口即化,吃起來香滑、細膩,有點冰淇凌的味道。「與我省其它市縣相比,海口的清補涼又有所不同,」林俊春說,主要不同在於海口清補涼的品種較多,也較齊全。 清補涼 椰樹下排隊吃清補涼 海南的清補涼攤點大多設在路旁,攤主們擺放一小櫥窗,旁邊擺上一個保溫冰桶、幾套塑料的椅子和木桌,加上清補涼攤的小櫥窗里排滿塑料碗,碗裡面分別裝著黃、紅、綠等各種原料。這樣,一個攤子便招 清補涼來一群客源。在海南,每一個清補涼的攤子大多數都沒有「字型大小」,如果哪裡的清補涼好吃,市民大都以路名來向朋友推薦。居住在海口的許多市民都知道,在海口,清補涼的攤子越擺越大的當數海口新華南路的那間「老字型大小」攤子了。初夏的夜晚,與朋友逛街累了,或與家人散步時,有人會來到新華南路清補涼攤子前,點上一碗清甜爽口的清補涼。不過,在這里吃清補涼的朋友,須有點耐性,因為需排隊買牌,然後把牌交給服務員就坐後,還要等上一會兒——因為來這里吃清補涼的人太多了。不過,當一碗裝有由綠豆、紅豆、通心粉、鵪鶉蛋、紅棗、椰水等配料組成的清補涼端到你面前,你會覺得再漫長的等候都是值得的,因為當你喝上一口由冰塊浸透的新鮮椰子水,再咬上一口甜甜的、冰冰的、粉軟的鵪鶉蛋後,那個直入心底的爽呀和那個直透到心底的涼呀,簡直是讓你無話可說。於是乎,到這吃清補涼的人,有許多是吃完後又排隊打包帶回家,讓家人也嘗嘗透心涼的感覺。 小小清補涼能做到如此地步,實在讓人贊嘆。好吃的清補涼攤點,通常是一傳十、十傳百,一個傳一個。在海口,口碑較好的清補涼攤子的地點還有:海甸島三西路,菜市場對面;萬綠園里邊四維電影院過去一點,用老椰子做的,很特別;國興大道,一去就看到很多;紅城湖路(原瓊山市)38路公共汽車起點站處等。 海南清補涼的一般做法: 首先將紅棗、綠豆、薏米、芋頭、西瓜、鵪鶉蛋、湯圓等分開煮熟,別煮太爛,撈干。然後准備涼開水,最好放在冰箱里冷凍,否則就要准備好冰塊;再准備紅糖,有紅糖漿最好,再把上面幾種原料混在一起,摻上椰子汁或紅糖水等即可調和成一碗消暑清爽的飲品。

『肆』 正宗的清補涼配方

好吃的清補涼。。。。。清補涼是我在海南上學最美好的回憶之一……

海南清補涼是風靡熱帶海南島的特色冰爽甜品。

海南清補涼主要是以紅豆(綠豆)、薏米、花生、空心粉、椰肉、紅棗、西瓜粒、菠蘿粒、鵪鶉蛋、涼粉、椰奶等多種配料炮製而成的冰爽解渴飲品。

夏日裡,海南清補涼是島上一道很獨特的風景線。

少了清補涼的夏天,還是夏天嘛?

對於大部分在海南的人來說,清補涼絕對算得上留在海南的大部分原因!

清補涼在海南已有近千年的歷史,大概是從蘇東坡來海南的時候就有了,他還為清補涼寫下這樣的詩句:「椰樹之上采瓊漿,捧來一碗白玉香。」

每一個來過的海南的人,被安利的前三種食物當中一定會有清補涼的身影,但是大部分剛來海南的小夥伴,又會把清補涼叫成「清涼補」。

清補涼最初只是紅豆綠豆一些簡單的原料。

上個世紀20年代,南洋歸來的遊子帶回了外國人的通心粉,也加在了清補涼里。

至此,清補涼的配料也越來越多,後來又有冬瓜薏,芋圓、珍珠等等多達20多種,可以隨客人的喜好隨意搭配。

一碗清補涼就是一幅晃動的畫。顏色是張揚中隱含內斂的清秀。

大紅的西瓜、暗紅的棗、紅長彎動的通心粉、米白的蓬散的木耳花、可愛的綠豆、飽滿的鵪鶉蛋……一樣就是一種跳躍的顏色。

它富含多種維生素、性質溫和、有下火消暑、清熱解毒、潤滑腸道、健脾、補肺、減少脂肪、美容等功能。

甜而不膩、爽滑潤喉、冰涼可口。深受各省份遊客的喜愛和好評,吃了還想再吃。

而清補涼的椰奶,來源此老椰子現榨成汁,現榨,冰凍,現喝。不加任何的香精,原汁原味。甜而不膩、爽滑潤喉、冰涼可口!

清補涼製作工序首先將不能生食的綠豆、薏米、芋頭、鵪鶉蛋、湯圓等分別煮熟,注意別煮太爛,然後撈干。

其它食材洗凈、切好;涼開水製冰塊;准備紅糖,或紅糖漿;砍椰子,收集椰子汁。

合成的時候,每樣食材抓一點,抓幾塊冰塊,摻上椰子汁或紅糖水,再放兩勺嫩椰肉。

無需攪拌,直接端到客人面前。

正是這食材的多樣與和諧,才有了清補涼清熱降火,消暑解乏、去濕、開胃、除痰、健肺的功效。

到現在已經有椰奶清補涼、冰沙清補涼、糖水清補涼等多種口味的清補涼。

如果你來海南記得一定要吃一份清補涼再回去,才是不虛此行………………

想念清補涼的味道,不過清補涼在內地好像沒有賣的,也只有海南的清補涼才是最正宗的清補涼…………

『伍』 海南椰汁清補涼的做法步驟圖,怎麼做好吃

海南清補涼作為風靡熱帶海南島的特色冰爽甜品,傳統的海南清補涼主要是以紅豆(綠豆)、薏米、花生、空心粉等做成,放置冷卻或加入冰塊後及成為一碗正宗的海南清補涼。
因為食材品種的多樣性,大部分地區(海南各地區口味又不同)都開始加入了如椰肉、紅棗、西瓜粒、菠蘿粒、鵪鶉蛋、涼粉等多種配料,又為了照顧多眾人的口味,增加了椰汁、糖水和清水可選項。
在海南學海南清補涼到海南新東方烹飪學校就可以學。

『陸』 清補涼鳳爪湯的做法,清補涼鳳爪湯怎麼做好吃

食材

  • 主料

  • 雞爪

    500g

  • 黨參

    50g

  • 玉竹

    100g

  • 沙參

    50g

  • 干淮山

    50g

  • 輔料

  • 適量

  • 生薑

    1塊

  • 雞粉

    適量

  • 清水

    6小碗

  • 清補涼鳳爪湯的步驟

  • 1.剪去雞腳指甲,附在腳底黃色起繭的老皮也用剪刀剪開。搓洗干凈撈起,瀝干水。

  • 2.清補涼:沙參、玉竹、黨參、淮山。

  • 3.所有配料用清水泡洗干凈。

  • 4.鍋里放水燒開,加一勺鹽、薑片,把雞腳倒下焯煮幾分鍾。

  • 5.撈起用清水洗凈,瀝干,薑片丟棄。

  • 6.把雞腳和所有配料放進湯鍋(煲湯時不用放薑片)。

  • 7.倒進適量清水(6碗左右)。

  • 8.遮上鍋蓋,大火煮開後調成小火煲40—60分鍾左右。

  • 9.煮剩每人有1小碗的湯汁即可、調入鹽、雞粉攪拌均勻、連同湯汁一起食用。

  • 小貼士

  • 這款湯水適合家人大小一起食用,都是比較平和而溫潤的食材。一年四季均可飲用。冬天煲這款湯水可以適量添加一點當歸和枸杞。水的量也要按自家的食用人數和食材的...(展開)

『柒』 清補涼有哪些材料

一般有玉竹,黨參,茯苓,薏米仁,枸杞,紅棗,淮山等。黨參補氣;茯苓,薏米仁,淮山補脾利水;玉竹滋陰清熱;枸杞滋陰明目。但要根據個人體質加減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