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秋節日有什麼必吃美味佳餚嗎
中秋到,合家團。這樣一個歡樂的日子,每每都是所有小吃貨大飽口福的時候。中國飲食文化豐富,每個地方有每個地方相應的中秋美食,下面我們來看看各地中秋都吃些什麼吧。
月餅
俗話有「西風響蟹腳癢」,說的就是每年中秋之時,螃蟹黃滿膏肥,是最佳的品嘗時機。螃蟹的營養豐富,尤其是蛋白質含量比豬肉、魚肉都要高出幾倍。
古時漢族的中秋宴俗,以宮廷最為精雅。如明代宮廷時興吃螃蟹。螃蟹用蒲包蒸熟後,眾人圍坐品嘗,佐以酒醋。食畢飲蘇葉湯,並用之洗手。宴桌區周,擺滿鮮花、大石榴以及其他時鮮,演出中秋的神話戲曲。
以上就是小編整理出的各地中秋美食。
B. 中秋節除了月餅還應該吃什麼
說起中秋,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月餅。但其實老祖宗傳下來的文化里,除了月餅,還有很多傳統中秋食品,正逐漸被人們給淡忘。人民網旅遊頻道盤點了這些或有著美麗傳說,或有著美好寓意的中秋食品,希望您的中秋食譜上不再單調。糍粑
八月中秋吃糍粑起源於20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是人們為紀念楚國大將軍伍子胥而流傳至今的傳統習俗。糍粑是一種信物,聖潔的食品,八月中秋舂糍粑,吃糍粑賞月活動即喻示家家團結幸福、吉祥如意。糍粑的黏結成團,喻示著全家和睦團結;糍粑的香甜,喻示著生活甜蜜幸福;就連清早打糍粑,起得越早也代表來年豐收越大;糍粑成大小圓形,喻示著人們有緣、喜慶、吉祥和團圓;當然吃著圓圓的糍粑就自然象徵全家和和氣氣、團團圓圓、平平安安了。麥箭
山東即墨中秋節吃一種應節食品叫麥箭。麥箭乃是即墨中秋節吃的一種應節食品。它先用白面攤成煎餅,再加上肉餡或素餡,然後用秫秸捲成筒狀蒸熟,吃時加上調料,味道十分鮮美。大閘蟹
這是江浙一帶的習俗,中秋正是蟹膏肥,稻花香的季節。一輪滿月,一壺清酒,幾個老友,一盤大閘蟹,個中滋味讓神往的。芋艿芋艿
在江浙一帶,芋艿的發音與運來相近。所以中秋節吃芋艿,不僅僅只是享口福同樣也表示希望能夠好運連連。毛豆
在江浙一帶中秋節除了芋艿外還會特地蒸些毛豆。毛豆在當地又稱毛豆莢,而莢又與佳、吉等字諧音。所以吃毛豆是希望能夠吉祥如意,萬事順心。鴨子
元末時期,蒙古統治者欺壓漢人,漢人決定推翻元人。但當時統制嚴厲,不能明著組織斗爭,就用暗語。當時漢人稱蒙古人為噠子,就取諧音鴨子。大家約定,中秋節吃鴨子,就是中秋節大家一起採取行動,推翻元人統治。當然秋季吃鴨子對身體頗有裨益。梨
中秋節吃梨意思是把要把分離吃掉,表示永遠團圓不分離的意思。而且中秋節前後正是梨上市的季節。糯米蓮藕
中秋食藕,是寄團圓之意。以糯米填充蓮藕,再以桂花蜜淋之,米香、藕香、桂花香,香濃入口,意喻甜甜蜜蜜。西瓜
在我國北方個別地區,中秋節時無論貧富,全家都要吃西瓜。西瓜是圓的,意喻團團圓圓,也正好合了中秋節全家團圓的意思。包子
在我國有些地方,中秋節要蒸包子吃給祖先上香,而且吃包子之前必須要放鞭炮。
桂花糕、桂花酒
八月桂花香,中秋之際正是桂花飄香的時候。中秋節時許多人家都會用桂花做桂花糕或者浸桂花酒。無論是桂花糕還是桂花酒都無一例外地散發出桂花特有的香味。田螺
在廣東許多地方,中秋節還會有吃螺螄的習慣。中秋前後,是田螺空懷的時候,腹內無小螺。因此,肉質特別肥美,是食口螺的最佳時節。而且螺肉營養豐富,所含的維生素A又是眼睛視色素的重要物質。烤肉
在我國台灣省,中秋節幾乎家家戶戶都要吃烤肉。石榴
中秋正是石榴成熟時。因其紅似瑪瑙,白若水晶,入口如晶粒玉漿,石榴便成為桌上供品之一,象徵長壽、團圓和吉祥。
南瓜燒糯米飯
傳說很久很久以前,南山腳住著一戶窮苦人家,雙親年老,膝下只有一女,名叫黃花,美麗、聰明、善良、勤勞。那時連年災荒,黃花的父母年老多病,加上缺衣少食,病在床上,奄奄一息。那天八月十五,黃花在南山雜草叢中,發現兩只扁圓形野瓜。她采了回來,煮給父母吃。香噴噴、甜滋滋,兩老吃了食慾大增,病體也好了。黃花姑娘就把瓜子種在地里,第二年果然生根發芽,長出許多圓圓的瓜來,因為這是從南山采來的,就叫南瓜。從此,每年八月十五那一天,江南家家戶戶流傳著八月半吃老南瓜燒糯米飯的風俗。西瓜
中秋佳節,陝西人不論貧富,必食西瓜,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中秋月圓之時,一邊乘涼賞月,一邊吃著解暑的西瓜,涼意宜人,更增一家團聚的天倫之樂。
C. 中秋要吃月餅,中秋月餅的懶人做法有哪些
原材料:糯米粉:45克 粘米粉:35克 澄粉:20克 糖粉(細砂糖):50克 色拉油:20克 牛奶:150克 紅豆沙:適量 熟糯米粉:適量將糯米粉、粘米粉、澄粉、糖粉倒入盆里,攪拌均勻,加入牛奶攪拌均勻,最後加入色拉油攪拌細膩無顆粒狀靜置20分鍾左右。
D. 中秋節吃什麼傳統食物
中秋節吃什麼
1、桂花糕
中秋之際正是桂花飄香的時候。中秋節時許多人家都會用桂花最桂花糕或者浸桂花酒。無論是桂花糕還是桂花酒都無一例外地散發出桂花特有的香味。
4、鴨肉
元末時期,蒙古統治者欺壓漢人,漢人決定推翻元人。但當時統制嚴厲,不能明著組織斗爭,就用暗語。當時漢人稱蒙古人為「噠子」,就取諧音「鴨子」。大家約定,中秋節吃鴨子,就是中秋節大家一起採取行動,推翻元人統治。而且,八月份的鴨子整好肥瘦適宜,口感很好,有滋陰補血的功效。
5、南瓜
中秋宴全家團圓,少不了大魚大肉,吃些南瓜可增強飽腹感,減少脂肪的攝入。南瓜在秋季成熟,富含膳食纖維、β-胡蘿卜素,有減緩血糖升高、降低血脂、防止便秘的功效。此外,秋季乾燥,多吃南瓜,還可滋潤肌膚。
6、石榴
中秋節也是石榴成熟的時候。因為石榴紅紅的樣子形似瑪瑙,果實像水晶,晶瑩剔透,所以在古代的時候就成為桌上的供品之一,意味著長壽、團圓吉祥。所以在中秋節這一天選擇吃石榴,也有著不錯的寓意。
7、烤肉
在我國台灣,中秋節幾乎家家戶戶都要吃烤肉。其實多年前兩家醬油廠商在電視上大展廣告攻勢加上許多商場在中秋前夕搞起了烤肉相關產品的特賣會,所以很多人光顧。在不知不覺中,中秋節吃烤肉也變成了家家戶戶不可缺少的菜餚。
8、芋頭
用清水煮一大鍋小芋頭粘了糖吃,是過去窮人家的實在日子。在江浙一帶,芋頭的發音與「運來」相近。所以中秋節吃芋頭,不僅僅只是享口福同樣也表示希望能夠好運連連。
9、大閘蟹
這是江浙一帶的習俗,中秋正是「蟹膏肥,稻花香」的季節。一輪滿月,一壺清酒,幾個老友,一盤大閘蟹,個中滋味讓神往的。回到世俗的生活:不過今天的大閘蟹一定夠貴,不妨十五的月亮十六圓,留到明天吃也罷。
10、飲桂花酒
飲桂花酒每逢中秋之夜,人們仰望著月中丹桂,聞著陣陣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歡慶合家甜甜蜜蜜,歡聚一堂,已成為節日的一種美的享受。桂花不僅可供觀賞,而且還有食物價值。屈原的《九歌》中,便有「援驥斗兮酌桂漿」、「奠桂酒兮椒漿」的詩句。可見我國飲桂花釀酒的年代,已是相當久遠了。
中秋飲食注意
中秋佳節,難免會親朋好友一起聚會,這個時候,吃好喝好就是自然的事情,但是,在吃喝的同時,你是否關注到了自己的飲食是否合理呢?即使在中秋節這一天,我們的飲食也是需要注意以下幾點的哦!
1、平衡膳食,合理搭配
均衡的飲食強調要有各種營養元素的搭配,動植物蛋白、蔬菜類、菌藻類的合理比例為1∶1∶1,這樣既保證了食物的多樣化,又能滿足口味的需求。節日里,不能只吃大魚大肉,多吃蔬菜以及饅頭、麵包等主食可以讓你的營養攝取更豐富全面。此外,吃得油膩不消化時,可以吃一些泡菜、酸菜、醬豆腐等發酵食品。想要的減肥的人群,可以多吃發酵後的饅頭、花捲等,因為發酵的麵食熱量較低。
2、葷菜多選魚蝦禽,烹飪辦法應清新
節日的餐桌上肯定少不了葷菜,想要減少多餘油脂的攝入,讓自己吃的更健康,葷菜的烹飪方式建議多用蒸、煮、燉、鹵等方法。材料的選擇上也可以多選用脂肪含量少的魚、蝦、禽肉,如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海魚和鵝肉等。在調料的使用上,一定不要太咸、太辣,對腸胃不好。
3、海鮮美味不能多吃
中秋前後,正是海鮮漁貨出產豐富的時期,海鮮品種繁多、味道鮮美,讓人忍不住多吃幾頓。但是,專家表示,海鮮雖美味,但不能多吃。在吃海鮮的時候,啤酒要少喝,否則容易導致血尿酸水平急劇升高,誘發痛風。同時,吃海鮮時不要喝濃茶,茶中含有鞣酸,易跟蝦、蟹中的蛋白質起作用,凝固成塊狀物,影響消化。
4、飲食要有度,忌暴飲暴食
節日總是最熱鬧的時候,你夾一筷,我添一勺,再加上菜餚豐盛、味道香美,一不留神就容易吃的過多。三天假期,連接吃上幾餐,一定會讓腸胃超負荷運轉,引起腸胃不適、胸悶氣急、腹瀉或便秘等不適症狀。因此,節日里飲食一定要節制,暴飲暴食很傷身。
5、餐前不喝酒飲料,合理喝酒控食量
節日少不了喝酒助興,不過主要注意幾點:空腹不要喝酒,不僅容易醉,而且損傷胃黏膜;空腹不要喝碳酸飲料,會阻礙胃腸對食物的消化接收。建議開席時,先不要暢飲,等進食一半時再飲也不遲。而且,喝酒要恰當、適度,最好選用紅葡萄酒和黃酒等。
6、零食搭配合理,可別放開吃
節日期間,家中常備有各式瓜子、花生、堅果、核桃、糖果等等,招待來訪的客人或自己享用。不過,節日里的三餐油膩食品較多,零食的選擇應以開胃、理氣、消脹、降火、祛燥為主,堅果含水少,過多食用會使人口乾舌燥,而糖果類又含有很多糖份,最好選擇話梅、山楂片、薄荷片等零食。此外,雖然零食很誘人,食用起來也要有所節制。
7、控制吃月餅的量,吃月餅配熱茶或白開水
中秋節肯定少不了吃月餅,不過,吃月餅時應該注意控制食用量。建議將月餅與家人分享,切得越小塊越好,想要減肥的朋友吃8分之1或4分之1個月餅應景即可。吃月餅時建議搭配開水、無糖或代糖飲料,可幫助去油膩,少喝酒類或是汽水,易導致惡心、厭食、腹痛等胃腸道症狀。
8、中秋燒烤多,注意才不怕長胖
另外很多朋友都會在中秋一家人或者相約好友去燒烤。在參加烤肉活動的時候,建議可以肉串混合串入筊白筍、香菇、青椒、玉米筍等,一口肉一口菜,多吃蔬菜,味道也爽口,而且容易有飽腹感。另外,烤肉醬加水稀釋,可減少用量,烤肉時不要重復刷醬料,肉製品不要腌太久。
E. 中秋除了吃月餅還吃些什麼呢
1、蒓菜鱸魚燴
在杭州,蒓菜鱸魚燴是必做的中秋家宴菜餚之一。這不僅因為這一時節的蒓菜鱸魚好吃,更是因為晉代張翰借思鄉的「蒓菜、鱸魚」,棄官返回故里的千古美談,使蒓菜成為思鄉的象徵。
2、菱角
有的長輩會在中秋節用菱角煲粥,將剝了殼的菱角加米煮成鹹味的白稀粥。吃了甜膩的月餅後,喝上一碗菱角粥,既可以解膩,還能助消化,據說還可以讓孩子長得聰明伶俐。
3、毛豆
在江浙一帶中秋節會特地蒸些毛豆。毛豆在當地又稱毛豆莢,而莢又與「佳」、「吉」等字諧音。所以吃毛豆是希望能夠吉祥如意,萬事順心。
4、山東麥箭
所謂「麥箭」就是,先用白面攤成煎餅,再加上肉餡或素餡,然後用秫秸捲成筒狀蒸熟。中秋節當天,青島人除了要吃好中秋晚宴外,早餐、午餐一般都蒸餑餑、包子,當然還有麥箭,吃時加上調料,味道十分鮮美。
5、田螺
田螺是廣州人和珠三角居民中秋節少不了的美食。中秋前後是田螺空懷的時候,腹內無小螺,肉質特別肥美,是食口螺的最佳時節。而且,民間認為,中秋田螺,可以明目。
6、螃蟹
「無蟹不成秋」,在中秋賞金菊、吃螃蟹,是愛吃螃蟹的浙江金華人中秋節一大美事。螃蟹肉質細嫩,味道鮮美,蛋白質含量較高,且易於消化,鈣、磷、鐵和維生素A的含量也較高,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
F. 中秋節吃什麼傳統食物 月圓之夜嘗這10種美食
1、吃月餅
是我國流傳已久的傳統風俗。每當風清月朗、桂香沁人之際,家家嘗月餅、賞月亮,喜慶團圓,別有風味。月餅作為一種形如圓月,內含佳餡的食品,在北宋時期就已出現。
到了元朝末年,月餅已成為中秋節日美點。
2、吃鴨子
吃鴨子我國雲南的仫佬族鄉親都要在八月十五這天買餅子,殺鴨子,歡度這個傳統節日。
傳說從前仫佬人居住的地方,山好水好,四季如春。村村六畜興旺,年年五穀豐登。可是有一年,突然來了「番鬼佬」,到處殺人放火,搶劫姦淫,害得仫佬日夜不寧。村中有個賣糖佬夫婦和兒子三人,決心帶頭反抗。
他們想了一個計謀:以游村賣糖來串聯村民,在八月十五晚上一齊動手殺番鬼佬。果然大部分「番鬼佬」被打死,一部分跳到河裡,都變成了鴨子。仫佬人就把鴨子捉回村,殺掉當作慶祝勝利的美餐。
從此,仫佬人為了紀念賣糖佬一家三人,每年八月十五,家家戶戶都要買餅子、殺鴨子,以此教育後代不要忘記反抗侵略的斗爭。
3、吃田螺
民間認為,中秋田螺,可以明目。據分析,螺肉營養豐富,而所含的維生素A又是眼睛視色素的重要物質。食田螺可明目,言之成理。但為什麼一定要在中秋節特別熱衷於食之吃。
有人指出,中秋前後,是田螺空懷的時候,腹內無小螺,因此,肉質特別肥美。是食口螺的最佳時節。如今在廣州民間,不少家庭在中秋期間,都有炒田螺的習慣。
4、吃芋頭
吃芋頭中秋食芋頭,則寓意辟邪消災,並有表示不信邪之意。清乾隆《潮州府志》曰:「中秋玩月,剝芋頭食之,謂之剝鬼皮」。剝鬼而食之,大有鍾馗驅鬼的氣概,可敬。
5、飲桂花酒
飲桂花酒每逢中秋之夜,人們仰望著月中丹桂,聞著陣陣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歡慶合家甜甜蜜蜜,歡聚一堂,已成為節日的一種美的享受。桂花不僅可供觀賞,而且還有食物價值。
(6)廣東中秋節有什麼好吃的擴展閱讀:
中秋習俗:玩花燈
中秋節,有許多的游戲活動,首先是玩花燈。中秋是我國三大燈節之一,過節要玩燈。當然,中秋沒有像元宵節那樣的大型燈會,玩燈主要只是在家庭、兒童之間進行的。
花燈
早在北宋《武林舊事》中,記載中秋夜節俗,就有『將「一點紅」燈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動。中秋玩花燈,多集中在南方。如前述的佛山秋色會上,就有各種各式的彩燈:芝麻燈、蛋殼燈、刨花燈、稻草燈、魚鱗燈、谷殼燈、瓜籽燈及鳥獸花樹燈等,令人贊嘆。
在廣州、香港等地,中秋夜要進行樹中秋活動,樹亦作豎,即將燈彩高豎起來之意。小孩子們在家長協助下用竹紙紮成兔仔燈、楊桃燈或正方形的燈,橫掛在短竿中,再豎起於高桿上,高技起來,彩光閃耀,為中秋再添一景。
孩子們多互相比賽,看誰豎得高,豎得多,燈彩最精巧。另外還有放天燈的,即孔明燈,用紙紮成大形的燈,燈下燃燭,熱氣上騰,使燈飛揚在空中,引人歡笑追逐。另外還有兒童手提的各式花燈在月下游嬉玩賞。
G. 代表中秋節的食物有什麼
中秋節的代表食物有月餅,螃蟹,各地也有不同的代表食物。
1、廣東
潮汕中秋美食品種頗多,主要可分為三大類:一是糕餅類,潮汕各地月餅,甜的、鹹的、葷的、什料的、多味的各式各樣種類繁多。還有面餅、軟糕、雲片糕均為中秋節糕餅,為潮人送親戚之佳品,可說潮人送月餅是睦親的習俗;
二是潮地中秋節季,天高氣爽正是水果成熟之時,柚、柿、楊桃、菠蘿、石榴、橄欖、香蕉等也是潮人中秋的另一類美食;三是農產的芋頭、南瓜,潮人用其製作芋泥、瓜漿也是潮人喜歡的。芋頭、糍粑等也是潮人中秋必吃的。
2、浙江
杭州的蒓菜鱸魚燴之所以成為中秋家宴上的菜餚,不僅僅是因為這一時節的蒓菜鱸魚好吃,更是因為晉代張翰借思鄉的「蒓菜、鱸魚」,棄官返回故里的史實,這一故事不僅成為千古美談,並使蒓菜成為思鄉的象徵。蒓菜是中秋家宴和八月時令菜羹。
蒓菜又稱馬蹄草、水菜,是水生宿根生葉草植物 。蒓菜的根、莖、葉不僅碧綠清香,鮮嫩可口,而且營養豐富。
3、四川
四川人過中秋除了吃月餅外,還要打粑、吃麻餅、蜜餅等,四川人也在中秋節殺鴨子。在川西地區,煙熏鴨子是中秋節必備佳品,因那時當年生鴨已長大,肥瘦適宜。
師傅選當年生的仔鴨,宰殺後褪盡羽毛,開膛取出內臟,洗凈後,去翅尖、鴨腳,加鹽碼味腌漬一夜後,入沸水中略燙至皮緊,撈出抹乾水分,置熏爐中,用稻草煙熏至呈茶色,出爐放入鹵鍋中鹵熟,食時改刀裝盤,色澤金紅、肉質細嫩、煙香濃郁的煙熏鴨即成。
(7)廣東中秋節有什麼好吃的擴展閱讀:
中秋節的習俗:
1、賞月
在中秋節,我國自古就有賞月的習俗,《禮記》中就記載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李子、葡萄等時令水果,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
2、吃月餅
我國城鄉群眾過中秋都有吃月餅的習俗,俗話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餅」一詞,最早見於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中,那時,它也只是象菱花餅一樣的餅形食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的象徵。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盤點全國中秋飲食風俗 有你家鄉嗎?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2016中秋節:各地中秋節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