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渠縣特色名小吃有哪些
渠縣文廟特色菜 ·貝母雞 ·燈影牛肉 ·素燒陽魚 渠縣文廟風味小吃 ·油酥竹鼬 ·臘麂子肉下烘
『貳』 四川省達州市的特色小吃有哪些
達州的特色小吃有江陽酸辣雞、大風羊肉、石梯蒸魚、東漢醪糟、大竹觀音豆腐干、燈影牛肉、大王包子、童記麻辣雞塊、任市板鴨、甘棠饊子、開江板鴨。
1、燈影牛肉
達州特色小吃
燈影牛肉是四川達州的傳統美食,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起源於唐朝年間。燈影牛肉的製作工藝十分精細,選料考究,精選的牛後腿腱子肉切片,手工製作,所製作出來的燈影牛肉色澤紅亮、麻辣鮮脆、香脆可口、片薄化渣、風味獨特而著稱。
2、開江板鴨
達州特色小吃
開江板鴨是四川達州的傳統美食,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其製作工藝也十分考究,選用該縣出產的開江麻鴨為原料生產的板鴨,採用傳統的製作方法製作而成,所製作出來的板鴨熏味純正,色澤金黃,清香味爽,肉質細嫩化渣,肥而不膩,獨具特色。
3、童記麻辣雞塊
達州特色小吃
童記麻辣雞塊是四川達州的特色美食,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始創於1955年,童記麻辣雞在原材料的選取及輔料的選配上,具有其獨特的、不外傳的絕技,所製作出來的麻辣雞塊童記麻辣雞產品具有麻、辣、鮮、香、酥、脆等特點。
『叄』 渠縣當地小吃:紅薯粉和肉末做的長條狀的小吃叫什麼名字
丸子,年貨
『肆』 求渠縣有什麼好耍的和有名的吃的
龍潭風景區,
吃的話,就是黃花菜,三匯的水八塊,涼粉鍋盔
還有就是店子的話就在萬興廣場那裡,
『伍』 渠縣有什麼好玩的好吃的特產有嗎
渠縣特產主要有:
渠縣-黃花
三匯-特醋
土溪-白酒
三匯-曲葯(這個很少人知道)
砸酒罐
三匯-水八塊
渠縣的旅遊景點 渠縣漢闕 渠縣漢闕是我國現存手地面上時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仿木結構建築遺存。全國僅存29處漢闕中,渠縣就有6處7尊,分布在土溪岩峰兩鄉不足10公里的古驛道旁,素有「漢闕之鄉」的美稱。它不僅具有豐富的雕刻內容、精湛的雕刻技術和高超的建築手法,還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在60年代就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比較有名的有馮煥闕、沈府君闕。
馮煥闕位於渠縣土溪鄉趙家村。東漢建光元年(121年)建。原為雙闕,現僅存東闕的主闕部部分。由闕基、闕身、枋子層、介石、斗拱層、屋頂6部分組成,通高4.38米。為仿木結構建築。闕身正面銘文為「故尚書侍郎河南京令豫州幽州刺史馮使君神道」。闕上仿木結構的仿子、窗格、斗拱和饕餮等浮雕皆造型優美,雕刻精緻。
沈府君闕位於渠縣漢碑鄉漢亭村。東漢延光年間(122—125年)建。是渠縣漢闕中唯一的雙闕,子闕已毀。兩闕相距21.62米,均高4.84米。雙闕形體基本一致,皆由闕基、闕身、枋子層、介石、斗拱層、屋頂6部分組成。闕身正面均有銘文。東闕刻「漢謁者北屯司馬左都候沈府君神道」,西闕刻「漢新豐令交趾都尉沈府君神道」。二闕銘文上端均鐫朱雀,下端鐫饕餮。東闕內側浮一青龍,西闕內側浮雕一白虎。兩闕樓四角雕力士,四面為漢代社會生產、生活情景及動植物的浮雕。神態生動、逼真,造型古樸、優美。
禹王廟詳細地址:位於現在的後溪溝至南門老車壩之間的「半邊街」 景點介紹: 禹王廟,位於現在的後溪溝至南門老車壩之間的「半邊街」。禹王,即大禹,他奉「舜」這個氏族部落首領之命,治理普天洪水,含辛茹苦,終於疏通了九河,華夏大地復歸「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寧靜生活。治水十三年中,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成了炎黃子孫獻身精神的楷模。他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夏」,後人故而稱其為「夏禹」。東漢順帝元年(公元142年),頒旨天下:「禹列王尊,祭享帝位。」中國道教信徒從此在縣、州、府、郡所在地修建殿宇供奉。渠縣的人們記憶中的 「禹王廟」,建造於清朝順治初年。每年三月初七據說禹王生日這天,船工們都去祭奠,求保佑渠河平穩,行船順利。宮門兩側聯遇是:大江東去萬里暢暢,小渠西來一水涓涓。
民國年間,禹王廟一度曾是落魄的「三教九流」輩棲之地;殘恆斷壁,煙火漸滅,抗戰前夕,軍閥楊森整治街道盡悉毀之
城壩遺址 詳細地址:位於渠縣土溪鄉城壩景點介紹: 城壩遺址又名宕渠城遺址,位於渠縣土溪鄉城壩,距縣城26公里,總面積1820畝,遺址北、西、南三面渠江環繞,東西接佛爾岩,造成依山傍水之勢。城壩為漢代古城遺址,是達川地區目前尚存的唯一歷史最早、歷時最長的古城遺址。據《華陽國志》記載:秦滅巴蜀後就於此建宕渠縣,東漢車騎將軍馮緄增修,俗名車騎城.「東晉末,地為『蠻獠』所侵而廨,遂以荒廢」.《太平寰宇記》;其城興廢長達700餘年,其間屢為州、郡、縣治。城壩觸地動工,均可發現文物遺跡。解放以來,這里曾出土巴蜀青銅兵器、酒器、生活器數十件,出土發現最多的是兩漢時期的文物古跡,除漢磚遍布,還發現房屋地基、窖址、水井、墓葬,出土大量的銅、鐵生產工具、生活用器、兵器、錢幣等,以及各式陶俑、陶家禽等。又《華陽國志》載:「長老言,宕渠為故宗國,今有宗城」。《太平寰宇記》:「故宗國,城在流江(縣)東北七十四里,古宗國都也。」所指方位,可能與城壩有密切關系。城壩歷史悠久,具有重要的考古研究價值。該遺址1991年5月被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三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文廟建於宋代嘉定以前,在渠縣城內西隅石於崗頂.元代次德年間(公元1297—1307年)重修;明代洪武年間(公元 1368—1398年),邑侯梁從義移建於縣城南外西岩側,明天啟元年(公元1621年)邑侯邸居正又於南郊將文廟遷回舊址,明代祟禎十六年(公元1643年九月初九),文廟被農民起義軍焚毀。《渠縣志》載:「癸未重丸之交,『賊』由西城毀堞而入,學宮焚焉。」隔二十年後,清代康熙二年(公元 1663年)再度興建。康雍、乾、嘉亦相繼修葺。現存的文廟建築,是嘉慶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動工重修的。整個工程於清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秋季才告竣工。清代文廟的建築開始於距今三百一十六年前,前後歷經康熙、雍正、乾隆、嘉慶四個皇帝,費時達一百五十八年之久。
走進文廟,最引人注目的是雄偉壯觀的的朱紅甬壁,正背兩面皆書鎏金大字「宮牆萬仞」,其正面四字,相傳為康熙皇帝手書。宮牆建成於清乾隆五十九年(公元1794年),距今一百八十餘年?。「宮牆萬仞」四字,來源於《論語?子張篇》,「夫子之牆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古代人們以七尺或八尺為一仞,「萬仞」是形容高的意思。宮牆兩邊的大門左邊懸扁額為「聖域」二字,右邊為「賢關」即聖賢所在之地,門前一眼石井,曾立有石碑一塊,上刻行書「文武官員到此下馬」諸字。
進門後為泮池,呈半月形,池上三橋九洞,橋下游鱗戲水,碧波盈盈。正中橋頭為精雕蟠龍,封建社會時只有狀元衣錦還鄉才得過,乃是一種「獨占鰲頭」的特殊榮譽。就是兩旁二橋,也只是有了「功名」的讀書人才能走得一趟,稱做「游泮』,還有一定的儀式,即所謂「泮水生香」。泮池建於清乾隆四十八年 (公元1783年),距今已一百九十餘年。
過了泮池側為青砂石「欞星門牌坊」三楹,高大壯觀,精巧絕倫。牌坊建於清乾隆五十九年(公無1794年),距今已歷一百八十七年。石料采自渠縣三江小山峽,用大船從渠江水運。當時無大型起重器械似用「壘土法」豎立而成;石條全用接榫,墨法准確,雖近兩百年日曬夜露,風吹雨打,而今基本完好,沒有走性。牌坊頂端是六條蟠龍,昂首朝天,奮欲入雲,栩栩如生,正中刻「欞星門」三字。牌坊的石刻作品皆為鏤空雕,具有很強的立體感,如「二龍戲珠」、「雙鳳朝陽」,「仙鶴穿雲」,「五蝠歸真」,「麒麟送書」、「魚躍龍門」等圖案,生動活潑,端莊和諧,曾被譽為「蜀中牌坊之首」《渠縣志》載:「欞星門揀選石材美而巨,雕刻尤精,絕川中未曾有之」。民國十五年(公元 1926年),商務印書館編輯的《東方雜志》曾載專文和圖片於以介紹。
文廟建築群落成階梯狀,工程浩大,廂房亭閣渾然一體,坐北朝南,金碧輝煌,氣勢雄偉。文廟主體建築為大成殿,高峨庄嚴。脊頂為江西景德鎮燒制的卧龍兩條,殿頂純為金黃琉璃瓦鋪蓋,殿堂正中原供奉孔子本主,本主上有九龍捧聖的浮雕,正中用金底紅字書寫「大成至聖先師孔子神位」,八卦藻井下懸掛著「萬世師表」的扁額,東西兩廂還供奉有「四配」、嚴十哲」先賢牌位。
大成殿雕花石台之下為祠的東西兩原,供奉所謂「先賢」七十九人,「先儒」七十五人,東西兩原為碧綠琉璃瓦鋪蓋,壁上浮雕文房四寶及祥雲怪獸,木雕穿花,窗欞門扇,典雅莊重。
再下幾級石階就是戟門,列二十四戟(古兵器),使人屏聲息氣,派顯赫森嚴的氣勢。
門下有四祠:有所謂「以道為君,澤及庶民者入祀」的名宦祠,有「言行端莊者入祀」的鄉賢祠,有「忠義激烈者入祀」的昭忠祠,有「節女、孝子入祀」的節孝祠,都是供奉一些封建統治階級視為「忠、孝、節、義」的代表人物。但可惜以上四祠及戟門已在文革中毀壞了。
大成殿後還有崇聖祠(又名崇聖殿),是供奉孔子父母、祖先的地方。
站在大成殿門首,可以下視各祠及牌坊、泮池、宮牆。抬眼望去,正面可見距文廟一百公尺開外人工堆砌而成的「珠寶山」和山上小巧玲瓏的八角亭。東邊可望一瀉千里的藍色渠江,西面可望龍盤虎踞的青黛色馬鞍山,真有渠江山水,一望無余的氣概。
建國以來,文廟幾經培修,公布為渠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並開辟為渠縣人民文化宮,以作人們觀賞、休息、娛樂和進行各種文化活動的場所。 渠縣好吃的珍珠元子 姜蔥螃蟹 五香鹵豆乾 魚香茄花 油酥竹哊 干炒牛河
『陸』 四川省的特色美食
川菜為中國四大菜系之一,在中國烹飪史上有重要地位,它取材廣泛,口味清鮮醇濃並重,以善用麻辣著稱,並以其別具一格的烹調方法和濃郁的地方風味,融會了東南西北各方的特點,博採眾家之長,善於吸收,善於創新。 [61]
川菜在口味上尤具獨特風格,以味型豐富、變化多樣著稱。川菜善用麻辣,但決不光是麻辣。麻和辣只是川菜種基本味型的兩種,其他種味型分別是甜、咸、酸、苦。在這種味型的基礎上經過調配變化,形成復合味型。川菜調味的特點是突出主味,其製作方法是集中用味。通常川菜把咸甜酸辣或麻辣集中用在一個菜上,再輔以它味,以使主味突出,如水煮牛肉、豆瓣魚等。川菜的復合味型有多種,主要有咸鮮、家常(咸鮮微辣)、麻辣、糊辣、魚香、薑汁、酸辣、糖醋、荔枝、芥末、甜香、椒麻、怪味等,豐富多樣,花樣百出,形成了川菜多味美味的獨特風格。這里還要說明的一點是,川菜中不同味型的菜,需選用不同的調料品種。味型與其獨特的調味品共生共存。川菜菜系由筵席菜、大眾便餐菜、家常風味菜、火鍋、風味小吃五大類組成。 [62]
特產及美食
地區
名單
成都
郫縣豆瓣、文君酒、文君綠茶、清泉紅喜兔頭、五胖鴨、元寶雞、全興大麴酒、鹵漆製品、瓷胎竹編、蜀箋蜀綉、蜀錦、糖油果子、九尺板鴨、桂花陶瓷、軍屯鍋盔、簡陽羊肉湯、簡陽海底撈火鍋
德陽
趙坡茶、 [63] 德陽潮扇、孝泉果汁牛肉、黃許松花皮蛋、綿竹年畫、什邡板鴨、中江掛面、中江柚、廣漢纏絲兔、劍南春、連山回鍋肉、中江八寶油糕、中江空心掛面、羅江豆雞、綿竹大麴、三溪香茗、綿竹松花蛋
自貢
富順豆花、龍都香茗、開花白糕、天車牌香辣醬、扎染、太源井曬醋、自貢紅橘、自貢毛牛肉、榮縣嫦酒、龔扇、燕窩絲、三星米花糖
南充
閬中保寧醋、保寧壓酒、閬中張飛牛肉、閬中白糖蒸饃、閬中臊子面、川北涼粉、河舒豆腐、營山涼面、營山板鴨、營山油豆腐、熱乾麵、南部肥腸干飯、南充鍋盔灌涼粉、順慶羊肉粉、四川油茶、肥腸粉、冬菜、儀隴大山香米
廣安
鹽皮蛋、武勝牛肉、顧縣豆乾、岳池米粉、三巴湯、白市柚、龍安柚、鄰水臍橙、黃龍貢米、西板豆豉、龍須茶、九龍掛面、御臨榨菜、廣安蜜梨、華鎣山葡萄、姻脂紅蘿卜、武勝涼粉鍋盔、華鎣山薇菜
綿陽
綿陽米粉、煙熏臘肉、豐谷酒王、豐谷二曲、野山菇、蕨菜、野生山核桃、蕎面涼粉,梓潼酥餅,梓潼片粉
廣元
廣元涼面、蒼溪紅心獼猴桃、米倉山茶、青川黑木耳、朝天核桃、蒼溪雪梨、劍門關豆腐、廣元橄欖油
遂寧
沱牌曲酒、捨得酒、小磨芝麻油、徐老三豆腐乾、麥嘉手撕牛肉、安居紅苕、安居黃金梨、辛農民牌菜籽油、任隆粉條、香葉尖綠茶、白芷、遂寧牛肉麵、射洪油餅子
樂山
峨眉山雪魔芋、竹葉青茶、仙芝竹尖茶葉、蘇稽米花糖和沙琪瑪、峨眉靈芝、羅城牛肉、峨眉糕、五通橋豆腐乳、西壩米酒、金口河烏天麻、峨邊竹筍、葉兒粑、缽缽雞、甜皮鴨、白宰雞、犍為茉莉花茶、馬邊獼猴桃、翹腳兒(蹺腳牛肉)、東坡墨魚、犍為麻柳姜
眉山
苕絲糖、雅妹子風醬肉、東坡肘子、東坡魚、東坡松花蛋、芝麻糕、汪洋鎮乾巴牛肉、文宮枇杷、曹家梨、冷鍋魚、冰粉、甘蔗冷鍋魚、東坡餅、清湯東坡肉、枕頭粑、龍眼酥、甜皮鴨、鹵鴨子、血旺、缽缽雞、粉蒸牛肉、回鍋肉、串串香、東坡泡菜、洪雅綠茶、丹棱凍粑、苕絲糖、棒棒雞
資陽
臨江寺豆瓣、安岳檸檬、通賢柚、雙樂掛面、天池藕粉
瀘州
黃耙、瀘州桂圓、合江荔枝、瀘州白糕、瀘州油紙傘、瀘州肥兒粉、古藺麻辣雞、殷家坡醪糟、納溪泡糖、酒心糖、長江鮮魚黃辣丁、瀘州老窖、郎酒、國窖1573
內江
內江蜜餞、內江牛肉麵、新店七星椒、周蘿卜、黃老五花生酥、復立雪芽、獨頭蒜燉干貝、隆昌羊肉湯、隆昌苕絲糖、板板橋油炸粑、極品溢香雞、豆腐腦、資中兔子面、血橙、冬尖、王涼粉、王記牛肉乾
達州
燈影牛肉、大竹東柳醪糟、渠縣三匯果醋、觀音豆腐乾、鳳凰柚,萬源萼、舊院黑雞、大竹香椿
宜賓
宜賓燃面、五糧液、宜賓敘府酒、宜賓紅樓夢酒、宜賓高洲酒、長寧黃粑、苕絲糖、宜賓酸辣粉、宜賓竹雕工藝、早白尖紅茶、筠連苦丁茶、宜賓芽菜、南溪豆腐乾、紅橋豬兒粑、涼糕
巴中
通江黑木耳、通江銀耳、小角樓酒、江口醇、川明參、巴山土雞、南江黃羊、恩陽提糖麻餅
雅安
雅魚、蒙頂茶
攀枝花
苴卻硯、乾花蕊、油底肉、苦蕎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