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現在去黎巴嫩需要注意什麼
黎巴嫩不是像國內那樣有四季,我們一般認為它有兩季,10月到4月是雨季,這幾個月會經常下雨,所以你需要准備雨傘,不過那裡的雨都是下的快晴得也快,所以不用擔心像國內這樣下幾天也下不完的情況,雷聲很大,夜晚的雷聲有時候會把夢中的你驚醒,我剛去的時候好幾次都以為是炸彈聲呢!5月到9月就是旱季了,旱季的時候是一天都不會下雨的,但也不會覺得乾燥,因為黎巴嫩是沿海國家,看見了那裡的三色海,你就會馬上感到心曠神怡了!黎巴嫩的夏天有些熱,不過跟國內也差不過, 不會讓你覺得很不舒服,也沒有中國南方那麼潮熱,所以大可不必擔心炎熱的夏天,室內到處都有空調,出去的時候像在國內一樣注意一下防曬就行了。冬天的時候最低氣溫在6度7度左右,因為總下雨,所以有些濕冷,穿一件很薄很薄的羊毛褲就夠了,上身最好帶一件皮衣,那裡的冬天特別適合穿皮衣,羽絨服就不用了,如果沒有皮衣,買一件那種秋天穿的類似呢子大衣的就行了。
黎巴嫩的水果還是很好吃的,又便宜又好吃,所以,你可有口福了哦!蔬菜也不貴,不過有些國內的蔬菜那裡沒有,比如說蒜薹、韭菜,豆類也沒有,所以如果想吃豆腐,只能去那裡的中國餐廳了。哈哈!
至於生活用品, 那裡的洗發水、洗衣液什麼的都比較便宜,超市的東西很全,巧克力很好吃,還有,牛肉比較多,便宜的大概25塊錢一斤,很有味道,豬肉就不太容易買到了,如果你住在貝魯特,那麼你可以去郊外的citymall對面的豬肉店去買,很多中國人去那裡買豬肉的,大概60塊錢一斤?我記不太清了!不好意思哦!
黎巴嫩的公共交通不太方便,所以出門的時候一般坐類似計程車的service,按人頭計算,2000黎磅一個人,相當於人民幣10塊錢,也不是很貴的,公共汽車很破,但是2009年出現了幾輛新公交車,不是什麼地方都有的,畢竟那裡的人都很有錢,只有保姆和少許窮人才會去坐公共汽車,當然, 我在那裡也常坐,畢竟經濟實惠嘛!費用是1000到1500。
就想到這些,還有什麼需要問的,我找時間再回答你。總之,歡迎你去黎巴嫩,雖然我已經回國,但是對那個美麗的國度還是非常有感情的,希望你去了以後也會跟我有同樣的感受。
忘了提一句:你在帶衣服的時候要注意衣服的顏色,因為在那裡不同顏色代表支持不同派別,所以綠色、橘紅色的衣服往往會被認為是真主黨的支持者,你在帶衣服的時候應該有所了解。但是因為你是外國人,那裡人也不會覺得怎麼樣, 只不過可能會有人很神秘的問你:你為什麼穿這個顏色的衣服?哈哈,其實也很有意思。
B. 世界十大頂級名菜
世界十大頂級名菜
1.法國美食
法國美食的歷史可追溯至中世紀時期,是一種廚藝非常精細的美食。法國的美食就像該國的詩歌和藝術那樣流向全世界。點心是法國菜餚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乳酪和葡萄酒更是該國食物中經常出現的搭配(可能也是最著名的法國菜品)。法國的餐廳文化一直深深地植根於法國傳統文化中,所以該國的餐廳數量非常之多,首都巴黎就有5,000座大大小小的餐館。遊客們幾乎可以找到任何一種價格合適且菜品美味的餐廳。
2.義大利美食
義大利美食是全世界最古老的美食之一,其歷史甚至可追溯至公元前4世紀。義大利食物是隨著新大陸被發現的過程而逐漸演變成現今我們所了解的樣子的。義大利菜經常會有土豆、番茄辣椒和玉米等食材。一頓義大利餐通常分為前菜(Antipasto)、大米飯(Primo)、肉飯(Meat Course)和甜品(Dolce)4個部分。值得一提的是,義大利也以400多種乳酪(如著名的帕馬森乾酪)以及300種香腸而聞名。
3、中國美食
如今,全世界每天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在食用中國食物。中國美食方便製作,經濟實惠,且味道鮮美。中國菜多數會做成小塊或細片的形態,這是因為,中國人覺得刀和叉是武器,所以,會用筷子來夾取。通常情況下,吃飯時每個人前面都會有一碗米飯,而其他菜則是所有人都可以夾取的公共菜餚。有些中國菜甚至會加入一些外國人認為的危險物種,比如,其他國家很少吃的狗肉。
4.印度美食
印度美食是全世界最復雜、花樣最多的食物種類之一。目前,僅有少數印度食物為外國食客所熟知。印度食物共分3類,即南部食物、東部食物和西部食物。多數印度美食都為素食,但許多菜餚中也會有羔羊肉、山羊肉、雞肉和魚肉。印度食物一般比較辛辣,似乎只有這樣才能使人享受食物的美味。外國人可以先慢慢嘗試,幾個星期以後一般就會適應這種辛辣了。吃印度菜一般不需要餐具,直接坐在地板上吃就可以了。當然,在歐美地區的印度餐館中,這種飲食風俗已經開始發生變化。
5.泰國美食
很多人認為,酸甜苦辣平衡交錯的泰國美食就足以成為人們專門走訪一趟泰國的理由了。泰國食物中通常會出現清新的葯草,或者類似酸橙汁、檸檬草和清新胡荽這樣的調味料。與許多亞洲食物一樣,大米是泰國食物中非常重要的元素,魚醬油(一種非常濃郁的魚醬汁)、蝦醬和面條等也經常出現。建議食客們品嘗一下泰國東北地區帶有生牛肉、發酵魚漿和油炸幼昆蟲等元素的食物。要知道,在此地區,食用昆蟲是再平常不過的事了。
6.墨西哥美食
墨西哥美食以其豐富的味道和香料而聞名。墨西哥美食的出現也是西班牙征服者的飲食文化與本土阿芝特克(Aztec)飲食文化交融的結果。如今,我們所見到的多數墨西哥食物都結合了阿芝特克、瑪雅(Mayan)和西班牙等傳統美食的精華。實際上,法國文化也對墨西哥美食產生了一定影響,如甜麵包和墨西哥式麵包卷(Bolillo)這樣的烘焙食物都帶有法國風格。值得一提的是,墨西哥餐館的菜單中有時會出現非常奇異的菜名,如鬣蜥蜴、昆蟲、響尾蛇、鹿和蜘蛛猿等。
7.日本美食
日本料理以其重時令、精緻的外觀和味道而聞名,進而在世界范圍內掀起一股日本料理的風潮。白米飯和大豆是任何一道日本菜中都會見到的食材。《米其林紅色指南》(Michelin Guide)給出的世界各地美食排名中,東京因擁有150家頂級餐廳而名列榜首。除首都東京外,在日本全國都可以尋覓到各異卻美味的本土美食。
8.西班牙美食
如果想要一種相對清淡的食物,食客們就可在西班牙菜中尋覓一番了。西班牙菜系中經常出現肉類、魚類和蔬菜等食材,這可能也是受到了附近水域的海鮮食品的影響。西班牙美食在西歐和中歐國家算是用油較多的菜品了。西班牙最受歡迎且與該國食物搭配最好的飲品就是桑格里厄汽酒(Sangria),這種汽酒通常用葡萄酒和水果製成。
9.希臘美食
希臘食物與土耳其和義大利菜不同,這種風格的菜餚非常注重橄欖油、蔬菜和葯草等具有地中海獨特風格的食材。在希臘本國食用希臘菜跟在希臘以外的地區吃希臘菜會有一些不同的感覺。比如,希臘人會認為希臘烤肉是垃圾食品,而其他國家的食客則不會這樣認為。多數的希臘餐館也會提供一種逼真的體驗,不但結合最新的烹飪手藝,還隨時貯存當地的特色食品。值得一提的是,希臘餐館在全世界的分布十分廣泛,人們在這些餐館中一般都可以找到價格合適的地道美食。
10.黎巴嫩美食
人們可以從黎巴嫩菜中嘗到中東地區所有的美食元素。這些食物總體來說屬地中海風格——菜多肉少,味道豐富。黎巴嫩菜中最著名的一道也許就是開胃拼盤了。這種拼盤有鹹菜、沙拉和阿拉伯麵包等元素。有些菜中還有不少水果、鮮魚、海鮮和小動物肥肉。實際上,黎巴嫩菜早以阿拉伯風格的甜食而聞名,特里波利(Tripoli)甚至有黎巴嫩「甜食之都」的美名。
C. 黎巴嫩是一個什麼樣子的國家
1. 這是個落後國家,基礎建設、各行業發展什麼的,真的不怎麼樣,首都貝魯特還算稍好一點(什麼「中東巴黎」,不知道是幾個世紀前的稱呼了?)。人口約800萬,本國卻只有約300萬,另外的(自己寧願)散落在中東其它國家討生活。因而環境是灰常好的,藍天白雲不知霧霾為何物。。。我們辦公室旁邊就是地中海。12月正式開始雨季,最近雨水不少。
2. 語言就叼了,阿拉伯語、英語、法語,甚至西班牙語。。大體來說,老一輩的主要說阿拉伯語,年輕一輩(有一定教育背景的)不少都能流利地說阿拉伯英語法語(收下我的膝蓋)。
3. 加上維和部隊(400人),所有在黎巴嫩的中國人應該不超過700人。
4. 安全問題怎麼說呢,目前戰亂是沒什麼的,就是治安還是稍微有點擔心。之前我們租的一個房子(順便提下,他們這平原面積貌似不大,好多房子都只能依山而建),我剛去不到一個星期,家門口就有當地居民發生沖突,進而引發槍戰,當場掛了5個。。。然後大晚上的警察(但開的是軍用吉普車)放照明彈(卧槽第一次見到真的)滿山抓人 = = (黎巴嫩持槍是合法的,便宜的幾十美金就能買到 = = 大寫的卧槽)(吸毒也是合法的)
5. 跟以色列世仇,你護照上有去以色列的記錄(電腦上也能看到),就甭想入境了(反之亦然)。其它就不存在簽證問題了,(貌似對於世界各國都是)完全免簽,直接進來就行。就我們出入境的這么多次來說,基本沒什麼麻煩,網上說的什麼中國人要專門被拉進小黑屋盤問純屬扯擊霸蛋。
6. 有不少敘利亞難民(哎,親眼看見真的滿心酸的,國家國家,沒有國哪來的家?)湧入,黎巴嫩還算比較包容,不過敘利亞人的待遇還是比較低的,比如我們這的敘利亞工人一個月600美金,而普通一個黎巴嫩司機是1100美金。而且我們(中國人、義大利人等)的營地和敘利亞人的營地都是分開兩個地方的。可能也因人而異吧,我們這個司機人是很好的,但也經常把「lebanon good/syria no good」掛在嘴邊,雖然玩笑成分多點,我覺得還是多少對敘利亞人的湧入(並不是針對具體哪個敘利亞人,因為平常也是有說有笑)有點不滿的。7. 就我碰到過的黎巴嫩人(包括敘利亞人)來說,基本上都是很不錯的,熱情,奔放。在機場海關還碰到過會中文的當地人,也是神奇。這邊的人總給我一種好像什麼都沒太所謂的樣子(也許是經過了太多戰火的洗禮,感覺這種態度甚至包括對生命),幹啥都隨意一點就好啦,反正有一種中國人可能會嗤之以鼻的惰性和懶散(不少老外都是這樣,之前我在巴西,那個國度的這種全民態度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D. 黎巴嫩面餅的做法步驟圖,黎巴嫩面餅怎麼做好吃
用料 高粉1 1/2 杯酵母4克/ 1tsp 溫水1/2杯糖1tsp鹽1/2tsp 橄欖油1 tabsp
- 步驟1
先將1/2杯麵粉,酵母,糖和溫水搞拌勻,蓋上保鮮膜 發酵30至60分鍾,如圖發大和有明顯的泡泡
- 步驟2
然後加進其餘的麵粉,鹽和橄欖油,揉成光滑面團。
- 步驟3
面團表面塗點橄欖油,然後蓋上保鮮膜發大至2倍。
- 步驟4
然後拿出排氣,放保鮮袋或盒子,放冰箱過夜。 如趕用可以省去冰箱步驟,直接做。
- 步驟5
把面團分8份,滾圓,擀薄,把麵皮拉薄放大盤底部均勻拉薄。
- 步驟6
熱平底鍋,放進麵皮,兩面烤金黃,然後放碟子里蓋好,讓熱氣回到麵皮里變軟。 做一塊蓋好,再做另一塊疊上蓋好,如此。
- 步驟7
卷上肉和蔬菜。
E. 中東各地有哪些不可錯過的美食
中東的甜點色彩絢麗而且營養豐富,比起很多隻是甜甜甜的西式點心似乎要更健康一些,而且味道也很不錯。
來自埃及的經典甜點,是主要由酸奶和乾酪混合而成的一種布丁。
Basbousa就像是「粗糙」版的橙色(或金棕色)蛋糕,通常看見的都是切塊的。它在亞美尼亞被稱為shamali。在土耳其被稱為ravani,在阿拉伯被稱為harīsa。在埃及這類的國家裡,Basbousa是齋月和開齋節的聖月期間必不可少的甜點。而天主教徒則會在耶誕節和四月齋節享用素食版的Basbousa。
Basbousa吃起來很柔軟,入口即化。它的味道是玫瑰水或橙花水加上酸奶和糖漿的味道。上面通常會撒上杏仁,所以堅果味也很明顯。
F. 好吃又不貴的巧克力有哪些
本著小眾品牌不推薦的一貫原則,在這里推薦的是在市場上很容易買到的瑞士蓮lindt。不過不是它們家的奶糖,而是黑巧克力。
費列羅只能算是巧克力糖果,並沒有巧克力的魂。包裝和造型都討喜,特別適合不耐苦味,又喜歡巧克力的朋友,口感上沒啥可說的,我認為就是高端麥麗素而已。
德芙是中國市場上的巧克力老大,產品線也豐富,從白巧到66%黑巧,完全可以滿足初級愛好者的需求。從口感和細膩度上,不是國產品牌可以比的。
瑞士蓮的黑巧是國內市場上最方便買到的了,無論是從口味還是口感上都沒啥可挑的問題,當然,你要說是不是頂級,我不敢保證,畢竟是工業化的產品,做到這種程度已經非常不容易了。它們家還有99%的黑巧,非常值得去嘗試一下,要不然,不知道純巧克力是啥東西。
國產的巧克力就是義利和金絲猴了,義利因為果子麵包出名,金絲猴因為奶糖出名,做巧克力都是副業中的副業了,童年時只有這樣的巧克力吃,起碼在嘴裡能化開,不像雜牌巧克力就是面團的感覺,那個時候吃一塊已經超級滿足了。
對於巧克力,我們那代人,感受不深,認識不足,不道味,不在呼,他多好吃,有什麼獨道之處,大家都知道,印象當中巧克力,是糖的一種:
好象也是外國引入進來的,先才知道叫巧克力,三十年前中國沒有,也沒聽說這詞,巧克力,當時很新鮮,心想老外的東西,後來逐步被國人接受: 慢慢吃起來,很好吃,怎麼弄弄看,又成了,男女青年,戀人,相愛的一道菜,什麼情人節,什麼光棍,光女,戀愛節日的時候,必須買和備的,給女孩的禮物,我心好奇怪,改革開放後,好多洋玩意,都在中國發洋,廣大了,火了一把,太多太多,各種產,包括零食,水果,有的我們百姓開始叫不好名字,出了好多洋相,太落伍了,外國不吃的,說什麼拉極食品,到我這,成了寶貝,因為中國錢太多,連韓國的白菜泡,都想來撈一把,不說大的品牌產品了,都蠢蠢予動,把人吃的胖胖的,頭也暈,血壓也高,糖也高少,中國的大量和處國合資,開發各種食品,盡有盡有,現在什麼都能買到,關鍵質量,直到現在題目問的,什麼牌子的巧克力最好吃,我說半天了,還沒回答出來,那樣好吃,不知道,品種太多了,又不熱衷於它,你說怎知道那好,問問孩子們知道,那牌子好吃,香,甜,可口。
大概沒有女孩子不喜歡巧克力吧,所以一起聊聊女孩子喜歡的巧克力吧
費列羅
好時
記得廣告打的很熱了,造型也比較萌,那款金色包裝的牛奶口味簡直好吃到飛起
歌帝梵
不同的造型形狀最能夠吸引大家去買了,簡直是巧克力界的愛馬仕
瑪氏這個全球最大的食品生產商,擁有眾多知名品牌
像是M&M'S、士力架、德芙等
那個快到碗里來的廣告簡直不能更魔性
「餓貨,來條士力架吧!」
德芙也深受大家的喜歡,經濟實惠口味還多
瑞士蓮
口感香甜細滑,入口即化
royce生巧
麥麗素
哈哈,滿滿都是兒時味道
松尾
日本的這款巧克力,每一粒包裝都富有童趣感
你最喜歡那個品牌的巧克力呢,有沒有哪個姬妹遺漏的美味
巧克力是吃貨們最愛的休閑食品之一,而面對紛繁多樣的巧克力品牌,在購物時難免會產生選擇困難。近期,由CNPP品牌研究中心(亞洲)的權威數據和《世界巧克力品牌榜中榜權威名錄》共同推出巧克力品牌研究報告,不僅對全球數百種巧克力品牌綜合評估與介紹, 更向公眾展現了目前全球范圍內最頂級的十大巧克力排行情況。
1.Lindt瑞士蓮: 創立於1845年的瑞士蘇黎世,屬於 歷史 悠久的巧克力品牌。瑞士蓮最傑出的特點是它入口即溶細膩幼滑的口感。這一聞名於世的超凡口感是魯道夫·蓮先生於1879年的首創工藝——研拌技術。Lindor軟心巧克力是瑞士蓮的王牌產品,它誕生於1949年,一直以入口即溶細膩幼滑的口感聞名於世。
2.Guylian吉利蓮: 始於1958年,比利時。比利時著名的巧克力品牌,被比利時王室授予金質獎章的巧克力品牌。它是海洋貝殼巧克力的始祖,現主要有「貝殼「(金貝殼)、」雪球」、「精典」、「寶石」、「情人」及「世界之粹」7大系列。
3.Ferrero費列羅: 費列羅是義大利品牌,創立於1946年,榛果系列巧克力是其較為知名的產品。
4.Gopa歌帝梵: Gopa巧克力起源於比利時布魯塞爾,由巧克力大師JosephDraps一手創辦,並以傳說中尊貴的Gopa夫人命名,至今已有超過83年的 歷史 。
5.HERSHEY』S好時: 創建於1903年,北美地區最大的巧克力及巧克力類糖果製造商。位於賓夕法尼亞州的好時鎮擁有3家現代化的巧克力工廠,是世界上最大的巧克力產地。每天生產的巧克力僅KISSES一個品種就多達3300萬顆。
6.M&M』S瑪氏: 始於1941年,美國最受喜愛的廣告標志。瑪氏公司生產與銷售多種商品,從糖果、寵物食品,到加工巧克力,產品行銷全球,顧客遍及100多個國家。
7.Debauve&Gallais黛堡嘉萊: 始於1800年,法國。它是法國最著名的皇室巧克力品牌,被譽為巧克力中的「勞斯萊斯」。黛堡嘉萊的創始人是有「法式黑巧克力之父」之稱的蘇比士·黛堡先生。目前,該巧克力已覆蓋了法國、美國、希臘、加拿大、韓國、日本等國家。
8.Leonidas列奧尼達斯: 始創於1931年,比利時三大巧克力品牌之一。
9.Maxim』s馬克西姆: 始於1893年,法國。最著名的法國巧克力品牌。
10.DUCD』O迪克多: 始於1983年。以各色夾心巧克力而聞名。
我是個愛吃巧克力的女孩,所以在此想和你們推薦一些好吃的!但好吃的總是需要花費一些代價的!
1.瑞士的瑞士蓮巧克力
Lindt在全世界有著很多忠實的擁護者。它的優點是幼滑細膩,入口即溶。這主要依靠Rodolphe Lindt (魯道夫•蓮)在1879年獨特創新發明的「巧克力研拌工藝」。它的主要原理:研拌器是一個載有木或金屬珠的容器,能發揮研磨作用。內里物料被研磨及混合之餘,同時磨擦生熱。此研磨過程用以製造巧克力,配料研拌長達78小時。如此長時間的研拌,使得可可與原料混合成幼滑、細致的如絲般綢滑乳狀,散發出豐富的香味,這樣才保持了它獨有的口感和味道。
與此同時,Lindt(瑞士蓮)之所以能保持這樣好的業績,和它一直堅持優良品質和精良做工有關。160多年來,Lindt(瑞士蓮)巧克力大師所製造的巧克力以品質高,味道好
瑞士蓮巧克力一向以品質至上為宗旨,用料均採用上乘的可可豆及可可油。它香甜潤滑的口感十分獨特,必將所有鍾愛巧克力的人們愛不釋手。
2.比利時的吉利蓮巧克力
三十多年以前,在比利時一個名叫Guy的小夥子,和一位名叫Liliane Foubert的姑娘,在愛情的名義下結為了夫婦,結婚典禮上他們收到了各種各樣美麗的貝殼,這是源於比利時古老的傳統----貝殼即代表最最珍貴的禮物也是對愛情最最美好的祝願。
婚後,由於對巧克力共同的愛好,Guy和Liliane經常一起製作美味的巧克力,一次,他們突發奇想,用婚禮上收到的貝殼作為模型製作了海洋貝殼形狀的巧克力。
由於這種巧克力的美味及精緻的外形Guy和Liliane的貝殼型巧克力成為了當地非常著名的美味,也因此Guy 和Liliane成為了海洋貝殼巧克力的鼻祖也創造了目前享譽世界的巧克力品牌----Guylian(吉利蓮)。
珍愛自己,從吉莉蓮開始!吉莉蓮是海洋貝殼巧克力的鼻祖,是比利時最重要的盒裝巧克力生產者之一。選料精良:精選西非優質可可以及來自地中海的優質榛仁;是榛仁醬與最純正液態巧克力的最完美結合,絕對不含酒精及任何動物油脂,因此,也同樣適用於素食者以及愛好健美之人士,牛奶巧克力、白巧克力及黑巧克力三者完美的結合使吉莉蓮海洋貝殼巧克力具有大理石般的光澤。
3.義大利費列羅巧克力
每一顆費列羅巧克力(Ferrero Rocher) 都用金箔紙獨立包裝,陳列在透明的禮盒內,金箔紙和盒蓋上都有Ferrero Rocher的燙金標貼。費列羅巧克力(Ferrero Rocher) 的包裝意念新穎獨特,裝飾典雅華貴,該包裝帶來的視覺效果深得消費者的喜愛。在紐西蘭、澳大利亞、加拿大、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和地區,費列羅巧克力是逢年過節人們非常喜歡的禮物。特別是在春節期間,費列羅巧克力代表好運和財富的金色包裝受到國人的普遍歡迎。
費列羅巧克力 (Ferrero Rocher) 由義大利費列羅集團 (Ferrero SpA) 出品。除了傳統的榛子口味,還有椰子和黑巧克力口味。椰子口味的費列羅巧克力又叫Ferrero Rafaello,有一個箍狀中心,用的是銀色包裝;黑巧克力又名Ferrero Rondnoir,用的是深棕色包裝。Ferrero Garden Varietys有開心果、草莓、檸檬口味。和Ferrero Rocher口味相似的Fernando Ronche在德國生產,外形是卷狀的,只在歐洲銷售。
4.比利時迪克多巧克力
Duc D『o一直堅持採用自製工藝生產巧克力夾心餡料是它的特色。因此Duc D』o的巧克力平時都是限量供應的,只有遇到生產旺季時才會加大產量。
巧克力外盒精緻吸引, 裡面每一顆巧克力色澤誘人, 入口松軟芳香,純正可可脂, 口味香醇,口感細膩,令人吮指回味。
吃巧克力就是在吃心情!
俄羅斯很多的板磚一樣邦硬脆的巧克力, 高濃度黑巧像這樣,10元+一塊! 性價比高上天! 是可可脂巧克力!
榛果、牛奶、杏仁、奧利奧、焦糖等十幾種口味可選的阿爾金山巧克力, 平均6元/塊 。
俄羅斯老牌愛蓮巧巧克力,8塊錢一塊!
同樣是俄羅斯著名品牌的KDV生產的巧克力, 均價10元/100g ,高可可含量的黑巧,還是獨立小包裝。
上面這幾個的銷量都挺大的,至於為啥俄羅斯巧克力這么便宜我也挺好奇的……
本著嚴謹的態度,我特地去查了一下俄羅斯的巧克力為啥這么便宜,據家住俄羅斯大使館的條友說,俄羅斯產的的巧克力板在5RMB/100克左右,且包裝精美。我多看了一些資料,總結出的結果就是俄羅斯人簡單粗暴,把巧克力做的又大又便宜= =。可可含量還高的驚人。
我今天在超市裡買到了愛蓮巧和一個我也不知道啥牌子的俄羅斯巧克力。超市價格是愛蓮巧12,另一個10塊。比網上略貴。
愛蓮巧剝開皮是這樣的,個頭很大,100g的。
愛蓮巧的果仁巧克力略微有點偏甜,也是切碎的,比較均勻大小合適,口感很順滑,俄羅斯有些黑巧克力反而沒有愛蓮巧順滑(比如跟它同時買的那塊巴巴耶夫55%榛子黑巧就乏善可陳)。我個人覺得榛子味、杏仁味的好吃,氣泡味的也不錯,口感很輕盈。
一個兄弟推薦了城堡圖案75%含量的(商品名一般為巴巴耶夫或者寶寶福),後來我買了一份跟我的室友一起測評了,統一意見是:微甜,微苦,比較順滑,吃起來不膩,評價不錯。
關於甜/苦。
一般來說,可可含量越高會越苦。同一個牌子也會有很甜的/很苦的。可可含量90%—100%的可能是評論區里說的「難以下咽的苦」,低於50%則可能很甜,可能是評論區里的「甜到受不了」。70%—80%一般甜苦適中。
不建議普通玩家買90%以上,還是建議普通玩家吃果仁味/牛奶味。以廣普的大頭娃娃愛蓮巧氣泡味為南方普通口味,小朋友會很喜歡,大人吃略甜。巴巴耶夫75%為普通成人口味。根據自身情況選擇。
六花亭草莓黑巧克力
黑巧克力裹了凍乾的草莓,黑巧克力有淡淡的苦味,很香,凍乾的草莓酸酸甜甜好吃到炸,兩者相結合.......天啦嚕,好吃!還超可愛!適合送人的!又好吃又好看!
Patchi
黎巴嫩的巧克力品牌,中東唯一排進世界巧克力排行榜的牌子,糖分較其他巧克力更低,所以入口不太甜,反而有很濃的可可香味,非常好吃。還是迪拜皇室專供巧克力,送人十分有面子。
樂天迦納純黑巧克力
意外的並不算太苦,可可的味道很棒很濃,味道很好!
瑞士蓮軟心牛奶巧克力
室溫下要開一巧克力,裡面的巧克力醬甜甜的,外殼的巧克力有點苦味,很香,不膩,口感很棒!
日本MOROZOFF聖誕節限定巧克力糖果
紅遍日本的老字型大小巧克力品牌聖誕節限定糖果,有紅綠白三種包裝
ChcoChoco巧克巧蔻麋鹿聖誕巧克力禮盒
精選優質可可,味道炒好,顏值也很高,適合送人~
Slitti義大利精品手工巧克力
這個牌子的巧克力非常有名了,他家有一款夾心牛奶巧克力豆,咖啡豆外裹了一層牛奶巧克力,甜味和苦味完美融合。
滋露松尾多彩什錦巧克力
一顆顆非常精巧可愛,很好吃,裡麵包含了多種口味,黑巧克力、餅干、杏仁、奶油、咖啡軟糖等等不同味道,適合送人也適合自己吃~
俄羅斯黑巧克力
價格上來說非常美好,很便宜,黑巧克力濃度比較高,苦味略重,如果不是特別喜歡黑巧克力的可能吃不習慣。
我來介紹幾款好吃的巧克力!你一定會喜歡~
第一款:Akesson』s100%黑巧克力
連獲2014-2016,Great Taste金獎
Great Taste 是什麼?地位大概就是 美食 界的奧斯卡。由 美食 協會每年在全世界范圍內選出50個最佳食品進行表彰。
當你真的嘗過這塊巧克力,就會明白頒給它的各大獎項都是實至名歸。採用馬達加斯加的高品質可可豆,那種出色的細膩口感,好像是探入了馬達加斯加的熱帶雨林,充滿著野果和紅樹莓的清香,濃郁持久,高酸度緩解了100%黑巧的壓力,只有醇正的黑巧,才會有「回甘醇正味道。
第二款:Rococo30%白豆蔻巧克力
倫敦AOC2013年金獎
英國倫敦的巧克力協會(Academy of Chocolate,簡稱AOC)是一個由一群專業狂熱的巧克力愛好者組成的協會,每年會組織百位專家進行巧克力盲評,算是目前業界最令人信服的獎項之一。
看著歐洲18世紀華麗風混搭年輕倫敦朋克風的精美包裝,似乎沒什麼內涵,但是人家偏偏是有機巧克力。
毫不誇張的說,你能想到可可豆能做成的東西,在Rococo里全能找到,它的調味包括豆蔻,青檸,海鹽,迷迭香,各種堅果,樹莓,肉桂,胡椒等等,當然還有必不可少的玫瑰、紫羅蘭、牛奶焦糖海鹽。
第三款:ICOA女神低脂白巧克力
連獲2012-2015,國際巧克力大賽最佳白巧克力
世界巧克力大賽評選主要是依據風味而定,就像品酒一樣,無論聞起來的香氣,或是吃起來的口感,皆在評分標准內。
「ICOA」這個名字源於一位靈魂潔白的土著女神。初見如春風拂面,清新自然,它由含55%可可脂的可可豆製作而成,承載著更加濃郁的味道和香氣。除了天然的可可脂以外,它不含任何其他脂類。毫無雜質地將可可特有的香醇調和,這款巧克力,重新定義了世界白巧克力的標准,把 健康 與自然帶給我們。
第四款:Maverick華氏51370%黑巧克力
2015年Good Food Award(佳餚獎)
很多巧克力背後都有它的獨特故事和情懷,Maverick也不例外。Maverick巧克力店是由一對夫婦Paul與Marlene創辦的。Paul原來是一位工程師,因為工作原因他周遊了世界,基於對巧克力的熱愛,他體驗了各種不同地區的巧克力,結束旅行之後,Paul有了一個大膽地設想,就是辦一家屬於自己的巧克力工廠,他們在巧克力包裝上印滿了旅行的點滴。
第五款:deershop38%西西里檸檬海鹽白巧克力
榮獲26項國際巧克力大獎
26項國際巧克力獎是什麼概念?就是除了常見的Great Taste Awards, International Chocolate Awards, Academy of Chocolate等等,拿獎拿到手軟!
西西里島有句古話:「除非是西西里檸檬,不然它無法被稱為一顆真正的檸檬。」這款白巧在其中加入了純正西西里檸檬精油和地中海海鹽,檸檬的清爽和海鹽的鹹味在融入有機牛奶後中和了可可的苦和酸,造就了一塊層次感明顯的清新白巧。
可能留給巧克力的時間已經不多了,但也還算夠,至少你還有30年去品嘗它的美味。如果真的再也沒有巧克力了,你會懷念它嗎?
現在好像一提到巧克力就會想到那個缺乏證實,卻流傳甚遠的Do you love me?
有人說這已經是爛俗的事情,其實巧克力本身並不俗氣,重點是「速溶」還是「精品」。
·································
世界上所有的巧克力將會在四十年以內消失……
這對口袋裡隨時都有巧克力「存貨」的我來說,簡直就是晴天霹靂!
事情是這樣的:據美國海洋大氣氣候組織專家預計,未來30年裡隨著全球變暖,種植面積減少,製作巧克力的原物料可可豆將供不應求,可能直至消失。
我無法想像在如今這個情人節送巧克力,生日送巧克力,表白送巧克力,心情好吃巧克力,心情不好也要吃巧克力的年代,沒有了它,讓我產生幸福感的苯乙胺該從何處而來。
慶幸的是,最後專業人士確定可可並不是面臨瀕危,只是減少種植面積,或者說可可將向山地移植,so,這是說巧克力在數十年乃至幾十年後將重新變成「貴族的食物」嗎?應該說每一口都是在享受「奢侈品」。
據統計,
平均每年每個德國人大約要吃掉11公斤巧克力,
每個瑞士人吃掉10.5公斤,
每個法國人吃掉7公斤,
每個美國人吃掉5公斤,
......
我大中國的消耗量是100-200g*13億。
在過去的500年裡,沒有一樣食物可以像巧克力一樣快速征服全人類,所以你們還坐得住嗎??下面這幾個始於顏值,終於味蕾的巧克力品牌,在他們消失之前真該好好再嘗一遍,那種充滿你口腔的絲滑感,真捨不得和它們說再見。
Royce生巧 超新鮮的巧克力。和以前吃過的巧克力完全不一樣,口感軟綿柔滑 入口即化 大愛!!! 個人比較喜歡吃原味的
G. 黑帝王無花果和黎巴嫩哪個好吃
黎巴嫩好吃。
1、黎巴嫩無花果比黑帝王無花果甜。
2、黎巴嫩無花果黑色的果皮上有一層裹粉糯甜,口感黑帝王無花果好。
H. 塔可好吃嗎
塔可好吃。
豬肉菠蘿塔可餅,又稱牧羊人塔可餅,它的起源需要追溯到遠古時代。在遠古的小亞西亞半島有一個叫做安納托利亞的地區,它繁育出了龐大的奧斯曼帝國菜系,這其中的菜品包括黎巴嫩(Libano)的莎威瑪烤肉、希臘(Grecia)的烤肉卷和土耳其(Turquía)的旋轉烤肉等等。
之後,這地區的一部分黎巴嫩人移民到了墨西哥,他們首先到了韋拉克魯斯,然後在普埃布拉(Puebla)定居,他們便開始在這里做中東塔可餅——即把肉裹在全麥/玉米薄烙餅里,再放上辣椒醬(salsa de chile)。
在這里,羊肉(cordero)不那麼普遍,所以他們選擇用墨西哥的豬肉代替曾經的羊肉。這就是墨西哥城豬肉菠蘿塔可餅的歷史溯源。
豬肉菠蘿塔可餅不可言說的秘密特色
特色一、食譜配料各不相同
有些時候,塔可店會選擇在自己的豬肉菠蘿塔可餅中嘗試加入堅果(nuez)食材,甚至是添加其他秘密的佐料進行調味,更有甚者會向其他店家隱瞞自己的配料單。
正因如此每家塔可店也因此擁有自己不同的食譜。比如在Netflix自製的紀錄片《塔可美食記》中采訪的這家店,他們的腌泡汁會採用醋、橙汁、肉桂(canela)、安祖辣椒、還會採用其他的獨家秘方。
特色二、烤制方式獨具創新
烤豬肉也有很多講究,最簡單的方式則是選擇用煤氣烤,只需要打開閥門即可。但對很多墨西哥當地的塔可店主來說,他們寧願提高時間成本,用木炭代替煤氣進行烤制。
因為最地道的烤豬肉就是使用木炭烤制,如此操作,肉上會留有很棒的碳烤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