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特色小吃 » 孩子脾胃不好吃什麼中葯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孩子脾胃不好吃什麼中葯

發布時間: 2022-12-19 15:09:56

❶ 脾胃不好,吃什麼葯比較好

脾胃不好的症狀很多。先談談,食慾不振(厭食);病因分別有:虛寒,濕熱,肝氣,陽虛,氣虛,陰虛,以及傷食犯胃等造成。最主要病因有;一、脾胃虛寒:厭食,不知飢餓,飲食無味,喜暖畏寒,疲倦氣短,四肢不溫,大便稀溏等症狀,舌淡苔白,脈沉遲。治療方選:理中丸,良附丸。二、脾胃濕熱:厭食慾嘔,胃腹痞滿,體乏倦怠,便溏不爽,小便黃少等症狀,苔黃膩,脈濡數。治療方選:三香湯,三仁湯。三、脾胃虛弱:食慾不振,不思飲食,食後脹飽,泛泛欲吐,氣短懶言,倦怠力少等症狀,舌淡苔白,脈緩弱。治療方選:健脾丸,異功散。

脾胃不好,需辯證施葯,沒有最好的葯,只有最合適的葯。

脾位居中焦,與胃相表裡。脾主肌肉、四肢,開竅於口,其華在唇,外應於腹。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運化水谷、水濕,輸布精微而藏營,為氣血生化之源,故有後天之本之稱。脾又主統血,其氣主升,喜燥惡濕。胃居中焦,與脾相表裡。胃主受納、腐熟水谷,為"水谷之海"。胃氣以降為順,喜潤惡燥。

脾的病變主要以運化、升清功能失職,致使水谷、水濕不運,消化功能減退,水濕瀦留,化源不足,以及脾不統血,清陽不升為主要病理改變。因此,臨床以腹脹或痛,納少,便溏,浮腫,困重,內臟下垂,出血等為脾病的常見症狀。胃病以受納、腐熟功能障礙及胃失和降,胃氣上逆為主要病理改變。臨床以食少,脘脹或痛,嘔惡,呃逆,噯氣等為常見症狀。

脾病的證候有虛實之分。虛證多因飲食、勞倦、思慮過度所傷,或病後失調所致的脾氣虛、脾陽虛、脾氣下陷、脾不統血等證;實證多由飲食不節,或外感濕熱或寒濕之邪內侵,或失治、誤治所致的濕熱蘊脾、寒濕困脾等證。

胃病證候有虛實寒熱之別。虛證多因飲食不節,飢飽失常,久病失養,或因吐瀉太過,或溫熱病後期,耗傷陰津,或老年陰血虧少等原因所致的胃陰虛證;實證多由飲食倍傷,或誤食不潔之品,或寒邪、熱邪犯胃而成的食滯胃脘證、寒滯胃脘證、胃熱熾盛證、 血瘀胃脘證。

治療脾胃症狀的常見中成葯有很多,患者可對照選擇,或在醫師指導下選用。

1、加味左金丸

可平肝降逆,疏郁止痛。用於肝鬱化火、肝胃不和引起的胸脘痞悶、急躁易怒、噯氣吞酸、胃痛少食。用於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反流性食管炎、胃神經官能症、膽囊炎、幽門不全梗阻等治療。

注意:肝寒犯胃及體虛者慎用。忌氣惱,忌食生冷、辛辣、油膩、不易消化食物。孕婦慎用。

2、陰虛胃痛顆粒

可養陰益胃,緩急止痛。用於胃陰不足所致的胃脘隱隱灼痛、口乾舌燥、納呆干嘔等症。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見上述證候者。

注意:虛寒胃痛者慎用。忌食生冷、辛辣、油膩食物;戒煙酒。

3、養胃舒膠囊

可益氣養陰,健脾和胃,行氣導滯。用於脾胃氣陰兩虛所致的胃痛,症見胃脘灼熱疼痛、痞脹不適、口乾口苦、納少消瘦、手足心熱;慢性胃炎見上述證候者。

注意:肝胃火盛吞酸暖腐者慎用。服葯期間飲食宜清淡,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煙灑。

4、氣滯胃痛顆粒

可舒肝理氣,和胃止痛。用於肝鬱氣滯、胸痞脹滿、胃脘疼痛。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胃切除術後綜合征見上述症狀者參考選用。

注意:肝胃鬱火、胃陰不足所致的胃痛者慎用。孕婦慎用。

5、小建中膠囊(顆粒,合劑)

可溫中補虛,緩急止痛。用於脾胃虛寒、脘腹疼痛、喜溫喜按、嘈雜吞酸、食少、心悸。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見上述症狀者參考選用。

注意:陰虛內熱胃痛者慎用。

6、香砂養胃丸(顆粒)

可溫中和胃。用於胃陽不足、濕阻氣滯所致的胃痛、痞滿。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炎、潰瘍病見上述症狀者參考選用。

注意:胃陰不足或濕熱中阻所致痞滿、胃痛、嘔吐者慎用。忌食生冷、油膩及酸性食物。

7、附子理中丸

可溫中健脾。用於脾胃虛寒,脘腹冷痛,嘔吐泄瀉,手足不溫。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腸炎、腸道功能紊亂見上述症狀者參考選用。

注意:大腸濕熱泄瀉者慎用。

8、摩羅丹

可和胃降逆,健脾消脹,通絡定痛。用於脾胃虛弱、健運失職所致的胃痛、脹滿、痞悶、納呆、噯氣、燒心;慢性萎縮性胃炎見上述證候者適用。

注意:濕熱中阻胃痛、痞滿者慎用。孕婦慎用。

還要提醒的是,不管是口臭也好、噯氣也好、泛酸也好,都是胃的功能出現問題後的外在表現。所以不要只是針對口臭、噯氣或者泛酸進行治療,而因從根本上調理脾胃。等脾胃強健了,上面的症狀自然都會消失。最重要的一點,脾胃好了,得大病的幾率非常低。

最後還是那句話,沒有最好的葯,只有最對症的葯。若有條件,最妥當的辦法是服葯前先咨詢醫師。

脾胃不好之說太籠統,沒有統治脾胃不好的葯。應該區別情況,對症用葯。如胃寒者,易痛;胃熱者,口苦。脾胃虛弱者,腹脹不和,大便不實等。

脾胃病,一般都是慢性病,治病用葯,需找醫生,有些還要做一些輔助檢查,不應自選葯物。

脾胃病與日常生活習慣有關,患病期間,應忌食生冷,少吃辛辣食物。情緒不好,如生氣,暴怒等,都能影響脾胃功能。

人參健脾丸,參苓白術丸,啟脾丸,

很高興回答

脾胃屬人體中焦,為氣血生化之源,後天之本,脾主人體肌肉四肢,脾胃互相表裡,互相依偎,所以一般病變,都是同病,或者相互影響。脾胃不好,是過多疾病發生的關鍵因素。但只從脾胃不好這個定義來說,有點模稜兩可,因為中醫辯證論治,不能單純說脾胃不好。

關於脾胃的問題,有這幾種類型:

1、 脾胃氣虛

脾主運化,胃主受納,脾胃氣虛,運化失常,最常見的問題就是腹脹,便溏,神疲乏力,少氣懶言,吃東西不香這些問題。治療可以以四君子丸,六君子丸,香砂六君子等這些可以益氣健脾的中葯!

2、脾胃陽虛

脾陽不足,影響胃納,影響胃的腐熟食物的功能,所以會出現大便完谷不化,便溏,腹瀉,脘腹脹滿,納呆,胃皖部經常冷痛,手腳冰涼,怕冷畏寒的症狀!治療以附子理中丸,理中丸,桂附理中丸,小建中顆粒等!

3、脾胃陰虛

這個病症多見於胃一般,但脾胃互相表裡,胃陰不足,也會影響脾陰,脾胃陰虛出現最多的問題就是飲食不香,胃痛隱隱,喜歡喝冷飲,飢不欲食等問題,伴隨身體消瘦,口渴便秘,盜汗等。治療以麥門冬湯,一貫煎,沙參麥冬湯等。

具體問題具體對待,不可照貓畫虎,不可套用,使用請在醫生,葯師知道下使用!

脾胃不好是現今當下多數人的疾病,從10幾歲的學生到50多歲的中年人,跨越幅度大,基本都同飲食有關。脾胃不好看似小毛病,嚴重起來會導致患癌,不容忽視。

脾胃不好需要長時間調理
脾胃不好屬於慢性病,脾和胃不是一天就不好的,而是長年累月累積而成的疾病,所以治病也需要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三分養七分治是治療脾胃毛病的核心,重在堅持。
脾胃不好的人多吃什麼

山葯是健胃強脾的葯物,它的功效強大,對於治療腎虛也是有所幫助。山葯含有的粘液對於修復胃粘膜很有幫助,可以減少食物對胃的刺激,加強胃的能力。

山葯對健脾也很有作用,經常喝山葯粥,對脾和胃的幫助很大。
脾胃不好的人吃什麼中成葯

中成葯是很多脾胃不好患者的選擇,簡單方便還沒有太多的副作用。

①健脾丸

健脾丸的主要成分為黨參,陳皮,山楂,白術等,作用就是開胃健脾。對於脾胃虛弱,吃的少餓的快的患者效果很好。健脾丸不適用與因為腸炎而拉肚子的人,同時,健脾丸吃了一段時間沒有改善,就要考慮是其他疾病過葯不對症,最好是咨詢醫生服用。

②參苓白術散

參苓白術散主要由山葯,人參,白術,白扁豆等組成,這些葯物都有健脾胃的功效。主要用於脾胃虛弱,大便溏泄的患者使用,一些濕氣重的患者也可以通過服用這個葯物來治療。

這個葯感冒發燒的最好不要吃,容易同其他葯物產生反應,對身體不好。

脾胃也分陰虛陽虛,具體症狀具體分析,不要盲目瞎用葯,容易導致疾病朝著不可控方向發展。

就一句:「脾胃不好」不足以告訴你吃什麼葯好。

因為,對症下葯,才能對症治療。症狀不清,脾胃虛寒,脾胃濕熱,脾胃不和,脾胃失調等等。都可以叫「脾胃不好"。

所以,問診與診斷,問診與診療,都是嚴肅認真的過程,是醫技和經驗的積累之法,不可偏識一隅也不可戲語。

脾胃功能不好,重點在於要促進脾胃對食物營養的消化和吸收,單純依靠葯物不能從根本解決問題。先需要進食容易消化的食物,不吃油膩生冷,不偏食,營養均衡,多吃新鮮的蔬菜,保證每天谷類食物的攝入,適當補充蛋白質。可以藉助中葯或者小兒推拿改善脾胃功能,減少積食。

脾胃不好的人,消化功能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對於這類患者的調理,可以通過飲食以及中醫兩方面進行。

脾胃不好的臨床表現主要為食慾不振或者神疲乏力,還有的會出現腹脹和食少納呆的症狀,可以用中醫的方法進行調理。可以吃中葯,如人參健脾丸,參苓白術丸,仰味靈茶,健脾丸,歸脾丸,補中益氣丸,人參健脾丸,四磨湯等;脾胃不好的小孩可以吃醒脾養兒顆粒,參術兒康糖漿,小兒康等。建議平時保持規律的飲食習慣,飲食要清淡,避免暴飲暴食,避免辛辣肥厚油膩,寒涼性食物。

❷ 有哪些中成葯可以調理小孩脾胃

大山楂丸

【主要成分】
山楂、六神曲、炒麥芽
【功效】
開胃消食
【葯理作用】
用於食積內停所致的食慾不振、消化不良、脘腹脹悶。對於肉食吃多的積食尤為適合。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2丸,一日1-3次,小兒酌減。
【注意事項】
1、 飲食宜清淡,忌食辛辣、生冷、油膩食物;
2、 脾胃虛弱,無積滯而飲食不振者不適用。

健胃消食片

【主要成分】
太子參、陳皮、山葯、炒麥芽、山楂
【功效】
健胃消食
【葯理作用】
用於脾胃虛弱所致的食積,症見不思飲食、噯腐吞酸、脘腹脹滿、消化不良。這個方扶正兼化積,脾虛積食尤為適合。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3片,一日1-3次,小兒酌減。
【注意事項】
1、飲食宜清淡,忌食辛辣、生冷、油膩食物;
2、服用3天症狀無緩解,應去醫院就診。

保和丸

【主要成分】
焦山楂、六神曲、制半夏、茯苓、連翹、陳皮、炒萊菔子、炒麥芽
【功效】
消食、導滯、和胃
【葯理作用】
用於食積停滯、不思飲食、噯腐吞酸、脘腹脹滿。對於兒童積食,具體表現過度攝入食物導滯上腹滿脹、脹痛伴大個、反酸,繼而不思飲食、食慾下降等。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6g,一日2次,小兒酌減。
【注意事項】
1、飲食宜清淡,忌食辛辣、生冷、油膩食物;
2、服用3天症狀無緩解,應去醫院就診。

四磨湯

【主要成分】
木香、枳殼、檳榔、烏葯
【功效】
順氣降逆,消積止痛
【葯理作用】
嬰幼兒乳食內滯證,症見腹脹、嘔吐、腹痛、啼哭不安、厭食納差、腹瀉或便秘。
【用法用量】
口服。新生兒一次3-5ml,一日3次,幼兒一次10ml,一天3次,療程3-5天。
【注意事項】
1、冬天服用時,可將葯瓶放置溫水中加溫5-8分鍾後服用;
2、腸梗阻禁用;
2、患兒如腹脹腹痛或哭鬧不安較重者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小兒復方雞內金散

【主要成分】
雞內金、六神曲
【功效】
健脾開胃、消食化積
【葯理作用】
用於小兒因脾胃不和引起食積脹滿,飲食停滯,嘔吐泄瀉。
【用法用量】
口服。小兒一次0.5g,一日3次,周歲以內酌減。
【注意事項】
1、冬天服用時,可將葯瓶放置溫水中加溫5-8分鍾後服用;
2、腸梗阻禁用;
2、患兒如腹脹腹痛或哭鬧不安較重者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嬰兒健脾散(嬰兒素)

【主要成分】
炒白扁豆、山葯、炒雞內金、炒白術、川貝母、炒木香、人工牛黃
【功效】
健脾、消食、止瀉
【葯理作用】
用於消化不良、乳食不進,腹脹、大便次數增多,該葯物對大便次數增多,糞質稀氣臭,含有未消化之物,乳食少進的患兒更適合。
【用法用量】
口服。1-3歲小兒一次0.5g-1g,一日2次,周歲以內一次半袋,一天2次。
【注意事項】
1、忌食生冷、辛辣食物;
2、服用本品時可用溫開水調勻後服用,也可用奶共服;

❸ 小孩脾胃虛弱用什麼中葯調理

小孩脾胃不好容易導致面色萎黃、形體瘦弱、食慾不振、脘腹脹滿。大便溏或便秘等。可考慮予中葯進行調理,常用的調理脾胃的中葯,包括以下一些:

第一、人參健脾丸,有健脾益氣、和胃止瀉的作用,用於氣血不足、心悸失眠,食少乏力、面色萎黃的患兒。

第二、參苓白術丸,有健脾胃益氣的功效,常用於脾胃虛弱、體倦乏力、食少便溏的患兒。

第三、小兒健脾丸,常用於脾胃虛弱引起的消化不良、不思飲食、大便溏等。

第四、啟脾丸,主要用於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腹脹、便稀等,適用於胃腸濕熱、脾胃濕熱的患兒。

臨床還有很多中成葯,如補脾益腸丸、四君子丸,復方太子參顆粒等,建議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服用。

❹ 孩子腸胃不好吃什麼調理

孩子腸胃不好有沒有適合的調理方法呢?以下是我收集的相關信息,僅供大家閱讀參考!

孩子腸胃不好吃什麼調理

淮山芡實瘦肉湯

許多家長都知道小孩脾胃消化功能弱,平時很喜歡用淮山、芡實等具有益氣健脾的中葯煮瘦肉湯給小朋友喝,認為這樣可以調和胃腸,幫助消化。陳瑞芳教授指出,淮山、芡實健脾功能雖好,但性澀,平時大便秘結的孩子不宜多吃,但對於便溏的孩子,則是很好的選擇。

太子參、沙參煮瘦肉水

若孩子感冒,使用苦寒葯物(包括抗生素)時間越長,孩子的嘴唇和舌質就會越紅,而舌苔也就越黃越厚。這是由於過用苦寒傷陰,此時,可用太子參、沙參(7歲前各用10克,7歲後各用15克)煮瘦肉水給孩子喝。太子參又被稱為「孩兒參」,有近似人參的益氣生津、補益脾肺的.作用,但葯力較弱,是補氣葯中的一味清補之品,使用安全,小孩子常用也無妨。病後體虛、納呆、虛汗的小兒也十分適用。

陳年蘿卜干煮瘦肉湯

家長們經常發現,孩子在一段時間胃口十分好,飯量很多後不久,就會出現口臭、便秘,這是由於小孩「脾常不足」脾胃運化功能弱,吃入體內的五穀雜糧不能變為精華吸收,而是食積停滯腸胃,食滯郁久化熱,內生濕熱而發病。此時,可用具有消食導滯作用的陳年蘿卜干煮水給孩子喝,也可用冬瓜配陳年蘿卜干煮瘦肉湯。

獨角金雞肝蜜棗水

天氣漸涼時,也可以用中葯獨角金15克煮水,用濾出來的葯汁加上雞胃、雞肝各1副以及蜜棗1顆煮湯,也同樣可以幫助小孩健脾消積。

夏枯草蜜棗瘦肉湯

小孩「肝常有餘」,體質常偏於熱,如過量食用辛辣燥熱食物,就會「上火」、「燥熱」,引起口乾、煩躁、流鼻血,易發扁桃腺炎。此時可用夏枯草10克、蜜棗、瘦肉煮湯服。

寶寶脾胃不好吃什麼調理

中醫認為「四季脾旺不受邪」,即脾胃功能強的人抵抗力強,不易生病。那麼寶寶脾胃不好吃什麼調理呢?

奶香麥片(1歲以上適用)

原料:牛奶250毫升,麥片100克。

做法:將牛奶和麥片同煮成粥即可。

功效:健脾養胃,滋心潤肺,補充維生素B,促進腸蠕動。

山葯薏米粥(1歲以上適用)

原料:大米適量,鐵棍山葯100克,薏米100克。

做法:將山葯和薏米用食物料理機粉碎,然後與大米同煮成粥。

功效:健脾養胃,祛風除濕,去水腫,提高免疫力。脾胃虛弱的孩子可連續吃1個月。

山葯蘿卜粥(八個月以上適用)

原料:大米適量,山葯200克,白蘿卜50克。

做法:將山葯、白蘿卜去皮,切成小片,與大米一起慢火同煮成粥。

功效:理氣順脾,促進腸蠕動。嘔吐後的孩子食用效果佳。

嫩蓮子粥(八個月以上適用)

原料:嫩蓮子50克,大米200克。

做法:蓮子用食物料理機粉碎,然後與大米慢火同煮成粥。

功效:補脾澀腸,寧心安神,適合腹瀉的孩子食用。

茴香菜粥(八個月以上適用)

原料:茴香50克,大米200克。

做法:茴香洗凈,切成末兒備用;米粥煮熟後關火,加入茴香末兒,燜5分鍾即可食用。

功效:順氣,止痛,健胃,對消化不良、食慾不好的孩子有效果。

桂圓栗子粥(八個月以上適用)

原料:大米適量,桂圓20克,栗子100克。

做法:栗子去殼,用食物料理機粉碎,與桂圓、大米一起慢火同煮成粥即可。

功效:補氣健脾,強壯筋骨。

芸豆粥(八個月以上適用)

原料:芸豆20克,大米200克。

做法:芸豆浸泡24小時,與大米一起同煮成粥。

功效:健脾胃,清內熱。

白菜粥(八個月以上適用)

原料:白菜心100克,大米200克。

做法:米粥煮至黏稠,白菜心切絲,同煮5分鍾後關火即可。

功效:清熱養胃,通利二便,內熱體質孩子要經常吃。茭白也有這個功效。

石榴西米粥(八個月以上適用)

原料:石榴1個,西米100克。

做法:西米浸泡2小時,加1000毫升水,同煮成西米露,關火加剝好的石榴,晾涼即可食用。可以放入冰箱冰鎮一下,吃前半小時拿出來置於室溫下。

功效:生津止渴,健脾開胃,夏天寶寶吃效果好。加椰汁味道更好。

❺ 脾胃虛弱吃什麼中成葯

中醫脾胃虛弱可以吃中葯,特別是中成葯對症治療,如參苓白術散、補中益氣丸、附子理中丸、健脾丸、大山楂丸、逍遙丸等。這些中成葯對脾胃虛弱,都可在醫生的辨證下合理應用、治療。脾胃作為後天之本,很多人因生活作息不規律,還有不良的生活習慣,對脾胃造成很大傷害。個人以為要想調脾胃,首先要調心情,不然抑鬱、焦慮的患者很容易出現胃炎,也很容易造成患者消化道紊亂的症狀。通過有效地緩解精神壓力,使患者積極樂觀地面對生活,對調脾胃會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如果合適地應用中成葯,適當應用西葯進行綜合治療,對脾胃的相關疾病會得到明顯的治療效果。

❻ 四歲孩子脾胃不好吃什麼調理

家長如果不注意孩子平時的飲食,就很容易會導致孩子的脾胃出現問題,脾胃不好的孩子會經常出現腹瀉、腹脹、消化不良的症狀,這樣會影響孩子的健康,所以要及時幫助孩子調理,很多中葯有健脾養胃的作用,家長可以試試用中葯幫助孩子調理。


孩子的脾胃功能發育還不是很完善,如果家長平時不注意孩子的飲食,孩子的脾胃很容易出現問題,脾虛胃弱的孩子經常會出現胃寒、腹瀉、消化不良等症狀,調理孩子的脾胃可以試試中葯,很多中葯都有健脾養胃的作用,只要堅持幫助孩子調理,很快就可以讓脾胃恢復健康。下面這四款調脾胃中葯適合小孩食用。

1、陳皮:陳皮是很常見的中葯材,同時它也是一種食材,脾胃不好的孩子可以用陳皮調理,陳皮有理氣和胃、健脾燥濕、化痰止咳的作用,常用於治療脾胃不好引起的各種疾病。平時給孩子煮食物的時候可以適當加入陳皮,陳皮既可以煮粥、煮湯食用,也可以直接泡茶飲用。平時烹飪肉類和魚類也可以加入適量的陳皮。

2、砂仁:砂仁也就是小豆蔻,它能溫脾胃、寬胸膈、降氣止痛、止嘔開胃、止寒瀉。對於腹部脹滿、腹瀉、脾胃虛寒、嘔吐腹瀉、等病症有很好的療效,不過砂仁的氣味比較重,家長可以搭配一些肉類燉湯給孩子飲用。

3、白術:這種中葯有燥濕利水、益氣健脾的作用。對脾氣虛弱引起的不思飲食、大便溏、疲倦少氣有很好的療效,家長平時給孩子煮粥、煮湯都可以加入一些白術,可以很好幫助孩子調理脾胃。

4、雞內金:這種中葯很適合脾胃不好的孩子食用。孩子脾胃不好很容易出現消化不良、積食、厭食等症狀,這時候用雞內金就可以有效解決這些問題,雞內金的食用方法很多,可以直接磨成粉拌粥給孩子吃,也可以搭配山楂做成各種餅食用。

兒童的生長需要多種不同的營養物質,包括脂肪、蛋白質、維生素、微量元素、纖維素等營養物質。穀物、肉、魚、奶、蛋、蔬菜、水果都是孩子必需的食物。因此,父母要為孩子適當的搭配食物,使食物多樣化,避免單調,這樣對脾胃健康才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