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立夏節氣吃什麼菜涼血清熱
立夏 節氣到來,天氣逐漸趨向炎熱,中醫認為此時人體若受外感熱邪入血,則為血熱之症,可能引發身體許多不適,因此夏季立夏時節,日常飲食別忘記多吃一些涼血清熱的食物。那麼就讓 老黃歷 為你推薦,立夏節氣吃什麼菜涼血清熱。
絲瓜
絲瓜的葯用價值很高,全面都可入葯。夏秋時節,綠瑩瑩的絲瓜大量上市。中醫認為,絲瓜味甘性涼,入肝、胃經。有清熱化痰、止咳平喘、涼血解毒功效。絲瓜的營養成分很高,它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鈣、鐵、磷、胡蘿卜素、維生素等多種營養成分。
不僅新鮮絲瓜有療效,中醫認為老絲瓜筋絡貫穿,類似人體的經絡,藉助老絲瓜之氣能導引人體經絡通暢、氣血通順。絲瓜汁水豐富,宜現切現做,以免營養成分隨汁水流走。
莧菜
在夏季上市的眾多蔬菜中,莧菜也很值得推薦。莧菜具有清熱利濕、涼血止血的功效,它可以為人體提供蛋白質,提高人體免疫力;還可以促進排毒、防止便秘,對痢疾、油漆過敏等有一定的食療效果。值得一提的是,莧菜的中的維生素C含量居綠色蔬菜之首,所含鈣、鐵進入人體後很快就能被吸收利用。此外,莧菜還能促進兒童的生長發育。
番茄
番茄性微寒,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具有健脾開胃、生津止渴、補血潤燥、涼血平肝等功效,適於熱病傷陰引起的食慾不振、胃熱口渴等症。番茄中含有的番茄紅素是一種抗氧化劑,可抑制某些可致癌物氧自由基,防止癌的發生。研究表明,常吃西紅柿會降低曬傷風險。糖尿病患者既可以把西紅柿當做蔬菜,又可以當做水果食用。
Ⅱ 廣東吳川冬至民俗 吃薑飯
自古以來, 冬至 就是受到人們重視的節日和節氣,我國各地民間在冬至時節有著不同的傳統習俗,吃的節令食品也不盡相同,有的地方吃水餃,有的地方吃湯圓,而 廣東 吳川一帶則要吃薑飯,那麼就讓 老黃歷 為你介紹。
吳川人的冬至大過年,家家戶戶吃臘味姜飯過節。姜飯,顧名思義,要有姜,而這姜不簡單,是由七種不同品種的姜組成,人們稱之為「七色姜」。其實現在已不止七種,如今商販推出了十種姜,寓意十全十美。人們平時吃的姜一般是生薑、辣姜、沙姜,而其他品種的姜只有在冬至前才會上市。
臘味姜飯除了姜,還有一個主角就是臘味。一般用的是臘腸和臘肉,有些家庭還會親自動手做,放在自家樓頂曬,純手工製作,天然更美味。至於煮飯的米,有人用糯米,其實用普通大米就可以。
吳川姜飯的製作方法
原料:十種姜、臘腸、臘肉、大米、油、鹽、糖、清水
製法:
1、備好寓意十全十美的十種姜。先把姜去皮洗干凈,然後剁成薑蓉。
2、臘腸臘肉切段切塊,洗干凈備用。大米也洗干凈備用。
3、熱鍋下油,放入薑蓉爆香。然後將臘味放入一起翻炒。
4、再放入大米翻炒,加些鹽調味,也可加一點點糖。
5、翻炒均勻,就可以鏟入電飯煲里加水開始煮。
6、煮好後,熱辣辣香噴噴的臘味姜飯就完成了。
Ⅲ 歷朝歷代宮廷過年吃什麼
自古老百姓盼過年,原因之一在於年節之際可改善伙食。而對於日常錦衣玉食的統治階級來說,過年時吃的也名貴,但更多地還是強調宮廷的儀式感。那麼就讓 老黃歷 為你介紹,歷朝歷代宮廷過年吃什麼。
古代人並不都把過年當一年最正經的時節。比如宋朝節假極多,天子的生日也要過節吃飯。清朝有所謂三節,也就是過年、五月節、八月節。加上宮廷平時吃東西就腦滿腸肥,膏腴得很,不像小民百姓,攢著胃口,大年夜猛吃一頓。於是,宮廷年夜飯,儀式感比口味重要得多。
英國人以前沒引進火雞時, 聖誕節 吃野豬肉,我國的唐玄宗也有此好:野豬肉煮熟晾乾,切片拌米飯,配茱萸和鹽,曬幹了,再蒸熟吃。野豬肉里有茱萸一味,乍看有些奇怪,畢竟茱萸的作用是殺蟲消毒、逐寒祛風,可做葯用,用來做菜,是不是怪了點?
但是,這就是我國古人的邏輯:過年務以祛風寒、避邪祟為上。所以不僅要以菜萸入饌,還要喝椒柏酒——花椒和柏葉浸的酒。楚人奉祀神仙時就用花椒酒,到了漢朝,世人相信花椒使人長壽,柏樹又長青,喝這玩意,自然長命百歲。
唐宋之間過年,宮廷也飲屠蘇酒。不用問,又是益氣溫陽、祛風散寒、避邪除祟的好東西。王安石所謂「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春風送暖這四個字,可見自古都喜歡冬天吃內寒溫熱之食。
漢魏六朝間,宮廷過年就吃五辛盤。五辛者,大蒜、小算、韭菜、芸薹、胡荽是也。在哥倫布發現新大陸、辣椒傳遍世界前,亞洲人基本靠吃這些東西。孫思邈的理論是:正月時,吃五辛可以開五臟、去伏熱。
清朝的慈禧老佛爺凈被人說奢侈靡費,但其實她老人家過起年來,費則費了,精則不足。過年吃晚膳,或在寧壽宮,或在體和殿,布三個桌子。老佛爺居中一桌坐了,皇帝在東桌,皇後西桌。皇帝執壺斟酒,皇後把盞,給太後祝福,老佛爺一杯酒飲三次,算是珍貴身體。
老佛爺要是真吃起來,第一種最常見的菜,那都是燕窩擺的壽比南山、吉祥如意,好看罷了,味道卻是未必。實際上大多數吉祥菜,都在雞鴨身上找,比如燕窩「壽」字,紅白鴨絲;燕窩「年」字,三鮮肥雞;燕窩「如」字,八仙鴨子;燕窩「意」字,十(什)錦雞絲。
第二類是例菜,中規中矩——換個角度想想:御膳房的庖人,御前當差,大都求個「中庸」。清朝尚膳監想得很明白:有什麼珍奇時令食物,天子如果吃順了嘴,天天要,御膳房日子還過不過了?
第三類是貢品菜,比如熊掌、鹿脯、龍蝦,這才是見真章兒的珍奇玩意。可惜再好吃,太後慣例每盤三筷子,就撤了。
吃到最後,按 滿族 規矩,必須吃一份煮餑餑——也就是煮餃子。可就連煮餑餑都有花樣:餑餑里放元寶,誰吃到了誰來年多福多壽。不用問,最後都是精心安排,讓老佛爺吃到,大家於是故作驚訝開心,一起圖個開心罷了。
Ⅳ 白露養生吃山葯養脾胃
在我國傳統中醫學里,脾胃指的是脾經和胃經,它們承擔著化生氣血的重任,為人體提供必需的能量,號稱「後天之本」,可見此二者之重要。那麼養生專家指出,在 白露 時節可以多吃些山葯來養護脾胃,那麼今天的 老黃歷 就為你介紹。
營養專家指出,山葯有利於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是一味平補脾胃的葯食兩用之品。不僅可以當中葯吃也可以作為美食來說,而白露時節吃山葯更是可以養護脾胃,滋腎益精,益肺止咳,緩解秋燥。
山葯的功效與作用
健脾益胃、助消化
山葯含有澱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質,有利於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是一味平補脾胃的葯食兩用之品。不論脾陽虧或胃陰虛,皆可食用。臨床上常與胃腸飲同用治脾胃虛弱、食少體倦、泄瀉等病症。
滋腎益精
山葯含有多種營養素,有強健機體,滋腎益精的作用。大凡腎虧遺精,婦女白帶多、小便頻數等症,皆可服之。
益肺止咳
山葯含有皂甙、黏液質,有潤滑,滋潤的作用,故可益肺氣,養肺陰,治療肺虛痰嗽久咳之症。
降低血糖
山葯含有粘液蛋白,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可用於治療糖尿病,是糖尿病人的食療佳品。
延年益壽
山葯含有大量的黏液蛋白、維生素及微量元素,能有效阻止血脂在血管壁的沉澱,預防心血疾病,取得益志安神、延年益壽的功效。
白露怎樣吃山葯美味又養生
炒山葯
在所有山葯的做法中,炒山葯是最營養美味的。山葯切成片或絲下鍋爆炒,因加熱時間短,所含營養成分,尤其是維生素C丟失得較少。比如素的有山葯炒木耳、西紅柿炒山葯,葷的有山葯炒肉片、山葯炒腰花、山葯炒蝦仁、山葯炒雞丁等。
清蒸山葯
如果是大病初癒,沒什麼胃口,可以選擇最簡單的清蒸做法。將山葯去皮,切段,放入鍋中蒸熟,然後蘸白糖食用,清鮮綿軟,香甜可口。這種吃法口感軟爛,也適合慢性病如高血壓、胃病等患者食用。喜歡甜品和體質虛弱的人也可以把山葯在水中焯一下,澆上熬好的蜜汁,吃了可以滋陰養血。
煲山葯粥
煮粥時放入山葯塊,再加上幾顆撕開的紅棗,孩子和老人最適合吃。因為這兩類人群的牙口都不太好,而且消化系統比較弱,而山葯粥十分易於消化。此外,脾胃虛弱或消化不良的人也適合喝山葯粥。此外還可以做花生山葯粥、枸杞山葯粥、桂圓山葯粥、南瓜山葯粥等。
燉山葯
山葯燉土雞,健脾和胃,適於秋冬滋補,將山葯切成段,用高壓鍋將雞塊稍壓三成熟後,倒入山葯段並加入枸杞等輔料,再用微火燒20分鍾即可。山葯燉排骨,滋腎益精,將排骨用熱水汆燙之後洗凈,再放入鍋中加水煮20分鍾,放入切好的山葯,加上其他材料並調味,再以中火繼續熬煮15分鍾。
哪些人不宜吃山葯
便秘者少食
山葯中含有豐富的澱粉,它對於患有胸腹脹滿、大便乾燥、便秘者最好少吃,待這些症狀緩解後可以再食用山葯。
糖尿病患者不可多食
雖然說山葯含黏液蛋白,有降低血糖的作用,但山葯屬根莖類食物,澱粉量較高,如果過多食用反而不會降低血糖,而會導致血糖升高。因此,患有糖尿病的人不可一次吃過量的山葯,如果某些患者偏愛食山葯,那麼應適當減少主食的量,否則就會適得其反。
愛吃火鍋的人
山葯本身是一種補葯,在吃火鍋時,加上麻辣小料的作用,使性平的山葯帶有一定的熱性,容易讓人上火,因此,在秋冬吃火鍋時,最好少吃山葯。
忌同時服用小蘇打等鹼性葯
在吃山葯時,不要同時服用小蘇打片等鹼性葯物,以免小蘇打使山葯中的澱粉酶失效。
前列腺癌患者、乳腺癌患者
山葯中含有的薯蕷皂苷成分在人體內可以合成荷爾蒙,如睾丸激素和雌性激素。因此,對於前列腺癌患者、乳腺癌患者來說都不宜食用。
Ⅳ 正月初七小人日得吃什麼,求高人指點
正月初七,在我國古代神話中是女媧娘娘創造人的日子,所以又叫做人日。在這一天,我國民間許多地區都要吃面條,這是有講究的,那麼就讓老黃歷為你介紹,正月初七吃面條的習俗。
民間在正月初七吃面,寓意著用面條纏住歲月的雙腿,取長壽之意。另外還有些地方按初七、十七、二十七分為「小人七」、「大人七」、「老人七」,這幾天吃面條可以健康長壽,面條擀得要又細又長,象徵著健康長壽,吃面條的人在新的一年裡可以順順利利、萬事如意。
正月初七,是主「小人兒(小孩子)」的日子。這天,家家戶戶都要吃面條,謂之「栓小人兒」。在這天里,對於小孩子來說,吃面條就有了重要的意義:既是長長遠遠的象徵,又有健康長壽的祈福。
相傳古時有一個善做麵食的面館,不但味道好,而且拉麵強勁有力,頗有嚼頭,食後耐飢持久,回味無窮,但是吃面後必須喝湯。有一壯士,自恃脾胃好,只吃面,偏不喝湯,店小二尾隨其後,好言相勸則不從。
沒想到,此人回家後不久,腹痛難忍、上下不通、輾轉反側、氣息奄奄、後悔莫及。這時店小二提著面湯破門而入,撬開牙齒,頃刻,只聽腸鳴轆轆、胃氣通達,轉危為安。
用面湯來搶救重危急症自然是笑談,但「原湯化原食」一說卻不無道理。在民間,吃面喝湯已成習慣,認為可以幫助消化、助益脾胃、減少積食、提高食慾,這從營養學的觀點來看,是有一定道理的。
煮澱粉類食物時,其表面的澱粉會散落到湯中,當加熱到100℃時,澱粉顆粒會分解成糊精,能幫助消化食物。而且面湯中含有消化酶,在煮的過程中不會被破壞,也可幫助消化食物。所以,吃面喝原湯可以幫助減少積食,「原湯化原食」是應當提倡的。
Ⅵ 春節早餐吃什麼好些
春節早上吃的食物有餃子,尤其是北方人,春節餐桌上必吃餃子,在北方有一句俗語叫「初一餃子初二面」說的就是這個民俗,北方人喜麵食,一次性會包很多餃子,春節早上下一鍋餃子,全家人都可以吃,而且餃子有餡,便於人們把各種吉祥、喜氣的東西包到餡里,春節吃餃子還有「招財進寶」的意思,寄託人們對新的一年的美好期盼。
春節早上吃的食物有湯圓,湯圓的外形圓圓的,是一種外形討喜的米製品,分為糯米外皮和餡料,寓意團圓,有些地區早上會煮一大鍋湯圓,全家人一起食用,用薺菜、豆沙、芝麻糖和肉糜四種餡料做成的「四喜湯圓」是揚州人春節早上最喜愛的,取意「事事如意」、「合家團圓」。
春節早上吃的食物有年糕,年糕是用大米做成的,口感細膩,風味獨特,含有較多的澱粉,食用後具有很強的飽腹感,適合在春節的早上食用,年糕,諧音「年高」,再加上有著變化多端的口味,幾乎成了家家必備的應景食品。
春節早上吃的食物有長面,長面在有些地方也叫長壽面,是春節早上手工現做的面製品,春節早上吃長面寓意非常好,討年有長頭,人能長壽之彩,小孩吃了寓意來年聰慧,老人吃了身體健康,長面以手工做的為佳,下面再卧兩個雞蛋,也叫「雞子索麵」。
Ⅶ 端午節吃莧菜 清熱解毒又除濕
端午節 的時候,有些地方的人們不僅吃粽子,也吃莧菜。也許你會好奇,端午節為什麼要吃莧菜呢?吃莧菜有什麼好處呢?那麼,就讓 老黃歷 帶大家了解,端午節吃莧菜,清熱解毒又除濕,一起看看吧。
端午前後紅莧菜遍地,這好吃又清爽的菜,是很多地方端午必須要吃的「十二紅」中的第一個,也是最必不可少的一道菜。莧菜有紅有綠,而此時,必須用紅莧。
農歷五月在俗信中為惡月,民間又稱「毒月」,此時氣溫迅速升高,雜菌繁殖,毒瘴滋生,人極易生病。為了應付惡月,安度暑日,民間便在此時食用莧菜,以此防病健身,祛毒辟穢,即所謂「扶正祛邪」。
莧菜盛產於夏季,紅莧菜多生長在雲南、四川等地。根據《本草綱目》的記載:「六莧,並利大小腸。」農歷五月初五正是初夏時節,天氣漸熱,細菌滋生,蚊蟲出沒。而在古人看來,紅莧菜不僅能夠通潤腸道,排出體內毒素,還能趨吉避凶,祈求康健。
端午前後吃些莧菜非常有好處,不僅因為莧菜性味甘涼,還因為它有清熱解毒、除濕止痢的功效。端午節多在 夏至 後,是一年之中陽氣至盛的時段,也是主氣屬濕的「長夏時節」,人體若被濕邪侵襲,易出現頭暈身倦、胸悶腹脹、食慾不振等情況,而莧菜正是最好的選擇。
大蒜炒莧菜是端午時節隆重推薦的一道菜餚,二者同炒「優勢互補」,是防治痢疾等夏季腸道疾病不可多得的菜餚。
莧菜味道清香甘美,家庭一般多作炒食,然而熱鍋沸油烹炒,既失其鮮嫩,又會有一股難聞的石灰味。正確的炒法是,將莧菜倒入冷鍋中,不放油,置爐火上塌軟至熟,然後盛出,再將生油入鍋上火煉熟,倒入莧菜,加鹽及蒜泥拌勻食用。這樣既可保持莧菜色澤鮮美,又能避免異味。
Ⅷ 春節怎麼吃不會胖
新春佳節是人們享用美食的好時候,但豐盛的大魚大肉也容易造成「每逢佳節胖三斤」的結果,面對著那麼多好吃的東西強迫自己忌口未免也太殘酷了,還是讓 老黃歷 為你介紹, 春節 怎麼吃不會胖吧。
春節搭配著吃不胖
很多人一到過年,什麼好吃吃什麼,什麼願吃吃什麼。平日里比較有節制的吃法,到了過年全部放棄掉,看著電視可以吃一斤腰果,半斤糖果,這樣的吃法自然會發胖。
美食雖然好吃也要搭配來吃,在吃腰果的時候,可以搭配些水果,一些山楂,還有一些風干水果片,都是比較好的不會發胖的食物。另外,過年時有很多油炸油煎的食品,還有澱粉類的食品、甜食冰品等,怕胖的人最好不要吃,可以多吃一些蔬菜類的食物。
春節運動著吃不胖
很多人過年的時候,除了嘴巴運動加強,其他身體部位全部休息。往往一整天都窩在電視電腦前面,吃夠了各種零食,到了吃飯的時候又大魚大肉,往往會使腸胃消化不良,更容易發胖。
過年放假的時候,要對假期有計劃,每天保持適量的運動,利用休息的時間,做一做舒緩的有氧運動,尤其是吃過飯後,不要立刻就坐下甚至躺下,應該適當散散步、活動一下,這樣既飽了口福又鍛煉了身體,過年後才不會發胖。
春節科學飲食不胖
豆漿法:餐前喝一大杯低糖的稀豆漿,可以減輕用餐前急迫的感覺。如果能與果凍、水果等食品配合,效果更好。
咖啡法:就餐前先喝一大杯濃濃的黑咖啡,其中加一半的脫脂牛奶。牛奶飽腹感強,而咖啡可以提高基礎代謝率,增加能量消耗。
冷盤法:就餐時先吃半碗少油的涼拌海帶絲、筍絲、涼拌空心菜(或其他綠葉蔬菜)、涼拌蘑菇(或其他菌類)等,然後再吃其他東西。這些食品富含纖維,可以在胃裡起到填充作用,而且還能吸油,減少脂肪的吸收率。
當然了,要真想過年吃不胖,最重要的還是要控制自己的食量,不要美食當前就忘了自律,假期堅持適當的體育鍛煉也很重要。
Ⅸ 春餅怎麼做又軟又好吃 立春春餅的做法
再過幾天人們就要迎來 立春 節氣了,這個時候我國民間的一大食俗就是吃春餅「咬春」,柔軟的餅皮散發著香氣,卷上時令的蔬菜,咬上一口彷彿嘗到了春的感覺。那麼春餅怎麼做又軟又好吃呢,就讓 老黃歷 為你介紹。
春餅怎麼做又軟又好吃
春餅在製作方法上仍沿用了古代的烙制或蒸制,大小可視個人的喜好,大的可如團扇,小的可如荷甲。要想把春餅做得又軟又好吃,可以遵循以下步驟。
製作材料:
1、麵粉250克,開水120克,冷水50—60克,植物油少許。
2、配菜根據個人喜好隨意,如蔥絲、炒肉絲、炒豆芽、黃瓜絲等。
製作過程:
餅胚
1、將麵粉加入開水攪拌成散面團狀,分次加入冷水,用手揉成軟硬適中的光滑面團,蓋上保鮮膜放在室溫下靜置30分鍾。
2、將醒好的面團取出切下一塊,撒乾麵粉稍微揉一下,搓成長條,用刀分成約15克重的小面塊。將小面塊壓成小面餅,在面餅上刷一層油備用。
3、取兩個小面塊,將刷油的面對合疊在一起。用擀麵棍將面團擀成一張直徑約為15厘米的薄餅。
烙餅
1、加熱平底鍋,然後放入擀好的生餅胚,中火烙制。
2、餅胚中間有氣泡鼓起時,說明一面已經快熟了,翻面烙另外一面,兩面都稍微有些淡淡黃色就算烙好了。
3、取出烙好的餅,輕輕一分就可以分成兩張薄餅。將烙好的餅疊放在一起,上面加蓋一個潮濕的干凈紗布,這樣既可以保溫,又可以增加餅的濕度,使餅的口感更加柔韌可口。
4、拿出一張烙好的薄餅,放上自己喜愛的配菜,卷在一起就可以開吃了。
Ⅹ 按照今天的黃歷日期該吃什麼飯
其實我們平常的時候也就有幾個特殊的日子,需要吃什麼飯,比如說臘八節了,吃粑粑,中秋節那吃月餅,然後呢,冬至了夏至了,可以北方人愛吃餃子,其他的沒有什麼明確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