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做饅頭怎麼發面才松軟 怎麼做松軟好吃的饅頭
發面步驟
1、酵母粉用溫水化開,倒入面中,開始和面,和到沒有生面為止,面盆蓋蓋,醒面;
2、醒到面團是和面的二到三倍,開始在盆里揉面,此時稍加一點鹽,做出來的饅頭會更筋道;
3、在案板上,再翻復多揉一會兒,揉成長條;
4、切成差不多的面劑,開始揉圓饅頭;
5、揉好,要造型的朋友,可以揉的團小一點,蓋上籠布二次醒發;
6、醒面的過程,跟溫度有關,溫度高點,就醒的快,看面團也可以,面團開始發脹,或手捏一下測面感覺出面團的松軟來,就可以入鍋蒸了,我一般是冷水入鍋。等鍋冒大氣後再過約25分鍾後,就做熟了。
蒸饅頭小竅門
1、蒸饅頭時,如果面似發非發,可在面團中間挖個小坑,倒進兩小杯白酒,停10分鍾後,面就發開了。
2、發面時如果沒有酵母,可用蜂蜜代替,每500克麵粉加蜂蜜15-20克。面團揉軟後,蓋濕布4-6小時即可發起。蜂蜜發面蒸出的饅頭松軟清香,入口回甜。
3、冬天室內溫度低,發面需要的時間較長,如果發酵時在面里放點白糖,就可以縮短發面的時間。
4、在發酵的面團里,人們常要放入適量鹼來除去酸味。檢查施鹼量是否適中,可將面團用刀切一塊,上面如有芝麻粒大小均勻的孔,則說明用鹼量適宜。
5、蒸出的饅頭,如因鹼放多了變黃,且鹼味難聞,可在蒸過饅頭的水中加入食醋100-160克,把已蒸過的饅頭再放入鍋中蒸10-15分鍾,饅頭即可變白,且無鹼味。
6、蒸饅頭時,在麵粉里放一點鹽水,可以促使發酵,蒸出的饅頭又白又軟。
㈡ 做饅頭需要放什麼發粉
想蒸饅頭發面大家都使用酵母粉。
酵母粉發面雖然快,但是饅頭還是味道跟街上賣的差不多,要想饅頭好吃我試過兩種方法還算比較好,一種是白酒發酵,另一種是米酒發酵,發酵以後的面蒸出來的饅頭松軟好吃。
用白酒發面我是採用熱水和面,然後把面揉光滑之後,面團中間壓一個窩,然後倒入一瓶蓋白酒,要用高度數的糧食酒,再把面團捏到一起,白酒包在面團里,放置半個小時左右面團發起來了,然後再把發面團揉勻,重新放入發面盆里發酵,家裡做饅頭最好晚上發面,等到第二天早上的時候發面已經很好了,白酒發過的面放蘇打粉,白酒發出來的面蜂窩大,沒有酸味,蒸出來的饅頭松軟,發好的面聞不到酒味,蒸饅頭的時候酒的味道都散發了,饅頭吃起來跟酵母粉發面的有區別,比較好吃。
㈢ 怎樣發面做饅頭才松軟好吃
饅頭主要幾個重點:1-揉,2-發,3-再揉,4-醒(餳),5-冷水下鍋,6-關火燜一會再出鍋。
一,揉。
我做饅頭就酵母粉、麵粉、水、白糖,沒用過老面和發泡粉,據說北方常用,但我覺得酵母方便,偶爾做,沒有發泡粉也做得還行。
酵母、麵粉、水的比例大約是0.5:50:20,略多略少都沒關系,麵粉的不同用的水量也不一定。水注意不要多,可以一點點加直到合適。
38度左右溫水把酵母和白糖化開,感覺暖暖的不燙手,燙手就能燙死酵母。糖量看自己口味,我放糖主要是利於酵母活躍,少放點沒味,要甜饅頭的多放。放置幾分鍾,准備麵粉。
盆里放上適量麵粉,一斤麵粉大約夠2到3個人吃(加配菜),麵粉中間弄個洞,把酵母水慢慢倒進去一邊用筷子攪,麵粉和水結在一起,到盆里乾麵粉不多時,用手揉。一開始可能粘手,不要著急加麵粉,把盆里乾粉利用起來,乾粉不夠用手沾一點麵粉慢慢揉。
邊揉邊把盆邊的粉刮到面團上,水少的話要一點點加到面團中間,揉進去,用手指把面折起,用手掌根部肉最多的地方往下按,切忌一次性倒太多水。累了搓搓沾手上的面。
最後手上干凈,盆也干凈,面團表面光滑時(三光),就揉好了。
二,發。
不冷不熱時約發一個小時,用濕布或鍋蓋蓋著。天不熱我會在面盆下面放一盆熱水,或者炒菜時放在灶邊暖著。酵母喜歡溫熱,天冷時間要延長,同時保溫。
可以在鍋里放少量水,加熱到有一些溫度又不燙,面盆放在鍋里蓋上,發得快,但容易濕,第二次就不那麼好揉了。
一小時後看面團,大約發到有原來體積的1.5到2倍,表面會看到一些氣泡,手指接下去很軟不回彈,就可以二次揉面。
三,二次揉面。
二次揉很重要,為了把面團里的空氣排出,使面發得更均勻。如果沒有二次揉,饅頭不會發得好的。我第一次做的時候沒有二次揉,饅頭小,不松軟,可以吃但不好吃。
使勁揉,吃奶揉(很多北方朋友已經說了,揉得越多、越上勁,做出來越好吃)。
發過的面有些軟而沾,手稍沾些麵粉,使勁揉,從四周揉到中間,務必把面團里的空氣擠掉。直到把面團揉到發酵前大小,就可以搓長條分小份准備成形醒(餳)發。
圓饅頭是直接分成雞蛋大小揉圓,我婆婆做的時候每個饅頭胚子會單獨揉上一會,很好吃。
刀切饅頭要用捍麵杖和刀。案板上撒乾粉,面團揉勻,捍成均勻且薄的皮,從一頭開始捲成一條均勻的長條,刀刃沾乾粉切成合適等份大小。至於比例如何,真的要自行把握,卷得大小面團多少都有影響。
下圖是以前不懂,沒有捍皮再卷,而是直接搓成條切出來的刀切饅頭,醒(餳)發時會變形。
我做饅頭從和面到出鍋大約2小時,中間夾雜做菜時間,洗碗時間,兩個人吃的話做一次比較費時間。都是盡量一次多做點,保鮮袋裝起來冷凍,可以放三個月。比買的爽。沒有任何添加劑~不加泡打粉不加鹼(冬天隔夜發面就要鹼,我冬天第一次做發了一晚,酸了有酒味,人家說還可以加工用,我不敢弄,扔了orz果然水平不夠)。
(有人說把二次揉好的饅頭胚子放急凍室,想吃拿出來常溫化開醒(餳)一下再蒸,我不習慣,你們研究一下。據說用老面發面引子也是放急凍室。現在買什麼都很方便,酵母也不貴,我還是圖方便。不過酵母君也是會過期的,我在朋友家放了三年的酵母,完全發不起來……)
學會蒸饅頭後,可以試著做牛奶饅頭(用牛奶代替水,可加糖也可不加)、彩色饅頭(綠菠菜,黃胡羅卜,紫薯,南瓜打汁),雙色饅頭(做一團白面,做一團菠菜或胡羅卜汁面,都捍成皮疊在一起捲起來做刀切饅頭),有小孩的家裡孩子喜歡,我比較不熱衷,還是喜歡白花花大饅頭(其實是懶)。
希望你做成功~這個東西做個兩三次,一般就可以上手了。自己動手歡樂多~慢慢摸索是一種樂趣。
饅頭么,和面時重要的就是面、酵子、水的比例問題,一般麵粉*(1.5~2)是最後饅頭的大小,自己衡量;酵母是麵粉1%的比重(麵粉用秤稱,酵母用量匙);水的話要邊加水邊和面,溫水的發酵效果比冷水要好一些。和到手光、盆光、面光的狀態即可,還有一個鑒定方法是,當面可以拉伸出薄皮的時候,就差不多和好面了。
接下來是發面,發面需要一個熱而不幹的環境,我在面團上敷了保鮮膜,蓋上被子,插上電熱寶暖著盆。時間差不多一個小時,面團脹大到1.5倍左右,鑒定方法是,用手指戳一下面團,能彈回來是剛剛好,彈不回來是沒發好,凹陷下去是發大發了……
之後是揉面,揉面標准就是怎麼勁道怎麼來,然後把面切成平均大小,再揉成饅頭形狀(或者隨意)即可,然後就可以上鍋蒸了。
大火猛蒸20min,記住過程中千萬不要掀蓋子。關火之後燜5min左右,就蒸好可以吃了。
㈣ 怎樣發面,才能做出好吃的饅頭
第一種:放酵母的時候再加一些小蘇打,這樣發酵速度快,並且只需發酵一次就行,做好的生坯再餳一會就可以,小蘇打對人沒害處,這個方法可以用,不過饅頭店用的麵粉不可能象自家那樣選擇質量好的麵粉,而且裡面還加什麼化學添加劑。
第二種:在用酵母第一次發酵好的酵面中,像以前老面法那樣放少許食用鹼(鹼用少許溫水化開成鹼液)揉勻揉透餳10分鍾,做好的生坯直接蒸就可以了,這樣蒸出來的饅頭和第一種一樣,如果小蘇打和鹼的量掌握不好,或沒揉勻,出來的饅頭成品可能會黃白不均,或鹼味重,當然願意吃開花的鹼饅頭的人用這種方法最好。
1、用鹽水來發面,發出來的面松軟。發面時,如果再放一點鹽水協調,可以縮短發酵時光,蒸出來的饅頭也會更松軟香甜。
2、用酵母發面,再加上一些白糖,可縮短發酵時間,其後果也好。
如何用酵母疾速發面
配料:麵粉500克,乾酵母3克左右、泡打粉5克,豆油1兩,溫水(250克300克)依據麵粉的吃水量,白糖20克。
步驟:
1.將麵粉倒在案板上,參加乾酵母,泡打粉,糖,拌合平均.扒坑。
2.在面坑內倒入適量溫水,再倒入豆油.勻稱攪拌揉成面團放置一邊等候醒面。大概1小時左右。
3.等面醒好當前,直接揉成本人想捏的饅頭外形。
4.把做好的生坯擺入屜里,在鍋內放入冷水。最後蒸30分鍾左右既可。另外如果想蒸花捲等其餘的主食所需要的時間也是不同的。
㈤ 用什麼發面最健康又好吃
現在我們發面,一般都是使用泡打粉、酵母、小蘇打等化學添加劑,但在沒有化學添加劑時,老一輩的人都是用老面來發面的。
發面其實也是分這三種方法的,一種是傳統的老面發酵,就是我們小時候媽媽用的面肥也就是上次蒸完饅頭留一點面引子這樣做出來的饅頭比較有嚼勁,而且有一種麥香味兒,缺點就是發酵的時間太長了,而且容易產生酸性物質,所以在蒸饅頭的時候要使用加一點鹼,要不然會吃起來有點酸。
第2種就是現代人使用的酵母粉進行發酵,它的特點就是比較好操作,而且容易掌握發面時間也是比較短的,蒸出來的饅頭一樣又白又松軟,
第3種就是在這兩種的基礎上加入一些泡打粉等一些食品添加劑,做出來的效果就是沒有前兩個好,沒有嚼勁兒不好吃,另外也沒有上面那兩種那麼健康。
㈥ 饅頭用什麼發酵最好
麵粉怎麼發?
很多初學麵食製作的人,都遇到過這個問題吧?都不知道這麵粉是如何發起來,然後把它們做成包子、饅頭的。今天咱們就來具體地聊一下這個問題。雖發面是一件看似很簡單的一件事情,但是還是需要一定的竅門和小技巧的。
大家好,我是小白菜多肉美食,很高興能夠回答這個問題。
普通家庭常用的3種發面方式
一般我們家裡發面有3種方法,這3種方法是用得比較多的,所以這3種發酵麵粉的方法都和大家聊一下吧!
第1種老面發面
在我們農村,做麵食基本上都是用老面來發的。所謂的老面,就是上一次做饅頭、包子里特意剩下的一塊面團,裡面含有非常豐富的酵母菌。把它們晾幹了放在面盆里,等下次用的時候把它們用溫水泡一下,泡軟之後再加上麵粉和面就可以了。因為北方天氣比較乾燥,這種保存老面的方式也比較好,不用擔心放時間長了會發霉,但是這種方法在南方就不太適合了,南方天氣濕氣比較大,這種老面容易滋生細菌或者是發霉。
用老面做出來的老面饅頭發酵效果好,吃起來非常香。這種老面方面還有一個最大的特點,那就是如果發酵過頭了,加上一點鹼面就能去除掉酸味,一點也不影響麵粉的食用!
第2種普通酵母菌發酵
第2種就是普通的乾酵母菌發酵,這種是我們平常用得最多的。一般我們用這種乾酵母菌發酵麵粉的話,100克普通麵粉里放上1克的乾酵母菌就能發酵好了。我們常用它來做包子,饅頭,花捲等麵食,是非常實用,也是用得最多的。
第3種是耐高糖的酵母菌發酵
如果我們在做麵包時,麵粉裡面加的糖太多,普通的乾酵母菌就不能用了,因為用普通的話發不起來,這是就要用到耐高糖的酵母菌。一般製作麵包時,糖分佔比5%以上,就要用到這種耐高糖的酵母菌了。
上面說了這3種酵母菌的使用方法,下面就讓我們來以普通酵母菌為例,用它來蒸饅頭!來告訴你具體的操作步驟吧。用我這個方法發出來的面團非常蓬鬆,不會出現死面等情況,非常好吃!
做法:【麵粉發面蒸饅頭】——特點:蓬鬆好吃,不死面不發硬,做法簡單,一看就會!
【主料】麵粉500克,酵母粉5克
【配料】溫水250克
——【開始製作】——
①:先將35度左右的溫水放在盆子中,加上酵母菌,把它們給攪拌均勻。【注意事項:大家在泡發乾酵母的時候,最好用35度左右的溫水來泡發,這個溫度最適合麵粉的發酵了,而且在泡的時候一定要把酵母菌泡開,這樣才能做出發酵完全的面團,水溫千萬不要過高,過高會把酵母菌殺死,過低發不起來】
②:把酵母菌攪拌好之後,放入500克麵粉,把它們和成光滑的面團。和面的時候一定要做到手光面光盆光,而且一定要把面團和到表面光滑,如果你有家用麵包機就更好了,操作起來比較簡單。
③:面團和好之後蓋上一層保鮮膜,蓋上保鮮膜是防止面團皮發干。面團蓋上保鮮膜之後,把它們放在溫暖就發酵,發酵至2倍大小就可以了。【注意事項:現在天氣比較冷,如果家裡沒有暖氣的話很難發酵好,如果你家裡有麵包機的話,最好放在麵包機裡面發酵,這樣活出來的面發得比較好。如果沒有麵包機的話,你可以燒一鍋的水裡面燒到半開,然後把面團隔水放到裡面去,在這樣溫暖的環境里也可以讓麵粉發酵成功。還有一個方法,如果你家裡有烤箱的話,把烤箱調到35度,然後把面盆隔水放在烤箱中,也可以發酵的。】
④:當麵粉發酵至2倍大小之後,把它們從盆中拿出放到案板上排下氣。想要做出的饅頭更加好吃的話,可以多揉幾遍。會讓做出來的饅頭更加筋道好吃。
⑤:面團揉好之後把它們分成幾個小劑子,然後再團成饅頭狀,下一步就可以放到鍋里蒸了!
⑥:不過在放入鍋蒸之前,先要在蒸鍋里放上足夠的熱水,然後把饅頭再放到裡面,發酵個10分鍾左右,再上火上去蒸,這樣蒸出來的饅頭就非常蓬鬆好吃了。
⑦:當用大火把水燒開之後,蒸上15分鍾,這美味的饅頭就蒸好了!
㈦ 蒸饅頭用什麼發面最好怎樣蒸的饅頭松軟可口
蒸饅頭用乾酵母發面最好,要使蒸的饅頭松軟可口,可在和面時加點鹽,糖,蛋,再在發好後再和入一點油,成型後醒面到胚的2倍大時再蒸,這樣蒸出來的饅頭會非常松軟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