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綿陽特色美食有哪些
自漢高祖二年(前201年),西漢設置涪縣以來,綿陽市已有2200多年建城史,歷來為州郡治所,後因城址位於綿山之南而得名「綿陽」,那麼綿陽特色美食有哪些?
綿陽特色美食有哪些
1、綿陽米粉。綿陽米粉是綿陽特色小吃的代表。在綿陽,很多面館都可以吃到綿陽米粉。綿陽米粉味道濃郁。有牛肉米粉、肥腸米粉、海帶雞米粉等。吃米粉最好是配以香菜、泡菜、蔥花等,口味獨特,價格實惠。
2、脆皮鍋盔。在四川綿陽,鍋魁幾乎無人不知。它也是正宗的綿陽小吃。鍋魁外觀金黃,表皮紋理清晰,咸香可口。鍋魁有不同的餡料,油亮亮的,5塊錢一個。綿陽當地人把它當作早餐。鍋盔是一種傳統小吃,適合大多數人的口味。
3、冒菜。冒菜想必很多人都知道,這是四川最受歡迎的小吃之一,與麻辣燙的做法相似,但仍有些許不同。冒菜湯又香又辣。這道菜是用竹勺裝起來,在鍋里煮熟,盛在碗里,然後舀進一匙湯汁,添加各種香料就像我們吃的串串香和火鍋,什麼食材都可以煮熟,味道獨特。
4、梓潼酥餅。梓潼酥餅也被叫做薄脆子,這是中國四川的傳統小吃。它是由小麥細粉,用傳統工藝製作的而成,有獨特的配方。色澤淺黃,紋路清晰,口感香脆,作為一種受歡迎的特色糕點小吃,梓潼酥餅的口味現在越來越多,除了甜之外,還有很多特色的口味,如檸檬、香蕉、椒鹽等,適合老少皆宜、久食不厭。
5、席涼粉。「席涼粉」是四川綿陽十大特色小吃之一。這種小吃歷史悠久,很多來過綿陽的人都喜歡吃它,也是綿陽最著名的小吃之一。席涼粉的味道辛辣,清香爽口。街頭或小吃店吃,都可以吃到。一頓熱騰騰的飯既實惠又獨特,它是綿陽最值得吃的特色小吃。
6、雜糧醪糟。雜糧醪糟是綿陽的代表性小吃之一。也是當地特有的。它將玉米磨碎,去皮和細面,加入適量的糯米和青稞,浸泡在溫水中一晚上,過濾,蒸至八分熟,。取出,利用空氣冷卻,添加適量的甜酒麴,再放入陶瓷壇,密封罐子口,置火塘旁發酵,發酵成功後,酒香味濃郁,吃的時候取出煮食。
7、虎皮羊腸。虎皮羊腸是一種特殊的菜餚,用青椒和羊腸。它也是著名的漢族小吃。因為這些菜都是用虎皮做的,味道很脆,咸鮮可口,非常好吃。羊腸的做法是非常特別的。先把羊的腸子切段,用調味料腌一下,然後在鍋里煎一下,煎到金黃色,撈出瀝干,然後把配料和腸子翻炒一下。
8、冷沾沾。冷沾沾是綿陽的地方特色。冷沾沾通常在街上賣,價格便宜,但是很好吃。冷沾沾菜品非常豐富,包括豆皮、豆卷、萵筍、海帶、菜花等蔬菜。豬皮、鵪鶉蛋、豬肝等葷菜。肉湯有兩種麻辣和清湯,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來選擇。
關於綿陽特色美食有哪些內容的介紹就到這了。
㈡ 四川美食(6)——綿陽美食
綿陽是四川省地級市,位於四川盆地西北部,古稱「涪城」、「綿州」,是享譽世界的偉大浪漫主義詩人——李白的故鄉。
綿陽的主要菜系是川菜,成都、綿陽的川菜算得上是最正宗的。但是在川菜風行於大江南北,川菜已經算不上是綿陽的特色了,更有特色的,應該是綿陽的小吃。綿陽的小吃種類多、味道好而且價格便宜,前來 旅遊 的人們在大吃火鍋、川菜的同時,千萬別忘了嘗一嘗真正的綿陽特色小吃。
綿陽特色的小吃有:梓潼酥餅、梓潼片粉、春卷,冷粘粘,梓潼鑲碗、菜豆花、席涼粉、罐罐湯、疋二黃、罐罐雞、鍋魁等,最好的小吃以前總是藏在街巷的深處,綿陽小吃已經從深深的巷子里走了出來,走進了連鎖店,走向了全國。
我只列舉了很少的一部分,也歡迎大家補充推薦。
下面詳細介紹幾種:
1,席涼粉
「席涼粉」是綿陽著名的老字型大小,1939年出名以來,曾享譽整個四川,很多綿陽人提起「席涼粉」都交口稱贊。然而,2005年底因入不敷出,「席涼粉」被迫關門。為了不使綿陽的這一傳統名特小吃消失,自2005年停業之後,「席涼粉」商標的持有人就一直在物色合適的合夥人, 2006年10月,在經過一番尋覓,幾經波折後,老字型大小「席涼粉」終於又要開張了。
在綿陽四中旁小吃街,也是原來「席涼粉」店的舊址,一條寫有「老字型大小席涼粉」的橫幅引得不少路人駐足觀看,一間只有20多平方米的店鋪正在裝修店面,這就是新的老字型大小"席涼粉",預計在2月初開張。
對傳統小吃而言,最重要的是提升「特色概念」,以特色營銷、以傳統抓人。因此,新開張的「席涼粉」除了保持原有的席涼粉和雜醬面等特色外,還會增加5、6個涼粉品種。同時,他們還四處搜集綿陽其他特色小吃,爭取把「席涼粉」做成外地人一提及綿陽就能想到的特色品牌。
2,雜糧醪糟
將玉米磨碎,去膚皮及細面,只存如麥粒與小豆般大小的玉米胚部顆粒,加上適量糯米、青稞,用溫水浸一宿,濾起,隔水蒸至八分熟,取出,晾冷,拌入適量甜酒麴,裝入陶瓷瓮壇內,密封壇口,放進發酵簍內,包裹以保溫,置火塘旁,過幾小時轉換一下簍的方向,使其均勻受熱;發酵成功後,滿屋酒香襲人,即從簍中取出,開壇口,用干凈竹筷將壇內醪糟攪拌一下,再封口於陰涼潔凈處存放;吃時取出適量,放入開水中,加雞蛋、糖,煮食。具有酒力強、香甜可口的特點。
3,綿陽脆皮鍋盔
脆皮鍋魁是四川綿陽的特色小吃之一,色澤金黃,咸香可口,酥紋清晰。以香味聞名,有各種餡,鍋魁上有一個紅印,油亮亮的,另人垂涎,比現在的月餅好吃。鍋魁中間有一個「龍眼睛」似的鍋魁頭,把龍眼牽出、提出來,整個鍋魁一層油旋子鍋魁:層旋開而不會斷,鍋魁則層層都酥。製作油旋子鍋魁要求精細製作,特別是在和面上。
混堂鍋魁:其特色是泡,鍋魁泡得老高,現在的蛋糕都無法與它的味道相比。
脆皮鍋魁:以香味聞名,有各種餡,鍋魁上有一個紅印,油亮亮的,另人垂涎,比現在的月餅好吃。
4,綿陽米粉
綿陽米粉,是四川省綿陽市的著名特色小吃,該品分為紅湯和清湯兩大類,紅湯米粉有酸辣牛肉、紅燒肥腸,清湯米粉有雞湯筍子、三鮮口味,分別滿足不同食客對辣味的需求。
綿陽市的著名小吃綿陽米粉與雲南米線有相似之處,但又不是一回事。相似之處在於它們都是用大米做原料,且都如面條般形狀。不同的是雲南米線是將熟透的米線放入滾燙的雞湯捂熱後食用,而綿陽米粉是用竹漏勺,將米粉在開水鍋中「冒」熱,盛在碗中,再將湯料澆上後食用。從味道上,它們都有鮮、香、滑嫩的共性,但由於米粉比米線細,所以更要入味些。
綿陽米粉由於快捷(「冒」一碗也就十幾秒鍾)、耐餓(一碗米粉下肚,就可管你半天不餓),所以成為綿陽人普遍的早餐主食。綿陽米粉分清湯和紅湯,清湯主要有雞湯、三鮮、筍子、豌豆等,紅湯主要為牛肉和肥腸。
5,梓潼饢碗
簡介
鑲碗是川西壩子人家年夜飯的重頭戲,鑲碗其實就是一個雜燴,品種包括酥肉、粑粑肉(肉丸子)、芋兒、木耳、黃花等,芋兒、木耳、黃花等"雜菜"墊底,中間放酥肉,最上面一層是肉丸子或粑粑肉,擺好後灌入上湯入籠蒸熟即成。粑粑肉是川南一帶人們最喜愛的年夜食品,其做法是將和有澱粉的肉餡用薄薄的豆油皮包裹起來炸熟後切片即成。
鑲碗,據傳,最早本來是宮廷中的御膳,並非民間所有。它的製作技術並不復雜,主要用料是雞蛋、澱粉、豆腐、精豬肉和羹料木耳、黃花等。蛋清、蛋黃、肉末等分層搭配製作,形成上黃、中白、下肉色,置於大品碗中,整齊切塊覆蓋在羹料上,在籠中蒸熟,放足佐料上席,香氣外溢,噴香撲鼻。這種菜,酥軟粑和,美味質口,極富營養價值,老少咸宜,深受喜愛,故上席即置於正中央,威鎮四方,且形如寶蓋,造型美觀,味美可口。
之前幾期:
成都|德陽|南充|樂山|自貢
㈢ 你們家鄉出名的特產是什麼
綿陽是集工業和農業發展的一個多元化城市,比如,長虹,九州等,農業經濟也非常豐富。在綿陽有許多深受大家喜歡的特產。
一、綿陽米粉
綿陽米粉是綿陽人們的主要早餐之一,每天的生活都是從一碗綿陽米粉開始的,綿陽米粉是用大米做成的粉條狀快餐之一,食用起來非常方便,只需要在開水裡面燙記下,然後上面澆上牛肉、肥腸、雞湯等就可以食用。綿陽米粉有很長的 歷史 文化。不管是身在他鄉的遊子還是地處異國的海外遊子,每每回到家鄉,第一件事就是吃上一碗久違的綿陽米粉,這才是家的味道。
二、梓潼酥餅、片粉。
梓潼酥餅和片粉也有很長的 歷史 文化底蘊。
梓潼酥餅,當地又叫「薄脆子」。主要是用小麥粉、菜籽油、動物油、芝麻和地下水,採用傳統工藝製作而成,產品形如滿月,色澤淺黃,光澤明亮,酥紋均勻清晰,香而酥脆,入口化渣,餘味回香淡雅,老少皆宜。深受老百姓的喜愛,是當地人食用,送人的首選。
梓潼片粉,是由各種蔬菜混合一起製作的食品,成綠色,切成長10厘米,寬2厘米左右的條狀,可以涼拌,燙火鍋,炒菜、燒菜等。吃上去口感嫩滑,富有彈性。梓潼片粉也是老少皆宜,逢年過節,都是每家每戶桌上的必備菜品。
三、江油肥腸
江油肥腸在李白故里,綿陽江油市。江油肥腸採用新鮮的肥腸和花椒,干辣椒,八角,蒜,薑片,桂皮 等香料燒制而成。 色澤黃亮,味道香醇,柔嫩可口,肥而不膩,令人望而生津,下飯喝酒爽口開胃。凡到江油,必吃上一碗肥腸,已經是常態。
總之,綿陽的特產很很多,比如自貢的冷吃兔,鹽亭的火燒饃等待,就不一一列舉,熱烈歡迎天涯海角的朋友們來綿陽一一品嘗。
坐標吉林省,特產也挺多的,好吃的也賊多,尤其是延吉市的大冷麵,辣白菜,牛板筋等等一些列的朝鮮族小吃。再就是長白山人參,靈芝,萬昌大米,梅河大米,梅花鹿產品,還有蛟河黃松甸的黑木耳等等。
我們家鄉的特產就是老鴨,黃流老鴨。海南第五道名菜,在海南全省各地都可以吃得到。
我的家鄉松花江的魚肥味美,胖頭,嘎牙子。人參,鹿茸,貂皮,主要的是吉林大米,舒蘭的米。
我在湖南省湘潭市,湘潭市最著名的特產,應該就是檳榔了,沒有第一,而是唯一,盡管是一級致癌物,但卻是湘潭市的支柱產業,看來有時候老百姓的 健康 ,真不如雞的屁重要!
我們家鄉特產好多,看我一一道來。
1、蒼山大蒜美名揚。蒼山大蒜以四六瓣為主,香辣粘;
2、長城朝天椒。皮薄香辣,風味獨特。延伸產品:長城辣椒醬、長城辣椒粉等
3、蘭陵美酒。美酒獨特,有詩為證: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乘來琥珀光。蘭陵白酒暢銷全國。
4、磨山鍋餅。香。
5、仲村豆腐乾。好吃。
6、庄塢牛蒡。 健康 食品。
7、蒼山蒜苔。好吃。
8、橫山燒餅,芝麻多。
9、魯城羊肉湯。鮮美。
10、二廟驢肉。真的好吃。
11、長城草莓。
12、二廟草帽。
其實,我們蘭陵縣的特產很多,有吃的喝的,品種豐富,民以食為天,還有最特產的一種食物就是蒼山煎餅,蒼山煎餅是我們沂蒙山區的特產,非常好吃。
但著名的還是蒼山的大蒜和蒜薹,這個真的是全世界都知道。
黑木耳和人參
做為土生土長的石家莊獲鹿人,土特產當然是缸爐燒餅了,在一種自製的圓爐里烤
烤的外酥里嫩
有條件的里邊再夾上豬頭肉或者熏肉
再配上一碗熱乎乎的羊雜湯,寒冷的冬天來上這么一頓,身上暖呼呼的,得勁兒
我的家鄉在陝西漢中,位於秦嶺南麓,大巴山以北,自古是北通關中,南下巴蜀的軍事重鎮,這里氣候宜人,物產豐富,所以特產也就比較多了,這里就簡單的舉幾個例子:
1、漢中仙毫
漢中仙豪,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漢中仙毫品色優質、富含鋅硒、遠離污染的自然地理優勢和生長環境使漢中茶具有香高、味濃、耐泡、形美、保健五大特點。
2、寧強華細辛
寧強華細辛,漢中市寧強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該產品於2013年已被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3、鎮巴臘肉
鎮巴臘肉,漢中市鎮巴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該產品於2010年已被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4、城固蜜桔
城固蜜桔,漢中市城固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柑桔是城固縣的傳統特色產業,栽培 歷史 悠久,種植 歷史 最早可追溯至漢代,距今已有2000多年 歷史 。
除此之外,還有比如西鄉牛肉乾,秦嶺四寶等,數不勝數,在這里也熱忱歡迎大家來到我的家鄉——陝西漢中遊玩!
我們雲南文山最出名的特產「三七」
㈣ 四川人早餐吃什麼 看了保證讓你大吃一驚
1、紅油抄手。紅油抄手是川渝地區的特色小吃,屬於川菜系 。抄手類似於餛飩,皮薄而潤滑,但是它比餛飩還要小一點 。它的做法也不復雜,豬肉碎末放入盆中後加清湯、雞蛋液、味精等攪拌均勻,形成餡心,然後用抄手皮包起餡心,讓它呈現菱角的形狀。這道美食在四川很受歡迎,愛吃的四川人一天三餐都離不開它。
2、南充米粉。南充米粉是四川南充的一道非常有名氣的小吃。據說,南充人一直有早餐吃米粉的習慣,而南充米粉都是他們最愛的一道早餐美食 。南充米粉湯鮮味美、營養豐富,幾乎可以說是老少皆宜 。每當早餐的時候,吃上一碗真的非常過癮。
3、四川油茶。四川油茶是四川本土特有的一道風味美食。雖說是「茶」,其實確是一道美食。它不像北方的油茶,做法是先用米粉調和成米漿,再放上榨菜、黃豆、花生等等配菜,最後潑上辣椒面。傳統的製作四川油茶的米漿需要先磨米粉,再用水調開,最後放在開水裡煮成稀稠合適的米漿。正宗的四川油茶香濃可口,鮮爽開胃。
4、葉兒粑。葉兒粑也可稱為艾饃,是四川非常傳統的一道美食。每逢佳節,四川人都會製作或購買葉兒粑。葉兒粑的做法不是特別容易,製作過程選料考究, 需要精細的工藝,製作完成的葉兒粑色綠形美、細軟爽口 。把它當成早餐的多半是四川的老一輩人,現代人多數不選擇它作為早餐。但是,作為早餐,它的適用范圍更大一點,清香爽口,適宜吃辣或不吃辣的人群。如果你去四川旅遊卻又吃不慣辛辣的早餐,你就可以選擇葉兒粑。
5、綿陽米粉。綿陽米粉在四川也很受歡迎。可能會有人問它跟南充米粉有什麼區別。二者不同之處在於綿陽的米粉要細一些,它很像米線卻是米粉,它的口感比南充米粉更有彈性。可能去四川旅遊或者出差的外地人品不出二者的區別,但是 很多四川的本地人一聞就知道它們分別是什麼米粉了。
6、峨眉豆腐腦。峨眉豆腐腦不同於我們日常見到的清涼解暑的豆腐腦。在製作方法和傳統意義上也和一般豆腐腦有很大區別。一般的豆腐腦以豆花為主,而峨眉豆腐腦卻不是。早餐吃上一碗,既補充了能量又不會有讓人難受的飽腹感。
㈤ 你的家鄉有哪些印象深刻的早餐
答主是廣東客家人,雖然背井離鄉在外地搬磚,但是每次回家必吃的就是家鄉4塊錢一碗的腌面。
三及第湯的豬肝、粉腸、瘦肉都是當天新鮮的,加入枸杞葉和三及第在鍋中滾一會兒就可以出鍋了,鮮甜滋味自不用說。有些早餐店還有多種新鮮草葯可供食客選擇,你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下火、消炎等)選擇不同的草葯,如艾葉、溪黃草、雞骨草等。
都說「食在廣東」,還有我沒提到的廣東早茶、潮汕粿條等,數不勝數。來廣東吃早餐,每天吃一樣都能保證你一年不重樣。歡迎大家來廣東玩!
㈥ 綿陽有那些特色小吃比較出名
1,綿陽米粉
綿陽米粉是四川綿陽地區漢族傳統名吃之一,綿陽米粉有著1800多年歷史。地道的綿陽米粉分為紅湯、清湯、對澆三大類。
2,油旋子鍋魁
鍋魁中間有一個「龍眼睛」似的鍋魁頭,把龍眼牽出、提出來,整個鍋魁一層層旋開而不會斷,鍋魁則層層都酥。
3,梓潼片粉
梓潼片粉,色綠質嫩,柔滑而富彈性,整潔而層次分明,食時兌料講究,多配以麻辣酸調料,若澆以豆豉醬汁、窩油高醋,辣椒香油,大蒜芥末,視之綠盈水泛,食之麻辣沖,嚼之柔韌涼爽,寒熱俱佳佳,清嫩爽口,陰陽相宜,鮮味獨特。
4,梓潼酥餅
梓潼酥餅,俗稱「薄脆子」。其發源地是梓潼許州,故又稱許州酥餅,歷史悠久,始創於唐代天寶年間。據傳唐玄宗李隆基入蜀時,途經梓潼上亭鋪,地方官員以酥餅貢奉,玄宗嘗之贊不絕口特點。
5,梓潼片粉
片粉,被譽為梓潼鄉土風味小吃三絕之一。食之有麻、辣、沖之味。秉性尚熱,嚼之,柔韌涼爽,給人以寒。一道小食,寒熱均俱,陰陽相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