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特色小吃 » 炒肉片豬什麼位置好吃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炒肉片豬什麼位置好吃

發布時間: 2022-12-08 23:34:27

A. 豬肉炒菜最好選用那個部位的

這個可不一定哦,得根據具體的菜色來選擇。
如果是炒肉絲,最理想的用料是豬的裡脊肉和外脊肉。這部分的肉質細嫩,無結締組織。前肘部分的肉也可以,後肘部分的臀尖、元寶肉也可作炒肉絲的原料,因為這部分的肉,肉絲細長,稍含脂肪。其它部位的瘦肉雖然也可以,但炒出菜不夠理想。

B. 豬肉哪個部位好吃

豬肉是我們日常生活最為常吃的肉類美食,人們在買豬肉的時候,越來越重視不同部位的肉在營養和口感上的差別了。不過,豬肉的種類之多,讓我們難以一時分清,在這里做一個簡單的介紹,可以幫大家了解豬肉到底應該怎麼挑選。按著烹調的需要,豬肉除去頭、蹄(爪)、尾外,一般分為以下14個部位。
1、血脖即耳至肩胛骨前頸肉,呈條形,肥瘦相同,韌性強。適於做香酥肉、叉燒肉、肉餡等。
2、鷹嘴位於血脖後、前腿骨上部的一塊方形肉。肉質細嫩,前半部適於做酥肉,切肉絲、肉片,後半部適於做櫻桃肉、過油肉、炸肉段、熘炒菜等。
3、哈利巴位於前腿扇形骨上的肉(包著扇形骨),質老筋多。適於燜、燉、醬、紅燒等。
4、裡脊又稱小裡脊。位於腰子到分水骨之間的一長條肉,一頭稍細,肉色發紅。這塊肉是豬瘦肉中最嫩的一塊,適於熘、炒、炸等。
5、通脊又稱外脊。位於脊椎骨外與脊椎骨平行的一長條肉。肉色發白,肉質細嫩。適於滑熘、軟炸及制茸泥等。
6、底板肉後腿骨下部,緊貼臀部肉皮的一塊長方形肉,一端厚,一端薄,肉質較老。適於做鍋爆肉、清醬肉和切肉絲等。
7、三岔位於胯骨與椎骨之間的一塊三角形肉,肉質比較嫩。適於做熘、炒菜及切肉絲、肉片等。
8、臀尖緊貼坐臀上的肉,淺紅色,肉質細嫩。適於做肉丁、肉段及切肉絲、肉片等。
9、拳頭肉又稱榔頭肉。肉。包著後腿棒子骨的瘦肉,圓形似拳頭。肉質細嫩。適於切肉絲、肉片和做炸、熘菜等。
10、黃瓜肉緊靠底板肉的一條長圓形內,形似黃瓜,質地較老,適於切肉絲。
11、腰窩後腿下部前端與肚之間的一塊瘦肉,肥瘦相連,肉層較薄。適於燉、燜、炒等。
12、羅脊肉連著豬板油的一圈瘦肉,外麵包一層脂皮。適於燉、燜或制餡。
13、五花肉位於前腿後、後腿前的腰排肉,肥瘦相間呈五花三層狀,肋條部分較好稱為上五花,又叫硬肋,沒有肋條部分較差稱為下五花,又叫軟肋。上五花適於片白肉,下五花適於燉、燜及制餡。
14、肘子南方稱蹄膀,即腿肉。結締組織多,質地硬韌,適於醬、燜、煮等

C. 豬的哪個部位的肉最適合拿去做炒肉

據韓國媒體近日報道,韓國家庭主婦們在買豬肉的時候,越來越重視不同部位的肉在營養和口感上的差別了。在國內,很多人買肉也會精挑細揀。不過,豬肉的種類之多,讓我們難以一時分清,在這里做一個簡單的介紹,可以幫大家了解豬肉到底應該怎麼挑選。 豬肉毛色有純黑、純白、醬紅、或黑白混雜等。我國豬的優良品種有哈白、金華、柯東、大花白、北京黑、上海白、約克夏、蘇白、巴克夏等多種。味香醇,食用方法廣泛,可分割加工成多種風味食品和佳餚。 按著烹調的需要,豬肉除去頭、蹄(爪)、尾外,一般分為以下14個部位。 1、血脖即耳至肩胛骨前頸肉,呈條形,肥瘦相同,韌性強。適於做香酥肉、叉燒肉、肉餡等。 2、鷹嘴位於血脖後、前腿骨上部的一塊方形肉。肉質細嫩,前半部適於做酥肉,切肉絲、肉片,後半部適於做櫻桃肉、過油肉、炸肉段、熘炒菜等。 3、哈利巴位於前腿扇形骨上的肉(包著扇形骨),質老筋多。適於燜、燉、醬、紅燒等。 4、裡脊又稱小裡脊。位於腰子到分水骨之間的一長條肉,一頭稍細,肉色發紅。這塊肉是豬瘦肉中最嫩的一塊,適於熘、炒、炸等。 5、通脊又稱外脊。位於脊椎骨外與脊椎骨平行的一長條肉。肉色發白,肉質細嫩。適於滑熘、軟炸及制茸泥等。 6、底板肉後腿骨下部,緊貼臀部肉皮的一塊長方形肉,一端厚,一端薄,肉質較老。適於做鍋爆肉、清醬肉和切肉絲等。 7、三岔位於胯骨與椎骨之間的一塊三角形肉,肉質比較嫩。適於做熘、炒菜及切肉絲、肉片等。 8、臀尖緊貼坐臀上的肉,淺紅色,肉質細嫩。適於做肉丁、肉段及切肉絲、肉片等。 9、拳頭肉又稱榔頭肉。包著後腿棒子骨的瘦肉,圓形似拳頭。肉質細嫩。適於切肉絲、肉片和做炸、熘菜等。 10、黃瓜肉緊靠底板肉的一條長圓形內,形似黃瓜,質地較老,適於切肉絲。 11、腰窩後腿下部前端與肚之間的一塊瘦肉,肥瘦相連,肉層較薄。適於燉、燜、炒等。 12、羅脊肉連著豬板油的一圈瘦肉,外麵包一層脂皮。適於燉、燜或制餡。 13、五花肉位於前腿後、後腿前的腰排肉,肥瘦相間呈五花三層狀,肋條部分較好稱為上五花,又叫硬肋,沒有肋條部分較差稱為下五花,又叫軟肋。上五花適於片白肉,下五花適於燉、燜及制餡。 14、肘子南方稱蹄膀,即腿肉。結締組織多,質地硬韌,適於醬、燜、煮等。

D. 用來炒豬肉。買豬哪一部分肉好

如果是炒肉絲就用豬屁股上的肉。

按照所處的部位不同,豬肉大體分為10種。不同部位的豬肉在脂肪含量和口感上有很大的不同,也因此適合不同的烹調方法。

1、裡脊肉:是脊骨下面一條與大排骨相連的瘦肉。肉中無筋,是豬肉中最嫩的一部分。水分含量多,脂肪含量低,肌肉纖維細小,炸、熘、炒、爆等烹調方法都適合。

2、臀尖肉:位於臀部的上面,都是瘦肉,肉質鮮嫩,烹調時可用來代替裡脊肉。

3、坐臀肉:位於後腿上方,臀尖肉下方。全為瘦肉,但肉質較老,纖維較長,一般多在做白切肉或回鍋肉時用。

4、五花肉:為肋條部位肘骨的肉,是一層肥肉、一層瘦肉夾起的,適於紅燒、白燉和做粉蒸肉。

5、前腿肉:又稱夾心肉,位於前腿上部,半肥半瘦,肉老筋多,吸收水分能力較強,適於做餡和肉丸子。在這一部位有一排肋骨,叫小排骨,適宜作糖醋排骨或煮湯。

6、前排肉:又叫上腦肉,是背部靠近脖子的一塊肉,瘦肉夾肥,肉質較嫩,適於做米粉肉和燉肉。

7、奶脯肉:在肋骨下面的腹部,結締組織多,均為泡泡狀,肉質差,一般做臘肉或煉豬油,也可燒、燉或用於做酥肉。

8、彈子肉:位於後腿上,均為瘦肉,肉質細嫩、筋少、肌纖維短,適用於炒、煸、炸等。

9、蹄膀:位於前後腿下部,後蹄膀比前蹄膀好,紅燒和清燉均可。

10、頸肉:又稱血脖、槽頭肉,在前腿的前部與豬頭相連處,是宰豬時的刀口部位,多有污血,肉色發紅,肥瘦不分,肉質差,一般用來做餡和叉燒肉。

E. 炒菜一般用什麼部位的肉

炒菜一般用五花肉、前肘肉、後肘肉。

豬的各個部位:

1、豬頭肉:裡麵包括上下牙頜、耳朵、上下嘴尖、眼眶、核桃肉等。豬頭肉皮厚、質地老、膠質重。適宜涼拌、鹵、腌、熏、醬臘等。

2、鳳頭皮肉:此處肉皮薄,微帶脆性,瘦中夾肥,肉質較嫩。適宜鹵、蒸、燒和做湯,或回鍋肉等。

3、槽頭肉(又稱頸肉):其肉質地老、肥瘦不分宜於做包子、餃子餡,或紅燒、粉蒸等。

4、前腿肉:這個部位的肉半肥

半瘦肉質較老。適宜涼拌、鹵、燒、腌、醬臘、咸燒白(芽菜扣肉)等。

5、前肘(又稱前蹄膀):其皮厚、筋多、膠質重。適宜涼拌、燒、制湯、燉、鹵、煨等。

6、前腳(又稱前蹄、豬手):質量比後蹄好。此處只有皮、筋、骨骼,膠質重。適宜作燒、燉、鹵、煨等用。

7、裡脊皮肉:此處肉質嫩、肥瘦相連。適宜鹵、涼拌、腌、醬臘或做回鍋肉,肥膘部位可做甜燒白等。

8、正寶肋:此處肉皮薄,有肥有瘦,肉質較好。適宜蒸、鹵、燒、煨、腌,可烹制甜燒白、粉蒸肉、紅燒肉等。

9、五花肉:這個部位的肉因一層肥一層瘦,共有五層,所以叫五花肉。其肉質較嫩,肥瘦相間,皮薄。量適宜燒、蒸、咸燒白、紅燒肉、東坡肉等。

10、奶脯肉(又稱下五花肉、拖泥肉等)

:其位於豬腹部,肉質差,多泡泡肉,肥多瘦少。一般適宜做燒、燉、炸酥肉等。

11、後腿肉:此處肉好、質嫩,有肥有瘦,肥瘦相連,皮薄。適宜做白肉(涼拌)、鹵、腌、做湯,或回鍋肉等。

12、後肘(又稱後蹄膀):質量較前蹄差,其用途相同。

13、後腳(又稱後蹄):質量較前蹄差,其用途相同。

14、臀尖:肉質嫩、肥多瘦少。適宜涼拌(白肉)、鹵、腌,做湯,或回鍋肉。

15、豬尾:皮多、脂肪少、膠質重,適宜作燒、鹵、涼拌等。

【豬的肌肉圖】

豬的肌肉的用途:

1、鳳頭肉:這個部位肉質細嫩、微帶脆、瘦中夾肥。適宜做丁、片、碎肉末等。可用於炒、溜,或做湯等。

2、裡脊肉(又稱裡脊、里肌、扁擔肉等):其肉質最細嫩,是整隻豬部位最好的肉,用途較廣,適宜切丁、片、絲,剁肉丸子等。可用於炒、溜、炸等。

3、眉毛肉:這是豬胛骨上面的一塊重約一斤的瘦肉,肉質與裡脊肉相似,只是顏色深一些,其用途跟裡脊肉相同。

4、夾心肉(又名夾縫肉、前夾肉)。肉質較老,色較紅,筋多。適宜切丁

F. 小炒肉應買豬哪個部位肉

小炒肉應買豬腹部的肉,脂肪較多,肥瘦相間。
小炒肉是湖南省一道常見的特色傳統名菜,屬於湘菜系。麻辣鮮香,口味滑嫩。製作原料主要是五花肉和青椒、紅椒等。
湖南農家小炒肉一般選用肉質比較細嫩的豬肉,最好是「隔紗」五花肉,用青椒、豆豉爆炒,中間加入香噴噴的油渣。辣椒最好選用形狀瘦的、比較辣的青椒;嗜辣者亦可依個人喜好加入干尖椒或者剁辣椒的。好吃的小炒肉細嫩、有著青椒、瘦肉和豆豉的油香但是絕不膩人。做好這個菜,食材第一,火候第二,突出到酸辣、香鮮、軟嫩的品味,是最能見湘菜水平的家常菜。

G. 豬身上的哪個部位的肉,是最適合炒菜的

對於現在的人來說,還真的是無肉不歡,一餐不吃肉就覺得餐得慌呀!平日里,大家還是最喜歡吃豬肉和雞肉、鴨肉的,牛肉比較少吃,相信大部分家庭也一樣,平日里吃的最多的還是豬肉吧!豬肉的做法很多,有炒著吃的,燉著吃的,烤著吃的,煎著吃,油炸了吃等等很多做法,雖然豬肉的吃法花樣百出,但對於小標來說,還是喜歡把肉切成小塊後和食材一起炒著吃,那麼豬身上哪一塊肉最適合炒菜呢?


五花肉瘦的不柴,肥的不膩也十分適合用來炒菜,即是在豬肋排上的肉。五花肉的結構是一層瘦肉一層肥肉的間隔著,而它的肥肉遇熱容易化,瘦肉久煮也不柴,做紅燒肉或扣肉都非它莫屬,傳說中的極品五花肉是10層。選擇好的五花肉,可用手摸,略有沾手感覺,肉上無血,肥肉、瘦肉紅白分明、色鮮艷。最好的五花肉在接近豬後臀尖部位,這里的五花肉,五花三層分明,肥瘦肉厚度相當,一整塊五花肉厚度為一寸左右。

H. 炒肉絲用哪個部位的肉 炒肉絲用哪個部位的肉好吃

1、炒肉絲用豬的裡脊肉、外脊肉、前腿肉會比較合適,裡脊肉、外脊肉肉質細膩,沒有結締組織,吃起來口感非常好,而豬的前腿肉是活動頻率比較大,肉質細嫩,筋膜也多,吃起來極為細嫩,彈性佳,非常適合炒制食用。

2、豬肉是我們生活中比較常吃的一種肉類食材,用它可以烹飪出各種各樣美味的菜餚,很多家庭小菜都是要用豬肉作為主要食材的,比如大家都很喜歡吃的青椒炒肉、木耳炒肉等等,蔬菜和肉的結合,能極大程度的提高口感,不過我們在炒制肉絲的時候也要選擇合適的豬肉部位。

3、炒肉絲最佳的用料是豬的裡脊肉和外脊肉,這兩個部分的肉質較為細嫩,且沒有結締組織,吃起來口感更佳,另外選擇豬的前腿肉也是非常不錯的,豬前腿活動頻率比較大,肉質極為細嫩,筋膜也會多一些,吃起來嫩滑有彈性,非常適合炒制。

4、炒肉絲也是需要一定技巧的,一般而言,要保持肉絲的水分,若是比較乾的話,那麼最好要先用水泡一泡,在下鍋之前,要給肉絲上些漿,抓均勻,先用沸水氽熟,之後再烹飪,這樣口感也會鮮嫩很多。

I. 豬身上的哪個部位炒菜最好吃呢

這個其實得看你要做什麼菜了,就我個人而言,我覺得裡脊肉應該是最好吃的,因為裡脊肉吃在嘴裡是最嫩滑的。很多菜其實都可以用裡脊肉來做,比如說我們可以用裡脊肉做肉片湯,還可以做糖醋裡脊,這些菜應該是很多人都比較愛吃的,而且是老少皆宜。當然了,豬身上不同的部位適合做不同的菜,比如說如果想要用豬肉做餃子餡的話,那肯定是優先考慮後腿肉了,畢竟裡脊肉確實是太瘦了。

再就是豬前腿了,比較常見的就是用豬前腿直接做肘子,例如東坡肘子就是最好的一個例子。除了這些以外,剩下來的應該就是豬頭肉了,豬頭肉一般用鹵水鹵出來是非常香的,鹵出來了之後,我們也可以切成片,然後用小蒜苗炒著吃,同樣也是特別的棒。豬渾身都是寶,除了這些以外,還有豬肚子肉以及板油等等都是可以利用起來的,包括豬的一些內臟同樣也是可以吃的。

J. 炒豬肉用豬肉的哪個部位炒最好吃,如果挑選

用豬展肉(腿上的肉),因為腿經常用來活動,那裡的肉就比較有彈性,怎麼炒都不會老的,加上炒之前將肉先調一下味,加點澱粉炒起來會更嫩的,好好吃的呵,我經常買來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