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特色小吃 » 都蘭有什麼好吃的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都蘭有什麼好吃的

發布時間: 2022-12-06 08:22:23

① 義大利面怎麼做好吃,哪裡可以學

在中國很流行的義大利面,究竟怎麼做才好

義大利面很好吃。長的短的細的粗的直的彎的圓的扁的條的蝴蝶的字母的帶形狀的。各種形狀是可選的。今天就來教你們如何製作龍蝦麵食、新鮮蝦仁麵食、黑椒牛柳麵食,各種你愛的全部都教給你!義大利面只能吃西紅柿嗎?雖然糖醋西紅柿和義大利面條是種根紅苗正的好方法,但我們有一個紅色的中國胃啊。

如果你想改變你的口味去吃義大利麵食,中國人接受的最好方式是黑胡椒和牛肉柳。中式牛肉配上濃郁的黑胡椒醬,味道鮮美。黑椒牛柳意麵食品原料:黑胡椒醬/黑椒10g/蒜量/黃油12g/蚝油25g/番茄醬40g/牛奶80g/鹽量/糖量。/適量牛肉200克/義大利面/雞蛋1 /黑椒5g/食用油10g/適量的彩色辣椒/洋蔥1 /澱粉2湯匙/鹽5g/糖5g

烹飪步驟:第一步:將大蒜剁碎,鍋內放入黃油、融化的大蒜、黑胡椒、番茄醬、牛奶和蚝油,加入適量的鹽和糖調味料,製成黑胡椒汁,即可食用。第二步:將面條放入鍋中煮沸,放入適量鹽,煮沸後放入水中煮20分鍾左右,熟透(用手指將面條切開,裡面沒有硬核),然後取出水。第三步:把花椒洗凈,切掉頭尾,切成條。

把洋蔥切成薄片。把牛肉切成條,加入鹽、糖、黑胡椒粉和澱粉,然後放入雞蛋中。第四步:將油倒入鍋中,加熱油,加入洋蔥絲,將腌牛肉炒熟,加入胡椒絲、醬汁和面條,攪拌均勻,然後離開鍋。提示:牛肉最好的選擇是魚片或黃瓜條。它嘗起來很嫩,十字切牛肉會使牛肉嚼得更好。在你做了義大利面條之後,你可以和你混合一點橄欖油。

你對義大利面了解多少?義大利面條,被認為是西餐的主食。義大利面條主要採用都蘭小麥,它是最硬的小麥,其特點是高密度、高蛋白,所以很多人在健身和脂肪流失期間會用義大利面代替米粉,胃部也會感覺健康飽滿。此外,不易粘附在煮熟的面條上,所以選擇意麵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事實上,在義大利,有將近100種做法,我們選擇最賞心悅目和最好的入口風格可以嗎?說到義大利面,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番茄醬面,但是義大利面有很多種,醬的種類,你能給我們識字嗎?在義大利,從北到南,你可以感受到豐富的地方特色和傳統的多樣性和口味的當地麵食。

義大利有20個區域,每一個區域都有不同的面部形態和搭配醬。在義大利北部,因為天氣比較冷,麵食的味道更加豐富和豐富。在中部地區,經常吃義大利火腿餃子。在這個國家的南部,海鮮更像是義大利面。如果你想把你的面條做給家人,雞蛋和麵粉最好的比例是多少?最佳厚度是多少?軟硬面條有什麼訣竅嗎?

基本上,義大利的年輕人習慣於在超市買包裝好的面條。只有媽媽或奶奶會在家裡做新面條。義大利面條製作簡單而復雜,揉捏麵粉和彈性也應緊實而不松動,主要是選擇麵粉。在煮義大利面時,你必須把水煮開,然後往水裡加點鹽。普通人很難對付大龍蝦。正確的步驟是什麼,技能又有哪些呢?重點是買活龍蝦。它們應該在烹調脫殼之前烹飪。龍蝦殼是煮湯的重要原料。不要扔掉它

② 同樣是拉麵大省為什麼蘭州的拉麵要比青海的好吃

是嗎?可不是嗎!做為西北麵食代言大師的我,蘭州垃面和青海麵食不能相提並論,青海麵食主要調味品是,良心大大的有,盡最大努力讓食客吃飽,吃好,蘭州垃面,良心大大的壞了,宰一個算一個,服務態度把顧客當成討飯的!自己排隊乞討!

還是靠青海人把拉麵在全國乃至全世界發揚光大了

我告訴你原因吧。當年青海人窮,偷了蘭州的牌子出去謀生路,現在青海好點了,就開始學習南朝鮮棒子偷中國 歷史 滿足臉面罷了。至於口味,青海根本沒法和蘭州比,因為蘭州拉麵在蘭州是個很被挑剔的存在,做不好的店早倒閉了,能生存下來的一定有它的優點。而青海人為了減少競爭居然還規定多少距離內不能開兩家,受保護的門店在乎口味嗎?他們只在乎利潤!

牛肉麵的精髓主要是:湯料的秘方的配製和熬制的火候、世間等等,其次是:拉麵的面的原料,和面的工序、工藝,是用蓬灰還是拉麵劑揉出來的面,拉麵師傅的技術手藝熟練的掌握程度,最後能否達到精道的程度?諸多因素一比:蘭州牛肉麵肯定就比青海牛肉麵好吃了!

存在即合理,但的確不是一個級別的。

海拔氣候有很大的關糸,我82年開始,泰安至拉薩跑輸蘭州拉麵,農民巷的餃子兩碗吃的一點不乘,到西寧拉麵干拌一盤,到.都蘭就開始減量只能多吃桌手抓羊肉,過了格爾木麵食就不想吃,炒菜米飯還可以肉也不想多吃,至到拉薩吃飯比甘肅少一半。

誰告訴你的……

你這問題就是在挑事兒。

③ 釋迦果的四大品種是什麼

1、粗鱗種:普通番荔枝種類,台灣的早期釋迦品種,樹體高大,葉片寬,橢圓形,表皮粗糙,鱗目大且凸起,果實硬熟期鱗溝深陷呈奶黃色,鱗目為綠色,果實中等大小,平均單果重280克,含可溶性固形物20-22%,可食率高,種籽較少,外觀成熟度尚明顯,是早期的代表品種,只是易受氣候逆境影響,產量不穩定。栽植面積有逐年減少情形。

④ 青海最有名的特產是什麼啊

發菜 學名念珠藻,因形似人發而得名。發菜是名貴山珍之一。由於發菜與「發財」諧音,人們圖吉祥,常被用作饋增佳品。因加強草原保護,現已禁采。 蕨菜 青海高原頗具特色的名菜,屬風尾蕨料,鮮嫩時採摘食用,若趁鮮嫩腌制,則翠綠如生、鮮味不咸。它以豐富的營養,獨特的野味而頗受人們喜愛,遠銷港 澳、日本和韓國等市場。 人參果 人參果是指一種野生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塊根,高原的人叫這種植物的塊根為蕨麻,又叫延壽果,蓬萊果等。人參果是一種很好的甜食輔料。它含糖63%,含蛋白質15%,脂肪1.1%,還含豐富的維生素和鈣、磷、鐵等無機鹽。可用來做糖和制酒。一般用它的根做稀飯,甘甜生津,味鮮可口,營養豐富。它還可用作八寶飯、糕點的配料,藏胞則將它和大米混合蒸煮,再加酥油,成為待客的美食。 人參果是一種甜食輔料,它的全株又是藏葯之一,性味甘、溫,有健脾益胃,收斂止血,生津止渴,補血益氣之功效,是有助健康,使人益壽延年的佳果,其果大,質量好,久負盛名,遠銷沿海各地,是饋贈親友之佳品。 中華蟲草茶 中華蟲草茶是以冬蟲夏草為主,配以紅茶,野生柴達木枸杞、紅棗、桂元、蔗糖等,採用現代科學工藝,提取濃縮精製而成,保留住了冬蟲夏草所特有的營養成份和神奇的滋補作用。該茶飲用方便,其特點是:科學提取工藝,打破了民間常規食用方法不能完全提取蟲草的有效成份。以及高溫烹煮破壞蟲草的有效成份和作法,更易於人體吸收。茶中的蟲草性平、味甘、有補肺益腎,止血化痰之功,用於久咳虛喘、勞嗽咯血,腰膝酸痛等症。蟲草茶有滋食心肺腎、調補精氣神及免疫調節功能。 冬蟲夏草采自青藏高原3000~5000m以上的高海拔無污染地區,是一種既是蟲又是草的獨特復合體。其含蟲草酸為其主要活性成份。還含蛋白質、脂肪,多種氨基酸及鉛、鍶、鉀、鈉等多種微量元素。 中華蟲草茶是西寧藏寶公司用三年多時間研製出來的民間藏葯良方高級滋補速溶飲品,該產品的研製開發獲專利產品權,它填補了青海省蟲草深層加工的空白。目前中華蟲草已投放市場,深受顧客喜愛,是饋贈之佳品。 藏寶王 藏寶王即「中華蟲草酒」。是眾多蟲草酒中的極品,它以冬蟲夏草為主,配以雪蓮花、柴達木枸杞、佛手參、紅景天、純青稞酒等著名的青海土特產,採用現代科學工藝及藏式炮製方法提取濃縮勾兌而成,本品有補肺益腎,止血化痰之功效,用於久咳虛喘、勞嗽咯血,腰膝酸痛等症,也可在製做各種菜餚時使用。「中華蟲草酒」的包裝為半斤裝,也有兩瓶為一盒的一斤裝,其使用方法為每日用餐時飲2~3盅。 青稞酒 以青稞為主要原料釀制的白酒,有300多年生產歷史,民間素有土法釀制熬酒傳統,名為「酩」。以作坊形式釀制,始於明末清初,山西「客娃」將杏花村釀酒技術帶到青海,並用當地黑青稞作主料,配以豌豆、黑燕麥等釀造出別具風味「威遠燒酒」。此後,歷經各家燒房的酒大工、曲大工不斷實踐,形成了從踩曲、制坯到蒸鎦一套完整的釀造技藝,自成體系。後來經完善生產工藝,採用先進的「老五法」,使其色、香、味獨具一格。特點是香味純正,酒體澄明,醇和綿軟,回味悠長。青海的青稞酒以青稞為原料,青稞、小麥、豌豆制曲,科學配料,大麴糖化產業自然香味,精選陳釀精心勾兌而成,飲後不頭痛、不口渴、不傷胃、醒酒快。由青海省青稞酒廠生產的互助牌青稞頭曲為省優產品,中國公認名酒。頭曲、特曲、青稞液多次獲全國、國際博覽會、香港國際名酒博覽會金獎、銀獎。樂都特曲獲中國馳名白酒精品,頭曲、青稞酒分獲「中國優質白酒精品」和「中國白酒精品」稱號。湟中金塔頭曲、五糧春為青海名酒,獲巴黎金獎。 青海湖裸鯉 也叫青海湟魚,屬高原冷水、鹹水魚種。裸鯉生長緩慢,平均10年才能增重500克,裸鯉肉質細嫩,美味可口,富含不飽和脂肪酸,「湟魚筵」更是令人贊不絕口。 酥油 青海藏族牧民用傳統手工工藝從牛奶中提取的奶油,俗稱酥油,酥油脂肪含量高達90%,並含有蛋白質和微量金屬元素及維生素A、核黃素、尼克酸等成份,又因酥油每500克在人體中產生的熱量可達4000千卡上下,所以人食後耐寒耐飢,牧民們攔糌粑、泡酥油茶、炸麵食乃至敬神供佛、點燈、煨桑,塗沫象徵神靈的樹、石頭,都離不開酥油。酥油還可以軟化皮革,揉搓皮繩草條。男女老幼擦臉、護膚、防冷也用酥油。 酥油是青海牧區的名特產,也是牧民生活中必須臾不可少的食品。精製的酥油又是高級糕點、糖果、西餐菜點的重要原料之一。 玻璃鹽 青海特產。產於柴達木盆地大風山一帶的鹽湖中,其晶體晶亮透明,無論大小都是規則的正方形,狀如水晶。陳列在人民大會堂青海廳的工藝 品──鹽雕毛澤東詩詞《沁園春·雪》,就是用玻璃鹽雕制的。 腸衣 用牛、羊、豬的腸子和膀胱,經防腐、刮制、整理而成的堅韌半透明薄膜的統稱。青海主要 出產羊腸衣,是傳統出口產品。藏系羊的羊腸衣有尺碼長、口徑大、膜薄、彈性強、堅韌、耐磨、不易破損等特點,適用於灌制香腸、臘腸。由於羊腸衣拉力強,亦是製造弓統、琴弦、羽毛球拍的原料。腸衣能與肌肉合生,也可用來製作手術縫合線。腸衣根據加工方法有鹽漬和干制兩種,我省出產的是鹽漬腸衣。 凍綿羊肉卷 按伊斯蘭教方式屠宰,經去骨、分割等精細加工的冷凍綿羊肉。青海凍綿羊肉精肉多,脂肪少,深受國內外消費者歡迎,是大宗出口商品。 干煙皮 青海傳統的地方特產。加工方法:牛皮退毛前的幾道工序與牛皮革的熟制相同,牛皮退毛後,先用石灰水熗一遍,然後用煙熏。其質量好壞完全取決於熏皮技工掌握熏的火候程度。熏皮的煙灶用磚或土坯砌成,灶膛中空,長約1.7米,寬約1.2米,高約80厘米;北門直徑約40厘米,後上每留一煙道口。熏皮時,灶膛內填滿麥草,占燃後煨著,火苗似燃非燃,使灶中的溫度逐漸提高,並將濃煙聚在灶中,再將熗過石灰水的牛皮撈出,蒙在煙道口和灶門上,一面翻轉牛皮,一面將麥草塞填麥草,也有的填塞鋸末。用這種干煙皮製做的皮鞋底子,使和十數年不走樣變型。 旱獺皮 俗稱「哈拉皮」。裘皮名。旱獺,是典型高山穴居動物,其毛皮柔軟珍貴,皮板堅固耐用,彈性強,保暖性能好。針毛整齊,富有光澤,毛絨豐厚,易染色,質地輕柔,經久耐用,防寒御溫。可用以仿製水貂、紫貂、水獺等多種名貴毛皮,是制裘的理想材料。其尾毛和針毛,光澤好,剛性強,是製造高級畫筆、儀器刷的好原料。在東南亞和歐美市場上享有很高聲譽,暢銷於國際市場,為本省重要出口商品。 黑紫羔皮 藏系黑羊羔的毛皮,系名貴羔裘皮。從毛尖到毛根部都呈黑紫褐色,被毛柔軟,花紋緊密,捲曲美觀,色澤黑亮,皮板輕軟,保暖性好,經久耐穿,且愈穿愈亮。主產本省祁連、貴德、同德、貴南、澤庫、尖扎等縣。取皮方法是將出生15天左右的羊羔捂殺剝皮。上等黑紫羔皮的毛長在1.5市寸以上,皮板面積1.5平方市尺以上。鞣製方法有兩種,一種是「生揉」,也稱「生挼(音rua)」,將剝取的羔皮稍晾乾後,用力揉搓而成,皮板輕軟,不怕雨淋水濕。一種是「熟制」,用芒硝、小米麵或青稞面作為鞣料硝制而成。現多用化學鞣料,能除油去膻,皮板平滑潔白,毛色光潤。 狐皮 剝取的狐狸毛皮。本省產狐皮有針毛光亮,平齊均勻,毛稠密細軟,絨多,色澤光潤,皮板柔軟,堅韌輕巧的特點,是國際市場上的名貴裘皮之一,也是本省重要出口商品。分紅狐皮和沙狐皮,紅狐皮毛色紅亮,色澤艷麗華貴,是狐皮上品。獵捕狐狸,一般在入冬至立春之間,此時的狐皮絨多毛稠,色澤好。 猾子皮 山羊羔的毛皮。珍貴裘皮原料。按皮張大小分為三種:(1)小毛猾子皮;(2)流胎猾子皮,即臨產前1個月流產羔的皮,花紋很漂亮,但毛稀皮板薄,不甚堅實,可製作婦女翻毛皮衣,很名貴,為出口商品;(3)大毛猾子皮,毛較粗,絨較薄,花紋緊密,成片花,有光澤。猾子皮按毛色可分為黑、白、花3種,以純黑、純白品質最佳。按生產季節,秋冬季生產的毛絨豐滿、厚實,花彎捲曲,光澤好,皮板柔韌,質量最佳;春季生產的毛較軟而稀疏,花彎捲曲不堅實,皮板薄,光澤差,質量次之;夏季生產的質量差。 昆侖彩石 用於雕刻藝術品和印章的材料。因產於青海昆侖山脈,故名。俗稱「丹麻彩石」。近些年新發現的獨特石料品種。呈結晶體色紋或瓣紋,由白、黃褐、紅褐、紫、橙等各色相互組成波狀條紋,局部微透明和半透明,色調淡雅柔和,其自然花紋奇特美觀。用它雕刻的工藝器皿、鑲嵌製品,花紋各有情趣,猶如各種物體、禽獸等隱藏其間。用它雕刻的彩石筆筒,1981年在全國旅遊工藝品、紀念品評比中獲優秀獎;彩石花插,1981年在全國工藝品評比會上被評為優秀產品;彩石鑲嵌台屏獲1983年中國國際旅遊會議旅遊紀念品評比會表揚獎。 昆侖凍石 用於雕刻工藝品和印章的石料。產於昆侖山。石質脂潤,品種繁多,色彩瑰麗,柔而易攻。分為兩大類,石質瑩潔者為葉臘玉,俗稱凍石,民間叫昆侖軟玉;另一類因石內含有雪花形紋樣,呈白色,稱都蘭玉或雪花石。昆侖玉具滑膩感,有不透明、微透明及半透明多種,色澤有雪白、乳白、乳黃、褐、紫各色。尤以石質透明的水晶凍、色彩美麗的瑪瑙凍、花紋精巧的腦紋凍,質量特佳。 馬鬃尾 馬頸部和尾巴上的長毛纖維。有纖維長、拉力強、耐磨耐濕,不易折斷等特點。是紡織衣服襯布、製作絲竹樂器弓弦和毛刷的原料。為我省重要出口商品之一。青海馬鬃尾生產潛力很大,可年產5000公斤。剪收鬃毛季節一般在3~4月份,剪長留短。白鬃毛比黑紅色的價格高,76.2厘米以上的馬鬃尾價格更高。 牛春 也稱牛沖、牛鞭,公牛的外生殖器。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和壯陽健腎作用,可烹調成滋補性美味菜餚。玉樹州肉聯廠生產的「雪山牌牛鞭干」已銷往香港市場,深受歡迎。 猾子皮 山羊羔的毛皮。珍貴裘皮原料。按皮張大小分為三種:(1)小毛猾子皮;(2)流胎猾子皮,即臨產前1個月流產羔的皮,花紋很漂亮,但毛稀皮板薄,不甚堅實,可製作婦女翻毛皮衣,很名貴,為出口商品;(3)大毛猾子皮,毛較粗,絨較薄,花紋緊密,成片花,有光澤。猾子皮按毛色可分為黑、白、花3種,以純黑、純白品質最佳。按生產季節,秋冬季生產的毛絨豐滿、厚實,花彎捲曲,光澤好,皮板柔韌,質量最佳;春季生產的毛較軟而稀疏,花彎捲曲不堅實,皮板薄,光澤差,質量次之;夏季生產的質量差。 牛尾 牛尾巴上的長毛。主要批氂尾,具有纖維堅韌、微彎曲、拉力強、條粗柔軟、富有光澤等特點。是制假發、須髯、樂器弓弦和各種毛刷的上等原料。本省重要出口物資之一,在國際市場上有一定地位。白牛尾價值最高。生產季節為4~5月份,與抓絨、剪毛同時進行,選剪最長的尾毛。 祁連玉 地方名產。1984年,祁連縣玉石經地礦部玉石研究室試雕後命名。是對祁連山、阿爾金山山脈加里東期基性,超基性岩形成的多種玉石的總稱。按產地講,有中壩玉(樂都)、丹麻玉(湟中)、柴達木玉(海西)等。按礦物成份、顏色變化分,以蛇紋石為主的稱蛇紋玉,多呈暗綠、墨綠色,質地細膩,硬度較小;以閃透石、淡斜綠泥石為主組成的為軟玉;以鈣鋁榴石、透輝石、斜長石等為主組成的有密玉、翠玉、白玉等。祁連玉呈各種綠色,有淺綠、翠綠、墨綠、白色及過濾色,結構緻密、細微、色澤鮮麗、柔和,硬度4~7度,有較高的工藝欣賞和經濟價值。其雕製品細膩、滋潤,具半透明感。產地分布廣泛,成礦地質條件優越,很有開發利用前景。 青海長毛絨 又稱「海虎絨」。一種布面起毛,狀似裘皮的立絨毛織物。正面有密集的毛纖維均勻覆蓋,因而有良好的保暖性。青海長毛絨以西寧毛為原料,優點是絨面豐滿,毛叢挺立,質地厚實,富有彈性,手感滑爽,色譜齊全,所做服裝防寒保暖,輕巧柔軟,美觀大方。青海「黑天鵝」牌5082長毛絨質地優良,1963年開始生產,遠銷20多個國家和地區,1980年獲國家銀質獎章。在「黑天鵝」牌5082長毛絨的基礎上,有「紅狐」牌雙面立絨毯(獲省科技成果二等獎)、派克長毛絨、銀槍長毛絨及印花仿獸皮花紋絨等新產品。印花仿獸皮花紋絨花形美觀,富有動物絨毛的光澤和真實感,適合製作各種動物玩具,形象栩栩如生,在國際市場上頗受歡迎。 青鹽 本省對地產石鹽的俗稱。又稱「湖鹽」、「岩鹽」。礦物名。化學成分為氯化鈉,往往混有粘土以及鈣、鎂氯化物等。等軸晶系,晶形呈立方體,集合體呈疏鬆或緻密粒狀。純凈者無色透明或白色,含有雜質的則呈灰、黃、紅或黑褐色。玻璃光澤;硬度2.5 ;比重2.1~2.2;味咸。青海素有「鹽的世界」之稱,其中馳名中外的察爾汗石鹽礦,石鹽儲量430億噸,鉀鹽儲量佔全國總儲量的97%,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並供食用。氯化納含量達96%以上,具有鹽香味純的特點。按其顏色有青鹽、白鹽、紅鹽和黑鹽之分,論形狀有珍珠鹽、玻璃鹽、珊瑚鹽、水晶鹽、雪花鹽、粉條鹽、蘑菇鹽、鍾乳鹽、寶塔鹽等。青鹽還可人工造型,人民大會堂青海廳朱德題詞掛屏、天安門等工藝品,就是用青鹽中的晶體鹽雕刻而成。 青油 又稱菜籽油、菜油。本省對菜籽油的俗稱。由油菜籽(含油量35~48%)榨得半乾性油。主要為芥酸、油酸和亞油酸的甘油酯,用作食用油、潤滑油等。本省所產以白菜型和甘蘭型兩大類油菜籽為原料,經加工精煉,可以脫色,透明度高,氣味醇香,滋味可口,質量較好,居全國食用油出口量第二位。作烹調用油,能使菜餚增加香味,誘人食慾;作糕點油料,不僅可使產品香酥,而且獨具風味。青海民間用其製作的「澆油餅」,特別可口,是款待賓客的美饌。 秋板皮 立秋至立冬前宰殺藏綿羊所剝取的毛皮,也稱「秋茬皮」。是本省常見的制裘用皮,毛長短適宜,皮板較厚壯輕巧,質量好,保暖性強。 山羊板皮 春末至10月底所產山羊皮,製革原料。我省產山羊板皮具有細密、堅實、柔韌、彈性強等特點,經過染色,可制皮衣、皮夾克、皮鞋、皮箱包等。主要產於海西州及東部農業區。 山羊絨 山羊的細絨毛。纖維細而柔軟,高級毛紡織品原料,紡織的細絨線和高級呢料,細密輕暖,著名的「開司米」就是山羊絨紡織而成。山羊產絨的季節性很強,在每年4~5月份。為防止山羊絨自然脫落,一般在羊絨頂起時隨即抓絨。抓絨時宜先抓脊背部,然後兩肋,最後再抓腹、頭、腿部,按此程序抓取的絨品質高。山羊 絨分為白絨、青絨、紫絨3種,以白絨的價值最高。 水貂皮 珍貴毛皮獸水貂的毛皮。被毛細密,柔軟光滑,有光澤,皮板結實耐用而又輕巧,既美觀又保溫,是國際裘皮市場的重要商品。水貂原為野生,為了獲得它的珍貴毛皮,現已人工廣泛飼養。青海從60年代開始建立水貂場,人工飼養水貂。 駝毛 也稱駱駝毛,是高級毛纖維,紡織高級毛織品的原料。保暖性好,輕巧,洗滌後仍保持蓬鬆狀態。生產季節在5~6月份,駱駝開始脫換毛絨時,拔下或剪下的毛為活毛,是駝毛中的上品。青海駱駝主要分布柴達木盆地的烏蘭、都蘭、格爾木等縣市,海南州的共和、貴南、興海等縣也有少量駱駝,為蒙古族和哈薩克族群眾所牧養。 駝絨 駱駝毛經加工剔除粗毛後為駝絨。駝絨是無髓毛,彎曲明顯而不規則,顏色淺,手感光滑,彈性和拉力較好,可與細羊毛混紡高級毛織品。每年5~6月份駱駝開始脫換毛絨時,即行拔下或剪下,並將毛與絨分開包裝、分級。頭等絨纖維細長,色澤光亮,呈杏黃色、棕紅色、銀灰色、白色。 西寧大白毛 又稱西寧毛,藏羊毛。青藏高原土著品種藏系綿羊所產白色羊毛。歷史上藏羊毛多通過西寧作為集散地銷往國內外,故名,由於毛色純白,又稱「西寧大白毛」。藏羊是優良粗毛羊種之一,分為牧業區牧放的草地型和農業區飼養的山谷型。草地型藏羊毛的毛叢由細絨毛、兩型毛和細剛毛組成,多屬毛辮結構,毛辮長20厘米左右。纖維長,毛色純白,有光澤,織密性強,彈性好,拉力大,耐酸、耐鹼性較強,是世界粗毛型中品質最優良的地毯毛之一。「西寧毛」資源豐富,產地廣闊。1985年國際市場出現「西寧毛」稱譽。因它是製造地毯的優質毛,國際市場上也有稱為「地毯毛」的。 羊蹄筋 又稱羊筋,是羊小腿部的韌帶。在宰殺季節,經過剔取、拉直、陰干後,紮成小把,可長期保存,久藏不壞。羊筋分前筋(前小腿的筋)、後筋(後小腿的筋)。後筋比前筋長,質量較高。羊筋是膠質組織,與海參、魚翅相比價廉味美,是烹制筵席佳餚的重要原料。用羊筋做的菜餚品種很多,是青海回、漢族筵席上常見的地方風味菜餚。 珍珠鹽 青海特產。產於柴達木盆地的達布遜湖島上。其形狀如同乳白色的珍珠,晶體顆粒大小不等,形態奇特,極為罕見,多作為標本陳列。 中壩玉 玉石品種。用於雕刻藝術品和印章的材料。產於本省樂都縣中壩溝,又名胡郎溝,蒙古語意為紅土。分為「河壩玉」和「中壩石」兩種。河壩玉具有紅、綠、藍、黃色層,系由各種不同元素的礦石積壓形成,色彩瑰麗,但因硬度不均且脆,不宜於雕刻而宜於做鑲嵌裝飾之用。中壩石質地細致,色澤光潔,軟硬適中,有冰糖玉、綠玉、珠砂玉、墨綠玉、綠軟玉等,可用做裝飾建築,製作石雕工藝品,品質為上乘。用其雕刻的工藝品,如龍鳳酒具、透雕仿古薰爐、仿塔爾寺磚雕以及各式印章料等產品,遠銷天津、深圳等地,深獲旅遊者好評,最大的采玉場為古城村水叉溝。 紫羔皮筒子 地方傳統名產。紫羔皮經過鞣製、縫制為皮筒子,稱紫羔皮筒子。每件筒子需羔皮30餘張。再配以絲綢面料的面子和掛里,製成皮袍或裘皮大衣。其優點是:被毛柔軟,花紋細密,捲曲美麗,色澤黑艷,皮板輕軟,美觀大方,保暖性好、經久耐穿。這種皮筒子是饋贈親友的上品。舊時,西寧皮貨業手工作坊及皮貨商號100多戶,較出名的為楊忠福(字型大小忠興福)、米木沙(字型大小福興隆)、沈臨瀚(字型大小隆泰興),主要銷往包頭、北平、天津、武漢、上海及雲貴等地。

⑤ 茶卡鹽湖附近美食有哪些

茶卡鹽湖附近美食有哪些? 茶卡鹽湖附近美食有:烤羊肉、糌粑、手抓羊肉、都蘭枸杞、甜醅等。茶卡鹽湖,別稱茶卡或達布遜淖爾,是位於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烏蘭縣茶卡鎮南側的天然結晶鹽湖,是柴達木盆地四大鹽湖之一。

烤羊肉

烤羊肉是西亞、中亞地區的菜品。維吾爾語稱之為「喀瓦甫」,是維吾爾族的一種傳統小吃,也是是維吾爾族招待遠方來的貴客而做的。

糌粑

糌粑是藏族的主食,食時把糌粑用酥油茶或青稞酒拌和,用手不斷在碗里攪捏,揉合成團,用手往嘴裡送。「糌粑」是炒麵的藏語譯音,它是藏族人民天天必吃的主食,在藏族同胞家作客,主人一定會給你雙手端來噴香的奶茶和青稞炒麵,金黃的酥油和奶黃的「曲拉」(乾酪素)、糖疊疊層層擺滿桌。

手抓羊肉

手抓羊肉是我國西北蒙古、藏、回、哈薩克、維吾爾等民族喜愛的傳統食物,手抓羊肉,相傳有近千年的歷史,原以手抓食用而得名。

都蘭枸杞

都蘭枸杞主要出產於柴達木盆地。柴達木盆地屬於高原大陸性氣候,平均光照時間長達10小時,晝夜溫差大。同時,這裏海拔較高,空氣濕度低,所產的枸杞天然無污染,而且黃酮含量比其它地區要高,很適合做成乾果或者加工成濃縮汁。都蘭枸杞個頭比較大,籽少肉厚,味道比較甜。都蘭枸杞分為紅、黑兩種。

甜醅

甜醅是西北地區的特色小吃之一,用燕麥或青稞製作。在甘肅蘭州、隴南、天水,寧夏回族自治區,青海高原古城西寧和農業區各地,都能看到獨特的民間小吃「甜醅」。

茶卡鹽湖 氣候溫涼,乾旱少雨,屬高原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氣溫4℃,年平均降水量210.4毫米。湖面海拔3100米,長15.8千米,寬9.2千米,呈橢圓形,總面積105平方千米。

⑥ 藜麥的正確吃法有哪些


一、單獨食用:
1、蒸藜麥飯。
將努卡西藜麥香米搓洗幾遍(以確保籽粒外層的皂角苷溶解脫落),開始烹飪。若想要做成「干飯」的效果,那建議往藜麥里加入少量水,稍稍沒過藜麥表面即可(比例:藜麥:水為1.5:2)。烹煮15—20分鍾,直至籽粒成透明狀、圓鼓、冒出白色小圈圈(胚芽),即代表已熟透,可食用了。
純藜麥飯
2、煮粥。
煮粥時,在滾水中煮沸約15分鍾左右,令其膨脹、籽粒變半透明後即可食用。燜飯時火力不宜太高,如使用電飯煲,水量要稍多些。需注意的是,烘烤的過程中要不斷地攪動使它受熱均勻以免烤焦。如果蒸制,需要提前浸泡幾個小時,藜麥是復合澱粉高膳食纖維食物,蒸前需要較長時間吸足水份才容易變軟。
也可將藜麥混合水果、或穀物一起食用,例如:藜麥水果粥、藜麥燕麥粥、藜麥小米粥、藜麥大米粥等(就是在做白米粥時,放入一把藜麥,可以大大降低食用者的餐後升糖指數)。
二、藜麥菜餚
搭配其它食材製作特色菜餚,一般將藜麥單獨煮熟後再與其他食材烹飪,例如:藜麥水果沙拉(營養減肥餐)、藜麥蒸肉、藜麥蔬果菜餚(養顏排毒)、藜麥糕、藜麥鱈魚、也可以將藜麥發芽後配合其它食材食用,營養更高。
藜麥南瓜沙拉
配料表:
努卡西藜麥(50g)、南瓜、各式生菜、紅椒、黃椒、水蘿卜、小番茄、乾果碎
做法:
把南瓜烤熟了,比蒸出來的干,口感更好
(1)南瓜切片,蒸熟或者烤熟,視厚度不同可能需要15-20分鍾,放置晾涼;
(2)努卡西藜麥淘洗干凈,放入鍋內,加水煮15分鍾左右,濾出晾涼;
(3)紅椒、黃椒切絲。小番茄對半切開;水蘿卜切成細薄片;
(4)把生菜葉子打底,然後放上各種食材,淋上檸檬汁與鹽,加上少量橄欖油,拌勻即可食用。
三、煮湯
藜麥有清香味道很適宜與其它材料做湯類,還可去除魚類及肉類的腥味,例如:藜麥冬瓜湯、藜麥海參湯、藜麥草菇湯、藜麥雞絲湯等。
努卡西藜麥香米不僅味道好,而且營養也令人服氣。其升糖指數非常低,僅為GI:35,因此,糖尿病人都完全可以把它作為主食。它富含鐵、鋅、鎂、鈣等礦物質,其做為植物卻含有動物界才具有的完全蛋白,是非常少見的。其蛋白質的平均含量為22%,富含人體必需的9種氨基酸,品質和含量可與奶粉及肉類媲美,加上0膽固醇等特色,食用後能顯著降低血液黏稠度,增加胰島組織β細胞活性的特點,是素食者、孕產婦、糖尿病人的佳選,同時也是大米、小麥等穀物的優質替代品。

⑦ 釋迦果四大品種是什麼

釋迦果四大品種如下:

1、粗鱗種

粗鱗種的果樹較高大,葉片寬,葉片呈橢圓形,粗鱗種的果實表皮較為粗糙,果實的鱗目為綠色,含可溶性固體20%-22%,可食用率高,並且粗鱗種的種籽較少,外觀成熟度比較明顯。

釋迦果栽培注意事項:

1、定植時,苗木應選用以普通番荔枝作為砧木的嫁接苗,種植時間選擇在春季最好,特別是在未萌芽前種植,成活率最高。也可在6-7月雨水季節定植,但要注意排水,番荔枝根部最忌積水。

2、番荔枝的施肥原則為根據樹體大小和不同生長階段科學施肥,以施用有機質肥為主,有機肥、無機肥結合的方式進行,逐步向綠色農業靠攏。

3、要做好田間的排灌設施,防止大旱和大澇,灌水時期應在發芽至開花期、新梢生長和幼果膨大期、迅速膨大期、采果後及休眠期,並且視情況適當澆水。

4、每年都要進行修剪,以保持樹形和促進花芽分化。修剪一般每年分2次進行,冬夏各1次,修剪的目的就是縮小樹幅、矮化植株、整理樹形。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釋迦果

⑧ 什麼羊肉最好吃

好吃的羊肉:

1、寧夏-鹽池灘羊

排名第一最好吃的羊肉當屬寧夏鹽池縣的灘羊,也是全國廚師公認的。鹽池灘羊在2000年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物種,鹽池縣更是在2003年被評「中國灘羊之鄉「,灘羊的名氣也慢慢的被全國人民熟知。

⑨ 我想在西寧買點特產,有啥特產

1、湟中蠶豆

湟中蠶豆,青海省西寧市湟中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湟中縣種植蠶豆歷史悠久,為青海省蠶豆主產區。

2、湟中胡麻

湟中胡麻,青海省西寧市湟中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2017年4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湟中胡麻」實施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

3、西寧地毯

西寧藏式純毛提花墊毯,系國內首創,工藝獨特,毯面絨毛豐滿,堅固耐用,青海生產地毯的歷史悠久,是全國最早生產的地區之一。

據《紡織史話》記載:1960年在青海省都蘭縣發現的古代建築遺址出土一塊「8」字扣毛毯殘片,距今已有四五千年歷史。東漢時,青海湖地區已流傳栽絨地毯的編織工藝。

4、湟源陳醋

湟源陳醋又名黑醋,青海省西寧特色傳統名產之一,是以青稞、麩皮為主要原料,加入草果、大香、豆寇、枸杞、黨參等100多種中草葯,經過60多道生產工序,釀出質地濃稠、香味濃郁、冬天不凍、夏天不腐的陳醋。

5、酥油花

酥油花是西寧塔爾寺的「藝術三絕」之一,它是用酥油作原料造出的各種佛像、人物、山水、亭台樓閣、飛禽走獸、花卉樹木等藝術精品。

每年農歷正月十五展出時,由民族管樂器為主組成的花架樂隊演奏出節奏緩穩、庄嚴肅穆的花架音樂樂曲,來烘托宗教氣氛,並隨著燈光的閃動;在含蓄典雅的音樂中,展示出酥油花雕塑的群體千姿百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