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特色小吃 » 陝西人炒什麼菜最好吃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陝西人炒什麼菜最好吃

發布時間: 2022-11-25 17:28:34

Ⅰ 22道特色陝菜,款款好吃,每一道菜都體現了陝西菜的特有魅力


八寶辣子

這道菜屬於陝菜中的傳統名菜,這道菜做法簡單,食材豐富,即可以拌面拌飯,還可以配上陝西人愛吃荷葉餅夾著吃,一款八寶辣子夾饃就這么愉快的完成了。這么好吃的菜品,絕對是吃貨們的口福,這個做法做出來即簡單又快捷,味道超好。

1.取一塊干凈的五花肉放入冷水鍋中,加入少許的鹽、蔥姜、料酒、八角,煮半小時,撈起來切成8毫米的小丁。
2.鹹菜頭改刀切成小丁,放入盆中,泡十分鍾,中間換2次水,減少鹽分。
3.蓮菜削皮,先切片再切丁。加蓮菜有脆感。胡蘿卜切丁,不宜太多,稍微要比其他食材切小的一點。少許蒜苔切丁。鮮辣椒切圈,放入盆中,加入清水,洗掉辣椒籽。
4.黃豆和花生米提前泡製後煮十分鍾,即可待用。
5.將切好的藕丁、蒜薹丁、胡蘿卜丁焯一下水。
6.起鍋加入少許的油,油燒至七八成熱,先盛出來。
7.起鍋燒油,下入五花肉丁炒出油脂,調入醬油上色,加入蔥末炒出香味,加入薑末、加入焯過水的小丁、辣椒圈翻炒均勻,加入適量的鹽,炒入味,加入辣椒粉,稍微多來一些,將提前燒熱的油潑在辣椒粉上,翻炒均勻,加入黃豆和花生米翻炒均勻,即可出鍋裝盤。

8.做好的八寶辣子配上剛蒸熱的荷葉餅,吃著美得很。喜歡這口味的朋友可以試試哦。太好吃了。

奶湯鍋子魚

要說吃魚,陝西靠近黃河,對烹飪黃河鯉魚尤為擅長,這道奶湯鍋子魚就是最為典型的例子之一。湯濃味鮮,魚嫩色白, 歷史 悠久,仿唐宮廷菜中的 養生 佳品。

1.先用雞、鴨、肘、骨頭、火腿、海米、干貝等煨成色白而濃香的湯。家常做法可不需要這么多材料,熬點奶白色的魚骨湯即可。

2.新鮮的黃河鯉魚處理干凈,改一下刀,加入食用鹽、黃酒抹勻,先放一邊腌制入味。

3.冬菇、冬筍分別處理干凈,改刀切片。火腿切片,取適量蝦米待用。

4.菠菜洗凈切段。豆腐切片或者條。粉絲泡軟改刀。胡蘿卜去皮洗凈切絲,分別裝盤備用。

5.紫銅火鍋洗凈,倒入熬好的濃白魚骨湯或者奶湯,放入蔥姜段,燒開,調入鹽、黃酒、魚塊,文火慢煮。

6.將火腿、蝦米、冬菇、冬筍先放入銅火鍋中,煮熟之後下入少許香菜和胡椒粉。

7.調一個開胃的姜醋汁:姜泥、鹽少許、香醋適量,鮮醬油少許、香油少許攪勻,搭配紫銅火鍋蘸著吃。

8.前面放的食材吃的差不多了,再將備好的粉絲、豆腐、蘿卜絲、菠菜放入銅火鍋中一起煮,最後可以連湯帶水一起吃。營養鮮美又大補。

帶把肘子

據說明代廚師李青山製作這道菜的初衷只是為了諷刺當時的州官,殊不知這道菜傳到現在成了老陝人各檔次筵席上的必備菜品。肘子紅亮耙軟、香而不膩,深受老百姓喜愛。

1.買一個帶著腳爪的肘子,處理干凈,用刀背從中間把骨頭打斷。

2.起鍋燒水,下入肘子,去腥,煮至斷生,沒有多餘血色為度,撈出弄掉多餘的水分。

3.抹上適量紅醬油(復制醬油),塗抹均勻。放入蒸碗或者蒸盆,放入少許八角、桂皮,均勻的撒上食鹽,蓋上干凈的薄紗布,。

4.再調一個醬汁,加入姜蔥汁、碾碎的紅腐乳汁、稀釋的甜面醬、白醬油攪拌均勻,均勻的塗抹在蓋在肘子的紗布上。

5.放入蒸籠大火上汽,中火蒸4個小時,出鍋揀去料渣,蒸出來耙而不爛,外形美觀。

6.上桌的時候配上蒸過或者稀釋的甜面醬,加大蔥段。吃的時候大蔥蘸醬就著肘子吃。

蓮菜炒肉

這道菜做法家常,但選材是關鍵,做這道菜一定要選陝西本地的九孔蓮藕,蓮菜肉質細嫩,炒出來不會變黑,吃著脆爽可口,不會像南方的蓮藕吃著發柴發干。好的食材只需要簡單的烹飪即可成為美味,這道菜就可以作為家常菜中最好的佐證。

1.取適量木耳泡水,擇洗干凈。九孔蓮藕去皮沖洗干凈,切成豎著切成薄片,泡一下水。

2.撈出控水,下入熱水鍋里焯一下水。撈出沖涼。

3.裡脊肉切薄片,放入清水中浸泡片刻,洗出血水,再捏干水分。

4.肉放入盆中,加入適量料酒、蛋清、鹽、醬油上色去腥,充分攪打均勻,加入少許水澱粉再次攪勻,最後加入少許色拉油拌勻待用。

5.蔥切馬蹄蔥,姜切指甲片,適量青紅椒切菱形片。

6.起鍋燒油,下入色拉油,下入碼好的肉片,炒散炒熟,下入蔥姜炒香,下入蓮菜,青紅椒片,木耳。

7.調味:加入少許鹽、味精、少許白糖、香醋,炒勻,勾芡,收汁,起鍋裝盤。

辣子炒雞蛋

一款不用肉做的一道特別家常又特別受陝西人喜歡的一道帶有陝西特色的菜品。成菜色彩艷麗、咸鮮帶辣,做法特別簡單快手。嘗過之後你一定會愛上它。
1.尖椒洗凈,切成圈,雞蛋打散攪成蛋液。
2.起鍋燒油,倒入雞蛋液炒至凝固,放入青紅尖椒一起翻炒均勻。調入鹽、醬油焯熟,裝入大盤中,盤子邊沿可以配上荷葉餅一起上桌。
3.荷葉餅的做法是將發面團,分成劑子,逐一分次擀成舌頭,折疊起來,用面梳子壓出花紋,做成荷葉的形狀,上籠蒸15分鍾即可出鍋備用。這個荷葉餅可以夾很多菜,所以可以一次性的多蒸一些。

燒三鮮

燒菜在陝西菜中很常見,陝西人也擅長做燒菜,燒三鮮這道菜菜品豐富,選材廣泛,既可以用魷魚、海參、魚肚等做成海鮮式三鮮,也可以用豬皮、燒肉、丸子等做成家常味三鮮。既可以做成燒菜也可以做成燴菜,既可以端上大宴,也可以放到流水席。味道適口,口感豐富,很符合廣大「觀眾」的口味。

1.准備一塊五花肉,處理干凈,放入鍋中,加入蔥姜、料酒去腥、煮熟,撈出,抹上蜂蜜和少許白醋,放入六成油溫中燒至起虎皮,撈出,切成均勻的片備用。

2.適量裡脊肉處理干凈,剁成肉末,加入馬蹄碎,蔥薑汁、鹽、十三香、香油、適量水澱粉,攪打均勻。團成丸子下入五成熱的油鍋中,炸至金黃、外酥里嫩,撈出瀝油待用。

3.准備適量腐竹泡水,切段。青菜洗凈切段。花菇處理干凈,改刀備用。

4.准備適量響皮,水發魚肚、魚丸處理好待用。

5.起鍋下入混合油,下入蔥姜爆香,下入熬好的肉湯,大火燒開,下入腐竹、響皮、魚肚、魚丸、丸子、燒肉片等按照不同成熟的時間下入到鍋里,燒熟,調入鹽、胡椒粉、雞汁、醬油、炒勻,勾入薄芡,收一下湯汁,撒蔥花、香菜即可出鍋裝盆。

海參烀肘子

這道菜最適合冬季食用,在用料和選材上極為講究,採用的烹飪手法是陝菜里特有的「烀」,不管是做法還是味道都是獨樹一幟,別具一格,干貨泡發適宜,二者搭配的恰到好處。突顯傳統風味。

1.豬蹄子處理干凈,入鍋焯水,煮至八九成熟,撈出,瀝干水分。

2.抹上蜂蜜和香醋,投入六成油鍋中炸至表皮變色變深,撈出冷卻,改刀去骨。

3.皮朝下放入蒸碗,加入長蔥段和薑片、八角、香葉、肉湯、鹽、黃酒、醬油,放入蒸籠蒸一小時,揀去姜蔥等香料。翻扣在碗中。

4.起鍋燒豬油,蔥姜熗鍋,鍋里倒入蒸出來的肉湯,再加入其他肉湯,燒開,加入鹽、黃酒、醬油燒開,下入漲發好並處理過的海參,用中小火燒入味,調入雞精、味精等基礎調味品,再用水澱粉勾流水芡,淋入明油,燒汁略稠,淋在豬蹄上即可成菜。

商芝肉

漢初名士「商山四皓」採用秦嶺山珍商芝草烹制的一道蒸碗菜, 此菜因漢高祖劉邦品嘗後,逐漸被世人知曉,從此成為美味佳餚,聞名天下。

吃著肥而不膩,肉裡面融入了商芝草的香氣和葯氣,與其他扣肉、燒肉等相似菜品,做法相近。但又獨具風味。

1.處理干凈的五花肉,放入鍋中煮至六七成熟撈出,肉皮上抹上蜂蜜和香醋。

2.鍋裡面下入適量的豬油或者混合油,燒熟,放入五花肉,皮朝下炸至金黃撈出,放入肉湯中泡軟泡。切成均勻的片,擺入蒸碗中。

3.商芝草處理干凈,放入沸水鍋中煮軟撈出,去雜質,再次淘洗干凈,切成小段。

4.起鍋,下入少許豬油,下入商芝草,調入鹽、醬油翻炒均勻,出鍋蓋在肉片上。

5.調一個碗汁,碗中加入適量雞湯,醬油、鹽、黃酒攪勻,倒在蒸碗內,上面再放上蔥段、薑片、八角,放入蒸籠,先用大火蒸半小時左右,再用中小火蒸一小時。打2個雞蛋,製成蛋皮,切菱形片備用。

6.蒸好後揀去姜蔥和八角。

7.起鍋下入雞湯少許,倒入蒸肉的湯汁,燒開,下入蔥姜、雞精、味精,下入菱形片的雞蛋皮, 淋入少許芝麻香油,燒至濃稠,澆到扣在盤子里的商芝肉上面,美味即成。小席大宴均可上此菜。

葫蘆雞

西安最具代表性的菜品當屬這道長安首味葫蘆雞,做法考究,製作精良,形似葫蘆,吃著外酥里嫩,味道進入的恰到好處, 製作葫蘆雞的原材料選用前三爻村優質的「倭倭雞」。非常值得大家品嘗。

1. 將雞殺好,去毛,去內臟、頭、腳、爪,洗凈血水,用潔凈繩子將雞捆成"葫蘆"形狀。

2. 將水燒開,放入雞煮20-30分鍾,取出盛入蒸盆,注入肉湯(淹沒雞身),加上鹽、醬油、黃酒、香料(先用布袋裝好,扎緊口)和蔥結、薑片,上籠用大火蒸透取出。

3. 然後將菜籽油燒到八成熱,放入整雞油炸,炸時要用手勺輕輕翻動,待雞呈金黃色,撈出瀝去油,裝盤,另跟椒鹽1小蝶即成。

溫拌腰絲

這道溫拌腰絲據說是由仿唐宮廷菜「羊肚花絲」演變而來,採用了陝菜獨特的烹調手法,也可以將腰絲改成腰花,或者腰片均可。這道菜的腰絲鮮嫩開胃,完全吃不到腰子的腥膻味,花椒和芝麻的香氣全部融入到了菜品里,吃著滿嘴留香,讓人回味無窮,食慾大開。

1.新鮮的腰子中間剖開,去除腰臊,切成細絲,放入清水中泡去多餘的血水。

2.青筍去皮,洗凈切絲待用。

3.調一個碗汁:加入鹽、醬油、料酒、香醋,胡椒粉,攪拌均勻備用。

4.起鍋加入清水,下入腰絲,大火燒開,用筷子迅速地攪散,腰絲變白即可撈出,不能焯的過老,斷生即可。

5.另起鍋燒水,下入青筍絲、粉絲焯水,撈出裝盆,或者放盤底,再將腰絲放在上面。淋入調好的料汁,上面放上蔥薑末。

6.起鍋燒芝麻香油,放入花椒炸香,撈出,熱油潑在蔥姜上激香,用盤子蓋嚴實,停留2分鍾,讓香味充分地融入菜中,時間到打開,充分攪拌均勻即可。

陝北肘子

在陝北農村流水席上近些年常見的一道白鹵肘子沾蒜汁,你知道這道陝北肘子是怎麼做出來嗎?其實方法很簡單。

材料:豬肘子、 紅辣椒、鹽、味精、蔥花、大料、蒜末、料酒、香油。
1. 豬肘子帶皮洗凈,去骨放入鍋中,倒入清水燒沸,加大料、料酒、鹽、味精、鹵煮至肉熟,撈出豬肘子切片,或者剁塊,裝入盤中,紅辣椒去蒂去籽,洗凈,切圈,焯燙後撈出,瀝水。
2. 紅辣椒圈、蒜汁、蔥花放入豬肘子盤中拌勻,淋入香油即可。也可以單獨備一個料碗調成蘸水。

紫陽蒸盆子

在陝西有句俗語:「五百年的紫陽城,一千年的蒸盆子。」看似像燴菜實則是一道蒸菜,看似做法簡單,實則做法精妙。在陝南很多地區過年過節等重要日子的時候,這道菜是重頭戲,也是一款壓軸菜。湯清味美,肉質細嫩,營養豐富,口味醇香,一款老少皆宜的絕妙佳餚。

1.一年以上的母雞,處理干凈,保持完整,內部均勻的抹上鹽。豬前蹄處理干凈,剁成圈。再進行焯水,撈出用鹽、胡椒、料酒、蔥薑汁腌製片刻(也可以焯水後腌制再入鍋炸制)。

2.蓮藕選用沒有破損的,去皮洗凈,切滾刀塊。胡蘿卜洗凈切厚片或者滾刀塊。蒜苗切段。也可以加入自己喜歡的食材。

3.准備一個干凈的盆子,藕塊墊底,放入蒸雞,頭朝上露出來,豬蹄圈圍著雞擺放,倒入清水,放入八角、桂皮、香葉等幾種常見的香料,放入蒸籠,隔水蒸制,大火上汽蒸一個小時左右,轉文火蒸4個小時以上。

4.在蒸的過程中,做蛋餃,取適量肉餡,加入鹽、五香粉、蔥薑末、香油、醬油拌勻。

5碗中打入適量雞蛋,攪打均勻,准備一個干凈的勺子,放到火上燒熱,用油滑透。舀一小勺蛋液倒入煎蛋勺,煎成七分熟的蛋皮,放入肉餡,用筷子對折起來再夾緊實,蛋餃即成,。

6.按照成熟的不同程度再將胡蘿卜等素食材放入蒸盆子里,調入基本味,再蒸半小時蒸熟,最後上面擺放蛋餃,蒜苗,焯過水的木耳,美味的蒸盆子就做好了。

糟肉

關中流水席上的八大碗之一,這道菜跟川菜里的甜燒白相仿,甜燒白又名夾沙肉,而陝菜里的這道糟肉是直接放入冰糖和大棗,加入了醪糟,蒸出來聞著酒香四溢,吃著甜而不膩,入口即化,大棗也吸收了肉的香氣,非常適合這個季節食用,而且這道菜非常適合秋冬季節食用,年節要是來上這么一道菜,家裡老少通吃。,

1.取一塊四四方方的五花肉,處理干凈,放入鍋中煮至六成熟,撈出瀝干水分。

2.將肉塊抹上蜂蜜和少許醋,下入六成油溫的鍋里,炸至表皮金黃撈出控油。

3.炸好的肉兩面改上十字花刀,不要切斷,取一蒸碗,肉皮朝下放入碗內。

4.肉上面放上適量冰糖或者白糖,放上干醪糟適量,再鋪上處理干凈的大紅棗,放入蒸籠,大火上汽,小火蒸2個多小時,蒸制耙軟入味,爛而不散,出鍋扣在盤子里。

5.將湯汁潷到鍋里,收汁濃稠,加入少許香油,攪勻出鍋均勻的淋在糟肉上面,周圍可以擺上蜜汁黃桃相配。

鐵鍋燉羊肉

陝北人吃羊肉很少有復雜的吃法,榆林的吃法更是粗獷、豪放,這些年流行的一種燉羊肉吃法,在做法上更為簡便,但味道確是極好。吃這道鐵鍋燉羊肉,可以一群人圍著鍋一起吃,吃完還可以搭配自己心儀的食材放入羊湯里進行燙煮,這種類似火鍋又不是火鍋的吃法,讓食客們感到一種自如隨意又酣暢過癮的 美食 享受。
材料:榆林本地羊肉、秦川干紅線椒、大紅袍花椒、地椒草也就是地椒葉、生薑、陝北紅蔥、大鹽、清澈的泉水。
1.羊肉提前處理干凈,剁塊,放入涼水裡浸泡一個小時以上去血水。
2.生薑洗凈切大片。陝北紅蔥去皮改刀切段,一部分切成蔥花。花椒和地椒可以提前裝入料盒。
3.起鍋倒入羊肉,這里的鍋有大生鐵鍋最好(柴鍋),加入清澈的泉水,水的量稍微沒過肉即可,加入生薑片,紅蔥段、也可以加一把干芫荽,加入干紅線椒、乾花椒、地椒葉,大火燒開,撇凈浮沫。
4.加入一把子大鹽,鹽味要一次性給足,蓋上鍋蓋,轉中小火燉1小時左右,燉至肉熟可脫骨,湯汁半干,充分地吸進羊肉里。撒上切好的紅蔥花,即可開吃。

菠菜燴豆腐

「清香白玉板,紅嘴綠鸚哥。」一道被康熙皇帝好評的榆林名菜。陝西的榆林豆腐選用的是駝城的普惠泉水,由這水滋養的姑娘面若桃花,所以又把普惠泉的水叫做桃花水。普通的豆子加上這甘甜的泉水,點上煮豆腐的原漿,做出來的豆腐白嫩、爽滑、潤口。

這道看似特別家常的家常菜卻是榆林人特別鍾愛的一款 美食 ,也是榆林人待客必備的招牌菜之一。吃多了大油大肉的葷菜,不妨做一下這款營養清淡的菠菜燴豆腐。

材料:榆林豆腐、嫩菠菜、土豆、紅蔥、鹽、味精、姜蔥蒜、干辣椒、花椒。
1.豆腐切成厚片或者塊,土豆去皮切成厚片或者粗條,菠菜清洗干凈中間切一刀,紅彤彤的嫩菠菜根得留著。陝北特有的紅蔥改刀切馬蹄蔥,紅蔥辛辣味比較重,炒素菜特別香。干辣椒切節,姜切指甲片,蒜切片。
2.嫩菠菜放入開水鍋里焯一下水,焯好再過一下涼水,焯水可以有效地去除草酸,焯水的時候可以加點食鹽。
3.起鍋下入豬油,或者混合油,燒熱,下入姜蔥蒜、干辣椒花椒爆香,下入土豆炒勻,加入適量的清水,燉幾分鍾,將土豆燒熟燒透,大塊的土豆炒出來比較沙比較綿糯。
4.把土豆燒熟,盛出。再將豆腐塊放進去燉煮,在燉豆腐的過程中,用一個趁手的工具將土豆碾碎或者搗爛。
5.豆腐燉熟,下入菠菜段,下入搗碎的土豆,調入少許的鹽、少許味精,輕輕地翻炒均勻,略稍濃稠,即可出鍋裝盤。

排骨燉洋芋丸子

陝北人大多喜歡大塊吃肉,所以做肉多數以粗放的烹飪手法為主,但有時候對肉的不經意會轉向對配菜的講究,正所謂大氣委婉、粗中有細。這道菜的洋芋丸子與排骨堪稱絕配,丸子充分吸收了排骨的油份和味道,即可以吃出丸子的勁道,又可以吃出肉的香味,這丸子吃著特別帶勁。

1.蒸洋芋擦擦:土豆去皮洗凈,用擦子擦成絲,在撒上適量麵粉攪拌均勻,放入蒸籠大火蒸熟,大約蒸10分鍾左右。
2.炒排骨:在蒸的過程中我們再處理一下排骨,剁好的排骨最好提前先用冷水浸泡片刻。起鍋燒油,下入蒜片、蔥段、薑片、干辣椒節、花椒、八角、桂皮、香葉、草果、白扣等燉肉香料、炒出香味,下入排骨翻炒變色,出香後下入醬油上色,調入基本味,鹽、味精、茴香粉、生薑粉、炒至入味,倒入適量清水,大火燒開,改小火慢燉,蓋上鍋蓋大約燉半小時以上。
3.團洋芋丸子:洋芋擦擦蒸熟,放涼,用手團成像肉丸子大小的洋芋丸子,再裹上一層麵粉,防止丸子鬆散,再放入蒸籠中大火蒸5分鍾即可出鍋。
4.排骨燉熟之後,把蒸好的洋芋丸子倒入鍋中,燒至丸子吸足湯汁、充分入味,最後調入味精或者雞精、蒜末、蔥花、收汁濃稠,翻拌均勻即可出鍋,點綴香菜即可上桌。

肉勾雞

陝西北方名城榆林有一道農家土菜,應該說是老百姓家裡經常吃的一道菜,這道菜主要是豬肉、雞肉和土豆一塊燒的菜,做這道菜要選用豬五花肉、用五花肉煸出的油脂來煸香雞肉,連一起放入的洋芋都能吃出肉香,這種豬肉和雞肉一起燒出來的菜在口感和味道上融合的恰到好處。

1.切配食材:處理干凈的豬五花肉切塊,處理干凈的雞或者雞腿也剁成塊,去皮洗凈的土豆切成和五花肉相等地塊。切好的肉可以在冷水裡浸泡一會兒,再撈出來炒制。

2.點火坐鍋,下入適量豬油和菜籽油,再下入五花肉煸炒出多餘的油脂,下入紅蔥段、生薑塊、干辣椒、八角、桂皮、香葉等燉肉的香料一塊煸炒出香味,接著下入雞肉繼續翻炒出香,調入鹽、生薑粉、茴香粉,調入老抽醬油給肉上色,倒入熱水大火燒開,水要沒過肉的三分之一二。蓋上蓋子調中小火燒20分鍾。
3.時間到之後開蓋,撿去料渣,下入洋芋塊,蓋上蓋子繼續燒15分鍾,調大火收濃湯汁,即可出鍋裝盤,撒上香菜點綴。

老榆林炸豆奶

桃花泉水滿地淌、豆腐白嫩味道香, 在榆林,豆腐做得好,自然做豆漿也不會差,這道菜就會用到榆林優質的豆漿和本地甘甜的桃花水。你品嘗過這道陝西名菜嗎?如果沒吃過可以動手給自己家裡人做一做嘗嘗鮮,如果你來陝西榆林 旅遊 的話,別忘了品嘗一下這道香甜軟糯、外酥里嫩的老榆林名菜。

1.盆中加入適量綠豆芡粉,加入適量桃花水,沖開綠豆芡粉,加入牛奶,加入新鮮的豆漿,打上2個雞蛋,放入幾勺白糖,用筷子順時針攪和均勻。
2.點火起鍋,加入桃花水,也可以用礦泉水或者家用沖凈水代替,水燒開之後,倒入備好的漿汁,順著一個方向攪動,邊攪邊倒入,千萬不能一次性倒進去,攪至黏稠,舀一勺倒出來拉線不斷即可。
3.熬好的黏稠漿汁倒入平盤中冷卻凝固,接著改刀切成粗條,均勻的裹上麵粉。
4.油鍋燒熱,燒至七八成熱,下入裹好麵粉的豆奶條,炸至表皮金黃,即可出鍋裝盤。吃的時候撒上白糖或者配上白糖蘸碟上桌即可。


麻湯飯

以前陝北人的食用油都是自家的麻子自製提煉出,留有油渣在鍋底,節約的陝北人便在其中加以各種食用調料和腌制的酸白菜,熬成粥,和由高粱,錢錢,小米,豇豆等雜糧熬制的稀飯混在一塊再煮十到十五分鍾便成陝北人至愛的麻湯飯!如今作為特色 養生 菜端上了席面。

材料:土豆、炒熟的花生米一大把、各種豆類(煮熟面面的那種)適量、小米一大勺、小蔥一小把、鹽適量。

1. 豆子提前浸泡一夜,熟花生米去皮打成粗一些的粉,土豆切大塊。

2. 花生沫和泡好的豆子一起入鍋,加足量的水大火煮開轉小火煮四十分鍾。

3. 鍋里加入土豆塊和適量小米,小火煮至土豆沙軟,豆類面面的,就可以關火了,然後加適量腌制好的蔥花蓋蓋悶十分鍾就可以開吃了。


面辣子

陝西人愛吃面,愛吃油潑辣子,油潑面就是最好的體現,陝西關中人幾乎頓頓離不開這2樣食材,渭南人將麵粉和辣子面油一潑直接與調料混合,上鍋蒸成麵糊糊,這道菜不是單獨享用,必須搭配上熱騰騰的饃饃,饃饃掰成塊,蘸著面辣子一起吃,別是一番風味。

材料:麵粉、干木耳、娃娃菜、大蔥、大蒜、開水、鹽、五香粉、雞精、油潑辣子適量。

1、木耳泡發後切小塊,娃娃菜切碎,蔥切碎,蒜切片,大蔥用少量熱油澆一下備用。

2、麵粉倒入盆中,少量多次加入開水,攪拌,將面用開水燙成糊糊,攪拌至無顆粒狀。

3、攪拌好的麵糊中加入所有配菜,攪拌勻,調入鹽、五香粉、雞精攪拌勻。

4、最後加入適量油潑辣子,攪拌均勻。放入鍋中蒸, 蒸熟後就可以出鍋,舀到碗里,泡饃吃。


老陝菜

這款冷盤特別的大眾,在陝西很多地方也叫素拼,在這道菜的基礎上演化出冷盤的2大拼盤,素拼和葷拼,蓮藕和花生是必備食材。陝西餐館必點冷盤之一。

材料:炸花生米、蓮藕、菠菜、鹽、生抽醬油、辣椒油各適量。

1. 蓮藕去皮洗凈,切薄片;菠菜洗凈切段。

2. 蓮藕、菠菜分別焯熟,撈出,與炸花生米一起裝盤。

3. 取一個大碗,放入鹽、生抽醬油、醋、辣椒油拌勻,淋在盤中即可。


老碗魚

這道菜屬於陝菜川做,烹調手法更接近川菜版本的水煮魚,特點在於老碗二字,陝西人往往盆碗難分開,碗的分量有大有小,老碗菜也是陝西特色之一,從碗的大小就能看出陝西人的豪爽大氣。

1.草魚處理干凈,改刀,切成片或切成塊,加入鹽、蔥姜水、料酒腌漬片刻。

2.魚肉裡面加入全蛋糊攪勻,上漿上糊。

3.油鍋燒至五成,下入魚肉炸至金黃撈出瀝油。

4.鍋留底油,下入蔥姜蒜、豆瓣醬、火鍋料炒香炒出紅油,摻入鮮湯,燒開打渣,下入豆芽等素菜煮斷生撈出裝盆,下入炸好的魚塊,調入鹽少許、醬油、味精、胡椒粉煮入味,連湯倒入盆中。

5.起鍋燒油,下入花椒油、香油,下入干辣椒、花椒熗香,淋在魚肉上即可。

陝西菜不止於此,也不限於此,譬如上「花打四門」的金邊白菜,色澤紅亮的紅油花肚,食材豐富的拼三鮮、象徵發財的金錢發菜,滋味醇厚的生煨魷魚絲等等。

陝菜的一些做法就先介紹到這里了,大家覺得怎麼樣,有不同看法和做法的朋友朋友請在下方留言,咱們互相交流一下,你心目中的陝菜是哪些呢?你覺得你的家鄉都有哪些好吃的名菜呢,歡迎朋友們下方留言,覺得還不錯的話,轉發、分享,點一點關注,這里會不定期分享 美食 ,這里總有一款讓你意想不到的美味。

Ⅱ 陝西特色熱菜

陝西特色熱菜

陝西特色熱菜,眾所周知,陝西人主食是吃麵食的,但也有不少美味特色家常菜餚。其實陝菜的歷史非常久遠,也是中國最古老的菜系之一,對其他菜系多少都有一些影響。以下是關於陝西特色熱菜內容分享。

陝西特色熱菜1

一:葫蘆雞

說到陝西名菜,葫蘆雞當居榜首,憑著皮酥肉嫩、香爛味醇的特點號稱「長安第一味」。葫蘆雞的製作要經過清煮、籠蒸、油炸三道工序,每一道工序對技法要求都很高。另外,葫蘆雞對選材也是非常講究的,傳統的葫蘆雞是用西安城南三爻村的「倭倭雞」,不過現在正宗的倭倭雞很少了,都是用的三黃仔雞代替了。

二:奶湯鍋子魚

奶湯鍋子魚是陝西西安的特色名菜,也是一道歷史悠久的古菜,是從唐朝傳下來的名菜,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這道菜是用黃河鯉魚為主料,先煎後煮,煮好後裝在大的銅鍋里,上桌後下面點上酒精邊吃邊煮,魚湯呈奶白色,喝起來非常鮮美,魚肉也很嫩。

三:溫拌腰絲

溫拌腰絲也是一道很有歷史的名菜,是由唐代的羊皮花絲演變而來的。這道菜的食材看起來很簡單,主料就是豬腰和粉絲,但是製作起來卻非常考驗廚師的技術,特別是刀工上的`要求很高,需要把豬腰去膜然後切成細絲,然後用溫拌的技法製作而成,吃起來脆嫩爽口,聞起來香味撲鼻。

四:糟肉

糟肉是陝西的十大代表菜之一,看起來和粉蒸肉有點像,但是製作起來卻要復雜多了。做糟肉最重要的就是製作糟鹵,一鍋好的糟鹵決定了糟肉的口味。因為裡面加了醪糟,聞起來有一種濃烈的香味,吃起來甜香軟糯、入口即化、肥而不膩。

五:釀金錢發菜

發菜是一種野生植物,又叫龍須菜,因為顏色黑,細長像絲發,所以取名叫發菜。加上發菜和發財同音,所以廚師就把發菜釀製成金錢的形狀,寓意發財致富,所以這道菜很受歡迎。

陝西特色熱菜2

1:海參烀蹄子

烀是一種烹飪方法,是把食材放在鍋里,加上水,蓋上蓋子,加熱使其變熟。海參烀蹄子是把豬蹄先煮後炸,再和海參等香料一起在鍋里烀制而成。吃起來海參軟嫩,豬蹄紅亮黏爛,湯汁更是鮮美香醇。

2:紫陽蒸盆子

紫陽蒸盆子創始於漢劉邦時期,是陝西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是選用土雞、豬蹄、紅白蘿卜、香菇、木耳等多種乾菜為主料,加上桂皮、花椒、干辣椒、草果等調料,用盆裝起來,蒸制而成。這道菜真正吃過的人不多,而且很多小的飯店裡也吃不到,因為這道菜製作起來很耗時。

4:帶把肘子

帶把肘子是陝西的傳統名菜,製作起來比較復雜,需要先煮至七成熟,然後再上籠蒸三個小時,吃的時候再配上蔥段和甜面醬等。帶把肘子具有色、香、味、形四大特點,吃起來不膻不膩、饃筋光棉,其名氣比東坡肘子還大。

5:燒三鮮

燒三鮮是一道陝西的家常菜,家家戶戶都會做,這道菜的食材和做法不是固定的,可以用海鮮,比如海參、魷魚、魚肚等,也可以用豬皮、燒肉、丸子等,可以燒可以燴。這道菜雖然說沒有什麼太大特色,但是在陝西卻是非常有名氣的,男女老少都愛吃。

6:煨魷魚絲

煨魷魚絲是西安飯庄的招牌菜,好吃是好吃,做起來也是很復雜的。需要把魷魚切絲,先煮至微卷,然後撈出來腌制,再炒,最後再用小火煨制而成。吃起來魷魚有嚼勁,味道咸鮮,很是美味。

陝西特色熱菜3

一、帶把肘子

帶把肘子算是陝菜的靈魂,幾乎在各大宴席中都會出現,算是一道接地氣的「壓軸菜」,也是陝西人最為喜愛的一道名菜。選用豬的前腿做成的菜,做工考究,文火燒蒸,色呈棗紅,形如蒲團,肥而不膩,瘦而不柴,是老少皆宜的美味。

二、葫蘆雞

葫蘆雞起源於盛唐,距今也有千年歷史,由於烹飪出的雞相似葫蘆,所以取名叫作「葫蘆雞」,葫蘆雞的製作需要清煮、籠蒸、炸制,做好的成品色澤金黃、入口酥爛,就連骨頭都有一股透骨香味,由於美味好吃,它也被稱為「長安第一味」。

三、海參龍蹄子

2018年海參豬蹄子被評為陝西十大名菜,這道菜最早屬於官府菜,海參綿潤,豬蹄紅亮黏爛,湯汁濃醇。這是一種烹調方法,指食物放在鍋里,加少量的水,蓋緊鍋蓋,半蒸半煮,加熱使其變熟。

四、糟肉

糟肉看起來和扣肉差不多,但是風味上卻完全不同,它的外觀玲瓏如水晶,色澤棕紅,油潤光亮,馨香誘人,吃起來肥而不膩,由於在蒸制的時候加入了紅棗和醪糟,所以吃起來有種香甜味道,還帶有一絲酒香味。

五、釀金錢發菜

釀金錢發菜起源於盛唐時期,易於發菜和發財同音,所以在當時舉辦宴席,它總會作為第一道壓軸菜,寓意生意興隆,財源廣進。釀金錢發菜形似古金錢銅幣,吃到口中軟滑爽口,奇香撲鼻,歷來一直受到人們的喜歡。

六、紫陽蒸盆子

紫陽蒸盆子是陝西紫陽縣的傳統美味,也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代表,它是選用土雞、豬蹄、蓮菜、紅白蘿卜、黃花、木耳等十幾種食材,加上各種秘制香料、調料,經過大火蒸制8個小時以上製作而成,湯醇肉香,色香味俱佳,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美味。

七、溫拌腰絲

溫拌腰絲和溫拌腰花做法一致,只是形狀上有區別,「溫拌」的手法是陝菜的獨特手法,它改變了拌菜必「涼」的成規,用這種方式作出來的腰絲,沒有絲毫的腥臊味道,入口脆爽,鮮香爽口,是下酒必備的小菜。

Ⅲ 陝西人喜歡吃些什麼家常菜

冷盤:涼拌牛肉、涼拌豬耳朵、涼拌肚絲、涼拌口條、涼拌皮凍、涼拌涼粉、蓮菜、花生米、皮蛋、涼拌粉條豆芽、拍黃瓜等。

熱菜:雞、蒜薹炒肉、蓮菜炒肉、香菇青菜、八寶甜飯、冰糖肘子、粉蒸肉與荷葉餅、四喜丸子、紅燒帶魚、三鮮丸子湯、虎皮豆腐、拔絲紅薯或山葯、酸辣肚絲湯等。

Ⅳ 陝西人喜歡吃什麼 陝西人喜歡吃什麼菜呢

1、葫蘆雞:葫蘆雞相傳出於唐宗時禮部尚書韋陟的家廚。選用當年生嫩母雞一隻,經初加工後炸而成,成菜型似葫蘆,故名。葫蘆雞的製作分清煮、蒸籠、油炸三道工序,最為人稱贊的是筷觸即離,食之極為香醇可口。色澤金紅,皮酥肉嫩,香爛味醇,筷到骨脫。含有豐富蛋白質和人體所需的飽和脂肪酸。1998年,西安飯庄製作的葫蘆雞在全國首屆飲食優質產品評選會上被授於「金鼎獎」。

2、雞米海參:雞米海參,是陝西的漢族風味菜餚。(以海參)白燒成菜後芡汁:以(海參)糊芡、以(雞米)緊汁芡,風味特點:造形美觀,色味具佳,軟嫩滑柔,鮮味濃厚。海參軟糯,口味濃香,色澤紅亮,營養豐富。屬於熱菜,多作為高級宴席的頭菜。褐色海參綴以潔白的雞米和紅色的火腿米,如紅梅傲雪,有補腎益精,養血潤燥的功能。雞米海參鮮香誘人,口感清爽,海參軟糯、清香、滑嫩不膩,讓人垂涎。

3、枸杞燉銀耳:枸杞、銀耳都是祖國醫學寶庫中久負盛名的良葯和席上珍品,枸杞燉銀耳是由枸杞、銀耳兩味名貴中葯燉制而成,是富有陝西風味的漢族名菜。據傳,輔佐劉邦興漢滅楚的三傑之一張良,在隱居期間,常以銀耳清燉為食,寓意清白。隋末唐初,房玄齡和杜如晦協助李世民推翻隋朝統治,統一全國,對唐朝赤膽忠心。人們在雪白的銀耳中加入了色紅似血的枸杞,寓意清白與赤誠共有,這就創出了紅白相間的名羹枸杞燉銀耳。

4、口蘑桃仁汆雙脆:桃仁口蘑汆雙脆,又叫秦味汆雙脆、攛雙丞,是關中地區著名的傳統風味市肆宴席湯菜,也是官府宴席上的高級湯菜之一。桃仁口蘑汆雙脆成菜後形似朵朵梅花,紅白相間、脆嫩鮮香。含有豐富的,多種維生素及礦物質。陝西風味菜餚「汆雙脆」與眾不同,採取的是滾水清汆的方法。氽雙脆來源於盛唐,名叫「攛(叫cuan)雙丞」,原是影射武則天的尚書左丞周興以及御史中丞來俊臣的。

5、奶湯鍋子魚:奶湯鍋子魚是一道陝西長安歷史悠久的漢族古菜,奶湯咸鮮、味道獨特。此菜盛具為紫銅火鍋,有1300餘年歷史。自唐中宗李顯,大臣拜官,例要獻食天子,名曰:「燒尾宴。取意魚躍龍門,前程遠大。韋巨源官拜尚書令左僕射時,進獻的食單中有乳釀魚。奶湯鍋子魚即由乳釀魚發展演變而來。

Ⅳ 陝西人喜歡吃些什麼家常菜

1、葫蘆雞

葫蘆雞是陝西十大經典名菜,葫蘆雞還是西安傳統名菜之一。從唐代就有這道名菜了。葫蘆雞的是以雞為主料,外形像葫蘆,所以起名叫葫蘆雞。葫蘆雞是選用整隻母雞處理好洗凈後,放入鍋中清水煮半個小時後取出,加入料酒,鹽,醬油,姜,蔥,八角,桂皮,肉湯放入鍋中蒸熟透後,再整隻雞放入油鍋里炸至金黃後撈出控油即可上桌。葫蘆雞的口感:外皮金黃,皮酥肉嫩,軟爛香咸可口,非常好吃。

文章圖片1
葫蘆雞

2、燴三鮮

燴三鮮是陝西風味的名湯菜。燴三鮮是以雞胗,雞肝,肉絲,鮮蝦等食材製作而成的湯菜。燴三鮮是燉煮而成的。燴三鮮這道湯菜在當地的各種宴席上都會有這道菜,非常受到當地人的喜愛。燴三鮮最適合秋冬季節食用了,暖和又好吃。燴三鮮的口感:湯汁味濃,好吃又下飯。

文章圖片2
燴三鮮

3、溫拌腰絲

溫拌腰絲是陝西十大經典名菜之一,也是西安傳統名菜。溫拌腰絲是以豬腰為主料,切開兩半,切去掉皮膜,用清水洗凈,切成細絲,放入沸水裡焯水熟後撈出裝盤,加入食鹽,醬油,料酒拌均勻,在放入小米辣和蔥末,花椒,薑末,淋上熱油。溫拌腰絲的口感:脆嫩香軟可口,麻辣鮮香好吃。

文章圖片3
溫拌腰絲

4、釀金錢發菜

釀金錢發菜是陝西十大經典名菜。是陝西傳統特色名菜,這道菜從唐代就有了。釀金錢發菜選用雞釀子、干發菜、雞蛋,青菜等食材製作而成的。釀金錢發菜的製作工藝比較復雜,外觀非常好看。釀金錢發菜就像銅錢一樣圓形的,採用蒸熟後食用的。釀金錢發菜的口感:咸鮮軟糯好吃。

Ⅵ 在陝西特別出名的8種美食,特色陝西菜譜合集,全部吃過的人很少

秦中自古美如州,這描述的就是陝西。

陝西是華夏文明的起源,作為炎黃子孫的你們有沒有想去陝西遊玩?感受祖先的氣息。

陝西 不僅有著悠久 歷史 ,而且也有許許多多的 美食 。

接下來就讓筆者給你們介紹幾道陝西 美食 ,讓大家也領略一下陝西之味。


1、油潑面

陝西人們大都以麵食為主,這就衍生出了五花八門的用小麥粉做的食物。這當中要說最著名的,就是油潑面了。

油潑面做法特別簡單,它只用事先揉好一個面團,然後切成許多小條扯開下入沸水裡。另外准備一個大碗,在裡面放上鹽,味精,蔥花和辣椒面。等到面條浮起來倒入大碗里,然後用熱油澆在上面。

油潑面十分爽滑勁道,吸溜一下一根面條就能進入口中,而且味道也鮮美十足。

2、肉夾饃

肉夾饃真是 風靡全國 ,還記得小時候和媽媽去上街,都會央求媽媽買一個肉夾饃吃。乖乖,那時候覺得吃肉夾饃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了。

小時候的肉夾饃是好吃,但是我們還是得去陝西本地品嘗一下正宗的陝西肉夾饃。

陝西肉夾饃是將蒸好的面餅中間破開,塞上滿滿剁碎的鹵肉,青椒,再澆上一勺鹵汁。 它看上去色澤金黃,而且吃上去也是十分軟糯,鹵味十足。 而且它還選用酥面餅包肉,這樣咬上去 滿口掉渣,鮮香酥脆。

3、帶把肘子

全國各地都有不同的肘子做法,但是陝西的肘子是帶拔的。帶把肘子可是陝西一道 實打實的硬菜

帶把肘子就是肘子上的一截骨頭不剔除,用甜面醬,醬油和鹽等調味料腌制然後佐以蔥姜蒸制而成的。

帶把肘子吃起來特 別軟糯多汁,鮮咸可口 。而且骨頭裡面的骨髓也富含營養,適合小朋友吃。

4、糟肉

陝西朋友們每逢宴會佳節,就會請上糟肉。糟肉在他們看來是一道家家戶戶都會有的一道 美食 。

糟肉是用炸好的豬五花肉抹上一層酒糟,和大棗一起蒸制而成的。 這是一道功夫菜,得蒸差不多4個小時才能出鍋。

它看上去 色澤紅亮,就像一個紅瑪瑙一樣特別誘人 。吃上去肉 十分軟爛,酒糟香味十足。 這時,紅棗又能起到很好的解膩作用,讓人越吃越想吃。

5、燒三鮮

燒三鮮的就是香菇、冬筍和腐竹。 看上去平平無奇,可是吃起來卻是出奇的好吃。

它的做法是先將油鍋里的本地豆瓣醬炒香, (備註:陝西本地豆瓣醬,因為陝西氣候乾燥,因此當地的豆瓣醬味道更加醇厚) 然後將這三樣食材倒入鍋里炒制,再加入一些澱粉勾芡一下便可出鍋。

這道菜吃起來口感滑嫩可口,味道上也更是 醬香十足,鮮美多汁。 對於 習慣了大魚大肉的城裡人,吃了這么美味的炒素菜,也會覺得十分解膩養胃的。

6、涼皮

涼皮可謂是十分著名。全國的大街小巷都有擺攤的叫賣。

涼皮兒的面坯是用米漿蒸出來的,把蒸出來的麵皮切絲,和豆芽菜,黃瓜絲攪拌,並撒上蒜汁、生抽、麻醬和醋。吃的時候口感也 十分爽滑,口味上酸甜可口。

炎炎夏日,搞上一碗涼皮,那感覺不要太清爽哦。

7、油饃饃

油饃饃誒,好吃的油饃饃誒。走在西安城中,隨處都可聽見油饃饃的叫賣聲。

油饃饃是一道傳統的風味小吃,早先是用來祭祀的貢品,現在是受許多人們喜愛的一道小吃。它是用土豆,蕎麥面和糖和在一起炸制而成的。它看上去 色澤金黃誘人,吃起來軟糯香甜,十分可口。

8、香酥八寶鴨

這道菜是用鴨子肚子里薏米、紅棗等八樣 食材先蒸後炸製作而成的 。整個菜品看上去 造型獨特,而且鴨子表皮金黃紅潤的樣子特別誘人。

它吃上去口感特別豐富,外面的 鴨肉香酥可口 ,裡面的的 填料也是十分軟糯鮮香。 這樣一個造型好看,口味又好的八寶鴨也是陝西人們婚宴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

這道菜吃起來口感滑嫩可口,味道上也更是醬香十足,鮮美多汁。對於習慣了大魚大肉的城裡人,吃了這么美味的炒素菜,也是覺得十分解膩養胃的。

陝西 美食 實在太多,比如說羊肉泡饃、水磨絲等等。

筆者希望你們到陝西 旅遊 ,能 踏上黃土高坡,感受陝西人朴實厚重的民風,吃更多當地 美食 。

更多的陝西 美食 等待你們去 探索 和發現。歡迎在評論區下方補充你們認可的陝西名菜。

Ⅶ 陝西人最愛吃的十道菜

陝西人最愛吃的十道菜

陝西人最愛吃的十道菜,食物的種類有很多種,很多時候大家也都願意嘗試自己製作美食,其實生活中很多食物的製作都是很簡單的,可以按照一定的步驟進行,以下分享陝西人最愛吃的十道菜。

陝西人最愛吃的十道菜1

1、葫蘆雞

要問陝西有什麼菜出名,葫蘆雞一定是榜上有名的,葫蘆雞不僅是陝西十大經典名菜之一,也是西安飯庄四大名菜之一,這道菜是以凈嫩母雞為原料,經過清煮、蒸籠、油炸三道工序製作而成的,成菜不僅造型美觀,而且味道也十分香酥可口。

2、奶湯鍋子魚

奶湯鍋子魚是陝西一道歷史十分悠久的傳統名菜,約起源於唐朝,距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了,這道菜是以黃河鯉魚為主料,搭配各種輔料煨制而成的,因煨出湯色澤和牛奶十分相似而得名,味道也十分鮮美。

3、溫拌腰絲

溫拌腰絲是以豬腰子為主要原料製成的一道陝西特色菜,這道菜不僅刀工細致,而且烹飪方法也十分講究,製成後的溫拌腰絲口感脆嫩,十分鮮香爽口,而且還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

4、釀金錢發菜

釀金錢發菜也是陝西人最愛吃的菜之一,這道菜是以雞釀子、干發菜、雞蛋等主要食材為原料製作而成的,成菜造型別致,味道軟綿爽口,而且還有著「發財致富」的寓意,深受人們喜愛。

5、海參烀蹄子

海參烀蹄子是以水發海參和豬蹄為主要原料製作的一道陝西經典名菜,這道菜不僅選料講究,而且做法也十分精細,是冬季的時令佳餚,成菜色澤紅亮,味道咸鮮適口,風味十分獨特。

6、紫陽蒸盆子

紫陽蒸盆子是源自陝西省紫陽縣漢王鎮的一道名菜,其歷史十分悠久,據說起源於漢劉邦時期,這道菜選料講究,食材豐富,成菜色香味俱佳,是當地人除夕團圓飯上的必備的壓軸大菜。

7、帶把肘子

帶把肘子是以豬肘子為主要原料製成的一道陝西地方傳統名菜,這道的菜的做法比較復雜,需要經過多道細致的工序才能做好,做好後的帶把肘子不僅色澤紅亮,而且肉質酥爛,肥而不膩。

8、燒三鮮

燒三鮮是陝西人愛吃的家常菜之一,這道菜的選料十分廣泛,既可以使用魷魚、海參、魚肚等做成海鮮式三鮮,也可以用豬皮、燒肉、丸子等做成家常燒三鮮,雖然沒有很大的特色,但在當地卻是男女老少都愛吃的。

9、煨魷魚絲

煨魷魚絲是陝西菜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道菜,這道菜是以魷魚干、豬後臀尖、雞腿和火腿等食材為原料經小火煨制而成的,味道咸鮮可口,滋味醇厚,而且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

10、陝西燴菜

陝西燴菜也是陝西人非常喜歡的一道菜,是以木耳、胡蘿卜、肉丸、白菜等主要原料製作的,這道菜的食材比較普通,做法也很簡單,成菜湯濃味鮮,非常美味可口。

陝西人最愛吃的十道菜2

陝西十大名菜

1、葫蘆雞

推薦:西安飯庄、郭杜竹間葫蘆雞、老碗

葫蘆雞是陝西西安市漢族傳統名菜,始於唐代。葫蘆雞的製作分清煮、蒸籠、油炸三道工序。製作時先放在清水中漂洗,除凈血污,煮時用麻絲將雞捆好,以保持雞的整形,待鍋內涼水燒沸,投入雞,煮半小時取出,盛-盆內,添肉湯、料酒、精鹽、醬油、蔥、姜、八角、桂皮,入籠蒸透。

油炸時,將菜籽油燒八成熱投入蒸好的整雞,用手勺撥動,至雞是金黃色時,用漏勺撈出,瀝油,隨即盛盤中,上桌時另帶小蝶花椒鹽佐食。 色澤金紅,皮酥肉嫩,香爛味醇,筷到骨脫。

2、燒三鮮

推薦:長安大排檔、大廚小館

燒三鮮是一道很有陝西特色的招牌菜,也是一道適合冬季食用的家常菜。主要原料有:肉丸、魚肚、燒肉、小青菜、花菇等,葷素搭配,入口滑嫩,老少皆宜。

3、紫陽蒸盆子

推薦:蓮花餐飲、香悅樓、鄉野富紳

紫陽蒸盆子是最早發源於陝西省紫陽縣漢王鎮的著名漢族小吃,傳說始創於漢劉邦時期,先是漢江艄工歇腳歡聚時的薈菜,後來發展為除夕團圓飯上的壓軸菜。這道菜原汁原味,湯醇肉香,色香味俱佳。紫陽蒸盆子,用料之糜費,時間之冗長,程序之繁瑣,做工之講究,稍有差遲則口味大逮,非一般地域所能為,它當之不愧地成為最具特色的紫陽傳統大菜。

4、帶把肘子

推薦:美華食府、風雅閣、顏胖烤肉關中私房菜

帶把肘子是一道獨具陝西大荔地方特色的漢族傳統名菜,屬於秦菜系。用豬的前腿做成的菜,做工考究,文火燒蒸,色呈棗紅,形如蒲團,肥而不膩,瘦而不柴,品嚼味長,別有風味。據說在陝西大荔一帶,逢年過節請客如果沒有帶把肘子這一道菜,就不能算全席。

5、海參烀蹄子

推薦:大唐博相府

海參烀蹄子是陝西有名的風味菜餚。選料講究,加上採用陝西獨特烀的烹制方法,就更別具一格,是冬令食補佳餚。海參綿潤,豬蹄紅亮黏爛,湯汁濃醇,咸鮮適口。

6、糟肉

推薦:西安桃李春飯店、大唐博相府

糟肉是陝西傳統風味菜品,又名蒸糟肉、紅棗糟肉,用豬五花肉、大紅棗、醪糟醅等蒸制而成。其外觀玲瓏如水晶,色澤棕紅,油潤光亮,馨香誘人,吃起來肥而不膩,甜香軟糯,入口即化,營養豐富,老幼咸宜。

7、溫拌腰絲

推薦:西安飯庄

溫拌腰絲是由唐代羊皮花絲演變而來,陝西西安著名的漢族小吃。因為用豬腰子和其他輔料、調料、以及溫拌的方法製成而得名。它是一款用低檔料烹製成高檔菜的代表作之一。由於刀工細致,烹調方法考究,製作出的菜餚腰絲脆嫩,姜香、蒜香以及花椒的香味相得益彰,味道濃醇,清爽利口。

8、金錢釀發菜

推薦:西安飯庄

金錢釀發菜是陝西省漢族名菜,源於唐代。相傳,唐代京都長安商戶王元寶嗜愛發菜,每餐必備。後來王元寶成為長安富豪,加之發菜與發財同音,舊時富商大賈舉辦酒宴,多以此道菜作為頭菜,象徵著生意興隆,財源茂盛。

釀金錢發菜形似古金錢銅幣,吃到口中軟滑爽口,奇香撲鼻,歷來一直受到人們的歡迎,國內外來賓來到這里,無不點名要求品嘗;品嘗後,無不嘖嘖連聲、交口稱贊。

9、生煨魷魚絲

推薦:三原老黃家(文藝路)

生煨魷魚絲是陝西菜的代表菜之一,也是西安十大名菜之一。又叫白煨魷魚絲,原是陝西省三原縣著名的漢族風味菜,它是為紀念明代萬曆年間工部尚書溫純而創制的,至今已有五六百年的歷史了。這道菜後來進入古都西安,成為三秦名饌代表作之一,揚名中外。本菜為西安菜系,口感鮮香。

10、奶湯鍋子魚

推薦:西安飯庄

奶湯鍋子魚是一道陝西長安歷史悠久的漢族古菜,奶湯咸鮮、味道獨特。此菜盛具為紫銅火鍋,有1300餘年歷史。自唐中宗李顯,大臣拜官,例要獻食天子,名曰:「燒尾宴。取意魚躍龍門,前程遠大。韋巨源官拜尚書令左僕射時,進獻的食單中有乳釀魚。奶湯鍋子魚即由乳釀魚發展演變而來

陝西人最愛吃的十道菜3

陝西最出名的9道名菜,你吃過幾種?

1、葫蘆雞

葫蘆雞在山西人心中地位只高不低,歷史悠久,唐代就已經有了這道菜的身影。製作葫蘆雞有三道工序,分別是清煮、蒸籠和油炸。先將雞捆好放入開水中煮半個小時撈出,再配上各種調料入蒸籠蒸熟,最後將蒸好的'雞放入油鍋中炸至金黃即可,做好的葫蘆雞皮酥肉嫩,香爛味醇。

2、帶把肘子

帶把肘子是陝西的一道經典名菜,起源於陝西大荔,屬於蒸菜類,以色香味俱全而盛名。這道菜是由豬的前腿製成,經過長時間的燒蒸,讓豬肘子看起來豐滿別致,肘肉吃起來軟爛至極,插上一根筷子,筷子倒下便可將肘肉切開。

3、奶湯鍋子魚

奶湯鍋子魚是陝西著名的宴席風味名餚,擁有著悠久的歷史。這道菜的主要原料為黃河鯉魚,將鯉魚和各種配菜放入紫銅火鍋內,進行長時間的燉煮而成。出鍋後的奶湯鍋子魚最大的特點就是魚湯呈奶白色,吃起來味濃鮮香,非常可口。

4、陝西糟肉

陝西糟肉又稱糟肉,是陝西人請客吃飯的必備菜餚。其原料是豬五花肉、大紅棗和醪糟醅,先將五花肉下鍋煮熟撈出,切成大塊並在肉皮上劃出菱形花紋,在中間加入醪糟原胚,放上蒸籠用小火蒸半個小時即可。出鍋後的陝西糟肉外表色澤棕紅,吃起來甜香軟糯,別看肥肉多,其實吃起來一點都不膩。

5、商芝肉

商芝肉被評為「中國陝西十大經典名菜」,在陝西人和朋友聚餐的餐桌上時常出現。製作方法也極為簡單,先將商芝泡發好,切成小段鋪在切好的豬裡脊肉上,放入蒸籠蒸半個小時左右,蒸好的肉拿出翻在盤中,一份香噴噴的商芝肉就做好了。紅白相間的紅燒肉配上一口商芝菜,韌中帶脆,讓人忍不住嘬筷。

6、燒三鮮

燒三鮮是陝西的特色代表菜,一般只出現在陝西的高檔酒樓。所謂「三鮮」在這里指的是這道菜製作出來的味道極其鮮美。燒三鮮的主料為丸子、油豆腐、響皮、肉片和腐竹。製作燒三鮮最忌諱的就是干,所以一道好的燒三鮮,湯汁非常濃郁,大人小孩都愛吃。

7、溫拌腰絲

溫拌腰絲是陝西著名的傳統特色菜,由唐代「羊皮花絲」演變而來。溫拌腰絲的主要原料是豬腰子,處理豬腰子對於一個廚師的刀功水平極其嚴格,必須要切成薄薄的細絲才最好。做好的腰絲配上蔥姜蒜等多種調料溫拌而成,吃起來清爽利口,溫馨暖齒。

8、海參烀蹄子

海參烀蹄子是陝西有名的風味菜餚,因為這道菜極其滋補養身,所以非常適合在秋冬食用。海參烀蹄子主料為海參和豬蹄,加入蔥姜蒜和各種調料燉煮而成。吃起來肉爛可口,蹄子富含滿滿的膠原蛋白,特別適合愛美的女士吃。

9、生煨魷魚絲

生煨魷魚絲又稱煨魷魚絲,是陝西西安的一道名菜。這道菜重在保持菜的新鮮滋味,並且做法極其耗時耗力,須先將魷魚絲泡發,熱油鍋炒豬肉,加入調料和適量雞湯燒開,砂鍋內放入豬肉和豬肘小火煨至一個小時,再投入泡發好的魷魚絲,煨制半個小時即可。做好的生煨魷魚絲色澤金黃,滋味鮮咸。

Ⅷ 陝西的十道大菜,每道都和帝王將相有關

陝西,八百里關中平原,古稱「天府之國」。秦漢唐之時,人文薈萃,水路雜陳,春鵝秋雛,冬葵溫韭,治珍饈美味於一爐。長安有九街八市,飲食行業相當發達,逐漸形成「秦菜」的體系。

發展到如今,秦菜分為陝北、關中、漢中三大風味。又因 歷史 悠久,所以讓陝西的每道大菜總跟帝王將相脫不了關系。

我因當年讀書時,每年都要在西安轉車。所以,對陝西的大菜還是比較熟悉的。這就將其中的典故逐一道來,以博諸君一笑。

葫蘆雞

葫蘆雞被稱為「長安第一味」,因其形似葫蘆而得名。此菜源於唐代,據說擔任過兵、禮兩部尚書的韋涉出身官僚世家,對飲食極為講究。有一天,他為了想吃到味美酥嫩的全雞,特命家廚用先煮後炸的方法烹制。韋涉嘗後,嫌肉質太老,竟令家丁將廚師重打五十大板致死。第二位廚師便採用先煮、後蒸、再炸的方法,結果酥嫩要求都達到了,然而雞肉脫骨,皮肉鬆脆而不成形,韋涉認為是廚師偷吃了雞肉,又將這位廚師趕走。第三位廚師吸取了前兩位前輩的悲慘教訓,把全雞用麻繩捆起來,先蒸至斷生,再用滾油炸酥,結果成品不但香醇酥嫩,回味悠長,而且形似葫蘆,煞是好看。韋涉非常滿意,將它命名為「葫蘆雞」。後經歷代西安名廚不斷改良,技法日臻完善,成為最具代表性的西安名菜。

商芝肉

商芝肉,出自「商於之地"的商洛。商山盛產商芝(又叫紫芝),當地人稱為拳芽菜,說白了就是蕨菜。白居易的「蕨菜已作小兒拳」、黃山谷的「嫩芽初長小兒拳」,指的都是它。商芝色紫而肥,清香濃郁,滋味鮮美,營養豐富。據說「商山四皓」隱居商山時,常采紫芝而食,百歲仍健在,並做《紫芝歌》以明志。漢高祖劉邦滅秦之後,聽說「四皓」德高望重,智謀過人,特地下詔請他們下山匡扶漢室,卻被他們婉言謝絕。後來,呂後為了鞏固太子的地位,請他們出山。他們在見劉邦時,特地敬獻用紫芝、帶皮豬肉烹制的菜餚。劉邦大喜,特命名為「商芝肉」。後來商芝肉經過不斷的改良,滋味更是不同凡響。

奶湯鍋子魚

奶湯鍋子魚是西安市的傳統名菜,是由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宮廷佳餚乳釀魚演變而來的。唐朝時,牛奶和乳酪隨著胡人傳入中土,並得到漢族的喜愛。唐人韋巨源官拜尚書令左僕射後,向唐中宗李顯皇帝進獻的 「燒尾宴」 中的一款菜,即「乳釀魚」。並有《燒尾宴食單》留傳後世。此菜用鯉魚加牛乳、西鳳酒製成火鍋,湯中略加蔥、姜調味,類似今日我們所吃的砂鍋全魚,只是多了些牛奶用牛奶調味而已。

現代的奶湯鍋子魚已完全不用牛奶調味,改用雞、鴨、骨頭、肘子等好料長時間熬制的色白如乳的高湯來製作,技術上更上一層樓。

枸杞銀耳

枸杞銀耳是陝西省古典名菜,始於漢唐盛世。據傳留侯張良,見劉邦誅殺韓信、彭越等功臣,深悟「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真理,自動辭官隱居。隱居期間,他常以當地所產的銀耳清燉為食,以示「清白」,毫無造反之心。到了隋末唐初,房玄齡、杜如晦協助李世民推翻隋朝統治,統一全國,對唐朝赤膽忠心。他們認為大丈夫絕不能只圖一己之清白,在必要時應為國家拋頭顱灑熱血。因此,他們便在雪白的銀耳中又加入色紅似血的枸杞,以示「清白」與「赤誠」兼具,這道名菜就這樣誕生了!

三皮絲

三皮絲是陝西省的古典名菜,始於唐代,原名「剝豹皮」,後來改稱「三皮絲」,是一道佐酒的佳餚。原來,中唐時代有殿中御史王旭、監察御史李嵩、李全交三人貪贓枉法,作惡多端,當時的京師人民為他們三人起了綽號,分別是黑豹、赤駿豹、白額豹,是為「三豹」。那時長安西市酒店有一呂姓名廚,特用黑色的烏雞皮、淺紅色的海蜇皮、白色的豬皮製成下酒小菜,暗寓活剝「三豹」之皮之意,以宣洩自己的怨恨。消息傳到「三豹」府中,呂廚師竟遭殺害。他所發明的「剝豹皮」卻傳遍了京城,人人爭相仿效,有一酒店為了紀念呂廚師,特將「三豹皮」改名為「三皮絲」,以避其諱,而得以代代相傳。

金錢發菜

金錢發菜是陝西地方獨有的名菜,始於唐代。相傳唐代商人王元寶嗜食發菜,不可一日無此君。後來王元寶成為富可敵國的大富翁,人人都認為那是因為他常吃發菜的緣故,竟起而效之,並令廚師將發菜做成金錢的形狀,暗喻著「發財致富」,討個吉利,每辦大宴必上此菜,金錢發菜因此而名聞四海。


帶把肘子

帶把肘子是陝西大荔縣的傳統名菜,為明朝弘治年間同州(今大荔縣)城裡的廚師李玉山所創制。相傳同州州官為人刻薄,官聲甚差,卻很擅長拍馬屁。當撫台鄭時來巡視時,為了討好他,州官特召名廚李玉山到府里烹菜。李玉山為人正直,故意製作了一盤帶骨的肘子,以諷刺州官搜刮民財,吃肉不吐骨頭。撫台鄭時察知其意,便重辦了州官,為民除害。後來鄭時問這道菜叫什麼名字,李玉山便說:「因腳爪似把柄,就叫帶把肘子吧!」

生煨魷魚絲

生煨魷魚絲,是明代萬曆年間為紀念工部尚書溫純(祖籍三原)而創,距今已有五六百年的 歷史 。有一年,三原遭了水災,溫純回鄉建橋賑災,三原百姓為了感謝他,特請名廚為用發好的魷魚,為溫純做一道菜。名廚將魷魚去掉頭和皮,洗凈後切成1寸左右的絲,放入熱水鍋中氽一下撈出。然後,熱鍋燒油,放入蔥姜蒜以及魷魚絲、木耳加入調料爆炒,之後加水小火煮開後,加入水澱粉勾芡,淋上香油後出鍋。溫純嘗過後,直呼美味。於是便獻給皇帝,這道菜便成了御膳。

五侯鯖

「五侯鯖」為漢代長安(今西安)名餚,距今已有兩千多年 歷史 。漢代婁護合王氏五侯家珍膳而烹飪的雜燴。五侯,漢成帝母舅王譚、王根、王立、王商、王逢時同日封侯,號五侯。鯖,肉和魚的雜燴。《西京雜記》卷二:"五侯不相能,賓客不得來往。婁護、豐辯,傳食五侯間,各得其歡心,競致奇膳,護乃合以為鯖,世稱五侯鯖,以為奇味焉。"

駝蹄羹

駝蹄羹是地道的陝西官府菜,其味道鮮美。陝西人宴請嘉賓,常常以此作為第一道菜,受到普遍好評。主料是駝蹄。調料突出姜、蔥、胡椒。佐以香菇等清爽可口的菜蔬,汁濃如乳、入口清香、回味無盡。

駝蹄羹作為名餚,出現在杜甫的《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一詩中。安祿山的反書到長安,亂在眉睫,唐明皇卻還在華清宮擁著楊貴妃作樂。此時杜甫經過驪山,為唐明皇高枕渾不知憂而嗟嘆。「勸客 駝蹄羹 ,霜橙壓香橘。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Ⅸ 陝西人喜歡吃些什麼家常菜

陝西人最喜歡吃的六道美食,鮮香可口,又鮮又嫩,看完口水直流 陝西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悠久的歷史孕育出了陝西璀璨的文化。作為陝西文化的一部分,陝西菜不僅美味可口,而且都非常有特色。 作為一名陝西人,今天我們就來和大家介紹6道陝西菜中的經典,這些菜不僅美味,而且烹飪方便,在家就能做! 第一道:帶把肘子 帶把肘子是一道陝西名菜,而且是一道家家戶戶都能做的菜。帶把肘子需要選用新鮮的豬前肘作為原材料。將豬前肘加熱去毛清理干凈之後,和秘制香料一起放入鍋中鹵制。待到豬肉軟爛入味的時候,將豬肘盛出,大火收汁,這道帶肘子就做好了。 帶把肘子在上桌的時候,要連同豬肘中的骨頭一起裝盤。其獨特的造型不僅是帶把肘子名字的來源,也代表了陝西人豪放的性格。 帶把肘子鮮香可口,醬香濃郁,入口即化,是一道老少皆宜的陝西美味。 第二道:糟肉 糟肉是一道陝西人各類宴席上少不了的一道菜,也是大部分陝西家庭都會做的一道菜。 製作糟肉要選用分層清晰的上好五花,將五花肉整塊直接放入鍋中煮熟。晾乾後,在其表皮紮上小孔,抹上老抽,然後大火炸制。等豬肉皮上出現氣泡,將其撈出切片,放入碗中加上香糟大火蒸制半小時即可。 這道菜肥而不膩,肉香和糟香混為一體,相輔相成,軟嫩可口。而且它的做法並不復雜,大家在家中也可以嘗試一下。 第三道:八寶肉辣子 八寶肉辣子是陝西渭北民間家家戶戶都會製作的一道下飯菜。八寶肉辣子的選材考究,要用杏仁、蘆筍、豬肉、青豆等八味食材。但是它的做法卻比較簡單,將這些食材放在一起,用熱油進行熬制即可。 這道菜香辣可口,口感豐富,一道小菜中能吃到多種食材,是一道非常下飯的陝西菜。

Ⅹ 陝西美食排行榜前十名

陝西美食排行榜前十名:

1、羊肉泡饃

之所以受到很多人的喜愛的羊肉泡饃,原因就在於烙的餅和熬制的湯。洗干凈的羊肉加入各種調料將肉煮爛,味道特別鮮美。吃的時候需要先把烤好的饃掰成豆子大小放入碗內,然後將肉及湯澆在上面,撒上自己喜愛的香菜、粉絲,味道簡直美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