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特色小吃 » 麥地里的野菜怎麼涼拌好吃又簡單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麥地里的野菜怎麼涼拌好吃又簡單

發布時間: 2022-11-25 04:33:16

『壹』 野菜的口感好嗎怎麼做好吃的涼拌野菜

魚腥草不管莖葉還是根,先去雜,清洗干凈,再焯水殺青,撈出濾干水,再切碎,加入食用鹽、醬油、芝麻油、辣椒醬、食用醋、大蒜泥、蔥花、香油、胡椒粉等。掃帚苗是農村常見的一種野菜,每到初夏就是食用掃帚苗的最佳季節,這個時候的掃帚苗特別的鮮嫩,食用的時候可以把嫩尖兒給掐下來,清洗干凈,用開水焯一下水。

把焯熟的苦臘菜和粉條、豆腐、肉切碎蒸大包子也非常好吃,別具風味。魚腥草不僅是道好菜,還是一直草葯,清熱解毒,利尿,消炎,抗病毒,常吃還能預防疾病,不過,脾胃虛寒的人還是最好少吃為妙。。網上有比較火的血皮菜炒豬肝,喜歡吃豬肝的可以做一下,應該也會很好吃的。今天做的這個血皮菜,我覺得還是很巴適的。

莧菜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粗纖維,胡蘿卜素,尼古酸,維生素C,賴氨酸並含有鈣,磷,鉀,納,鎂,鐵等多種原素。新鮮地衣需要仔細清洗,必要時可用熱水簡單、快速地焯一遍。涼拌枸杞苗,挑選嫩一些的枸杞苗,清洗干凈備用。鍋中加清水燒開,滴入幾滴食用油後放入枸杞苗,快速的焯水後撈起過沖冷水,擠干水分切碎。

『貳』 有哪些野菜適合夏季涼拌著吃

首選的香春頭,這是開春自然界獻給人類的禮物,它清香朴鼻,使人吃了還想吃,它不但能拌著吃,還能燒湯,蒸雞蛋。第二是甜菜頭,就是枸杞的嫩頭,也是可以伴著吃的,當然也可以將挖回的蒲公英去雜,清洗干凈後,用開水焯燙2~4分鍾,撈出沖涼水,擠捏干水後切碎,加適量的食用鹽、醬油、蔥花、大蒜泥、芝麻油、食用醋、胡椒粉、辣椒醬等等佐料拌均,裝盤即可食用。

其實在農村可以涼拌的野菜有很多,基本上所有的野菜都是可以焯水涼拌食用的,比如我們經常吃到的涼拌蒲公英,曲曲菜,莧菜,灰灰菜,豬毛菜等都是可以涼拌吃的,不過野菜的季節涼拌桑葉。桑樹在農村有大量種植,特別是以前養殖蠶寶寶的時候種植得更多,現在很少人養殖蠶寶寶了,桑樹都沒人搭理,野生的桑樹也很多。桑葉的嫩芽其實是可以吃的。

初步說下這「苦菜」的妙處。這種植物「味苦」、可具有獨特的香味;長期食用、清熱解毒,能緩解便秘、降血壓、血脂、有效調解人體微循環。雲南不愧是植物王國。這里的野菜繁多,不一一類舉。可以焯水涼拌野菜有刺五加、梁王茶、千里光、蒲公英、苦馬菜、蔊菜、粗糠藤等等。


『叄』 請問一下,涼拌野菜的好吃做法

涼拌野菜的做法

用 料:野菜2把

輔 料:醋適量、蒜適量、味極鮮醬油適量、蚝油適量、香油適量

步 驟:



7、加入蚝油拌勻即可。

小竅門:

加入蚝油和醬油後鹹度基本夠了,不需要再加鹽了。

『肆』 農村野菜大家喜歡吃嗎都吃過哪些,怎麼吃的

大家晚上好,我是小院來回答這個問題。

在老家農村野菜山上地里都有。春天草木發芽各種野菜上了餐桌。蕨菜腌鹹菜、過水晾乾冬天泡開拌冷盤。山白菜、四月菜、柳蒿芽、鴨嘴菜、赤木棒、赤頭菜、芍葯花……、過水鮮著也可以蘸醬、做餡、炒著吃。山蔥、山蒜、婆婆丁、苦麻菜、薺菜……基本上都是蘸醬生著吃。

百花菜,蒲公英,薺菜和蕨菜等,焯水後煮或炒著吃,都可以。

我從小生長在農村,對於野菜不僅有所了解,而且喜歡吃用野菜做的食品,所以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所謂野菜,就是自然生長在野外又可以用來吃的菜,它是不用人工栽種的。我國地大物博,南北方氣溫差異比較大,各地生長的野菜不盡相同。我的老家在湘中山區一個依山傍水的村子,在我的印象里,那裡的野菜主要有馬齒莧、薺菜、薅 (hao)子、紅花草(農民將其種在田裡春耕時翻入泥里作肥料)、狗腳板(因形似狗腳板而得名)等。平時這些野菜大都采來喂豬,有時也經過加工用來食用。上述這些野菜我都吃過,只是吃法不一而已。

馬齒莧是長在菜土邊的一種野菜,生嚼時有一種怪怪的微酸味,採回後用開水燙過後炒著吃,味道挺不錯。兒時聽母親說,馬齒莧洗靜用開水燙過後晾乾,用來給坐月子的人吃挺好。最近看到一個資料,才知馬齒莧被稱為長命草,有 養生 滋補的功效。母親經常用曬干後的馬齒莧蒸、炒豬肉給我們吃,味道挺好。

薺菜是長在土坡、田邊、路旁的一種野菜。平時很少食用,每年農歷三月初三,家家戶戶都會採集薺菜放雞蛋、紅栆、桂圓等煮湯食用。據說在這天煮食薺菜雞蛋有清熱止血、清肝明目、利尿消腫的功效。所以,民間有「農歷三月三,薺菜煮雞蛋」的說法。在家時,每年三月初三,母親都會採摘上好的薺菜,放入雞蛋、紅栆和桂圓,熬煮成湯,再添些紅糖,分一大碗給我們吃,那味道甜而鮮美。入住城裡後,每當農歷三月初三,我們仍然會去菜市場買一把薺菜回來,放入雞蛋、紅栆煮湯吃。

薅子也是自然長在河邊、路旁和土坡的一種野菜。生長期從春到秋都有採摘,生命力極強。平時民間喜歡將它清洗用開水燙煮後,搗碎伴上糯米粉,做成薅子粑粑吃。蒸熟後的薅子粑粑稍微油炸一下,食用時再沾上些許白糖,就成了又脆又甜又香的美味。至今,每次去酒店用餐,只要有薅子粑粑,我都會點上一份。

除了上述野菜,還有紅花草、狗腳板等,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初期過苦日子時,我都吃過,在兒時的記憶里留下了難忘的印象。

蕨菜好吃,做法很關鍵

小時候我們愛吃的野菜是薺菜, 春天油菜花開的時候就提起小籃子,拿著一把小刀出去挑野菜,最多的就是薺菜了。通常薺菜挑回來,我們都是用臘肉包餃子吃,那會兒吃上一頓薺菜餃子可香了

食材:薺菜,油,臘肉,雞蛋,鹽

做法:1:薺菜清洗干凈,下鍋焯水太,然後瀝干水分備用

2:臘肉剁成末備用

3:瀝干水分的薺菜切成末,加入剁好的肉餡,油,雞蛋液,用筷子攪拌均勻備用

4:擀好餃子皮,這就可以包餃子啦!

5:水開後下入餃子,水裡加點鹽哦!待餃子浮起來就可以盛出來吃啦

您好,我是大偉。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根據你的問題我做出以下解答。

我喜歡和吃過的有六種,分別是:

1.馬齒菜。它的吃法有很多種,焯過水之後炒食、涼拌、做餡都可以。如大蒜拌馬齒菜、馬齒菜炒雞蛋、馬齒菜餡包子、馬齒菜粥等。

2.婆婆丁。開水焯後,冷水漂洗,炒食、涼拌、做湯,風味尤佳。

3.苣蕒菜。主要以其嫩葉為食用部分,洗凈蘸醬生吃脆嫩可口,或炒食。

4.薺菜。焯水過後可涼拌、蘸醬、做湯、炒食,薺菜水餃、薺菜餛飩、薺菜春卷是春天餐桌上不可缺少的美味,另外還可以做成鮮美的薺菜粥。

5.蕨菜。常見的吃法有涼拌蕨菜、蕨菜炒肉絲等。但要注意,蕨菜性味寒涼,脾胃虛寒者不宜多食。

6.榆錢。可食用部位是果實,食用方法多種多樣。榆錢飯、炒雞蛋、做餅、生吃、煮粥、做餡、做湯等等。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到您。

我的母親特別喜歡吃野菜,當然我也很喜歡吃。在我們北方農村,隨著季節,每季都有可以吃的野菜。

最開始的就是薺菜,通常是長在麥地里,當小麥還沒有完全返青的時候就可以開始採挖,因為這個時候還沒有對小麥進行管理,沒有噴灑過農葯。緊接著就是白蒿,學名叫做茵陳。隨著天氣的變暖,開始有了蒲公英,苦菜,馬齒莧,莧菜,掃帚苗,灰灰菜,野蒜,最近幾年,蒲公英和苦菜是最多的時候,每家每戶的果樹地都有,時間最長,一直可以吃到秋末初冬。

在我們老家最喜歡的吃法就是和麵粉拌在一起蒸熟了吃。方法特別的簡單,把挖回來的野菜淘洗干凈,切小一點,水分不要瀝的太干,這是,放入適量的鹽,五香粉,用熱油澆潑,然後輕輕的拌勻,放入少量的麵粉,麵粉的量以拌好的野菜上沾上麵粉是不幹也不濕就可以,拌麵粉時不要使勁揉搓,要不然會有疙瘩,鍋里水開了以後,放到籠屜里開始蒸,一般情況下20分鍾就可以了。出鍋後再配上油蒜辣子更是一頓美味。

野菜一般都是涼性,不要過量食用,尤其是脾胃虛弱的人和小孩,盡量少吃。

白蒿,苦菜,蒲公英,晾乾後還可以泡水喝。

這種野菜蒸好後拌一下 味道賊好,春來來了沉睡很久的野菜開始出土了,野菜在農村基本隔三差五吃 什麼涼拌、蒸著吃、炒著吃都吃了,主要是家裡有田(不是礦)哈哈。今天蒸了一鍋野菜,什麼麥蒿、薺薺菜,估計城裡人不知道我說的這些菜 ,今天我把圖傳上了 看看吧,第一個是薺薺菜,第二個是麥蒿。這兩個都可以蒸著吃 味道不多說了。,說了半天,其實蒸野菜的做法,呵呵,我都會做就知道很簡單了!說下主料:野菜(今天蒸的薺薺菜)輔料:麵粉、糖、粗、醬油、雞精、辣椒、香油、蒜泥等調味料各少許,做法:在一般的帶蒸籠的鍋里就可以了,1、先把野菜摘好洗凈,水控干,2,把麵粉拌在菜上,要用乾麵粉,要拌均勻,讓每一片菜也都粘上麵粉,3、在蒸籠上先墊一層干凈紗布。4、把裹好麵粉的菜放在蒸籠上,蓋上蓋子,然後開火 。5這個時候你也不要閑著啊,開始做調料,口味按照個人口味就可以了,反正我把我說的都放了一些,然後就等著開吃了。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應該是炸香椿芽了,鮮香酥脆,咬上一口,春芽的香氣一下子就迸發出來了,再加上酥酥的的面殼,唇齒留香,說的口水都快下來了,但是現在好多年沒吃到了,坐標山東,有吃過的朋友嗎?留個言哈

國富了,民強了。人民對生活追求更高了,高質量生活不僅僅體現在物質和精神上,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更加追求更干凈,更有營養的東西。野菜也就成了人們在生活中追求的『 時尚 』了。

野菜,在過去國家貧窮,經濟落後,農民正常的一日三歺溫飽難以得到保障的時侯,許多能食用的野菜便成為農民的輔助食糧,五十年代鬧荒災,顆粒無收,一些人餓死了,而野菜卻養活了多少人已無法統計,那時野菜是百姓生存下去的希望,為人類作出了無聲無怨的偉大貢獻,多少人都不曾忘記。

野菜是上天賜於人類的天然食物,它不僅僅營養豐富,為身體提供鈣、鋅、鉀、鉛等的必須品,而且食用後還有消炎、止血、止咳、止痛、止瀉的神奇功效。從古至今,野菜一直受到農村人的青睞和傳教認識,現也被城裡人不斷認可,更作為難得的桌上之佳餚。

祖國富繞遼闊,南北氣侯溫差較大,自然環境,土壤之別,自然生長的野菜也各地不同,人們叫法也不一樣。象我們這里正處祖國中部地區,氣侯四季分明,有山山不高,水源充足,土壤鬆散,氣侯早晚濕潤,非常適合野菜生長。目前,就本人知道的就達二十餘種,有地菜,山小蒜,馬齡齒,嵩筍,竹筍,刺桿,魚腥草,白花菜,珍珠花,黃金葉等等,野生菌類有黃土菌,桃樹菌,地皮菌等,都是天然生長,農民從不管它,到季節去挖采就行。

野菜食用做法也可謂花樣各異,但前提是採挖回後,去雜(有的除葉,有的除根),洗凈,去水(高溫大火煮開),將野菜撈取來,再進行炒,拌,蒸,煮,喂湯作輔料都行。根據品種不同,其做法也有差異,主要以自己愛好,口味來選擇其做法。如馬齡齒吃新鮮就爆炒,是降『三高』之佳品,曬干儲存後,食用可單獨或加雞旦,五花肉爆炒,其營養就大打折扣了,魚腥草涼拌吃是消炎佳品,身體有傷口還可以將『鴨掌草』搗亂服上,止血止痛,『黃金葉』有利通降血壓,而『白花菜』,『珍珠花』有清涼解毒通便之功效,野菜可謂是天然最好的保健品,正因如此,野菜『身價』也越來越高了。

野菜雖然是天賜之寶物,但它要良好環境生長。空氣,環境污染是野菜生長之天敵,更影響著野菜應有的品質。令人欣慰的是國家大力提倡『青山綠水』,保護綠色環境,國策舉措力度空前,有利於生物,植物,人類共同生存,給人帶來美好生存環境的同時,也給人們提供 健康 長壽的多種食物。人們在認識,享受野菜帶來益處的同時,也將更加註重環境的保護,也許有一天,隨著 科技 進步發展,野菜將製作減抗擊疾病,提高生存質量不可缺少的天然物種。

保護環境,保護生物多樣性,就是保護人類生存空間,是人類賴依生存的先決條件。大家行動起,從我做起,從小邊做起,從小事做起,共同保護上天賜於我們的東西,人類也將生活在更幸福快樂,更 健康 長壽之中。

『伍』 在農村有什麼可口又美味的野菜我們應該怎樣吃更加美味呢

在農村,由於受到氣候環境,人煙稀少等因素的影響,遍地都是綠油油的野菜。尤其是春天,各種各樣美味的野菜就會破土而出,為人們的餐桌增添一道美味。下面我們就來認識一下農村的野菜。

1.馬蹄:我相信很多生活在農村的小夥伴應該都見過這種野菜。這種野菜根下長出的馬蹄就是我們平時吃的馬蹄,很多小夥伴把馬蹄誤認為只是一種水果。其實它不僅僅是一種水果,更是一種野菜,是一種特效葯。並且和其他食材在一起烹制既可以提鮮,又可以消熱解毒,整腸通便,降血壓,這對於愛吃馬蹄的小夥伴身體是有很大的好處的。


以上就是幾種常見的農村野菜。

『陸』 涼拌野菜怎麼做法

1. 鮮馬齒莧洗凈,除去根及老葉,下沸水鍋焯一下,撈起瀝水(過涼水撈出),切成約3厘米長的段,放入碗中,加入黃酒、精鹽、白糖、胡椒粉、麻油拌均。
2. 炒鍋上火,放油燒至八成熱,投入蔥花、蒜茸,煸出香味,淋在馬齒莧上,吃時拌均即可。
來自豆果的涼拌野菜的做法,分享給您!

『柒』 農村山上隨處可見的山麻楂菜你吃過嗎有什麼營養,怎麼做最好吃

山麻楂是我們膠東半島對一種野菜的稱呼,這種野菜學名稱銀柴胡,我們方言稱為山麻楂菜,也有的寫作山苜楂或者山木楂。這種野菜並不是農村山上隨處可見,它對生存環境要求極高,一般只生長在高山上,丘陵平原地帶不易生長。在我們膠東半島,招遠、蓬萊、棲霞等山區經常可以見到。但在我們招遠本地,西部和北部的山區可以見到,南部和東北南的丘陵地帶沒有生長。

晏子從小在招遠東南部農村長大,知道這種野菜是20多歲以後在城裡工作,和朋友們一起去北部羅山爬山,才認識了這種野菜,因為感覺確實好吃,才會每年和朋友們一起到山上去採摘這種野菜。近幾年經常到西部的靈山上採摘,招遠西部的霧雲山一帶也有分布,基本上都是在較高的山上,山根下極少有生長。

這種野菜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也是一種地道的中草葯植物,葉子對生,嫩葉翠綠,經開水焯後浸泡可食。每年清明節以後到5月上旬,是最佳採集期。到5月中旬以後抽桿硬化,便無法食用了。做為一種純粹的山野菜,它是百分之百的綠色天然食品。它不僅味道鮮美,而且還富含營養,如果說其營養價值,值得一提的是它富含 維生素C及鈣、鋅、鐵等微量元素,至於 葉綠素、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粗纖維這些正常野菜所含的營養,那就更不必說了。常食山麻楂,可以軟化血管、調節內分泌和幫助消化。

這種野菜具有山野菜的特殊滋味和氣味,但是食用必須經過開水焯後浸泡24小時以上,如果不浸泡就吃,肯定苦澀難咽。至於說吃法,主要是涼拌、熱炒和做餡包包子包餃子。包餃子適合比較嫩的小芽,包包子可以略微老一些。涼拌可分辣椒油攔和大蒜拌兩種,飯店通常用大蒜拌,晏子比較喜歡用辣椒油拌。記得那年朋友們一起聚餐,晏子用辣椒油拌了一盤山麻楂,朋友們最後連湯都喝了一干而凈,至今朋友們聚會時大家還會提起。辣椒油拌山麻楂做法非常簡單,取浸好的山麻楂葉待用,鍋內加油燒熱,加上幾個大料和大蒜瓣嗆鍋,油微涼一下加上紅辣椒調出辣椒油,再將山麻楂下鍋,加入咸鹽、味極鮮醬油、香油、蚝油調勻即成。熱炒是加入肉絲,不過極少這種吃法,另外個別地方也有用之做小豆腐的,但不多見。包餃子和包餃子,應該加入適量韭菜調合,多放五花肉。因為這種野菜喜歡大油水,做餡時最好加點純凈水,不要使餡太干。要求吃餃子和包子時一咬就有水那樣的感覺才好。

農村山上隨處可見的山麻楂菜你吃過嗎?有什麼營養,怎麼做最好吃?

進入四月份,天氣一天比一天暖和了,對於哪些對各種各樣野菜情有獨鍾的吃貨們來說,薺菜開花了,苦菜和蒲公英都快長老了,是不是又在心思還有什麼野菜可吃呢?梅花今天給大家介紹一種我們家鄉四月中旬到五月上旬特有的有營養且純天然生長的野菜――山麻楂菜。

第一,先讓我們一起來了解認識一下山麻楂菜。 「山麻楂菜」這個名是我們當地的叫法,就這個讀音,具體哪三個字我也不太清楚,有些地方也叫它山苜楂或馬濟菜,在我的記憶中,小時候每年的四月底五月初,都會跟媽媽上山去拔這種菜,那時是以為媽媽愛吃才吃,後來長大了才知道是因為`當時家裡糧食不夠吃的,其實這種菜主要是我們山東半島這邊特有的,向陽的山坡或溫暖石頭邊都愛生長,山麻楂菜比較抗旱也耐寒,四月底五月初長的最嫩最茂盛,我們吃的時候不能吃它的根,主要是吃它的嫩莖和葉。

第二、山麻楂菜主要有哪些營養價值讓那麼多人都喜歡呢? 山麻楂菜一般是長在山坡的向陽面上,遠離果園和莊稼,因此也遠離農葯,是純天然的無公害野菜,我曾經好奇的挖了一些山麻楂根種在小菜園里,結果發現長勢不如山上的,因此放棄種植,這種野菜不但味道鮮美,而且營養豐富,含有較高的葉綠素、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特別粗纖維含量特高,同時維生素C及鋅、鐵等微量元素含量也不低,具有清熱、解毒、利水的功效,特別是老年人食用,可以有效防止便秘,是一種老少皆宜的野菜。

第 三、在我們農村山麻楂菜白吃法多種多樣,炒著吃、涼拌吃、包著吃 。更多的人用來包包子、餃子、餛飩等,不管怎樣吃,都要先洗凈用開水焯過,山上長的雖然沒有農葯污染,但是野生畢竟也會有各種菌什麼的,如果涼拌吃,焯水時間長一點,炒或包著吃輕輕焯水變綠就可以。焯水後要用涼水浸泡一天才可食用,且一天中換兩次水,要不會有一點點澀澀的味道。在我們煙台這邊到了四五月份,家家都會上山采一些回來包包子、餃子、涼拌和煎餅吃。 山麻楂菜吃油比較重,包著吃時適當多放點油,且放五花肉最好吃。如果涼拌吃 ,焯水浸泡後,放入花椒油、蒜、陳醋即可。

再過十天半月正是山麻楂菜採摘的最佳時間,特別是如果下一場春雨,那山麻楂菜就會滿山都是,到時約上三五好朋友,一起去爬山,掐麻楂菜,既觀賞美景又鍛煉身體,還有純無公害野菜吃,想想都是很愜意的事,約吧,可愛的吃貨一族。

很多外地過來打工的農民是不會吃山麻楂菜的,因此悠然覺得山麻楂並不是任何山區都有。

說起吃山麻楂菜,悠然想起村裡有個外地小媳婦不會吃曾經鬧出的笑話來了,那是前年的事情,每年春天,村裡的女人便會搭夥到山裡刨山麻楂,翠綠的野菜摘洗出來是那樣的賞心悅目。

當農村女人們湊在一起討論山麻楂包了餃子,蒸了包子,甚至涼拌成小菜時,各種誇贊讓外地居住在我們村的小媳婦忍不住也想要吃。

於是村裡女人再刨山麻楂時就喊了那個外地小媳婦,外地小媳婦把菜弄回家後,只是用熱水燙了,然後就用來包包子吃,什麼肉啊,油啊放了一大堆,期待著吃到鮮美的山麻楂菜包子。

可是最後她包的包子都扔了,喂狗狗都不吃餡,明明包子餡全是好東西,花生油,五花肉,最好吃的山麻楂,還有春天裡的發芽蔥,為啥包出來的包子是澀苦味呢。

當時她把包子拿給鄰居嘗,鄰居連嘗都沒嘗就說道:你上午刨的山麻楂,下午摘出來了,晚上就做成了包子,不用嘗都是澀的。山麻楂燙出來以後要浸泡最少一天時間,一天里要保證換四五次水。

記住了嗎?山麻楂是要用熱水焯了以後,再浸泡最少一天時間,這樣浸泡出來的山麻楂,可以包餃子,包包子,涼拌著吃,味道都是非常好吃。

最嫩的山麻楂,比如現在採摘的,好幾天才能弄到一兩斤,這個時候的山麻楂可嫩了,用來包餃子最合適了,等稍微長長就可以攪拌吃,最後再老一點點就好摘了,用來包包子合適。

山麻楂含有豐富的維生素,以及蛋白質,磷、鐵、鈣 ,還有粗纖維,具有清熱解毒、利水等功效。

山麻楂餃子:用五花肉加浸泡好的山麻楂剁餡,切香蔥末,薑末,加適量耗油,花椒粉,鹽和花生油,攪拌均勻。

山麻楂餃子只適合最嫩的山麻楂包,味道不是一般的鮮美好吃。

山麻楂包子:浸泡好的山麻楂切細,五花肉切丁,可加韭菜(我們家喜歡用蔥調味),多放花生油,加各種調料調餡。

山麻楂包包子一定多放油,而且水分不要擠太幹了,不然包出來的包子太柴,口感大打折扣。

涼拌山麻楂:把浸泡好的山麻楂擠干凈水分,放在燒好的熱油中加蔥花、蒜末爆炒一下,出鍋涼透後加各種調料,用稀一點的蒜泥來拌最好吃。

辣椒油也可以,但前提是不用在油鍋里爆炒了,直接潑辣椒油就好。

清明節,上山拜祭時可順帶採摘山麻楂,雖然不是很多,不過摘一點回來涼拌嘗個新鮮也是不錯的。

山麻楂菜跟其它野菜不一樣,比如說薺菜一般生長在蘋果園地里,麥蒿生長在麥地里,這些野菜很容易被農葯污染,特別是薺菜,因為果園經常要噴灑農葯,而離開果園,其它地方又很少。而山麻楂菜不同,它不喜歡熱鬧,所以它不跟農作物和果樹搶地盤,山麻楂菜都長在大山裡,長在石縫里和雜草叢生的地方,想吃山麻楂菜,必須去深山裡採摘,而且還要戴上手套,不然手會被別的野草劃破。

正因為山麻楂菜生長在山裡,所以屬於純粹的野生菜,一點兒不會被農葯和別的化學品污染到,它也吸收不到一滴來自地下的水,完全靠著老天下雨,吸收雨水生長。山麻楂菜特別耐旱,有著極強的生命力,只要不下雨,它就頑強的等著,等到老天撒下雨露甘霖,山麻楂菜瞬間就會散發出碧綠的葉子。

每年的五一節前後,就是上山去採摘山麻楂菜的時候,如果天太旱,只能看見山麻楂菜根,如果能夠適時的下一場雨,兩天以後去山裡,你就會發現咋草叢里,綠油油的山麻楂菜,比菜園里的菠菜還鮮嫩。很多人都是連根帶葉子一起拔回家,我不拔根,只掐山麻楂菜的葉尖,這樣回家以後摘洗方便。也有的人為了來年吃的時候方便,將山麻楂菜根挖回家,移栽到菜園里。那樣吃起來是方便了,可我總覺得那樣不叫野菜了,失去了野菜的味道。

只有野生的山麻楂菜,才含有豐富的粗纖維和蛋白質,以及多種微量元素,不僅有清熱解毒的功效,還能夠軟化血管,促進消化,是一種營養比較豐富的野菜。如果說怎麼做山麻楂菜更好吃,我只能說每個人口味不同。膠東地區的農村人最喜歡的吃法,就是將山麻楂菜用開水燙過之後,浸泡一天,然後加上五花肉包包子吃。其次就是涼拌,或者用油爆辣椒,或者用蒜泥,將開水燙過的山麻楂菜涼拌,味道都是很不錯的。

很多人為了冬天也能夠享受到山麻楂菜的味道,就把開水燙過的野菜,放在冰箱里冷凍到冬天的時候,再拿出來包包子吃,雖然也沒什麼不妥,可我總覺得失了春天野菜的新鮮味道。

野菜這東西不知為啥原因,我小時候就討厭,不願吃,下咽就是不痛快。我們這里小時候最多見的是苦苦菜,我印像中大人挖回家放點豆磨細和野菜一起煮了吃,我不太喜歡吃,餓肚子也吃不飽。後來大了學會了喝茶,苦菜茶雖然苦點但是感覺挺香的,喜歡那種味道。有點喜歡了吧。(這個時間大概是上世紀九十年代以後)

現在人老了,愛吃的東西較為廣泛了,偶爾吃點感覺也不錯,從營養學上講野菜維生素含量也不少,(含啥維生素我也不明白),可以代蔬菜補充身體所需的維生素,當然在貧窮時期代替糧食填飽肚子。

至於怎樣做好吃?我感覺吃火鍋帶著調料還好吃,說白了還是喜歡調料味,沒調料不喜歡只吃它。吃火鍋有一種野菜叫cai挺好的。味道跟味精似的,挺討我喜歡的。

春天的天氣一天比一天提升了,對於各種各樣植物快速生長了,和大家了解下有營養而純天然生長的野菜山麻楂菜。

第一、了解山麻楂菜: 山麻楂菜又稱山苜楂或馬濟菜,在我們小時候每年五月初,都會跟爺爺上山去摘這種菜,那時爺爺特別愛吃經常上山摘來吃,山麻楂菜喜歡向陽的山坡或溫暖石頭邊生長,山麻楂菜比較抗旱也耐寒,五月初長的最鮮嫩茂盛。

第二、山麻楂菜營養成份: 山麻楂菜不但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含有較高的維生素C及鋅、鐵等元素。同時葉綠素、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特別粗纖維含量特高。

第三、山麻楂菜吃法: 我們吃山麻楂菜的時候主要是吃它的嫩莖和葉, 很多人用來做包子、餃子、餛飩等,不管怎麼吃法都美味野生菜。山麻楂菜畢竟生長在山上會有各種菌的,最好煮熟點再食用。我個人認為還是五花肉抄山麻楂菜最好吃,味道非常好吃又有口感。

通過以上幾點我相信大家對山麻楂菜有所了解,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更多人,謝謝大家閱讀和評論!

我們這座海濱城市有兩種包子最受大家的歡迎,一種是海菜包子,另一種就是山麻楂包子。

每年的 五一 過後,就是山麻楂萌發新芽的時候,如果趕上幾場透雨,山麻楂的嫩芽用不幾天就會竄出來。每當這個時候,山上就會有很多人去 山麻楂的嫩芽回家包包子。

山麻楂現在市場上也有售賣的,而且屬於應季的野菜里銷售最好的,每到它上市的季節幾乎我們這座城市家家戶戶都會買上一些回家包包子。

農村山上隨處可見的山麻楂菜,有什麼營養,怎麼做最好吃?

一,山麻楂的營養價值

二,山麻楂怎麼做最好吃

推薦一個【山麻楂包子】:

【主料】山麻楂、五花肉

【配料】薑末、韭菜

【調料】料酒、鹽、一品鮮醬油、白糖、蚝油、胡椒粉、花椒油

【做法】

1.處理肉餡: 五花肉斬剁成餡,加入一品鮮醬油、料酒、鹽、白糖、蚝油、胡椒粉,然後分次加入清水,邊加邊按順時針方向把肉餡攪打上勁。

2.處理山麻楂: 把山麻楂摘洗干凈,用淡鹽水清洗幾遍。把洗凈的山麻楂入鍋中焯燙,燙至山麻楂軟爛出味後撈出過涼。把山麻楂入清水中浸泡,中間換兩遍水,直至山麻楂嘗起來無苦澀味為好。

3.調餡: 把浸泡好的山麻楂攥干水分,放在案板上切幾刀,然後放入肉餡中,加入一點韭菜末拌勻。鍋中入油加入花椒粒小火炸出香味,然後撈出花椒粒不用,把油倒入餡中拌均即可開包。

4.蒸制: 包好的山麻楂包子冷水入鍋,蒸汽上來後15分鍾即可關火,關火後3分鍾揭鍋,就可以品嘗帶有清香氣味的山麻楂包子了!

【製作要點】:

【美味小貼士】

山麻楂做為應季的山野菜,偶爾吃上一頓是非常美味的,不過採摘山麻楂時一定要打聽好在沒有農葯和污染的地方採摘。

山麻楂包子每年家裡在應季的時候都會包幾頓,山麻楂自帶山野的味道,以及一股說不出的清香味道,搭配上豬肉的香滑和韭菜的鮮,是非常不錯的應季美味。

包包子 包餃子 特別好吃 特別鮮美 每年我們都會到大山裡面掐好多 焯水後放到冰箱保存

煙台人稱山馬渣,龍口,蓬萊稱燈籠棵子,包包子加點韭菜著實好吃。

沒聽說啊,還有誰和我一樣沒說的嗎?舉手!

『捌』 涼拌野菜怎麼做好吃

在春天的時候,地裡面到處都長的是野菜,野菜的營養價值也很高。它還是純天然的蔬菜,在田地裡面或者是山腳下,都可以挖到野菜。將野菜焯一下水涼拌著吃特別的美味,很多人喜歡吃涼拌野菜,卻不知道怎樣做。其實涼拌野菜的做法也非常的簡單,自己要沒事的時候可以在家嘗試著製作,今天小編就就教大家製作涼拌野菜。

製作方法

要是喜歡吃辣椒也可以在鍋中將辣椒煸炒一下,再加入少許的油,油燒熱之後倒入冷盤當中,這樣味道更加鮮美。很多人在春天的時候,沒有什麼事情就會去田地裡面挖野菜,挖完野菜之後會用野菜包餃子,製作冷盤涮火鍋,都是非常美味的。野菜它純天然無污染是非常好的一個食品,在挖完野菜之後就要將野菜給處理干凈,特別是野菜的根部有很多泥土,洗干凈之後才可以放心食用。

『玖』 涼拌油麥菜怎麼做好吃又簡單

涼拌油麥菜做法分為四步。
1、准備食材:油麥菜、蒜、紅椒、蚝油、味極鮮、油、鹽。
2、將蚝油和味極鮮按1:1的比例混合而成調味料備用。
3、燒鍋開水, 加入少許鹽和幾滴油,放入油麥菜進去焯,變色後馬上撈出來瀝干水分,將准備好的調味料倒入上面。
4、再擺放上蒜粒和紅椒圈, 趁熱澆上芝麻香油即可。

『拾』 有些不能錯過的野菜,簡單涼拌都美味,你知道是哪些野菜嗎

有些不能錯過的野菜,簡單涼拌都美味,你知道是哪些野菜嗎?

黃荊菜,這類山野菜從不看不上我們家鄉的鹽鹼土。春天開始萌生,夏季健康成長,到七月份,植物就長到20公分。僅僅採收上邊最鮮嫩的枝幹,綽水後加入蒜末味汁,簡易拌冷盤全是難能可貴的美食。7月絕不可錯過的山野菜,因此開車100里,簡易拌冷盤都美味可口,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