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潮陽有什麼好吃的和好玩的地方越多越好
好吃的:【風俗的】腸粉啊~粿條啊~餃啊~總而言之都好吃的啦~【不是風俗的】麥當,KFC 好玩的:【免費】東山公園,2.文光塔廣場。但是LZ認為都不怎麼好玩耶~【用錢的】娛樂城~KTV的推薦好樂迪!
② 在廣東汕頭潮陽有什麼好吃的嗎
吃:鱟果、潮陽城南街道最有名的促肉-啞佬促肉,、南和牛肉火鍋:南和園一棟,牛肉,牛肉丸超爽;肉丸仔
潮陽華僑學校門口的肉丸仔,有馬鈴薯和豆乾兩種味道。逛:中山西路、吃:鱟果、潮陽城南街道最有名的促肉-啞佬促肉,、南和牛肉火鍋:南和園一棟,牛肉,牛肉丸超爽;肉丸仔
潮陽華僑學校門口的肉丸仔,有馬鈴薯和豆乾兩種味道。逛:中山西路、
③ 潮汕有什麼美食值得吃
「食在廣州,味在潮汕」。潮汕美食突出的特點是:清而不淡,鮮而不腥,嫩而不生,肥而不膩。今天我想給大家介紹一下潮汕地區十大特色美食,吃貨們記得收藏起來哦~
(一)鴨母捻
潮汕傳統名小食,首創於清代初年,一般是在過節時吃的,與湯圓相似。可能有小夥伴好奇為什麼叫這個名字,其實是因為它的形狀像母鴨在水上漂浮游盪,所以取名鴨母捻
(二)牛雜粿條
「粿汁」並非「果汁」雖然讀起來一樣,但卻是相差特遠。粿汁是用米漿放在平底鍋上煎熟烤乾而成的,然後再切成三角或長方形的小塊,再放進去鍋里煮再加上鹵汁、菜圃、豆乾、鹵蛋,味道可口,價格實惠。
④ 10月份潮陽三稔橄欖好吃嗎
10月份潮陽三稔橄欖好吃。橄欖成熟是在夏末,8-10月份都可以吃的。夏末秋初的橄欖是最好吃的。
⑤ 汕頭市潮陽區有什麼特產
潮陽的特產其實都帶有比較明顯的地域性。
美食特產:
比如最有名的鱟裸,以棉城出產為主,其他地方基本沒有。海門糕仔,去蓮花峰玩的人經常會帶一點回家。
此外還有貴嶼朥餅,和平蔥餅。
農作物特產:西臚烏酥楊梅、金玉三棱橄欖、谷饒獅頭油甘、桑田膏蟹等等...
南糖(這是大長隴的名優特產哦,請認准正宗大長隴南糖,特註:大長隴,陳楚生老家來著)
鴨暗(潮汕較普遍的叫法,另普寧、潮陽一帶還有「豬腳扣」的叫法!普寧占隴和石橋頭的較好吃哦!請注意是否為這兩地出產的!特註:石橋頭,楊敘老家來著)
束沙(這是汕頭仙城的名優特產,特註:仙城,一個很有意思的潮汕小鎮,有機會可以去那裡遊玩一下)
豆鳳(普寧石橋頭百年名優特產!認准老字型大小哦!)
豆仁邦(汕頭陳店的名優特產!特註:陳店,中國內衣名鎮)
拉幫酥(普寧流沙老字型大小!特註:流沙?!曾是潮汕第一鎮來的,就不介紹了,不認識流沙的潮汕人不能算真正的潮汕人)
柿餅(普寧橋柱百年名優特產!柿餅全國哪裡都有,但潮汕的絕對製成一家特色!特註:橋柱是個人傑地靈的地方,能人可謂遍天下,有興趣可了解一下)
糯米硬糕(普寧西社名優特產,特註:西社金牛小有名氣,不知您聽過沒有。)
粉香糕(普寧南徑的特產吧,印象不是很深了)
明糖(好像是汕頭貴嶼的比較好吃吧,特註:貴嶼鎮,相當出名的一個鎮,上過央視、鳳凰、廣東衛視...至於什麼原因自己查一下吧!)
蛋黃派(來自汕頭司馬浦,其實蛋黃派是從潮汕傳出去並改進的包點,可早已被人淡忘了,知道「三輝」蛋黃派嗎?支持一下吧,這是潮汕的食品公司,地點就在蛋黃派發源地:汕頭司馬浦)
隆江綠豆餅(產自惠來隆江,又名神仙眷侶餅,至今已有上百年歷史。其用料精細,製作講究,以其酥皮清晰多層、入口即融、餡心冰甜而聞名。相信全國沒有哪種綠豆餅可以向它叫板,特註:隆江,潮汕重鎮,特產很多的哦)
九制陳皮(潮州庵埠名產,相信你一定知道!特註:庵埠,號稱中國食品之都,中國包裝第一鎮稱號,有九制陳皮、佳寶、汾煌、雅士利、康輝、威土雅、長江印刷等著名企業)
靖海豆(米咠)(惠來靖海名產,特註:靖海,曾是風雲之地,不知有多少潮人從這里下南洋的...別稱:象城)
鴨母捻(揭陽新亨特產,特註:新亨,揭陽日報不時常追捧它們老揭陽縣的那幾個鎮嗎,這就是其中之一,不過說實話,新亨出了不少讀書人)
乒乓粿(揭陽榕城的吧)
澄海菜頭粿(好像鳳翔和蓮上的不錯)
⑥ 潮陽鱟_與紅_哪個好吃
潮陽鱟_與紅_哪個好吃,是無法客觀評價的,因為每個人的口味都不甚相同,味道是一種非常主觀的評價。可以各自嘗試一下,以便知道哪個在自己看來更好吃。
鱟_,是廣東省汕頭市潮陽區棉城、海門特有的傳統小食。鱟_(潮音hao7 guê8)(普通音hòu guǒ)。最傳統的做法是取鱟肉與米漿混合,加入豬肉末香菇鷓鴣蛋等食材一同炊制,最後再經油浸高溫烹制而成,極具潮陽鄉土味。現鱟已為保護動物,鱟肉由其他代替製成改良後的鱟_。
紅_桃,又名紅_、紅曲桃、紅桃_,紅_是潮汕地區的一種傳統特色小吃,潮汕地區有很多當地節日,凡時年八節,幾乎家家戶戶都要做紅桃_用來祭拜神明,祈禱家人安康、生活順心。
⑦ 潮陽的特產是什麼
1、西臚烏酥楊梅
潮陽區西臚鎮地處榕江下游西岸,依山傍海,土地肥沃,向來是潮汕平原的「魚米之鄉」,也是孕育有「嶺南佳果」美稱的烏酥楊梅之地。
2、金玉三捻橄欖
原產於汕頭市潮陽區金灶鎮,是該地特產。其果皮黃蠟鮮亮,倒卵形,果基較平、鈍,微呈三捻狀,因此得名。該產品是橄欖中的一個名優特珍稀品種,其果實成熟時果皮呈金黃色、光滑、肉質爽脆而不粘核,味道甘香而無澀味,嚼後滿口生香,堪稱橄欖中之極品。
3、仙城束砂(花生糖)
束砂,狀如雪砂,是一種具有潮汕地方特色的糖果。它以花生仁和白糖為主要原料,經過手工工藝製作,做成顆粒狀,經過包裝,可以保持較長時間。
4、潮陽姜薯
姜薯為潮陽特產,以棉北後溪一帶出產的最為著名。姜薯體白如雪,口感爽脆,可製成薯片湯、燜薯塊、五果薯泥等甜品,是潮陽人逢年過節的吉祥食品,也用以平時招待客人。
5、兩英番薯粥
在潮陽縣兩英鎮的大小餐館里,經營的食譜比別處奇特,除有參雞魚翅外,還賣番薯粥。上館子吃番薯粥者甚多,有的人雖然就餐佳餚,滿席之時卻也非品嘗一碗番薯粥不可。
⑧ 潮陽有什麼好吃的
腸粉---------------------------北關路口
炒麵粉、炒果條-----------------老體育館對面
炒牛肉果-----------------------恩豪酒吧樓下即往一中路方向
麻辣---------------------------迎賓館對面路邊
番薯粥-------------------------一家位於m記附近、一家位於東山中信附近
果條湯--龍輝隔壁~老二豬肚湯很有名,但是老闆的脾氣好像不咋D
--麥當勞對面,海門大叔,手腳慢了點,但是還是不錯的.
⑨ 潮陽棉城小吃
1,棉城鱟粿(hòuguǒ)
鱟粿是棉城特有的漢族傳統名小食,是富有潮陽鄉土味食品。是棉城的一種下午的午間點心(一般在下午晚些時間才會有人出售和食用),在棉城的飲食文化中屬於首屈一指的地位。
2,腸粉
腸粉雖然發源於廣州西關,但在汕頭(潮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棉城,從事出售腸粉的店家有很多,也各有各的特點,但在棉城,製作腸粉的主料一般是:主料:米漿,豬肉或牛肉,蝦仁,青菜,雞蛋,菜脯粒、香菇等。
3,乾麵
啞老乾麵這個品牌在棉城成立已久,食店的總部位於棉城五響社區,也形成了連鎖化,而且很受民眾的歡迎。
(9)潮陽有什麼好吃擴展閱讀
棉城景點:
1,文光街道:文光塔(文化中心景點)、東山曲水流、潮陽博物館、西岩古寺、西園、姚宗俠公園、鳳肚公園、西麗園、蕭祠堂。
2,棉北街道:小北岩、大北岩、耀明書院、後溪媽祖公園、石泉岩、菩提禪寺。
3,城南街道:城南公園(清武廟)、龍井渡頭、後雙園、口美公園、東岩。
⑩ 廣東汕頭潮陽和平有什麼特產
汕頭素有」美食之鄉」美譽,汕頭美食體現了潮汕飲食文化的深厚底蘊.汕頭比較有名的當地小吃有;」老媽宮粽球」.」西天巷蚝烙」,」福合埕牛肉丸」,」新興炒糕」,」飄香小食店的蝦米筍」等,還有南澳島上的多種海產風味.
老媽宮粽球,汕頭老媽宮粽球是一種很特別的粽子,它藉助媽祖信仰的靈光,由一種普通節食,變成一種適宜四時享用的不普通食物.在1920年前後,一位叫張強德的開始在老媽宮附近擺攤賣粽球.其製作非常講究;選料精細(選用顆粒飽滿的糯米),創意獨特(有甜咸雙拼料餡),不惜工本(咸料餡有香菇.蝦米.臘腸.方魚末.蓮子.栗子和經腌制的南乳鬃頭肉),過去店裡還懸掛一塊寫著」食定正知」的橫匾,後來演繹成一句在社會上流傳廣泛的俗語;」老媽宮粽球--食定正知」,過去潮汕人每逢行船出洋都要前來祭拜媽祖,祈求保佑平安.在老媽宮門口,會順手買幾個粽球作供品,祭拜後一路上幔幔將它們吃了,又好吃又耐飢.
西天巷蚝烙,蚝烙為潮汕傳統食品,市場炒賣或家庭膳食均極普遍.1930年前後,楊二首先在昇平路西天巷口營業,後來又有胡錦興,姚老四等人相繼在附近繼續專賣.為了生意竟爭,他們各自設法提高烹制技術和質量,形成了馳名海內外的西天巷蚝烙.蚝烙以鮮蚝(學名牡蠣)為主料,以鬃頭肉煎成的豬油.上等雪粉.鮮鴨蛋為配料,辣椒醬.上等魚露.蔥粒等為調料.用料專選達濠蚝仔.雪粉.蔥粒拌勻下平底鍋(俗稱煎鼎),用旺火厚箐腸部的脂肪烙煎,淋上蛋漿,並配入適量上等魚露.辣椒醬.煎至兩面呈金黃色.品嘗時放上洗凈切碎的芫荽和配上上等魚露為作料.具有外酥里嫩,香脆鮮美的特點.
福合埕牛肉丸,福合埕,原來是老市區的一個地名,在20世紀60年代,這里以煤鋪腳陳氏的牛肉丸店為代表的」福合埕牛肉丸」就已遠近聞名.牛肉丸,首先要把選好的牛肉去膜,切成厚片,再置肉片於大木板上,用木槌邊捶邊翻動,用荔枝木槌最好,捶肉用力必須均勻快幔適度,肉漿以用手抓起放下,肉不黏手為度,非常費工夫.
新興街炒糕稞,早在20世紀40年代,炒糕稞烹制行家徐春松便在汕頭市新興街茂成號專營聞名,號稱老徐炒稞.用優質白米漿加工蒸熟,用豬油.白糖.鮮蝦.豬肝.瘦肉.鮮蚝等配料,再加上沙茶辣醬.味精.魚露.雪粉水.上湯炒勻注重火候,色澤金黃鮮艷,香味飄溢.
(另外)
特產一:潮綉
粵綉與蘇綉、湘綉、蜀綉合稱中國四大舌綉。潮汕刺綉屬粵綉范圍.在海內外素享盛譽。據史籍記載,唐貞觀年間(公元627—649年)潮汕已有刺綉工藝,經過歷代沿革,逐步形成獨特風格。潮綉主要特點是構圖嚴謹,疏密得體,針法繁多,色彩豐富,莊重渾厚,最突出的是托地墊高,利用金、銀線鑲嵌,形似浮雕,質感強烈,這就是著名的「釘金墊浮」。此外還有絨綉、金絨混合綉、紗綉,珠綉等。
特產二:潮汕抽紗
以亞麻布、薴麻布、玻璃紗、化纖織物和彩色綉線為原料,採用抽綉,鉤織、刺綉等工藝,製成精美的裝飾性日用品,品種繁多,行銷五大洲loo多個國家和地區。潮汕抽紗有服裝、檯布、枕套、被套、床罩、手帕、窗簾、盤墊等,圖案以花卉為主,清新雅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