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建始縣高坪鎮派處所能換駕駛證嗎
不能。高坪鎮,隸屬於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縣,地處建始縣東部。派處所不能換駕駛證,需要到車管所換駕駛證,機動車駕駛人應當於機動車駕駛證有效期滿前九十日內,向機動車駕駛證核發地或者核發地以外的車輛管理所申請換證。
Ⅱ 南充高坪長樂那家飯店好吃
龍記鹵菜飯店。南充高坪長樂龍記鹵菜飯店口碑非常好,回頭客也非常多,是非常好吃的。位置位於高坪區打鐵街,並且價格實惠,性價比高,深受消費者的喜愛。
Ⅲ 高坪鎮屬於哪裡
高坪鎮,隸屬於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縣,位於建始縣東部,東與巴東縣大直坪鄉接壤,南與花坪鎮接壤,西與毛田鄉、李三鄉、紅岩寺鎮接壤,北與龍坪鄉接壤。鎮人民政府距建始縣市區54公里,[4]總面積259.72平方公里。[5]截至2019年底,高坪鎮戶籍人口51830人。[5]
太史元年(265),建始縣八區之一;1997年8月,建立了一個鎮。[4]截至2021年10月,高坪鎮轄6個社區,36個行政村;[6]鄉人民政府駐桑園壩村。[4]
截至2019年底,高坪鎮經營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工業企業36家,綜合商店或超市96家。[5]
高坪鎮位於臨川區西部,臨川、崇仁、鳳城三縣交界處。東鄰臨川區溫泉鎮,東南接崇仁縣白鹿鄉,南接崇仁縣白鹿鄉,西南接崇仁縣白鹿鄉、東萊鄉,西接鳳城市石秀鎮,西北接鳳城市陶沙鎮,北接鳳城市陶沙鎮、臨川區童淵鄉,東北接臨川區溫泉鎮。東西最大距離11.1km,南北最大距離15.5km,總面積122.3km2 (2013年數據)。
Ⅳ 南充的高坪順慶有賣哈根達斯的么或者其他好吃的冰淇淋店
只有成都和重慶有哈根達斯,吃這東西吃的是情調而不是東西本身
Ⅳ 在恩施你最喜歡哪三道美食
第一道,用「馬爾科」品種油炸的土豆。
恩施話叫炸洋芋。恩施地區5元一碗,恩施還有一種土豆做法叫炕洋芋,炸洋芋和炕洋芋有區別的,炕洋芋是把土豆帶皮用清水煮熟後剝皮,再用油炕的叫炕洋芋。炸洋芋就是直接炸的。切記一定要用「馬爾科」品種的洋芋來製作才是正宗的。
第二道,格格 價格10~15元
此格格不是紫荊城裡的格格,而是一種恩施早餐的做法(非恩施特有,重慶萬州地區的格格也是非常棒的),格格為新鮮豬肉、牛肉、五花肉、羊肉等配合切塊的土豆加上特質的玉米粉蒸熟,撒上香菜和蔥花味道更鮮美,值得推薦。
第三道,豆皮 價格約12元左右
恩施豆皮不同於武漢、長沙等地的豆皮,做法和外面也很不一樣,名字一樣但是味道還屬恩施的更美味、更有特色。
恩施豆皮分炒豆皮、煮豆皮、糊湯豆皮。
炒豆皮主要出現在中餐,煮豆皮主要是過早,糊湯豆皮宵夜來一碗是燒烤的絕配。
三種豆皮的做法口味有很多不同,吃飯也不同。大家到恩施可以一樣一樣的嘗試。
炒豆皮
煮豆皮
糊湯豆皮
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在我的家鄉,我最喜歡吃的三道 美食 。米豆腐是肯定少不了的。每次回家都會吃上好幾大碗。每次點的時候都會讓擺攤的叔叔 多加一點酸蘿卜 當然是因為太好吃了。嗚哈哈
第二個就是大家都知道的臘肉臘腸。有跟我一樣喜歡啃臘骨頭的嗎嘻嘻 臘肉切成薄片兒,加上辣椒。放蔥段 可隨意搭配。多的製作方法就不多說了,怕你們流口水 好吃得了。
對於離家的人來說故鄉的房屋、道路、人事,或許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得模糊不清,唯有舌頭最是忠貞,吃上一口便知那就是家鄉的味道。
以下就是壹周君前段時間寫的一篇,節選片段作為答題吧
湖北恩施,地處鄂西山區,這里的食物,以臘肉、土豆、合渣,苞谷酒最有特點。
恩施的臘肉不是風乾的而是熏乾的,味道更香。土家人用松柏枝加核桃殼、花生殼、桔子皮等柴草料將豬肉進行煙熏烘烤,待肉變棕紅即可。熏好的肉放在通風處,可以保存兩到三年不變質。
恩施的土豆,又名「馬兒科」,比一般的土豆要小和黃。土豆的做法很多,油煎煮炸蒸,沒有哪一種做法是不好吃的。每年到土豆過季的時候,恩施的農婦就會在自家院子里找個通風乾燥的地里挖一個坑,然後將土豆放進去,等快過年的時候再拿出來吃。
恩施的合渣,又名懶豆腐。在恩施,合渣的吃法很多,其中張關合渣是製作合渣火鍋的典型。張關合渣因宣恩一小集鎮「張關」而得名,是將合渣煮好後點鹵變得稍干,加鮮湯配豬肉、仔雞、雞蛋等做成鮮肉合渣、仔雞合渣、雞蛋合渣等系列合渣火鍋。
苞谷酒,顧名思義,是用苞谷為原料,在農村小酒作坊里自家釀造而成。先建一個煮酒的作坑,上面固定做一個木桶,用來煮苞谷和蒸酒出來。把苞谷煮出來後,放在一塊平的地板上,加酒麴發酵,經過一天一夜後,放後發酵池裡,密封,經過七天後,蒸出來就可以了。而苞谷酒又以野三關苞谷酒最為有名。
恩施的話是我國湖北地區的一個自治州,當地的 美食 還是挺多的,而且都是比較有特色的那種,像當地的話好吃的臘肉比較的有名,在我國的南方地區特別是雲貴那塊,人們就特別的喜歡吃臘肉,土家臘肉都是當地人們自己養殖的,味道也是想當的不錯。
還有當地人愛吃的豆皮也是一道特產,說到豆皮大家都知道是用黃豆做的,而恩施的豆皮則不然,恩施的豆皮全部都是用大米做的,除了大米以外還有土豆、綠豆和玉米等幾種摻雜在一起做成的,味道的話也是相當的好吃,即可以煮著吃也可以炒著吃。
還有恩施的炕洋芋、貼土、社飯、糍粑、土家油茶湯、土家醬香餅、土家蒸菜、折耳朵也就是魚腥草、恩施富硒茶、張關合渣、柏楊豆乾、榨廣椒、葛仙米、鳳頭姜、福寶山蒓菜、年肉、土家三下鍋等都是恩施地區比較好吃的 美食 。
因為工作關系,歡喜去過恩施很多次,作為一個吃貨,也是嘗試了各種不同的 美食 。下面來說說,在恩施一定要吃的一些 美食 :
豬肝面
恩施過早吃的面條,比很多地方的面條都要隆重很多,同樣的鹼水面,在宜昌最多的就是紅油小面了,加碼子也就是提前准備好的牛肉牛仔肉絲。在恩施,各種碼子都是現炒的,泡椒豬肝,榨菜肉絲,青椒肉絲,番茄雞蛋,泡椒雞雜等等,其中要數泡椒豬肝的碼子最受歡迎,鮮嫩爽滑,滿滿一大碗,飯量小的人可以吃到撐。
炕土豆
炕土豆也是很多地方都有,但是上天似乎格外恩寵恩施,恩施產的土豆格外的粉。小小的桂圓大小的土豆蒸熟去皮,再用菜籽油小火慢煎到金黃,吃的時候再根據個人口味加上一些調料,外面一層酥脆的殼,裡面是綿軟沙沙的芯,好吃到停不下來。
合渣
合渣,是打豆腐第一步操作的產物,就是黃豆泡軟後磨成漿,做豆腐下一步就是濾渣,而合渣,就只需要加上蔬菜末,肉泥和調料燉開就可以吃了。只不過做豆腐的話,磨漿時加的水會多一些,做合渣的話,水加的水就少一點。在恩施,基本所有的餐館都有合渣這道菜,據說最好吃的,叫做張關合渣。
臘貨
各種臘貨,臘五花,臘豬蹄,臘排骨,臘腸,臘豬肝,在恩施好像就沒有不好吃的臘貨,最喜歡的還是臘豬蹄燉土豆。想想就開始流口水了。
關於恩施的 美食 ,你覺得還有那些一定要嘗嘗的,歡迎留言討論哦。
湖北恩施自治州,去過很多次,那邊的 美食 很多,每次去都能吃上不一樣的 美食 ,下面給大家分享3個恩施 美食 ,大家去的話可以找找嘗嘗。
1、格格:此「格格」乃是用辣椒乍混和其他主料秘制後再蒸出來的,肉下面還鋪了一圈土豆,肉的腥香味兒和土豆的清香味兒,還有秘制的香料味混為一體,味道巴適的很;
2、張關合渣:張關合渣又名「懶豆腐」,其最大的特色就在於一個「懶」字。取新鮮黃豆磨製成汁,直接倒入鍋中煮沸即可食用,因其製作簡單,營養豐富,深受恩施人民的喜愛;
3、鮓廣椒:也稱為鮓辣椒,它是以恩施本地鮮紅辣椒和苞谷面(玉米面)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個人覺得鮓廣椒炒土家臘肉很好吃。
恩是的 美食 還有很多,像土家社飯、土家燒餅、洋芋飯、扣肉、油茶湯,味道都很有特色,就不一一列舉了,大家去恩施可以找找嘗嘗,絕對不會讓你失望的。
1.苞谷粑粑
一開始聽名字以為是傳統用大圓鍋炕的米粑,吃之前看著包裹的粽葉以為是粽子,打開以後以為是加了玉米面做的糍粑。但當真正入口的時候才發現,顛覆自己所有的猜想,它微甜,帶著玉米與粽葉的獨特香氣,雖然原料中含有糯米,但卻吃起來卻完全不糯,跟糍粑粽子的味道完全不一樣,也許這是屬於武陵山區,恩施州大自然的饋贈把,才有了這獨特的 美食 ,上次去建始縣鄉村玩的途中,經過白楊坪鎮,有一個叫上店子苞谷粑粑的地方買的,大家去恩施鄉村遊玩的時候可以去嘗試一下。
2.蔥炒洋芋片
我也不知道這個叫法是不是正確,但這確實是一道恩施本地每家每戶經常會吃到的一樣菜,食材選用恩施本地的富硒小土豆,與我在武漢吃的土豆完全不一樣,第一次吃的時候還以為是蘿卜,吃起來的口感細膩,味道綿香,爽滑好吃,做法上也獨特,是用菜油和豬油混合用蔥炒制,雖然是個小菜,但永遠是最先光碟的那一道菜,之前在建始縣高坪鎮石門村的石門古風農庄吃到,回家後也嘗試自己炒制,卻始終沒有那個味道,可能獨特的食材加上獨特的做法,不然怎麼稱得上是恩施特色洋芋呢。
3.紅燒藏香豬肉
當時吃過這道菜後,還特意到養豬場所去親眼看了一下藏香豬長什麼樣,這種高山散養的豬和普通的豬不一樣,可能成熟後也只有100斤左右,每天除了吃飯睡覺的時候 大部分時間都在高山上奔跑運動,隨之帶來的就是肉質緊實,最不可思議的是在我吃的時候發現他的肥肉吃起來的感覺不是普通豬的那種肥膩,反而是跟瘦肉一樣的感覺,香氣十足,也是在建始縣高坪鎮石門村的石門古風農庄吃到的,恩施建始真是一個讓我流連忘返的地方。
油香 臘肥腸 蒿子飯 酸渣肉 …感覺太多一口氣根本數不完
哎!我回來都吃胖了,感覺很多好吃的都想吃
1.恩施喜歡 美食
1.土家公婆餅
又稱「湖北公婆餅」、「恩施公婆餅」、「恩施土家族公婆餅」、「武漢公婆餅」簡稱「公婆餅」。它是土家族特有的風味 美食 ,採用發酵面團包卷由幾十種天然佐料調制而成的新鮮豬肉餡料,輔一蔥花,沾一芝麻、用電餅鐺煎制而成。公婆餅配方科學,技藝精湛,沁人心脾,深受市場青睞。
2.土家炕洋芋
「洋芋」就是土豆。
吃洋芋有多種吃法,其中炕洋芋松泡味美。其做法是,先將洋芋刮皮洗凈,放在鍋里煮一煮,不等全熟撈起來,立即放在鍋里炕,放進菜油或漆油,翻來復去將表皮炕得焦黃,再放進鹽,蒜末、辣椒粉,拌勻即可。
3.葵花年肉
相傳,年肉濫觴於一場戰亂。有一年除夕前,土家山寨突遭軍隊攻入,土家人正在熱火朝天地做團年飯,做夢也沒有想到在這樣的日子會罹此大難,紛紛拋家舍業,拖兒帶女四散奔逃。部分逃進深山石洞的人雖然僥幸脫離了虎口,但飽受凍餒之苦。幸好有一長者於倉促中帶出了一大塊熟豬肉,於是大家每人都分得了一小片肉,這才和著眼淚熬過了這個凄惶的年關。戰亂平息後,為了記取這次血的教訓,土家人過年時,家家戶戶都應蒸幾大塊熟肉,以防再次遭受類似的禍患。以後相沿成習,年肉便進入了土家人春節菜譜。
Ⅵ 建始縣旅遊景點
建始縣位於鄂西南山區北部,隸屬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下面是我搜集的建始縣十大旅遊景點,希望大家喜歡。
建始縣旅遊景點
1、野三河景區
野三河尋蹤探秘旅遊景區(簡稱野三河旅遊景區)位於湖北省西南部、鄂西南山區北部,地處建始縣中部,地跨花坪鄉、高坪鎮、景陽鎮。東與巴東縣毗鄰,西與恩施市接壤,北依重慶市的巫山、奉節兩縣,南靠建始縣官店鎮。地理位置重要,素有「川鄂咽喉」之稱。
野三河旅遊景區所在的建始縣是我國華東地區、華中地區和西南地區聯系的陸路交通要道。縣城距離恩施許家坪機場56公里,距離巴東港145公里,距離重慶市碚石碼頭98公里。宜萬鐵路、滬蓉(西)高速公路和正在開發的清江「黃金水道」以及連接川湘的天二公路都從景區穿過,為野三河景區的交通帶來了質的飛躍。
建始縣旅遊資源豐富、品位較高,擁有名噪海內外的「建始直立人」遺址,清江最美的山水畫廊——景陽河段,生態原始、野趣濃郁的野三河,奇峰薈萃的黃鶴橋,仙境奇山五峰山,佛寺興隆寺,道觀石柱觀、朝陽觀、鳳凰觀,近代名人吳國禎、朱和中的故居等一大批頗有開發價值的自然旅遊資源和人文旅遊資源,但由於區位、交通和經濟條件的限制,遲遲未能開發利用。隨著宜萬鐵路和滬蓉(西)高速公路的貫通,建始縣的區位、交通條件將得到大的改善。自駕游的客人可以在滬渝高速的高坪或者紅岩寺出口直接駛進景區內。乘坐宜萬高鐵的乘客可以直接在建始直立人博物館下車即入景區。
2、石門河景區
石門河旅遊區位於湖北建始縣高坪鎮,八百里清江的支流。景區總投資3.5億元。景區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特徵,集「幽、險、奇、秀、古」於一體。景區有人類起源遺址,中國南方最久遠的「巴鹽古道」,中國巴人發祥地之一,中國土家族聚集區。石門河旅遊景區包括高坪遊客接待中心(含自駕車旅遊營地等)、石門河探幽賞橋游覽帶、巨猿洞訪古懷舊游覽帶、石柱觀道教養生休閑區、八角村農業休閑度假區,景區面積約180平方公里。素有「施南第一佳要」之稱的石門關山水險峻幽美,是溝通重慶和宜昌旅遊景區的重要節點。
石門古風旅遊景區地域面積約180平方公里,自然旅遊資源與人文旅遊資源豐富且頗有特色。景區的旅遊資源主要可分為地文景觀類、水域風光類、生物景觀類、遺址遺跡類、地域文化類這五大類型。
石門河景區位於湖北建始高坪,北通豫陝,西襟巴蜀,東臨江漢,南極瀟湘,肩擔重慶、武漢,比鄰長江三峽。宜萬鐵路、滬渝高速橫穿全境,318及209國道通過景區,距機場和火車站僅1小時車程。
3、朝陽觀
朝陽觀風景區屬國家級AA級景區。朝陽觀景區介紹:朝陽釁區包括鳳冠山、大寨山、穿洞子、龔家岩,小溪口水庫、汪家寨、大沙河及九股山、當陽壩一些零散景點。鳳冠山、大寨山一帶,有古朝陽觀十景:天池明鏡、虎頭昂翠、崖懸白印、獅灘夜吼、蓬萊仙景,石洞飛泉、風尾施青、石聳烏紗、虎榜天開、石洞天橋。石洞通天:又名醒獅洞。系建始縣古八景之一,位於縣城郊朝陽觀的半山腰,傳說是玉峰禪師煉仙丹的地方。宋朝大詩人黃庭堅有詩雲:「古木蕭蕭洞口風。昔人曾此出樊籠,崖前況有涓涓水,好滌塵襟去效翁。」在石通洞口的左壁,刻有-元老石瑛題寫的「醒獅洞」三個大字。在洞中的上壁的崖石上,刻滿了歷代文人的詩賦。現還依稀可見。天池寺:位於風冠山頂,始建於明代中葉,清道光年間維修,原由佛祖殿、祖師殿、觀音殿、十八羅漢殿、玉皇樓、呂祖閣、靈官殿等建築組成。建國後逐步毀壞。現已恢復佛相殿、祖師殿和觀音殿三座寺宇。風光圖2-1文字說明:風冠之春。鳳冠山上,蒼松翠柏,一片綠郁蔥蔥,每逢初春,滿山梨花、桃花競相開放,十分美麗。紗帽山:即朝陽觀十景中的石聳烏紗,位於於家檯子上和大寨山旁,其山象一頂古代的烏紗帽。文廟:即孔夫子廟,原址在縣委院內,由大成殿、金聲樓、玉振樓組成,為清同治四年重建。2000年,該廟被遷至朝陽觀下。民族風情園:位於廣潤河畔,朝陽觀下,內有牌坊、亭子、茶樓、長廊等建築,為縣城居民休閑的好地方。
4、田家壩
田家壩位於恩施州建始縣花坪鎮,因田氏家族所建集市而聞名,是古時「川鹽入湘」的重要通道,建始、巴東兩地葯材、商貿、竹器集散地。境內漢、土家、苗、回、畲民族混居,民風獨具特色。田家壩是川湘鄂邊區工農革命軍根據地之一,著名的建始運動總指揮田見龍始居如此。
2013年入列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田家壩是一個不算偏僻的小村。日漸發達的現代文明正在蠶食農耕文化的遺留,餘存的三五間古建築,寒磣地夾雜在一幢幢新修的小洋樓之間,坍塌的老屋與崛起新樓的反差讓人很難與傳統村落相接,只有殘存於老宅封火牆上的漆畫和斑駁的牆土,訴說著悠長的歲月。
田家壩臨巴東,接恩施,曾是方圓十多里的集市,古稱街。原村黨支部書記田大崇說,清末年間,田氏家族跨清江河,從巴東而入,駐足鹽道兩旁,擺攤設點,賣葯材,售生漆,銷竹器,日漸發達。於是田氏八大有錢人家在此興土木,建樓子,形成里把路長的集市。每逢集日,壩上人頭攢動,商賈雲集,三教九流無數。田家壩由此而聞名巴東、建始和湘鄂鹽道。
5、石柱觀
建始望坪是一馬平川,坪中有一山峰隆起,突兀凌空,尤如擎天大柱,人們稱為蟠龍山。這山海拔為1070米,相對高度51米,周長223米。山頂有一廟宇,古人稱朝貞觀,今人叫它石柱觀。
蟠龍山山勢險峻,整個山體是懸崖絕壁,山麓有洞穴,迂迴曲折通向山腰,出半山洞口,有238級石梯依山勢盤旋至山頂。山頂蒼松橫生,山花競放,廟宇掩翳在秀林古木之中。廟始建於明嘉靖年間,傳說當年有一樵夫上蟠龍山撿柴,在半岩石縫中拾得半截廟鍾,鍾上殘留「峨嵋」二宇,懷疑是四川峨眉山的神仙降靈,四鄉群眾因此相邀在山頂修築廟宇。四百多年來,石柱觀幾經兵燹,重建數次。現存的土木結構是清代重建,高10.97米,外形呈四層六棱亭閣狀,頂部為六面迭歇山式,飛角是鴟首式,內設前堂後殿,東西兩廂,左右茶舍膳房,布局合理,造型雄偉,工藝精緻,顯示出工匠的聰明才智。
蟠龍山周圍有風景三處,山西有清建寶塔一座,右側崖縫中有一涓流,久早不竭;東麓有一堰池,碧波盪漾,常年不幹。
石柱觀兼有山、水、石、洞四美,是鄂西的一個游覽勝地。
6、建始直立人遺址
建始直立人遺址位於建始縣高坪鎮麻扎坪村五組。遺址為一石灰岩穿山洞,分東、西兩個洞口。1970-2000年先後九次發掘,發掘發現了早期直立人牙化石五枚和石器、骨器以及包括步氏巨猿在內的80多個種屬的哺乳動物化石。根據對地質古生物的分析研究,該遺址為更新世早期,年代距今250-120萬年之間。
建始直立人遺址是中國最早的古人類遺址之一,是我國首次發現的直立人與巨猿共生的化石點,為研究巨猿與人類發展的譜系關系、靈長目動物發展過程中的趨同變異以及如何進化成人類等問題提供了實物資料。
2006年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7、頭壩堰崖墓群
位於建始縣長梁鄉桂花村東南,宋代墓群。共十七個洞穴,開鑿於盛竹河北岸崖壁上,距河面高約12米。洞口分方穴式和橫穴式兩種。方穴式邊長約2米,橫穴式一般寬3米,高2米。
8、穿洞子
穿洞子位於朝陽觀風景區,地處建始縣業州鎮郊區,與之相鄰的風景有朝陽觀、米水河、閘木水峽谷、石鼓門、寶塔山等。天池明鏡、石洞飛泉、虎頭昂翠、崖懸白印、虎榜天開、蓬萊仙境、石澗天橋、石聳烏紗、鳳尾拖青等朝陽觀十大景點被載入清代《建始縣志》,除獅灘夜吼不復存在以外,其餘9個景點基本保持原貌;山麓的石通洞20世紀90年代被收入《中國名勝詞典》。朝陽觀又名鳳冠山,上有天池寺,該寺俗稱朝陽觀,方言以觀名山。該山在縣內方圓百里內獨具顯著的丹霞地貌特徵,與其周圍的山地迥然不同,山上綠樹成蔭,鳥語花香,清風送爽,曲徑通幽,更有洞穴處處,清泉常流,誠為探幽、旅遊佳境,被歷代文人墨客反復吟詠,北宋詩人、書法家黃庭堅等歷代名流詠石通洞的詩詞達28首之多。原天池寺在20世紀50年代初被廢棄,90年代末重建,正在進行開發。穿洞子建有林場,原林場場部已被改為接待遊客的「庄園」
9、石通洞
石通洞位於建始縣朝陽觀北側,洞外西北崖頂,涓流跌落,如串串玉珠,遇到連日大雨,山洪從崖頂飛泄直下,形成瀑布,十分壯觀。石通洞洞內開闊,內如穹窿,東端一孔直通山頂,宛如天窗,故稱石通洞。石通洞高11.5米,寬160米,洞底平坦,洞壁朱丹。洞頂有一長年滴水、四季不幹的細流,滴水聲如珠落玉盤、似敲擊木琴,音韻起伏,宛若優美的樂曲。古人曾賦攻絕贊之:「一竅通天勢蜿蜒,分砂石漏響涓。何當洗盡琵琶耳,踞步閑聽勝管弦。」洞內光線充足,空氣流暢,盛夏清涼,寒冬溫暖,適宜來此避暑消閑。傳說五峰禪師在這里隱居數年,采葯煉丹。洞口一箭之地,有崖溶峰一座,高四米余,為洞前的一座天然屏障。石通洞前,茂林修竹,碧草如茵,風光秀麗。洞壁保存歷代文人題刻詩賦甚多。宋代著名詩人、宋代書法大家之一的黃庭堅先生,在洞壁留下了一道贊美石通洞的詩:「古木蕭蕭洞口風,昔人曾此出攀籠。崖前況有涓涓水,好滌塵襟去效翁。」如今的石通洞,已成為海內外旅遊者爭相觀覽的勝地。
10、景陽峽谷
景陽峽風景區位於恩施建始縣景陽鎮境內,因其峽谷風光十分壯觀,被人們喻為「清江畫廊」。清江橫貫全境,峽江兩岸峭壁如削,鐵索大橋飛架南北;江北有鳳凰展翅、霧中石人、絕壁驛道、景陽關、景陽溫泉等景點。江南有五花暮靄、興隆古剎、雙石擎天、龍灣瀑布、土司大寨、雙土地、將軍岩、潮水洞等景觀。
景陽關雄立萬仞絕壁之間,海拔1080米,頗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為古代川鹽入湘的重要通道,又是古代防範外部族入侵的戰略要隘,系歷史上兵家必爭之地;下臨清江,自關口沿羊腸小道左紆右折而下,至江濱約7.5公里即是古渡口。
五花暮靄:江南五花寨之巔高聳五峰,狀如一怒放的梅花,每當日暮,霞光映照,五彩繽紛,景色絢麗,寨上一片輝煌,妙如仙境。
興隆古剎坐落於青龍山首,周圍古木參天,藤葛纏連。這寺為清代一舉人修建,原為青龍寺,後人為紀念舉人,促當地文脈暢達,文運興隆,便改為興隆寺。土司大寨據傳為容美土司的最後據點,境內曾有雙虎紐錞於等古巴人青銅器出土;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年代,關向應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在景陽鎮硝洞管理區的楊家街活動過。清江水布埡水利樞紐工程峻工後,可乘小火輪沿清江直達長江。
Ⅶ 建始宵夜哪裡好吃
建始的夜宵一條街南夜宵店的夜宵燒烤味道不錯
南夜宵店周圍環境優美,而且菜品小吃味道都挺不錯的,價格也便宜親民,休閑時間可以約幾個朋友去南夜宵店吃吃燒烤聊聊天都挺不錯的。
Ⅷ 南充市有什麼好吃的特產
1、張飛牛肉
是四川閬中牛肉加工廠的傳統美味之一,色、香、味俱佳,這種干牛肉早在40年代就獲得成都工業協會優質產品銀獎。因肉乾而不硬,潤而不軟,外黑內紅,故稱「張飛牛肉」。
2、儀隴胭脂蘿卜
是四川省南充市儀隴縣的著名特產,該品肉質根呈葫蘆形,單個重80g左右,表皮與肉質均為胭脂色,有須根,橫切面胭脂紅色呈放射狀,肉質緻密、脆,微辣,回味甜。
3、儀隴醬瓜
是四川省南充市儀隴縣的著名特產,此品色澤棕紅,具有光滑鮮嫩,宛若魷魚,脆而不膩的特點,酒後佐飯,可釋膩腥,使人口齒生香,食慾頓起。
4、 白糖蒸饃
為清乾隆時糕點師哈公奎所製作,以上等白面為原料,用酵母發酵而不用鹼,可以做成各種形式的饃,如壽桃、尖塔、鴿子等,一般為兩瓣形的小蒸饃這種蒸饃加有桂花香精,雪白的蒸饃蓋上兩個小紅章,看起來美觀,吃起來有淡淡的桂花香味,口感綿軟,熱吃嚼而不粘,冷吃酥散爽口,回籠再蒸,與鮮饃一樣,用作旅途食品最為適宜。
5、營山黑山羊
全身黑毛,毛短光澤,體型中等,皮張面積大,質地結實,延伸力大,肉質柔嫩多汁,脂肪分布均勻,營養豐富,膻味濃烈。
6、西鳳臍橙
是四川省南充市西充縣的特產。西鳳臍橙果實呈橢圓形、色澤橙紅、果面光滑、無核、果肉脆嫩化渣、汁多味濃。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有以下幾種:
南充特產一:閬中三絕湯
三絕湯是近年來新創制出的一道風味菜品,現在很多閬中酒店都有這道菜.它的做法是:首先將牛肉切成小方塊,將蒸饃切成小方塊,並在油中酥一酥,使之顏色金黃,而又堅硬,配之高湯,根據不同客人加醋,小火煮沸即可。就做成了又香又濃的「三絕湯」,既是湯,又是粥,顏色黃亮,味道鮮美,沁人心脾,而且牛肉酥軟,蒸饃爽口,醋味飄香,具有開味健脾,增強食慾的作用.其實,從遊客的角度來說,不管這道菜的味道到底怎麼樣,光是一口可以吃掉三種閬中特產,就足夠吸引人了。
南充特產二:河舒豆腐
河舒豆腐產於相如故里蓬安縣河舒鎮,其餘之地雖也有打著「河舒豆腐」牌子的豆腐可吃,但卻始終沒有當地的豆腐吃起來正宗,地道和巴適。
南充特產三:保寧松花皮蛋
閬中的松花皮蛋採用傳統的天然原料配方,故不含鉛,也無其它有害物質,且含有多種氨基酸和酸鈉,呈弱鹼近中性。
南充特產四:獅子糕
獅子糕原名「壽王糕」是四川西充地區特色糕類 美食 。獅子糕的產地是四川西充縣,西充獅子糕 歷史 悠久,採用西充獨有的「白沙糯米」,輔以鮮花醇蜜、米質甜飴、川蔗綿糖、脫皮芝麻、小磨香油、鮮雞蛋蛋青等為原料,集歷代名師之傳統工藝,屢經改良,精工製作而成。味道甜美,集香、甜、酥、脆於一體,油而不膩,嚼蜜不粘,其味可與被稱為「西湖佳點」的西湖獅子糕媲美。曾多次獲獎,遠銷日本、香港、東南亞。
南充特產五:烤方酥
烤方酥,麵食,是四川省南充市的著名小吃.特點:色澤淡黃,酥化香甜.烹製法:烤.此品如精製後可作席點,擀酥可制大酥,傳統烘烤用傾爐。特粉製成燙面,稍冷後放適量發面,下純鹼、豬油適量。特粉下豬油製成酥面。取燙面、酥面,包酥製成酥皮,包芝麻甜餡擀成方形餅坯,粘上芝麻,入爐烤熟裝盤即成。
南充特產六:營山涼面。
在南充營山的諸多小吃中,營山涼面獲得的贊語最多.原因在於它涼面勁道,紅油勁霸,先有涼粉打底,最後撒上大頭菜,健脾開胃,香辣無比。
南充特產七:東觀辣仔雞
東觀辣仔雞創於1990年,由於推出了富於濃厚鄉土特色的辣仔雞而深受顧客朋友的喜愛,因而生意十分火爆,在當地小有名氣,並帶動、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東觀辣仔雞」菜品及一批經營辣仔雞的餐飲店。
1、張飛牛肉:
張飛牛肉是四川閬中牛肉加工廠的傳統美味之一,色、香、味俱佳,這種干牛肉早在40年代就獲得成都工業協會優質產品銀獎。因肉乾而不硬,潤而不軟,外黑內紅,故稱「張飛牛肉」。
2、儀隴胭脂蘿卜:
儀隴胭脂蘿卜是四川省南充市儀隴縣的著名特產,該品肉質根呈葫蘆形,單個重80g左右,表皮與肉質均為胭脂色,有須根,橫切面胭脂紅色呈放射狀,肉質緻密、脆,微辣,回味甜。
3、儀隴醬瓜:
儀隴醬瓜是四川省南充市儀隴縣的著名特產,此品色澤棕紅,具有光滑鮮嫩,宛若魷魚,脆而不膩的特點,酒後佐飯,可釋膩腥,使人口齒生香,食慾頓起。
4、高坪甜橙:
高坪甜橙是高坪區大力實施商標興區戰略,有效保護優質特色產品和促進特色農業發展,將距今有1300餘年栽培 歷史 、品質獨特、文化內涵深厚的「高坪甜橙」。
5、充國香桃:
充國香桃是四川省西充縣特產,中國地理標志產品。西充縣位於四川盆地偏北部,屬川北淺丘地帶,氣候溫和,降水豐富,無霜期長,土地肥沃,物產豐富,對水果的生長十分有利。所產香桃以其香、甜、脆的獨特口感,是具有當地特色的水果。
6、南充冬菜:
南充冬菜採用冬至前後十天內的冬菜嫩尖,秉承數百年傳統工藝,配以十多種名貴香料,入壇三年以上精製而成。產品色澤黑褐有光澤、香氣濃郁,風味鮮美獨特,鹹淡適度,質地嫩脆。
7、保寧壓酒:
保寧壓酒是閬中所獨有的傳統名酒,又叫「陳年壓酒」,已有300多年的 歷史 。壓酒酒麴是用天麻、肉桂、枸札、半夏曲、砂仁、白扣、大棗等百餘種中葯製成,將這種酒麴放入浸蒸的原糧(主要是紅高梁)里,經過固體發酵,獲得壓酒基礎酒。
8、西鳳臍橙:
西鳳臍橙是四川省南充市西充縣的特產。西鳳臍橙果實呈橢圓形、色澤橙紅、果面光滑、無核、果肉脆嫩化渣、汁多味濃。2003年,在中國(上海)第七屆名特優果品展銷會上被授予「中華名果」稱號。
9、吳饊子:
吳饊子是司馬相如故里一道古老的傳統 美食 ,有著幾代人的傳奇。吳氏祖傳名特小吃,秘方考究、做工精緻,採用水糖、黑芝麻、核桃、花生、黃豆、香料等,以嘉陵第一桑梓「神龍泉」水揉合,生坯三寸六,成品三寸一,色澤紅潤、香甜酥脆、入口化渣、回味無窮。
10、奉國大米:
奉國大米因產自閬中市老觀山區(古代奉國縣)而得名。該區山清水秀,生態條件良好,獨特的自然環境孕育的稻米以粒大、飽滿、色澤好、口感佳而成為歷代宮廷貢品,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 歷史 。解放後曾出口歐美及東南亞,近年又獲得多項殊榮,如西博會金獎、南充知名品牌、民為天放心食品、四川省無公害農產品等等,產品呈供不應求之勢。
您好,很高興能回答您的問題。
我們都知道南充市有「絲綢之鄉」之譽,很多 旅遊 愛好者也喜歡到南充市。除了可以直接觀賞美景外,還有很多當地特色的 美食 、特產。那南充市有什麼好吃的特產?其實,南充市好吃的 美食 特產還是非常多的,下面推薦幾種,希望能喜歡。
羊肉粉絲算得上是南充的特色小吃了,羊肉粉是由米粉(以大米製成的熟米粉)和羊肉湯、餡,配上佐料而成,湯底帶有些辣味,比較滋補。
2.張飛牛肉
張飛牛肉其實也是保寧干牛肉,分生、熟兩種。干牛肉,色顯玫紅,滋潤光亮,肉質細嫩,食之鹹淡適口,五味俱香,常成為宴席配餐、伴酒佐餐之上品。
3.營山板鴨
營山板鴨清香味美,鹹淡適口,其製作需經過宰殺、去毛、密封、熏烤等多道工序。製成後色澤金黃、臘香四溢,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款待賓客的佳餚。
4.川北涼粉
川北涼粉以其獨具紅辣味醇、鮮香爽口的川味風格飲譽巴蜀。涼粉製作精細,從磨粉攪制到調料、配味都有獨到之處。涼粉的拌料十分考究,主要拌料有辣椒、花椒、生薑、蔥葉、冰糖等摻合製作的紅油,以及有精選大蒜搗制的蒜泥,可謂色、香、味俱全,獨具風味。
喜歡的朋友可以在當地直接品嘗 美食 ,還可以帶一些當地的特產回家哦。以上是南充市好吃的特產推薦,希望能幫到您。
南充好吃的特產之
川北涼粉
川北涼粉自清末問世以來,以其獨具紅辣味醇、鮮香爽口的川味風格飲譽巴蜀,流傳至今。當時,原南充縣江村壩農民謝天祿,在中渡口搭棚賣擔擔涼粉,他的涼粉製作精細,從磨粉攪制到調料、配味都有獨到之處,行人品嘗後川北涼粉無不稱道,謝涼粉便有了名氣。其後,農民陳洪順悉心研究謝涼粉製作工藝,取其所長並加以改進,涼粉製作工藝得到進一步完善。他選用新鮮白豌豆用小磨磨細,十分講究攪制火候、所作涼粉質細柔嫩,筋力綿軟,明而不透,細而不斷,調料配味,更具匠心。不久,陳涼粉便名揚川北一帶,「川北涼粉」也不脛而走。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朱德、羅瑞卿生前回南充視察工作時,就曾特意品嘗了川北涼粉。川北涼粉之所以出名,不僅僅是涼粉製作獨具特色,更主要的是拌料十分考究。主要拌料有辣椒、花椒、生薑、蔥葉、冰糖等摻合製作的紅油,以及有精選大蒜搗制的蒜泥,可謂色、香、味俱全,獨具風味。
來了南充少不了吃張飛牛肉、還有川北涼粉、臘肉火鍋、四川鍋魁、南充冬菜、西充獅王糕、卧龍鮓、西充獅子糕、萬家臘肉、蓬安河舒、保寧蒸饃、辣子脆腸,有葷菜有素菜有小吃
1、張飛牛肉
張飛牛肉產於四川省閬中市,是具有濃厚的四川風味的特產。張飛牛肉表面為棕紅色,切開後肉質紋絲緊密,因其外觀特徵為「表面墨黑內心紅亮」恰好和猛將張飛的形象相似,故稱「張飛牛肉」。
2、保寧醋
保寧醋是四川省的地方傳統名優特產,屬於中國四大名醋之一。保寧醋以地名(今四川閬中市保寧鎮)俗稱,始於五代唐長興元年(公元936年)設保寧軍治時,距今已有1078年 歷史 。 近400年來,保寧醋通過不斷 探索 和創新,最終形成以麩醋、葯醋為特色而名揚中華醋苑的百年老字型大小。保寧醋以麩皮、小麥、大米、糯米為原料,用砂仁、麥芽、元楂、獨活、肉桂、當歸、烏梅、杏仁等多味開胃健脾,促進血液流動的中葯材制曲。
3、保寧壓酒
保寧壓酒是閬中所獨有的傳統名酒,已有300多年的 歷史 。壓酒酒麴是用天麻、肉桂、枸札、半夏曲、砂仁、白叩、大棗等百餘種中葯製成,將這種酒麴放入浸蒸的原糧(主要是紅高梁)里,經過固體發酵,獲得壓酒基礎酒。
4、白糖蒸饃
白糖蒸饃無中式饅頭的鹼澀味,也無西式麵包的微酸味。1912年,獲巴拿馬國際博展會銀質獎章。1990年10月,四川評出22種省級名小吃,保寧白糖蒸饃金榜題名。保寧白糖蒸饃耐貯耐運,久存不壞。炎季可放十天,冬季可存半年而不變質走味。
5、保寧松花皮蛋
閬中的松花皮蛋採用傳統的天然原料配方,故不含鉛,也無其它有害物質,且含有多種氨基酸和酸鈉,呈弱鹼近中性。皮蛋透明,松花清晰,富有彈性;蛋黃油潤,略帶溏心,桔紅透亮,不含鹼味。
好吃的還有川北涼粉,李涼粉,楊鴨子,還有吉慶巷的鍋盔夾涼粉等等。以及南充的米粉我都覺得是外地沒有的,南充特有的。
南充位於四川省被稱為絲綢之都。地理位置優越,經濟發達,是我國一帶一路的重要樞紐節點城市。南充也是 旅遊 的勝地,每年都會有大量的遊客來到此地觀賞景色。有景色的地方也少不了 美食 的存在,那麼南充好吃的都有哪些,又有哪些是不能錯過的 美食 呢。
一、南充好吃的都有哪些,南充不可錯過的 美食
1.鹵鴨子
我們都聽說過北京烤鴨,南充的鹵鴨子也是非常有名氣的。南充鹵鴨子皮非常的酥脆,鹵味也是十足的川味。
2.羊肉粉絲
羊肉粉絲算得上是南充的特色小吃了,主要是以大米粉為主,加上一些羊肉片,湯底一般帶有一些辣味,算是比較清淡的了,比較滋補。
3.冰涼粉
涼粉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來到川地怎麼能不吃涼粉。南充的冰涼粉更是有著一種當地的特色。南充的涼粉額外的乾脆爽口,但是又不失鮮嫩。看起來晶瑩剔透的涼粉,顏值也很高!
4. 火鍋串串
來南充怎能不吃火鍋呢?火鍋串串可以讓你感受到這座城市的味道,各種辣的、麻的、各種小吃、冷盤與串串一起食用,絕對可以讓你贊不絕口!
5.瓦罐湯
瓦罐湯是一種養成的湯,在南充經常食用辣、烤、炸的小夥伴們也可以去到瓦罐湯館里嘗試這個瓦罐湯,非常甜美可口。
二、去南充在哪搜尋好吃的
1.小吃街
南充有大大小小的小吃街,你別小看這些小吃街,在這里你可以嘗到南充最好的 美食 。不過,這些小吃街很多時候都是在一些比較偏僻的地方,當然景區也是有的,只是景區的小吃人會非常的多,而且性價比也不高。這個時候如果有南充的小夥伴就再好不過了,他們會帶你去品嘗小吃街里最特色的 美食 。
2. 美食 坊
南充隨處可見 美食 坊,無論是 旅遊 景區還是大超市。 美食 坊里主要是集聚了各種特色的餐廳,在這些特色的餐廳里你可以品嘗到當地最純正的 美食 ,並且價格也非常的友好。南充作為四川省比較有名的地級市,它不僅僅風景非常的好, 美食 也是具有代表性的。這里的小街小巷都有著川味 美食 ,隨處逛逛你都可以感受到這座城市的味道。南充好吃的餐廳也多得數不勝數,選擇一家好的餐廳,吃著川味地道 美食 也許是每一位旅行者的夢想了吧!
西充獅王糕
西充獅王糕是四川西充地區傳統糕類 美食 ,以香甜酥脆、入口化渣、色之金黃的特色,享譽海內外,多年來暢銷不衰,給西充人民創造了財富,帶來了嬌傲。獅子糕原名「壽王糕」。出自1876年(光緒二年)秋,杭州西湖「壽春坊」斯仁谷之手。
「壽王糕」因色之金黃,香甜酥脆,入口化渣,回味清香,多為達賢仕人待客佳餚。西湖縣令姚其杭必備為待客茶點,其千金姚勝蘭每日必食方解口饞,百姓大多待仕人用之方能食用。 「壽王糕」用料考究,必采杭州西湖上灣酒米,經多次浸洗、成粉,菜子油炸煉,散溫後配上好紅糖、芝麻、麻油成形食用。光緒乙未年斯老歸天,由子斯力撐坊繼業。
起源
西充青獅人何孬娃家境貧寒,為偷吃本族長黃瓜解飢,嚴遭毒打後逃出家門,流浪到杭州西湖,餓昏倒在「壽春坊」門前,斯力視之,與食救醒,何謝斯救命之恩,以身報效。斯正缺勞力,留為雜事,持奉家人。何手足勤快,為人靈巧,斯收之為徒,何以工錢報恩。白日浸洗酒米,晚間磨粉。孬娃出身貧窮,酸甜苦辣皆行,吃苦耐勞皆有,技藝在心。
光緒已年端午節,斯家午夜飲酒,食酒過多,醉倒在床,因天熱午夜糕房起火,「壽春坊」被焚為灰燼。斯力痛哭終日,過度悲傷,不久離世,「壽春坊」從此而絕。何痛拜離師,回家在象溪河邊姐家棲身,借姐家房半間,銀子四兩買回糯米等原料,回家泡米三日椿成細粉製成「壽春糕」。是夜夢中,從師生涯歷歷在目,師父救命之恩,授藝之情在腦海中一一出現,師、師、師、斯、斯、斯,家鄉也師,其糕稱之為王,何王也?取人王將要犯上,怎敢?魯中王乃獅子也。師、斯、獅三字同音巧到極點,取此糕為獅子多妙,此糕色之金黃,如同金獅之毛,就取名獅子糕好了。何大笑而醒。其妻問何故而笑,何將夢事說與妻,妻說莫不是師父要我們不忘其恩。師父姓斯,家鄉也獅,取名獅子糕既是紀師又懷師恩,更憶家鄉,「三獅」結為一體,真乃是獅緣也,全家人十分樂意。故獅子糕於1891年(光緒十七年)初問世。縣人食之贊不絕口,過往商客四海揚名。
光緒二十六年,何年事已高,家已有結余,與妻商量,移房四桂房街,「獅子糕」食客更旺。光緒二十八年孟冬何長眠離世,其子何繼父之業,深研細作,取衙門口外井水燒開冷沉浸洗糕米,打硬其味道更美,直至民國年間繼師生意等。
糯米18.5千克白砂糖9.25千克芝麻1.1千克熟豬油1.4千克雞蛋750千克飴糖4.5千克麻油14千克生米粉900克熟米粉500克香精適量。
工藝流程
泡米 舂粉 熬熟芡 合粉 壓片切條 油炸 拌和 成型 包裝
製作方法
1.泡米、舂粉:選顆粒飽滿的糯米,用清水淘洗,浸泡4 6小時,撈出滴干水分,用碓窩舂成細粉,過60 70目羅篩,要求米粉細膩。
2.熬熟芡:將糯米粉取800克(以每100封成品計算)放入燒開的清水鍋內攪拌均勻,熬成稀糊狀,然後加入豬油,繼續煮沸,以將全部糯米粉煮熟為度。
3.合粉:將其餘的糯米粉與雞蛋混合均勻後,再加入熟芡,揉成粉團。然後將粉團壓成0.5厘米厚的片塊,切成1.5厘米寬的條子,再將條子切成0.5厘米寬的小塊,即為生坯。切塊時要求形狀一致,大小均勻,生坯間應用撒粉,以防止粘連。
4.油炸:先將麻油倒入鍋內,升溫到250 280 時,再將生坯逐漸放入油鍋,待生坯呈谷黃色、爆化時即撈出,是為糕坯,冷卻待用。
5.熬糖、拌和、成型:將白砂糖和飴糖放入鍋內,加上適量的清水,熬至150 左右,再將糕坯放入糠漿內拌和均勻,趁勢倒入糕盆攤勻,壓緊,鏟平。再將小磨麻油混合香精與少量糖液,均勻撒在糕面上,再撒上熟芝麻,然後成型、包裝,即為成品。
質量標准
形態:長方形,表面平整,無斜邊缺角。
色澤:棕黃色(呈獅子毛色),表面芝麻呈淺黃色。略有光澤。
組織:結構緊密,上糖衣均勻,無雜質。
口味:香甜酥泡,麻油香濃郁,無異味。
特色 美食 有川北涼粉、大通涼粉、松花皮蛋、營山板鴨、河舒豆腐、張飛牛肉、白糖蒸饃、順慶鹵鴨子、南部肥腸、蓬安方鍋盔、西充獅子糕、臘肉火鍋、保寧牛羊雜碎、東觀辣子雞、絲絲鱔魚面、辣子脆腸、干燒四季豆、順慶羊肉粉、涼熱串串等
Ⅸ 湖北恩施建始高坪有種當地人叫 「鮮谷 仙谷」的雜糧,在網上查不到,跟小米有點相近,求高人指點!有誰
仙谷,即野莧菜的種子。其生長時期葉、莖、谷穗顏色絢麗,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而被譽為「神仙之谷」,俗稱仙谷。
Ⅹ 湖北恩施建始高坪有種當地人叫 「鮮谷 」的雜糧,回南京怎麼也在網上查不到,跟小米有點相近,求高人指
大家都知道小米賣得便宜,我也是貪小便宜。這次M3降價三百就買了個。可是沒幾天,第一次摔就把屏幕摔了一小角,而且就完全不能用了。PS:我摔的很輕,換任何其他手機都不可能壞的!
我拿到小米之家去換手機,被告知自己摔碎的不能換,而且不包修,無奈自己花了700修好了,又到處奔波買了個好點的手機套。官網那個垃圾手機套保護不了。下面直接揭秘小米賺錢之道——
小米1980賣一部手機,一周10萬台,就是近2億營業額,但這不是他們主要的收入,他們真正的收入在小米之家,在於那個比雞蛋殼還脆弱的手機屏幕。單層一體屏幕,損毀一丁點就不能用了,而且價格是599,我們假設有5萬台返修屏幕,(這個數字已經相當保守了,原因我後面說)小米又有三千萬營業額!看到了吧這個是別的手機沒有的收入!小米承諾一小時維修服務也是狗屁。去修手機絕對要等三小時以上!這么多返修手機,小米之家維修接待量有限,所以小米委託了其他的維修中心幫忙維修,價錢,技術都統一的,其實就是小米自己做了,換個名字而已!小米昧著良心賺錢,離死不遠了,祝福小米,走諾基亞的後路.趕緊破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