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特色小吃 » 長壽肉怎麼做好吃又簡單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長壽肉怎麼做好吃又簡單

發布時間: 2022-11-20 12:47:57

1. 咸瘦肉怎麼做好吃

瘦肉1200克,姜(切片)5片,白醋2茶匙,米酒100毫升,糖2茶匙,鹽1/2杯,肉桂粉1茶匙,五香粉1茶匙,黑胡椒粒2茶匙,三奈粉1/2茶匙,白話梅5粒,醋蒜醬。

1、肉切寬2厘米長條狀,洗凈備用。

2、取深鍋把腌料拌勻,將肉條放入均勻地蘸上腌料,將干鍋覆上保鮮膜冷藏,隔天翻動一次,至少腌上3~7天。

3、食用前,將肉條取出稍沖水後可置入烤箱中層用200℃烘烤約10分鍾(中途需翻面一次)用筷子刺不沾肉即可取出,切薄片排盤,蘸醋蒜醬食用。

2. 跪求長壽鮮鮮肥腸的做法;

長壽鮮肥腸,也叫做長壽肥腸飯。跟通常的做法不同的是,所謂「長壽肥腸」就是切得比較碎,並且用蔥花取代芫荽灑在面上。這個可是傳統做法哦:

肥腸切細的好處,不用說,一定是為了入味,道理很淺顯,從理論上也很正確。從理論上講用絞肉機將一切肉類或內臟絞成肉末是最入味的,但為什麼還有這么多肉片、肉絲、肉段,甚至肉塊的烹飪法呢?肉末有肉末的好味,紅燒肉有大坨的好味,不可偏廢嘛!炸醬固然好吃,但吃的都是調料的味道,要吃出真正的肉香,我甚至覺得大塊大塊的紅燒肉都不夠本色,在蒜泥白肉澆上調料之前,你不妨夾一片嘗嘗,什麼調料都沒有,連鹽都沒放,那種正宗原始的肉味脂香一樣能讓你折服。

像長壽肥腸面這樣將肥腸切碎的做法,就更值得商榷。喜歡肥腸的人,所熱衷肥腸那種獨特的味道,實在是香與臭摻雜,文字表達出來是頗有些不雅的,但喜歡的人就是好這一口,「水至清則無魚」,肥腸若是處理得太干凈,若是失去那種秘而不宣的香與臭結合的味道,也就沒有幾個人感興趣了。

無論東方人西方人,都有灌制香腸的傳統,也都有著這個難以言說的癖好,只是輕重有別。但肥腸這種獨有的味道,需要一定的體積進行保存,以保證送入人口之前保留更多。所以,盡管誰都知道切碎的肥腸更入味,但主流的做法依然是橫切,切成一段一段,讓那神秘的味道最大程度保留。切碎的肥腸固然單位面積吸附更多的湯汁,味道固然更濃,卻最大程度地失去了肥腸原本的美味,那種讓無數人魂牽夢繞的獨特味道,可謂因小失大。

3. 兔肉有哪些做法大全

一、燉兔肉
材料:兔肉500克,醬油150克,大蔥10克,姜5克,白皮大蒜8克,八角3克,植物油10克,甜面醬20克,料酒10克。
做法:
1、將兔肉洗凈切成一寸二分見方的塊,用開水燙過,備用。
2、坐鍋,打清油,用大料瓣熗鍋,下蔥段,薑片,蒜瓣,甜面醬,把面醬炸熟,烹料酒,醬油。
3、把兔肉下鍋,打湯,用旺火燒開,開幾開,用火燉,出鍋,連湯盛碗。
二、辣子兔
材料:兔子500克,青椒100克,干辣椒30克,花椒10克,豆鼓,料酒,姜蒜顆粒,老抽,味精。
做法:
1、兔子洗凈宰成小塊,用鹽和料酒碼味,青椒斜切條,紅椒剪成卷。
2、熱油鍋放入兔子肉炒,炒至沒有水份時,出油就可以放姜蒜顆粒、花椒、豆鼓、老抽、一起炒香後,再放青紅辣椒一起翻炒至熟,起鍋時放雞精即可。

4. 如何做作炸肉

長壽炸肉
炸肉,是一款帶有濃厚地方風味的面點食品,屬於湘北古鎮長壽街特有的傳統美食。年代久遠,歷史悠長,口味獨特,老少咸宜,深受天下食客的青睞,與五香醬干、米豆腐、火焙魚和黑酸菜齊名,並稱為當地五大地方特產。

炸肉製作,簡單明了。只需將調勻的麵糊,盛入板瓢,入油鍋去「泡」(平聲,土話,意味炸)。待面團泡成金黃,掏出即成。因其表皮爆裂而約定俗成,被冠名為「炸肉」。炸肉不同於一般油炸面點,其用料考究、香脆可口和烹調製作工藝等,觀者悅其目,食者美其味,口味綿長,一飽口福而盛贊不已。炸肉之美,美在其質。其主料取自本地麥穗、麥籽全乾無砂籽,入磨坊後,經大石磨磨成粉末,磨製過程由耕牛奮力完成,粉篩篩選的頭幾次麥粉即為上乘的炸肉麵粉。雪白而有筋潤,握可成坨,擲即可散,干濕適中。傳統石磨純麥粉,色澤稍遜於現代精加工的麵粉,但麥香撲鼻,味感更佳。輔料中的雞蛋系入冬後農婦用陶罐貯藏,放在恆溫恆濕的床鋪下的土雞蛋,蛋黃金黃帶紅。一斤純麥粉六至八個雞蛋,勾兌少許泉水,加入少許食用純鹼,充分攪拌成麵糊,摻入花生籽大小的花油肉丁,再下油鍋。花油肉丁取自肥豬大腸旁的優質間油。油鍋中用油有茶油和豬油兩種,茶油炸肉便於貯藏,豬油稍次,除了考慮貯藏,選油還視各人口味而定。炸肉之美,其美尤在型。油鍋火候採用溫火慢炸,油九成熱即放入麵糊,廚娘上下翻動面點,待拳頭大小炸肉泡至金黃色,即用漏瓢掏出,其炸肉表皮爆開,鬆脆可口,掰開來其色呈蛋黃色,麥香濃烈,麵粉油光可鑒,且呈蜂窩狀,望之口舌生津,垂涎欲滴。炸肉之美,其美在香,除了肉丁香、油香和麥香,麵糊中還有放蔥花大蒜的,現在還有裹上蘋果片、香蕉丁的,各添其香,香甜酥軟。炸肉之美,其美更在意。長壽風俗,豐年祥瑞家家必殺豬解牛,年節食品中必備三件傳統美食:糯米年糕(諧音年年高),油豆腐和炸肉,三項製作多有講究,大年二十四,家家灑掃庭院,請灶王老爺後,便殺豬宰羊,豬油入鍋將油豆腐和炸肉制好,即請族中年長者品評,與三牲祭品一道上祖宗牌案,祭祀祈福一番。如此,來年的家境、豐歉、人丁在此美食中都有預兆。炸肉開花,來年興旺。

俗話說,冷炸肉不討人欽敬。炸肉是不可冷吃的,油膩傷胃而致病。炸肉之妙烹調在於熱。長壽炸肉有幾種吃法,其一粗吃。即出油鍋,你一坨他一坨搶著吃;其二煮湯。即將炸肉切成薄片,與白豆腐,河蝦煲成鮮嫩可口的靚湯;其三蒸食。這是最傳統的吃法,年節喜慶,八仙桌上,十碗八碗,依次推杯換盞,炸肉作為頭一道菜餚,為祈求天宮賜福,廚娘們必將炸肉切成2cm左右薄餅狀,壘成錐型塔狀結構,像砌牆過碼般堆在八寸海碗中,過蒸籠用烈火蒸一柱香功夫後,淋上靚湯和各種材質的菜餚「蓋頭」,即端上桌分享。「蓋頭」一般有「雪花蓋頂」(加放豆芽百葉絲)、「綠滿山川」(加放青菜肉末)等藝名,品嘗之餘,聞之不禁令人拍案叫絕。

閩南炸肉的做法
材料:三層肉,地瓜粉,白酒,糖,鹽,魯粉(或五香粉)

做法:將三層肉均勻切片,放在盆里加入食糧白酒,糖,鹽,魯粉(或五香粉)攪拌,放置20分鍾讓調味料深入肉里,接下來待油燒熱,將肉片蘸地瓜粉後放入鍋里油炸,炸至金黃即可.

注意:火不能太大,不然很容易炸焦且又炸不熟

自創炸肉
材料:一塊豬瘦肉,香醋,醬油,白糖,澱粉(最好是地
瓜澱粉) 製作方法:先將豬肉切成條狀,然後加醋,醬油,白糖浸
泡,(可加少許水) 浸泡30分鍾後, 把澱粉倒到
一小盤里,加熱鍋後放油,見油熱後,把肉條粘上澱粉 放
進油鍋里炸,見肉變金黃色時,撈起,即可!切記,粘的澱粉越
多越好吃!!!! 希望大家都能嘗到好吃的炸肉!!!嘻嘻.
............

香酥炸肉

材料:
梅花肉(里肌肉)10兩,蒜頭1顆

調味料:
地瓜粉適量,胡椒鹽適量
(1)料:醬油2大匙,太白粉2小匙,米酒1小匙,香油少許,糖1大匙

作法:
1.將梅花肉(里肌肉)洗凈切小厚片,蒜頭去皮切塊,一同用(1)料腌20分鍾,瀝乾沾勻地瓜粉
2.用熱油炸肉,轉小火,不需鏟動,待肉熟轉大火再炸一下即撈出瀝油
3.最後灑上一些胡椒粉鹽即可食用

紅糟炸肉

原料
主料:五花肉500克,紅糟20克。
輔料:色拉油600克,澱粉30克,醬油20克,蒜10克,白糖10克,味精2克。
製法
(1)將五花肉切成2厘米寬的長薄片;蒜洗凈切末。
(2)將紅糟、醬油、蒜末、白糖、精鹽同放碗中,加入肉片購漬20分鍾。
(3)肉片裹上澱粉,放入八成熟的油中,用中火炸4分鍾,撈出拼盤即可。
特點
色澤鮮艷,味道香甜。

炸 肉 千

材 料 豬肉150克,雞蛋100克,蛋清25克,熟豬1由50克,味精 1克,精鹽2克,濕澱粉25克,料酒10克,麵粉10克,蔥姜各10克,香油10克。
具體做法 切配: 1.雞蛋打在碗內,加濕澱粉,精鹽攪勻。蔥姜切成米。 2.豬肉剁成泥,用雞蛋清、蔥姜米,味精,精鹽,料酒、香油攪勻為餡。 3。將麵粉加水和成稀糊. 烹調: 1.凈鍋置火上,用油擦凈,周圍燒熱,把攪好的蛋液,分三次舀入鍋內,吊成三張蛋皮,每張從中間一割兩開。 2.把蛋皮逐塊攤在平板上,在刀口處抹上肉餡,半圓掛上麵糊,捲成直徑2厘米的蛋卷。 3.凈鍋置火上,添大鍋油,燒至八成熱時,放入蛋卷炸熟呈金黃色,撈出將油控凈,改成馬蹄形的段,擺入盤內即成。 掌握關鍵: 1.蛋皮要吊得均勻,餡心調劑要清淡。 2.油溫不宜過高,過高容易炸起泡。 備註: 餡心用雞肉即為「炸雞千」、用蝦肉即為「炸蝦千」。

炸肉火燒

【菜名】 炸肉火燒
【特點】 皮酥脆,餡肥嫩,蔥味濃郁,香鮮可口。
【原料】
原料: 麵粉750克,肉(豬、牛、羊肉均可)400克,蔥花400克,開水1.15公斤。
配 料: 香油10克,黃醬40克,精鹽8克,花椒4克,薑末5克,白礬3.5克,植物油2公斤(實耗175克)。

【製作過程】
1)將肉洗凈,絞成內末;花椒用開水泡成花椒水;將肉末和花椒水放入盆內,加入薑末、黃醬、精鹽和清水40克攪勻,最後加入香油、蔥花拌勻成餡。
2)將水倒入鍋內燒開,下入白礬溶化,再放入麵粉攪拌燙熟,隨即取出,放在抹過端正的案板上,晾溫後揉勻,抹少許油毛衣和。

3)將燙面揪成50克5個的小劑,逐個用手蘸油、按成央餅,包入肉餡,按扁。

4)將油倒入鍋內,在旺火上燒至六成熱,將圓餅下入油中炸,圓餅剛下鍋時會沉宛若,待浮起後,再稍炸一會兒,至呈醬黃色時即成。

製作關鍵: 此點宜隨炸隨吃,包完一個炸一個。除蔥花外,用大白菜或韭菜做餡也可。

5. 巴馬香豬肉怎麼做才好吃

紅燒好吃.把肉切成片,洗干凈;然後鍋里放少量的油加熱,等油7成熱,放肉片下鍋炒至肉收縮的時候放鹽,料酒,醬油,薑片,八角,少量水一切燜燒,燒到湯汁濃的時候放點雞精,再燜燒2-3 分鍾即可.

6. 長壽魚的做法大全

做法一:清蒸長壽魚
用料:長壽魚、油適量、鹽少許、大蔥、姜、料酒、蒸魚豉油
做法:1.將魚仔細的刮凈魚鱗,清洗干凈
2.去內臟和魚鰓,剪掉魚鰭,為了美觀,只保留尾鰭,將魚腹內的一層黑膜撕掉,否
則會很腥
3.在魚身上均勻的劃上口子,方便入味和成熟
4.用蔥姜絲、料酒、少許鹽塗抹魚身兩面及腹內,腌制10分鍾,將腌出的湯汁倒掉
5.把魚頭和魚腹撐開,將魚立在盤子里,這樣造型比較好看
6.蒸鍋燒開,放入長壽魚,旺火蒸10分鍾
7.蒸好之後取出,撿去蔥姜,篦掉湯汁
8.將蔥白切細絲,蒸魚豉油和開水按1:1混合
9.將蒸魚豉油澆在魚身上,擺上蔥絲即可

做法二:紅燒長壽魚

用料:長壽魚、小蔥、薑片、生抽、白糖、鹽、料酒
做法
1.長壽魚收拾干凈後魚身切菱形刀,表面淋一點生抽,腌製片刻
2.燒熱油鍋,一定要足夠熱,幾乎冒煙,將魚抹乾表面水份,迅速放入油鍋,轉小火
,以免燒焦,這時最好蓋上鍋蓋,以免油濺的到處都是
3.輕輕搖晃讓油沾滿魚身,切記千萬不要挪動魚,否則魚皮就不完整了
4.大概煎到魚的周邊接近焦狀,至少5分鍾左右,輕輕嘗試著翻轉煎另一邊
差不多時間後不用再翻了,加入薑片和蔥,在邊上的油中略嗆一下,還是不要翻動魚
5.加入料酒,生抽,白糖,適量水,大火燒10分鍾左右,等到湯汁略粘稠,稍加鹽,
片刻後出鍋即可

做法三:油潑長壽魚

用料:長壽魚、香菜、蔥姜絲、精鹽、料酒、米醋、醬油、胡椒粉、雞粉、色拉油
做法:
1. 長壽魚內臟洗干凈,斜一字花刀
2. 用精鹽搓變魚身,蔥段墊在魚身下方,薑片放在魚身上,在撒少量精鹽料酒
3. 蒸鍋上汽後,將魚放在蒸鍋里,大火蒸15分鍾,將原湯放入其他鍋里、加入
胡椒粉、醬油、米醋調成咸鮮味道,澆在魚身上
4. 再鍋中倒入色拉油加熱,將油潑在長壽魚身上
5. 香菜點綴即可

7. 紅燒肉怎麼做菜好吃啊

現實生活當中,喜歡吃紅燒肉的朋友有很多,但是能把紅燒肉做得好吃並不容易。那麼究竟紅燒肉怎麼做最好吃呢?根據我的實踐,雖然紅燒肉是一道最普通的家常菜,每人的做法都不盡相同,但只要掌握如下一些要領,就完全可以輕松做出讓人百吃不厭的紅燒肉。 我曾經嘗試過用16種香草料來烹制紅燒肉。說實話,濃郁的香料味道壓住了肉本身的香味。其實,最正宗的紅燒肉,不用任何多餘的方法和調料,就只放水,醬油,料酒和糖,頂多再加上點蔥姜和幾粒八角和1顆草果,然後就是慢慢熬煮,需要時間、耐心和等待了。 紅燒肉的製作要領: 一、浸泡:放在水中浸,可以浸去毛細血管中的血水;水中加點料酒易於肉纖維吸收,去除肉腥。肉不宜多浸,多浸則鮮味盡失,一般10分鍾左右即可 二、焯水:把豬肉切塊後放到涼水裡煮一下,開鍋後撈出,洗干凈血沫。 三、燒制:這是紅燒的關鍵步驟。一定要用小火慢燒1小時以上。其實,歸根到底,這帶著濃濃親情的經典菜餚,看似簡單,實則重的是燒制的功夫。燒的火候不夠,肉硬。燒的火候過了,肉又太軟,不成形,嚴重影響最後的收汁和賣相。 四、收汁:對成品感官和味道有很大影響。一定要用大火收汁,這樣才能使肉色澤紅亮,湯盡油出。 燒好紅燒肉的三個關鍵點: 1、五花肉的選料很重要。一定要挑選那種一層皮、一層肥、一層瘦、又一層肥、又一層瘦的真正的5層五花肉。此乃秘制紅燒肉的先天條件,不可或缺。 2、做紅燒肉是慢功夫,切忌旺火急燒。 3、要稍微多放一點糖。肉是喜糖的。糖的數量,以一斤肉一兩糖為宜。而且最好用冰糖。我沒有放那麼多糖,加了些紅棗,這樣又增加了甜度,還更營養健康。 紅燒肉做不好,往往又硬又水。而做得好的紅燒肉,每一塊都包裹著濃郁的醬汁。肉皮和肥肉部分是絕對的主角,一定要軟軟的、爛爛的、滑滑的,放到嘴裡只輕輕一抿就能化開。瘦肉部分作為配角一定要瘦而不柴,不能塞牙。嘗一口,肥而不膩、酥而不碎、甜而不粘、濃而不咸。 紅燒肉營養小知識: 許多人一提起紅燒肉,就想到它能引起高脂血症、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等等疾病,即便是非常喜歡吃,也只能望「肉」興嘆、敬而遠之了。其實,這是一種非常片面的認識。 有關部門曾經對北京市40名百歲以上長壽老人的飲食習慣調查發現,大多數老壽星普遍都喜歡吃紅燒肉,而且幾乎是天天都吃。人們還驚喜地發現:這些老壽星血液中的脂肪、膽固醇非但不高,而且,也沒有以上諸病症出現。 深入研究後發現:經過長時間的文火焐燉,肥肉中的內部營養構成發生了深刻的改變,對人體有害的脂肪含量下降41.04%,飽和脂肪酸下降40%~51%,膽固醇減少51.32%。而對人體有益的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卻大量增加。 所以,人們日常生活中大可不必對紅燒肉敬而遠之。只要烹調得法,將其在文火上焐,對身體的危害就會大大降低。如果加入適量海帶或胡蘿卜或大蘿卜等含纖維素多的蔬菜,葷素搭配,這樣既可飽口福、解饞,對身體也大有裨益。

8. 新鮮豬肉不放辣椒怎麼做好吃

推薦吃法:

炸豬肉條
食材
主料豬肉200g 輔料油適量醬油2勺醬油膏1勺大蒜適量胡椒粉適量麵粉適量麵包糠適量雞蛋1個
步驟
1.豬肉洗凈,拍扁
2.切成條,用醬油,胡椒粉,大蒜,醬油膏腌20分鍾
3.粘麵粉
4.再粘蛋液
5.再粘麵包糠
6.油熱,放入粘至金黃就可以了
小貼士
肉條不是很大,炸的時候,火不要太大,不然會黑掉

豬肉蘿卜丸子
食材
主料豬肉800g蘿卜500g麵粉300g 輔料油適量鹽適量蔥花適量五香粉適量
步驟
1.豬肉 剁餡 把蔥花也剁在豬肉里 避免辣眼睛
2.蘿卜洗凈 用工具插細絲
3.蘿卜絲焯一下 放在涼水裡
4.蘿卜絲放到肉餡里,加入適量麵粉 五香粉 鹽 攪拌均勻
5.用手一攥 用小勺就可以弄成一個丸子
6.鍋中倒入適量油 燒熱 下入丸子(邊弄邊下就行)
7.炸至金黃就可以撈出瀝油啦
小貼士
小火炸丸子
鹽的用量要自己掌握 不要咸了

蒸豬肉
成年人每天80-100克,兒童每天50克。如果調煮得宜,豬肉可成為「長壽之葯」。豬肉經長時間燉煮後,脂肪會減少30%-50%,不飽和脂肪酸增加,而膽固醇含量會大大降低。
食材
主料豬肉500g 輔料油適量鹽適量醬油適量燒酒適量姜適量
步驟
1.材料
2.豬肉切片
3.放盤子里加適量鹽,燒酒,醬油,油拌勻
4.腌制15分鍾
5.煮飯時放飯鍋里加幾片姜

9. 我很回味小時候吃的炸肉 有他的製作方法啊 告訴我 急!!!!

樓上真是食不厭精呀!
其實炸肉是個很籠統的菜名!把不同的肉拿來用炸得方式處理都可以叫做炸肉!
給您介紹幾個簡單的炸肉製作方法:
炸肉火燒:
原料: 麵粉750克,肉(豬、牛、羊肉均可)400克,蔥花400克,開水1.15公斤。
配 料: 香油10克,黃醬40克,精鹽8克,花椒4克,薑末5克,白礬3.5克,植物油2公斤(實耗175克)。
製作方法:
1)將肉洗凈,絞成內末;花椒用開水泡成花椒水;將肉末和花椒水放入盆內,加入薑末、黃醬、精鹽和清水40克攪勻,最後加入香油、蔥花拌勻成餡。
2)將水倒入鍋內燒開,下入白礬溶化,再放入麵粉攪拌燙熟,隨即取出,放在抹過端正的案板上,晾溫後揉勻,抹少許油毛衣和。
3)將燙面揪成50克5個的小劑,逐個用手蘸油、按成央餅,包入肉餡,按扁。
4)將油倒入鍋內,在旺火上燒至六成熱,將圓餅下入油中炸,圓餅剛下鍋時會沉宛若,待浮起後,再稍炸一會兒,至呈醬黃色時即成。
製作關鍵: 此點宜隨炸隨吃,包完一個炸一個。除蔥花外,用大白菜或韭菜做餡也可。

炸肉千:
材 料 豬肉150克,雞蛋100克,蛋清25克,熟豬1由50克,味精 1克,精鹽2克,濕澱粉25克,料酒10克,麵粉10克,蔥姜各10克,香油10克。
製作方法:
1.雞蛋打在碗內,加濕澱粉,精鹽攪勻。蔥姜切成米。 2.豬肉剁成泥,用雞蛋清、蔥姜米,味精,精鹽,料酒、香油攪勻為餡。 3。將麵粉加水和成稀糊. 烹調: 1.凈鍋置火上,用油擦凈,周圍燒熱,把攪好的蛋液,分三次舀入鍋內,吊成三張蛋皮,每張從中間一割兩開。 2.把蛋皮逐塊攤在平板上,在刀口處抹上肉餡,半圓掛上麵糊,捲成直徑2厘米的蛋卷。 3.凈鍋置火上,添大鍋油,燒至八成熱時,放入蛋卷炸熟呈金黃色,撈出將油控凈,改成馬蹄形的段,擺入盤內即成。 掌握關鍵: 1.蛋皮要吊得均勻,餡心調劑要清淡。 2.油溫不宜過高,過高容易炸起泡。 備註: 餡心用雞肉即為「炸雞千」、用蝦肉即為「炸蝦千」。

軟炸肉:
製作材料:豬肉(瘦)150克,雞蛋100克,鹽2克,植物油50克,小麥麵粉10克
製作方法:軟炸肉的做法:
1.瘦肉切成薄片。
2.雞蛋打在碗內,加入少許鹽、水和適量麵粉,攪打成糊狀。
3.將肉片放在蛋麵糊內拌勻。
4.油鍋燒至八成熱後改為文火,把拌上蛋糊的瘦肉放入油鍋,炸成微黃撈起瀝油放入盤內即成。

在網上還查到了有種名小吃是康都炸肉。本人沒吃過,您查查是不是您需要的?

10. 豬肉風干肉腌制方法

風干豬肉的腌制方法
主料:豬肉(肥瘦)500克

輔料:腐乳(紅)250克

調料:甜面醬15克,豆瓣辣醬15克,白砂糖50克,鹽10克,料酒7克 南味風干肉的特色:呈紅棕色,不僅鮮香撲鼻,美味可口,而且製作簡單,易於保存,適合普通家庭冬季製作。 教您南味風干肉怎麼做,如何做南味風干肉才好吃1.兌鹵汁:將腐乳汁、甜面醬、豆瓣辣醬、白糖、精鹽和料酒倒入碗內調勻,兌成鹵汁。

2.鹵制:將豬肉用清水洗凈、瀝干,工君權,放入鹵汁中浸泡1天,然後取出系好,掛在陰涼通風處風干1天,再浸泡再風干,如此往復多次,待鹵汁全部被吸干後,掛於陰涼通風處繼續風干10至15天。

3.蒸制、切片:吃時,稍加沖洗,蒸熟切片即可。

燉出美味豬肉的秘訣
豬肉具有營養豐富和美味的特點,是烹飪的好原料。做好家常菜燉豬肉的訣竅:

1.肉塊要切得大些。豬肉內含有可溶於水的呈鮮含氮物質,燉豬肉時釋出越多,肉湯味道越濃,肉塊的香味會相對減淡,因此燉肉的肉塊切得要適當大些,以減少肉內呈鮮物質的外逸,這樣肉味可比小塊肉鮮美。

2.不要用旺火猛煮。因為一是肉塊遇到急劇的高熱,肌纖維變硬,肉塊就不易煮爛;二是肉中的芳香物質會隨猛煮時的水氣蒸發掉,使香味減少。

3.在燉煮中,少加水,以使湯汁滋味醇厚。

處理豬肉注意事項
1.食用時應易除豬脖子等處灰色、黃色或暗紅色的肉疙瘩,即稱為「肉棗」的東西,因為這些地方含有很多病菌和病毒,苦食用則易感染疾病;
2.買豬肉時,拔一根或數根豬毛,仔細看其毛根,如果毛根發紅,則是病豬;如果毛根白凈,則不是病豬;

3.豬瘟病是一種多發性傳染病,對人體危害嚴重,這種肉絕不能食用。如皮膚有大小不等的出血點,或有出血性斑塊,即為病豬肉;如果是去皮肉,則可看脂肪和腱膜,如有出血點即可認定為病豬肉;

4.食用豬肉後不宜大量飲茶,因為茶葉的鞣酸會與蛋白質合成具有收斂性的鞣酸蛋白質,使腸蠕動減慢,延長糞便在腸道中的滯留時間,不但易造成便秘,而且還增加了有毒物質和致癌物質的吸收,影響健康;

5.在肉鋪中往往有上肉、中肉分別標示,此時只要看肉的顏色,即可看出其柔軟度。同樣的豬肉,其肉色較紅者,表示肉較老,此種肉質既粗又硬,最好不要購買,而顏色呈淡紅色者,肉質較柔軟,品質也較優良。

6.豬肉如果調煮得宜,它亦可成為「長壽之葯」。豬肉經長時間燉煮後,脂肪會減少30%-50%,不飽和脂肪酸增加,而膽固醇含量會大大降低。

7.生豬肉一旦粘上了臟東西,用水沖洗是油膩膩的,反而會越洗越臟。如果用溫淘米水洗兩遍,再用清水沖洗一下,臟東西就容易除去了;另外,也可拿來一團和好的麵粉,在臟肉上來回滾動,很快就能將臟東西粘走。

8.種豬肉質量低劣,煮不爛,味道差。識別方法:(1)肉皮厚而硬,毛孔粗,皮膚與脂肪之間幾乎分不清界限,尤其以肩胛骨部位最明顯,去皮去骨後的脂肪又厚又硬,幾乎和帶皮的肉一樣。(2)瘦肉顏色呈深紅色,肌肉纖維粗糙,紋路清,水分少,結締組織較大。

9.豬肉貯存:(1)將肉切成肉片,放入塑料盒裡,噴上一層料酒,蓋上蓋,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可貯藏1天不變味。(2)將肉切成片,然後將肉片平攤在金屬盆中,置冷凍室凍硬,再用塑料薄膜將肉片逐層包裹起來,置冰箱冷凍室貯存,可1個月不變質。(3)將肉切成肉片,在鍋內加油煸炒至肉片轉色,盛出,涼後放進冰箱冷藏。

10.由於豬肉也含有腥味,因此有很多人也不喜歡,這是由於脂肪經過長時間所產生的油臭味,然後具有光澤且按壓住時具有彈性者,即是新鮮的肉;肉質不堅實,而顏色不新鮮者,其包含在肉中的脂肪無論如何烹調也不會好吃,脂肪一旦氧化之後,便容易引起胃部的不適。豬肉變質的期限比牛肉快三倍,保存時應特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