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珠江三角洲有什麼重要物產和地道小食,特產
便利的海運、豐富的廉價勞動力、著名的僑鄉、香港和澳門位於本區、對外開放政策的支持。珠江三角洲地區正是充分利用這些有利條件,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成為改革開發以來最先發展起來的地區之一
1 珠三角 面積:約4萬平方公里 4 人口:約4000萬人 行政區劃:包括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東莞、中山、惠州、江門
經濟概況:珠三角與長三角是我國經濟發展最快、綜合競爭力最強的兩個地區,兩者在面積、人口與經濟總量上無法直接比較,但從人均意義上對兩者的綜合競爭力進行比較仍然有積極的現實意義。從可以看出,2003年珠三角地區的綜合競爭力仍然高於長三角,但增長後勁明顯不如長三角。1997年以來,珠三角綜合競爭力具有大起大落的特徵。舊稱粵江平原。簡稱珠三角。位於中國廣東省東部沿海,是西江、北江共同沖積成的大三角洲與東江沖積成的小三角洲的總稱,是放射形汊道的三角洲復合體。呈倒置三角形,底邊是西起三水市、廣州市東到石龍為止的一線,頂點在崖門灣。面積約1.1萬平方千米。沖積層薄,一般 20~30米。地面起伏較大,四周是丘陵、山地和島嶼,占面積 30% 。中部是平原,分布在廣州市以南、中山市以北、江門以東、虎門以西。珠江水系年均輸沙量達8000多萬噸,河口附近三角洲仍在向南海延伸。在河口區平均每年可伸展 10~120 米,成為中國重點圍墾區之一。三角洲屬於亞熱帶氣候,終年溫暖濕潤。年均溫21~23℃,最冷的1月均溫13~15℃,最熱的7月均溫28℃以上。6~10月,常有台風影響,降雨集中 ,天氣最熱。年均降水量1500毫米以上。多雨季節與高溫季節同步,土壤肥沃,河道縱橫,對農業有利。水稻單位面積產量在中國名列前茅。熱帶、亞熱帶水果有荔枝、柑橘、香蕉、菠蘿、龍眼、楊桃、芒果、柚子、檸檬等 50 多種 。 發展了桑基魚塘、果基魚塘、蔗基魚塘等立體農業結構形式,成為中國生態農業的典範。有製糖、絲織、食品、造紙、機械、化工、建築材料、造船等工業,有南海明珠之稱。
3 生態特徵
珠江三角洲浮游植物生物量及組成(毫克/升):浮植物總計1.63, 硅藻87.4%, 綠藻4.9%, 藍藻1.9%, 甲藻1.5%, 金藻黃藻0.4%, 裸藻7.8%。
浮游動物種類組成:原生動物(種) 34, 輪蟲(種) 38, 枝角類(種) 26, 撓足類(種) 49, 合計(種) 147。
底棲動物數量、生物量: 1981年個體數(個/㎡) 249.601, 1981年生物量(g/㎡) 29.654, 1982年個體數(個/㎡) 163.548, 1982年生物量(g/㎡) 28.492, 平均個體數(個/㎡) 206.575, 平均生物量(g/㎡) 29.073。
主要經濟魚類:鰣魚, 花鰶,鳳鱭,七絲鱭,銀魚,鰻鱺,花鰻,青魚,草魚,鱤魚,鳤魚,赤眼鱒,海南紅鮊,大眼紅鮊,()條魚,廣東魴,鯿魚,黃尾密鯝, 刺䰾,南方白甲魚,鯪魚,唇魚。
4 經濟和社會發展
1. 經濟實現持續快速增長。1980年到1996年,珠江三角洲地區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年均遞增17.8%,不僅高於全省14.5%、全國9.7%的同期平均增長速度,而且高於亞洲「四小龍」經濟起飛階段的平均增長速度。
5. 外向型經濟總體水平較高。珠江三角洲地區充分發揮毗鄰港澳的地緣優勢和僑胞遍及世界各地的有利條件,以國際市場為導向,以國內市場為依託,推動外向型經濟高水平、快速度發展。1994年,珠江三角洲地區出口貿易總額高達384.6億美元,佔全省當年出口貿易總額的76.6%;實際利用外資87.98億美元,分別佔全省、全國當年實際利用外資總額的68%和24%。
6. 產業結構優化合理。珠江三角洲地區已經完成了從傳統的農業經濟向重要的製造業中心的轉變,並成功實現了第二、第三產業雙重主導的經濟社會全面聯動發展。珠江三角洲地區第一、二、三產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從1980年的25.8:45.5:28.9發展為1994年的8.8:51.2:40。總體上看,珠江三角洲地區的產業結構已經基本實現了從傳統農業到工業化,再到產業多元化發展的轉變。
7. 農業產業化格局基本形成。改革開放以來,隨著農村城鎮化進程的加快,該地區農業的市場化、社會化、集約化生產經營格局很快形成。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形成了以國內外市場為導向、以經濟效益為中心、以資源開發為基礎、以種養業為支柱,農工技貿一體化、產加銷一條龍的專業化生產、社會化服務、企業化管理的農業產業化發展模式。
8. 城鄉協調均衡發展。改革開放以來,隨著農村工業化的發展,珠江三角洲地區加速城鎮化。70年代末只有幾十個城鎮,80年代中期增加到200個,1992年達到406個,1994年達到597個。15年增長近10倍。中山、東莞兩市,只轄建制鎮,而沒有縣和鄉的建制。1994年,珠江三角洲地區非農業人口占總人口比例為45.2%,比全省比例高出16個百分點。現在,該地區平均每65.127平方公里就有一座城鎮。珠江三角洲地區在城鎮化過程中,將現代城鎮的服務功能優勢與現代鄉村的田園風情優勢相互補充、結合,推動了城鄉協調均衡發展,形成了富有特色的融合區。
9. 社會流動走向健康有序。珠江三角洲地區是全國最大的外來工聚集地。現在,在該地區就業的外來務工者有數百萬,形成了規模龐大、富有特色的外來務工人員流動群。這種社會流動符合現代市場經濟的邏輯,是人力資源優化配置的自然體現。經過多年的探索和努力,政府有關部
⑵ 廣東荔枝哪裡的最好吃
荔枝眾多品種中以桂味和糯米糍為佳品,也是鮮食之選;掛綠更是珍貴難求的品種。「蘿崗桂味」,「畢村糯米糍」及「增城掛綠」有「荔枝三傑」之稱。
1、桂味
又名桂枝,因含有桂花香味而得名。是最優良的品種之一,廣州市郊和廣西靈山縣所產最佳。桂味有全紅及鴨頭綠兩個品系。果實圓球形,果殼淺紅色,薄而脆;龜裂片突起小而尖,從蒂膊兩旁繞果頂有圈較深環溝,此兩者為桂味的特徵;向黃白柔軟飽滿,核小,味很甜,7月上旬成熟。
2、糯米糍
又名米枝,為廣東價值最高的品種。是聞名中外的廣東特產果品。主產廣州市郊區蘿崗區和增城市新塘鎮,其次是從化、東范等縣。果實屬心臟形,近圓形,果柄歪斜為其品種特徵;初上市黃臘色,一旺期鮮紅色;龜裂片大而狹長,呈縱向排列,稀疏,微凸,縫合線闊而明顯;果頂豐滿,蒂部略凹;肉厚,核小,陶色黃白半透明,含可溶性固形物達20%,味極甜,香濃,糯而嫩滑,品質優良。為消費者最喜愛的品種。最適宜鮮食和制干。7月上旬成熟。有紅皮大糯和白皮小糯兩個品系。
3、掛綠
為廣東增城的荔枝中珍品,也是廣東荔枝的名種之一。封建時代列為貢品。果實大如雞印,核小如豌豆;果皮暗紅帶綠色;龜裂片平,縫合線明顯;肉厚爽脆,濃甜多汁,人口清香,風味獨好。6月下旬至7月上旬成熟。
4、妃子笑
關於荔枝美味的傳說中,有一句詩詞格外又名:「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所以荔枝品種中也有一種叫「妃子笑」的。
「妃子笑」在四川叫鉈提,台灣稱綠荷包或玉荷包。妃子笑的特點是果皮青紅,個大,肉色有如白蠟,脆爽而清甜,果核小。傳說當年唐明皇為搏楊貴妃一笑,千里送的荔枝就是妃子笑。
(2)珠江有什麼好吃的水果擴展閱讀:
荔枝產於中國南方,它在中國的栽培和使用歷史,可以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漢代。
17世紀末從中國傳入緬甸,100年後又傳入印度,大約在1870年左右傳入馬達加斯加、模里西斯。
1873年由中國商人傳入夏威夷,1870-1880年又從印度傳入佛羅里達,並於1897年傳入加利福尼亞,1930-1940年才傳入以色列,1954年由中國移民帶入澳大利亞。
現荔枝廣泛種植於中南美洲、非洲的一部分及整個亞洲,當今世界荔枝主產國為:中國、印度、南非、澳大利亞、模里西斯、馬達加斯加及泰國。
⑶ 廣州吃的特產是什麼
廣州吃的特產是什麼
從秦朝開始,廣州一直是華南地區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和科教中心。廣州從3世紀30年代起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主港,唐宋時期成為中國第一大港,明清兩代成為中國唯一的對外貿易大港,所以有很多好吃的,那麼廣州吃的特產是什麼?
廣州吃的特產是什麼
1、「增城掛綠」荔枝
增城掛綠荔枝,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是荔枝最佳品種之一,主產於廣東增城。「增城掛綠」外殼紅中帶綠,四分微綠六分紅,每個荔枝都環肉質特別爽脆,清甜有微香,品質極優,果實較耐貯藏。由於掛綠荔枝異常珍貴,2001年在掛綠廣場舉行的掛綠珍果拍賣會上,一顆「西園掛綠」荔枝拍出了55萬元的高價,成為全球最昂貴的水果,一舉打破了世界吉爾斯記錄。增城掛綠荔枝的主要特點:長勢壯旺,枝條節間較稀疏且脆;葉片披針形,先端漸尖;果實近卵圓形或近圓形,單果重14.4~29.5克,果皮暗紅帶綠色條紋;果肉白蠟色,質爽脆,甜帶微香;可食率61.5%~76.9%,可溶性固形物17%~21%,酸含量0.15~0.34克/100毫升;果實6月下旬~7月上旬成熟。
2、遲菜心
增城遲菜心,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增城傳統的農家品種,種植歷史悠久,素有「菜心之王」的美譽。增城遲菜心為冬天種植和收成的蔬菜,經過90~120天才能收割,因其時至深冬才上市,比一般菜心要遲,所以稱為遲菜心。俗話說:「冬至到,菜心甜。「品質特性:葉片綠色或淺綠色,葉面皺或稍皺,背部葉脈明顯;葉柄白色或淡綠色;葉片、葉柄、菜薹披蠟質白色粉狀物;菜薹有溝紋,主薹長35厘米—45厘米、直徑2—3.3厘米,重約250克,綠色或淡綠色,花蕾多,清甜少渣,清香爽脆。含總糖≥1.1%,每1000克含Ca≥450毫克,95.0%≥含水量≥91.0%。營養十分豐富,含有豐富的維生素,鈣,鋅等多種營養成份。具有稀釋清除腸道毒素,醫療便秘,預防腸癌,美容保健,改善身體免疫力,增強免疫力的功效。
3、老火靚湯
老火湯又稱廣府湯,即廣府人傳承數千年的食補養生秘方,慢火煲煮的中華老火靚湯,火候足,時間長,既取葯補之效,又取入口之甘甜。煲幾個小時就足夠。她是廣府女人用萬般溫情煲煮的美食靚湯,是調節人體陰陽平衡的養生湯,更是輔助治療恢復身體的葯膳湯。廣府,即為廣府民系,廣義上包括全廣東、香港、澳門及海外所有地區的八千萬粵語族群(世代以粵語為母語的族群)。 廣府人喝老火湯-的歷史由來已久,這與廣州濕熱的`氣候密切相關,而且廣州湯的種類會隨季節轉換而改變,長年以來,煲湯就成了廣州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個內容,與廣州涼茶一道當仁不讓地成了廣州飲食文化的標志。俗語說:「寧可食無菜,不可食無湯。」更有人編了句「不會吃的吃肉,會吃的喝湯」的說法。先上湯,後上菜,幾乎成為廣州宴席的既定格局。在這炎熱的夏季,每天繁忙工作之後,喝一碗清心下火的老火湯,個中味道,實在讓大家愜意不已。
4、增城絲苗米
增城絲苗米,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素有「中國米中之王、米中碧玉」之稱,與增城掛綠荔枝齊名。米粒細長苗條,晶瑩剔透,泛絲光,油分及蛋白質含量豐富。米飯香、軟、滑,飯味濃郁、可口而馳名嶺南,飲譽海內外。品質特性:增城絲苗米禾苗莖葉幼細,抗旱力較強,稈較高,尤其適宜種植於山區沙質淺腳田或有山泉灌溉的梯田;谷殼金黃色,有的品種為黃褐色,谷身較修長,穀粒末端呈關刀尾狀,米粒晶瑩,泛絲光,無腹白,米行細長苗條,油分及蛋白質含量豐富;米粒爽脆、潤滑、松軟,飯味芳香而特別可口,正宗增城絲苗米飯,加入上湯水攪動後,飯團散開,湯仍然清澈見底不混濁。產品區域獨特性:增城是丘陵地帶,北回歸線由境內通過,增城地處南亞熱帶,屬海洋性季風氣候,氣候溫和,熱量豐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
5、增城荔枝
增城荔枝(一)產地范圍。增城荔枝產地范圍為廣東省增城市現轄行政區域。(二)專用標志使用。增城荔枝產地范圍內的生產者,可向廣東省增城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的申請,經廣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國家質檢總局核准後予以公告。增城荔枝的法定檢測機構由廣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負責指定。增城荔枝質量技術要求 一、品種桂味、糯水糍、水晶球、仙進奉。二、立地條件土壤類型為紅壤、赤紅壤;土層厚度≥60cm,土壤有機質含量≥2%,pH值5至6.5。三、栽培管理1.苗木繁育:採用懷枝、山枝等實生苗為砧木嫁接繁殖或壓條繁殖。2.定植:春植3月至5月,秋植9月至10月;成齡園栽植密度≤400株/公頃。3.施肥:以有機肥為主。4.環境、安全要求:農葯、化肥等的使用必須符合國家的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6、從化荔枝
1、荔枝的品種從化荔枝有早熟、中熟、遲熟三個品種。早熟品種一般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果熟,主要品種有:妃子笑、大早、黑葉、狀元紅、白蠟等;中熟品種一般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果熟,主要品種有糯米糍、桂味、青皮甜、蜜糖罌等;遲熟品種一般在7月中旬至下旬果熟,主要品種有淮枝、香荔、尚書懷等2、化荔枝的加工荔枝採摘後不易保鮮,給荔枝貯運和生產帶來一定的影響,因此,荔枝加工逐步運用發展,加工的產品主要有荔枝乾果和荔枝酒(1)荔枝幹從化加工荔枝幹,傳統方法是利用太陽生曬和火焙兩種。生曬荔枝幹,味道鮮美,但受天氣條件限制,陰雨天則無法加工,乾燥時間長。火焙方法簡易,大量加工均可在室內進行,該技術已逐漸成為大量加工荔枝乾的方法。從化市神崗、太平、城郊、江埔等鎮的農民,素有焙荔枝的習慣,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人懂這門技術。
7、蘿崗糯米糍
蘿崗糯米糍荔枝被評選為廣州市名優產品蘿崗糯米糍」通過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評審。 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剛剛召開了「蘿崗糯米糍」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專家審查會,來自中國農業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北京市農業局、法國卡慕公司駐華代表處等單位的評審專家對「蘿崗糯米糍」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申報工作進行了評審。 與會專家根據《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規定》,對「蘿崗糯米糍」申請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的名稱、保護范圍、產品質量特色及其與當地自然、人文因素的關聯性等方面進行了認真審查和討論。專家組一致認為,「蘿崗糯米糍」具有一定地域特色和歷史文化內涵,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值得保護,予以評審通過。專家還對「蘿崗糯米糍」的名稱使用、與「蘿崗」商標的關系以及在完善配套的技術規程和保護制度等方面提出了整改意見。
8、炭步檳榔香芋
炭步檳榔香芋是廣東省廣州市花都區炭步鎮的特產。炭步檳榔香芋個頭大,呈欖核形,澱粉質多,有粉而香之優點,用來做菜,香氣四溢。炭步檳榔香芋為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廣州市炭步鎮檳榔香芋種植創業基地成立於2009年10月14日,種植後的文岡香芋主要銷往廣州、香港和澳門等地。入水能浮的文岡香芋是芋頭中的精品,口感粉而香,深受市場各界人們的喜愛和歡迎,現在成為花都的特色農產品,成為當地農民發財致富的一大特色產業。文岡村種植的文岡香芋屬檳榔芋,剖開芋頭,可見芋肉布滿細小紅筋,類似檳榔花紋,栽培學稱之為檳榔芋。檳榔芋為多年生單子葉宿性草本植物,其養份含量極為豐富,蛋白質含量為14%左右,澱粉含量為43.9%,脂肪含量為2.4%,可作蔬菜,也可作主食,有較高的營養價值,是嬰兒和老年人的營養珍品。
9、新墾蓮藕
新墾蓮藕品質優良,風味獨特:夏季採收的蓮藕嫩白爽脆,味道甘甜清香;秋冬季節所收獲的蓮藕肥大豐滿,味道松粉、藕香濃郁。新墾蓮藕獲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澱粉豐富,藕莖大,身圓而短粗。生食爽甜,可治腹瀉後虛弱、食慾不振,解酒開胃;熟食滋補五臟。譽滿港澳及東南亞,遠銷日本、歐美等地,素有「藕王」之稱。流行的烹飪方法有蓮藕綠豆湯、火腩燜蓮藕、煎藕餅及蒸藕粉等萬頃沙鎮新墾地區位於珠江入海口圍墾區,泥層肥厚,水源豐富,環境凈潔,氣候適宜,十分適合蓮藕種植。該地區已有上百年蓮藕種植歷史,目前種植面積達15000畝。「新墾蓮藕」品質優良,風味獨特:夏季採收的蓮藕嫩白爽脆,味道甘甜清香;秋冬季節所收獲的蓮藕肥大豐滿,味道松粉、藕香濃郁。「新墾蓮藕」,已獲得國家綠色食品認證,並通過國家地理產品保護專家審定,聞名海內外,產品遠銷歐美、東南亞、香港、澳門等地。新墾蓮藕地理標志產品……[詳細]
10、姜撞奶
廣州姜撞奶源於珠江三角洲一帶民間傳統美食。味道香醇爽滑,甜中微辣、風味獨特且有暖胃表熱作用。姜,素以葯食俱佳見稱,研究發現,生薑中含有一種特殊的與水楊酸相似的物質,經稀釋作為血液稀釋劑,對降血脂、血壓,防止血栓形成及心肌梗塞等,有特殊的療效作用,經常食用能保健強身,養生益壽之效果深受各界人士喜愛。關於姜撞奶,曾有傳說。從前,在廣東番禺沙灣鎮,一個年邁的老婆婆犯了咳嗽病,後知道薑汁可治咳嗽,但薑汁太辣,老婆婆無法喝下去,媳婦於是將水牛奶加糖煮熱,倒入裝薑汁的碗里,奇怪的是過了一陣子牛奶凝結了,婆婆喝了後頓覺滿口清香。第2天病就好了。因此姜撞奶就在沙灣鎮流傳開了,沙灣人把「凝結」叫「埋」於是「姜撞奶」在沙灣也叫「姜埋奶」。製作「姜撞奶」的原理姜撞奶主要是依靠薑汁和牛奶在一定溫度范圍(40度─100度)內發生化學作用,使牛奶凝固製作而成。
;⑷ 珠海好吃的特產盤點
珠海四面三方臨海,好吃的美食尤以海鮮為主,而亞熱帶氣候,又為山地丘陵帶來了好吃的荔枝和桔子。這些好吃的特產,分布在大街小巷,包括珠海百貨公司、免稅商場以及諸多的中小型商店、商業街、超級市場。農貿市場的新鮮蔬菜水果,還有花卉,物美價廉,資源充足。到晚上的時候遊走在燈光夜市,在海風溫馨、星光點點的夜色中選擇適意的特產,您將領略另一番全新的感受。在這里購買珠海好吃的特產,感受 珠海文化 。
蚝與疊石蚝油
由於珠江口西岸處於鹹淡水交界地帶,故珠海鮮蚝,個大內肥,含有豐富蛋白質和礦物質,特別是疊石蚝油,暢銷港澳,東南亞及檀香山等地。
珠海膏蟹
珠海螃蟹的特點是肉肥膏厚,味膩香而無腥臭。尤其是南水、淇澳螃蟹聞名遐爾。
南屏脆肉鯇
這是用特殊方法配養出來鯇魚,肉質脆而爽口, 因產於南屏而出名。
橫山粉葛
橫山粉葛產於珠海市斗門區的橫山村。性涼,味甘。上橫粉葛特別多,以上橫新埠一處所產最佳。特點是松化、無渣,有清香味,其湯如奶水,聞名遐爾。
白藤水鴨
產於水鴨食料豐美的白藤湖。滋味清鮮,補而不燥,是一種很受顧客歡迎的野禽。
乾務軟骨鯪
產於乾務水庫的蒲竹坑一帶,形似普通鯪魚,但魚身光滑,胸部一凹痕,煮熟後其骨透明,乳白色,食之如粉絲,魚肉鮮嫩美味。
黃楊荔枝
黃楊荔枝遠近聞名,黃楊山西側的果木林場及蓮溪東灣鄉是其重要產地,因其優越的地理條件,天然的土質狀況,這里產出的荔枝個大,肉厚,呈翠玉色,透明,脆嫩爽口,清甜如蜜,吃到嘴裡清甜汁多。外地遊客到了這里,總要帶點回去自己吃或者送人。
小托山桔
盛產於黃楊山東側之小托山。該村大家慣以茶加少許山桔款待客人。因小托山桔具有化痰止咳,利水通尿,開胃祛疳的功效,頗受歡迎。
灣仔咸魚
灣仔原來是漁村,城市化之後,原來的漁民多數開始從事咸魚腌制和銷售,形成了現在的灣仔咸魚品牌,是珠海頗具特色的旅遊產品。
金灣紫菜
紫菜是一種大形紅藻,屬低等植物、海藻類蔬菜。以葉狀體作蔬菜食用。 民族傳統醫學認為,紫菜性寒,能化痰軟堅,清熱利尿,養心降壓。現代研究發現,紫菜營養豐富,含有豐富的膽鹼(一種維生素),它是卵磷脂的關鍵組成成分,是神經細胞膜的結構和信息傳遞的物質,故常吃些紫菜對改善記憶力有益。
珠海毗鄰港澳,本身又是移民城市。港式海鮮粵菜、港式粵味早茶、澳門葡國菜等,作為高檔餐飲的主流特色,洋溢著濃郁的港澳風情。以本地出產物為主、體珠海地方人文特色的「浪漫蚝情」等十大珠海名菜,散透一種質朴的純真。
⑸ 哪裡的桔子最好吃
1、江西南豐橘子
這種橘子的名氣,是從三國就開始的,比較有名的典故就是陸績懷橘,陸績自幼聰明過人,知禮節,懂孝悌,尊重長輩,孝敬父母。6歲那年,於九江拜見袁術,袁術贈的橘子,陸績捨不得全部吃完,深藏三枚於懷中。
臨行告辭、躬身施禮時橘子落地。袁術問道:「陸郎作賓客怎麼還藏著橘子?」陸績跪而回答:「留三隻橘子欲回去送給母親品嘗。」袁術聽罷驚奇不已。從此以後,陸績懷橘便傳為佳話。元代郭居敬將其編入《二十四孝》。
因為當時這種橘子是炙手可熱的「貢品」,而且它還富含氨基酸和硒元素等營養物質。這種橘子皮薄汁多,所以大受歡迎,但是有很多的水果攤,就借用它的名氣,但是買的橘子往往不怎麼好吃。最好分辨一下,果皮油亮,擠壓一下就有橘子的清香,汁多無渣。
2、浙江台州橘子
黃岩是世界柑橘始祖地之一,也是中國優質柑橘生產基地,栽橘歷史悠久。公元3世紀,史書里就有黃岩蜜橘的記載,三國時黃岩已有金橘栽培,唐朝時黃岩蜜橘被選為貢品。
台州橘子非常有自己的特色,為寬皮橘類,果皮橙黃色,腎形,中心柱空,果肉柔軟化渣,甜酸適口。本地早果實扁圓形,果皮薄較光滑,汁多、有香氣。早桔果實扁圓形,槾桔果實扁圓形或圓錐形,果皮略粗糙,鬆脆,有香氣,耐貯藏;乳桔果實扁圓形,汁胞橙黃色,風味濃甜、有香氣。
3、湖南石門橘子
一方山水養一方人,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孕育了品佳質優的石門柑橘。石門自古產橘,唐朝弘文館校書郎、
著名詩人李群玉(湖南澧縣籍)在《石門韋明府為致東陽潭石鯽鱠》詩作中,有"雋味品流知第一,更勞霜橘助茅鮮"句,對石門柑橘給予了"品味第一"的崇高評價。
柑橘,是石門的"名片"。新中國成立60周年之際,石門柑橘以豐碩的成果回饋共和國花甲華誕:四條"百里柑橘走廊"蔚為壯觀, 十大"萬畝橘園"氣勢恢宏,二百二十個專業村星羅棋布,每年五億元以上產值富民強縣,"中國柑橘之鄉"、"中國早熟蜜橘第一縣"。
4、湖北宜昌橘子
宜昌地處長江上、中游結合部,光照充足、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屬於溫暖濕潤的季風氣候區,適宜種植蜜桔 。湖北省宜昌市是柑桔發源地之一 。
宜昌蜜桔果實扁圓、較大,單果均重150克左右,果皮薄,光滑,果色橙黃。果肉細嫩,無核,品質好,酸甜可口。
2000多年前,楚國詩人屈原(前340至前278年)就寫下了《桔頌》。說到《楚辭》、《桔頌》。在戰國末年,三峽河谷地區的"後皇嘉樹,桔徠復兮"受到屈原的禮贊。
5、廣西西林橘子
砂糖桔果實扁圓形,頂部有瘤狀突起,蒂臍端凹陷,色澤橙黃至橙紅,果壁薄,易剝離。砂糖桔尤以西林砂糖桔出產地為其鮮美而極甜,無渣,口感細膩,實為佳品。
西林自然生態環境優良,森林覆蓋率達77.2%,是珠江水系重要的水源涵養地,是個得天獨厚的"天然氧吧",非常適合種植砂糖桔。
西林砂糖桔與其他產區的果品相比,其顯著特點就是味甜。原因是該縣海拔高,晝夜溫差大。白天,砂糖桔以光合作用為主,消耗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葡萄糖,葡萄糖再轉化成多糖、纖維素等植物的實體。
夜晚,光線極少,光合作用極弱,以呼吸作用為主,消耗能量和氧氣,釋放出水和二氧化碳。當晝夜溫差大時,白天的光合作用合成了大量的能量,到了夜晚由於氣溫低砂糖桔的呼吸作用弱,消耗的能量少,這樣積累的糖分多,砂糖桔自然要甜得多。
⑹ 廣州特產是什麼
番石榴
原產美洲,引入廣州有200多年歷史。主要分布在海珠區、番禺和增城市等地。品種有下?種、早熟日、宮粉紅、金紅、出世紅、七月熟等。果多成葫蘆形,青色或淺黃色,清爽香甜,風味獨特。既可鮮食,也可製成石榴汁罐頭或軟包裝飲料。著名的有大塘番石榴。
·楊桃
楊桃,又名"陽桃"、"羊桃",學名"五斂子",又因橫切面如五角星,故國外又稱之為"星梨"。是素負盛名的嶺南佳果之一。楊桃果實形狀特殊,顏色呈翠綠鵝黃色,皮薄如膜,肉脆滑汁,甜酸可口。除含糖10%外,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和C 。其主要品種有"崛督(平頂)甜楊桃""尖督(尖頂)甜楊桃"、"酸楊桃"三種。而最負盛名的當數芳村區花地所產的楊桃。
楊桃是常綠小喬木或灌木,漿果一年四季交替互生,但品質以7月開花,秋分果熟的為最佳,產量也最高。中秋前後為楊桃的旺產期。
·芒果
芒果是漆樹科芒果屬,享有"熱帶果王"的美稱。芒果樹是常綠喬木,樹高10-20米,主根粗大,樹冠圓頭形。果實呈球狀或腎臟形,淡綠或淡黃色。其果肉汁多味甜,可鮮食或製成果脯、榨制芒果汁。廣州芒果品種主要有紫花芒『桂香芒、串芒、綠皮芒、土芒等。其中,白雲區石井鎮夏茅村出產的"夏茅香芒",是馳名中外的優質芒果品種。"夏茅香芒"除果肉柔軟香甜外,剝去皮後,肉質乾爽,易於貯存和攜帶。據說,夏茅香芒於清康熙年間從外地引進種植,後來因質量上乘而被定為貢品。現在,真正的名牌香芒樹只有數株,每年收果只有一千數百斤,極為珍貴。
·白欖
增城還出產白欖,可以製成各種涼果小食,如我們平日愛食的甘草欖,化皮欖,桂花欖和衛生欖等,就是用鹽漬,用糖腌,或加上香料與食用色素等,經一系列工序加工而成的。
·烏欖
烏欖和白欖合稱橄欖,是增城市的特產。
烏欖是"增城四寶"之一(另三寶是掛綠荔枝、絲苗米、涼粉草),它全身是寶:欖肉制欖角、榨油;欖仁可作菜餚,又是點心的上好配料;欖核是著名工藝品欖雕的原料,已有300多年的歷史。烏欖共有30多個品種,其中以西山、羊角、黃肉、鵝膏、三方、油欖仔最為著名。
·萬頃沙的香蕉
香蕉是嶺南四大名果之一。栽培中數量僅次於柑橘、荔枝、菠蘿。
我國栽種香蕉有2000多年歷史,廣東除東莞、中山、新會、順德之外,還有番禹和廣州市郊。
香蕉是芭蕉科多年生常綠大型草本果樹,每株抽蕾結果一次,每株香蕉生十餘梳,每梳果實10一15隻。其果肉軟甜可口,獨具香氣,有潤腸通便、降低血壓、防止血管硬化等功效。番禹萬頃沙的香蕉產在沙質泥土上,其果具有濃郁的香味。廣州名水果中,同屬蕉類還有大蕉,萬頃沙除盛產香蕉外,也盛產大蕉,其「紅嘴綠鸚哥大蕉」是大蕉名貴品種之一。其蕉果色澤金黃,蕉邊有一條綠線,熟透時蕉柄仍保持青綠色,果實頂端呈紫紅色,故得此名。
·潭州白蔗
番禺市盛產甘蔗,有「糖都」之稱,而潭州鎮所產的白蔗更是馳名中外。潭州白蔗色澤青白,皮薄肉脆,汁多清甜,纖維少,可作水果食用,具有清熱解毒,生津止渴的功效。
·嶺南盆景
嶺南盆景是以樹木、山石等為素材,經藝術處理和精心培養,在盆中再現嶺南大自然神態的藝術品。嶺南盆景是我國盆景藝術的五大流派之一,它風格獨特,多姿多彩,順乎自然,以富於自然美而見長,生活情趣十分濃厚。
嶺南盆景的製作多選用亞熱帶和熱帶常綠細葉樹種,品種有月桶(九里香)、雀梅(酸味)、福建茶、山桔、榆樹、梳子花(水橫枝)、滿天星等,廣州人稱這些為"樹仔頭"。
嶺南盆景的構圖形式有多樣:單干大樹型,雙乾式,懸崖式,水影式,一頭多乾式,附石式,合植式等。除了樹樁盆景之外,還有製作石山盆景的。石山盆景中的石材主要是英石、方解石、珊湖石、砂積石等,尤以取自英德市的英石為多。英石是廣東的特產,其石具有皺、瘦、透的特點。 嶺南盆景在廣州地區有著廣泛基礎,在居民家中廳堂或陽台上,在公園長廊或道路兩旁,在清平市場的盆景集市裡,到處都可見到嶺南盆景的藝術。值得一提的是,位於流花湖畔的廣州西苑,被稱為"盆景之家",這里芸草了代表嶺南派盆景風格的許多精品,供遊人觀賞與購買。此外,廣州不少旅遊景點都有盆景展覽並出售,如蘭圃、陳家祠、廣州文化公園、光孝寺、華南植物園等。廣州著名園林酒家如甫園、北園和泮溪酒家,擺放著各式盆景,姿態萬千,使酒家更顯得古樸雅緻。
·廣州木雕
木雕廣州雕刻的一種,素以工藝精巧細膩而聞名。木雕分為建築裝飾和傢具雕刻兩類。建築雕刻多採用棒木製成,有廳堂花榻.門窗、屏風、神案等,如陳家祠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里的屏風、樑柱、門窗便處處體現著廣州木雕工藝的特色。傢具雕刻以紅木傢具和棒木箱最為有名。以紅木傢具為例,它繼承了我國傳統的雕刻工藝和木質結構工藝,具有造型古樸典雅、雕刻精細、打磨光滑、油漆明亮、結構堅固、經久耐用等特點,是東方式廳堂的高檔實用藝術品。
紅木分為酸技和花梨木兩大類。紅木傢具的製作是用入棒方法,不用釘子。雕工主要有浮雕(凸花)、通雕(通花)和刻線沉雕(凹花)三種q紅木傢具也有花瓶、瓶座、宮燈籌工藝產品,習慣稱為"紅木小件"。紅木工藝九龍床是近年來創新產品的代表作之一,其雕刻設計別出心裁,靠背上雕刻的九條游龍大宵呼之欲出之勢,真可謂是鬼斧神工,令人拍案叫絕。
·廣州玉雕
工藝形成於唐代中後期,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其玉雕工藝品主要分為玉器首飾和玉雕擺件兩大類。玉器首飾以名貴的緬甸翡翠玉料製作,目前已經形成光身碎件、花草和玉鐲等三大類產品。玉雕擺件多採用緬甸蒲翠玉、新疆白玉、珊湖、孔雀石、水膽瑪瑞和蛐玉、信宜玉等名貴玉料雕琢而成。玉雕擺件主要有人物、花卉、鳥獸、瓶罐,還有獨具風格的玉球、花航、寶塔、素爐等高級工藝品。尤其是玉球,其構思獨特,大球套小球,厚薄均勻,層層自由轉動,並雕上山水、花卉、人物、魚蟲、花鳥等精細的襯花,形象極其逼真生動。目前,玉雕球已雕至20層,形成一組球雕系統。廣州南方玉雕工藝廠是一間專門生產各類玉雕製品的廠家。
·廣州牙雕
該工藝始於晉代,距今有2000多年的歷史。廣州牙雕製品主要有人物、飾品、山水盆景、花鳥蟲負和文房四寶等。其傳統的名品有:牙球、牙筋、花瓶等,而以牙球最為著名。從雕刻手法上分,廣州牙雕主要分為圓雕和通雕兩大類:圓雕用以製作實心、立體工藝品,如人物、動物.山石風景等;通雕用以製作花肪、花瓶、花塔、蟹籠、牙球等通透玲瓏的品種。大新路廣州象牙工藝廠是馳名中外的象牙雕刻廠家之一,在國內外享有盛譽。
·廣彩
廣彩是廣州彩瓷的簡稱,又叫廣州織金彩瓷,它是在各種白瓷器皿上彩繪而燒製成的一種具有濃厚的東方特色的工藝品,大都採用我國的織錦圖案,以顏色鮮明絢麗而著稱,是我國軸上彩瓷的一個獨特的品種。
廣州彩瓷始於明代的廣州三彩,到清代發展為五彩,並在乾隆年間逐步形成袖特的藝術風格,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
廣彩以色彩絢麗、構圖嚴謹、繪工精細而著稱。在潔白的瓷器上手工藝人織上金線,如萬縷金絲織在寶石上,給人以雍容華貴之感。生產廣彩用的自瓷胎主要來自江西、湖南、廣東各大瓷區。廣彩有大紅、水青、大綠、鶴春、艷黑、雙黃等20多種顏色,採用織、填、染、洗、描、堆.刻、刷等多種彩繪技巧,在自瓷胎上繪制出優美的花紋圖案,然後放進電窯中在800℃左右的高溫中燒制完成。
廣彩的彩繪工藝工序有七道:描線、填色、織金、填綠、鬥彩、包金口、燒花。廣彩的圖案設計有人物、花鳥蟲魚、山水風景等。廣彩的產品主要分陳列藝術瓷、日用欣賞瓷、工藝瓷三大類。廣彩中的工藝瓷共有500多個品種2000多個花式。
·絨綉
絨綉以綉畫為主,現有其代表作、大型綉畫《孔雀紫荊》懸掛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的廣東廳。
金銀線綉是將金、銀絲盤繞出圖案後以絨線固定,有的還將主要圖案如龍、鳳等用棉條墊高,使之突出,金碧耀眼,且動物逼真生動,其中釘金龍風褂裙;是長盛不衰的出口產品。珠綉產品常見的有掛畫、手袋、服裝、王藝鞋、腰帶等,頗具實用與藝術價值。機綉是以衣車代替手工的綉法,產品多為枕套、床罩、檯布等日用品,其中機綉的"女蟒裙"曾獲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中的「優秀新產品獎」。
·廣綉
廣綉又叫粵綉,是廣州及鄰近的南海、番禹、順德等地民間刺綉工藝品的統稱,它與蘇綉、湘綉、蜀綉合稱中國四大名綉,《百鳥朝鳳》和雙面綉《金魚》是其代表作。
廣綉已有2000多年的生產歷史,相傳始創於古代的黎族,與黎族的織錦同出一源。廣綉以構圖飽滿、色彩富麗、形象傳神的風格和紋理清晰、針法善變的特色聞名於世。
廣綉的品種有服裝、日用品、裝飾品、欣賞畫、戲服等幾種。通常說來,廣綉可分為絨綉、金銀線綉(即盤金綉,俗稱釘金)、珠綉、機綉四大類。
現在,廣州綉品工藝廠、中華戲服工藝廠、廣州機綉廠等是廣綉的主要專業生產廠家。而廣綉發展到了今天,品種目趨增多,例如有刺綉、織錦、抽紗、機綉、綉衣、通錦綉、珠綉、手工編織等品類。尤其是珠綉中的珠綉鞋和珠綉晚禮服在國際市場上頗具競爭力,產品遠銷歐、美、澳、亞洲等50多個國家與地區。
·石硤龍眼
龍眼,正名叫做桂圓,是多年生常綠喬木植物,春天開花夏日結果。其果球形,殼淡黃色或褐色,果肉白色透明,汁多味甜。是嶺南佳果之一。連殼的龍眼還可加工焙曬成龍眼乾 (即桂圓肉),是一種具有鎮靜、滋補功能的葯材。
龍眼原產中國,已有2000多年種植歷史,現廣州白雲區、海珠區,增城、番禹和花都市都廣種龍眼,其品種有烏圓、石峽、水眼、米仔眼、圓眼等,其中尤以海珠區新沼鎮小洲村出品的石硤龍眼最為出名。
石峽龍眼果實大,產量高,清甜之中帶有蜜糖的味道。傳說,「石硤」最早是"石夾"的意思,最早的龍眼樹是從大石縫中長出來的,由於樹根被大石夾住,只好往深土層里鑽,樹根吸收了地下的"精氣",結出來的龍眼果特別好吃。
·木瓜
又名番木瓜,又名萬壽果,是嶺南四大名果之一,素有"嶺峭南果枉王"的稱號。
木瓜原產墨西哥,17世紀時傳入我國,現廣東各地均有栽培,而以廣州市郊最為集中。
木瓜是番木瓜科常綠軟木性喬木,與香蕉、菠蘿同稱為"熱帶三大草本果樹"。廣州所產較好的品種有嶺南種、穗中紅、泰國紅肉等,品質以嶺南種為最佳。其果形長圓豐滿,肉厚籽少,有桂花香味。木瓜果實碩大,其果重一二公斤,大的可達六七公斤。其果鮮食,口味美好,營養豐富;還可燉食,冰糖燉木瓜可清心潤肺,醫治喉炎等疾患;未成熟的木瓜可糖漬,作蔬菜煲湯食用,或掩製成"咸酸木瓜"等。
·糖心菠蘿
「糖心菠蘿」屬沙撈越種。沙撈越種又名「夏威夷」,果實重兩三公斤,果眼大而淺,一般削皮後即可食用。其果形端正,果肉柔滑多汁,甜酸適中,是鮮食和制罐頭的優良品種。「糖心菠蘿」中,尤以廣州黃埔區黃登村出產的「黃登菠蘿」為最佳,它以個大肉厚汁多,甜似蜜,芳香異常而聞名遠近。
·增城掛綠
「增城掛綠」外殼紅中帶綠,四分微綠六分紅,每個荔枝都環繞有一圈綠線,果肉潔白晶瑩,清甜爽口,掛齒留香,風味獨特。現存活在增城荔城鎮掛綠園的那株掛綠是掛綠荔枝品種的老祖宗,有四百多年樹齡,高五米多,已由它成功培育了好幾代的掛綠子孫樹種,共一百多株,在增城幾個鄉種植。
·菠蘿
原名鳳梨,原產巴西,16世紀時傳入中國,有那多個品種嶺南四大名果之一。
菠蘿是鳳梨科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每株只在中心結一個果實。其果實呈圓筒形,由許多子房和花軸聚合而長成,是一種復合果。菠蘿果皮有眾多的花器(俗稱果眼或菠蘿雞),堅硬棘手,食用前必須削皮後挖去。
菠蘿一年有三次結果期,品質以6至8月成熟為最佳。鮮食以果色新鮮,果形端正,果身堅實,熟度八成的為好。菠蘿常見品種有神灣種、巴厘種和沙撈越種三種,而以近年廣州果農精心培育的「糖心菠蘿」為最佳。
·柑橙
柑、橘、檸檬、橙與抽子是水果中的一大類。柑橙是廣州名果之一,在廣州廣為栽培。早在五世紀南朝時期,廣州已有很多的橘柚園。今天美國的花旗蜜橘,就是廣州甜橙當年由歐洲間接引種去的。
柑橙是一種常綠灌木或小喬木,春末、夏、秋開白色花,果扁圓,紅或橙黃色,味甜酸。盛產我國,有4000多年的栽培歷史。廣州地區柑橙類主要的優良品種有:暗柳橙、蕉柑、檢柑、大紅柑、四會柑、蜜柑、年楠、新會甜橙等。廣州人稱:高身橙,光身橘,扁身柑,形象地說明了橙、橘、柑的外形。其中,白雲區羅崗鎮生產的羅崗暗柳甜橙最負盛名。
·荔枝
有"果王"之稱的荔枝,盛產於廣州從化、增城二市和市內幾個城郊結合區。其果形別致,顏紅悅目,果肉狀如凝脂,清甜濃郁。優良品種有糯米糍、妃子笑、掛綠等,而以淮枝數量最多,大約占總產量的七八成。荔枝是亞熱帶珍貴水果,嶺南四大名果之一。它原產我國南部,有2000多年的栽培歷史。目前我國荔從化荔枝枝品種有100多個,僅廣州就有60多個。品質則以桂味和糯米糍最佳。桂味以肉脆清甜誘人,而糯米糍則以核小肉厚汁多味濃著稱。舊以"筆村糯米糍"、"羅崗桂味"、"增城掛綠"號稱"荔枝三傑"。三傑中以"增城掛綠"至為珍貴,歷來被朝廷列為貢品。
大部分特產是食物,在上下九一直到第10鋪都有賣各種廣州珠江三角洲特色食品,但食物不好郵寄
藝品上下九也有賣但店規模小,選擇不夠多,廣州傳統特色工藝品其中一個集中地在中山8路陳家祠外和裡面都有幾家工藝品店售賣。有各種木雕玉雕牙雕陶瓷刺綉等
⑺ 廣州的特產有哪些
廣州的特產有:
1、廣式餅類(成珠小風餅、老婆餅、核桃酥、嫁女餅、蝴蝶酥、鮑魚酥......)
⑻ 廣東特產有哪些可以方便攜帶的
1、好吃的水果:荔枝幹、眼乾、桂圓肉、荔枝原蜜、龍眼蜜、荔枝酒、龍眼酒。
2、海品:梅香馬鮫魚、生曬蚝豉肉乾、蝦醬、瑤柱蚝油、純蚝油王,可以用來蒸馬鮫魚,可以用瑤柱來煲湯,耗油用來調料。
3、臘味:廣式臘腸、廣式粒粒腸、金錢盞、廣式臘肉都是特別有一番風味,用來炒,蒸都有很多口感。
4、茶品:大鵬雲霧茶。
5、酒品:純米酒、月子糯米黃酒、深圳醇、深圳燒酒、解酒伴侶。
6、特色糕點:荔枝糕點、菊花糕點、南棗糕點、榴槤糕點、蚝油酥、雞仔餅、老婆餅、老公餅、南棗、佛山盲公餅、順德雙皮奶、西樵大餅、九江煎堆、台山蝦羔、都十分的具有地方特色,很有代表性。
(8)珠江有什麼好吃的水果擴展閱讀:
廣東省地處中國大陸最南部。東鄰福建,北接江西、湖南,西連廣西,南臨南海,珠江口東西兩側分別與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接壤,西南部雷州半島隔瓊州海峽與海南省相望。
全境位於北緯20°13′~25°31′和東經109°39′~117°19′之間。東起南澳縣南澎列島的赤仔嶼,西至雷州市紀家鎮的良坡村,東西跨度約800公里;北自樂昌縣白石鄉上坳村,南至徐聞縣角尾鄉燈樓角,跨度約600公里。北回歸線從南澳—從化—封開一線橫貫廣東。
⑼ 哪裡的桔子最好吃
1、江西南豐橘子
這種橘子的名氣,是從三國就開始的,比較有名的典故就是陸績懷橘,陸績自幼聰明過人,知禮節,懂孝悌,尊重長輩,孝敬父母。6歲那年,於九江拜見袁術,袁術贈的橘子,陸績捨不得全部吃完,深藏三枚於懷中。
臨行告辭、躬身施禮時橘子落地。袁術問道:「陸郎作賓客怎麼還藏著橘子?」陸績跪而回答:「留三隻橘子欲回去送給母親品嘗。」袁術聽罷驚奇不已。從此以後,陸績懷橘便傳為佳話。元代郭居敬將其編入《二十四孝》。
因為當時這種橘子是炙手可熱的「貢品」,而且它還富含氨基酸和硒元素等營養物質。這種橘子皮薄汁多,所以大受歡迎,但是有很多的水果攤,就借用它的名氣,但是買的橘子往往不怎麼好吃。最好分辨一下,果皮油亮,擠壓一下就有橘子的清香,汁多無渣。
2、浙江台州橘子
黃岩是世界柑橘始祖地之一,也是中國優質柑橘生產基地,栽橘歷史悠久。公元3世紀,史書里就有黃岩蜜橘的記載,三國時黃岩已有金橘栽培,唐朝時黃岩蜜橘被選為貢品。
台州橘子非常有自己的特色,為寬皮橘類,果皮橙黃色,腎形,中心柱空,果肉柔軟化渣,甜酸適口。本地早果實扁圓形,果皮薄較光滑,汁多、有香氣。早桔果實扁圓形,槾桔果實扁圓形或圓錐形,果皮略粗糙,鬆脆,有香氣,耐貯藏;乳桔果實扁圓形,汁胞橙黃色,風味濃甜、有香氣。
3、湖南石門橘子
一方山水養一方人,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孕育了品佳質優的石門柑橘。石門自古產橘,唐朝弘文館校書郎、
著名詩人李群玉(湖南澧縣籍)在《石門韋明府為致東陽潭石鯽鱠》詩作中,有"雋味品流知第一,更勞霜橘助茅鮮"句,對石門柑橘給予了"品味第一"的崇高評價。
柑橘,是石門的"名片"。新中國成立60周年之際,石門柑橘以豐碩的成果回饋共和國花甲華誕:四條"百里柑橘走廊"蔚為壯觀, 十大"萬畝橘園"氣勢恢宏,二百二十個專業村星羅棋布,每年五億元以上產值富民強縣,"中國柑橘之鄉"、"中國早熟蜜橘第一縣"。
4、湖北宜昌橘子
宜昌地處長江上、中游結合部,光照充足、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屬於溫暖濕潤的季風氣候區,適宜種植蜜桔 。湖北省宜昌市是柑桔發源地之一 。
宜昌蜜桔果實扁圓、較大,單果均重150克左右,果皮薄,光滑,果色橙黃。果肉細嫩,無核,品質好,酸甜可口。
2000多年前,楚國詩人屈原(前340至前278年)就寫下了《桔頌》。說到《楚辭》、《桔頌》。在戰國末年,三峽河谷地區的"後皇嘉樹,桔徠復兮"受到屈原的禮贊。
5、廣西西林橘子
砂糖桔果實扁圓形,頂部有瘤狀突起,蒂臍端凹陷,色澤橙黃至橙紅,果壁薄,易剝離。砂糖桔尤以西林砂糖桔出產地為其鮮美而極甜,無渣,口感細膩,實為佳品。
西林自然生態環境優良,森林覆蓋率達77.2%,是珠江水系重要的水源涵養地,是個得天獨厚的"天然氧吧",非常適合種植砂糖桔。
西林砂糖桔與其他產區的果品相比,其顯著特點就是味甜。原因是該縣海拔高,晝夜溫差大。白天,砂糖桔以光合作用為主,消耗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葡萄糖,葡萄糖再轉化成多糖、纖維素等植物的實體。
夜晚,光線極少,光合作用極弱,以呼吸作用為主,消耗能量和氧氣,釋放出水和二氧化碳。當晝夜溫差大時,白天的光合作用合成了大量的能量,到了夜晚由於氣溫低砂糖桔的呼吸作用弱,消耗的能量少,這樣積累的糖分多,砂糖桔自然要甜得多。